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茶农的作文

【篇一:高中游记作文】

飞机缓缓地降落在了武夷山机场。走下飞机,耳朵里的胀痛感还没有完全消去,抬眼一看,唯有机场到达大厅在茫茫夜色中还闪着光亮。

我们到了武夷山市,在这样一个静谧的夜里。

第二天,旅途开始,我们走进了武夷山,走进了这个黄,黑,青,绿的世界。

山,是黄与黑的间隔,雨水流过的地方显墨色,凹进去淋不到雨的则是黄色。那山是巨大的水墨画,泛黄的宣纸上任意几笔,有的是大笔挥毫,有的是小处着色,也有随性大方的泼墨渲染。山峰参差,总体来看总是连成一片,但在很多地方也有独耸或是探出的山头。

绕着山的,是水,初次见到这水,冥冥之中竟有回到九寨的'感觉,这种感觉持续了很久,直到抬头再次见到那些巨大成山的岩石块,才蓦然觉察到了景色的不同。水是靛青色的,有的地方也呈咖啡色,那种如丝绸般泛着光亮的水,如此温柔地将这个很刚强的地方稍作点缀。也有小小的水流,从山涧间轻轻地倾流下来,打在水潭中发出清脆的声响,不张扬,但也绝不是默默地。

绿色的景观就丰富多了。有各色的树种长在平缓的坡上。山脚下,都是茶树,一排一排,整整齐齐地列在那里。峭壁多是裸露的,如同一把刀从上至下地劈下,留下了完美而光滑的刀痕。在这里,也有一些植物在夹缝中顽强地生长,它们总是得到了一天中的第一抹阳光,汲取的是岩缝深层的水汽,多是上好的茶叶。

在小径上慢悠悠地,走着,看着这一切。若这是一幅画面,那就还有一种颜色,是天空的蓝,纯粹的蓝,柔和的蓝,毫无杂质的蓝,与山峰一道,便是一幅蓝天奇岳的景象。以前这里都住着茶农,但由于旅游区的开发,政府已把他们安置在了镇里新盖的别墅里。在镇里,有更漂亮的房子,有更便捷的生活,可很多茶农都不愿意搬迁。在这里,自己总算是明白了为什么,如此一个世外桃源,真是陶潜想寻找的地方,这种清新又岂是高楼可以交换的?

【篇二:龙井茶】

人们都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我们美丽的杭州还有驰名中外的龙井茶,龙井茶是我们大家的骄傲,是杭州一张散发着幽香的名片。

而龙井茶素以“色绿,香郁,味醇,形美”四绝著称,这与它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密切相关。据当地茶农说,龙井茶区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风调雨顺。此外,茶园分布在旁溪靠涧的谷地,山坡,沙质,土壤极力于茶树发育。采制茶叶的时节,茶农在特制的锅中用双手不停地翻拨芽叶。炒制茶叶的传统手势有抖,带,挤,甩,挺,拓,扣,抓,压,磨,号称“十大手法”。炒制中还必须根据鲜叶的老,嫩和锅中的茶胚成熟程度,不是变换手法,才能制成外形内兼俱佳的高级珍品。

有一次,我和妈妈去西湖的一家茶室去喝茶。只见茶室里座无虚席。服务员将龙井茶倒入杯中,杯子中的龙井茶有些扁有些长,或疏或密,散落在杯中,扑鼻而来的淡淡香气,清澈透绿的茶叶,都令人心悦神愉。我先嗅嗅香气,才细细品尝。我喝了一口,如云雾灌彻心底,好似神仙一般不可比拟。一杯下去,不过瘾,我们连叫服务员再来一杯。就这样,直到我们喝到肚子胀,才停下来。

我爱祖国的龙井茶,爱它的味道,爱他的知名度。

【篇三:一座城市的目光】

每座城市都有它的目光,有的温柔,有的锋利;有的纯真,有的虚伪。有着“天堂”美誉的杭州有我见过的最美丽的瞳仁,最多情的目光。

夏日的清晨,从坐落在虎跑泉旁边的宾馆信步走出,向东数百米有一间茶农的作坊,几天下来,我们与作坊主已经混熟了,他告诉我们向西穿过那片丛林,便可直达虎跑泉源头,便可省下门票钱了。

我们便乐呵呵地走进丛林。早晨天气微凉,林中弥漫着淡淡的雾,被风吹得一片稠一片稀,葱绿的树木好似漂浮在雾霭中了。我忽然觉得身处的丛林仿佛一双眼,雾气便是她瞳孔中浮动的泪光,这双眼是在埋怨我不该这般贪图小利么?我轻轻地问自己,心里有一个不明确的回答,只是那双眼什么也没说,她静静注视着我,忽聚忽散的雾使她的目光游离不定。我猜不透她。

林中静得出奇,脚踏在湿润的黑土地上的声音仿佛是从很远的地方传来的,更像一个巨人的脉搏,悄悄起伏着,愈往深处走,丛林的目光越迷蒙,我却感到这目光中的怨愤来。我忽然警悟到,目光是可以改变人的,要不我为何不由自主地改变了方向,折回去了呢?

回程的脚步轻松了几分,阳光一丝丝漏进来,雾散了,林子亮了。层层叠叠的阔叶间泻下几缕阳光,此时形容这景象的最好的词莫过于“金琐碎”了吧,犹记得那天在《梦溪笔谈》中读到这个词,一下子就被它的意境迷住了呢,如今有幸一睹真面目,心情舒畅。“那阳光也是丛林的目光?”我蓦地吐出这句话,将自己也吓了一跳,但是在这般朗逸的目光下行走,真快乐不过了。

是杭州的目光改变了我!事后我这样笃定地认为。

而今的城市,尽是林立的高楼,常见欺瞒和变诈,上空多被浓烟和污浊的气体笼罩,它还会有目光么?怕是黑烟早已薰瞎了它的眼了吧?是人们扭曲了城市的目光啊!但是,我们要明白,没有目光的城市,那里的人的眼神也终将黯淡无光!人类扭曲城市的意志,但那目光也一定一定同样地会出现在人的眼中!

我愿城市的目光不再忧伤,我愿城市的目光欢乐又明朗!

【篇四:淡淡的茶香】

一阵熟悉的茶香淡淡地飘了过来,我转头望去,只见同学拿着一杯铁观音,一粒粒的茶叶在滚水中伸展,让我想起了茶乡里的奶奶,满脸的皱纹在笑容中舒展开来。

家乡福建,出茶。我家就有好些茶田,每年到采茶的时节,全家都会特别的忙碌,尤其是奶奶。然而,我回去的时候,茶叶总还不能收成,所以至多只能上山去玩耍。为了满足在城市生活的我的好奇心,奶奶总是带着一顶竹制的凉帽带我上山,慢慢的走在前面,我就在后面晃悠悠的跟着。

有一回,我在后面跟着有些无聊,就随手扳下一根有好几个嫩芽的茶树枝,对着天空比划一下,又对着路边的茶树猛抽几下。

奶奶起先眯了眯眼慈祥的看着我,可是当眼光落在我手里的枝条上时,脸色便沉了下来,说道:“在哪里扳的?”

我虽然有点奇怪,但还没有觉察奶奶一丝生气的迹象,指着身后的茶田说:“就是刚刚过的那片茶田啊。”

奶奶看着我无所谓的姿态,终于忍不住加大音量:“可以随便摘茶树吗?不是跟你说过了吗?那茶园是我们的希望。”

我很少见奶奶发火,她也没有用过这么大的声音来说过我,我突然觉得很委屈:“不就是根树枝吗,给我还不稀罕呢。”我丢开茶技,恨恨的跺着脚下的泥土,跑开了。

回到家里,吃午饭时,我也不理奶奶,端着碗闷闷的吃着饭,奶奶看到我依旧鼓鼓的腮帮,于是就放下碗筷对我说:“小丫头,你还生气吗?”我别过头不看奶奶。奶奶说:“茶农们种茶都是很辛苦的,一大株茶树,只有几两茶叶。而每一棵茶树都是有生命的,只有在合适的时候采摘茶叶,茶叶才会最香,茶才会最好喝。你摘来玩,既不尊重茶农,也没有尊重茶树啊。”

我听着鼻子有些涩涩的味道,我不想说奶奶对,可我也觉得自己好像真的错了。我低着头继续扒碗里的的白饭,眼角的余光瞥向奶奶,奶奶轻轻的摇着头。

吃饱了饭,过了好一会,鼻子里飘进一阵阵清香,台上的茶具里有几杯新泡的茶,我忍不住拿了着一杯喝:“好舒服啊”我叹到。奶奶说:“你扔掉的嫩枝说不定就是一泡好茶。”我有些可惜也有些羞愧的低下了头。奶奶柔柔的说:“别人的东西也不能浪费,我们种茶的人也要爱茶。”我低低的说了声:“奶奶,我错了。”

奶奶揽过我,摸摸我的头,笑容爬上她的眼角:“知道错了就好。”说罢,打开茶壶,续上开水,缕缕淡淡的茶香溢出,萦绕在我的心里。

【篇五:品茶的感觉真好】

茶,是一种奇妙的东西。清新、淡雅、微香,有点苦但又好像有那么点力量……特别是在沾水的一瞬间。

一只釉白色的小杯,一大壶茶,水里还在旋转的叶子,淡淡的清香盈绕在鼻尖。白杯黄茶,倒也是“玉碗盛来琥珀光”了。端起茶壶,往小杯里倒茶,轻轻的一呼吸,清香使人有了几分惬意。叶子还在转着,仿佛要人们品上一口,才会停下。无奈,随它去吧!只是那一小口,却到底把人们征服了!虽只是一品,但沁人心脾的茶香、温度却在唇齿间不忍离去,缓缓充盈着。

这样的好茶,怎能离开冲泡呢?茶生长在高山,历经“风雨”。而它们不怕,仍然顽强不屈地生长着、成活着。终于被茶农摘下,本以为轻松一点了,却没想到又迎来了新一轮的考验:茶被晒干了。身体痛苦地蜷曲着,可还是绿色的,只是深了,像是经历了沧桑……

它静静地等待着一个机会,一个可以让它重生的机会。

机会来了——就是冲水的一刹那,它释放了,在水中。水也是震惊,惊叹这小小一片叶子是怎么会有这样大的能力?

水像生活,茶就像我们,我们都在等待机会,释放自己,对世界做些奉献,真正的茶做到了,抓住了机会,而我们呢?是否也做到了奉献。

【篇六:我爱茶】

我的家乡和平是一个茶山遍地,茶叶满山的地方,冬天一过,你来到茶叶山,向高处看,隔着密密层层的绿荫,只见一片绿云,望不到边际,每棵茶树都在微风中炫耀自己的鼎盛时代,每一片茶叶都在枝头上说出自己的喜悦。

四月,辛勤的茶农开始繁忙。一片茶叶山上总会有二十几号人,一个个大帽子套在头上,弯着腰低着头只管采摘茶叶,他们是茶农雇佣的采茶人。

采茶人四点起床,摸着黑就上茶山了。听茶农们说这时摘下的茶叶最新鲜,不仅自己家可用来招待客人,而且也能卖个好价钱。沙沙声从山那头传来,他们踏着满是夜露的山路,为茶叶苦中回甜的秉性打下了基础。摘茶叶除了挑好时间,手法也很重要。采茶人最精通了,她们采茶叶时,从不留长指甲,因为指甲会伤害茶叶,摘下的部分会在炒茶叶时极度萎缩,这样炒出的茶叶不好看,没有卖相,茶叶自然也就卖不出好价钱。

炒茶叶也不可忽视,它是完成品的茶叶必须通过的考验。

有些负责的茶农亲自在火热的锅边人工翻炒,一滴滴汗水落在衣衫上,茶叶正在一点点成形。当然,有些茶农用机器炒,但也站在旁边,默默等候。

茶叶是日月精华之物,妈妈说茶叶是个好东西,她很喜欢喝茶。每次妈妈泡茶时,我就在旁边看,只见妈妈把茶叶放入沸水,顿时,洁白的开水就变得有色有香有味了,茶叶在水中上蹿下跳,旋转舒展,如鱼水之欢,清香阵阵……

现在的饮料特别多,大街上各种奶茶店,超市里各种橙汁椰汁,此外还有各种矿泉水。这种饮料要么甜要么刺激,各种香精添加剂的加入,可口是它们的共同特色,但是,喝来喝去,我总觉得各色饮料不如茶。

饮料是甜的,茶是苦的。妈妈总逗我:“茶这么苦,你怎么爱喝呢?去喝饮料吧!”我觉得端起茶杯,呷一口,虽满满苦味,但舌上生津,心头滋润,头脑清醒,思维敏捷,此时,最快乐!一杯茶,可泡三四回,头一回淡,第二回苦,第三回又淡,若泡第四回,便味如开水了。妈妈总是边喝茶边感慨:“世上没有不散的宴席,也没有不淡的浓茶。”

嘿嘿,我不懂大人喝茶的境界,我只知道我喜欢茶叶的香味,喜欢茶叶不像饮料越喝越渴……

老舍曾说:“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是啊,正是有茶农、采茶的人,中国的茶道才会日益精湛。如果世界是一只表,那他们是一个个重要的零件,她们都来自一个大部队——劳动者。

【篇七:茶,我成长的见证者】

“山清水秀好风光,客家阿妹采茶忙……”每年清明前后,在爬山的路上,一见到采茶的人群,妈妈就会情不自禁地哼唱这首歌。

中国是茶的故乡,我们是茶的主人,有人爱茶,在诗歌中赞茶,有人品茶,在功效中夸茶,而我,不会写诗,也不会品茶,却对茶情有独钟!

瞧,春天的阳光,轻轻地洒在绿绿的茶树上,看着嫩嫩的芽尖,想摘它又有些于心不忍,偏偏人们最钟爱的就是它!那戴着草帽的茶农阿姨,三五成群,腰挎茶篓,一摘一丢一个准儿,动作是那么娴熟!她们时而拉拉帽沿,时而擦擦额头的汗,就是舍不得停下来休息,生怕太阳烤焦了稚嫩的“宝贝”,我不会采茶,却喜欢远远地看着她们,她们就是三月里最美的一道风景。

十月桂花香,三月茶香浓。要是哪里在炒茶叶,哪怕隔着几间房,你也定能闻到茶的清香。炒茶的工序,又多又复杂,既要技巧,又要力气。炒茶时,即使脸上豆大的汗珠,不停地往外冒,茶农也从来不觉得辛苦,因为,他们深知品茶的乐趣。俗话说: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上至皇帝官人,下至平民百姓,无人不喜茶。有人以茶待客,有人以茶代酒,有人以茶解闷,还有人以茶提神助消化等,真是喝茶夸茶好,见茶夸茶香。据说周恩来总理到杭州时,也曾夸:茶树常年碧绿,茶本身是绿化物,它不但美观,还是一种经济作物!而在我眼里,茶,它还藏着另一番含义。

要是哪天,我在学校发生了不愉快的事。回到家里,那原本空无的茶几上,一定会有几杯泡好的绿茶,只要妈妈那只手端起茶杯,我就会听到一句又一句触动人心的话。那些话有鼓励有批评,有道理有启发,有原因有安慰……妈妈一副闲暇的模样,坐在我面前,时而喝茶,时而说话,我乖乖地坐着,一边听一边故作淡定地看着她,不用去尝试,从妈妈的脸上,我就知道了茶水的味道。前几分钟,妈妈说话的表情,正如第一杯浓茶的效应,满是苦涩!随后,渐渐地,云开雾散,语气转为平淡,化为甘甜,不过,那一刻一定是在我开心地默认了她的受教之后。就这样,妈妈在一杯又一杯的喝茶时光里,常常给我分析学习上,生活中的各种挫折和失败原因,教我做人,做事的道理。至今,我也不明白是茶水的味道,改变了妈妈的语气,还是妈妈的望子成龙之心,最后被融化在了淡茶里,反正,相比那些一犯错就要挨骂、挨打的同学,我算是幸运的!你说,我能不对茶情有独钟吗?

茶,它是苦尽甘来的象征,它是驱使我努力向前的动力,它是我成长的见证者,它告诉我:学习和人生一样,先苦后甜!

【篇八:魅力茶文化】

驰名中外的茶乡,孕育了灿烂辉煌的茶文化,凡中外好茶之人历来关注产茶圣地,仅凭这点,我们的汤湖那可真是“前途似锦”呀!这里的自然条件为栽种茶叶提供了一个绝妙佳镜,这里的茶农们个个更是老手。

春天是采茶、产茶、出茶的好季节。这儿的人们,春季的喜庆无法把他们沉迷,因为魅力茶文化牵引、唤醒他们内心绿色的希望,这时的茶叶不仅鲜嫩,而且芽壮叶厚,整日焕发着朝气,雨露后的茶,沾有雨水,玲珑剔透,样子更是可爱。大册里的姑娘对采茶可谓是钟爱有加,轻盈的双手喜摘茶叶,因为茶的确讨她们的欢心,当地的姑娘唱出茶山歌,更体现淳淳的茶情民味,茶在这时最受人们欢迎,因为它能给茶农带来最好的经济效益,因此,他们称茶是汤湖的“摇钱树”。

茶不仅仅是本质清秀,而且它的制作过程可谓是一种绝伦的艺术。茶农们精湛的技艺,的确值得称道。茶园里刚采下的茶,沾有过量的水分,要用垫子摊开,待水分干后,才可真正上锅炒制,制茶时火候要适中,火热程度太大或太小,都会影响茶的质量,茶农制茶一般有三道工序:炒茶---揉茶——烘干,每道工序,都有独特的艺术。我只是井底之蛙,难以面面俱到。工序完成后,茶叶外形紧结秀丽,条索卷曲匀齐,叶嫩片匀,香气十分高雅,饮而可觉其口感醇厚,清爽甘冽回味悠长。

文学也包掩不了茶的魅力。曾经就有文化墨客,领悟出了人生如茶的理。只要我们用心去体验感悟,茶可以与人生相比拟。我们每人的精神、追求、心境不同,其感悟的哲理意味亦不同。用心去感悟,茶是我们人生的导师。

【篇九:那一缕清香】

磐安,中国香菇之乡,中国药材之乡……有多少人知道,世界上最好的茶叶也出自这里。

正月刚过,冬的寒意还未褪尽,茶农便开始忙了起来,与其说工具,不如说是装备,雨衣、雨裤、套鞋、茶篓、大网兜,街边专卖这些东西的摊子生意也渐渐红火起来。春意融融的时节便是茶叶的旺季了。

春雨,踏着轻快的步子如约而至,淅淅沥沥,滋润着山川大地。花儿草儿尽情地吮吸着自然恩赐的甘露。山坡上一片又一片的茶园,被茶农们精心修剪得整整齐齐,在天然有机肥的作用下显得油光可鉴。经历了严冬的洗礼,在春雨的滋养下,这些茶叶越发的生机盎然。

在春风的吹拂下,茶枝舒展筋骨,手舞足蹈,别具一番神采。经过几日春光的温暖照射。茶从中钻出点点细绒青翠来,点缀着这片单调的灰绿色。这引得茶农们一片开心。可不,着米粒大的芽尖度正是制作龙井茶的好原料,芽苞中不正孕育着茶农们的希望么!

春日的茶园总是这样热闹。主妇们、姑娘们呼朋引伴,三五成群,纷纷上山采茶,茶香的汉子,多数也是采茶的好手,将特制的茶篓系在腰间,两手飞舞在茶丛之上。说起这采茶,不光要有耐心,更要有这样一双灵巧的手。因为采茶的时候,指法很讲究,要用食指和大拇指掐茎采摘,指力的要求更高,用力过大会捏坏茶叶。所以,那更像是孔雀舞的手型,茶乡的歌里唱的“两只公鸡争米上又下”把这采茶的模样形容得生动传神,再恰当不过了。

炒制茶叶的工艺,也逐渐融入了现代化的元素。从小锅手工木炭炒制到电动茶机,再到数控茶机作坊,渐渐地形成了茶叶生产的联营模式。所以,采茶的往往将当天采到的青叶子卖与炒茶的,便可以拿钱回家了。当然,还会有特地请作坊炒制茶叶的,那是留着自己喝或是赠送远方亲朋好友的。

“生在山里,死在锅里,葬在罐里,活在杯里。”这谜语说的就是茶叶,我最爱看的就是茶叶在开水冲泡之下复活的样子。一杯清香扑鼻的龙井,细细品,慢慢喝,鼻尖、舌尖弥漫着茶的香,流淌着茶的魂。

【篇十:学做小茶农】

3月23日上午,迎着温暖的春风,沐浴着明媚的阳光,我参加了萧山日报小记者组织的“以茶修身,传承茶道”的活动。

郭老师给我们讲了很多关于“茶”的知识和故事,还讲了泡茶的工序。我听得津津有味。赵老师为大家展示了泡茶。我第一次知道,原来泡茶有这么多的讲究。

最有意思的就是做茶饼干了。我们洗干净小手,按照糕点师傅的要求,先把盆子里的糖粉和黄油融合起来。黄油喷香喷香的,馋得我口水都要流出来了。我用力地捏,好不容易才将糖粉和黄油拌匀。然后,我加入一些面粉,进行揉捏。不一会儿,白白的面粉就变黄了,软软的,就像再捏橡皮泥一样。我把粉揉成一个团子,对半分开,一半放入抹茶粉,再揉捏。嘿嘿,黄黄的粉团渐渐变绿了。师傅教我们把黄的团子和绿的团子搓成一条,绞成麻花状,按扁,做成长方体的形状。黄绿相间的面粉条真好看。师傅帮我把粉条冰冻起来,等到一个多小时后,切成一片片的,放入烤箱里。没多长时间,香喷喷的茶饼干就出炉了!我咬了一口,又香又酥,太美味了!

我们还看了手工炒茶叶,炒茶的阿姨手一压,一抖,动作可熟练了,新鲜的茶叶慢慢干瘪了,也散发出香气呢!我尝了一片新鲜的茶叶,涩涩的,有点苦味,这味道真奇怪!

今天的活动让我增长了不少见识,真是难忘啊!

热门推荐
1我有一个想法
2语文无处不在
3错别字
4最是那一低头的文明芬芳
5我的小秘密
6暑假生活作文
7狮王读后感
8英雄不问出身
9惹人喜爱的小白
10有你真好
11秋思
12美丽的秋天
13怀念姥爷
14快乐的节日
15温暖的味道
16我的学艺路
17家乡的小河
18妈妈,您听我说
19月光下的村庄
20美丽的银杏树
21小学生上网利大于弊
22公交车上的“最强大嘴”
23我的父亲
24我眼中的诸葛亮
25关于微笑的作文
26菊花
27机械化的内心
28二十年后的聚会
29那段美好的时光
30石头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