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编织袋的作文

【篇一:帮奶奶做家务作文】

暑假中的一天,我正在玩电脑,玩得不亦乐乎,而姐姐在玩手机。忽然听到厨房里传来妈妈的声音:“姐姐你现在把家里的地拖好。”

然后我就听到姐姐说“我不干。”

“好,那你一会儿别吃饭。”

啊,不会吧,玩了一上午,我早就饿得前胸贴后背了,那姐姐不是得更饿?这要拖到什么时候呀?不过我知道妈妈向来说一不二,姐姐只好放下手机,漫不经心地拿起拖把开始了“工作”。

只见姐姐先把拖把沾湿,在旋转桶里旋了几圈,水脱掉后就开始了伟大的工程。先从我们的屋子开始,把屋子里地面上的东西简单一收拾,拿着拖把有一搭没一搭地拖着,循环往复。

拖好了我们的屋子,下一个目标是阳台。姐姐先把阳台上的椅子搬到客厅,再把阳台上的`废品装在一个大编织袋里,开始拖起来,阳台面积比较小,不一会儿就完工了。

该客厅了,我先把放在客厅里的东西整理好,又把桌面收拾干净,这样姐姐拖起地来就不会那么麻烦了。拖客厅挺不容易的,主要是大东西多,搬动困难。特别是搬沙发时,我连吃奶劲儿都用上,才把沙发挪动了一点点。

轮到卫生间了,面积虽然有点小,但是没想到就属这里费事了。马桶占了很大的空间,姐姐拖地的时候,好几次差点与马桶“亲嘴”。还好没挨住。对角角落落难拖的地方,则小心翼翼地把拖把慢慢顺过去拖,终于拖好了。屋子里到处亮晶晶的,干净极了!

真是辛苦姐姐了!下次我也要帮她拖地。

【篇二:文明社会从你我做起】

在这个美丽的世界上,每个人人生旅途的行囊中,有一把文明钥匙,虽然它并不引人注目,可它却能打开通往和谐社会的幸福大门。说到了这里,有一件事让我历历在目。

那是一个阳光明媚,风和日丽的下午。爸爸带着我们一起去地铁站坐地铁,这可是我来到广州市第一次坐地铁啊!我真是特别开心,兴奋。

我们一起乘坐电梯来到了候车区,这时,我发现了在地铁站的买票区有一个香蕉果皮,我一看车还没到,正想过去捡,可是,我犹豫了,万一等一下弄脏了我的手怎么办,还是算了吧!但是……正当我踌躇不前时,一位白发苍苍的老爷爷走了过来,只见他艰难地弯下了腰,捡起了地上的香蕉皮,缓缓地走向了垃圾箱,把果皮扔了进去。我不由得仔细看了看老爷爷,只见他穿着一身洗得发白的衣服,虽然破旧,但还算整洁,过了一会儿,只见他拿起了自己旁边的一个小编织袋,里面装着一些瓶瓶罐罐,接着,他又穿入了茫茫人海中。这时,我才意识到他是靠捡垃圾,收废品维持生活的,没想到,就连一个这样普通的老爷爷,都懂得要这样维护城市市容,而我们身为社会的新一代,却还没有一个老人的优秀品质。

想到这里,我不禁惭愧的低下了头,我觉得自己这么做真是不应该啊!车来了,我们上了车,可我的思绪仿佛还沉寂在刚才的情景里,它告诉我一个道理,城市是我家,保护环境靠大家。

作为每一个城市的公民,我们应该讲文明,争当文明小标兵,让文明之花处处开。

【篇三:天边飞来一只鸟】

薄雾中透着数道阳光,又是一天,今天注定又没有收获,老张揉了揉充满血丝的眼,望了望还挂在树上的网。十几天的守候,一无所获。

这是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浙北一代很多人趁着改革开放的春风一夜暴富。那些老板流行吃一种名叫“朱鹳”的鸟。这种鸟在野外十分稀少,因此价格十分昂贵,一只可以卖到上千元。老张的儿子大强今年高三了,这孩子孝顺听话,成绩又好,今年高考十拿九稳。可老张家经济条件不好,学费一直是他的一块心病。这次进山捕鸟,就是指望能捕到一只朱鹳,解决儿子的学费问题。可是谈何容易啊!

正想着,头上的网突然一抖,传来“啪啪啦啦”的声音。老张飞身跃起,一把捉住了落网的鸟。定睛一看,这只大鸟通体雪白,脖子细长,头顶一抹朱红,这不正是日思夜想的朱鹳吗?老张大喜,心想这只朱鹳一定能卖个好价钱。

回到家,老张破例拿出一瓶珍藏的好久,边喝便哼着小曲。儿子大强放学回家,忙问有什么喜事。老张得意的地指着墙角一个蠕动的编织袋,对儿子说:“自己看看,你的学费可算有着落了。”大强打开袋子一看,不由得一惊,这不正是珍稀鸟类朱鹳吗?自己在学校的爱鸟周图片展上看过。不行,决不能让这美丽的鸟儿成为某些人的盘中餐。可是现在,父亲怎肯答应放掉它呢?这可是父亲十几天的心血啊!怎么办?只能在夜里偷偷放掉。

午夜时分,大强悄悄起身,提起编织袋来到河边,把大鸟放了出来。那大鸟似乎有些不舍,大强急了,抓起一块石头,假装要砸它,大鸟这才一振翅膀,飞上天空,在大强的头顶盘旋数圈以后才依依不舍地离去。

第二天一早,老张醒来,发现辛苦捕来的朱鹳竟然被儿子放生了,气不打一处来。然而,除了打儿子几个耳光外,他也无可奈何。

那年高考,大强考上了农业大学,依靠助学贷款和勤工俭学,他顺利读完了大学,如愿成为一名鸟类学家。七月里,他参加了一个研究项目,进入浙北山区寻找活体朱鹳,以建立自然保护区。时值盛夏,项目组进入山区已近一个月,疲惫不堪,可是依然未见朱鹳的踪影,大多数人都认为野生朱鹳已灭绝,准备撤退了。可是,大强依然坚信野生朱鹳一定还存在。当晚,他找到队长,讲起当年他将朱鹳放生的往事。队长终于答应再考察一天,如果再找不到,就立即撤退。

第二天,又是一天的跋涉,队员们又渴又累,已不抱任何希望。看来,这次又是无功而返了。

正在这时,一个黑点从天边飞来,越来越大。哇!一只硕大的朱鹳正飞来,在大强的头顶上空不停地盘旋。整个考察队一片欢腾,忙操起“长枪短炮”对这只朱鹳拍个不停。只有大强呆呆地立在那里,眼里满是泪水。这天边飞来的一只鸟啊,一定是来探望大强的。哦!我的朋友,你终究还是没有忘了我!

【篇四:摘西瓜】

夏天天气炎热,西瓜正好消暑解渴。吃完早饭,我们来到舅舅家的瓜地里摘西瓜。

我们坐上汽车直奔农田,路的两边有许多笔直的杉树,许多野草和不知名的野花一路上向我们徐徐招手,空气清新极了。拐过两个弯,车子减速了,很快来到了舅舅家的西瓜地。

远看瓜地,只见绿油油一片叶子看不到边际。这哪是瓜地啊,简直就是块大翡翠。不过我心里琢磨着:“怎么只见叶子不见瓜啊?”舅舅拿了一个大大的编织袋,我跟在舅舅的后面下到了瓜田里。走了没几步,只见舅舅弯下腰去,手掌动了两下,然后他手里就多了一个椭圆形的西瓜。我刚想跑过去看,这时,感到自己脚好像碰到了什么东西,我赶忙蹲下身,掀开脚边茂盛的叶子,只见一个绿油油的瓜宝宝静静地躺在叶子下面睡大觉呢!我像发现了宝贝一样欢呼起来,我一扒拉旁边的叶子,发现隔开一段距离,碧绿的叶子下面都躺着一个椭圆的西瓜宝宝。我不知道怎么摘,就叫来了舅舅,舅舅告诉我看到西瓜,先要判断它成熟了没有,要不然就吃不到又甜又水的西瓜。挑瓜三步曲:一看瓜纹,二摸瓜皮,三听声音。哇,想不到摘西瓜也有这么多的学问啊!

听完舅舅的介绍,我也学着舅舅的样子摘西瓜。找了一圈,我看上了一个个子比较大的西瓜,花纹比较清晰的西瓜,用手打打,发出“咚、咚”的清脆声。我小心翼翼地用左手将它按住,用右手去扯瓜藤,费了一番功夫终于摘下来了。我慢慢地把瓜抱起来,生怕惊扰了它的美梦!我跟在舅舅的后面跑前跑后的帮忙,不一会,就累得满头大汗!

来到路边,舅舅仿佛听到了我吞口水的声音。挑出一个最大的西瓜,麻利地用刀分成几块,递了一块给我。还没送到口里,我就闻到了甜津津的瓜香。绿皮红壤黑仔,散发着诱人的光芒,我迫不及待地咬上一口,一股甘甜直沁我的心脾……我突然感到这和妈妈平常买的西瓜味道就是不一样啊!

一路上,我心里美滋滋的。今天,我学会了摘瓜,体验了丰收的喜悦。我想下次我一定还要体验播种的乐趣!

【篇五:杀鸡】

这是我第二次看杀鸡。第一次是在外婆家,那时我帮外婆抓着鸡,却被鸡扇了一巴掌,这次我发誓决不再抓鸡,打算在一旁观看。大爸爸从编织袋中把鸡倒出来,鸡的腿没绑着,一出来就逃,大爸爸眼急手快,伸手敏捷,马上把鸡抓了回来,弄掉了几根羽毛。

杀鸡前,大爸爸将刀磨了又磨。开始杀鸡了,大爸爸手中拿着闪闪发光的刀,先把鸡脖子上的羽毛拔掉,又拿碗盛在脖子下,接着小心翼翼地把刀架在鸡脖子上开始割,那只鸡露出了自己的本能,双脚用力蹬着,翅膀不停地抖动,它的眼神无助地望着大爸爸,眼中流露出无限悲哀,我心中微微一颤,不禁起了几丝怜悯。

鸡血不停地淌着,滴满了整个碗。大爸爸把鸡搁在一边,那只可怜的鸡抽动着,最终,从口中吐出一小滩血,慢慢地它停止了抽动,永远地闭上了眼睛。过了一会儿,大爸爸拎来一桶冒着白烟的热水,把鸡放到水里,开始把毛拔干净。

我再也看不下去了,一转身,回到屋里,坐在椅子上回想刚才杀鸡的过程。总感觉心中有一个结,怎么也解不开。我觉得刚才那样似乎有些残酷,但却又合乎情理。不管怎样,我都认为我们应该保护动物,少做这样残忍的事情。

那天晚上,外婆做了香喷喷的鸡汤,可我却一口也没喝。因为,我始终认为我们是将自己的快乐建立在“他人”的痛苦之上。

【篇六:距离】

镜头一

午后,太阳照得人脑袋发晕。

空旷的工棚边,是七八个啤酒瓶和成堆被踩扁的烟蒂。工地陆续走出一批又一批人,他们身穿各异,唯一相同的是那耀眼的黄色安全帽。

附近是一家便利店。几名工人相继走进店里,示意老板要冷饮。老板瞥了他们一眼,慢腾腾地走向冰箱,拿出饮料,扔在柜台上。工人毫不介意,拿起饮料,一仰脖子,“咕咚咕咚”就是半瓶。便利店外面是一台电视,正在放映电视剧。付了钱,工人又要了一包一元钱的香烟,掏出一根,很客气地散给老板。老板好像没看见似的,径直走了出来。工人也走了出来,站在一边,津津有味地看起电视来了。

电视屏幕很小,大概也就三十来寸吧,围观的人也不下三十人。“今天有CBA球赛,老板,换个台吧!”说话间,一工人从人群中走了出来,直奔电视,伸出手。像想起什么似的,伸出去的人如触电一般迅即收了回来。他看了看冷眼坐在一旁的老板,吐了吐舌头,又缩回了人群。

电视不是什么稀罕物,可,这是城市,不是乡村,不是他们村里的小卖部,想看什么看什么,或许,他们只能是逮着什么看什么。

阳光依旧耀眼,微风夹杂着夏季的闷热。

或许,他们与城市的距离,就是这个屏幕的距离。

镜头二

繁华的都市迷了人眼,各色灯光闪烁的着冰冷的灯光。

又是一辆车靠站,车门就好比大坝的水闸,人们似泄洪似的,蜂拥而出。一位中年男子,捻灭剩下的半支廉价香烟,扛起身旁的编织袋,抬腿上了公交车。

向司机憨厚一笑,龟裂的手指从口袋中掏出两张揉皱的纸币,塞进钱箱。他往车厢后面走。唰地,拥挤的车厢忽地让出了一条通道——一条十几公分宽的通道。两旁的衣着光鲜的乘客不停地往边靠。他拎着编织袋,低着头,一寸一寸地挪着。忽然一个刹车,他向后踉跄了几步。“扑哧”人群里传来一声笑声。他黝黑的双颊下面忽然泛起尴尬来,像纸上沁的油渍,顷刻布满脸。他站定,轻轻放下了编织袋。

那通道迅速被人们填满。

身后不远处,有一张空座位。他目光沉重,凝视良久。多么舒适的一张座位,他的腰直得酸痛,回想今天,用自己的双肩搬运了多少块方砖,多少包水泥,双肩已布满厚厚的灰尘,正想跨过去坐,一位年轻女子走来,不屑地瞟了他一眼,顺势坐下,摆弄起她的手机来。工人无奈地蹲了下来。车窗外,灯红酒绿的夜晚,映入他苍白又麻木的瞳孔,目光黯然。

或许,他们与这城市的距离,就是这通道的距离。

“农民工”是千千万万个他们的称呼。虽身在城市,可城里的人,却亲手划下一道天河,那边是他们,这边是我们。这段距离,看似如此地近,却又是那么地远。

徘徊在这段距离的人,太多;什么时候,这距离能消失,什么时候,人与人之间才能有真正的和谐。

别因为距离,眼里只有卑微;别因为距离,就看不见尊严。

【篇七:那一天】

那一天,对我来说,就像是被火烧伤后留下的疤痕一样,久久不能忘记。

那是上小学四年级时,我从补习班放学,一个人走在路上。天热得发了狂,炙烤着大地,一团团热气扑面而来,像灼热的火焰,烧红了人们的皮肤。我快步走进一家商店,要了一瓶冰镇矿泉水,付钱后,马上往嘴里灌了小半瓶,才继续走。

刚走一会儿,感到不对劲,后面好像有人跟着,我一下心慌起来,装作不经意地回头看了一眼。距离我两三米处是一个瘦削的老人,衣服干净整洁,却看出来已经被洗得掉了色,手里拿着一个很大的编织袋,不知道装的什么。我心里很慌,不禁害怕起来:他是要抢东西吗?或者,他是要拐卖人口?!越想越慌,我不由加快了脚步,向人多的地方跑去。“姑娘,不要跑——”他边喊边加快了脚步,似乎打算盯着我不放了。

天依旧很热,可我仿佛失去了知觉,只剩下紧张、害怕。终于,我还是鼓足勇气,转身过去,用尖锐的声音大声质问:“你怎么一直跟着我,小心我报警!”也在这时,我才真正地看清楚他——几缕稀松的头发被汗水浸湿了贴在头皮上,额头上、鼻尖处、脸颊旁也全是汗,上衣汗湿了一大片,紧紧地粘在身上,显得有几分狼狈。我的声音很大,周围人频频侧目,目光落到他的身上,更多的是淡漠,而他似乎没察觉到,只是定定地看着我,弯着腰,气喘吁吁地想要说话。突然,他伸手,可到半路又缩回去,将手在衣服上抹了抹,才又伸开,指着我手中的瓶子问:“你,喝完水,能把瓶子给我吗?”声音沙哑难听,我却腾地一下脸红了,无地自容,为自己的想法和行为羞愧。我马上把水喝完,将瓶子递给老人,小声说了句:“对不起。”然后逃也似的离开了。

在这个世界上,像他一样的人也许很多,但比他们生活条件好的人更多。对于这些人,我们要尊重、理解、体谅,尽自己所能帮助他们。

我永远不会忘记,在我的生命中,有那一天,遇见了那样一个人。

【篇八:塑料瓶】

那个夏天的午后,受益匪浅。

太阳挂在天空上,放射出了万道光芒,仿佛是积蓄了百般热量,阳光洒在我的脸颊上,暖暖的,又有些灼人。抬头看看天空,也许是世间所有的颜色晕染开来的,放眼望去,湛蓝的天空中竟看不到一朵云,闷热的空气使人喘不过气。

我独自坐在小区的木椅上看着闲书,旁边放了一个快喝完的饮料瓶。这天怎么这么热啊!下次出门坚决不能不带钥匙了,可要把我给热死了。“叮咚”从远处传出一串破铜烂铁的声音,浑厚而又刺耳,在这夏日,让人的心情感到越发的烦躁。

一条破烂不堪的裤子,膝盖因两个破了的大洞裸露在外面,麻布大褂已开了线,单薄的上衣缝满了补丁,领口处被汗浸得发黄,整个人看起来不是很体面,右颊上竟贴着创可贴,在黝黑的饱经风霜的脸上显得格外明显。唉,这个老爷爷真不容易,哪像我自己没带钥匙还抱怨半天。只见他肩上扛着一个红蓝相间的编织袋,废铁塑料瓶互相碰撞发出叮咚刺耳的声音。那编织袋对于他年迈的身体可能真的太重,太重。他抿着嘴,虚着眼、因太吃力显得表情很狰狞。他向我走了过来,表情放松了许多,还有些慈祥:“小妹妹,你可以把那个塑料瓶给我吗?如果你喝完了的话。”我似乎忘记有空瓶子这么一回事,我低下头,斜眼打量了下那塑料瓶又转过头看了看老爷爷扛着的那个略显陈旧的编织袋。哦!原来是要拿去卖废品的。“好啊!当然没问题,您是拿去卖废品的吧,祝您今天能卖个好价钱。”我笑着双手将瓶子递给了老人,“是啊,今天天气热,可捡到了好多塑料瓶呢!你们年轻人就是喜欢喝饮料。那东西又贵又难喝,真的!还不如白开水呢!”老公公笑了,笑得是多么灿烂,多么幸福。“加油!”我也笑着朝他说,那句话发自我的内心。我想,这一定是对他莫大的鼓励。

是啊,一个空水瓶就足以让老人那么幸福,而一下地就生活在温室的我们,却不知自己生活的好。

【篇九:这里有我的曾经】

当我再次踏上这片温柔多情的土地。细听,风吹过来的沙沙声,把我揽在这厚实的环抱中。

远远的,奶奶家的那幢小楼便迫不及待地映入我的眼帘。饭席时,农家的小炒清爽入口,叫人欲罢不能。搁下饭碗,我向着在水槽旁洗洗刷刷的奶奶喊着:“奶奶,我想出去走一走!”是的,走走,看看我的曾经。

“去呗!看看左街的婆婆,莫要忘记哟!”奶奶的叮嘱和着水声传来。我答应着,走到了阳光下,一拐,就到了左街。

一溜儿大小均匀的柿饼晒得又扁又厚,整齐地搁在窗台上,左街婆婆半闭着眼在摇椅上打瞌睡,台式电视机伴着杂音吱吱作响,大黑狗趴在地上,轻轻朝我吠了一声。哦,一切还是原来的样子。

嗅着柿饼香甜的气味,我仿佛又看到了曾经的自己。

小时候很野,在那个飘香的季节,和伙伴们的几双不安分的眼睛瞄到了左街婆婆刚晒挂的柿饼上。一个午后,踩着张凳子,去够那挂在高处编织袋里的柿饼。

不知是谁喊了:“婆婆来啦!快跑!”所有人一哄而散。“几个鬼娃儿,要吃,来要不得了么——”婆婆软软的吴侬依语,带着几分嗔怪。

小孩子嘛,原本也不是要偷,多半为了好玩,便全都老老实实的出来了。

再忆起就是一群吃着柿饼的孩子,一边逗弄着大黑,一边在婆婆的屋子里窜来窜去。

我的手轻轻扣在左街婆婆的门上,她睁开眼睛,豁着快没牙的嘴巴笑了,露出几个显眼的黑洞。很快,几个包裹好的柿饼塞进我的口袋,嘴上还咬着一个,瞬间唇齿留香。

回味着甜甜的柿饼,我在家乡的小街上走着。杭州河庄镇,这个我出生的小村镇,珍藏着多少人的曾经。

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这里有我的曾经,它永远在我内心最柔软的角落。

【篇十:三清山环卫工人】

三清山环卫工人的一天很简单,无非就是吃饭、睡觉和美化环境,但在他们看来,美化环境比吃饭睡觉还要重要。——题记

“保护自然,从我做起”,相信这个口号大家都听过吧!但这不仅仅是一个

口号,而需要人们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上,在保护自然方面,让我最敬佩的是环卫工人,尤其是三清山的环卫工人。

事情要从今年国庆假期三清山之旅说起,今年国庆假期我们一家四口去了一趟三清山。那天风和日丽,阳光明媚,万里无云,我们先乘坐缆车上山再步行,一半还没爬到,我们早已累的气喘吁吁,两腿直发麻。在我和弟弟的强烈要求下,我们来到了半山腰的一个亭子休息,补充能量。我边悠闲地吃着妈妈准备的零食,边欣赏着山中的美景。

突然一个身影映入我的眼帘,一位满脸皱纹、衣着朴素,外穿—件橘红色马甲、花甲老人正在熟练地拾捡垃圾。看着他用钳子娴熟地钳起一个又一个塑

料瓶,放在编织袋里,也许是国庆假期游客多吧,编织袋已经是满满的一袋了。看到这里,我的眼眶湿润了。心想:我们年轻力壮,才走那么一点路就累了。但是这位普通又平凡的老人,每天为了保护景区的环境,一年365天,无论风吹雨打,也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是他们的辛勤工作,才换来了这么干净整洁的景区,他们是三清山的美容师。

我灵机一动:既然我身为《小主人报》的一名小记者,我就有义务和责任

报道身边的美与丑,那我就来一次即兴采访吧,来看看这位美容师是怎样把三清山点缀得更美!我走上前,递上了一瓶水:“爷爷,您好!我是《小主人报》的小记者,我可以采访您吗?”

爷爷接过水,连忙拍拍自己的衣服:“我有什么可采访的,我普通的不能再普通了。作为一名三清人,只是尽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为家乡的景区——三清山添上一点绿而已。”

听到这番话,我的内心受到了强烈的震憾。接着又问:“爷爷,您每天工作多长时间啊?吃饭问题是怎么解决的呢?”

爷爷边收拾着垃圾,微笑着说:“工作时间嘛,就景区开放前一个小时开始,到景区关门为止。吃饭嘛,就自己带些干粮将就着吃点。”

看着爷爷忙碌的样子,我赶紧问最后一个问题:“爷爷您的愿望是什么呢?”

爷爷想了想说:“希望大家都做一名文明游客,不乱扔垃圾,特别不能扔在山谷里,不易打扫。小姑娘,我要工作去了,今天是十一黄金周,游客多了,垃圾自然也就多了。”

看看爷爷离去的背影,我思绪万千:保护自然,不是我们应该做的吗?因为那是在为自己的家园奋斗。可为什么有些人只当它是句口号呢?大家快行动起来吧!不然天空不再会蓝,河水不会再清……。

热门推荐
1童年的一件事
2那一刻,我毕业了
3“苦”味浓情更浓
4爸爸的电话
5有爱才有家
6我的老师
7小学生作文
8难忘的运动会
9玩具的生活
10炎热的夏天
11张叔叔真好
12那次玩得真高兴
13感恩在我心中
14的作文
15一缕璀璨的阳光
16优秀作文
17小小“警察”
18我喜欢的植物
19端午艾草香
20角落里卑微的绿萝
21月光下的遐想
22牵挂
23阳光
24论节约
25母爱似水
26战争中的孩子
27游山记
28有你真好
29雨岔大峡谷
30谢谢你妈妈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