有关文明的作文

【篇一:新学期新气象新目标演讲稿】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新学期伊始,走进我们的校园,朗朗成韵的书声,充满着生气,充满着希望。但是一些不文明的行为正蚕食着我们丰富而纯洁的校园文化,正污染着我们美丽而纯洁的心灵。那些被同学们随手丢弃的废纸和零食袋在校园的某个角落无声的哭泣,那些脱口而出的脏话也会隐约在耳边回荡。校园是我们共同的家园,爱护校园是我们每个同学的责任。而一个美好的环境需要大家用文明去创造,文明的'学校由文明的学生支撑,文明的学生用文明的行为展现。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文明也需要从点滴做起,从身边做起。早上进校门,向着门口的老师问声好,感谢他们对我们的教育之恩;走廊里,多弯一次腰,捡起一片纸,为校园环境的清洁尽一份力;课堂上,多举一次手,那是对自己的肯定,也是对老师的一种支持;文明就在身边,相信你我都可以做到。

在拥有文明素养的同时,健康的体魄也是不可缺少的。我们要时刻注意安全。因为创造平安校园,需要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

校园之中遵守安全规则;体育运动懂得科学健身;实验室内不要粗心大意;下课嬉戏注意自身安全;早午晚餐注意卫生,饮食讲究良好习惯;我们要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没有安全,就没有一切。同学们要加强自我约束,做到人人创平安,时时创平安,处处创平安,为学校的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同学们,闲适的寒假已经过去,新的学期已经来临,松弛的神经又该绷紧了,床头的闹钟又将激起清晨的奏鸣,久违了的灯下又该呈现我们的身影,我们正乘着春风大步向前。老师用心血、汗水和智慧浇灌了我们这一棵棵树苗;我们没有理由,不茁壮成长。在这学期,我相信同学们一定更加努力,提升自身的文明素养,增加自己的学识阅历,倍加珍惜老师们的辛劳和付出,我们定会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新学期,新气象,今天,我们又踏上了新的征程。让我们驾着文明礼仪之风,在这新一轮朝阳升起的时刻,为了我们的理想共同努力吧!

谢谢大家!

【篇二:榜样作文】

中国是文明之邦,从古至今都讲究文明和礼仪。可是到了现代,经过了几千年的洗礼,不文明的现象反而增多了,正确处理不文明的现象已经迫在眉睫。

王小海之所以发出这样的感慨,是由于上学过程中所见而引发。

早上,王小海和往常一样,背着书包,来到公交车站。过不了五分钟,一辆公交车驶了过来,王小凯习惯性的挥挥手,排着队挤上了公交车。

刚开始,公交车上并没有多少人,可是两站过后,人越来越多。后来,公交车上来了一位80多岁的老奶奶。老奶奶老态龙钟,走一步停半步,晃晃悠悠的好像随时可能摔倒。王小海马上从座位上下来,给老奶奶让座,老奶奶连声道谢。

然而,王小海的内心却非常难过,因为他发现车上的人都在低头关注自己的手机,耳朵一戴,眼睛盯着屏幕,人和人紧紧挨着,却又仿佛与世隔绝。见到年级大的人,也没有人想要让座。王小海让座的`举动,大家更是视若不见,并没有人赞许。

想到这里,王小海突然一拍座椅,吐出几个字:这个世界没救了,我要改变它。

整整一天,王小海都无精打采,甚至上课都在想着,要怎么样改变现状,为这个社会做点什么?

后来,王小海看到社会上戴红领巾的爱心人,他们成群结队在做好事,指挥交通、捡垃圾、搀扶老人,王小海见到了,立即加入了他们的行列。

不久,王小海的事迹在各个媒体报道出来,成为大家各个学校学习的榜样。

【篇三:良好的家风伴我成长】

父母,在成长过程中并不陌生,如《傅雷家书》中的父亲,以写信的方式影响着孩子、教育孩子。我的父母也是用心良苦的,用良好的家风伴我成长!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歌颂母亲慈祥、有爱的伟大形象。那一次,是母亲的宽容,慈祥伴我成长,第一次,真正觉得自己长大了。那天,母亲如往常出去买菜,留我一人独自在家,本来一切那么平常,可不知怎的,当我看见母亲房中摆着一个漂亮的花瓶,我的心像被钩子勾住了一般,禁不住拿起瓶子欣赏,突然,“啪!”的一声,我全身冒着冷汗,心想:这下完了,我打碎了母亲最喜爱的花瓶!于是,我立即跑去将房门上锁,再飞快地跑回“案发现场”盯着这堆闪着似泪光的碎玻璃,在深深的懊悔与恐惧中,我渐渐的睡着了。

“嘭嘭嘭,快点开门呀!”房门外传来母亲的声音,我被惊醒,猛地从床上跳起,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踌躇不决到底要不要开门?忽然的,我隐隐约约地听到门口传来几声哭声,我急躁的心平息了,就像大海般的平静、安详。我打开了房门,“对不起!妈,我想……”话音未落,母亲紧紧地抱住我,看到了房间内的那片“狼藉”她说:“我很担心你,无论你做错了什么,你用心道歉了,你勇敢地打开了房门——更是你心中的那扇门!所以,今天你长大了,妈妈以你骄傲!”我哭了,沉浸在母亲的慈爱,更是宽容。

母亲的“风”是宽容、勇敢、爱人,这些种种伴随着我的成长。而有一种“风”是严厉、稳重如山,更是一丝不苟的。一次普普通通的进餐,父亲却使我懂得了不凡的意义。那天中午,我与父亲两人一起吃饭,看到桌面上有汤,便自然地拿了一柄勺子放置在我的碗前,突然,父亲放下筷子,一脸严肃地看着我,语重心长地对我说:“孩子,无论你与哪位长辈共同吃饭,应该由长辈先动筷,如果餐具不齐,应该主动拿给他。”我点点头,尽管心有百般疑惑,可仍旧这么做了。久而久之,我渐渐地习惯了,不论是与哪位叔叔阿姨吃饭,他们都会如一地夸我有礼貌、真文明。听到这些,我才明白。父亲是教导我做一个尊重长辈,懂礼貌讲文明的人。

母亲与父亲的两股家风,让我在这样的一个家庭中,学会了很多,明白了,良好的家风伴我成长!

【篇四:拥抱文明幸福成长】

窗外的雨淅淅沥沥下个不停,为这个喧闹的世界附上了一层静谧,行人匆匆的脚步也被这雨打乱,只好轻轻地,慢慢的。有多久没有这样的安心了?

细细咀嚼“文明”这个词汇,它包含了太多东西。字典上关于它的解释是这样的:人类所创造的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文明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它的主要作用,一是追求个人道德完善;二是维护公众利益、公共秩序。

然而,在物质至上的现实社会中,自称进入文明时代的的我们,却干起了许多匪夷所思的事情。商人们开始为了追逐利益而不惜丢掉自己的道德良心:三聚氰胺、瘦肉精、增白粉、地沟油,仿冒伪类产品更是数不胜数。有些官员们也愈发荒诞,贪污受贿现象屡屡不绝。就连普通的小市民们也开始变得冷漠、无情。“扶不起”、“乞丐集团”、“医院卖尸体”、“潜规则”……各种形形色色、千奇百怪的问题一点一点的被披露,可又有多少是还未被我们所知晓的?这个社会有多少种病态?从出生开始,我们的心已经沾染了多少污浊,多少尘埃?当初那张白纸,潜移默化中,已经被现实染上了多少灰色?

我们需要文明!这个社会需要文明!

当读到季羡林的《谈礼貌》时,我是多么赞同季羡林老先生的话!感同身受,“一个五千年文明的堂堂大国,竟要学习幼儿园孩子们说的话岂不大可悲哀!”

然而,值得庆幸的是,我们离文明还不算遥远。只要有希望,便可以开始!

党和国家领导人们已经注重文明,每一个有识之士都已经力行文明,许许多多的人正在奔走,许许多多的人正在努力。“素质教育”、“道德教育”、“感恩教育”。积极提升自身素质,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是的,文明离我们还并不遥远!只要我们愿意张开双臂,就能拥抱文明!

其实,从牙牙学语开始,我们便开始了解它,从书中。有《三字经》中的孔融让梨、孟母断机、黄香温席。也有《二十四孝》中的卧冰求鲤、芦衣顺母、卖身葬父。还有《论语》中的“温故知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中华传统美德在幼时便深深播撒在我们稚嫩的心中。善与美,错与对,黑与白。孝顺父母、团结友爱、谦虚自制、见义勇为、诚实守信、敬勤奋刻苦、节俭朴实……这些都是我们所需的。

从蹒跚学步开始,我们便开始学习它。幼稚园的老师从小便开始教使用我们“你好”、“谢谢”、“对不起”。小学老师教我们判断正误,用语言、用文字去赞扬美丽。初中老师教我们解析自我,追求个人价值,提升自我道德水准。

文明在青少年们的心中茁壮成长着,由老师浇灌,由家长呵护,由社会施肥。阳光洒在我们心中!不是看不到丑恶,不是因为无知,也不是因为麻木!正因为有阴影,阳光才显得难能可贵。正是因为了解,所以才能打破!只要自身能够发光,何惧再大的黑暗!更何况“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我们这一代孩子不会倒。

从稚气的小学生开始,我们便开始实践它。清晨,校园里一声声清脆的的“老师好”,那是我们在实践它;路边为了捡垃圾而弯下的腰,是我们在实践它;回家时,给父母倒的一杯热茶,是我们在实践它……

文明,不再是一句空口号,我们在实践着,文明,一直会走下去……

拥抱着文明,我们一直在幸福地成长。

【篇五:汉灶文化礼堂,传承婺窑文明】

清晨,紫红色的云霞充满着整片天空,其中还有一轮血似的夕阳,如此暖意的画面显现出“最美不过夕阳红”的温馨与从容之感,暖得让人沉醉,暖得让人迷恋。伴着如此美丽的景色,我们哼着小曲,迈着愉快的步伐,一览了汉灶村的婺州窑和文化大礼堂。

我们来到了婺州窑,欣赏了陶瓷的魅力。我们先听了工作人员的讲座,初步了解了婺州窑。之后,我们便开始参观婺州窑的陶瓷,这一些陶瓷可真精致,一个个光滑剔透、造型生动逼真。你看,这个陶瓷如同一只老虎,瞪着大眼睛,张着大嘴巴,仿佛是要把旁边的小泥人吃掉似的。你看,那个陶瓷是关羽的样子,一手持青龙斩月刀,一手抚着长胡子,十分的威风。每一个都栩栩如生。

参观完了婺州窑,我们又踏着一条路旁满是狗尾巴草的小路,向汉灶文化大礼堂进军。一阵微风拂过,风中含着的露水,一下子全扑在我的脸上,仿佛是给我的见面礼。

到了文化大礼堂,第一个印入眼帘的就是一个黑板报,黑板报上贴了许多老人的微笑,那一张张慈爱的脸微笑着看着我们,像是在给我们的祝福。走进大厅我们便看见了一张标牌,上面写了“存好心,做好事,说好话,做好人”,这与我们王校长常说的“存暖心,做暖事,说暖话”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都是希望我们做一个温暖的好人。接着我便看见了《新二十四孝图》,上面用图文结合的方式告诉我们该如何孝顺父母。我现在认为以前和父母发脾气很不应该,现在想起来十分后悔。

看完这些后,我们又来到了二楼的会议室,听了讲解阿姨的介绍,原来别看这里白天那么安静,晚上可十分热闹了!大家在广场上跳舞、看电视、聊天、下棋,样样都有。在文化大礼堂里还会组织一些免费的活动课,让老人们参加丰富的生活,比如:教老人们做西式蛋糕,教老人们认字,学习各种本领等等。听完后,我们又看了墙上的名言,许多都对我们人生有着巨大的意义。其中"智者不惑,勇者不惧",这句话对我触动颇深。意思是:有大智大慧的人,遇见有迷惑的事物,不解的地方,他会利用他的聪明才智去求得解决问题的方法;勇敢的人,面对强敌,是不会有所畏惧的,他会义无反顾地去迎接挑战。

下午夕阳的余晖给大地染上了一层金色,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一次参观婺州窑和文化大礼堂的旅行快要结束了,我们满载而归,带着学到的知识和快乐的心情,踏上归途。

【篇六:深蓝色背包】

文明是什么?文明是一缕博爱的阳光,总能照射到人间每一个黑暗的角落;文明是一首语言优美的散文诗,总是熏陶着人们,感动着众人;文明更是一朵灿烂绽放的鲜艳的花朵,每个人都想张开双臂拥抱它,亲吻它。

但是,文明之话不是信手拈来,而是要通过自己的双手在心中培育出来,使它在人们的心中生根、发芽,最后开出文明之花,永久绽放于人心。

我家的邻居是一位老爷爷,老爷爷是一个很和善的人,他留着短短的胡须,戴着一副黑色的眼镜,脸上常常挂着笑容,像如沐般的春光,温暖着他人的心。

爷爷的肩上总是背着一个深蓝色的背包,看起来背包已经磨损了很多,似乎已经背了很长时间的样子,包里时时刻刻都是鼓鼓的,像是装了很多东西一样,而且每次看到爷爷,他总是会紧紧地攥着背包的带子,生怕它会丢掉似的。

因为爷爷的文明和一颗温暖的心,所以他的人缘很好,总是闲着就去邻居家串门唠嗑,邻居也不会觉得不方便,都拿出最真诚的心去对待,所以我经常会在楼梯里看到爷爷从别人家串门回来。这天,我放学回家,又一次在楼梯上遇到了爷爷,爷爷一如既往的背着那个深蓝色的包,包里不变的是鼓鼓的。我一直都感到很好奇,那个背包对爷爷来说很重要吗?为什么爷爷看起来对这个背包好像很在意?为什么那个背包都磨损了很多,爷爷还要继续背着?心中产生了一连串的问号,想要问个究竟,我便忙着追上去,问了声好之后,就好奇的问:“爷爷,为什么您总是背着这个背包?这个背包对您来说很重要吗?”爷爷笑了笑说:“啊,是这样的,爷爷总是会去邻居家串门,然后邻居总是会送给爷爷一些吃的,爷爷又摸了摸后脑勺继续说道:“如果装在纸袋里纸袋会很容易破,这样邻居们给爷爷的东西就会掉在地上,这样就不好了哦。”我笑了笑,继续说道:“哦,原来是这样啊!那为什么您总是背着那一个包?看起来已经背了很长时间了。”“是因为我已经去了很多邻居家,每一次都会用这个背包装着邻居们给我的东西,这个背包里不仅装着食物,还装着邻居们的一片心意哦,只是我不舍得扔掉它而已。”

爷爷说完后就转身进了家门,我看着爷爷转身的背影,愣愣地站在原地,那是一个孤独的背影,一个沧桑的背影,一个经无尽岁月打磨地不成样子的背影,更是一个令人辛酸感动的背影。

听到这句话,我无疑得到了最大的震撼。一个老人,竟会视邻居为珍宝。也许是老人的文明打动了他人,也许是老人的真诚感动了他人,又或许是老人温暖的心也震撼了他人。

是啊,那个深蓝色背包不只是一个简单的背包,那里面装满了邻居间浓浓的文明,温暖,情思,感动与辛酸……这些五味俱全的东西,拌在一起,就是,爱。

文明是爱的前提,没有了文明,我们只能每天生活在争吵,打闹中,生活,因为有了文明,才会充满爱,世界,因为有了爱,才会变得更精彩。

深蓝色的背包,连接了邻里之间最朴实,最真挚的,爱。

【篇七:保护环境,从我做起】

地球,一个适合人类生存的星球,一旦被破坏,人类将无法继续生存,因此,我们要保护地球爱护地球。

有一次,我们学校举行运动会,比赛完一个项目后,比赛选手们就连忙跑去喝水,哗啦哗啦,一瓶水就喝下去了,空瓶子被随手扔在了地上,我也和其他参赛者一样,正当我要把喝完水的空瓶子扔在地上时,一个小妹妹跑了过来,拍了拍我的肩膀,对我说:“大姐姐,不要随手扔垃圾,要讲文明,看,那儿不是有一个垃圾桶吗?要把垃圾扔在那才行。”

我听完这番话以后,很是惭愧,正当我要感谢那个小妹妹时,小妹妹已经跑过去劝其她参赛者了,我心里想:就连一个比我小的小妹妹也懂得要讲文明,要保护地球,我长那么大都不会这样,我要向这个小妹妹学习,不能再破坏地球了!然后我就跟着小妹妹去叫别的参赛者不要乱扔垃圾。

我们要向这一个小妹妹学习,保护环境,从我做起。我想:在我们这个社会大家庭里。如果人人都提高环保意识,我相信我们的家园会更加美丽!

【篇八:文明从我做起】

进入学校的第一天,老师就教导我们要讲文明,讲礼貌,懂得文明才会礼貌,然而生活中的不文明现象屡见不鲜,想要杜绝这些现象就要从每个人做起,从我做起。

暑假的一天,我和爸爸妈妈去森林公园玩,进了森林公园的我看见所有的树和草,都长得枝繁叶茂,绿意盎然,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公园里处处鸟语花香、百花齐放,空气里透着清香,远处的花草树木都在冲着我们微笑,一阵风儿吹过,它们好像都在向我们打招呼,对我们点头微笑着。看着这样一片美景,我们的心情都格外舒畅。

我们走在幽静、淡雅的林荫小道上,我和爸爸妈妈一起欢声笑语的走着,但是,要达到我们去的目的地,必须绕远路才能走到,但是我发现有一些人直接踏过草坪就走了,爸爸妈妈也想穿,我急忙拦住爸爸妈妈,说道:“爸爸、妈妈,小草也是有生命的,也会怕疼,我们要文明,不能随便踩踏小草,小草既可以净化空气,也可以绿化环境,是不折不扣的功臣,我们要爱护小草。”爸爸说道:“我们干嘛要绕那么远的路啊,直接穿过去就好了。”我说:“不行,踩踏小草是非常不文明的行为,如果没有了草地,我们居住的地球就会频繁的发生沙尘暴,慢慢的世界上的沙漠就会越来越多。”妈妈说:“那好吧,我们绕远点吧,这样,我们可以边走边欣赏这附近的美景。”我说“太好了。”我拉着爸爸、妈妈的手边走边跳,我们一家三口快乐的走到了目的地。

文明,不仅仅是行为文明、物质文明,而今天我们要倡导的是精神文明、语言文明。以上的不文明只是我们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不文明,还有更多的不文明行为需要我们来改善,无论别人怎么做,我们一定要洁身自好,看到不文明的行为要加以劝解,就算不被理解,也要为创造一个文明的生活环境尽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

让我们的世界成为文明的世界,让我们的地球到处洒满文明的种子,让全世界盛开文明的花朵!

【篇九:美美与共,方为大同】

古老的中国在几千年前的周朝便提出“大同”的社会理想,并且大同思想几千年来一只引导着中华民族向着美丽富强的理想社会不断奋斗……

可是,对于中华民族的至高追求,当今世界也有不少反对的声音。有人说“大同”只是统一的幌子,也有人说“大同”无异于同化,会磨灭世界的多元性……面对这些看法,我有我自己的观点。

《礼记》中有言“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这句话的大意是:世间万物共同生长却不会祸害彼此,最高的理想共同发展却不彼此违背。由此可见,中国古代的智者哲人们早有觉悟——世间万物共存本就是一种和谐。道理是相通的,要想大道“大同”社会,也无法脱离各种文明的共生,甚至是互促发展。费孝通也有言:“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由此可见,中华民族追求的“大同”其实是一种“和谐共生”。只有天下和谐,才可能有理想的“大同”。

由古及今,习总书记也有“文明是多彩的,人类文明因多样才有交流借鉴的价值”这样振聋发聩的言论。总书记的话就像中华的行动指南,在国际舞台上,我们追求多元,尊重各国不同的风俗;在国内,五十六个民族同根而生,却各自绽放自己的独特风采。“美美与共,世界大同”这句几十年前由费老提出的口号正在被一代代中华儿女践行,这句口号也形而上成为一种精神,激励着中华在“大同”的理想上不断前进!

文章及此,前面对于“大同”的反对也就不攻自破了。可是对于“大同”的和谐统一,我想仍有值得我们注意的地方。众所周知,“兼收并蓄、有容乃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也是中华民族长盛不衰的根本原因。但是“包容”与“大同”也应有自己的底线。像古代“女子无才便是德”这种歧视之风,汉族的“裹脚”、欧洲的“束腰”、非洲某些地区的“长颈族”“巨唇族”等畸形之风,我们定当加以制止与改正。中华的大同是为了更美好的世界,而不是保留原始的世界。

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批判继承,古为今用。十六字虽然简短,但却可为美美与共的“大同”指明方向。相互尊重,彼此包容,世界之大也会因“大同”的和谐而更加生动美好!

【篇十:与人共享,与己方便】

共享,是现在最热门的话题之一。它的出现,给我们带来了便捷,但是,它是不是真的像我们想象的那样十全十美呢?大家又是怎样对待它的呢?说到共享,想必大家会想到摩拜、小黄车这一类的共享单车。在一次采访当中,摩拜的创始人曾经说过创造共享单车的初衷,是为了实现“最后一公里”,为了方便上班族上、下班。他们确实是做到了。但是,共享单车的作用好像远不止这个。

我们小区里有一个60多岁的老爷爷经常带着他的那个十来岁的孙子在小区里练习骑自行车。但是,他们用的不是自己家的自行车,而是用的共享单车。我曾经问过那老爷爷为什么,他不以为然地说:“孙子骑车老是摔跤,万一把自家的自行车摔坏了,咋办?”我听了他的话,不禁一怔。

担心把自家的自行车弄坏就去使用共享资源,这是怎样的一种想法?我忽然又想起前一段时间的新闻报道,几名大学生为了自己方便,将共享单车放入自己的宿舍;一位自行车店的老板因为共享单车的出现而导致销量下降,一气之下把看到的共享单车全部损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共享单车只是所有共享资源中的一小部分,但是从共享单车被对待的方式,我们也能猜到其他的也都没有被好好对待。这样做太对不起为我们创造方便的共享资源的人们了

不文明的行为和方便的生活方式把共享资源夹在中间,左右为难。所有人都知道共享时代的发展能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快捷、方便,可是有多杀人使用共享资源的时候想到过,这些资源,还有别人也要用?

这是一个共享的时代,只有大家的文明,才能更好的推动这个时代的发展,但如果只是为了自己的利益、方便而不去顾全大局,那么我们也就享受不到更方便的资源了。

与人共享,与己方便。

热门推荐
1四季风景如画的校园
2学绘画的我
3深刻的教训
4第一次炒蛋炒饭
5传递微笑
6我的赛车
7以漫画老师为题写一篇作文
8雪作文600字记叙文
9大年拜年作文
10第一次一个人睡觉
11走进红楼
12二十年后的故乡
13骑自行车的乐趣
14走自己的路,别让人搀扶!——读《我的小时候》有感
15都是镜子惹的祸
16《厉害了,我的国》观后感
17我心中的那盏灯
18家乡的小河
19
20其实很美
21与名人一起走过的日子
22江面上
23告别
24甪直的作文
25人性光辉闪耀时
26我学会了弹古筝
27一张黑白的老照片
28遇上碎片化的生活
29妈妈,我想对您说
30枇杷礼赞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