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小学
初中
高中
体裁
有关世人的作文
与屈原畅谈作文650字
11-28
公元前二百七十八年,汩罗江畔。我是一个在汩罗江畔以打鱼为生的渔夫。一天,我看到一个中年男子穿着白衣,披头散发。空中念念有词,在江岸上独自徘徊,我正要上前一问究竟,却听他长叹一声,道:“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我立即顿悟,这不就是战国时期楚国爱国诗人屈原吗?我连忙走近,问道:“你不是三闾大夫吗?今日怎的落得如此这般田地?”他叹了口气,说:"我本是忠心为国,劝诫楚王不要相信秦国的阴谋,可他...
八年级学生作文作文1000字
11-27
我的家在小兴安岭脚下,抬眼就是那重重叠叠的群山。童年的时候也有过探求在山的那边是什么的好奇心,总缠着自称“博学”的爸爸问,但总得不到自己满意的答案。上初一的时候学到一篇《在山的那边》课文,尤其这句“在山的那边,是海/是用信念凝成的海”,读得余香满口,觉得找到了最正确的答案,加之越来越多的课业捆绑了双脚,越来越多的楼房阻隔了视野,很难再见到那诱发联想的山峦,也就把这个问题和童年的很多疑惑一起忘掉了。...
金陵风流今犹在作文400字
11-23
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六朝遗梦似光影,雕栏玉砌,舞榭歌台,醉人知多少。若要以一词说金陵,世人大概多说繁华,金陵粉地自是繁华,却少了些许味道,私以为是“风流”一词,更为恰当。历史属于金陵的时光其实不算多,常常只是短暂的光顾,然而就如烟火一样,虽一闪即逝,已是流光溢彩,风流无限。金陵山水佳且奇,钟阜龙蟠,湿透虎距,因此自古有王气盛之说。而自东吴起,到南朝的宋齐梁陈,在到南唐,金陵果真承载了许多君王梦...
留给明天作文800字
11-21
摒去笼罩的阴影,剪断缠绕的忧伤,转换黑暗的一面,留一片光明给明天,在明天的美好里,看朗月照花,深潭微澜,听山涧泉响,深林鸟鸣,相信这会是你生命中永远的从容。静座窗前,翻开发黄的书页,于时光回旋中,你听见《广陵散》依旧余音绕梁,袅袅不绝,你看见嵇康以别样的淡定和从容把《广陵散》的精魂连同他生命的绝唱一同留给了明天,你看见民族英雄林则徐转身走入历史的背影,从容不迫,他把英雄精神埋在世人心中,留给明天的...
悠悠国风入我心作文1200字
11-16
愿是唐朝一株柳,摇曳在古风河畔;原为宋时一尾鱼,游弋在清澈柔波;愿似元时一首曲,传颂在天山草原;愿如明时一股风,悠扬在深深胡同;愿化清时浣纱女,在河边唱着绝代的歌……——题记华夏五千年,二十四史间,人才辈出惊世绝,唐诗宋词齐争艳。即使时间长河滚滚向前,世间万物轮回变迁,中华传统文化仍是万古不倒的青松,是万千瑰丽的亮点,长存于世,永不消逝……“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雾气散尽,屈原已行至江畔...
另辟蹊径作文800字
11-15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李太白的豪情,麻木了多少平庸之辈的心。他的羽化飞蝶,是因其独特的视角与人生态度。而拒绝平庸,就必须如此另辟蹊径。何为“另辟蹊径”?就是充分利用已有才华,创新突破,寻求自己的发展天地。每个平凡人都懂得要勤勉为学,认真学事,也大都“术业有专攻”,但也大都湮没浩瀚人海,平凡庸碌,只能仰望大师们。这些都是因他们没有另辟蹊径的勇气,安然踱在前人开辟的道路,只能挣扎于世俗的茧中...
伙伴困境成长作文1200字
11-15
对于一支考古队掉进峡谷中的新闻后续,世人有多种说法,有人觉得人肯定死了,哪有活下来的可能呢?可有人就觉得考古队还是有可能活下来的。但有谁知道呢?所有人都只是站在屏幕前瞎猜,做着旁观者罢了。钊就是考古队中的一员,当世人在冷眼旁观时,她正在峡谷底端玩虫子。她也不知道为什么,大家摔下来居然没死,但有不同程度的擦伤,于是所有人决定原地休整一下,才有了她玩虫子的一幕。也不知道这峡谷底端为什么会有一棵树,很瘦...
种下一朵无怨的花作文1000字
11-10
我们都只看见了他人眼中的芒刺,却看不见自己眼中的横木。——题记龙应台曾在自己作品中分享过这样一个故事,年幼的儿子在玩耍时不小心磕倒在桌角上,随后放声大哭。年迈父母爱护孙儿,一手搂着他叫心肝宝贝儿,另一手不住地拍打木桌,说:”都是它不好磕疼了宝宝,我们打它。”儿子便伸手敲打木桌,闻声而至的作者立刻制止了这一行为,并教导孩子应向木桌道歉因为是儿子撞疼了木桌。相信这样的经历对于每一个孩子来说都不陌生,孩...
芳香四溢汉语桥作文700字
11-10
汉语不像英语那样刨根问底,也不像俄语那样唇枪舌战。它是一壶清香幽淡的茶,它是一坛回味无穷的酒,它是一把素雅大方的折扇,它是一盏星光璀璨的明灯……它,也是一座为沟通世界各国奠基的桥梁。一个中国字,就彰显了中华民族的荡气回肠。一个中国字,就涵盖了中华民族的博大精深。一个中国字,就渲染了中华民族的气宇轩昂。近年来,不断有国外友人对汉语文化刻苦钻探。可见历史悠久的中国文化,终于在此刻闪耀它的光芒,终于成为...
活着读后感作文1200字
11-08
我一直觉得很多乡土作家在自己的作品中,都有一个精神寄托的地方,比如莫言有他的高密乡,孙犁有他的白洋淀,贾平凹有他的商州。汪曾祺有他的高邮,而余华什么也没有,他有的仅仅只是那个叫福贵的老人和叫福贵的牛。书中最让人唏嘘不已的便是那由一个又一个思维组成的苦难了。曹文轩笔下的苦难是喝的一口药,味道是苦的,而余华笔下的苦难则是生命的疼。因献血而抽取过多活活被抽死的儿子有庆,产后大出血而亡的女儿凤霞,被水泥板...
<
6
7
8
9
10
>
热门推荐
1
生活万花筒作文四年级
2
关于乱扔垃圾的建议书
3
面对你我流泪了
4
难别离
5
享受童年生活的乐趣
6
要想飞跃,按部就班来
7
因为你,我的青春与世界温暖相拥
8
我的同学
9
门前的那棵白杨树
10
珍惜生命
11
有关碎片化
12
给四川山区小伙伴的一封信
13
卖红包
14
一个大方的人
15
不再害怕
16
我心中的价值观
17
妈妈我想对你说
18
成功的滋味
19
母亲的味道
20
书的魅力
21
特别的一节课
22
观日出
23
难忘那一缕阳光
24
春天的公园
25
苔花如米小
26
疫情中的逆行者
27
未来的我
28
吃西瓜比赛
29
开学了
30
老照片的故事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