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以温馨为话题的作文】
那儿,充满了温馨。
磷溪,是一个美丽的村庄,那有着欢乐,有着悲伤,也有着美丽的风景和漂亮的山水图画。
正月初四我们都会下乡去,那里有着新鲜的空气,舒服极了。夜晚能听到各种鸣虫在叫唤,白天是鸡鸭鹅的.交响曲,那种惬意的时光,是在大城市中感受不到的。
初四过年我们就会下乡去探望那些父老乡亲。有人在放炮,有人在打牌,有些老大爷呢,就坐在一个几平方米的沙地上,斗着蛐蛐,或者是随口唱上两句。但还是旁边的烟花店最热闹了,有各种各样的爆竹、水雷、穿天猴……最经典的还是小老鼠,应有尽有。就像哆啦a梦的口袋,总能变出几样新鲜玩意儿。
要数壮观呢,那还得看晚上的烟花秀。一些年轻人会买一大堆炫彩的玩意,六点多的时候就会点火,那天空的样子,壮观都形容不了。那样的场景会让人进入回忆,看完也很是感动,不知为啥就会莫名地流下眼泪。
过不了多久,人们就要进入梦乡了,玩了一天,得让着火的热烈的心冷却下来。
这个地方是我的故乡,是我从小到大的摇篮,也是一家人的归宿。这儿,是我心中最温馨的地方!
【篇二:夏日过后,我愿作最后一只秋蝉】
时值九月,天气仍旧炎热,与盛夏相比却已寥落许多。窗外倾洒进室内许多月光,寻寻觅觅,寻不到一只鸟雀的影子。也许是夜晚松凉吧。我这样安慰自己。
晚饭过后,母亲叫我一同出门散步。“桂花开了,夏天就要被送走了。”她这样说道。
我们披上薄衫,带上门轻轻走出去了。初秋的夜晚确实很凉爽,夜风将桂花香酝成一坛佳酿,与每个走出家门拥抱秋夜的人共享。待夜风送来的桂花酿将人灌的微醺,我们已走出近一公里,却还未见到一只曾在夏日中翩翩起舞的小虫。
难道他们走的这样决绝,不留情面?
想到这里,我已没有了与秋风共饮的心情。我轻声对母亲说:“咱们回去吧。”我们沿另一条小道回去慢慢的走,月光清幽,风来也只有大树的叶子沙沙作响,窄路上只一块块石板做铺垫,大有几分“曲径通幽处”的意思。
就在这曲径幽处,蓦地响起一声蝉鸣。我几乎要以为自己的耳朵出了问题。“知了……”又一声蝉鸣引领我与母亲来到一棵树下,那里果真趴着最后一只蝉。母亲称奇道:“这个时候居然还有知了呢。”我也大点其头,弓下身子观察它。一只在初秋中摇曳的蝉,不能与秋风共舞,不能嗅闻桂花的清香,它与秋天的脚步脱节,却依旧堂堂正正的活着,正在微微颤动蝉翼。这让我对它产生极大的兴趣。
它大概已经很老了,抑或夏日的离去让它打不起精神。它的翅膀无力的垂下,身体在夜色中更显黯淡无光。夏日过去,带走了绝大部分鸣虫,带走了它的光泽和骄傲,却留下了它。
它还坚守在这棵树上做什么?难道等到以后入了冬,它死了、只剩下一具空壳,也要伏在这棵老树上,固执的守护夏天?是了,正是守护夏天。
我心绪几番起伏,甚至与蝉翼一般心神颤动,为发现了它生存的理由而感动,很是感慨:夏日因为一只鸣蝉的留守而从未真正离去,一些艰苦卓绝的工作也只因为小部分人的坚持而存在,而得以熠熠发光。
【篇三:逝去的河流】
我的家乡是一个山清水秀的村庄,村边有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河,两岸绿树成荫,鲜花怒放,景色秀丽宜人,这里有我快乐的童年。
小时候,我常常在河边嬉戏。二三月间,微风轻轻地吹拂着,千万条柔柳展开了黄色的嫩芽。青的草,绿的芽,各色鲜艳的花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形成了烂漫无比的春天。清晨,朝阳沐浴着小河,白雾为它罩上了一层薄薄的轻纱。这时,我和我的朋友们赤着脚静静地坐在河边,仰望天上的白云朵朵,倾听着鸟鸣虫叫的歌声。
七八月,蝉儿不时演奏起了夏季的交响曲,人们坐在大树下悠闲地乘凉。而我们几个顽皮的孩子成群结伴的去河里摸鱼、打水仗……河水是那么得清,它缓缓地淌过,发出悦耳的声音。河里的荷花争奇斗艳,我们就在荷叶下捉迷藏,此时的我们欢声笑语,是最快乐的。
几年之后,我走在村子中,无意中闻到一股刺鼻的恶臭,赶紧捂住了鼻子。心想:哪里来的恶臭味呢?
我找啊,找,终于找到了臭味的尽头了。那是以前大家在一起玩的小河,而现在,清澈的河水不见了,可爱的小鱼、小虾也没了。它已变成了臭水渠,四处都是垃圾,如同一个个钉子,刺痛我的眼睛。聪明的鱼儿离开了河水,不幸的鱼儿死在了臭水渠里,我不忍离开,流下了一滴滴泪水……
我感到无比失望,人们口口声声说保护水源,人人有责,怎么成了一句空话了呢?我不由自主地望着蓝天大声地呐喊:“人们啊!你们还我一条清澈的河流!还我童年的记忆。”
【篇四:秋天的叶子】
前几天,天空还灰蒙蒙的,低低的,像随时就要塌下来似的。可今天,天空蓝湛湛的,高高在上,再加上白云婆婆“好心”的把她的身子变成“翅膀”“长在”蓝天的身上,真像一个可以消除地心引力的巨人随意在天上飘荡;大雁从这个“巨人”的怀抱里“挣脱”出来,向南方飞去……这天,我来到家门口寻找秋天的足迹。
咦,那是什么,只见远处一棵树上许多“火”长在树上,真担心那棵树会不会被火烧着,烧成灰烬。我赶紧向前,准备“拯救”这棵树,但我的担心是多余的。跑过去一瞧,哦,原来是枫树呀!看吧,他们把所有的生命都燃烧起来了,像一条火红的裙子在空中舞动,又像西班牙女郎伴着欢快的节奏,跳着斗牛舞,让人感到如火的热情。这时,一阵风吹过,空中顿时多了几只“红蝴蝶”,在蓝天中翩翩起舞,可这“红蝴蝶”最终落到了地上,变成了护树的肥料,我情不自禁的喊:“真是‘落叶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树’呀!”
梧桐叶已经开始发黄,只有在树叶边缘还有残存的一点绿色,这大概是梧桐树叶对夏天的留恋吧!梧桐叶酸酸的,有点象桔子。当梧桐叶一片一片的飘荡下来时,就如同一大只黄蝴蝶在空中舞蹈。当这些蝴蝶飞累了,就一只只落在地上休息,休息好了再随风飞舞。有的一些飞不动了,就落到地上变成了一件乐器,走过去的人就是最好的演奏者,人的脚步就是最好的节拍。走过它,就会发现自己发出有节奏的“沙沙”声。虽然音量比不上鸟儿,音质不如鸣虫,但这就是秋天最动听的音乐。
我爱秋天,更爱秋天美丽的景色!
【篇五:成长的桥】
成长的桥,是由一本本好书堆积起来的。
——题记
偶然翻开一本泛黄的书籍,我的目光便不由自主地停驻在这一段段文字上,思绪也跟着翻飞,如一只轻巧的蝴蝶翩然飞至成长的桥的起点。
是爷爷,带领着我踏上这座书籍搭成的桥。
依稀记得年幼时,我还未识字,爷爷便给我带来了一本童话书。他每天把我抱在怀里,用生动幽默的语调给我演绎着一个个精彩纷呈的故事。多亏了勤劳小猪的房子,三只小猪才没有被大灰狼吃掉;两只小羊因为谁也不愿谦让,最后双双掉入河中……扣人心弦的故事深深地吸引着我,我目不转睛地看着书上的文字……直到有一天,我开始自己指着书上的文字,咿咿呀呀地念出几个字来。书中那些具体情节已模糊了,但这些故事却让懵懂无知的我学会了认字,明白了一些道理,引领着我走向了文学的启蒙之路。
这座桥的下一段路程,是由古代经典文学铺成的。
“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不知从何时起,《声律启蒙》那朗朗上口的音韵和节奏便吸引了我。每天晚上我都会缠着妈妈,让她听我用稚嫩的声音有模有样地朗读着。
当然那段成长的桥也有一段走得不是那么顺畅。
古典文学中众多的生字词总会不时地将我绊倒。曾有那么一段时间,我一把丢下手中的书,狠狠地往地上一摔,泪汪汪的眼睛仿佛是涨溢的湖水,我的视线模糊了。“我不读了!”幼小的我用力一跺脚,重重地甩上了书房的门。但耍完小脾气后,我还是舍不得放下那些书,最终还是重拾起这些心爱的书。“来鸿对去雁,宿鸟对鸣虫……”朗朗的书声再次在房间里响起,心中的怨气也慢慢消散,文字的清气弥漫在心间,我在桥上继续快乐地前行。
现在的我,早已不满足于课内的知识,丰富多样的书籍也成了我课余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了。闲暇时刻,斟上一杯花茶。缱绻时光里,任思绪在知识的海洋中徜徉。阳光在书页间轻盈地跳跃着,仿佛它照亮了我的未来。
不忘初心,继续读书。我相信这座书籍搭成的桥,有一天会让我采摘到成功的彼岸之花!(公众号:涵城语文)
【篇六:恐怖的夜晚】
漆黑的夜晚,鸟鸣虫叫,家家户户陷入睡眠。
晚上,关了灯,一阵风“呼——呼——”地吹了起来,阴森恐怖。窗帘映得窗户像一个大怪兽。“没事的,只是幻觉。”我这样安慰自己。
突然,又打雷了,“呯——呯——”这连忙钻进被窝。过了一会儿,我没再听见什么了,便探出头来。“吓死我了。”我拍了拍胸口,“这世上没有鬼,一定没有的!”
忽然,我看见了一束光,映在天花板上,像极了一个幽灵。“啊——”,我连忙又躲进了被窝。又过了一会儿,我钻出来——透透气,发现幽灵不见了。“哎……”我松了一口气。
我闭上眼,想快点睡觉。可是脑海里又浮出了上午看的恐怖片。我又继续告诉自己:“世界上绝对没有鬼,只是我的幻觉罢了,不用担心的。”这样一说,心里觉得舒服多了,便闭上眼,做好梦了。
动声的鸟叫,和公鸡的鸣叫声,在新的一天里,叫我起床了。窗外的大树枝叶茂盛,绿意盎然。
【篇七:夜观昆虫】
周六,我跟我的好朋友一起前往天童森林公园景区,跟着Jason老师一起走进虫虫的“私人豪宅”。
一路到处可以听到虫虫们的鸣虫物语。夜幕降临时,我们一路向山上走去,边走边听到虫虫们的鸣叫声,犹如乐队整齐地唱着一支交响曲。
我们又发现有好几只虫虫都开始出动了。首先,我们发现了一只螳螂。Jason老师说:“螳螂是无脊椎动物,属肉食性昆虫,它的英文是mantig,它的翅膀一打开,就是透明的,因为螳螂为了伪装自己,它全身的外表都是绿色,因为这样可以和叶子融为一体,不易被发现。王逸写的《九思·哀岁》下堂兮见虿,出门兮见螽。巷有兮蚰蜓,邑多兮螳螂。”我们听得入了迷。
接下来是飞蛾扑火。我们跟着Jason老师走到一块白色的布前面,有一台很亮的灯和发出“山崩地裂”的噪音器,把虫子引来。突然,我看见有几只飞蛾不翼而飞,正要伸手去抓,可还是让它们跑了……
今天,这一游让我学到了很多很多以前不知道的东西,我都能绘声绘色地说出一些昆虫的名字。这就让我觉得这昆虫的天堂真是神奇!
【篇八:寂寞太过于简单】
迷茫的世界,被黑暗布下了一张帷幕,这正是万籁俱寂的部份,不远处一个破旧的小茅屋,透出一丝暗淡的光,显得——如此寂寞。
独自走着,心里升起微微的冰冷,灯下寂寞,唯有影相随;灯下寂寞,仅有鸣虫相伴。天下之大,我却一人独行,呜呼哀哉。加快脚步,以自认为酷酷的姿势漫无目的的走着,脑子里思忖着拥有的失去,失去的挽留。
细雨霏霏,独自坐在小溪边,双臂环着膝盖,目光注视着水面与雨水的戏谑,任雨珠拭过我的发梢,再钻进脖子里,透彻的清凉如丝般沁人心脾。
与其说是潇洒,为何不言为寂寞。
自认为是寂寞的化身。常用深邃的眼神对着苍穹;常在逆境中装坚强,在迷茫中沉默,在平静的夜晚,背靠冰冷的墙,抱胸俯首去缅怀已逝去的往事。太执著于去遗忘那淡淡的忧伤,却不知它早已在我的心底留下了几颗种子,面对寂寞,我到底还是无法让它沮丧,只在心底那条小路上,留下我无数个叹息和苦笑。自以为这是一种浪漫,却不知只是一种单纯而纯粹的孤单。
有时候,躺在草毯上,用手挡住迎面而来的灼灼的光线,眯着眼想:是什么,让那双纯真的眼蒙上浅紫的轻纱?是什么,让那张童真的脸布满无奈的哀伤?是什么,让那纤细的手指沾上飘渺的色彩?无言,又是谁,释放出自己的愁绪?又是谁,触痛不堪的灵魂?又是谁,过于依赖逝去的时光?
是我,是自己的故作坚强,是自己的一脸漠然,是自己过于廉价的无所谓,在心坎上剜了一刀,血流不止,而又任它断流。
因为故作寂寞,所以注定了我的忧郁,或者是我天生忧郁,所以故作了寂寞,就这样,寂寞太过于简单。
【篇九:描写老师的作文】
倪老师是我们的博物老师,由于年纪已经不小了,被我们称作倪爷。这个“爷”字还表达出我们的尊敬。倪爷是很厉害的昆虫学者,他还是我们的英雄。倪爷能够不用缆绳过白河,尽管水流湍急;倪爷在海南戏耍剧毒竹叶青,爬树看蜈蚣抱蛋;他带我们打水仗,吃水果。在我们心中,倪爷是“自定义”的不会老——可谁又真不会老呢?
几周前,倪爷继续我们的“鸣虫漫谈”,给我们听纺织娘的鸣声。只听一段又尖而又常听到过的螽丝叫仅播了十秒,倪爷紧皱眉头地关掉了,他不断地抱怨怎么没声音。我感觉很奇怪,倪爷又换了两种螽丝的鸣声,还是同方才一样。我们便问倪爷这几个鸣声哪里不对,倪爷一脸困惑地问:“你们听到了吗?”我们心中一震——“倪爷该不会是听不到吧?!不!不会!一定是要让我们描述这一段鸣声!”立刻,虫组的人都这样想,甚至讨论开来,直到一声震耳欲聋的螽丝让一个个忙捂耳朵,倪爷依旧一脸困惑,他说:“我们该不会在蒙我吧?”我们也想对倪爷这样说,我们心里又一凉——倪爷可是离音响最近的!他没事吗?!
倪爷的那句话显然出于一种自我安慰,接下来,他露出一个很无奈的表情,感叹道:“唉,老了!其实我这段日子一直犯耳鸣,身体不大好。”倪爷像是转移了话题:“好,既然你们都听到了鸣声,说说它们吧。”我们便七嘴八舌地讨论了起来,有的觉得它很尖,有的说它很有规律,而倪爷只能告诉我们,它们鸣声各不相同。我心想,倪爷这样一个热爱昆虫的学者,岂能不听鸣声?我要是他,这节课都上不完!
倪爷是强悍的、坚强的,他从不在任何学生面前显示脆弱。倪爷为我们注入坚强强电,是我成长之路的重要伯乐,倪爷的病只能让我明白任何人都不能超越自然,他的病都透出他的强,不会丝毫盖住他的光辉。
【篇十:那一份夏日情怀】
夏日的热比春更灼人,却不乏一种闲适;夏日的花叶比秋更妍丽,更饱含诸多热情。夏就是这样的,在暮春飞絮中绽放,在枫林红叶前俨然已将一切生命的褒赏推向巅峰。
生机盎然最是夏。于是便有了花盛压枝低,叶秘引鸟蔽。面对朝日的欣喜,迎接晨露的温馨,无不写意在青草的画布上;潋滟的水波,西子湖畔的柳岸,双双回荡在鸟儿的鸣叫声中。花儿露出芬芳的笑靥,不经意间已将大地装裱得极其精致:远观是多彩的画,近看是微波叠浮的花海,引得鸣虫忙不迭地在其间穿梭。微风中,柳叶儿在翩跹起舞,好似等待着双飞的燕,水底招摇着青荇,把个呆鹅都看欢了,倾刻间,蓬勃的热情流露在花儿上、草儿上、孩子脸上,还有夏日的骄阳上……
“东边日出西边雨”,正是夏热情和冷落。于是在其奔放的另一面,又多了一种烦闷。黑云铺天倒墨,天空方晴亦雨,白雨至水,泛舟之上,乱珠击窗,跳入书房。或放声痛哭如挂纱帐,或暗自垂泪点点犹香。雨中夹杂着青草之香,笑着隐去鸟儿的清唱。莫忘了雨也有可人之处:大雨可凝望其滂沱,小雨可聆听其润泽,而春雨岂能过之?转眼间,宛若一幅泼墨名画,水天如一,空蒙中自有一份奇特。
然而,正是夏日的无奇不有,变幻莫测,才孕育出了一种激情中的典雅。杨万里轻叹小荷的娇艳,苏东坡低吟山光水色的秀美。溶溶的月,淡淡的风,是秉烛夜游的情趣;月朦胧,鸟朦胧,是恬静夏夜的小曲。绿有接天莲叶,红有映日荷花;情有望湖楼雨,晴有六月西湖。生命的各种形态,又在骚人墨客笔下流淌。
于是,夏日情怀便是雅而不失活力,忧而转念为喜。于是,我便爱上了这多变的夏日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