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心里装着春天】
“少年不识愁滋味”我并不这么认为。才是早上的课程,眼睛闭了好几回,眼睛像注了麻醉,睁也睁不开。都怪早上五点闹钟,闹钟也表示不服,“还不是作业君催我?”
午休时间被一个叫随笔的老赖代借走,但又不能拒绝。
我趴在桌上,看越叠越高的案头,反正写不完,索性不写。夜深了,月亮跳上枝头,月光如水,流过了我的书桌,流进了我的心房,干渴的种子吃了水,冒出了芽,是春天的颜色,独属于我的一抹。
没有补习的半天,起得出奇的早,架好望远镜,旋上滤光膜,对准东山等日出,天闪烁着红色的光,慢慢地慢慢地,太阳像牙膏似的被慢慢挤出,我卸下滤光膜,亮度还可以忍受,只看见红色的光圈,被黑色的山和云以及树,割得残破,但发布着柔和的光。滤了光,返璞归真,一个西瓜子似的光点,从运处升腾起来,像火炬从东方举起。
心里的春天,是坐在椅上数闪烁的星星;一颗清甜的樱桃在舌尖绽放。书店买来的书,斜靠在沙发上美美地读着,用上一天读完,一口醇香的奶茶,就好像春天的花瓣上的一滴甘露,便有了修仙的静谧之感。
此刻,我面对一张纸。以前,这是一张白纸,可以随意涂鸦,而如今它变成了中规中矩的作文纸了。
心里装着春天,月光,愿你能唤醒它金色的记忆。
【篇二:我的奇遇经历】
今天,所有的一切都有些格外的反常,但就是在反常的今天,我得到了一场奇遇,是我变成了超级修真者。
今天,我待在家里觉得太无聊了,于是我出门上街去玩了。谁知道着吃出门真是出师不利啊!我在河边走着走着,谁知不知是怎么回事。我尽然一不小心掉进了水里面,起初我使劲的挣扎,渐渐的我变得呼吸困难,视线变得很模糊。突然看到有一个洞时,我使劲的往那个洞里钻去。钻进洞里之后,才发现这洞里是别有洞天。这个洞里面,竟然没有水,这可真是一件怪事。
我渐渐地往洞里走去,走到洞里的中央时,发现这里尽然有一本书,也不知道这本书是用什么材质做成的,但现在都还没坏。这本书全都是用古文写的,幸好我会古文。这本书,翻译过来后,原来是一本修仙的修复口诀。
知道这是一本修法口诀,我真是太高心了,我如获至宝的放入怀里。拿到书后,我发现这个洞似乎能够通向外界,最后我从洞中找到了出去的方法。
出去后,我感叹我的机遇实在是太好了。回到家后,我按照上面的方法进行修炼,果然有效,进过反反复复,我终于成功修炼成了。我决定去检验一下成果。下楼正好,看见有坏人正在欺负一小孩,我走过去轻轻地挥了一拳,就把坏人打倒在地上。我太高兴了。
我决定要用这个机遇,获得力量用来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篇三:班级中的牛人】
潇潇洒洒,玉树临风,英俊潇洒,在班上“仙”一般的存在。听到这些你们会想到谁呢?没错,这就是我们班的牛人——周耘乐。
方才来到心远的我的第一个朋友,便是周耘乐了。那时他一头乌黑的头发,戴着副银白色的眼镜,高大的身材,强壮的四肢越发有力,一看便知是个“高材生”。很幸运地跟他同桌,不知不觉间发现,他好似有着与众不同的性格,用两个字便可高度概括——“修仙”。
为什么这么说呢?经过与周耘乐的长期交往,可真是叫苦不迭。每当和他说话时,总得把耳朵靠得特别近,就算只留下一根针的宽度,也未必能听见他的蚊子“嗡嗡”般大小的声音。与他交淡时,他总是站得笔直笔直,如同一棵行道树。头呢,不停的左转转右瞧瞧,不知道的人还真以为他是个机器人。
如果拥有这些就算是个牛人,那周耘乐可真是个“仙人”了!
记得那节音乐课,我们大家学唱《彩色的中国》,一切都是那么的普普通通。夏日的午热混杂着少年的汗味弥漫在教室,窗外的老树不停地摇曳,蝉儿重复吟唱着昨日的歌曲,教室内的一切都是那么的安静,那么的美好。可好景不长,阵阵笑声打破了这难得的宁静。寻声望去,三位同学正在那儿哈哈大笑,而更精彩的画风,是墙角的周耘乐与他们形成鲜明的对比。不论那三位同学笑得多么的前仰后合,周耘乐始终端坐在那儿,好似训练有素的战士,一动不动。我想那道士坐禅也没有这般表现。似乎老师也听见了这喧哗的笑声,说道:“你们三个这么开心啊!看看别人周耘乐!”全班人同一时间迅速向周耘乐望去,五十五双眼睛一齐望向他。可周耘乐呢,还只是左右“平移”着他的脑袋,蹑手蹑脚地拍了拍我,用小得根本听见的声音问道:“刚才怎么了?”
我笑了,刚才如此大的笑声,他压根没有听见!我凝望着他,他定不是一般人,他定有个奇异功能---自动屏蔽,我想。下课了,我和同学们打成一片,不觉间聊起了周耘乐,大家都说他正在“修仙”呢!
这便是我的同桌周耘乐,拥有奇特能力的他,一个“修仙”的他。我们班上的牛人非他莫属!他就好似张三丰一般,有着仙一般的气质,可谓是牛一般的人才。
【篇四:一堂别开生面的活动课】
“‘采石江边一堆土,李白之名高千古,来来往往一首诗,鲁班门前弄大斧。’今天我们就要来认识唐朝的大诗人李白。”主讲的周老师面带笑容的带我“走进了”唐代的历史。
首先周老师向我们卖了一个关子,有谁知道,诗人李白字和号分别是什么吗?”“我知道,我知道,我们纷纷举起了手,其中一个被叫到了,他回答说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周老师点了点头,拿起遥控器把李白的简介放了出来,他这样对我们说,在一般人看来李白是这样的。”他模仿着李白喝醉酒时的样子,逗得我们哈哈大笑,接着又放了一张图片。上面的李白一手撑地,身子半躺在地上,另一只手捧着酒壶,大口喝起来。“这是李白真正的样子。”周老师说。我还以为真正的李白像文人墨客呢,结果却是个酒鬼诗仙。
“唐朝的吧,唐朝时,李白很想当官,当官的有三个比较正规的道路,谁来说说看?”“贿赂。”“哈哈哈……。”“有那么一点吧,但这不是当官的正确途径。”“科考。”“科举考试试一下,还有吗?”“自荐。”“举荐吗?是的,还有吗?”底下没有人能想的出来了,老师便放了几张“修仙”的图,难道是修…修仙?这时周老师指了指图,就对我们说:“第3个途径是修道,由于李白的爸爸是商人,而商人的儿子是不能参加科举的,李白修道也没成功,所以他只能去自荐,有了司马承祯和玉真公主两个人的推荐,唐玄宗就认了他当个闲官,专门为皇帝作诗,但李白实在……”周老师一不当心就投入到故事当中去了。他抬起头问我们:“谁知道李白的官当了多久?“一年。”“两年。”“一个星期。”可老师还是摇头。“半个月。那时皇帝身边的高力士与杨贵妃正陪着唐玄宗,李白出现后让高力士脱鞋,让杨贵妃研墨他们两个很是气愤,所以他当了不久就被辞退了。"
“755年安史之乱,唐玄宗的两个儿子为了帝位争斗起来,永王大败,李白也被流放,后太子继位,关中地区大旱宣布大赦天下,李白的流放被赦免,但李白死因至今还是个谜。”周老师借助PPT讲述了李白的一生,让我对李白有了更多的了解,我也更热爱历史了。
“天生我材必有用”,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像李白虽然当官不是一条好途径,但写诗一样的出名,我希望我们能充分发挥自己的长处,补自己的短处,也成为一代伟人。
【篇五:我班的牛人】
在我们班中,没有“混世魔王”,没有“弱不禁风”的“秀才”,也没有平平淡淡的“老百姓”,更没有手握“屠刀”的“古惑仔”,但是,各有各的独特一面,或严肃、或乐观,每个人都“能文能武”,每个人在他人需要时,他都能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就像《熊出没》里的吉吉国王,用拐杖丈量森林,用耐心帮助“臣子”!又如武林豪杰,展现绝世武功。
“豪杰”之首,就是我们的“副主公”——李文喆,他常劝他人应该惜时,就像《资治通鉴》中劝学的孙权一样。但是,他的眼中依然是“揉不得沙子”,做得若有什么闪失,他一定会立刻点出,并说出自己的主观看法,真正做到我所说的“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当然,这并非是他成为我心中“副主公”的原因,更重要地是在于他做事不慌,就如同身经百战的将军,稳得住全军的阵脚。
“心切不能有所事成”,“副主公”学着我们“主公”杨老师的这句话。那天的每日一题可以算是一只“拦路虎”,但我们的“方爸”只给我们极少的时间,当我们这些“文武大臣”都在急得团团转时,李文喆依然是不紧不慢地在画图并加以分析题目,如果身旁有一些云雾的话,还有那么一两分修仙的意思。虽然手中的笔有一些微微发抖,但还是看得出他心静似水,并没有慌张……
这位“副主公”直到现在依旧保持着他不慌不忙的能力,也用行动告诉我们不论学,还是动都要心静,因为这样才是一条将要完成大业的道路。
静为其心志,也为其态度,李文喆似“豪杰”地告诉了我们静为做事之根本,不潜心、不静,也就可能如同当年赤壁之战打败的曹操,其败得狼狈且无奈。但我们的“副主公”却截然相反他拥有与我们“主公”一样的心境,不会因外界之事所动,也可以静制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