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碎片的作文

【篇一:如果的作文】

如果哪天,猫爱上了老鼠,那是怎样的情景?可能会快快乐乐的生活一起,并且相敬如宾,然后就像童话故事最后的结尾一样,从此过着幸福快乐的生活;可能,会相处不到两三天,就展开一场你追我逃的战争;也可能哪天猫儿心血来潮,在宁静的夜晚偷偷爬起,并吃了倒霉的枕边人也说不定。

这些事情,没有人料的准,但是我们可以想象。那种快乐,只有真的想象过的人,才懂得。如果哪天,鱼儿厌倦了水里的生活,突发奇想,渴望能够在陆地上生活呢?或许,会像故事中的小美人鱼一样,一到路地上就神奇的长了双脚,而且在往后的日子里,会对陆地上的生活很满意,从此快乐顺遂;或许,才上陆地没多久,就受不了烈阳的热情,转而潜回海底,自此“清心寡欲”,不再奢想陆地上的美好生活;更或许,好不容易跳上了岸,还未来得及看清世界的奥妙,就被饥饿许久的鸟儿给吃进了肚子也说不定。

一切的一切,没有真正的定律。所谓真理,不过是个虚无缥缈的存在,在自己的生命中,自己就是真理,每个选择、每个分岔路,都会影响未来,是自己决定了自己的命运。相对的,如果那尾鱼从来没贪望过陆地上的生活,那么一切的'假设都不会成立,它依旧是一条鱼,一条悠游自在、无拘无束而且被鸟儿吃掉的机率少的可怜的鱼,什么事情都不会发生,海底依旧风平浪静,只有它决计逃不掉的弱肉强食。

如果哪天,鸟儿不再向往蔚蓝广阔的天空,开始希望能像只青蛙一样在水里游呢?可能,它的脚趾间会突然多出蹼,身上羽毛在一夕之间脱落,然后它会高高兴兴的跳进水里当只游蛙式的“水鸟”,虽然那没有企鹅的优美;可能,它在海底生活了几天之后,发现鱼太好捉也挺无趣,于是再度投奔天空的怀抱,高唱“我是只小小鸟”,好像一切都不曾发生;也可能还没有机会学屈原投江,就被猎人的子弹给射了下来也说不定。

每个人都有自己选择的机会,可以选择要,或不要、想,或不想、去,或不去、做,或不做,甚至是爱,或不爱……因为人生本来就是千千万万个选择的组合,每个选择都是一片碎片,生命遗落的碎片,唯有拼凑起才能完整。

【篇二:碎片时】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互联网进入中国。时隔三十多年,现在的互联网与从前相比,已经今非昔比了,现在的互联网已然是家喻户晓,无人不知。然而,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却依旧带来一些缺点,例如:“碎片化”。

“碎片化”,原指完整的东西破成诸多的零快。而现在则是讲人们的生活被很多的碎片切分,为什么说我们的生活被切分了呢?那就拿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阅读来说吧!

不知道你是否有这样的经历,就是只要到看书时便会开始犯困。就算好不容易在大脑的强制性的要求下拿起了书,却无法提起精神来看,又或者心中会涌起一阵强烈的烦躁感让你不得不放下书,将注意力放在其他的地方上。然后就再也不会想拿那本书来看了。

其实这就是一种“碎片化”的表现,因为我们平时的生活中所接触的网络的文章太多,而那些文章大多的缺乏内涵。仅仅只是一些事实的集合,没有逻辑感。发消息者只是为了博人眼球,增加收藏率,与收看率而写,其目的并非是要帮助我们,回答我们的问题。大家可能也不知道这些信息,消息与文章就是那些被人们称为的“文字垃圾”。长此以久的生活在这些“文字垃圾”的熏陶下的结果,就如同刚刚的例子中的结果一样:对文章会失去兴趣,心中也会不由自主的对所有的文章产生烦躁感与厌恶感。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碎片阅读”。

我不知道如果精卫没有填海,如果孙悟空没有随唐僧取经,贾宝玉没有喜欢林黛玉,中国古代故事中的美丽之处消失了,人们的生活会不会由此而改变。但是我们若是依旧在碎片化的环境中生活,我可以清晰的知道,我们的生活一定不会美好。你可以设想一下,若是在纳兰容若那时就有手机的话,那么在卢氏死后就可以在微信中向朋友诉苦,也就不会写出“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消魂”这么美的诗句了。

若是朱自清的时代也有手机,那么在他看到小草等植物从土里冒出来的时候,就会马上刷朋友圈说:今天我见到小草从底下冒了出来再附张图,世界上也就不会有《春》这样优美的散文了。

虽然时代不同,但是结果却是相同的,而这个结果就是我们一定不能在碎片化的时代好好的成长。所以我相信,人们也是时候来反思自己了。

并不是所有的发展都一定会是好的,也并不是所有的行为,习惯都能值得我们学习的,关键时候我们还是得适当的学会“取益避害”!

【篇三:碎片难填灵魂之厚】

时代的齿轮缓慢运转,但人们却活在加速的生活里,为了活得像个人样,他们开始充实自己。快速的生活节奏,不断往前奔跑的步伐,却没谁选择按下暂停键,效率至上的选择“强迫”他们走上了碎片化的生活。

“碎片化的生活”这一概念渗入人心,成了一条最佳的捷径。因为它巧妙地让你认为在更少的时间做了更多的事情学了更多知识,也许所有人都在为自己实现了效率而沾沾自喜。

鲁迅曾言,时间如同海绵中的水挤一挤总还是有的,而今人却一味地走向极端,只追究挤好海绵,却用了那些水浅薄化了知识。如同一滴水中的油,只能看宽度,却没有什么深度。而这一切的原因并非碎片化的生活,反而是在于人。人的追求改变了,这才使得鲁迅的话出现变质,那些高效后留出的时间不用来探究灵魂的深度,却是企图以一张张碎片遮掩空洞的丑态,期翼于融进各式圈子,以拥有更多虚无来展现自我,满足自我。

凉风微起,碎片离乱,丑态依旧。于是人们寄托于用更多碎片式的方式,逐渐分离自我来达到充实自己虚无的幻想。为何?其一在于碎片式生活的渗入,这已经成了一条定理,从众的心理促使着人们于加速的现实中不断模仿他人的生活方式,他们认为碎片化生活有着无限大的好处。石黑一雄于“浮世画家”中告诫着读者,永远不要随波逐流,要超越我们周围那些低级和颓废的影。从众并非同流合污,更加不可能是深陷泥潭不愿动弹!

其二在于一个更加悲哀的现实,人们自动放弃了对精神的投喂,他们安逸于金钱至上的社会,成了躯壳的奴仆。物质如雾障目,我们盲了心看不见现实与灵魂分离的矛盾。

而碎片化生活不应该再成为人们被物质所役使的借口了,这一张遮羞布应被扯下,让我们去直面精神与灵魂的呐喊!时间的齿轮再慢也不会停下,也许,是按下我们自身的暂停键的时候了,用海绵中的水去完整自己,增厚灵魂,莫再囚于物质了!

停下吧,一分钟也好。…

【篇四:时间的碎片】

凡事都有两面性,时间的碎片化也不例外。当时间如同切开的蛋糕般落下边角碎料,它们究竟是“画饼充饥”还是水滴汇成大海,我想应该二者兼得吧。

现代都市人群大多行色匆匆,时间于无形中被分割开,上下班途中,业余空闲时间,甚至是上厕所的时候,都是时间落下的边角碎料。网络与手机的存在,让我们在时间的碎片里捡着阅读的碎片,只可惜如同猴子摘玉米一般一边捡,一边掉。

微博热搜榜每十分钟更新一次,每一天打开微博,都能看到不一样的东西,网民们就像是参加了一场跟团游的旅行,在一个景点处拍照留念后再匆匆赶往下一个景点,而留下的就只有一张照片来证明自己曾经来过。一些新闻只能支离破碎地展示新闻事件的各个片断,很难全面深入地体现新闻事件的本质,甚至出现断章取义,歪曲新闻事实的现象,或是夸大客观实际,以此来博取点击量和浏览量。大多体验过碎片阅读的人应该都有这样一种感觉,空虚。尤其是利用碎片时间进行碎片阅读的人,看起来似乎生活非常充实,实则如筛子一般,满是漏洞。在我看来,碎片化阅读可以作为一种休息放松的方式。随着网络技术不断更新,我们的碎片化阅读会变得越来越主观化,我们会有选择性地浏览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而跳过自己不感兴趣的东西,以次带来心理上或是感官上的快感。而碎片化的只是吸收虽然也是一种学习,但是遗忘率巨大,它仅仅像是在大脑中走了一个过场就匆匆离开了,所以当我们结束阅读时就产生了一无所获的巨大空虚感。这就如同画饼充饥一般,最终还是一无所获。

但不可否认的是,如果能较好的利用碎片化时间,也会因量变而引起质变。就拿学生来说,在英语这门科目上,单词量是较为重要的,可平日学习生活十分繁忙,不可能有专门的时间来系统地学习单词,如果能利用好碎片化的时间,日积月累,也不失为一个好方法。有效地利用碎片化时间也能使我们的注意力更加集中,在转换学习工作时能更快的投入进去。“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很多事情都不能一蹴而就,有效地利用碎片时间就像拼拼图一样,由小而见大,能很好的提升自己。

蛋糕的碎屑若是散落在蛋糕周围,它们注定是没有价值的,可若是将它们当做装饰点缀在蛋糕上,也能使蛋糕更加诱人,碎片化的时间也是如此,只要加以有效地利用,也会让我们在不知不觉中学会很多,为生活增添乐趣和充实感。

【篇五:照片里的故事】

时光是赶路的旅人,他来的匆匆,去的也匆匆。当那些重要或是不重要的人和事被湮没在一大堆失去光辉的碎片中,当你重新翻阅一张张或崭新或泛黄的照片时,是否会有一段独一无二的记忆重新复苏,让一切的美好,回到最初。

现在已是上午9点,天空却仍旧阴沉沉的。我疲倦的直起身,麻木地泡了杯绿茶,吞了一大口,不禁皱起了眉,许是茶叶放多了罢,这茶水的味道竟是如此苦涩。我烦躁的从书架上抽出一本书,本想着读书静心,却因为动作过大,让一张夹于两书之间的照片缓缓坠落在地。

“嗯?”我带着疑惑的表情捡起那张照片,映入眼帘的是一片蔚蓝与金黄。在照片偏左处,一个七八岁的小女孩穿着洁白的连衣裙,长发披至背上,被风胡乱的吹起,一手压住太阳帽,一手拿着小桶,向大海跑去时不经意的回头大笑着。阳光洒落,似阿波罗所洒下的金丝,照在她乌黑的、大大的眼瞳上,又反射到镜头上,留下一个个明亮的光斑。

我愣了一下,有点迟疑地翻过照片。不出所料,在下角有一句龙飞凤舞的字-——送给我们的天使,愛你的大姑父。我猛地一震,呼吸着,拼命忍住眼泪的流动,肩膀却控制不住地轻微颤抖起来,那一刻似乎有无数记忆碎片穿过时空的缝隙,悄悄流进我的脑中。

七月天,曾是我的至爱。因为七月里,第一次学会了唱歌,第一次参加夏令营,第一次去马尔代夫看海……我第一次见到大姑父。然后,也是七月天,我学会了打架,我开始和父母顶嘴,我开始喜欢一个人待着……七月天,我的大姑父走了。他很安详,像是睡着了,还真有那种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的感觉。但我知道,我们都知道,他带走了我们的思念和泪水。

“往后看!”向海洋奔去的女孩回头,毫无忌惮的笑着,“咔嚓。”随着快门响起,一切的美好在一瞬间保留下来。

我拂去泪水,看着不知何时喝光的茶水,起身又倒了一杯,轻吮,那苦味似是被时光冲淡了,回味竟是一股清香留于唇齿之间。我看着照片,良久,放入抽屉,手指在键盘上停顿,终是在电脑文章末尾打出-——桃花谢了春红,多匆匆,故人已故,惟心留守。

窗外,雨依旧下着,阳光却透过乌云渗进我的心里,双手合十,谨记,祝君一路平安。

【篇六:中考满分作文】

生命随着身体的消失而结束,所以思念成为一种哀悼的方式。在众多的碎片中,我捡起一些碎片,把它们拼成一个人。

我父亲的身体一直不好。我从小就住在祖母家。七岁那年,由于母亲的工作,我回到了家——一个完全陌生的家。父亲的脾气不好,母亲处处忍让,但也没有看到他脸上露出笑容,仿佛他成了元家永远当之无愧的名字。

他规定每晚六点以前吃晚饭。有一次,妈妈很晚才煮鱼,爸爸坐在椅子上一句话也没说。肥胖的身体就像一只生锈的大水壶,只要加热就能沸腾。我不敢靠近。我担心它会触发。门就像嘴巴,一旦打开,愤怒的话语就会涌进来。

所以,我每天都遵守规则,不敢犯规。有一天,由于汽车的.延误,我6:30回到家,我犹豫了,从来不敢进去,徘徊在门口。父亲拖着他生病的身体去开门,发现我在门口。我转身逃跑。还没等我反应过来,我的肩膀就松了,包也被拿掉了。他会打我吗?我不敢想它,但我的父亲只是拍了拍我的头,把我带进了门。“饿了吗?”看我点头,便不能活到我碗盘里了。

随着学习的加重,我回家的时间越来越晚,这个规律也逐渐变成了现实。然而,我的父亲仍然坐在椅子上,像身体一样前后摇晃着水壶,等着我和母亲回来吃晚饭。

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终于有一天,椅子上的身影消失了,只是我妈妈还会在六点前吃晚饭,等我回家。

夜幕降临时,我似乎又听到了他在我耳边的咆哮。扑克使父亲有一个坏脾气和固执的微笑。我知道有句话是这样说的:他深深地埋在自己的心里,从来没有能够从他的门口像嘴里说出来:“孩子,我爱你!”

【篇七:在碎片时代中撷英而行】

若把当今社会比作一个集体,那世上,我们这样千千万万个个体每天都在接受碎片化的信息,他们湍急地向我们涌来,丰富了我们的生活,却也让如此渺小的我们应接不暇。

碎片化时代让我们的生活覆盖了谎言与真实,暴力与善良。

2017年初始,新浪微博,这样全球化的社交平台,提出了用户实名制政策以抵制近年来不断横行的网络暴力事件。人们看待事物那些或负面或正面的观点被琐碎地语言无形扩大,有力而强硬地抨击着他人,在碎片般的文字中,有人选择直面对抗,也有人因此黯然沉默,甚至放弃生命。言论的虚假与真实我们无从考证,但在当今碎片化的时代中,倘若不采取任何措施,就会有更多人或事成为时代发展的牺牲品。

在众人悲怆前行的碎片时代,碎片化趋势日益严重,可虽然这样,我仍然坚定地相信:碎片化时代的发展依旧掌握在我们手中。在纷繁且忙碌的社会里,我们应该去思考:什么才是碎片化的根源?

碎片化时代,让我们集萃信息,撷英而行。时代的快速变迁,让我们不顾一切去接纳所有被给予的事物,但在这过程中,集萃与提炼的能力却渐渐模糊于脑海。即使这样,我依旧认为:每个人一定会在一次偶然的翻阅或偶然的浏览中,找到触动灵魂的碎片,那些碎片如寒冬中的温暖,如盛夏里的微凉,它们可以是一篇文章,一句话,是一个词,甚至是一个字。学者麦家曾说:“文字与心灵、灵魂有关。”这些碎片,让我们这些孤独的个体,在时代中找到群体感。当我们携手撷英而行,才不至于让那些文化之美被淹没于碎片化时代。

除了集萃信息价值,我们也应当从自身做起,从自身去保护碎片化时代的向善发展。

学者费勇说:“我不排斥碎片时代,但在碎片时代中,我们应该考虑如何把自己变得更完善。”事在人为,实以为人,一切自在人心,我们不用刻意地去为时代改变什么,而是坚持做好自己的本分来改变时代的种种弊端,以“真善美”作为标准来衡量自己心中永恒的道德律,从而不使自己迷失于碎片时代。

在以光速发展的时代中,传统时代与新兴时代仍旧能相依相存,出于人类对于文化的敬畏以及对于初心的追求,使真相不会被大量信息而埋没,使人心不会被繁乱舆论而泯灭。碎片时代依旧有诗与远方值得我们不断向前,在前进的旅途中,让我们携手做自我并不惧前方的撷英而行。

【篇八:生活的碎片】

在飞速发展的互联网时代里,我们的生活正在逐渐被撕扯成一块块碎片。我们学习、上网、逛街、阅读……时间被扯成了一个个零碎的部分。在不经意间,我们的生活变得碎片化。

地铁的门开了又关上,载着无数手捧咖啡报纸的上班族驶向远处。我们生活在一个快节奏的世界里,每天都会遇到许多人,着手处理许多事情。这一件件事情就如同一块块碎片充斥着我们忙碌的生活。所以高速的生活中新鲜事物多、接触交流多便成了生活碎片化的重要诱因。

当我们的生活开始被零碎地分割成了一个个部分的时候,便开始变得格式化。我们每天按部就班地上学,周末外出上补习班,晚上阅读和上网。好像时间很工整地被分割成了一块块碎片,严丝合缝地像拼图般贴合在一起。我们给予每件事情的时间被一再压缩。我原本周末会去老师家学习弹钢琴,而如今却因各种繁杂的琐事而推掉了钢琴课。如此看来,生活碎片化给我们带来的不仅是生活僵硬的格式化,更是时间上的压榨与对办事效率的高要求。然而这样一来,我们便天天都沉淀在忙碌的氛围中而得不到良好的休息。我们会消沉、会抱怨、会以消极的态度去生活,这样生活便失去了原本的意义。

然而碎片化于我们全都是负面影响吗?其实也不然。碎片化帮助我们有效地分配了时间,使时间安排清晰可见。并且它还促使我们尝试各种各样的事物,接触形形色色的人。只要我们在此基础上稍作时间调整,给予自己足够的时间与空间去做想做的事,合理安排好我们的生活,那么生活碎片化的负面影响就会被削弱。

生活不能总是拘泥于眼前的事物,也应当给予自己适当的放空。对于生活碎片化所带来的忙碌状态,我们应该学会静下心,找回最本真的自己。林徽因写:背上行囊就是过客,放下包袱便找到了故乡,携一颗从容淡泊的心,走过山重水复的流年,笑看风尘起落的人间。

生活碎片化对我们来说难以改变,我们只能尽力调整,安排好时间和作息,如此便能舍弃碎片,笑看生活。

【篇九:用好生活中的碎片】

开学前一天,爸爸跟我说,以后上学放学路上有半个小时,这些时间是被白白浪费掉的,让我以后可以利用这个时间听听英语。可我觉得不解,路上看看风景、和爸爸聊聊天,不是很轻松写意吗,没有白白浪费啊,可爸爸坚持让我试试,好吧,那就试试吧。

第二天早上,我带着一点不情愿,带上耳机上学去了。上了几天课以后,我才发现英语老师要求我们的背诵很多,刚开始的几天我完全不能适应,上到英语课总是忐忑不安,直到最近开始渐渐的不感觉吃力了。上学放学每天半小时的英语听力,好像是竹篮打水——-却不是一场空,虽然表面看没有效果,可是总会有水滴留在竹篮上,就这样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我,一段时间下来,我发现每天的这30分钟使我的背诵容易多了。原来爸爸是想达到这样的效果啊!我恍然大悟。这就是每天上学放学的30分钟——碎片时间的利用。

还有,我很喜欢看书,所以我一直以来都是利用一些碎片时间,比如外出吃饭等餐时间、作业之间的短暂休息,我都会拿来看书。我家里的《朝花夕拾》、《瓦尔登湖》、《追风筝的人》,还有《传家》,看吧,就这样,我也读了很多很多的书。记得看过一则故事,作者看到一面造型独特的墙,以为设计者花了很多心思构思建造,哪知见了设计者才知道,这墙只是用锻铁留下的碎块边角料焊接在一起的,就是希望人们明白,碎片焊在一起,也能成为壮观的墙。生活中的碎片时间、碎片阅读也是这样的啊。

记得在杂志上看到过这样一篇文章,说了这样一件事:为什么看起来慢条斯理的德国人,相比总是忙忙碌碌的中国人效率反而更高呢?文章说因为德国人虽然做事不紧不慢,却有一个明确的目标,花整块的时间去完成,而不会被一些琐事打断;中国人虽然马不停蹄,可是一会做这个一会做那个,愣是把时间揉碎了,所以可能一天做了很多事,却没有完成一件。想想自己小学的时候也是这样的,做作业的时候一会跟家人聊聊天,一会看看电视里在放些什么,一会做这一会做那,作业时间总是拖得很长。现在我懂了这种人为的把时间碎片化,是很恶劣的,有如一点点捏碎自己的生命。

我们要用好生活中的碎片,切不可把生活人为碎片化。生活中哪能没有这些小碎片,它既然不是人为的,就可以,也必要加以利用,一点点微不足道,可是十个、二十个、一百个,一点点加一点点,累积起来就可以实现我们的一个个梦想。这些碎片就像是一片片拼图,散落在生活中的各个角落,如果我们能细心寻找发现它们、利用它们,它们终会拼成一副给你惊喜的图画。

【篇十:碎片的温度】

如今信息时代的洪流不断压缩着我们的时间与空间。细细研读一本书已是少有之事。碎片化阅读在此兴起,评价褒贬不一。我认为,碎片化阅读是利大于弊,它是有温度的。

武史学家博士廖峰说:“人或成为碎片化信息的奴隶”。这一警示已成为现实。在高速发展的世界里,碎片化阅读是快速了解文章的方法,是社会发展的必需,是适应快生活的必备。正因如此,我们才成为了碎片信息化的奴隶。

碎片化地阅读是快建了解文章的方法。一句“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使我不用看完整篇《将进洒》也能快速了解李白的乐观;一句“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使我们快速了解鲁迅先生内心情感;一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使我们立即感受到慈母恩情……正如我们日常引用名人名言一般,虽是众多言语中的一块碎片,但其温度是炽热的,使我们顿时感受到其中无穷的情感

碎片化阅读是社会发展的必需。现“快餐”,“5G快通信”等词使用频繁,顺之应和的是当今的快生活。首先,人们所拥有的空闲时间减少,碎片化阅读能帮助人们快速抓住重点免去长篇叙述,达到减时而不减质的效果,使我们更适应当今快节奏的社会。其次,当前社会发展迅速,人们更需要抓重点、更便捷的阅

读方式。而碎片阅读正符合人们的需求,促进社会的发展,更充分利用时间。也正是一枚有温度的碎片,正在温和地影响着我们。

碎片阅读是扩大阅读面的好方法。中国人均阅读量不及发达国家的一半。仅仅因为字太多,抑或看不懂而不愿读书是十分可悲的。反观微博等网站小段式文章却十分受欢迎。不难得出,碎片式阅读可以帮助读者理清思路,使读者快速读懂一篇文章,用更少的时间扩大更大的阅读面!碎片化阅读可能被认为不够深入文章。诚然,碎片阅读只是浅层面的阅读,但是碎片阅读可以帮读者理清思路,是激发读者细细研读文章的关趣。碎片阅读虽只是阅读方法中的小块碎片,但它是一块有温度的碎片,待人细细感受。

从一片落叶里回味盛夏,从一件唐三彩中感受盛世王朝。从每一段文字碎片里感受精神的温度,不再拘束于整本通读,运用碎片阅读,感受碎片的温度。

热门推荐
1暑假结束了作文
2秋天写景作文
3展望新学期作文
4写游记的作文
5中考满分作文
6遗憾的作文
7最新竞选班长演讲稿
8日照游记作文
9我喜欢的小动物作文范例
10写给孩子的一封信
11春节的美食小学生作文
12做一件家务事作文
13新学期展望作文
14劳动节作文
15父亲的作文
16骄傲的牵牛花童话作文
17假如我是孙悟空想象作文
18青岛游记作文
19妈妈的手作文
20写景
21考试的作文
22安然握住
23黄鹤楼游记作文
24寒假里有意义的一件事作文
25论读书的重要性作文
26叙事写人作文
27我爱冬天
28秋天的乡村作文
29小人物作文初中
30春节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4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