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做家务作文】
今天,我看妈妈很忙,就主动到厨房给妈妈帮忙。
妈妈让我帮她打鸡蛋。虽然,我以前也帮妈妈打过鸡蛋,但好久没打了,还是不太熟练。我先把一个鸡蛋的一头在厨房桌子的尖角上撞了一撞,鸡蛋就破了一个口,我把鸡蛋放在一个碗的上面,用双手把鸡蛋的那个小口子搬开,蛋青和蛋黄便流进了碗里。然后,我又把一个鸡蛋撞开,让蛋青和蛋黄流进碗里后,就开始打鸡蛋。我用左手装着蛋青和蛋黄的碗端起来,右手拿了一双筷子,把筷子插进蛋青和蛋黄里,手用力把碗里的蛋青和蛋黄搅匀,让它们融合到一起。我刚开始还不太赶太用力,因为怕蛋清和蛋黄流出来,但想起妈妈以前打鸡蛋时,那么用力,那么快,于是就放下心来。我学着妈妈以前打鸡蛋的样子,用手腕的力量,让筷子在蛋清和蛋黄里绕着圈搅拌,可是蛋清和蛋黄还有一些细小的'部分没有搅在一起,我又用力的反复搅了几遍,可蛋黄的一点碎渣子还是轻飘飘的浮在蛋清上,打不碎。我有点泄气,也有点偷懒了,就对妈妈说:“妈妈,这些小碎渣子打不烂了,就这样吧!”妈妈听了,看了看没打好的鸡蛋说:“那可不行,不然烧出来就不好吃了。”说着,接过我手里的碗,拿过筷子,从新又打了起来。我看着妈妈熟练的动作,心理真不是滋味。
通过这个故事,我从中明白了一个道理:没有做不成的事情,但如果想把事情做成,并且做好,就要付出劳动和代价。
【篇二:做一件家务事作文】
今天是星期六,是一个特殊的日子——“三八”妇女节。我想我可以为伟大的母亲做些什么,比如:帮妈妈做家务、送贺卡、洗脚、捶背,或者写一封感谢信,画一幅漂亮的画,唱一支赞美妈妈的歌。
我想着想着,这时候,妈妈买菜回来了,我赶紧跑过去,对妈妈说:“妈妈,今天是三八妇女节,您的节日,就让我来和你一起做饭,做为节日礼物送给您吧!”妈妈爽快地答应了,我先和妈妈一起洗菜,妈妈见我洗得那么用力,就说:“儿子,你不能洗得太用力了,你把这些有点脏的地方洗一洗。”然后,我按照妈妈说的去做,接下来,我再煮鸡蛋,我先拿了一口碗,再拿一个鸡蛋,用鸡蛋在碗的'边缘敲一下,我再把鸡蛋放在碗的中心,把鸡蛋壳给掰开,只见,蛋黄从鸡蛋壳里掉到碗里,就这样,我又拔了两个鸡蛋,再拿一副筷子把三个鸡蛋搅拌起来,妈妈见我搅得那么用力,就说:“儿子,你不能太用力,要不然会把蛋搅飞到外面去的。”我心里想:“没想到烧饭还有这么多的学问啊!”可见平时妈妈在做饭的时候有那么多的不容易呀!
饭菜做好了,我们全家坐在一起吃着美味的菜肴,我看着妈妈脸上的汗珠,不惊地想对妈妈说声:妈妈节日快乐!您辛苦了!我以后一定会多帮您分担家务事的。
【篇三:藏在心底的蛋花汤】
汤汁流过味蕾,温暖注于心田。
——题记
“娃娃,想喝蛋花汤吗?”
“嗯!”
每逢凛冽寒冬,外婆家是我定要去的。我被一方寂静的小院荡涤,也被一头暄暖的炕头温暖,同一块方厚的电视玩耍,还有一碗浓浓的蛋花汤……
那年寒冬,我没逃过流感的魔爪,以为去不了外婆家,喝不到蛋花汤了。霜痕上窗皎,雪色入户白,我的脸色也像房间般苍苍白白,心里也如冬风般凄凄惨惨。难过中我看到了匆匆赶来的外婆。
她眉皱如山,满头银发仿佛一夜间失去了光泽,仔细一看,却又沾染着雪化作的露水,脸上的皱纹似乎又多了几道。外婆摸了摸我滚烫的额头,心里犹如烧开了一锅滚烫的水。她抿了抿嘴,夹忧低询:“娃娃,想喝蛋花汤吗?”“嗯!”
窗外雪已停落,看着外婆蹒跚步入厨房,心疼之下,我艰难地跟过去。外婆的动作缓慢,却很娴熟。
“咔”,蛋壳破裂,刹那间,犹如烟花绽放。蛋白顺势包裹着蛋黄倾泻而下。白光穿过窗,明朗稀疏,给蛋黄蛋白披上炫美外衣。
“噗”,蛋落入碗,恍惚间,似丝绸般滑过半空。我踮脚探望,蛋白清似明镜,蛋黄金若满月。
“叮”,水已烧开,外婆把水倾注进碗里,蛋白蛋黄瞬间沸腾,它们激动着交织、旋转、跳跃,碗里头,蛋花朵朵乍现,像极了春时的花海,惹人喜爱。临末,蛋花汤被葱花点缀,更令人垂涎欲滴。
“好啦,娃娃。”
汤汁入口,温暖蔓延全身,我幸福地笑了。
“外婆,等我长大了,也给您做蛋花汤。”
看着我笑,外婆也笑了,像碗里的花。我伫立墙边,静静地把这份爱藏于心底,它属于我,也属于外婆。
蛋花汤载满了我们祖孙情。擦伤了,外婆的蛋花汤可治愈我斑斑血迹的伤口;换牙了,外婆的蛋花汤能安抚我惶惶不安的情绪;怕黑了,外婆的蛋花汤会保护我栗栗危惧的心灵……
时间就像变戏法似的,把矮的拉高了,把高的压矮了,唯一不变的是那藏于心底香气氤氲的蛋花汤。
“外婆,等我长大了,一定给您做蛋花汤。”
【篇四:蒸蛋】
听说隔壁家八岁的小孩就会做各种各样的菜式,我羞愧万分。我对妈妈说:“老妈,明天你能不能教我做一道简单点的菜呀?”妈妈思索了一下,说:“好吧,明天我教你蒸蛋。”
第二天,我早早地下了楼,在厨房静候妈妈。没想到妈妈早就准备好了,只见桌子上放着鸡蛋、盐、酒、油。我不禁张大了嘴,心想:一道最简单的菜也需要那么多的材料?
“愣在那干嘛?过来呀!”妈妈招呼我。我走过去,只见她拿出一个小碗,说:“先把鸡蛋打好在碗里,再放盐,只要一小勺,放几滴酒,然后把鸡蛋打散,再放点油,搅拌一下,最后用开水加满小碗,放进锅里蒸十来分钟,就好了。”说完了就走了。
我把妈妈的话在脑子里过了一遍,撸起袖子,开始做。我学着妈妈平时的样把鸡蛋在碗边轻轻敲了下,用手把蛋壳打开,只见蛋黄“哧溜”一下就流进碗里,圆圆的,就像个黄皮球;蛋清则慢悠悠地从蛋壳上脱离下来,像个老太走路似的。接着,我加了一小勺盐,盐落在蛋黄上格外显眼,亮晶晶的像珍珠。加完盐,我又加进料酒,酒是紫红色的,刚倒下去就把盐和蛋黄染红,白珍珠变成紫珍珠,黄皮球变成了紫皮球。我拿出筷子,将它们打散,碗里的蛋变得稠稠的,我又加入开水和几滴油,搅拌均匀,就像一碗淡黄色的浓汤。我在蒸锅里加入水,把那碗放进去。我在心里期待着,大功就要告成了,一碗蒸鸡蛋即将诞生啦!
过了大约十来分钟,我熄了火,打开锅盖,香喷喷的,看起来软软的,真像牛奶布丁,味道也很好!
我终于学会做一道菜,今天真是收获满满。
【篇五:我喜欢的颜色】
有人喜欢鲜艳的红色、有人喜欢神秘的紫色、有人喜欢梦幻的蓝色……但我却偏爱高贵的黄色。
我喜欢黄色,因为它代表着光明,我紧张时它会给我自信,我感到寒冷时它会给我温暖。
我喜欢黄色,因为它像鸡蛋里的蛋黄,会变成小鸡,象征着新生命的诞生,给我们带来新的希望。
我喜欢黄色,因为它代表着丰收,在秋天里,一望无际的成熟的稻谷,像盛满黄金的海洋,给人们带来温饱、幸福。
我喜欢黄色,因为它会给我带来自信,给我们带来温暖,也给世界人民带来温暖和希望!
……
如果你也像我一样喜欢黄色,那就像我一样给生命抹上精彩高贵的黄色吧!
【篇六:中秋节】
一年一度的中秋节又到了。每年的中秋人们都会吃月饼,赏月亮、还有和家人一起吃团圆饭。
吃月饼是我们的第一个活动,说到月饼不得不说这个月饼的形状,有正方形的,圆形的。圆形的月饼是经典的传统形状,因为圆形的月饼像一个月亮,古人就是仿照月亮来做月饼形。当中的馅有蛋黄、枣泥、豆沙、五仁等各式各样。我喜欢的是莲蓉月饼。不过一般我们不会一个人吃一个月饼,是要一家人分着吃,这象征着团圆和睦。我拿了个月饼,对家人说:“我拿的这个月饼小小的,是黄色的,是用面粉和莲蓉蛋黄做起来的哟,吃起来的味道是浓浓的,甜甜的,软绵适口很好吃的。我们就吃这个月饼吧!”大家就拿起刀具把月饼切成几块,每人拿一块吃,每个人都很喜欢吃,都很想再吃多几块,我超喜欢和大家一起分享月饼。
夜色起了,该赏月了。我们一家人在窗户边上赏月。“啊”我和弟弟说,“中秋的月亮真圆啊!”妈妈听了说:“十五的月亮十六圆。”是吗?可是我看今晚的月亮就像一个圆盘,又像我喜欢的篮球,又觉得月亮里面有一位神仙。月亮真圆啊!看到这么圆的月亮,妈妈说:“你们尚这么些年的学,关于“月”的诗句也学的不少了,那就说一说吧。”我听了马上说:“只要有‘月’就可以了吧‘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末磨。’”妈妈说:“不错。”弟弟接口说:“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我听了哈哈大笑,因为这是一年级小朋友学过的,我继续说:“二月春风似剪刀……”对着月亮吟诗,感觉自己穿越到了古代,成了一位诗人。
这就是我们过的中秋节,月亮真美丽,中秋节真有意思。
【篇七:我的学农生活】
学农,期待己久的日了终于到来了,虽然只有短短的一周就结束了,可留在脑子里的记忆却抹不去,尤其是掏蕃薯,那是个美好的记忆。
学农第二天我们就去挖了番薯。别看我们吃的番薯小小个儿,可从地里挖出来可大的很呢!我拿起一个小铲子,一溜烟儿地铲了起来。铲了一会儿我就看见。一个深红色的小东西我一开始还以为是萝卜呢,但挖着挖着,没想到竟是个又大又圆的大番薯。我可兴奋坏了。一蹦三尺高,这可是我第一次挖到这么大的番薯呢。我再往下挖那些可爱的番薯宝宝们也渐渐露出了他们那圆圆的小脑袋。我可高兴极了!越挖越起劲。把这一串番薯都拔地而起。这串的形状可真丰富,有大的有小的,有椭圆形的,也有长条型的,把这一串番薯往地上一放。感觉自己好有成就感。
这挖番薯可真有趣,可烤番薯就更有趣了呢。
烧火可不单纯是烧饭。哈哈!这烧火。也可以烤番薯呢。我们把柴加了进去,开始起火。把那又大又红的番薯包在了里面。经过与番薯的漫长搏斗后这番薯终于熟了。
这可真是烤番薯呀,把皮都烤得漆黑漆黑的就如刚开采的煤炭一样,黑的叫人不敢去吃它。你可不能光看外表,这不,把薯皮剥掉后立刻露出了可以与蛋黄相媲美的鲜黄色,一口咬下那个甜的……
让人真流口水。再一口咬下去,那特别的甜味立刻在我嘴里弥漫开来,相信也在我的鼻子里游荡。又香又甜真好吃。
学农生活,真是有趣快乐的生活。在这里让我感受到了大地的清香。在这里让我感受到了乡村的美丽和带来的快乐。
【篇八:家乡的风俗优秀作文】
“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人间。”一听到这首诗,就会想到屈原,就会想到端午节。这个节日就是因为屈原投江而死,为了纪念他而成立的。而我们家乡,有这样的端午节习俗。
最重要的,当然是包粽子。当清明节时,就有包粽子的提前准备――做咸鸭蛋。首先,我和外公到农田里去找黄泥巴。外公看中了一块好地方,叫上我一起用锄头和铲子来挖。挖好了,便放在拿来的篮子里。外公一个大扁担,我一个小扁担,篮子里放着黄泥巴,高兴地回了家。在我们挖黄泥巴时,外婆已经将拿来的鸭蛋洗干净,拿出来一个铁盆。我们回来后,外婆就将泥巴里放点水,放入盐,搅和搅和,又将鸭蛋放入特制的咸泥巴滚啊滚,每个地方都沾上了点咸泥巴。又拿来一个瓷罐,将全是泥巴的鸭蛋,放入,封住。大功告成!
接下来是腌猪肉,这个比咸鸭蛋简单多了。胶浆,酱油等材料准备好放入盆中,将猪肉放入封住就好了。最后我与外婆去池塘边摘芦苇叶。外婆说,要选那种绿的长的,再收集一些短的。我们将这些芦苇叶拿回家,外婆将它们串在一起,放在高架上晒。等到包粽子要用时,就只要放在水里煮了,放在水盆里面就行了。好了,现在就是万事俱备,静等端午。
盼星星,盼月亮,终于,端午节那天到了。我和外婆拿来新鲜的糯米放入水中,又将芦苇叶煮煮,放入清水里,从盆里拿出猪肉,陶瓷罐里拿出咸鸭蛋,找来许多质量非常好的棉线;开始包粽子啦!我当然是不会包的,只能先看外婆包。只见外婆将粽子叶卷啊卷,卷成一个锥形放入糯米,又将粗的那头放入咸鸭蛋或猪肉,再拿一片粽叶,将它封口,用棉线用力绑起来,一个粽子就完成了。我也装模作样地学起了做粽子,做着做着……嗯,这是怎么做的来着?又转过去看外婆,哦,原来是这样子做的。经过我的一番努力,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我终于做出了一个“四不像”。不过,还是蛮有成就感的。
接着,外婆将包好的粽子。放入灶台的锅中,倒入水,蒸。过了好长时间,外婆拿出一个又有猪肉,又有蛋黄的粽子放到我手上,说:“这是个蛋黄咸肉粽。”哦?我将信将疑的拿了起来,拉开棉线,掀开粽叶,闻了闻,真香!我狠狠的咬了一口,嗯,好吃;怪不得别人在端午节的时候总要让外婆去包粽子,原来她包着粽子,这么好吃。蛋黄咸咸的,非常的好吃,猪肉嫩嫩的,也非常的好吃。我不禁连吃三个。
这就是我们家乡的习俗,包粽子。
【篇九:炒菜作文】
这个星期老师给我们布置了一个作业,炒菜。老师一说大家就开始议论起来。到处都是,我炒过菜呀等等……
回到家我就跟我老妈说,我们老师今天布置了一个作业,让我们自己炒一样菜。我决定我要炒西红柿炒鸡蛋,说完之后我拿了两个番茄,一个鸡蛋,和葱末。
妈妈说,先把西红柿洗一洗,之后再把鸡蛋打一下让里面的蛋黄放在碗里,之后我拿了一双筷子,一直搅呀搅呀搅,鸡蛋的样子发生了变化。本来只有那一小块黄色的地方,搅着搅着就全变成黄色了,我又把西红柿切成了一小块一小块的'。
菜搞定之后,我把油倒进锅里,之后又放了葱末,炒了炒又把西红柿放了进去,妈妈看炒的差不多的时候让我放一点盐。开始最后一步,我把鸡蛋倒进锅里,不断的翻炒,可是没想到,我做的一团糟,妈妈说你要像我这样:“把锅摇一摇,之后铲一铲,在摇一摇再铲一铲。”果然,他成了我理想中的样子。这么一个西红柿炒鸡蛋就完成了。
这次作业,不仅锻炼了我的动手能力,还丰富了我的课余时间。最可贵的是,让我明白了,什么是看着简单,做着难。
【篇十:《开学第一课》观后感】
我看了《开学第一课》,最大的感受是感动、惊讶。
让我感动的是:那些在山里长大的孩子,虽然他们的生活非常贫穷,但从节目里可以看出,这些只有七、八岁的孩子们,穿的衣服破烂不堪,上学还要走20多里的山路,不怕艰辛,不管严寒还是酷暑,朝着他们的梦想的方向前行。他们的教室是用泥土做的,夏天的太阳照着他们睁不开眼;冬天冷风呼呼地从教室穿过,同学们都冻僵了。可他们不觉得一点热和冷,是因为他们很坚强,是因为他们有着一颗坚持不懈的心。最后的高考,他们完成了自己的梦想,最后他们各自找了一份很好的工作,来到了城市,他们的梦想成真了。
让我惊讶的是,无壳孵化小鸡的实验,王源也来到了开学第一课,他亲自为我们做这个实验,他们拿了很多已经孵化了两天的鸡蛋,这个实验开始了,王源仔仔细细地将蛋黄打在了放在杯子里的保鲜膜上,王源做这个实验他反复的打了好几次鸡蛋始终没有成功,可是王源一直坚持不懈,最后他终于打破了一个完好无损的鸡蛋,这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我们只要坚持,虽然没有成功,但还可以从头再来,这样坚持下去我相信一定会成功的。
我们现在的生活条件较好,坐在又漂亮又宽敞的教室里,所以我们要好好珍惜一切,长大做一个为人民和社会有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