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坚守的作文】
仰天长叹,掩面而涕,只为忧国忧民;九死未悔,不苟同于世俗,只为心所向往的美德;不沾世俗的污秽,宁愿舍生,只为拒绝平庸。
宁愿突然死去,随水流而长逝,也不肯做出这些世俗小人的种种行径,为保持清白,献身正道,投入汨罗江。在世人眼里,你是爱国诗人,你不甘于归隐田园,不甘于安乐终生,不甘于随遇而安。你,舍生取义,选择了轰轰烈烈的死。
为了坚守心灵的那片圣地,你不畏辅佐楚王改革弊政而受谗被疏的遭遇,仍然坚定自己九死未悔的信念。楚王终不察你,引你走向悲哀,留给世人无限的惋惜。可你无悔,世人不能理解你悲壮投江的举动。我可以理解,在那个众人皆麻木的社会,在那个众人皆恶浊的世道,在那个众人皆污秽的时代,你没有随波逐流,毅然决然地选择了汨罗江的波涛,用生命诠释自己的忠贞。
你是一个悲剧英雄,你的一生是为祖国的利益奋斗的一生。你在谗言离间的情况下,仍念念不忘楚国。始终期盼为国效力,最后在绝望中投江而死。其实,在那个战国纷争的年代,有才能的.人投靠名主的例子不胜枚举。你完全可以再找到一个识才的名君,可是你没有,爱国情怀在你心中久久不能消失。
坚守心灵的圣地,你用死坚守属于他的心中圣地,执著坚守属于自己的圣地,不是随遇而安的平庸的活着。
【篇二:我眼中的项羽作文】
夜深,月明,风萧索。
楚军帐中。
他歌,她舞。“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悲歌慷慨,泣数行下。泣他一世抱负未实现,泣他无颜面江东,泣他宝马何去从?泣他美人终别离。“大王,莫是那汉军已攻下楚地?”虞姬问。但她的眼中却没有慌乱,有的只是深情未曾改,只许他一人。他背身,良久不语。再回头,已是满面泪。握紧手中的剑,握住她冰冷的指尖,声如裂帛:“今是你我分别之日啊!”
一代霸王如流星陨落,消逝在历史银河。
楚汉之争的历史故事一代讲,一代听,代代传。听汉王的狡诈,听楚王的性情:恶汉王的诡计多端,喜楚王的豁达磊落。项羽一生征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他攻无不克,战无不胜,但他输了,输给了多少人厌的刘邦,输尽了天下。
他出身贵族,将相之后,他满心壮志,敢指着始皇帝说:“彼可取而代也!”他信心满满,破釜沉舟,若不胜,无后路,他敢赌这局。他勇猛无惧,巨鹿之战,他率兵杀出一条血路,用行动证明一代王者风范。他儿女情长。深爱虞姬,即使战事紧张,他的心中也从未放下她,霸王别姬的故事流传至今。在我看来,他像个孩子,太直率,太天真,不懂政治场上的勾心斗角,不懂兵不厌诈。项羽若是一员武将,他定将名震四方,在战场上尽情展现他的风采。但,他是一名将领,统率千军万马,不单单是打仗,还要面对政治局势。他要用人,纳言,拼心机。这趟水太深,他始终没看清。
我钟意他的有情有义,我敬佩他的王者风范。很多人不理解他在乌江边上,宁可自刎,也不愿渡江。俗话说“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他完全可以回到江东,再东山再起。为什么要把自己逼得这么紧呢?我觉得这正是项羽与众不同的地方。家族的影响——项燕兵败自杀;败者亦枭雄,士可杀不可辱。他是英雄,即使末路,也要死得轰轰烈烈。李清照道: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这是一个后世女子,对英雄的赞叹,对项羽的仰望。
但不可否认,也正因为项羽性格中的一些偏执过激,做事不考虑后果,导致了最终的失败。他恨秦,家仇国恨聚集在了一起。所以他一攻入关中,就一把火烧了阿房宫,大火连烧三月,犹如他心中的仇恨。也正是仇恨太强,蒙蔽了他的双眼。为这一己之恨,失了天下心。有时我也会想,为什么项羽可以屠一座又一座城,却放了刘邦一次又一次?是刘邦太狡猾,还是项羽软了心?如果项羽在面对刘邦时,有屠城时的狠辣,一切就又会不同吧。但一切已成定局,历史没有如果。
汉王君临天下,楚王自刎乌江。不以成败论英雄,项羽始终是我心中最敬仰的人。
力拔山兮气盖世,
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
虞兮虞兮奈若何?
一声长叹,隐没于涛涛江声中……
【篇三:选择宽容】
天空宽容了乌云闪电的肆虐,获得了晴空万里的广袤;大海宽容了激流暗石的猖獗,获得了辽阔无垠的壮美;森林宽容了弱肉强食的规律,获得了郁郁葱葱的伟岸。
桐城六尺巷旁,走出了宰相张英。他大笔一挥,修书一封,劝说家人“千里传书只为墙,让人三尺又何妨”。张英面对个人私利和邻里和睦,选择了宽容,造就了六尺巷的不朽佳话。
赵国城中,屹立着上卿蔺相如。他忍受挑衅,默默躲避,坦明自己“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蔺相如面对报复廉颇和赵国安宁,选择了宽容,塑造了将相和的传奇。
大家是否还记得历史上著名的“绝缨宴”。楚庄王设酒宴赏赐群臣,官员唐狡趁风吹烛灭之机,斗胆拉扯王后许姬。王后对楚王说:“这会蜡烛灭了,有人拉扯我的衣裳,我摸到他的帽缨揪下来了。赶快叫人拿烛火来,看被揪了帽缨的是谁。”楚王曰:“止!”立出令曰:“与寡人饮,不绝缨者,不为乐也。”7年后,楚庄王伐郑,唐狡主动率领部下先行开路,所到之处拼力死战,大败敌军,直杀到郑国国都之前。楚庄王不拘小节选择了宽容,改变了楚国的命运。
宽容是一座桥梁,可以沟通人与人之间的心灵;宽容是一剂良药,可以消除心与心之间的隔阂;宽容是一片大海,可以消除河与江之间的区别。选择宽容,会获得很多。
当然,选择宽容应理智地选择。宽容不懂得宽容的人,是滥情;宽容不珍惜宽容的人,是姑息;宽容不应该宽容的人,是放纵。选择宽容,有时有点难。
选择宽容,也就选择了大度;选择宽容,也就选择了纯洁;选择宽容,也就选择了成功!
雨果告诉我们:“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让我们牢记这句话,选择宽容,走好每一步吧!
【篇四:论人类自我思考的重要性】
古代著名的儒家思想代表人物孟子曾说过“尽信书,则不如无书”的千古名句,意思是完全相信《尚书》,还不如没有《尚书》,可见人类形成自我思考的重要性。
机器只会按照预先设定的程序去执行,不懂得变通与改变。而人类不同,人类有自己的价值观和同情心,知道如何应对各种突发事件,懂得随机应变,而不是按预定好的一条道走到黑。这正是人类高于机器的关键之处。而如今苹果公司总裁库克的担忧————人类会像计算机一样思考,失去价值观和同情心,正是我们所有人应该关注的话题。
《晏子使楚》的故事讲述了晏子出使楚国,楚王千方百计地使晏子出丑,但都被晏子一一化解,最后楚王自取其辱的故事。晏子的灵活应变令所有人为之深深折服。其中晏子为说明是楚国的风气不好才使人“善盗”,说出了“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的辩证名句,使楚王哑口无言,使读者为之动容。
试想,若晏子只按计划使楚的方式,那么当他面对楚王的百般刁难时,必会困窘不堪,因为晏子失去了当场思考,随机应变的能力。可见,人类自我思考是人类取得成功的条件与基础。那么,我们又该如何形成独立的思考呢?
首先,人类必须要多读书。腹中有墨,方能从容以待。
“书籍是人类的朋友”。别人倾尽一生的心血编著的书籍,我们只需花上几天,便能了解长达一辈子的人生,何乐而不为呢?我们要坚持读书。苏东坡读《阿房宫赋》至四鼓洒然不倦,可见他对于读书的执着与痴迷。我们要读各种领域的书。正如贾平娃在《读书示小妹十八生书》中所告诫小妹的那样,每种书都要读,不能只盯着一种读。
另外,人类必须要善学习。思学结合,才知学无止境。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光读书不行,一定要勤思考,思考后产生了问题,便要去虚心求教别人。“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只有思考和学习紧密结合,人类才能不断进步。
最后,人类必须要勤实践。实践相伴,而会终出真知。
“光说不练假把式。”意思是只知道理论知识却不实际操作,都是“假大空”的。我们只有在不断的实践过程中,在不断与他人交往形成独立思考的过程中,才能收获经验,才能获取真知。
人,立足于思考而存在。这也是人类与计算机的最大区别之一。多读书,善学习,勤实践是形成独立的必备条件。人类的自我思考,使科技发展,使生活更美好。
【篇五:忘记和铭记】
清风刮走的是痛苦的眼泪,磐石留下的是感恩的记忆。忘记应该忘记的,铭记不应忘记的,甲的作法令人称道。他维系了友谊,赢得了朋友,并且让自己的心灵充满祥和与感激。可以想见:他是个智者。
生活中,有许多事情可以忘记,又有许多事情需要铭记。我们的人生就是在不断的忘记和铭记中走向那不可知的尽头。如果该忘记的我们始终挥之不去,而该铭记的却召之不来,那就象只记得朋友对自己的无心伤害,而忘记朋友给自己带来的欢乐和慰藉一样,是多么的愚蠢啊。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的三闾大夫将昏聩无能的楚王对他的一次次的背弃忘记的一干二净,在他心里,楚王就是那美人香草,不容丝毫亵渎。他铭记的只是自己主动担负起来的使命——“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乎此度也?”他铭记的只是祖国那前途险恶的命运,并且为之忧心忡忡——“岂余身之惮殃兮,恐皇舆之败绩。”于是他宁愿以身殉国,也舍不得离开祖国和他的君王——“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忘记和铭记完美的在他生命中演绎,造就了一个光耀万世的形象。
伟大的爱国者无不象屈原那样,忘记小我私利,铭记理想信念。年少英俊的霍去病慷慨激昂的回答准备为他营建豪宅的汉武帝“匈奴未灭,何以家为?”饱经忧患的林则徐长流伊犁,奋笔而书:“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趋避之。”侠骨柔肠的林觉民和泪写下《与妻书》表示,不能因自己得到了琴瑟和谐的妻子,就埋头掩耳,不问世事,忘记了四万万同胞正处在水深火热之中。
也许他们并不是真的能够忘记,只是不愿意想起以羁绊自己。在他们心中,事业、功绩、祖国要比财富、名利、爱情更为珍贵,更值得追求。在舍弃中,他们有的义无返顾,有的倍受煎熬,有的肝肠寸断。无论如何,他们都向我们展示了一个个追求的灵魂,坚韧的灵魂,伟大的灵魂,令我们唏嘘不已。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这首舶来诗也许正是他们这种精神的写照吧!有决然的舍弃,才能有毅然的追求,就象那划过天边的流星,用生命的终结换来人们眼眸里那永不逝去的辉煌。
也许我们达不到仁人志士的高度,但是善于处理忘记和铭记同样会使我们受益匪浅:忘记“蜗角虚名,蝇头微利”,可以使我们洒脱;铭记“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可以使我们清醒;忘记别人的无心伤害,可以使我们雍容大度;铭记别人的点滴恩惠,可以使我们乐于奉献;忘记大雨欲来那满楼的风,可以使我们保持乐观;铭记雨后天空必将出现的那轮美丽的彩虹,可以使我们充满希望。……
【篇六:自尊,人人都需要】
升入中学后,随着生理的发育和心理的发展,我们越来越注意容貌上的漂亮,行为举止的文雅,为的是塑造更好的形象,赢得他人对自己的肯定,这些都是自尊的表现。当我们受到别人的肯定、得到群体和社会的赞扬时,就会感到分外高兴,因为我们的自尊心得到了满足。
春秋时期,齐王派晏子出使楚国,晏子个子很矮,楚王想乘机侮辱他,叫人把城门关了,让晏子从城门一个的小洞进去。晏子对接待的人说:“这是狗洞,不是城门。只有访问狗国,才从狗洞进去,你们先去问个明白,楚国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国家。”楚王得知晏子的话,只好吩咐大开城门,把晏子迎进城去。
晏子之所以这么做为的就是维护自己国家的尊严,同时也是维护自己的尊严。
自尊即自我尊重,指的是既不向别人卑躬屈膝,也不允许别人歧视、侮辱。它是一种健康良好的心理状态。我们感悟生活的意义,首先要体验到自己是有价值的,为人所需要的,并且这种价值常常得到他人的认可与欣赏。一般来说,一个没有自尊的人,也很难得到他人的尊重。
生活中,我们遇到不尽如人意的事情时,只要不气馁、不灰心、不放弃;相信自己、尊重自己,不断努力,找到并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就会赢得别人的尊敬,感受自尊的快乐。
【篇七:放弃也是一种美】
人们常说:“坚持就是胜利”。其实,有时候放弃也是一种美。
在我们的生活中,大人们常说:“做事不能轻易地放弃,要坚持,只要坚持了就会有结果。”虽然大人们说的不是没有道理,但是,有时候放弃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但我们做数学试卷的时候,可能就会遇到自己不会做的题目,可能那时候我们就会绞尽脑计,费尽心思的想。这时,我们不妨放弃这道题,转换思维去做后面的题目,把自己能够拿到的分数拿到,保证不失分,这样的话,虽然放弃了一道题,但却不会因为一道题而失去大多数的分数。
从古至今,也有许多放弃的例子,晋朝的陶渊明,放弃了在朝廷做官,回到大自然中,于是就有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热爱大自然的情怀。远离了官场的勾心斗角。因此,历史上也多了一位悠然自得,心静如水,驾着一叶扁舟的隐者。
没有放弃哪有追求。楚国的屈原,一生的追求就是希望能得到楚王的重用,可是,楚王并没有因此重用他,于是,屈原遂自沉汨罗江。以明其忠贞爱国之志。屈原虽死,却留下了与《史记》相媲美的《离骚》。屈原虽死,但屈原那忠心耿耿的形象却深留人心。也出现了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
鲁迅的弃医从文,他寻找到了救国救民的良药,认为仅仅医治人是不行的,要从人那根深蒂固的思想治企,于是,他放弃了学医。留下了“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崇高品质。
没有放弃哪有追求,如果鲁迅当时没有放弃学医的话,也就不用会有如此高的成就。
放弃了一片云,得到了一片天空,放弃了一条小溪流,得到了一片汪洋大海,所以,我认为放弃也是一种美!
【篇八:选择宽容】
天空宽容了乌云闪电的肆虐,获得了晴空万里的广袤;大海宽容了激流暗石的猖獗,获得了辽阔无垠的壮美;森林宽容了弱肉强食的规律,获得了郁郁葱葱的伟岸。
桐城六尺巷旁,走出了宰相张英。他大笔一挥,修书一封,劝说家人“千里传书只为墙,让人三尺又何妨”。张英面对个人私利和邻里和睦,选择了宽容,造就了六尺巷的不朽佳话。
赵国城中,屹立着上卿蔺相如。他忍受挑衅,默默躲避,坦明自己“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蔺相如面对报复廉颇和赵国安宁,选择了宽容,塑造了将相和的传奇。
大家是否还记得历史上著名的“绝缨宴”。楚庄王设酒宴赏赐群臣,官员唐狡趁风吹灭烛之机,斗胆拉扯王后许姬。王后对楚王说:“这会蜡烛灭了,有人拉扯我的衣裳,我摸到他的帽缨,揪下来了。赶快叫人拿烛火来,看被揪了帽缨的是谁。”楚王曰:“止!”立出令曰:“与寡人饮,不绝缨者,不为乐也。”7年后,楚庄王伐郑,唐狡主动率领部下先行开路,所到之处拼力死战,大败敌军,直杀到郑国国都之前。楚庄王不拘小节选择了宽容,改变了楚国的命运。
宽容是一座桥梁,可以沟通人与人之间的心灵;宽容是一剂良药,可以消除心与心之间的隔阂;宽容是一片大海,可以消除河与江之间的区别。选择宽容,会获得很多。
当然,选择宽容应理智地选择。宽容不懂得宽容的人,是滥情;宽容不珍惜宽容的人,是姑息;宽容不应该宽容的人,是放纵。选择宽容,有时有点难。
选择宽容,也就选择了大度;选择宽容,也就选择了纯洁;选择宽容,也就选择了成功!
雨果告诉我们:“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让我们牢记这句话,选择宽容,走好每一步吧!
【篇九:不学礼,无以立】
礼仪之邦——一直是中国引以为傲的头衔。从古至今,中国人就非常注重礼仪,随着时代的发展,礼仪更加成为了全民的素质要求和道德规范。
曾听说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位商人看见一位衣衫褴褛的铅笔推销员,于是把10元塞到了推销员的手里就走了。走了没几步,商人觉得这样做伤害了推销员的自尊,于是连忙返回,抱歉地解释道:“不好意思,我忘记了拿笔,请你不要介意!”最后,商人还郑重地补充了一句话:“你和我都是商人。”几年后,推销员在一次社交场合上遇见了那位给予自己自尊和自信的商人,他对那位商人说:“我一直都觉得自己是一名推销铅笔的乞丐,直到你对我说‘你和我都是商人’为止。谢谢您!”
我认为,礼仪的本质就是以尊重为本。尊重对于国家而言关系到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和利益。在国际交往中,尊重是一切交往的前提。就如众所周知的“晏子使楚”,楚王不尊重晏子,想尽办法羞辱晏子,但是却意想不到反被晏子羞辱。楚王不尊重齐国的国格,却没有考虑到羞辱别国的同时也贬低了自己国家的国格。因为,国格代表着一个国家的地位和作用,丝毫不容侵犯。不尊重其他国家,同样也得不到其他国家的尊重。由此可以看到,“礼”多么重要!
不仅在国际交往中要懂得尊重,在社会交往中也应如此。一个人的礼仪更能够体现一个国家的礼仪。在待人接物时态度亲和,语言文明有礼,举止端庄,形象整洁,这就是尊重他人的表现。一个国家要树立良好的作风,必须依靠每个人的共同努力,懂得社交礼仪,不仅是自身品质的表现,也是维护国家荣誉的表现。
一个缺乏礼仪的国家,难以在国际竞争中脱颖而出,一个缺乏礼仪的人,难以在社会中建立良好和谐的关系,礼仪是现代社会交往的基本平台,谨记子曰的“不学礼,无以立”吧!
【篇十:宽容】
【宽容】
初一(6)班曹磊
“面对别人的错误时,鼓励宽容有时会比责备更好。”不正是这样吗?有句话说的好:“宰相肚里能撑船。”可见宽容的力量。
想必大家都听过“四块糖果”的故事吧!在见到孩子犯错误时,陶行知并没有过度去责备,而是以循序渐进之法,给予了其四块糖果,奖励其:尊重、守时、正义与敢于承认错误。四块糖给完了,这位同学已声泪俱下。这四块糖的那如此强大的魔力,表现了宽容的巨大力量。
公子小白曾受到管仲的暗杀,但在其登基后,并未报这“一箭之仇”。而是将其重用为宰相。事实也证明了他的做法是正确的,在管仲的治理下,齐国逐渐强大起来。
李斯特被誉为“钢琴之王”,在偶然路经一个小镇时,竟见到了一个冒充他的弟子开演奏会的女钢琴家。他并没有怒火中烧,而是心平气和对她进行指导。这种魅力,令他得到敬仰,成就一世英名。
雨果曾说过:“世界上最宽阔的东西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心灵。”从现在起,成为一个理解他人,包容他人的人吧!你会惊奇的发现,你拥有了全世界!
【历史带给了我宽容】
初一(6)班王嵩
我赞同“面对别人的错误时,鼓励宽容有时会比责备更好”。浩渺的历史长河里,大浪淘沙,始见真金,历史的美丽向我们无声的诉说着一个个真理。自从我读了一篇故事,我就愈发的坚信:面对别人的错误时,鼓励宽容有时会比责备更好。
一日,楚王在宫中设宴让姬妾们分别问大臣敬酒,忽然一阵风把蜡烛吹灭了。一位喝得醉醺醺的大臣,借着酒力摸了妃子的手一下,妃子挣脱开来,并且扯掉了那个大臣的帽子。听着妃子的诉苦,楚王淡然一笑,在面对别人的错误时他果断的选择了宽容。于是乎,他下令让所有大臣脱下帽子,一醉方休。
数年之后,当楚王出征被围,当希望之光愈发渺茫时。一位大臣却拼死帮助楚王,逃出生天。事后楚王才知道,救下她的那位将军正是当年非礼妃子的那位大臣。大臣感激与楚王的宽宏大量、不杀之恩。也改变了楚王战死沙场的命运。
读完之后,我感触良多,太多太多的思绪充斥于我脑中:如果当时楚王重罚那位大臣?如果令大臣怀恨在心?答案无疑是否定的。也正是楚王的一个宽容大臣错误的行为,也救了他的一生。
历史是一个无私的决裁者,黑白两清,而历史遗留下来的答案,仍然等待我们去探索去学习。所以我认为,“面对别人的错误时,鼓励宽容有时会比责备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