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小学】
这段时间,正是要秋游的好时间,我们学校便举行了秋游活动,这次活动与其他几次有所不同,本次秋游是要我们自己炒一道菜,再让一年级小朋友来品尝。
上车,过了三十来分钟,我们的活动地点——展茅就到了。
首先我们先去参观了五匠馆,跨入门槛,映入我们眼前的是一个大四合院,这个大建筑物似乎蕴藏着许多历史奥秘。走进一个个房间,一个个雕刻出来的人栩栩如生,玻璃抽屉里还放着一些以前用的工具。
参观完了五匠馆,我们去玩了许许多多的传统游戏比如:过独木桥、钻网洞、开展推牛车、滚铁环、打陀螺、踩高跷、踩大脚板等,体验了海岛乡村乐园中的传统农俗活动。
玩好后,我们来到了野餐的场地,马不停蹄的拿出了我们准备的食材了。一时兴奋的徐晨楠抢先一步拿出自己要做的螃蟹,放进刚洗好的锅,不过一会儿,香喷喷的葱油蟹出锅了。“我第二,我第二!”我说道,“你来吧!”老师说,我心想:今天我总要把妈妈家里教我的拿手菜露一手。我等锅干了后,很顺利的先放了一些油,等着油稍微热一点后,再把我准备的梅豆放进去,呀!一阵风刮过,灶里冒出了一大股烟,直喷我的脸,熏得我眼泪直流,我真想放弃了,又想到同学们都看着我,就只好硬着头皮把切好的洋葱倒进去,继续进入我的炒菜程序,我又是翻又是炒,大概过了五分钟,一道香喷喷的菜出炉了。我的脸也成了大灰猫……
接着,我们一组的同学按顺序的把菜都炒好了,然后,我们把各自带的一年级小朋友领到饭桌前,来品尝自己做的菜。虽然我们做的菜没有像厨师那样做得可口,但个个都吃得津津有味,脸上洋溢着欢快的笑容。
吃好后,我们都到了上面的跑猪场,看小猪的表演,只见一位阿姨拿着一根小竹棒赶着猪,只见一只只小猪在阿姨的引导下,绕了用小木头简易做成的跑道一圈,围观的人都鼓起了掌,笑了起来。
这次秋游回来,我们每一个人身上都有一股奇怪的柴火味,但这次我们每一个人都体会到了以前人们用柴火做饭的辛苦,也体会到了家里妈妈做饭的劳累,我们应该为家人分担家务……
【篇二:中秋农家宴】
中秋适逢周末,一家三口回老家过节。因女儿下午学琴,只能在家吃午饭。
老家居住的公公、婆婆都已年过耳顺,整天忙于田间劳作、家务操持,生活虽不十分富裕,身体却非常健朗,这也是我们之福了。老人知道我们回来,几天前就一直念叨。盼着跟他们的孙女拉拉呱,跟我们俩说说话。
一大早,老人就打来电话。“早饭你们不用在家吃了,我包水饺了,早点回来给你们煮水饺吃……”为了让我们在早上就能吃上热乎乎的水饺,婆婆一大早就起来调馅、和面、包水饺。跟往常一样,婆婆总是调制两种馅料,一种是韭菜肉馅,女儿和丈夫的最爱;另一种是南瓜肉馅,是我的特供。我肠胃不好,婆婆一直都惦记着,替我考虑着。回到家不久,一盘盘热气腾腾的水饺就端上了桌,蘸着酸溜溜的蒜汁,滑嫩爽口,清香美味。
吃过水饺,女儿拆开一盒月饼,每人一块。一家人吃着月饼,拉着家常,一起动手就地取材准备中午的伙食。饭菜依旧如以往那样简简单单,俭而不奢。用婆婆的话来说,“全家五口人,吃不了多少。”庄户人家的餐桌上,丝瓜、辣椒、梅豆、花生,大都是自家地里产出,绿色环保,色香味美,最贵的就俩菜,一盘肴肉,还有半只鸡炖土豆。
丝瓜,就生长在自家院里的墙角。三株秧藤沿着细细的竹竿爬上房顶。几朵已经枯萎的丝瓜花,底部长出了一截嫩绿的、长满绒毛的丝瓜妞,新长出来的丝瓜与人的小手指般大小,后来是越长越大,越长越粗,直到最后,细细的藤条上,挂满了绿色的果实,像是一个个蘸足了绿色墨水的墨囊。两根丝瓜,削皮,切片,用烙好的鸡蛋饼一起混炒,一盘翠绿鲜嫩、清香脆甜的美味就出锅了。
平房顶上废弃的水缸里,长着几棵梅豆,一个个豆角像似加长的蚕豆,弯弯地挂在藤间,薄薄的豆角仿佛透着晶莹,在初秋阳光的照射下,犹如涂了一层油,光滑明亮,青脆可人。四周间或向上生长着一串白色的小花,就像是一朵朵迷你造型的白玫瑰,点缀这方原生态的画布。一旁几个青红色的辣椒,像是从梅豆丛中钻出来似的,扭着她那杨柳般的迷人腰肢,在梅豆角面前摇来晃去,火辣辣的身材透着无限妩媚,一股无法抵挡的热情似火飘荡。特别是用辣椒爆炒出的梅豆丝,吃到嘴里满口溢香,强烈的刺激性味道直冲脑门,将眼眶里的泪水一股脑冲击而出,令人百吃不厌,难以自拔。
我们家的餐桌上,一盘老醋花生总是少不了。花生,产自离家仅百米的半亩园。这或许是老家除生姜、大蒜、玉米之外的唯一农作物。每年,除了留下少许食用和做明年的花生种之外,其他的都拿去炸了油供全家食用。老人说,“自家地里种的花生,榨油时啥东西也不往里加,吃着健康、放心。” 一年四季,我们家只需要再从超市里购买少量的花生油,就可以完全满足家用了。
全家上下齐动员,一桌简单、朴素、纯正的农家午饭就备齐上桌了。老少五口围坐桌边,没有夜来赏月品佳肴的兴致,没有推杯换盏饮刘伶的惬意,却也充盈着一家三代尽享天伦的温情。
莱芜市实验小学 亓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