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欲晓的作文

【篇一:星夜】

幽静的夜晚,静守小窗前。眺望漫天的星斗,守候朦胧的月色。永恒,无限,尽在刹那的凝眸间。

——题记

曾几何时,开始喜欢独自一人默默凝望星空。

秋天的夜晚,晚风轻抚脸颊,耳畔传来落叶的声音。虽然是初秋,但空气里已经氤氲着丝丝寒意,正是清冷的时节。独自一人在路上难免孤单,是啊,就个体来说,谁不是孤独的呢!微微低头,垂下眼睑,双手放在贴身的口袋里。

晴朗的夜空,没有阴霾和雾霭的遮盖,月色正佳。月亮可谓是夜的主角,独居天空,照临四方。星光与月光相比,没有月亮那么大的地盘,只是寓居于小小的角落,它的光芒是零散的,不能像月亮那样覆盖天地。可是,不知为什么,目光流转之间,却总是星星的光芒闪烁在双眸。星光其实是璀璨的,拥有着华丽的沉默。

若遇阴天,月亮为重云遮蔽,一片阴沉黑暗的时候,天空中总有几颗不灭的星星在恒久闪耀。若在凌晨,东方欲晓,莫道君行早,东方的天空总有一颗明亮的星星,启明,引导行人的路程。

我凝望星空,不禁这样想:连一颗星星都能坚持守候自己的使命,我们有什么理由放弃对美好生活的坚持和追求呢?

是的,如若是回忆的侵袭,或未来的渺茫,宁愿不去想,也要抓住现在的一切,珍惜眼前。一切不会停留在昨天,一个又一个夜晚,灯火阑珊,繁星满天,过去已经走远,未来凝眸之间。

【篇二:送元二使安西扩写】

东方欲晓,雨滴打在了屋顶上,顺着窗户流了下来,滴落在了树叶上,晶莹的水珠衬托出了树叶的一片青葱。

回想起一个月前的那次上朝,皇帝需要一人出使西域,他看了一眼大臣们,然后用手指了指元二,说道:“你,替我出使西域!”“谢陛下!”我看见了元二脸上惊喜的表情,我也在内心中替他开心。

于是,我斟上酒,坐在桌前,对多年的好友感叹道:“明天,你就要出使西域了吧,唉,真是不舍啊!”我看着杯中的酒,里面似乎反射出了元二出使西域后的艰苦的生活。“嗯,想想真是兴奋啊,皇帝竟派我去出使西域,但这一去,我就要远离我的家乡,家人和朋友了啊,并可能再也回不来了啊!”我端起酒杯:“来吧,喝一杯,这是最后一次与你喝酒了啊,今天,让我们不醉不归!”“好,今天让我们和个痛快!”那天,我们一杯接一杯地喝,几杯酒下肚,我们便感到了离别的忧伤,于是,我们又端起了酒杯……

第二天,他必须离开他的家乡了,我们推开门,他四周环视了一下,离开了他的家乡,依依不舍的向西域走去。一路上,我们始终不愿分别,谈起了我们多年的交情,更是不舍,但,终要分别……

当我们走到阳关时,我掏出了怀中的酒壶,塞给了元二,他向我告别后,又回头望了一眼他的故乡,便带着皇帝的圣旨,踏上了那条向西的不归路。我看着他渐渐变小、模糊的背影,我仿佛可以想象出在几天后,他面临的环境是什么。我回到家后,一直思念着他,始终想提笔为他写信,却又不知寄向何方。

【篇三:风景这边独好】

东方欲晓,莫道君行早。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

——题记

世间万物,有数不尽的良辰美景。“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这是描述瀑布之雄伟壮观;“适与野情惬,千山高复低。”这是描述大自然的美。但有一处风景却令我格外注目,那便是我家的阳台。我家虽没有瀑布之雄伟,也不及大自然的悠然,却散发着一种独特的魅力。

我家的阳台并不算大,约20平米左右。在栅栏上有许多花草,与一般阳台并无二致。但是不同的是,阳台上总有两个人,那就是我和父亲。

小时候,大概四五岁,父亲总是准备好桌凳,好让我回来与其一起练字,有时也会与我讲故事。那时候阳台上的时光,是我一生中最快乐的时间。然而,小小稚嫩的我总是会问爸爸:“爸爸,我们什么时候去阳台上啊?”

后来我大了些,上了小学。我和父亲也常常在阳台上乘凉。那时候,父亲总喜欢安静的坐在藤椅上,听我在它面前眉飞色舞的讲述在学校中发生的趣事。有时我遇到不开心的事,也常常会与父亲相约于阳台,让他为我排忧解难。那时候,在阳台是一天最温馨的时间。

如今,我上了初中,学业也繁重了许多。可我与父亲依旧在阳台上。在阳台上,父亲不再教我读书写字,也不再听我讲述了,而是把我当做他的朋友一般,与我一同下棋,与我一同谈论人生哲理。这时候,在阳台上的时光是最有意义的。

在这个小小的阳台上,我学会了读书写字,懂得了人生哲理,在这小小的阳台上,充满快乐,温馨,也是充满意义的,阳台包含了这么多种感情,难道不是一处独特的风景吗?

这处风景仅存我心,他人难知其好。

【篇四:春天里的微笑】

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

当冬季的寒冷悄然离开的时候,春的花香鸟语,草长莺飞就成了季节的愿景。银装素裹渐渐褪色,焕然一新的绿色迫不及待地降临大地,它们时常埋怨着春的短暂和吝啬,为什么不再多停留一会儿呢?哪怕是一秒,每次总是舍不得浪费掉你的一丝一毫。

东方欲晓,晨曦初露。我坐在田野里,同春天的微笑倾心交谈,在那洗去铅华留下清新自然的纯然里,在那美不可言正酣梦未醒的梦境里,在那绿草如茵的洒脱一片的草地上,我曲肱而枕,向我看到的一切探询着,什么是美的真谛?什么事真实的美丽?放眼于远处金灿灿的油菜花,微风几许,溢满了遍山的雪白小野花,就像一幅山水写意霎时定格了下来,那一刻,微风送来了缕缕清香,仿佛远处传来的渺茫歌声。我的眼睛徘徊在那感悟到的田园诗里,久久不肯离去,怕一转身,你就走远了,要等到一个年轮才能与你相逢,所以巴不得把你所有的消息都藏进我的回忆。

吃过午饭,天边镶着的太阳才探出小脑袋左顾右盼,将第一缕温暖泻在湖面上,洒进万物的心田。白白的云在头上流着,不知不觉风起了,徐徐拂过脸颊,就像蒲公英的轻柔,抚摸着我,飞过时间的顶端。这时,春风吹弯了小花们的腰,草儿也随着节拍起舞,那婉转的悠扬和清雅消散了残冬的最后的威严。

下雨了,丝丝淅沥,舞姿婆娑,朦胧了风中婷婷袅袅,若青烟缠绕,山色妩媚。润物细无声的春雨纷飞,送来春风的惬意,在雨中绽放着灿烂,修饰着微笑。那微笑淳朴、高洁,烂漫了山间的田野。

我捧起那澄澈的湖水,吻一吻春天的旋律,让她的微笑镌刻在我的记忆深处吧!

【篇五:品中华文化,读国学经典】

如果你在东方欲晓之时,来到金水湖公园的长亭边,一定能够听到我们朗朗上口的读书声,风雨无阻。

一日之计在于晨,每天早上我们聚集在金水湖公园,利用一天中的大好时光去诵《中庸》,运用老师教我们的“一二一”和“滚车轮”的读法,记忆、理解《中庸》。

中庸,也就是中和的意思,而我对“中庸”的理解分为两点,先是“中”,孔子在中庸里所强调的,无非就是“中立而不倚”,保持中立却不偏不倚,恰到好处。也如“君子而时中”,不过、无不及。程颐先生曾说过:“不偏之位中,不易之位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三字经也有记载:“作中庸,乃孔伋。中不偏,庸不易。”;次是“庸”,庸古同用,是指坚持原则不改变。中庸之道乃不偏不倚,折中调和的处世态度。

《中庸》开宗明义,第一章就说过:“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这也正是践行儒家在道德境界上提出了仁义礼智信等价值观。

我们去读《中庸》重要的不是背诵,而是要懂得、理解“中庸之道”,学会为人处事之本,联系生活实际,做出自我反省,让自己更进一步,这大概也就是我们初读《中庸》的目标了吧?

热门推荐
1描写归宿的
2我为自己点个赞
3我是一个稻草人的
4海边捉螃蟹
5童眼看家乡
6把黎明的美丽带给曾失落的我
7心的平静
8那一次,我真后悔
9清晨的可爱
10快乐旅游
11写给2020的你
12幸福的滋味
13我追赶时间
14无言的爱
15无偿献血
16青少年,请放下手机
17《春节》
18观雨——观君子
19续写青铜葵花
20我最喜欢的小动物作文大全
21滥竽充数续写
22大嗓门中的细爱
23游桂林漓江
24我的父亲
25家乡的红树林
262019年的第一场雪
27令我敬佩的妈妈
28《水浒传》读后感
29我的学艺路
30《双面猎犬》读后感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