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小学新学期作文】
新年是我们小孩子最期盼的一个节日。因为新年到了,家家户户都“噼里啪啦”的放着各式各样的鞭炮,十分热闹。大人们按照节日的风俗会给孩子们发几个大大的红包,孩子们也十分开心,十分快乐地对大人说着祝福的话语。在新年里,每户人家的脸上都洋溢着过年的喜悦,到处喜气洋洋!
大年三十,我特地邀请了姨妈、小嘉哥哥到我们家过年。
十分钟、二十分钟、半个小时……姨妈还是没来,我实在等不及了,嚷嚷着要给姨妈打电话。又过了几分钟,终于听见了“砰砰”清脆而又响亮的敲门声。我迫不及待的跑过去开了门,热情的迎接姨妈和小嘉哥哥。
吃过饭,妈妈和姨妈准备发压岁钱了。我想:妈妈和姨妈发压岁钱时,金额肯定不一样。为了能得到一个更大的红包,我便提议说:“妈妈,姨妈,你们分别出一个金额不能小于100的红包,上不封顶,谁的运气好,谁的红包就大。”大家一致同意了。
发红包开始了,妈妈和姨妈背着我们往红包里装钱。我盘腿坐下,嘴里念着:“天灵灵,地灵灵,大红包到我这来。”我学着道士的样子,举手旋转,闭着眼睛,一边念咒语一边用手挑选了左边的红包,小心翼翼的拆开。
“多少?”老哥笑咪咪的问。ohmygod!“五百元!”我激动地回答。看看老哥,怎么也是五百元呢!我十分疑惑之时,妈妈发话了:“你们在学习上都十分努力,所以不管年龄大小,金额是一样的。”
拿到压岁钱后,我既想去买玩具,又想去买漫画书,还想去买零食。经过几番艰难的抉择,我最终做出了个明智的决定:把压岁钱交给妈妈保管!
新年过了,新学期就到了。
当我领到新书之后,摸着那光滑而又崭新的`书,看着分别了一个多月的同学,我开心极了。大家互相诉说着过年的趣事,同时也明白自己长大了一岁,该更加懂事一些了。
新学期的第一堂萨克斯课,杨老师给我布置了新的任务:本学期的艺术节,我要萨克斯独奏。接到这个任务后,我热血沸腾,心想:我现在不仅要学好文化课,还有学好萨克斯!
新年后的新学期就是一个崭新的开始。我要在这新起跑线上迈出新的一步。我要争分夺秒,努力拼搏奋发图强,我要不再浮于表面,立志做一个稳重大方的男孩,取得新学期最终的胜利!
【篇二:我的ATM机】
在我的书架上,立着我最喜爱的小伙伴,它的名字叫ATM机,是妈妈在我生日的时候送给我的,妈妈希望我做个会理财的人。我当时把它捧在手里,真是爱不释手!
ATM机长着一张方脸,黄白相间。它的左上部分是一块液晶显示区,平时,它就是我的钟表,会告诉我现在是几时几分,它还有闹钟的功能,妈妈常常用它来限定我完成作业的时间,因此它成了我学习上的监督员。它的右上部分是插卡处和硬币、纸币投入口,如果你要存钱,只要插入“银行卡”,往投入口放入硬币或纸币,ATM机就像一位专业的银行工作人员,会自动记录你的存款并累计金额。它的下半部分是按键操作区和一个大大的抽屉,这个抽屉也是取钱处。
我的ATM机就是我的smallbank。每学期开学,我会在按键操作区上制定我的储蓄目标金额。平时,我把爸爸妈妈奖励给我的零花钱全塞进我的机子里,当我按下目标差额键时,一阵温柔的声音就会传出来:“你离目标越来越近了,还差**金额,你真棒!”有一次,我看中了一个心仪已久的铅笔盒,于是我插入银行卡,想在我的小“银行”里取些钱,当我关上抽屉后,温柔的声音又传来:“离目标时间只剩下10天,加油哦!”听到这里,我狠狠心,又把钱存了进去。就这样一学期下来,我总能超额完成储蓄目标,我取出所有的钱,让妈妈帮我存入大银行里,让这些钱再生钱。
现在,爸爸妈妈都说我是个不折不扣的小财迷,银行里的钱越积越多了。我偷偷冲我的“伙伴”一笑:嘿嘿,都是你的功劳!
【篇三:与时俱进的奶奶】
随着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出门不带现金而用手机扫码支付了,很多老年人也在与时俱进学习这些新鲜事儿,比如我的奶奶!
那天,我和妈妈陪奶奶一起去买菜。奶奶一路上乐呵呵地问我这个吃不吃,那个要不要。到了菜场,奶奶选好牛腩准备付钱时,突然不安地说:“坏了,看到孩子只顾高兴,钱包都忘带了。”妈妈却并不着急,跟奶奶说:“妈,您别着急,现在出门不带现金一样能把东西买回家。”只见妈妈拿出手机对着商铺老板的二维码一扫,输入相应的金额,再输入密码,听见“滴”的一声,钱就成功转入老板账户啦。一系列操作简单、方便、快捷,省去了平时付钱找零钱的繁琐。奶奶看到后,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一周后,我们又到奶奶家“度假”,吃饭前,奶奶郑重其事地对大家宣布:“我已经学会手机扫码支付了。”听了奶奶的话,我们赞不绝口,都说奶奶是个善于学习的新潮老太太。下午逛超市,奶奶说一定要展示她学到的新技能,我们只有“服从命令听指挥”。结账时,奶奶自信地对营业员说:“你好,我扫二维码付款。”营业员微微一笑:“阿姨,我们这没有二维码,我扫您的付款码就可以了”。奶奶当时有点懵,可是并不气馁,对营业员说道:“麻烦你帮我操作一下,慢一点,我好记得住,谢谢。”我和爸爸妈妈不由得对奶奶投去敬佩的目光。一会儿工夫,奶奶用手机顺利地支付了金额。
对于善于接受、学习新鲜事物的聪明老太太,“扫码支付”真是小菜一碟呀!
【篇四:微信抢红包】
微信不仅可以文字、语音聊天,而且还可以玩抢红包游戏。
今年大年三十,我了解到:广东人春节发微信红包最多,而我们湖南人抢得最快。我就用外公的手机建立了一个微信群——幸福之家,把爸爸、妈妈、舅舅、舅妈、姨父、姨妈……都添加为微信好友。
起初,“幸福之家”群里静悄悄,大家都在“潜水”。不一会儿,爸爸沉不住气,开始“冒泡”了。他发了一张搞笑的动画表情——一个卡通人物使劲地敲锣,并说道:“抢红包开始了,快出来!”“‘锤子、剪刀、布’,输了的首发红包”,爸爸提议。
这时,群里对话框立马出现了一个简笔画人手的“锤子”图案,舅舅出了张“布”。爸爸输了,带头发红包。“叮咚”,红包一闪。我对着手机屏拼命地戳微信红包。可是,屏幕显示“手慢了,红包派完了。”急得我捶胸顿足。点开“看看大家的手气”,5个红包,3秒被抢光。舅舅抢到0、58元,手气最佳。
“太快了!太快了!你们真是‘快抢手’!”我大喊道。妈妈的红包仅有0·01元,气得她发了张搞笑动画——红太狼拖着红皮箱“我走了”。爸爸赶紧回复到,“一分钱也是爱。”舅妈抢到0、46元,发了张萌萌的笑脸,说了句“手气最佳的接上”。这时,我准备好了抢红包的手势,眼睛像鹰爪一样死抠着屏幕,大有与手机“生死搏斗”的架势。
“叮咚”,手机屏又显示了微信红包。“舅舅的红包来了!”我一个激凌,食指快速点了三下红包图标,“因为你的人品问题,所以你不能领取该红包。”“你太坏了!”“重发!”……原来,舅舅发了个假红包。对这种行为,大家义愤填膺,你一言,我一语,群里一下子炸开了锅。而我却汲取教训,屏息静气地坐等红包,像一个猎人耐心地静候猎物。
舅舅顶不住大家的闲言碎语,又发了一个红包。我把握“快、准、狠”要领,眼疾手快地按下“拆红包”。我抢到1、2元,“耶!终于抢到红包啦!”我高兴地一蹦三尺高,双腿在地上直抖动!紧接着,我更加专心致志地盯着屏幕,迎接下一个红包。“手气最佳”!我不禁嘟囔:“这下可亏本了!”“张晗快点发!”舅舅催促道。我急忙点了手机右下角的“+”符号,又点击“红包”,分别在“红包个数”、“总金额”栏内输入5个、5元,按下“塞钱进红包”,手机屏显示:“已发送”。
我忐忑不安地又去抢自己发的红包。担心的是,自己抢到“手气最佳”,又得重发一个;着急的是,怕自己抢不到红包。妈妈仿佛看懂了我的心思。“我来发个大的!”妈妈说道。我们分别抢到1、96元、5、68元等不同金额“巨款”。“潘老总大气!”“发红包的又漂亮又美丽!”大家忍不住点赞,把微信抢红包推向了高潮。
小红包,大情义,超幸福。亲朋好友间微信抢红包能拉近距离、渗透情意、放松心情、忘却烦恼、收获快乐。但要适可而止,适度而为,把抢红包的拼劲和韧劲更多地用到学习工作中去,这才能更好地创建幸福之家!
【篇五:家乡的年味】
【家乡的年味】
朱好阳
过新年,回老家,吃顿团圆饭,就是所谓的幸福。今天,我和爸爸妈妈吃完团圆饭,就拿起了手机,全家开始了百玩不厌的“抢红包”。
抢红包,所谓“抢”可不是先到先得,可不是先来的人就一定能抢到大的红包,而是完全凭手气。我们的“抢红包”游戏就是每一轮谁的手气最佳,谁就继续发红包。
群主先带头发了一个红包,我立刻迫不及待滴打开了红包,看到红包的金额,我不禁倒吸了一口凉气——只见上面整整齐齐地写着:12。45元。我接着往下看,哇!我妈妈竟然出人意料地成为了手气最佳,她领了20。63元!我紧紧地握住手机,手心都出汗了,像生怕红包会从眼皮子底下溜走似的。来了来了,红包终于来了,我打开红包:6。48元,看起来不错!我接着往下看:6。77,7。51,8。49……一个个都比我手气好。正当我失落的时候,我看见第一个抢到红包的金额,差点没笑趴下:0。01元!哈哈哈!
终于有一轮,我的手气最佳,轮到我来发红包了。红包总金额:100元,红包个数:26个,塞进红包。好了,我先抢一个。哇,看到红包上的金额后,我哭笑不得:0。01元。
抢红包已经成为了我们的家常便饭,我期待2019年的春节,全家一起继续抢红包,让我体会那独特的年味。
【家乡的年味】
季禹泽
放鞭炮、贴春联、吃团圆饭、看春晚、走亲访友、拿压岁钱……过年啦!空气里弥漫着浓浓的年味儿。
除夕,爸爸妈妈和我带着大包小包的礼物回到如皋老家。到了老家,我兴高采烈地找小哥哥放鞭炮。我们找来一根香点燃,又用香小心翼翼地点燃一个鞭炮,向前方用力一扔,只听“啪”的一声,干脆利落。我们还发明了好几种“季氏花式鞭炮玩法”,比如说把一个点燃的鞭炮扔到河里,接触水面的一刹那,“咚”的一声,让水中的小鱼儿也一起感受过年的欢乐;我们又把几根鞭炮插在土里,然后一个一个点燃,点燃后快速后撤,马上天地里响彻了“噼里啪啦、噼里啪啦……”。
中午,爸爸、妈妈在大门上贴上大红春联:“福到财到吉祥到,家和人和万事和”。嘿!贴完春联后的老家焕然一新、充满过年特有的和谐、喜庆。
傍晚,全家聚在一起吃团圆饭,桌上摆满美味佳肴,吃饭的人儿满面春风,谈笑风生,你祝我新年身体健康,我祝你新年万事如意,好一派新年大吉!
晚饭后,是我最期待的压岁钱环节,每年过年长辈们都会给我们小孩子发压岁钱,我的“私人小银行”也只有过年时才有资金进账。果然是新年大发财啊!
融入在这喜庆的气氛里,我不由得想起了宋代诗人王安石的《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篇六:压岁钱】
中国人有许多许多的节日,比如中秋节,重阳节,清明节,元宵节等等这些,那中国人最看重的我想就是春节了。
春节是中国人新的一年的开始,也是万物复苏的一个季节,春节人们不仅仅是为了庆祝新的一年,而且是为了把去年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一家人团圆在一起吃一顿团圆饭,唠唠家常磕,一家人在一起老老少少其乐融融。
对于我来讲过年最高兴的事情就是拿到压岁钱了,因为拿到压岁钱以后,不仅仅可以购买自己喜欢的东西,而且内心的那种愉悦感是难以形容的。
从我记事起,每年奶奶都会给我压岁钱,我记得刚开始的时候那会儿年纪很小,每年的春节,奶奶总会拿红色的纸里面包上一张崭新的5元人民币,用奶奶的话讲“这都是新的咯嘣咯嘣响的钱!”每当拿到奶奶的压岁钱的时候都会非常开心,然后对奶奶说:“谢谢奶奶,新年快乐,祝你健康长寿,”每年奶奶都会非常开心。
慢慢的长大了,但是奶奶给压岁钱的习俗却没有改变,金额也没有改变,这么多年一直都是5元钱,而且是崭新的。直到后来奶奶去世了,过年再也没有人给压岁钱了,即便是有人给压岁钱,也都是一些七大姑八大姨给她一些压岁钱,虽然压岁钱的金额变多了,但是却少了春节过年的那种乐趣。
从小到大每次领到压岁钱以后,妈妈都会说让她帮我存着,说是留这以后等我用。我想这是每一个妈妈对孩子压岁钱的“借口”吧,我想每个孩子都经历过这些。
一年又一年,每一年都会收到压岁钱,但是每一年的心情却是不一样的。“压岁,压岁”寓意着不想再长大,但是人的生长却怎能违背时间的规律呢?
怀念小时候,怀念小时候的春节,更怀念小时候的压岁钱。
【篇七:共享改变未来】
当你还在为出行不方便而烦恼时;当你还在为有急事但车却堵得一动不动而绝望时;当你还坐在空无一人的篮球场旁却为没带篮球而感到后悔时,“共享”已走进我们的生活,并悄悄地改变着我们的未来。
以往,大街上总是人头攒动,人山人海;以往马路上总是堵得一动不动,而非机动车道里人却寥寥无几;以往,篮球场旁总有因忘带球,只能“欣赏”别人打球的人,他们的脸中都会流露出无奈的神情,而共享的到来彻底改变了人们以往的生活。展现在人们眼前的是一个便捷、美好的世界。但“共享”给人们带来便捷的同时也考验着我们。
“共享单车”大家一定不陌生,它是我们身边最常见的“共享”。它的使用非常方便,解决了人们出行不方便的烦恼:我们只需打开微信,扫一扫车上的二维码,付指定的金额,就可以把它骑走。随着共享单车的发展,用车金额也随之降低:二元、一元、五角……甚至有的单车是只需扫码就可骑走,这怎么能不受人们喜爱?但是,这也考验着人们——诚信。
正因为有免费的共享单车,就会有人将它们扫码后停放在家里,占为己有。电视、手机上也有不少这样的新闻:有人将共享单车乱停乱放,有人将其轮胎戳爆,更有人将它五马分尸……难道他们是那么自私吗?不,这显然是诚信的问题。当然,这样的正面新闻也不少:有的人在使用共享单车后,将它们停在指定的位置,也会有人将随意停放的共享单车停得整整齐齐……正因为这样,共享单车才能生存下去,继续为人类带来便捷。
共享的出现,人类的生活也随之改变。只有人们经受住“共享”给我们带来的考验,它才能继续生存下去,改变人们的生活,使未来更便捷,更美好!
【篇八:湖北的春节】
我的老家是湖北,所以我常常在湖北过春节。而湖北的春节自然是十分好玩的。
由于我外婆家距奶奶家不过三小时车程,所以我一般中午在荆州(也就是我外婆家所在)团年,晚上则在宜昌(也是我奶奶家所在)跨年。
过年前一个星期,大家便开始忙内忙外了。大人们忙于买新衣服、大扫除等等,小孩们则上街买些好吃的以备看春晚时食用,外公外婆上市场买些乌龟、鱼等新鲜的食材,在家养着,过年时食用。我早餐喜欢吃“糖舌头”。那是一种小食,用面团摊成的一条,放进油里炸,炸完后再裹一层糖,糖黏在表皮上,一口下去,甜甜的,是小朋友们的最爱。
一切准备就绪,除夕便要来了。除夕当天一早,我蒙蒙胧间被绵绵——我的表妹,从睡梦中拽起。我拿起床边放着的新衣裳。那是每年过年都要买的,一件火红的新衣裳,过年时穿,梳一个好看的发型,这一天的造型便这样打造完成。
我外婆那可是一大家子。外婆外公有五个孩子,而舅舅小姨们又各有了各的孩子。早上九十点左右,大家陆续到来,大人们坐在一起聊天,小孩子们则在房间聊天。大约十二点左右,丰盛的大餐便做好了。每年吃得大概都差不多是那几样:乌龟、鱼、藕汤等,一大碗一大碗盛着,摆满了一大桌子。每人发一个塑料碗和一个纸杯,或装着橙汁,或装着可乐,或装着雪碧。不得不说,湖北的藕真的好吃,特别监利县又离洪湖不远,藕自然是粉粉甜甜,可以拉出一大条丝来。乌龟则是辣着烧的,色味俱全,满满的胶原蛋白。大家在饭桌上你一言我一语,欢声笑语洋溢着,喜气洋洋的气氛弥漫在每一处角落。
吃完饭后,便可以收到红包了。湖北的红包一般是以五百起步,而我的亲戚又多外婆、外公、大舅舅、二舅舅、周铮美姨、小姨,各方亲戚,只要我们走访过,都必定要赠上一个红包,那凑在一起可是一笔不小的金额。然而,这些钱怎么可能都让小孩们拿着?每每收完红包,自然是要交给大人的。红包在北方更像是一种礼节罢,你给我一百,我给你一百,大家礼尚往来,终究谁也没赚,谁也没亏。一番客套后,男人们便喝着酒打着麻将,女人们则聚在一起嗑瓜子、聊天。小孩子们关着房门在里面打游戏,什么王者荣耀、绝地求生,打得可开心、可激动了。“快撤快撤,撤退啊。”“推塔推塔。”,大家放开嗓子喊着,乐此不疲。
大概过了一会儿,便要启程去宜昌了。经过三小时的车程,便到了爷爷奶奶家。爷爷奶奶家住在长江三峡边,放好行李后,爷爷奶奶便领着我在滨江公园里放风筝。把风筝线拴好,使劲拖着风筝跑一阵,风筝便乘着风在空中翱翔了。
晚上七八点,是吃年夜饭的时间。我们一般订三、四桌晚饭,点上丰富的菜式,然后拿着酒杯或果汁,在各桌间来回走动,敬酒拜年收红包。他们有的去打麻将,有的在一起客套着。“好久不见啦。”“呦,怎么长这么大啦?”……
吃完年夜饭后,七大姑八大姨们都各自回家,我也回到了爷爷奶奶家。一回家,自然是要守在电视机前看春晚,守着我的偶像出现在荧幕前,来一波土拨鼠叫。春晚开始时,我拿出手机跟几个小伙伴们连麦跨年。不如我所料,群里下起了红包雨,我在群间穿梭着,拆着一个个红包,盼望着自己能拿到一大笔金额。毕竟若是抢到,可以不用交给任何人,是只属于我自己的私房钱呢。到稍微晚一点的时候,班群里便会涌现出一群熬夜跨年的夜猫子们,开始“搞事情”,玩真心话大冒险,翻出各式各样的同学们的丑照制作表情包等等。
春晚结束后不久,我们几个小伙伴各自道了祝福后,互相发出几个金额不小的红包,便挂掉电话睡觉了。
这便是湖北的春节,不知道你那边的春节又是什么样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