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圆子的作文

【篇一:有意义的春节作文】

寒假刚开始,我就每天盼啊盼,看着挂历数日子,急切的盼着春节的到来,除夕夜的到来。

终于我日夜盼望的日子,随着爸爸妈妈的休息来到了。

大年夜那天,一早起来,我就和妈妈拿出刚买的春联在门上贴起了春联。后来在贴“福”字时,我请求妈妈让我来贴,妈妈答应了,我刚拿起“福”字在背面粘好双面胶准备往对联中间贴时,妈妈拦住了我说:孩子,“福”字应该倒着贴,因为,我国民间有个俗语---福倒、福到,把“福”字倒贴,意寓着福气的到来,是取其谐音。哦!原来是这么回事啊!听了妈妈的话,我更买力的帮妈妈把“福”字端端正正的'倒贴在门上。同时默默的希望我们全家都能平平安安,健健康康。

在兴奋中看了大半夜的春节联欢晚会,睡梦中朦朦胧胧地听了一夜的爆竹声后。狗年来到了。

大年初一,我刚醒过来,就听见妈妈好像在厨房里忙活着什么。我穿好衣服走过去一看,原来妈妈在煮糯米小圆子啊!那可是我的最爱啊!妈妈看我香喷喷的吃着小圆子,笑着对我说:汤圆是圆的,在新年的第一天吃上一碗热腾腾的汤圆,寓意着在新的一年里,一切圆圆满满,和和美美。听了妈妈的讲解,我对我国春节的各种习俗更感兴趣了,又缠着妈妈讲了几个关于中国新年春节的民俗典故,比如新年为啥要放爆竹啊,啥叫压岁钱。原来这一切都是为了讨口彩,取吉利,崇尚尊老爱幼,祝愿大家健康、和谐、美满的生活。希望来年的日日越过越好。

今年的春节我过的特别开心,特别有意义。

【篇二:桂花】

有人喜欢梅花,有人喜欢荷花,而我却喜欢桂花,因为它能做成桂花糕、桂花小圆子,还可以泡桂花茶等,它真是妙极了。

春天,它的树叶是嫩嫩的、绿油油的,树枝开得更茂盛了,从四周展开,看,那粗壮的树,好像要七八个人才能把它抱住。

夏天,树叶更茂密了,像个遮阳伞,为我们遮风挡雨。花快开了,有的只开了两三片花瓣,像个害羞的少女。有的全开了,像一只只小蝴蝶在翩翩起舞。

秋天,花朵儿全开了,秋风一吹,许多桂花像蝴蝶一样飞了下来,漂亮极了。一天,妈妈跟我说:“桂花的用处很多,除了做桂花糕、小圆子,泡桂花茶以外,还可以做香包、调制出香水呢!”我轻轻地捡起几朵桂花,那时的香味没有人可以阻挡得住的,有些人经过此地,哪怕有很急的事,也会放慢脚步,深呼吸,享受着这份香味,实在是恋恋不舍。

冬天,寒冷的北风一吹,桂花树上结满了冰花,沙沙的响声好像演奏着一曲好听的歌曲。

我爱桂花,它不仅献上了它的香味,还给人们尝到了香甜的糕点,桂花的无私奉献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篇三:春节】

转眼间,辞旧迎新,狗年到了。随着春节的到来,各种热闹欢腾的景象就会出现在我们的眼前。

春节是美味的,大年三十晚上,家家户户吃年夜饭,咸的有:腌肉圆子、红烧肉、清蒸鱼、白斩鸡……甜的有:小米糕、八宝饭、酒酿圆子……一家人围桌吃饭,看着点火锅里翻腾的饺子,引得人口水都快流下来了。加上春节期间,还要亲戚朋友间串门、做客,美味佳肴就更多了:铁板牛肉、黄金鸡柳、煎包……南宋时,陆游就曾为各种美味写下《蔬食戏书》,看了我们春节的美食,想来也不会差多少吧!

春节是欢闹的,尽管烟花爆竹现在不能放了,但小孩子最爱玩的“摔炮”和“烟火棒”还是可以玩的。“摔炮”是用桃花纸包上火药和砂石,用力往地上一摔,就会发出“啪”的响声,单独一个并不很响,若是捏上好几个一起扔那才响,毫无防备之下说不定会吓一大跳。当然,丢“摔炮”的小孩是早有心理准备的,当我们受到惊吓时,他们便会发出得意的笑声。“烟火帮”就“华丽”多了,一点燃就会烟火四射。我们往往会划出各种图案:圆形的、三角形、四方形,技术好的还能画出心形来。这小小的烟花带给我们无尽的欢乐,也算传承了“爆竹声中一岁除”的习俗吧。

春节是财气的。春节习俗,长辈是要给小辈压岁钱的,吴曼云就曾写过“百十钱穿彩线长,分来再枕自收藏”的诗句。压岁钱的寓意是辟邪驱鬼、保佑平安,但对于我们来说则是“大肆敛财”的好机会。亲戚家的红包让我们新年发财,“小金库”得到扩充。

春节是勤劳的。春节临近,家家户户都要扫尘,还要贴福字、对联、窗花。把家打扫得干干净净、一尘不染,里里外外透着一股年味。

春节是幸福的。每当春节,世界各地的游子都会想尽办法回家,和家人团聚在一起。无论春运路上的艰辛,只为家人团圆,体会那浓浓的亲情。

【篇四:做圆子】

农历11月22,是一年一度的冬至节。在我们这儿,每年的冬至节是一个很重要的日子。人们在这一天祭祖,表达对祖先的怀念。我们还会在这天做圆子,寓意全家团圆的意思。一个个糯米粉揉成的圆子,就像一个个胖嘟嘟的小子,挺着个大肚子朝你笑,看着就想咬上一口。

说起这天的做圆子,那乐趣就多了。

首先要炒馅。这圆子炒馅要注意火候,还得提前准备好佐料。在我们家,最喜欢的圆子馅是用萝卜、青豆、咸菜混合成的。萝卜丝是主要的材料,青豆和咸菜只是为了提鲜而已。这个时候的萝卜,刚刚经历了霜打,变得甜津津的,即使是生吃,也是又脆又甜。把它切成细条条,在油锅中一炒,香味四溢。我们这儿的老人总是这样说:“冬吃萝卜夏吃姜,赤脚医生要下岗。”可以说,萝卜丝圆子成了冬至这一天的必备品。

今年的冬至节,我也学着大人的样子,做了一回萝卜丝圆子。别小看了这小小的圆子,做起来很不简单的。先要揉面。在面粉上撒半碗烧开的水,在脸盆里用力地揉,边揉面边要不断地把面粉归拢来。面粉要均匀地铺在表面,一会儿时间就会有一些粘在底部,就要努力地把它掰出来,中间还要稍微加一点水,直到面粉变得柔软为止。手臂力量不足的我,只是坚持了2分钟就不行了。别说一团面,就是只有我拳头大的也揉不动了。再看妈妈的脸盆,面团已经变得细腻光滑,柔软地像一条肥肥的毛毛虫。

揉好了面团,就要捏圆子了。从面团上摘下一小块,先在手心里搓成圆形,跟小半个拳头大侠一样。再用大拇指从中间按下去,形成一个空心。这时,考验你左右手的时候到了。一手捧着圆子,另一只手用手指按薄表面,越薄,里面包的馅就越充实,做出的圆子会更好吃。我一上手就把皮按破了,第二个又太厚,直到第三个才开始有点样子。圆子的封口也要小心,得绕着顺时针方向,慢慢卷起来,这样才好看。

我和妈妈忙活了一个小时,一屉圆子像一个个雪白的娃娃,整齐地摆放在了蒸笼里,再用大火烧上15分钟,香味就开始溢出来了。刚出笼的圆子又热又软,咬上一口,就停不住了。

【篇五:桂花树下的约定】

每当秋季桂花树盛开时,我总会想起刘奶奶说的话。

那时我六岁,六岁的时光很快乐,光着脚踩在青石板上,清凉的感觉由下而上,街上到处是行人的叫卖声:“冰糖葫芦,冰糖葫芦……”“老冰棍,老冰棍……”和伙伴们拿着一毛钱把卖东西的叔叔围住,抢着买东西,拿着买完的冰棍,走在回家的路上。

“小宇,又去买冰棍啦!来,试试奶奶新做的桂花酿小圆子。”我点了点头,刘奶奶做的桂花酿,村里没有一个人比得上,她有着自己独特酿的方式,能很好地保证其味道,哪怕是在夏天都能吃上桂花酿。

第一次入口的时候,浓甜的香气在嘴里蔓延,特地冰过小圆子很有嚼劲,再撒上一把醇香的桂花,让那桂花的香气更加浓烈。回到家的时候,嘴里不禁还在回味着刚刚吃过的桂花酿……

没过多久,爸爸妈妈突然说我们要走了,我有点舍不得村里的人和事,跑去刘奶奶那“刘奶奶,我明天就走了,我来吃一碗桂花酿。”刘奶奶从冰箱里端出一碗桂花酿放在桌上,坐在边上看着我吃完说:“小宇以后回来的时候,再来奶奶这吃桂花酿。”我点了点头

然而一走便是一年后了,再回来时,村里也变得是不一样了,各家各户都装上了天线,也有着更多的小孩子在那奔跑,我凭着印象来到了刘奶奶那,她的屋子外还是有着一颗桂花树,房子也没有怎么变,我吵着屋里喊着:“刘奶奶,我回来了。”过了一会儿,木门被吱呀呀的打开了,出来的是有着些许白发的刘奶奶,刘奶奶看着我,一眼就认出了我,用她那布满老茧的手抚摸着我的手:“是小宇回来了,是小宇回来了,等着,奶奶这就给你拿桂花酿。”

说罢,刘奶奶转身走进屋里,从里面端出一碗桂花酿,我还是坐在了以前的位子上,吃着桂花酿小圆子,还是一样的老味道。我看着刘奶奶,泪水悄悄的从眼眶落下,其实我很谢谢她当初说的那句话,因为这句话,我有了期待。因为这句话,我有了更想念的人。

【篇六:春游梨园】

阳春三月,正是春游的好时节。梨花正在盛开,于是我们几个小伙伴互相约好了,一起去最近客流量很多的梨园玩。

由于这次是我第一次不带爸爸妈妈出来玩,所以十分激动。

来到梨园,当然要先看梨花了呀!于是,我拉着朋友,快速地跑进了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白茫茫花海。真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呀!用梨花比作雪真是形象生动。于是,我们走进了瞧,发现梨花不是纯白的,而是百种带黄,不仔细瞧,根本发现不了。梨花的花蕊从黑渐渐变成了黄色,一朵梨花中都会有几根。梨花一般都有五至六瓣,每一瓣都只有指甲盖大。

这时,我的另一个伙伴像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似的,急急忙忙把我拉过就走。没走几步,就有一座凉亭隐隐约约地淹没在繁花深处。我走到那儿,发现亭子里坐满了人,亭外有许多小吃。

这时,我也感到我的肚子饿了,便和她们一起买了一些吃食。糯米圆子散发着一股梨花香,诱起人们的馋虫;糯米糕上撒着一些研磨的梨花粉,入口的香味久久不散。在梨花盛开的季节里,糯米和梨花,口感和香气的结合,使路过的游人纷纷停下了行走的步伐。

后来,我们坐在凉亭中休息了一会儿,拍了一些风景照,便回到家中。

【篇七:我家幸福年】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时光就像一条记忆的长河,匆匆地、悄悄地流过,眨眼间,又到了除夕夜。

回到老家泰兴,我们全家围坐在一张大圆桌旁,喝着甜滋滋的糯米酒,谈论着最近发生的趣事,其乐融融,屋子里洋溢着幸福快乐的节日气氛。

“噼啪”听着窗外爆竹的声音。我探头一看:原来有几家人耐不住性子,早早吃完饭就下楼放烟花爆竹,见此情景的我也不甘落后,迫不及待的催促着大家快点吃。自己也狼吞虎咽的扒了几口饭就去收拾自己的“弹药包”,准备在田野上来个“百花齐放”。

站在空荡荡的田野上,一切准备就绪。我兴冲冲地往袋子里摸。咦,打火机呢?打我准备跑回家拿打火机的时候,站在我一侧的妈妈递给了我,说道:“还好我带了个备用的。”这时,一心只想着烟花爆竹的我也不禁佩服老妈的粗中有细。

“噼啪、噼啪”看着天空中如星辰般美丽的火花,大家都欢呼着,共同祝愿着新年的美好。鞭炮在响着,烟花在放着。那宛如幸福之花的火光开在了天空,开在了大地,也开在了我们心中……这一夜,到处都是“隆隆隆”“噼啪噼啪”的声音;到处都飘散着爆竹的硝烟味;到处也都洋溢着男女老少的欢声笑语。

临睡前,我也依稀听到了耳畔12声钟声的敲响,那承载着我们华夏儿女对新的一年的祝福与期盼。

今天是大年初一,我早上5:30就告别了暖暖的被窝,低头在床头柜上寻找着自己的红包,却听见奶奶在门口说:“才几点,人都没起,哪儿来的红包啊?”恍然大悟的我不再寻找。而是进了厨房,准备和奶奶一起包圆子。我挽起袖子,洗净双手,先将白白的糯米粉和水拌好,揉成大小一致的小团后,倒处从超市买来的豆沙……一个、两个、三个……包的越来越得心应手。包完后,我们又开始汆圆子。

正好,爸爸妈妈也起床了,看见我在厨房忙碌的身影,嘴角都露出欣慰的笑容。大家嘴上吃着热腾腾的圆子,心里也暖洋洋的,空气中充满了年味。“你的红包。”豁然抬头,爸爸手上递过了一个我期待好久的红包。接过的同时,无意一瞥,那双为我遮风挡雨的大手不知何时,以生出了皱纹。心中也不禁感慨万千。

幸福,是妈妈的手;是爸爸的肩;是过年时一家人的团聚。

【篇八:一碗酒酿圆子】

那是一碗令我难以忘却的汤,时隔几年还总能记起这一碗汤它的味道,这也是我记忆深处的美味。——题记

鲜红的招牌高高挂起,在浓郁的黑夜中,显得格外夺目。在店员的吆喝下,原本欲走的客人们纷纷留住脚步,探着好奇的脑袋,情不自禁的走了进来。从后厨传来的香味儿,萦绕着整个饭店。

那晚,姑姑心血来潮地说要带我们去吃好吃的,把我高兴得一蹦三尺高。我迫不及待地爬上车,不停地嚷嚷着:“快啊,快啊!”姑姑立马踩下油门,便飞驰而去。

我家离那家店并不远,还不待姑姑说下车,我就一咕噜地跳下车跑进店里。哇!这店可真大啊,我心中不禁赞叹道。

宽大的玻璃上蒙上了一层薄薄的轻纱,一推门,阵阵香气扑鼻而来,立马勾起了肚中的馋虫,令人垂涎三尺。坐在位置上,我拿来点菜单装模作样地看了起来。姑姑忍住笑说:“还是我来吧!”。

第一道菜便是酒酿圆子汤,浓稠的乳白色汤中几有着一颗颗小小的圆子,汤上飘着红红的枸杞。我竟看呆了,赶忙拿着碗,盛起一大勺落入碗中,一口喝下,“哇!好烫啊!”我连忙吐了出来,但……味道很不错嘛。

吸取了上次的教训,我拿到嘴边吹了吹,再送入口中。汤里有着淡淡的酒味,连同圆子也带上一点,甜甜的枸杞夹杂着淡淡的酒味儿,简直太美味了,令我吃了还想吃!

虽然那家店已不复存在,但是那碗漂浮着红红枸杞、乳白色汤的酒酿圆子汤以及它那悠悠绵长的香气已深深的印在了我的心田,这便是那记忆深处的美味!

【篇九:最香的午饭】

今年春节,我和爸爸、妈妈到乡下外婆家过年。第二天吃过早饭,我决定去帮外婆做午饭。

外婆说:“天气冷,中午做个萝卜汤暖暖身子。”萝卜要到屋后的园子里去挖,新挖上来的萝卜做汤更鲜。我自告奋勇去挖萝卜。挖萝卜也有讲究的,要先拿铲子把萝卜周围的泥土铲掉,然后一用力,萝卜就拔出来了,而且不会断。我按着这样的方法一连拔了七八个萝卜。

我把萝卜拿到水井旁边清洗。虽然是冬天,但是刚从井里提出的井水冒着热气,洗萝卜一点都感觉不到冻手。红润润的萝卜透着脆嫩,我心想:中午的萝卜排骨汤一定很鲜美。

洗完萝卜交给外婆后,我就和外婆一起做豆腐圆子。外婆先把肉、荸荠、生姜和大蒜剁碎,连同豆腐一起放在一个大盆子里面,打上鸡蛋,按逆时针方向使劲地搅拌,这样馅子就做好了。接着,外婆就教我搓圆子。外婆手把手地教我,聪明的我一学就会,我不停地搓呀搓,和外婆搓了一大簸箕的豆腐圆子。

炸圆子真有趣,把搓好的圆子投进翻滚的油锅里,圆子先是沉入锅底,一会儿慢慢飘上来,在锅里打着滚儿。颜色由白变黄,渐渐变成金黄。这时,外婆说可以起锅了。尝一个,香脆可口。

今天的中午饭我吃的最香。

【篇十:雪花圆子】

腊月二十七上午,爸爸开始做雪花圆子。

爸爸先剁肉馅,他抓几把肉放在案板上,肉块堆成了一座小山,他拿起菜刀“哒哒哒哒……”的猛剁,一下子就把“小山”剁平了。

剁完两遍后,爸爸用菜刀的一面把肉叠成了“汉堡包”,他从右边剁起,每剁一下,肉就往两边移一下。我发现,他一刀挨着一刀剁,只有这样才能把肉剁碎。还时不时有许多调皮的小肉末随着刀地抬起“飞”出来。爸爸说:“那些调皮的小肉末是它们粘在刀上,我抬刀时,有一个惯性,它们就被甩了出去。”

第三遍剁完后,我惊奇的发现:这个原本叠得高高的“汉堡包”,变成了一张平平的、大大的“披萨”。我找到了为什么它会从“汉堡包”变成“披萨”的原因:爸爸几刀剁下去,也就把肉剁平了。他每回看见“披萨”的一角快掉下去时,就用手把它往上叠一下再剁。

爸爸把肉馅剁好了,奶奶就走进厨房,从一碗花生粉里抓了一大把撒进肉馅盆中,并用筷子把肉馅和花生粉拌匀,这花生粉是为了让肉馅更松一些,更香一些,就像把沙子撒入泥巴中,泥巴就会变松。紧接着她拿出酱油、坨粉、五香粉,把它们都撒入肉馅中,搅拌均匀。酱油是增加肉馅色泽的,坨粉是增加肉馅粘性的,五香粉是给肉馅调味的。

下午,奶奶和爸爸开始了做雪花圆子的最后一步:把肉馅变成肉丸,再给它粘上用水泡软的糯米。奶奶从肉馅盆中掐出一坨肉,再把它掐成一个个小肉坨,揉成圆形,放在手中,奶奶在手中放上糯米,就开始上下抖动,小肉球在奶奶手中快活的翻着跟头,当它全身上下都穿上了一件糯米衣服时,一个雪花圆子就完工啦。

雪花圆子,大人、老人认为它是一种象征团团圆圆的食品,小孩则认为它是一种美味。

开饭了,雪花圆子出现在了餐桌上,我夹起一粒,咬一口,啊!那滋味真叫人回味无穷。

热门推荐
1家乡的小路
2这样一个姿态
3那几株小嫩芽
4人生苦味
5十月桂花
6写给未来自己的一封信
7我从书中读岳飞
8以旁观者角度看历史
9赶路
10十三岁我多了一份责任
11弹钢琴的乐趣
12行走在春天的路上
13我是小书迷
14军训生活
15走过从前
16世上无难事
17月考
18跳绳比赛
19收获真正的快乐
20谁说女子不如男
21那一节体育课
22我的偶象
23故乡
24第三只眼
25曾一起走过
26又是一年秋风起
27那次玩得真高兴作文300字
28别担心,我可以的
29努力吧,少年
30时间管理小结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