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快乐的劳动节作文】
五一节到了!我们去宝鸡玩了,我们先去看望了大姨,然后我的姨父请我们去吃饭,吃饭的人有:大姨、姨父、妈妈、姐姐还有一位叔叔抱着一个十个月大的小宝宝,那个宝宝很重很重我都抱不动他,不过只有我抱不动他。我们吃的.是火锅。第二天,我们去了吴山,半路上我们买了些糖糕,咬了一口,哇!脆脆的、甜甜的真好吃!
我们到了吴山,糟糕!下起了倾盆大雨没法上山了,不过我们看了一场节目-----土匪抢亲。哇!好精彩呀!
到了晚上我的姐姐请我们唱歌,我也唱了几首歌。好开心呀!
【篇二:广州春节作文】
广州是一个拥有2200多年的历史名城,也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始点,拥有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底蕴的广州,自古以来就是中国南方政治和文化的中心。
如果有人问到,什么时候来广州旅游最能体现广州的地方风俗习惯呢?那么我首先会向他推荐春节。
穿衣戴帽应该是广州人过年最不重视的`一项,但恰恰又成广州过年时的另一道风景线。当代的广州人对穿戴的个性追求完全不亚于香港人,所以,在大年初一之前的两三个星期的时间里,就成了当代广州人到各大商场和店铺选购新年衣物的黄金时期了。大人们都会带着小孩子上商场亲自为孩子挑选衣服。红、绿、蓝、紫各色各样的穿戴别具一格。过年要穿的红红火火,这在广州人的眼里早已成了古风古俗,他们的追求则是穿的时尚,穿的有个性。所以看看新年期间,花街或商业大街上的人,就知道现在流行什么款式了。
民以食为天,尤其是最会吃和最能吃的广州人,过年的食物是十分丰盛的。在过年那会儿,家家都会吃一些糖糕和油炸食品。又香又滑的年糕洒上特制的白糖放入锅中蒸上几十分钟,那香软甜蜜的滋味准让你赞绝不口,这还寓意着新的一年步步高升,生活过的甜甜蜜蜜。而一些油炸食品则寓意着生活过的有滋有味。
“年廿八,洗邋遢。”广州人喜欢在大年初一前三天在家里举行大扫除。大扫除之后,大多数广州的家庭妇女就会抱着宝宝去洗个澡,寓意是将身上的晦气洗去,过上一个富裕年。
到了大年的初一,如果天气良好的话,很多广州人都喜欢去登山,这样俗称“行大运”,人们不仅想在新的一年里获好的运气,而且更想登高望远,希望事业蒸蒸日上。比之于全国其他地方,广州人更有权利说一句:春节来了!
【篇三:过年】
春节是中国最隆重的节日,我印象中的春节,本该是热热闹闹,一家人欢声笑语的,可时代变了,物是人非。
以往的春节,是属于孩子们的。过年前的大扫购,我们都是争着去的,因为可以自己挑选零食、烟花以及新的玩具和衣裳。拿着自己心仪的东西,我开心的上蹦下跳,到了家,我便迫不及待地拆开糖糕的包装,美美的吃了起来。“喂,来玩炮呀!”我又扔下手中的糖果,飞一般跑出了门,与我的堂兄妹们“疯”了起来。
年夜饭也是我所期待的。不仅仅是因为菜的种类多,更重要的是那温馨的场面,你一句我一句的聊着,好像有说不完的话儿。一家人聚在一起,围满了餐桌,一人挨着一人,别提有多温暖了。
我最喜欢的就是看春晚了。吃完年夜饭,过一小会,春晚开始了。人坐满了沙发,都目不转睛地盯着屏幕。遇到相声小品中搞笑的部分时,大家一齐哈哈大笑,还有人拍拍身旁的人:“哎,你看这个,太好笑了。”这是孩子们之间常发生的事。遇到一场精彩的魔术和杂技时,大家都露出惊羡的目光,或“哇——”的叫一声。
年虽然在日历中被划掉,但它可以在我们心中停留很久。
今年的年,我的预想是比之前更热闹,可我发现时代真的变了。
春节前的购物,似乎没人愿去,就连我的想法都是:去外面吹风,不如在家里看电视。
年夜饭的菜没变:鸡鸭鱼肉,以及一些蔬菜。但我感觉变了什么:大家并不像之前一样欢声笑语,吃饭的只顾吃饭,看手机的看手机,偶尔有一两人说上一两句,但内容大多是:你去年过得好不好?你孩子考试考的怎么样?我也草草吃完饭,什么也没说便下了楼。
但春晚依旧是我最期待的。我早早坐在沙发上盼着春晚早一点开始。好不容易春晚开始了,而我身边只坐了几位玩手机的人,我又扭头看去,两个大人在房中聊天,一个人在房中看手机,有人在楼上不知干什么,更多的人坐在沙发或者椅子上打“吃鸡”与“王者”,似乎只有我在兴致勃勃的看着春晚。
哟,到了相声了,我最爱听了。一个笑点足以令我捧腹大笑,我手往后一伸,是想拍打着什么,手落空了,反应过来了,心也空落落的。相声似乎并不好笑,因为我没法笑起来了。
这个年似乎是自己陪自己过的。
为何?是年变了?还是时代变了?亦或是人心变了。
【篇四:做糖糕】
今天的天气就如我的心情一样,晴空万里,十分舒畅。一大早便起了床,因为今天可是有一件重大的事情要发生呀。那就是—去外婆家做糖糕。
糖糕呢,就是一种以面粉、白糖、红糖为材料制作的特色传统小吃,以现炸现吃最能体现其香甜可口,酥脆诱人的特点。刚出锅的糖糕呈椭圆体,形状立整。放置后容易变软变塌,表皮不再松脆,吃起来又有一番风味。做糖糕还有一样必不可少的东西,那就是糖糕模具。模具的样式也各式各样,小小的模具就让平凡的糖糕变得与众不同。
做糖糕的方法十分简单,首先将面粉放在一个大盆中,一边用筷子搅拌,一边淋入滚烫的沸水,边和面边加水和糖,揉面可是个技术活,面团不能太硬也不能太软,要软硬适中,揉的时间越长,那糖糕咬起来就越有嚼劲。接着将糖糕模具拿出来,洗净并擦干,将面粉撒入模具中,摇晃几下,使面粉均匀涂抹在模具底部,再将多余的面粉倒出,把事先揉好的面团搓成一个个小团,放入模具中,用手压平,最后拿起模具在桌上一敲,映有花纹的糖糕便完成了。将做好的糖糕放入锅中蒸煮大约半小时即可食用。
刚刚出炉的糖糕软糯香甜,还可以炸糖糕,色泽金黄,外焦里嫩。表皮脆嫩,内层软乎乎的,甜香适口,受到人们的喜爱。
不过现在很少有人来做糖糕了,都说嫌麻烦。唉,真怕再也吃不到这么传统的美味哩。
【篇五:糖糕】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几乎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美味。北京的烤鸭、南京的小笼包、扬州的炒饭……从宴会上的正餐大菜,到街头巷尾的风味小吃,可以说数不胜数。但令我最难忘的还是在安徽吃的糖糕。
糖糕不仅味好,样子也好看。被炸成金黄色的面团里包裹着已化成糖水的糖,就像是一个母亲紧紧地抱住自己的孩子。把它掰成两半,黄色的面团和白色的糖水混在一起,着实令人垂涎三尺呀!
糖糕的做法很简单,材料也是常见的:面粉、发酵粉、白糖、水。首先在盆子里倒入一些面粉,再倒点水,把它揉成面团,撒点发酵粉,继续揉,一定要揉到发酵粉与面团完全溶和在一起。要是没有完全揉和在一起的话,炸出来的糖糕就不太好吃。然后,将面团完全密封,让它充分发酵。大约过二十分钟,就可以将面团拿出来切成小块,中间开个口,塞上白糖,放在油锅里炸,炸到外面的面变成金黄色即可出锅了。
吃糖糕很有意思的。吃糖糕时,我喜欢先用一根管子插进去,把糖水吸出来,再吃外面的那一层金黄色的皮,香香脆脆,可好吃了!
记得有一次,妈妈给我做了糖糕,刚出锅,我的“爪子”便伸了过去,结果,烫的手都起泡了,妈妈笑着对我说:“心急吃不了热糖糕呀!”
【篇六:温州的春节】
温州的春节,最讲究的就是“色香味”俱全。
“色”便是过年时最常见的大红色,到处一派喜气洋洋。你看,距过年还有好几天呢,家家户户就开始贴春联,换福字,穿新衣,放爆竹。全城一片红色的海洋。大人总喜欢给小朋友准备红色的新衣,按年画娃娃的模样来打扮。一到晚上,更是热闹。广场里,街道上,到处都是彩灯,亮堂堂、红彤彤的,路灯上的小灯笼更显喜庆。
让我印象最深的“香”则是晒在屋檐下的酱油肉。温州人喜欢在农历十一月的时候开始晒酱油肉。奶奶说,过了冬至,晒的肉就不好吃了。所以,家家户户都盼望着在冬至前能有几个大太阳的好天气。在酱油里放一些调料,然后把生瘦肉放进酱油,浸足几个小时,再晒干食用。自己做的酱油肉,不仅肉质鲜美,味道也是让人垂涎三尺。奶奶总把酱油肉高高挂在竹竿上,那些闻香而来的小猫小狗吃不到就会干着急。
过年的“味”自然是不少的。冬至的汤圆,香甜软糯;捣出的糖糕,回味无穷;祭灶的麦芽糖,色味俱佳;年夜饭时的餐桌更是三牲五鼎,琳琅满目,令人眼花缭乱。这可是像我这样的吃货最喜欢的。
春节的味道,便饱含在这“色香味”这中。
【篇七:那件小事激励着我】
我时常会想起一位老人,那是一位遥远的,却无法被岁月的烟尘淹没的老人。
那年我10岁,跟着父亲一起陪伴母亲去城里的大医院动手术。一天中午,母亲突然说有些饿了,父亲便递给我一些零钱,让我
去医院大门口买些吃的。我暗想:该买些什么呢?母亲爱吃甜食,就为她买些糖糕吧!
来到卖糖糕的地方,人很多,早已在摊前排起了长长的队伍,我无奈地站在队末,时不时地踮起脚尖朝前望去。谁知,轮到我时,糖糕正好买完,我的眼泪“刷”地流了下来,对摊主说:“我妈妈已经两天没吃东西了,她最爱吃糖糕。”
摊主是位老人,头发花白,背有些弯曲。看着我的样子,他似乎有些不知所措,伸出粗糙的大手替我抹着眼泪,满脸愧疚地说道:“丫头,咱不哭啊!明天,爷爷一定给你留一块最大的糖糕!”
无奈,我到别处买了两笼小笼包就回去了。接连十多天,我们都在医院的食堂里买饭吃,母亲的身体渐渐康复,我也天天陪在病床前和她聊着天,至于老人的承诺,早已被我给抛到了九霄云外。
母亲出院的那一天,天上飘着雪花,路上行人稀少,医院门口的摊也比往常少了很多。
刚走出医院大门,就听见那位卖糖糕的老人叫我:“丫头,你过来!”
我走近他的摊位,她顺手递给我一包糖糕,絮絮地说:“丫头,这几天我每天都会挑一块最大的糖糕包好等着你,进出医院的人这么多,我都留意着,就是看不见你。今天,你穿了一件红色的羽绒服,我差点没有认出来。快,把这糖糕拿给你妈妈,还热乎着呢!”
顿时,泪蓄满了我的眼眶,糖糕很热,温着我的手,也暖着我的心。
父亲过来付钱,老人却执意不肯收。他笑了笑,说:“这丫头我很喜欢,年纪虽小,却有一份孝心!”
那一刻,我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只是突然明白:千万别辜负生活,辜负生活中这些无私的给予。
我觉得,老人给我的不仅仅是一块糖糕,而是人世间的珍品,他能激励我的一生!
【篇八:儿时的味道】
提起童年,每个人都最熟悉不过了。童年的味道就是那甜甜的糖糕,那粘粘的糯米饭,而在我脑海中最最挥之不去的便是那外酥里嫩的绿豆饼。
记得那是2009年的一个冬天,我虽然裹着厚厚的棉衣,但是依然冷地直哆嗦,我颤巍巍地走到椅子边上坐下,奶奶便端来了一盘香气氤氲的绿豆饼,只见那个绿豆饼外面是酥酥的面皮,里面是极嫩的绿豆糕,我与奶奶面对面坐着,吃着那热气腾腾的散着诱人香气的绿豆饼,奶奶还边吃边说:“这是个绿豆饼,很甜很好吃哦!”
我也用我当时极少的词汇量来表达着我的满意:“豆饼……好吃……甜……的!”奶奶看着我也露出了喜悦的笑容。
在不知不觉间,太阳来了,我冲出门来,但是依旧有几阵凉风吹来,我走在那有着麦味的田间,时不时地飘来绿豆饼的清香,这清香,胜过田间的一切香气,奶奶大声喊道:
“早点回来。”
“好的,奶奶!”我亲切地回答。
“快点回来,吃饼儿!”
“好的……马……回来……吃饼饼!”
我坐在田间,手里拿着奶奶给我带着的两个绿豆饼,慢慢咀嚼起来……
在一首儿童诗中有这么一句话:“童年已飞过树梢,时时刻刻地准备落下,而田中的老牛也正在咀嚼着夕阳。”
“多好吃的绿豆饼!”我欢快地叫着,此时,我也正咀嚼着夕阳的味道。
虽然童年一去不返了,但绿豆饼的那一丝香脆的味道却让童年永驻下来。
【篇九:畅游民街】
我的家乡在新疆昌吉市,这里有历史悠久的古代粮仓,有景色迷人的滨湖河,有远近闻名的大剧院……但最让我流连忘返的是回民小吃街。
周末,我和爸爸一起游览了回民小吃街。还没来到门口,我就被那古色古香的建筑风格所吸引。抬头望去,那金色的牌匾上镶嵌着“昌吉回民小吃街”这几个刚劲有力的大字,格外引人注目。走进大门,首先印入眼帘的是熙熙攘攘的人群以及琳琅满目的店铺;继续向前走,左侧青灰色的墙壁上刻满了栩栩如生的图案,有连绵起伏的高山,有淙淙流淌的溪水,有苍劲挺拔的松柏,好一副高山流水图!再往西走,就看见了一排排西域骆驰的雕像,顽皮的孩子们早已爬了上去,开心地比着剪刀手,在这里留下了美好的记忆。信步走去,我和爸爸不费吹灰之力就登上了位于小吃街中心的平安观光塔。放眼望去,碧空如洗的天空里飘着朵朵洁白的云彩,高楼林立的大厦错落有致,奔流不息的车辆行驶在马路上,绿树成荫、繁花似锦的街道上,人们或快或慢或悠闲或匆忙的走着……繁华热闹的场景尽收眼底,让我忍不住连连赞叹!
逛饿了,我和爸爸就大快朵颐,享受美食了。先来一个糖糕吧,金黄酥脆的外皮里包着香甜的芝麻核桃馅,咬上一口,酥脆掉渣,甜而不腻,保准让你吃完一个,还想再来一个。走到凉皮店门口,我就挪不动步子了。黄澄澄的凉皮配上白花花的蒜泥和红亮亮的油泼辣子,再撒上绿油油的香菜,那味道真是一绝,再配上几串烤肉,就更加完美了!
回民小吃街不仅有古色古香的建筑,垂涎欲滴的美食,还有民族特色的工艺品,小吃街真是个令我流连忘返的好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