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号子声的作文

【篇一:我的暑假生活优秀作文】

暑假很有趣,很多人都很喜欢放暑假,因为这样就可以不用上学了。我的暑假虽然很苦,但还是有收获的。

放暑假了,听说一批工程队招收临时工。我欣喜若狂,决定去试一试,时间为一个月,我便向爸爸提出这个要求。没想到,爸爸竟赞同了,他很想让我独自一个去外面的世界闯一下。第二天,爸爸就陪同我一起乘车去报名。虽然我没有强壮的体魄,更没有惊人的体力,但我居然被选中了。他们见我是个勤工俭学的初中生,就安排了一个模板装的木工差事给我。

次日凌晨我上了去工地的汽车,两个多小时以后到达工地。施工队长叫我跟一姓梅的木工队长去后面干活。

工作时,必须站在六七米高的地方拧螺丝,上上下下都是空的,心里有点害怕。但经过几次上下终于适应了。站在高处眺望远处,心旷神怡,我算是真正体会到了“极目楚天舒”的意境了,心中不由得产生一种自豪感。可是工地毕竟不是高楼客厅,日子久了,不免要吃点苦头,拧螺丝,装木卡,钉木模,我娇嫩的手上打起了泡,磨破了皮,成了茧,开磨光机的时候,手被震得麻木。筑混凝土大梁,必须一气呵成,中间不能间断,所以有时候竟拖到下午一两点才开午饭,饿得肚子咕咕叫,脑袋嗡嗡响,真恨不得跟队长吵几句。但是我没有,因为身边的师傅依然干劲十足,谁也没有怨言,没有懈怠,机器的轰鸣声,工人们的号子声,善良友好的咒骂声,组成了雄壮的交响乐,这交响乐叫人忘记饥饿,忘记疲劳,只有激动和兴奋,我情不自禁地哼起了歌。

短短的一个月过去了,我时常想起那段苦日子来。在这一个月中,我虽然吃了点苦,但是锻炼了我,教育了我,让我理解了什么是生活,使我明白了自身的价值。

在工地上,我还拍了几张照片,都是队里工人劳动的情景,其中一张三个年青人都只穿了一条短裤,一双看不清是什么颜色的运动鞋踩在泥水中,他们手中紧握铁锤,浑身都是汗,在烈日的`暴晒下挖泥坑。他们很能够吃苦耐劳,我借他们的形象,鼓舞自己,使我在新的学校勤奋读书,取得优异的成绩。

此后,有好几回我都做着这样的梦:又放暑假了,我仍和梅班长一起,头戴安全帽,脚系保险绳,手拿螺丝扳手,在高高的脚手架上穿行,如猿猴一般快乐,朵朵白云浮在我的周围……

【篇二:晨曦】

晨曦温柔地撒在大地上,像是一个金发少女在用她的头发,涤荡着整个大地,温暖到人的心里。

黎明时分,我站在山巅上,远眺着睡意朦胧的寂静的远山;俯瞰着山脚下一泓水流的江水,迎接晨曦的到来。慢慢的、慢慢的……她来了。

晨曦是黑夜的终结,是一道虽微弱却充满希望的光。她来了,驱散了黑夜,轻轻地从东边揭开了笼罩在大地上的面纱。然后,又轻轻地、温情地唤醒了群山、唤醒了大地、唤醒了酣睡的生命;使天地万物万象更新,一片光明让大地苏醒,望着唤醒自己的母亲,那么天真、那么乖巧……

我不知不觉地被这幽雅静谧的景色吸引了……也不知何时,从不远处传来了一阵阵因隐隐约约的号子声。哦,我看见了,在江的下游,不远的拐弯处,慢慢地露出了一只大木船,船舷的两边各站着三个人,只见他们弯着腰,用肩膀使劲地撑着插入水中的船篙,两脚奋力地踩着船舷,向船尾用力地走去,但船身却是向前的,他们这样反复不断地向船尾走去、走去……

木船艰难地,缓缓地前进着……

我望着这逆水行舟的情景,听着这越来越高亢的号子,心中顿时升起了一种新的、向上的力量,这种力量是必然的、永远向上的。这时,一轮红日已喷薄而出,冉冉升起。那只奋力而上的木船,缓缓地驶到了我的眼前、驶到我的心中、驶到我思想中的无限的海洋……此时,嘹亮的号子在山野中回荡,久久不避……

我看着、听着,仿佛自己也站在木船上,与他们一起喊着同样的号子,与他们一起撑着船篙,迎着初升的红日……

【篇三:情系小雪】

“嘿呦……嘿呦……”伴随着沉稳有力的号子声,捣糍粑井然有序地进行着。在大人们不断的锤起锤落下,热腾腾的糯米饭不一会就捣成了粘糊状。空气中弥漫着浓浓的米香。孩子们手里拿着捣好的糯米团子,一边津津有味地吃着,一边绕着石臼奔跑着,嬉戏打闹着。

在我的印象中,小雪还和家人有关。在这一天,一家人会相聚在一起。我和爸爸妈妈会回到农村老家,和爷爷奶奶团聚。奶奶总会炖一锅热腾腾的莲藕排骨汤,我们一家人围坐在一起,边喝汤边聊家常。和家人在一起总是那么温暖,哪怕面对困难,有了家的温暖,就不会感到害怕、迷茫。爷爷曾告诉我:小雪分为三侯,第一候为虹藏不见,二候为天腾地降,三候闭塞成冬。天地闭塞,大地被寒冷包裹着。大家都已经为过冬做好了准备:捣糍粑、晒鱼干,贮藏蔬菜。小动物们也不例外,纷纷躲在家人的怀抱中,感受家人的温暖。

2006年的时候,“二十四节气”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我为祖国感到骄傲,为劳动人民的智慧赶到骄傲。

【篇四:品味秋韵】

金秋九月,秋姑娘迈着轻盈的步伐,穿过田间,掠过果园,走进校园,踱步在大街小巷,散发着浓浓的秋韵味。

金色的太阳怀抱着金色的大地,好像全世界都被金色主宰。一阵微风过后,凉风习习,抬头仰望天空,秋日的天空,透射出蔚蓝至极的深邃,恬静高远,让人神清气爽;一对“人”字形大雁从天空掠过,唱着群歌:“秋天来了,天气凉了,我们大家一起去南方。”闭上眼睛,嗅一嗅,秋美人散发着谷香夹着果甜味;仿佛清晨品着麦片、尝一口苹果,沁人心脾。听!秋美人徐徐地抚过麦田、银杏树、桃树、柿子树;仿佛金庸笔下那畅快淋漓的《笑傲江湖》。

沉寂了二个月的校园,在秋姑娘的到来之际,绿茵茵的草地微微发黄,依依多情的杨柳,鲜绿渐变成暗绿,低着头向鲜艳的红领巾敬礼。转眼映入眼帘的是微微颤抖的枫叶群,在金色的日光下,真不愧“霜叶红于二月花。”“1234,2234…”欢快的节奏伴着清脆的击掌声,带来了新的希望…

看远处金黄色的海洋,蟋蟀沉沉低吟,蝈蝈欢快歌唱。人们激情的守候在轰鸣的收割机旁,号子声伴着谈笑声;处处洋溢着秋收的喜悦。伴随着——“新鲜的水果快来採呀”;映入眼帘的是黄橙橙的鸭梨,羞红的苹果,甜丝丝的葡萄,又酸又甜的桔子,小红灯笼似的柿子…和欢快的采摘人群构成了一幅唯美的果园人文图。

秋,没有春天的绿意盎然,没有夏的蓬蓬勃发,也没有冬的白雪皑皑,有的是收获、欢愉的韵味。

【篇五:唱给家乡的赞歌】

我爱唱歌,也常唱歌。今天,我要为生我养我的家乡唱唱赞歌。

一歌赞景美

“家乡美,家乡美,最美的还是那家乡的水。”我的家乡多水,是个水深湖泊多的地方。当你漫步于山野之间时,你会时常发现山涧里淌出的清泉。泉水饮来既甘甜可口又清凉去暑,是纯天然的矿泉水,多喝有益健康。

这里的山虽然不像名山那样高大险峻,但它的小巧玲珑也别有一番滋味。就拿清江河边的一座小山峰来说,远观此山峰,它的形状就像一根向上翘起的食指,笔直地指向天空。故人们给它取了一个名,叫“石柱子山”。其名虽俗,却也给人们无限遐思,“指点江山”、“与天邂逅”、“催人奋进”……

更有趣的还是人们四季游乐于这世外桃源之中。春天踏青,夏天消暑,秋天狩渔,冬天的江面在银装素裹中似一条碧绿的带子盘绕在土家山寨中,凸显出了大山的不凡气度与江河的博大胸怀。

二歌赞民俗

“二月里来是新春,娃娃跟姑去相亲。”新年外出探亲相亲,是家乡人必有的活动。你瞧,马路上的人流物流车流格外繁忙。一户户人家携老带幼手抱礼品匆匆行走在欢声笑语中,红扑扑的脸上怎能掩饰住新春的愉悦及对未来的憧憬?

端午节是我家乡过得隆重的节日。每到端午,吃粽子、喝雄黄酒自是不在话下,但我觉得最有趣的还是赛龙舟。随着高亢激昂的号子声,船桨划动的水波层层向岸边急速地荡漾开去。岸边,欢快激动的欢呼声此起彼伏,诠释了土家儿女自信、奋进的豪迈。土家牛王节、女儿会等众多的民族聚会,让我们在幸福中徜徉。

三歌赞人情

“我生在一个小山村,那里有我的父老乡亲,胡子里长满故事,憨笑中埋着乡音。”我的父老乡亲都是地道的农村人,农村人没有文化,但骨子里的善良、憨厚、淳朴让世人敬仰。

清晨的溪边,一群活泼的少女正在洗衣服。她们容颜俊美、手脚麻利,嘴里自然流淌悦耳的山歌,婉转的乐音荡漾在云雾遮蔽的大山之中。黄昏中,勤劳的庄稼汉正赶着牛儿在辛勤耕耘。古铜色的肌肤在暖阳中越发显得锃亮,汗珠在面颊上流淌、滚落在犁铧新翻开的泥土中,播种庄稼,也耕耘希望。

大树下,清风中,孩子们在大人的怀抱中,聆听着“牛郎织女”、“嫦娥奔月”的美丽传说,在数星星中甜甜地睡去。老人们手摇蒲扇,享受着茫茫月色,好不惬意。

家乡,我温暖舒适的家。家乡,我一生的牵挂。

【篇六:弘扬传统文化,热爱美丽宜昌——观《新春第一课》有感】

“叮叮当当,叮叮当当”。嘿!铃声响了。同学们兴高采烈的走进了教室,李老师精神抖擞的打开白板和我们一起观看“2015年新春第一课”。

“弘扬传统文化,热爱美丽宜昌”。我们宜昌有着历史优良传统,过年时爆竹声声响,舞狮采莲闹新春。美丽的宜昌有着美丽的山水文化,西陵峡、山峡大瀑布、大老岭、后河森林公园、柴埠溪……有著名的水电文化,宏伟的三峡大坝、葛洲坝那数一数二的高级水电工程,世界闻名。

宜昌有着名人巴土文化,周立荣是长阳土家人,他挖掘巴土文化的精髓,2012年成为新闻重大人物,恋歌声声唱巴土,2012年9月他的作品《巴土恋歌》在中央电视台播放,他还担任了宜昌副主席,但他还是继续传承巴土文化,打造梦幻土家。

那铿锵有力的峡江号子,在胡振浩爷爷口中流出,他是秭归人,于1986年当上了教师。1988年前当了船工号子,他以前在江边的时候,经常听见纤夫唱号子,现在没有了,他想是让我把这号子声传下去,还是把它带到土里,经过深思熟虑最终在他的努力下,从秭归唱到了北京,后来再拍号子的MY时在相机前与世长眠,但这号子声已经传到大江南北,传到同学口中了,他是我们永远的峡江号子王。

三国文化赫赫有名,在宜昌就有当阳古战场。汪国新他是我国的一级画师,他手中的关公真是正义凛然,他在拜访小学时带领学生们读三国,写三国,聊三国,看三国,画三国,品三国。还举行关公文化万里行活动,他的画笔三国情,三国文化就这样弘扬下去。

巴楚文化又名土家文化。跳丧,巴山舞,出嫁时哭嫁……这民族文化在宜昌的各个县城里都流传着。

在湖北武汉与四川的重庆的两座城市之间,有一片美丽清晰,环境优雅的地方,那就是宜昌。宜昌未来将会变得更好,这梦想之城的召唤下,使更多投资商人进入宜昌。3年后宜昌便变成不一样的宜昌,5年后你将入住这奇丽的城市。

让我们一起弘扬传统文化,热爱美丽宜昌。

【篇七:涛声依旧】

浩淼的东海,翻卷着白浪,浪花里传唱着一首首《渔光曲》,风儿静,海浪却难平,那奔向东海的琴江水婉约、高昂,倾诉着……

蛇蟠岛的石洞里,那龟裂的大橹似乎还在不甘地发出咿哎声,还在渴望用自己的身躯卷起那一簇簇的浪花。阁楼上,斗笠蓑衣满是尘埃,无语地凝视着游人,默默地承受着那一声声“爸爸这是什么东西?”“妈妈,那个干什么用的?”的问题。失落流失,失落的是奋斗的辉煌,流失的是一段艰辛的历史。

站在石窟展馆前,眼前浮现起了一个个大雨倾盆的日子,蓑衣斗笠遮不住,雨水汗水直往下淌,几个虬臂的渔民在一位满脸风霜的中年人的号令下,奋力摇橹,他们的号子声一出口就被风吹走,走得很远很远。他们在滔天巨浪里,凭借自己精湛的驾船技术,凭借着长期斗风斗浪的勇气,为自己拼出一条生机,为家人拼出几多希望,而远方的岸边又有多少的家人倚门而望,揪心,盼夫儿归,盼鱼满仓,盼……

“昂……”嘹亮的汽笛声击破了眼前的一幕,那白色的防浪堤尽头,那碧波的海面上,一艘艘银灰色、浅黑色的巨轮疾驰而过,奔向远方,一亩亩明镜似的方塘的外面,船头上那叠得高过岛礁的渔网和蟹笼高傲地抬起了头,那道犁开的浪沟,笑得久久合不拢嘴,它在笑啥,笑这陈旧的破帆烂橹,还是笑迎那丰收的喜悦?岸边的广场上歌声飞扬,那是渔家女子在欢唱,在送迎自己的亲人。海风温柔地抚摸着她们的脸,笑声漾漾,随风飘荡。

洋面上方飞着那白色的海鸥,千古未变,这蓝天碧海间的精灵,谱写着一曲曲歌谣,千古不变的琴江潮鸣唱着,东海的涛声应和依旧,如今的曲调是多么美妙。

【篇八:端午龙舟赛】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端午节,据说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的。吃粽子和赛龙舟是这天必不可少的习俗了。

吃好中饭,我们就早早地来到余杭塘河等待划龙舟比赛的开始。我看见一排排龙舟整齐有序地一字排在河面上。龙舟是用木头做的,很狭长。每个船头都挂有一个色彩斑斓的龙头,随着龙舟的前进,龙嘴就会一开一合。船身插满了各种各样的锦旗,迎风招展。船尾还有一个高高翘起的龙尾。船的两侧坐满了人,中间有个大鼓,一个人拿着鼓锤,另一个人拿着一面锣。还有一个人站在船尾,手握着一根长长的船桨。大家都准备就绪等待号令。

只听一声哨响,鼓声也随之响起,队员们整齐快速地向前划去。龙舟如离弦之箭一般,嗖地“窜”了出去。岸上的人们随着龙舟的飞速前进,为龙舟上的队员们加油鼓劲。我也看得激动不已,为大家的精彩表现而欢呼。一时间,鼓声、号子声、加油声响成一片。

排在河岸边的龙舟也一艘跟着一艘加入进来,大家你追我赶,随着锣鼓的节奏,船上的人动作整齐划一,有些嘴里还喊着口号,听起来更加有气势,让我们跟着激动万分。有些人衣服被打湿也毫不在乎,依然拼尽全力继续往前划;有些人一边划还一边用盆子往外舀水。

原来划龙舟不仅好玩,还可以给我们很多启示:只要大家团结,就能完成很多事情!

【篇九:记忆中的声音】

童年,将离我们而去,小升初就要来到,我们从稚嫩可爱的一年级小豆包一路走来,每天都有美妙的声音,春天有鸟语和树叶摇动的声响;夏天有蝉鸣;冬天有北风呼啸而来的声音;秋天有果实落地的声音,农民的号子声。但让我最忘不了的要数那一声声清脆鸟叫。

一天,一声声清脆的鸟声传来,透过窗户,钻进我的耳朵中,我醒来睁开那睡意的眼望着窗外。一只小鸟正在窗户上望着我,我起来打开窗户,它却飞走了。之后它每天都是我的闹钟,叫我起床。有一次,我忍不住去看看小鸟为什么每天都来看我,我跑去阳台,“哇!”我叫起来,“有个窝!”这一叫把妈妈给引了过来。她说:“怎么了?早上大叫什么呀?”“妈妈你看,有个鸟窝!”我说,“燕子啊!”妈妈说:“你知道燕子来我们家建窝代表什么吗?”“唔嗯。”我支支唔唔了半天“哦!我知道,我有燕窝吃了!”妈妈又好气又好笑地说:“吃吃吃,整天就知道吃!”“我们家环境好,有福气!”妈妈说。

过了几周,“吱吱吱……”一声声鸟叫传来,我打开窗外一看,有五只小鸟,“这位小鸟当鸟妈妈!”我不禁说。之后我每天都给鸟妈妈吃的,这五只小鸟也一天天长肥了,我们关系也更好了,敢飞到我肩上了。

有一次,我被老师批评,垂头丧气回到房间,发现小鸟在书桌上等我多时了,见我进来飞到我的手上,轻轻啄着,好像在安慰我。

春天过去,夏天过去,秋天也去,冬天到了,早晨没有了鸟叫,打开窗户一看,一堆食物堆在窗台上,鸟巢也空空如也——燕子迁到北方去了。

谁说人与动物之间没有信任?现在那声声鸟叫还在我耳畔回荡。听,记忆中的鸟叫声。

【篇十:年味】

每次回家过年,我都十分快乐,而每次回家过年的感受都不一样,过年我都参加老家的传统活动,没有一次是落下的。我老家的传统习俗有,打糍粑,舞草龙灯,你丰富传统习俗使我每次过年都丰富多彩,不过我最喜欢的还是舞草龙灯。

因为每次回家过年,我都会跟我许久不见的伙伴,相约一起去舞草龙灯,我们先来到稻草堆旁,扯下做草龙灯要用的稻草,交给村里会这项手艺的老人,到了晚上,这项活动就开始了,因为我舞草龙灯是祈祷来年风调雨顺的一项祭祀活动,所以,每次举行这项活动时都是很热闹的,我和几个约好的伙伴,拿起我们舞龙灯用的道具,上好香,就准时八点出发。

我们舞上草龙灯,来到每家每户,喊着我们家乡独特的号子,草龙忽高忽低左右摇摆,好像在巡视人间,给每家每户送上新年祝福,每家每户的主人也会因此给我们回礼,有时会送上一些香,有时会送上一些糍粑,还有的会给我们一些钱,高亢的号子声,在整个老家回荡,绕梁三日,经久不散,一晚上下来,可能我们嗓子都喊哑了,但是我们十分开心,这可能就是过年时独特的味道,能和儿时的伙伴一起,这本就是一件开心的事情。

当我舞完草龙灯我停下来,看着家门口,那宽敞的街道,那挂满灯笼的家家户户,那一副只有过年才会拥有的独特景观,闻着那山林里特有的空气,我就在想,这应该就是家乡独特的年味吧,这一种在其他地方无法感受无法回味的味道。

今年回家过年,那变化万千的家乡,两排整齐的路灯,那不再崎岖的山路,那五彩斑斓的彩灯,构成了新的一年独特又极富诗意的年味。

热门推荐
1我的妈妈
2放鞭炮
3童年趣事
4家乡的小河
5小学中秋节作文
6我与音乐的不解之缘
7《草原上的小木屋》给我的启示
8送你一个微笑
9开在记忆里的花朵
10班级推销员
11我的好朋友
12浮想
13猜猜他是谁
14暑假生活二三事作文
15青春因梦想而美丽
16尝跳跳糖有感
17个人经历作文
18给自己提个醒
19美丽的庐山
20读《目送》有感
21枕头大战
22真英雄作文
23那些令我感动的目光
24花期不都在春天
25老鼠玩电脑
26雁荡山游玩记
27玩第五人格
28看日出
29六一儿童节
30祖国颂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