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动物性的作文

【篇一:《少年维特之烦恼》读后感】

《少年维特之烦恼》是德国作家约翰·沃尔夫冈·德国的代表作之一,是一本书信体小说,以维特写给朋友的书信展开的整个故事,人物内心情感丰富,整个小说类似于人物的自白,维特是一个成长于良好家庭的多才多艺的青年,他善于作诗绘画热爱美好的大自然,但性情敏感多愁向往自由,平等的生活,希望从事一些有实际意义的工作,但周围的社会却充满登记的偏见和鄙陋习气,作者以自己的亲身经历蓝本不仅传达了欧洲从古老的封建制度向资本主义制度。

由于一些原因,维特告别了家人和好友来到了瓦尔海姆,一个风景宜人的偏僻山村,他在这里心情感到很雀跃,他说:“我想不出是什么让我周遭的一切变得犹如伊甸园般引人入胜,是这里有迷惑人的精灵在游荡,还是我心里有温馨,美妙的.奇思异想?”他还说:“我真想变作金甲虫,飞翔在花香满盈的天空中,尽情摄取种种养分。”

没过多久:“维特去加乡村舞会认识了绿蒂并对她一见钟情,他欣赏绿蒂她那双乌黑的眸子”她那生动的朱唇和魅力四射的面孔把我整个灵魂都吸引住了,我完全沉醉在她言辞的精辟的底蕴之中,往往连她所用的词都没听见,在舞会上,维特和绿蒂跳起了华尔兹。

他说:我的臂弯中竟拥着这样一个可爱的尤物,带着她像清风一样肆意旋转,周围的一切似乎都消失静止,她的整个身体非常和谐,她是那么的潇洒自在,飘逸灵动。

可是绿蒂已同阿尔贝特订婚,爱情上的挫折使维特悲痛欲绝,维特又因同封建社会格格不入而感到前途无望在万般无奈的痛苦中他选择了吞枪自杀,这是他对令人窒息的社会孤独而消极的抗议,这也给了我们血的教训:不受理性束缚的爱情多么可怕。

如果理性能够战胜感情,原本完全可以避免悲剧的结尾,缺乏理性的爱情只是一种肤浅的动物性的本能。

【篇二:机器时代人类两性的变化】

人生来就有两性的概念,即人的动物性与神性。饱嗝、鼾声、响屁之所以被人类所厌恶是因为其暴露了人类的动物性。而人类的神性在于对本身意义的思考。动物性与神性两者一直以来相辅相成,如今却被机器时代的到来搅得混沌。

苹果公司总裁库克提出:“我不怕人工智能会替代人类,而我害怕的是人类有一天会像人工智能那样思考。”人类依靠思维而特立独行于大自然,因此我持有相同的笃定与担忧。

人工智能消磨了人类生来的艺术性。人们拍下智利的星空,卖弄艺术,卖弄金钱摆出来的生活质量。人们想:抬头不会有星空,低头我还有电子旅行杂志。动物想:这里不会有花香,但前方还是未知的。这么一来,人类的神性像是躲了起来,人们生活得不如动物。机器时代人们的价值观更像是数据堡垒上的一面旗帜,见证了人工智能的飞速发展,见证了人类思维之花的败落。

机器时代的人们失去了憧憬未来的能力。大人说等到以后就有家庭机器人帮我接送小孩上学,帮我打理生活。孩子说等我长大了就能认识更多的字,看更多的漫画书,还能帮着妈妈打扫很高的书架子……孩子像是个碎嘴婆,叨叨着千奇百怪的未来;大人缺只是思考着机器时代的发展就应该是怎么个样子。人工智能驱赶了人类的无知与贫穷,发展了人类娇滴滴的动物性。

自身意义和价值不再是符合机器时代的话题。人工智能潜移默化的消磨着人们生存的斗志,机器时代的到来像是暴雨中突如其来的一把伞,打伞人嘲笑蹦跑的人愚蠢落后,幸好,奔跑的人会嘲笑打伞人懦弱、不敢拼搏。但始终打伞的人占了多数,他们轻易沉迷在人工智能的花花世界里,思维也被打了条框,抬头时更看不见雨伞以外的晴天。当他们的人生面对同样多的问题时,谁又甘于扔掉搜索引擎,在原始的字眼里作思想挣扎。这时,动物性站在了更高处,它插着腰,向脚边的神性嘚瑟。

人工智能是智慧之花,而如今面对人类独特的思维能力却能够独当一面。在机器时代,人工智能钻了动物性的空子为人们打造出了一个温室,而真正清醒的人怎么不知道那温室里的阳光的确比不上人类自己的光芒。只有人类的神性能把自身从人工智能的梦里拉出来,只有人们本身才能平衡两性。这样看来,人类想要重新在机器时代挺直腰板,思维之花就要依旧挺拔,还要在人类的神性之光下娇艳欲滴。

【篇三:不忘人性】

柏拉图的理念论认为,当我们谈及一物时,之所以能为它下定义,区别于其它事物的原因便是每一类事物都具备了跨越渺远时间、穿过万里阻隔的共性。人的共性,或者说是人性,不在其聪敏,而在于罗素所言的“审慎”,即计后果。人之所以顾后果,因为人总是自觉地追求长远乃至永恒的意义,总是限制你死我活的动物性,留出利益给周围一切以尊严,这些利益不能衡量的意识,就是人性。

人类的价值观,源于“生年不满百”的感叹,源于“人之将死其言也善”的规律。面对曾经是宫殿的萋萋荒草,面对已是瓜农的东陵之侯,我们便放下了当大官,赚大钱,占据宇宙一切的想法,转向永恒的精神和真理。像笛卡尔一样怀疑面前的是不是蜂蜡,自己是不是坐在炉边……最终我们顿悟:思考是存在的,思考的我们至少也是存在的。那思考的结果,一代代人思考后萃取出的精神才是我们应该去追求、去捍卫的最高价值。所以每当读到被剑刺死也要保卫沙盘上的三角形的哲人,舍生而取义的勇士,哪怕是“迂腐”到守道义而不愿意攻打渡河敌军的宋君,我们都能感到人性的力量,人性的温暖,人性的价值观。我们也能骄傲地面对以邓通之流为偶像的人说:我蔑视你们的偶像,我以崇拜阿基米德为荣。财富无法带入异世界,但对真理与精神的开拓和守卫,使他们流传到后世万世不竭,才是我们追求的结果。

我们的人性还包括同情。作为动物,我们都追求达到马克思“不变约束把自由发展”的境界,但在追求的路上,我们仍会怀着拥有一万个面包的梦想,拿着仅有的一个面包,毕达哥拉斯一样,支吃掉半个,留一半给拘于困苦的友人。或者如骑士不杀落马的对手,飞行员不射击降落伞上的敌人,这不仅是“积德”,更在于每个人在强大时面对弱小者时会被激起与生俱来的恻隐之心。就像现在的一个政权,不论多么右翼,都维护每一个公民活下去的尊严。

正如“审慎”的定义:为了未来的好处,甘心承受一时不快。我们或许能认为不论追求捍卫永恒的真理还是对弱小者生出的恻隐之心都不离人的动物性,因为它们的目的都是:为了以后规则不会突变而使社会忽乱;我运气不佳时也能保证尊严;这个问题固然复杂,但对价值与同情的质疑决不是肆意污染海洋砍伐森林,明目采胆地靠拖欠来盗窃已不丰厚的农民工的薪资,享受“个人财产不受侵害”却不顾一切侵占公共资源者行恶的理由。人性是崇高的也好是世俗的也罢,它都是如此的脆弱,打破它或许只需一念之差,但正是它的脆弱,似乎卑微迂腐的美好,才更值得我们不忘人性。

从柏拉图到笛卡尔,我们都说:我思故我在。然而若是没有人性,当一人只是和计算机一样只遵守利益最大化指令的“东西”,“我”又会是什么呢?

热门推荐
1真情在生活中流淌
2幸福与父爱相伴而行
3令我开心的一件事
4家乡的春节
5父亲的眼神
6家乡的果园
7雾的启示
8无声的感动
9童话故事
10写给老师的一封信
11我的缤纷世界
12我的心爱之物
13夸夸我自己
14一堂别开生面的语文课
15我的“神厨”老爸
16缆车惊魂
17我学会了搭房子
18爱美的小美人
19相差一分
20我的暑期计划
21三国演义读后感
22春轻语
23别样的亲情
24秋天的礼物
25让我们的心灵开满鲜花
26饮酒其五改写成散文
27军训的感受英语日记带翻译
28生活中的一朵浪花
29我的校园
30那抹纯白的底色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