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慈悲的作文

【篇一:有一首歌留在我心间】

“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像个宝……”这首《世上只有妈妈好》是我第一首歌,通过它,我接触到了母爱这个简单而玄妙的词。

从小到大,随着我知识与感情的不断增多,对于母爱的理解也不断改变,我逐渐意识到母爱是无法用言语来形容的。

七岁,自无聊的闹铃响起时,母亲已早起了半小时。洗衣,做饭,叫我起床……看着母亲慈祥地帮我穿衣服时,我认为母爱就是温柔。

九岁,我在学校贪玩,成绩考砸,忐忑不安地望着母亲,母亲仁慈地抚摸着我,“下次别再这样了,要好好听课,这次不行还有下次。”在母亲的爱抚与话语中,我感觉母爱就是宽容。

十岁,学校有个出国计划,去新加坡,费用一万二千人民币。父亲说这次就别去了,初中再去。母亲却说:“孩子想去就让他去,多见见世面也是好的。”在新加坡中,我见到了什么是世面:高大的鱼尾狮,人造瀑布,填海造陆……这个发达的岛国勾起我对世界的渴望,明确了我的目标,增强了学习兴趣。母亲的远见让我在小时就比别人跨出了一大步,这时我感觉母爱是贤明的。

十二岁,我与母亲参加志愿大扫除,沿路扫着各种垃圾。母亲做得非常认真,每一片树叶,每一个烟头,都被扫得干干净净,两大个垃圾袋装得鼓鼓的。当我问起为何做得这么人真是,她这样说:“那是为了你和其他人一个良好的环境,路上干净了,人的心情不也便好了吗?”母亲无私的善意下,我感觉母亲是慈悲的。

温柔、宽容、贤明、慈悲四词便是我对母爱的理解,而《世上只有妈妈好》这首歌是完全将这四个词融合,来诠释母亲。简单而深奥的曲中,我感到的是对母亲的爱和母亲对我的爱。

有一首歌长留在我心间。

【篇二:孤独地慈悲】

淡然午后,日映南窗,捀一杯清茶,品一抹斜阳。或许就是在这样一个恬淡的日子里,那个老太太在自己的窗户前看见了对面一家人的衣服脏了,从而不停地抱怨,不断地批评,忽视了这样一片美好的阳光,破坏了这样一场温暖的际遇。可何必如此呢?因为他人这样那样的一点小瑕疵,而破坏了属于自己的美好我们何必因在意别人而忽视了自己的内心呢?又何必对于自己看不惯的事情耿耿于怀呢?所以,我们需要孤独地慈悲。

当你出席一场盛大的筵席,坐在一片繁华琳琅之间;或者当你在一个无人的雨夜,独自挑灯沉思时,或许你能感觉到一股发自内心的孤独感油然而生。这种孤独绝非孤单、寂寞。寂寞是无人与伴时的一种心情状态,而孤独是人生的一种境界。孤独绝不是在遇见一两件伤心事时暂时的心情压抑而是一种达到一种高度的人生境界,没有声音却有思想;绝不是日日空虚抱怨的百无聊赖,而是无论何时都能宽纳一切,独对自己内心的安静,没有外延却有内涵。孤独不需要刻意地去迎合他人,也无需他人来成全自己。它是一种自由的思想,是一种灵魂的高度,是一种无法替代的美丽。

我们孤独地看着窗外来来往往的行人,孤独地看着色彩斑斓的世界,不浮躁,不抱怨,不用在意他人怎样,审视自己的内心,然后发现更多美好。

万千世界,是非种种,若一件一件地去批判,一件一件地去抱怨,总是不称心意。那为什么不从自己身上寻找问题的本源呢?当你发现周围的一切都与你格格不入时,那么问题一定出在你自己身上。这时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宽容,就是慈悲。人在到达一定的年龄后,总是对生活产生烦躁,这不仅是对自己的折磨,也令他人产生反感。蒋勋先生说,这时我们需要做的,是两个词,心知肚明,装聋作哑。他在读《红楼梦》时说过,《红楼梦》是一本使人慈悲的书。书中的人物形形色色,有令人喜欢的,也有令人憎恶的,但当你读过许多遍,把每一个人都揣摩透,你见见会发现,对每一个人,都有一种共同的情感——同情。渐渐地,你会包容下所有的人,包容下一切你曾经不能忍受的。慈悲不是居高临下的怜悯,而是经历过太多事情后沉淀下的同情。

我们慈悲地对待周围的人和事,宽容地容纳着那些我们不能接受的,我们就不会产生那么多的烦躁,就不会有那么多不称意的事情,我们要孤独地慈悲,不去那么在意他人的过错,不能让他人的过错感染到自己的情绪,破坏自己美好的生活。我们要不断审视自己的内心,能够独自面对这个世界,不浮躁,不抱怨,用心享受美好的生活。

【篇三:这样的人让我暖心】

北京的雍和宫,那是一座充斥着热闹而不失安谧的藏教寺院。我每年都会随父母去那里参拜。而每次参拜时,看到那高高在上的佛像,我的心中便时常涌起了虔诚的信念。而当我准备烧香礼佛时,总会看到周围虔诚的人们毕恭毕敬的双手合十,心中默念着期盼的心愿,对佛表达了尊重之情,让我领略了世俗中难以感受到的善良、慈悲的一面。但这些与我在礼佛过程中无意间发现的正在清理佛台的老妇人来说,就显得微不足道了。

一进殿中,佛像温和而恭敬的神态便深深地吸引住了我,我昂起头仔细地端详着,佛像安详的脸上透露出慈祥,看着佛像高大的身躯,心底不禁有些感叹,佛祖啊!人们心中的信念!在人们的心目中高高在上,它的无私的慈悲,感化了多少的心灵,就在我收回目光,满怀感慨地低下头来,却发现了另一幅画面,有一位老妇人,正在用布满了皱褶的手,拿着一块抹布仔细而小心地清洁着佛像台,我呆在了那里。

她佝偻着身体躲在阴暗处,像是很怕被人发现似的,小心翼翼而快速的清理着!透过大殿中昏暗的烛光,我隐约看到她穿着破旧的上衣,衣服上的补丁随处可见,她双手仔细地擦着佛台,脚下有一个装满了水的小桶,擦一会儿,她就弯下身子去桶中清洗抹布,她轻手轻脚的,尽量不发出任何声音,可能是怕惊扰了佛祖,还有那些虔诚的信徒吧!不时地有人从她身边经过,但谁也没有注意到她,她双眼紧紧的盯着佛台,除了投抹布的时候,没有片刻地移开。

这样的一位地位卑微的老妇人,她用她的双手不仅清洁了大殿,也赶走了人们心中的阴霾!她的行为不会被许多人知晓,默默的奉献也不会像佛像被人们虔诚的参拜,可在那一刻,她的无私的形象却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脑海中。

【篇四:猫哭耗子——真情怀】

众所周知,猫是老鼠的天敌,除追捕外,它们老死不相往来。可是在一条偏僻的小巷里,却住着这样一对好朋友:猫,汤姆,与老鼠,杰瑞。

它们的友谊如金子一般坚硬。杰瑞的母亲常常劝他别再和汤姆往来,“万一汤姆本性发作了呢?”他母亲总是这么说的,可杰瑞对汤姆的信任如城墙一般厚实,无论怎么劝说,城墙都屹立不倒。

有一天,杰瑞在小巷中悠哉地逛着,长满青苔的墙上,一张崭新的海报引起了他的注意,他指着海报一字一顿地念起来:“‘猫与老鼠’剧组招募如下演员:猫一只,头脑要从聪明,表情要丰富,还要越挫越勇;老鼠一只,要机智勇敢,古灵精怪。试镜截止日期……”杰瑞吞了一口口水,继续念着:“试镜截止日期……明天晚上?!”杰瑞头上冒出了个小灯泡,蹦蹦跳跳地去找汤姆。

“咚咚咚”“来了来了,谁呀?”汤姆从暖炉旁懒洋洋地起身开门,“是我啊,杰瑞。”“噢,杰瑞来了啊,请进请进!”汤姆把门一开,看到杰瑞满是兴奋的脸。“汤姆,我们去演戏吧,肯定能走红!”“诶?可是……可是我没参加过,没经验啊!”“这有什么,谁没有第一次啊?像哆啦A梦,你们猫界的明星,不也是这么过来的吗?”见汤姆犹豫不决,杰瑞继续把话题主权揽在自己怀中:“明天一早,就在奶酪街20号碰面,就是我经常和你去的地方,这次剧组也在那儿试镜,你不许迟到哦!”“呃,好吧,明天不见不散!”

……

杰瑞和汤姆来到了招募演员的地方,兔子导演一看见他们就两眼放光,她喃喃自语:“这两个角色好像为他们量身定制似的……”说着,又提早了截止日期,急忙带着他俩前往拍摄场地,讲好了故事梗概和人物设定:“这一集中,汤姆你要给杰瑞设置奶酪夹陷阱,杰瑞,你没问题吧?”杰瑞还沉浸在走红的梦想中无法自拔,用力地点了几下头,汤姆却不放心了起来,问道:“导演,奶酪夹……”不等汤姆说完,导演就摆摆手解释道:“奶酪夹已经经过道具组的设计,在杰瑞即将被夹住的时候,道具组会遥控奶酪夹停止的”尽管经过这样的解释,汤姆还是暗暗担心着,导演指令各部门开始拍摄,各部门都迅速准备完毕。

拍摄开始了,汤姆蹑手蹑脚地走到杰瑞演戏时住的老鼠洞前,小心翼翼地放下了奶酪夹。杰瑞按剧本被引了出来,在奶酪街上大吃一通,可汤姆担心的事还是来了,道具组组长狐狸临时去上了厕所,导致奶酪夹无人遥控,夹住了杰瑞,他惊恐地“吱”了一声,就昏过去了。汤姆冲过去抱起杰瑞,眼泪打在了杰瑞的脸上:“都怪我!都怪我!如果我没有答应你来这里,你就不会受伤了!”来探班的杰瑞母亲目睹了这一切,悲愤交加,以迅雷不及掩耳之速叫来了杰瑞的七大姑、八大姨一起来谴责汤姆,其中一个亲戚说:“你这分明是猫哭耗子——假慈悲!”汤姆含着泪水,喊道:“我没有!我的泪水是真的、感情是真的、我们的友谊更是真的!这是真情怀!”可是没用了,“假慈悲”的字眼已经在这些亲戚们口中念念有词了。汤姆放下杰瑞,咬着牙离开,和杰瑞不欢而散。

从此,再也没有任何一对猫和老鼠成为朋友,“猫哭耗子——假慈悲”这句歇后语也在人们口中广为流传,没有人记得汤姆真实的眼泪和真实的情怀。

【篇五:想说的秘密】

每个人心中都有许多的秘密。我的一个又一个的小秘密,像一块又一块的大石头压在我的心底,让我喘不过气来。我决定今天告诉你们一个我瞒了三年的大秘密。

那一天,我趁妈妈洗衣服的时候,把妈妈的手机偷偷拿来玩游戏。正当我玩得起劲时,它就没电了,我只好充电。“我去!”我握着充电线的一头,用力一拽,把充电器来了个头脚分离。怎么办呀!怎么办呀!这可是妈妈前不久才买的手机充电器。如果被妈妈这只“母老虎”发现了,非把我吃了不可。就算“母老虎”发了慈悲,我这小身板也经不住爸爸这只“大熊”宰呀!

正当我苦恼的时候,一个念头闪过:妈妈买的充电器,和姐姐的是同款。而姐姐呢,经常丢三落四的。我可以把姐姐的充电器“调包”,她们一定不会发现的。说做就做,就在我得意忘形的时候,我又想:这个坏充电器怎么办呢?我可不能让它坏了我的好事。我把它藏在了书柜里,床底下……可始终都感觉不安全,最后还是决定把它扔掉。妈妈洗完衣服回来了,我看妈妈没有发现什么问题,我可总算松了一口气,直到现在我都相安无事呢!

我今天告诉了你们这个大秘密,你们可一定要给我保密,不然我的屁股就开花了。

【篇六:话说唐僧】

在西游记中,我最喜欢的人物是唐僧。可能大多数人认为,唐僧是一个很执迷不悟的人。每次孙悟空为了保护他,打死妖魔鬼怪,可唐僧却总是怪孙悟空乱杀生。但在我看来,唐僧是一个十分值得敬佩的人。

唐僧法号“玄奘”,小名“江流儿”,因为是唐朝人,被观音菩萨指定到西天求取三藏真经所以又名“唐三藏”,与唐太宗结为兄弟又被人称为“御弟圣僧”。他原来是如来座下的二弟子金蝉子,因为轻慢佛法被如来贬下凡界,到西天取经。

唐僧值得敬佩在两个方面:第一,他的慈悲值得敬佩;第二,他的执着值得敬佩。

佛教秉承的概念是“慈悲为怀”。而唐僧从小就成为和尚,并且是如来佛祖弟子的转世,他的慈悲也到了一种常人所不能及的地步。当他看到孙悟空打死那群想杀害他们的土匪;想吃他的肉的白骨精时,他的心中总是有着浓浓的不忍,和愤怒。哪怕他知道,悟空这样做是为了保护自己,可他还是不忍心看着悟空杀害生灵,于是他就要念出紧箍咒。在这个过程中,唐僧和孙悟空都没有做错什么,悟空是在履行着自己的责任,他要好好保护着唐僧,让他取到真经;而唐僧是和尚,他的心中常常怀着慈悲。于是他只能责怪悟空,因为他觉得悟空是妖怪,不是人,好似念一念紧箍咒就能让那些死去的灵魂得到一些抚慰,也能安慰唐僧自己的心灵,他不忍心看着那些人就这样死去。每当听到感人的故事时,他总是会“腮边垂泪”,痛哭不已。“慈悲不瞬诸天眼,清净无尘几地心。”从这里看,他是善良的,是慈悲的。

唐僧是一个忠诚的佛教信徒,他对佛经的痴迷和热爱程度甚至超过了自己的生命。所以当他听说在西天有“大乘佛法”可以普度众生的时候,立刻毛遂自荐要去取经。在取经的过程中,他在还没有收孙悟空为徒弟的时候,要独自一人承受着双叉岭中猛兽带来的惊吓;收到徒弟后,他又要一次次看着他们屠杀生灵,还要不停地被妖怪抓走,一次次在虎口下逃生。这些对一个寻常人来说都是不能忍受的。可为了取到真经,为了了解更多有关佛教的知识,为了见一眼如来佛祖的真身,他克服了种种常人根本无法想象的困难,执着地走了下去。最后终于到达了西天,取得了他梦寐以求的真经,同时也被封为了旃檀功德佛,待在了灵山。“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他是坚持的,是执着的。

每个人身上都既有优点也有缺点,而唐僧“慈悲、执着”的特点让我十分敬佩。倘若在生活中,我也能够怀着一颗慈悲而执着的心,那么我相信,总有一天,我能够达到自己的目标,成为自己梦想中的模样!

【篇七:因为懂得所以慈悲读后感】

她临水而居,临窗而立,临桌而坐。江南的小巷里,她撑着一把油纸伞,穿过烟雨,朝我走来。我倚一扇小窗,品一杯香茗,捧一本书,看书中的爱恨情仇。这样阳光明媚的日子,适合一个花样女子,着一袭雪纺旗袍,折一枝翠柳,唱一段宛转的山间小调。而她,慵懒地倚一扇小窗,看别人的云霞风片,锦瑟流年。

她,张爱玲,民国时期的才女,出身于清末的簪缨世家,曾祖父张佩纶曾受清末功过参半的洋务大臣,李鸿章的提拔,将其爱女下嫁于张佩纶。然而随着清朝穷途末路,张家也家道中落。但先祖留下的财富亦使小张煐的童年无忧。张爱玲出生在上海租界的张家公馆,这座清末民初的老洋房,是先祖留给后代的唯一礼物。正是这座洋房,张爱玲与弟弟张子静的童年,明亮而静美,这个曾何等风光,高雅园林的宅院。张爱玲的母亲,亦是名门千金,虽是三寸金莲,但拒绝陈腐,崇尚独立,连张爱玲也说母亲是“踏着三寸金莲横跨两个时代”。四岁时,因为姑姑要出国留学,借口需要监护人为由,亦出国了,飞去了英国。对于母亲,张爱玲没有责怪,因为懂得,所以慈悲。

对童年,张爱玲在她的作品《私语》中较为细微入致的描写。春山如黛,垂柳画桥,夕霞晚归倦鸟还巢。采一束不知名的野花,扎一个紫藤萝的秋千架,看几只燕子筑巢,间与几只蚂蚁对话。这样美好的日子,仿佛只留在叫童年的记忆。悠长,不复与见……

张爱玲曾说:“回忆这东西若是有气味的话,那便是樟脑的香,甜而稳妥,像记得分明的快乐,甜而怅惘,想忘却了的忧愁。”春日迟迟,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光阴就这样缓慢地过去了。童年,是忘却了的忧愁……

张爱玲的学生时代是无忧而美好的,她有过单纯的快乐,有过和春天的烂漫时光,也有过秋天的愁云惨淡……在香港大学,她结识了一生的好友炎樱,炎樱是富家女子,却不骄躁,不乖僻。买东西时总要抹去些零头,她把钱包的内底掏了出来,说:“你看,没有了,真的全都在这了……”连店主都为她的可爱、孩子气所感动。有这样的一位挚友,虽为终生挚友,她们的交情便是所谓君子之交,淡如水。在大学中,净是些华侨富商子女,张爱玲在他们之中便显得清贫了,但她的勤奋,同学忘却了她的贫困,取而代之的是欣赏和赞叹。在大学中她曾写了一篇早期最著名的文章《我的天才梦》,我偏爱文中的“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子,爬满了蚤子”,我认为生命是美好的,而身上却被人生路上多而密的苦难“蚤子”爬满了。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张爱玲与炎樱来到了上海。在这里,张爱玲遇到了她一生的魔障,一生的挚爱,一生的苦楚,胡兰成。见了他,她变得很低很低,低到尘埃里,但心里是欢喜的,从尘埃里开出花来。张爱玲曾说:在这个世界上总有一个人是等着你的,不管在什么地方,什么时候,反正你知道,总有这么个人。张爱玲是幸运的,与万千人海中,时间的荒流中遇到了自己所要等到的人,一个真正懂她的人。然而胡兰成毕竟是胡兰成,他的风流多情,不可能为了一棵树而放弃整片森林。胡兰成用一盏茶的时间,忘记许下一生岁月静好的诺言,张爱玲本没有错,却为了胡兰成的“岁月静好,现世安稳”而“买单”。离开胡兰成后,张爱玲遇到了生命中的贵人,桑弧。他只在她最寂寥之时,轻轻地来过,又淡淡地走了。因为懂得,所以桑弧始终沉默,将那份爱意放在心中的最深处。

离开香港后,张爱玲去了美国,在那里她过完了她的下辈子。张爱玲曾说:人生有三恨,一恨海棠无香,二恨鲥鱼,三恨《红楼梦》未完。而张爱玲的《小团圆》,一本未完的书,像是她在这世间还有未完的心事、尘缘……浮生一梦,几度清欢。

余秋雨曾说:张爱玲死得很寂寞,就像她活得很寂寞一样。但文学并不拒绝寂寞,是她告诉历史,20世纪的中国文学还存在着不带多少火焦气的一角。正是在这一角中,一个远年的上海风韵犹存。我喜欢张爱玲,无需缘由,喜欢她的孤芳自赏,喜欢她的痴心不悔,亦喜欢她的大隐于市。因为今生只作最后一世,世上曾有张爱玲,世上唯有张爱玲,她是民国的临水照花人。作者白落梅以其淡薄的文字书写张爱玲的淡薄,却增了一抹温暖,令我心驰神往。因为爱过,所以慈悲;因为懂得,所以宽容。张爱玲的一生固然寂寞,却不乏温暖、明哲。

生如夏花之灿烂,死如秋叶之静美。这便是张爱玲,季节荏苒,岁月蹉跎,她活在自己的山河里,伪装宁静,故作矜持,只想简单的存在,没有什么能代替她,明明是一朵雪色梨花,奈何被时间风云扑簌簌地落满尘埃。愿今生只作最后一世,天涯此去隔山河,道声珍重,后会无期。

【篇八:生活中的小美好】

我们要轻轻走路,用心过活;我们要温和呼吸,柔软关怀;我们要深刻思想,广大慈悲。

这句话出自林清玄的《发慈悲心》。虽然我未必能全部参透,悟不得什么是对世间万物的慈悲,但结合自己当下的学习生活,我认为简而言之,就是留意身边一切美好,点滴感动。

朱光潜有言“人生乐趣,一半得之于活动,也还有一半得之于感受。”于吾本身,单调乏味、两点一线的学习生活不免令人厌倦。每每筋疲力尽,想要松气的时候,想到一周的两节体育课,自己在篮球场上尽情挥洒汗水,享受免费的阳光,因寄所托,放浪形骸,顿时便不觉得累了,肩头一松,又进入新一轮学习。

然而远不止这些。

看,劳动实践区的树结果了!这美好自然不言而喻。享受着自己努力后的成果,再幸福不过了。伴随着一片生机勃勃的“新绿”,我又埋头开始徜徉在题海里。

这世界上从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留心生活,处处都是感动。这感动是同桌在你勾下头拾笔盖时,呵护地挡住桌角为你护头;是你未穿校服有检查人员时同学的耐心提醒;是你考试失意时,同学之间相视一笑,拍拍肩膀道一句“小问题,再来嘛!”它更可以是远处的一片云、隐在云里的阳光、阳光下嬉戏的我们。那么多美好,我说不清。

正如朱光潜《谈静》中关于忙里偷闲的表述,人生来好动,爱蹦蹦跳跳,搬砖弄瓦。而后过一阵子,就没有什么意味在心头了。真正的意趣还在于感受,在于留心生活。我也懂得为什么许多同学一直积极阳光、蒸蒸日上了。是他们没有烦恼吗?答案是否定的,关键在于他们留意了生活中美好积极的一面,所以不至于压抑、郁闷。现代生活忙碌,而青年人又多浮躁。你站在潮流里,自然也难免眼看旁人吵嚷,不过忙里偷闲,与彼之身,的确有很大的裨益。闲中觅得生活中的点滴感动,自然身心愉悦。

太多时候,忧愁从自身中来,无处排解,不过是想得太多,做得太少。生活中美好和感动那么多,怎么会没有动力呢?所以朋友,放下似是而非的忧愁,别那么暮气抑郁,用心感受,用心过活。一草一木一世界,都是生命中的智慧。

【篇九:夜空中的色彩】

国庆回家的那个晚上,飞机离上海渐渐近了,我倚着窗口,看见上海由只能看见的一条条纵横交贯的高架路上的路灯,变得染上了几点星火,家家户户的灯忽明忽灭,宛若星星在城市上空闪耀着;最后,光怪陆离的霓虹灯浮出暮色,勾勒出这个城市最最真实、清晰的样子。我们所处的社会也就是这样,由线、由点、由闪烁着的不同思想和不同情感构成的。

但现在,身处于城市中,暮色四合,仰望天空却是难以捉摸住一星半点儿。而我们的思想道德也是像星子一样,隔着一幕黑夜,在摸不清道不明的境地迷茫地走。

纵观网络,每天的热点社会新闻层出不穷。感人至深的,骇人听闻的,每一件事都将社会中隐藏的问题从浑水中捞了出来。同时,也以这些事情作为媒介,不断地拷问着我们的心灵: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什么是道德?什么是仁义?我惦着自己的心在这些问题上走来走去,又反观网友的评价,终是找不到答案。

当问题浮出水面,人们可以通过不断的交流、质疑、提问来达成共识。再深奥的问题,由经年岁月累积起来,总会有一个大体上的答案。但如果人脑也如同计算机一样只按条例与规则行事,那将会是一件很可拍的事。倘若人性一次次被没有弹性的规则践踏,哪怕再慈悲的人也只能将慈悲藏在心中,披上冰冷的面容,然后在一次又一次身心的煎熬中郁郁寡欢。更有甚者,若是煎熬都没有了,夜空中的星子又暗淡下去一颗,规则的设定把人洗脑,若是人的价值观和道德底线都被同化了,思想,这一人类与生俱来的最可贵的权力也就不存在了。

与此同时,我们虽要保留思想,却不能罔顾后果。“键盘侠”一词现今大家都耳熟能详,我认为这些人这么做的主要原因是想把平日里生活中的负面情绪利用网络的出口发泄出去。这样留下的言论,丝毫没有什么价值观可言,两眼一闭,管他是人话鬼话,说出去便痛快了。但这些话语对社会却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负能量聚积起来,造成的影响越来越大,其后果难以估量。

“人是一根会思想的芦苇。”思想之火灭了,人类的精神文明之光也暗淡了,人类万千年来进化到现金的意义也不复存在了;而引领社会向前发展的价值观和维持社会秩序的同情心(从某个层面来讲)也没了,社会就将是一具空壳,了无生色。

万家灯火尚是微弱的亮着,即便天空中难于看到星河,城市的灯光也能照亮眼前的世界。人类思想的火光依旧亮着,我们的生命也流淌在这火光之中。思想使人感到温暖,而不是暴露在电子数据之下的冷酷和严寒。

我在白夜之中行走,而思想就是照亮我眼前道路的火光。

【篇十:追最美的月做最亮的星】

我哭了,笑了,摔疼了,其实是追求路上的痕迹罢了,他们化作点点星光,衬托分外美丽的月亮。

有人说,目标不一定要实现,它只是为你指引了方向,是啊!人的一生都在追求,而我,我的梦,我的追求,即使遥不可及,但我要努力去触碰,去仰望。这个世界如此美,这个天空如此蓝,我舍不得让它们黯淡无光,我想让它们因为有我的存在而耀眼,而绚烂。坚持到最后的人才是赢者,我有一颗如火如荼的心,我要让我走过的路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让人忍不住驻足、欣赏、感叹、仰望……

也许现在的我在这个大千世界中只是一个渺小的沙砾而已,但我依旧骄傲,因为我不需要上帝的慈悲,我只想用自己的双手打拼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我也不孤独,因为在我身边有一群和我患难与共的朋友,我们一起为梦而活,为梦而哭,即使面对再大的挫折,也为自己找点小快乐。追梦途中,风雨再强,不怕,因为我们有过一起吃苦的幸福。

现在的我们只不过是个中学生,在大人眼里只是个什么都不懂的小屁孩。可梦的种子早已萌发,我们早已为最真挚的梦想而咬牙坚持,跌倒虽然很痛,一次又一次的跌倒更让我们绝望,但还是笑着说:“没关系,我是谁,我可是女王啊!”于是,看着那远方的梦,忍痛爬起来,继续拼命前进……

即使我的梦是天上的月亮,那么我也要做它身旁最亮的星星。因为没有星星的夜,月亮很寂寞。

热门推荐
1我是铅笔小刨刀
2追寻美丽的瞬间
3校园是我家
4压岁钱的故事
5小松鼠偷椰子
6未来的科技
7以回家为题的高中作文
8我的绝版老妈
9专题
10学会走下去
11绿色出行
12假如我会七十二变
13初中生军训日记
14克服困难
15腊八节
16孤独的青春路作文
17家乡四季
18经历磨难的表
19朋友作文
20红绿灯的自述
21春游
22梦里水乡
23路在脚下
24让我们用坚强普写生命的乐章——读《如给我三天光明》有感
25高中军训日记
26雷锋就在我身边
27小草搬家记
28忘不了那道风景
29畅游书海
30腊梅颂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