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跋涉的作文

【篇一:有些路需独自跋涉】

心之如何,有似万丈迷津,遥望千里,其中并无舟子可以渡人,他人爱莫能助。是的,在这漫长的人生旅途中,总有些路,是要一个人去面对,独自去跋涉的。

奥地利诗人里尔克曾说:“没有什么胜利可言,前进才是永恒的方向。”在这人生道路上,我们不知前方是光明或黑暗,是光明大道亦或羊肠小径,在需独自跋涉时,不要惊慌,不要迷茫,走便是。

中国当代著名作家林清玄,为圆作家梦,环球梦,背上行李,独自上路,他知道前路艰辛,遍布荆棘,但依然不曾放弃,他以静默的汗水为笔,将路途中原先未曾发现的美景刻画在纸上,终于成就了自己,并完成了自己的梦想。

三毛,一个传奇般的女子,背上行囊,独行于撒哈拉大沙漠,前方的一切都是未知,但所有的一切都未曾阻挡她的脚步。沙漠干燥的烈风吹裂了她水嫩的面庞;极其恶劣的条件一次次撞击着她的灵魂;风沙不断敲打着她纤弱的躯体。但她就那样一步一个沙坑的跋涉着,终于磨炼中完成灵魂的升华。

正是因为认识到了有些路非得一个人去跋涉,林清玄方才实现自己的梦想,三毛方才完成灵魂的升华,在那场又长又暗的单行道中走得更远,赢得更多。

我想起了梵高,在他扭曲的道路中,独自跋涉,将暗红的血液投射到金黄的向日葵上;我想起了贝多芬,在他不屈的道路上独自跋涉,将命运在坚硬的琴键上敲响;我想起了海明威,在他顽强的道路上独自跋涉,在苍茫的大海上劈波斩浪;我更想起了第欧根尼,独行于高贵之路,即使面对不可一世的亚历山大也抬起额头说:“请不要挡住我的阳光。”

三毛曾说:“我们都会强调他人在自己生命中的参与,失去了他人,我们惶恐不安。”虽说“一群人才能走的更远”,但人生路漫漫,总会在某个路口,我们选择独行。

人生路漫漫,独行时,不要惶恐,看清脚下,遥望前方,即使再长,也会在一步步的跋涉中走到尽头;即使再暗,只要一心坚定,脚下始终会光明。

有些路,再长,再远,再黑、再暗,终需独自跋涉,。莫慌张,莫迷茫,走便是!

【篇二:一朵遗世独立的花】

他站在人海中,且徐且吟,不与世俗同流。远离了群体,如鲲鹏一般扶摇直上,在高寒之处俯瞰众生。受尽了寒气漫漶,雨水洇蚀,仍不为所动。偏安于孤独,像极了一朵遗世独立的花。无意吐芳,而香气如丝,氤氲世间,即使蚀骨的西风吹拂,依旧凛然,冷视众生。

一个人的旅途往往而是,遗世独立实属困难,能够坚守自我,葆有本色,高呼“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又有几个?历史的滚滚车轮如穿花马蹄般驶过,而遗世独立者又在何方?

水中青莲,清净无尘,即是一绽,满室浮香。李白,一代诗仙,畅游无穷,浪漫俊逸,早年被玄宗皇帝召进宫中,斗酒三千,玉盘珍馐,莺歌燕舞。但李白痛心于被区区一个小官羁绊,不愿为他人作诗,成为“倡优”般的取乐之物,终于审定自我,跳出世俗的圈子,遗世独立。高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乘一叶扁舟,顺流而下,给世人留下了“力士脱靴,贵妃斟酒”的放荡不羁之印象。而他亦求得了自身的圆满,安于孤寂,守清贫,不顾世俗名利,在诗词中孤独跋涉,傲然本色。

墨中白莲,尘泥不染,几开几合,清新不减。情僧苏曼殊是个离经叛道之人,几次还俗几次出家,将人生视为儿戏。但他凭着自身的跋涉,遗世独立,赢得了许多大家的称赞。他在人生之路上是孤独的,但他仍“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成为一株清净的白莲。“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而相欢",他行为古怪,甚至卖牙买糖,一生受尽孤苦,“恨不相逢未剃时”。苏曼殊是高踞在悬崖边的花朵,俯瞰众生,遗世独立。

遗世独立,安于孤寂,没有几人可以做到如此。在世俗纷扰的现今,恐怕这样的人会为世俗所斥,为世俗所累。但我们应该珍惜每一次孤独跋涉的机会。蒋方舟说:“每个人都是通向自我的征途,是对一条道路的尝试,是一条小径的悄然召唤。”李白、苏曼殊听从了内心的召唤,终于化身成为遗世独立的花朵。

临渊之花,且浮且沉,惟有香气,不变如斯,遗世独立,殊途同归。

【篇三:总有一种期待】

斜阳暮寒,水影悠悠,倚楼远望万里行舟,千帆过尽,皆不能留驻心头。

倩影轻愁,目断魂销,想起那姿态,总有那身影浮出记忆的湖面,渺渺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飘兮若流风之回雪……

秋千语,齿间笑,她是记忆中活泼纯真的女孩,风撩动她的头发,飘飘扬扬;花香在她的笑语中酿成灿漫的蜜甜,轻轻柔柔,她快乐地荡着秋千,仿佛一只迎风飞舞的蝴蝶,斑斓,可爱。

只缘感悟一回顾,使我思君朝于暮,那年轻客人的顾盼,让一颗心在青涩的梅子上颤动,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也许羞涩的掩饰,失控的步调,正如青梅般酸涩。那低眉浅笑的姿态里,有爱情的期待,和着青梅的味道,潜滋暗长。

词苑千载,盛开一朵女儿花。与赵明诚的天作之合,让她体味到知音的欣喜;爱的甜蜜,亦滋养了丰润的诗情。上苍偏爱,让她拥有了超群的才情和完美的爱情,那期待化作不徒俯视巾帼,直欲压到须眉的梦想:化作雁字回时,月满西楼的守望。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漫步香径,翩飞的衣衫,于菊蕊做伴;她抬眉,望尽天涯路的闲愁;她窥视,那里有丈夫温情的目光停留。

会心满足,淡淡相思,写出她的期待的答案,翘首里两情相守。

如今归雁旧相识,无奈秋风锁重楼。原本已是家国动荡,颠簸流离赵明诚的病故更让她身心俱疲。

跋涉的车子载着跋涉的灵魂跌跌撞撞,四处漂泊,心没有了驻足的地方,连梦也开始支离破碎。

她掀开车帷,望着碧蓝的天空,没有一朵云愿引心愁去,给她一丝安慰的温柔,“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唤来风急!”泪水已化作飘零的诗行,是否还有一种期待让她痴痴苦守!

含泪的目子里,有她深情的诉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与丈夫收集整理的书画金石满贮记忆,承载着故国的文化沉淀,她要尽心守护,哪怕纤弱的身躯承载不了流亡的伤,哪怕已没有可依靠取暖的肩膀!

总有事与愿违,总有失落叹息,失去一切的她,聆听梧桐更兼细雨,点点滴滴,落在心头,凝目处,又添一段新愁。

总会有一种萦绕心间的期待,她只愿含情守望,默默无语。岁月馈赠了太多,又带走了太多,恍然若梦,却真切可感。命运像开了一个玩笑,赠予她浓墨重彩的惆怅与欢乐,以前尘往事换一幕企望安定的晚景。

载不动,许多愁。

【篇四:明天我和您一起听笛声飞扬】

我伫立在这秋水之畔,凝视江水中那寂寞消瘦的身影,那汪平静的碧波仿佛浸染了您的音容笑貌。父亲,女儿好似在风中感受到笛子舞动的旋律,您的笛声,是否又飞过了那高高的山冈?

父亲,一个老实巴交的庄稼汉,平凡普通。唯一的特点就是能吹得一手好笛。笛子是老古董了,从爷爷的爷爷那辈流传下来,现在已被磨得冰滑玉润,古朴的竹身透出泥土悠悠的清香,看不出年代。小时候,我常常坐在门前,看着劳作一天的父亲轻轻地擦拭竹笛,就着煤油灯晕黄的光亮,我常常会看到父亲嘴边浮起淡淡的笑。彼时,他会对我说:“闺女,爸给你吹一首吧。”我颔首,只觉得那时父亲的笛声就是世界的唯一。再回首时,岁月的年轮早已碾过门前的溪水,哗啦啦的只剩下笛子流动的音符。

笛声婉转,走过春夏秋冬,当我一天天的长大时,曾经对父亲的美好和崇拜早已消逝得无影无踪,就连笛声,也很少响起了。不知从何时起,我开始厌恶父亲的平庸,以及那支破旧到开裂的竹笛。我不愿再傻傻地坐在门前,因为我告诉自己,我长大了,我要飞。终于有一天我飞出去了,我去城里上了高中。此后,我再也看不到连绵的青山和父亲的竹笛,连那门前流动的溪水也开始淡化,我想,如此也好。我曾警告过父亲,不准来学校。说这句话的时候我没看他的表情,可从父亲僵直的背看过去时他终是点了头。那一刻,我突然有了一丝内疚。我不知道父亲为什么对我有这么大的包容和迁就。可他答应了,就不该反悔。当父亲扛着大包小包跋涉几十里山路来到我面前时,我发怒了。纵使他换了一身新衣,纵使他洗了头剪了指甲,可是那满身的汗气和难掩的卑微还是让我在同学面前无地自容。父亲搓着手尴尬地看着我:“闺女,你妈说天气凉了,让我给你捎几件衣服,我这就走了。”看着父亲被汗水浸透的后背,终是有些动容。我本想喊住他,可父亲走得很快,直到他伛偻的身影淡出我的视线时,我才想起,父亲连一口水都没有喝。我看向镜子中的自己时,突然有些害怕。那张陌生到连我都不敢识别的表情,对着父亲,究竟是为了什么。

时间给了父亲风霜雪露,看着他一步一步艰难跋涉到中年。一路上,有我的影子给他欢笑和痛苦。他把年轻寄托在我身上,延续着他未能追随的梦。我哭了,不是为自己,而是那个无论我记起还是忘记都无法磨灭的父爱。

清风打着旋儿扰乱了平静的江水,宛若此时的心弦。看着天边隐去的青山,我不禁加快了脚步。父亲,明天,我要和您一起听笛声飞扬。

【篇五:我的文学梦】

“在旷野上奔跑,在险难上跋涉,在峭壁上攀登……那是我吗?我似乎在追寻着什么。”一觉醒来,还在苦苦思索这。

朋友们谈起他们的梦,有的人说梦见自己成为服装设计师;有的人说梦见自己成为画家。可是边沙沙的翻书声,闻着丝丝淡淡的书墨之香,那是何等惬意,何等安逸,何等舒畅!《边城》中那个天真烂漫但又遭遇着不幸的女孩翠翠;《笑面人》中那个心地善良却被雕琢这一张怪脸的“笑面人”;《范进中举》中那个因中举喜极而狂的范进……这一个个鲜活的形象常常在我们脑海中浮现。这些“良师益友”扩展了我的视野,增加了我的文学修养,使我的学习生活充满了无限乐趣。

“在旷野上奔跑,在险难上跋涉,在峭壁上攀登……”是我实现我文学梦的必由之路,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在问学的殿堂里,有着花开花落,望着云卷云舒,我会大胆地写,写出心中的感慨;我会用心地写,写出世间真情;我会快乐的写,写出自我风采;我会尽情的写,写到梦想成真。

我是一只大雁,我要趁那阳光普照的春天,去遨游那心之所向的五洲四海。我相信坚守执着如一信念,终会放飞青春的梦想;释放澎湃不息的激情,定能演绎无海的青春;用挑战自我的勇气,践行青春的誓言;凭锲而不舍的努力,终会展翅冲上云霄!

文学梦,我在走向你的路上!

【篇六:写景的作文】

我是一只名叫小翼的小雁,明天我就要开启我的第一次南飞之旅了。这次我们的目的地是美丽的云南。

要出发了,我和小伙伴们都待在队伍的中间,大家排成了“人”字形,因为我们要长时间跋涉,这样有利于保持精力。

经过一段时间的飞行,我们到达了内蒙古。这有一望无际的大草原,还有很多像球一样的,大大的东西,上面还有漂亮的花纹。妈妈说那叫蒙古包,是那的人居住的地方。草原上有好多动物啊!马、羊、牛……什么都有。人们穿着鲜艳的衣服,有些人赶牛羊,有些人骑着马。妇人们有的坐着聊天,有的给客人送水。小孩子们开心地玩着球,多美的画面啊!

离开了内蒙古,就是青海了。秋天的青海就像一幅美丽的油画,青海湖就像抹上了一层耀眼的金黄色,秋天的青海是一片又一片红色、橙色和黄色的海洋,在秋天给人丝丝温暖。“真美啊!”我不禁感叹。尤其是一片片油菜花田,金灿灿的,好像是满地的金子。我看得入了迷,静静看着这美景,好像什么烦恼也没有了。山间的条条小河在阳光的映照下显得格外清澈耀眼,风将树叶吹得微微颤动,有些树叶缓缓飘下,落入小河中,随着河水飘向远方。美不胜收的风景让我移不开眼。又经过一段时间的跋涉,终于到达了温暖的云南。那的一山一水,一花一木都是那么美,我们在一处幽静的河边住了下来。

现在细细品味一下这一次的南飞之旅,还真是有些意犹未尽呢。内蒙古的大草原和青海金色的美景都让我赞叹,大自然真神奇。

【篇七:让坚持成为一种习惯】

人们常说:“习惯形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习惯,就如在茫茫大海上的一座灯塔,为人们指引正确的路;就如一把火,在人们寒冷时送上温暖;就如一只妙笔,在人生的画卷上写下辉煌的经历。好的习惯使人终生受益。

翻开历史的画卷,多少人的生命因坚持这一习惯而绽放光彩。

坚持这一好习惯能帮助人们突破自我,到达自己能力的顶峰。

是他的坚持创作了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文学著作。是他含泪吞血吟下了“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的励志之语。为完成《史记》的编写,他选择了忍辱负重,提笔树立了忠义志高的形象,忍受宫刑,在监狱里克服了常人无法想象的困苦,却依旧在编写此书。无论遇到了多么大的打击,只要精神不倒,依旧可以继续。

正是因为司马迁有坚持这一习惯,才使得他成功。

坚持这一好习惯能帮助人克服常人所不能想象的困难。

他是清代伟大的理学家,旅行和冒险家。他是中国以旅行为事业的第一人,他是中国地理名著《徐霞客游记》的作者,成书40余万字。在三十多年的旅行考察中,他主要靠徒步跋涉,连骑马乘船都很少,还经常自己背着行李赶路。他不避风雨,不怕豺狼虎豹,以长风为伍,以云霞为伴,以野果充饥,以清泉解渴,他用脚步丈量山水,在跋涉一天后,不论多么疲劳,无论是露宿街头还是住在破庙。他都坚持把自己的考察记录下来,就这样坚持了30年,创造了一本奇书。

正是因为徐霞客同司马迁一样有坚持这一习惯,才使得他成功。

一个人的生命,因为有了坚持这一习惯而变得精彩。而好习惯,会让人终身受益。

【篇八:创新是一场孤独的跋涉】

著名企业家、科学家谢耘博士有言:“创新从来不是一首浪漫的诗篇,而是一段长时间默默无闻、艰苦探索的奋斗。”创新,意味着你有与别人不同、甚至可能不被世人理解和接受的想法,意味着你可能被孤立、被嘲笑、被否认。因此,每一个成功的创新者,都必须学会忍受孤独、享受孤独,然后在孤独中收获灵感,在灵感中实现创新。

孤独是一份淡定的心态,使人在平和中思考。挪威探险家南森说:“人生的第一件大事是发现自己,因此人们需要不时孤独和沉思。”翻开《瓦尔登湖》,山林的清新扑面而来,人们仿佛看见远山中一潭幽蓝的湖水旁,坐着一位深思的学者——那便是梭罗。在工业革命和城市化正进行地如火如荼时,他却只身躲进山林之中,在那里搭起木屋,开荒种地,写作看书,追求最自然朴素的生活,许多人曾对此表示不解。有人问他:“你与外界断绝联系两年,不觉得孤独吗?”而他回答,“我热爱孤独在空气中燃烧时的毕剥声。”也许正是因为梭罗对孤独的这份热爱,《瓦尔登湖》才能在一百多年后的今天依然用沉静和清新感动着我们,让人抚平浮躁,洗尽铅华,一如瓦尔登湖平静美丽的湖水。

赫胥黎说:“越伟大、越有独创精神的人,越喜欢孤独。”孤独是一坛苦酒,酿于幽深的谷底。初尝一口,满嘴苦涩,直教人喊“难咽、难咽”;再尝,苦得更加浓烈,苦得直至心底,苦得让人欲言还休。可渐渐地、渐渐地,当你习惯于这种苦涩,却发现唇齿间竟有甘甜开始散开,这才感受到孤独的清香与回味。袁隆平在田间躬耕九年,埋头苦干,潜心研究,终成“南优二号”享誉世界;陈景润在六平米小宿舍的艰苦环境下,一支钢笔一摞纸便开始认真演算,再不问其他世事,终于证明了“哥德巴赫猜想”,造就一段传奇;邓稼先放弃美国给予的优厚待遇毅然回国,隐姓埋名,在严格警卫的深院和大漠戈壁里呕心沥血,最终使得“两弹一星”研究成功,让中国扬眉吐气。孤独是阴天厚重的云层后深藏的阳光,随着阴霾散去,会带给人一种意外的惊喜。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孤独不仅是夜深人静时的万籁俱寂,不仅是一个人埋首灯下的静静沉思,更是对自我的坚持,对初心的铭记。十字架上被烈火焚烧的布鲁诺,在教堂上被当众讥讽的达尔文,被科学界冷眼相待、质疑否认的爱因斯坦,穷困潦倒、无人理睬的梵高……他们因为坚守自我而孤独,但外界的怀疑、嘲笑、讽刺甚至是恶毒的刑罚都没有使他们放弃这份坚持,而历史终于证明了他们的伟大。创新者是孤独的,因为无人理解;孤独者是勇敢的,因为要在风吹雨打中坚定如初。

创新注定是一场孤独的跋涉。创新者需要不畏世俗眼光、不惧流言蜚语,而孤独是创新者在坚持中唯一的陪伴。所以,在孤独袭来时,不要马上将它踢开,而是试着和它拥抱,将它融入自己的灵魂。它就像你在前进路程中孤单的影子,你说你是一个人,但其实你还有孤独陪伴。

【篇九:我很笨但我够执著】

若记忆回到童年,我会笑着对那时的自己说:不要自卑,你很笨,但你够执著。

火辣的骄阳,烘烤着大地,虽只是六月,却早已酷热无比。热浪卷刮着安静的村庄,角角落落都是火神的气息。

中午,是每天太阳最暴躁的时候,教室里却没开电风扇。我紧张地坐在座位上,埋着头,豆大的汗珠雨点似的滑下脸颊。偶尔,我也会抬起头左右张望一下,只希望数学老师不要看到我。但终于,还是难逃一劫。“周丽君,又是不及格。”无奈到心酸的眼神无声地落到我脸上,一声轻微到可以忽略的叹息似乎要击碎我的心。我低着头,快速地冲上去,几乎是抢了试卷就往回跑。无数或怜悯或讥讽或不屑的眼神像剑一般射向我,让我体无完肤。我只有深深地把头埋进臂弯里。

老师转而又去宣读下一位同学的成绩了,大家的注意力终于从我身上移开,我得以暂时缓过气来。打开试卷,满眼的红叉叉无情地对我宣告着我的愚蠢,我简直就是数学白痴。每次上数学课,我都觉得老师是火星来的。要是有奇迹降临到我头上就好了……每次我都是这样安慰自己。

后来,我跟着父母搬家,来到了星桥中学小学。尽管是留了一级,但我丝毫没有优势,因为我依然很笨。

随着年龄的增长,那种落后的耻辱感越发沉重。直到那次,我翻着书,看到这句话:望着这些蚕执著地、勤奋地工作着,我感到我和它们非常相似,像它们一样,我总是耐心地集中在一个目标上。一道惊雷把我从混沌中惊醒,一道天光蓦然降临在我的头顶。“执著”从此成为我人生的座右铭。于是,笨笨的我开始了艰难地跋涉,我有了人生的第一个目标——不拖班级后腿。

我开始努力地听,认真地记。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记不住就多抄几遍,再不行,就再抄。一篇课文背不出,就一直抄,一直背,背到口干舌燥,抄到手臂酸痛。

我再也没有在发考卷时张皇失措。我总是安安静静地坐在座位上,平静地等待老师叫我的名字。我明白了,考得好也罢,差也罢,过分担心只会让人焦虑不安,让人犹豫徘徊,最终迷失了奋斗的方向。成绩只是上个阶段努力地结果,而目标永远都在前方召唤着我。

一天又一天,一月又一月,我的分数开始一点一点地爬升。坚持就像是一颗挂在云端上的苹果,只有你在那通往云霄的天梯上攀爬,不断地攀爬,最终才能摘到那个苹果。

到了星桥中学,我居然也能进年级前五十了。所谓奇迹,就是用自己的双手奋力攀登的结果。

今天,中考的成绩已经揭晓,我的成绩依然不尽如人意,余高和二高依然遥不可及。但只有我自己知道,我经历了怎样的跋涉才来到现在的位置。每一分对我都是艰难而宝贵的,提高一分的成就感就像朝霞一般震撼人心。但我听懂了那博大深邃的誓言:阳光虽然嫌弃我们,但时间是公正的,为此,我们宁可付出几万年的代价。

是的,时间是公正的,只要我愿意付出,奇迹最终是可以创造的。

因为上帝知道:我很笨,但我够执著。

【篇十:跋涉一场梦里】

我们都有一颗心,心里都有一个远方。

我们都有一场梦,梦里都少了份依靠。

地下车库的巡查员,记不得全名了,只深记着他名里有个“海”,唤他“海叔”。每次碰面,穿着一身蓝工作服利索地在自行车上溜,他不矮,也会打扮自己。认识六年多了,从没细细打量过他,只是两百多度近视没戴眼镜时远远看出他五边形、棱角分明的脸廓和鼻翼朝外翻起、双眼厉害突出的侧面,我猜他的颊上额上也是沟壑纵横,掩不住老态与光阴沉淀的。

交谈过,海叔自己说,他喜欢走,是涉。他壮,但毕竟岁数大了,收入不见多高,我当他为说笑或是感慨。但错了,海叔自己去过香港,还有赌城澳门,有时是女儿陪他——妻子过世让他重新审视了生活。交谈时他笑着,牙齿黑黑斑斑,爱抽烟。

那次去香港,物业拒批假,他连上6天整班然后选择了远方。他说香港大,成片成片的人肉堆儿在他的高层胶囊公寓里看起来像黑色电码数符的律动,我笑他的钝,他生气了,告诉我那地里的人就是肉夹馍里硬塞下的肥膘,人们愿涌进当肥膘——为一身嘱光。他愿意拼命工作,常上夜班,那可以加工资,他烟瘾重——或许吞云吐雾间他才真正释怀了一切,女儿劝过他戒烟,伤身得重,他戒不了,于是每天早上4:30起来跑步——他不想那么早沉寐黄土。毕竟选择了跋涉就不会停下,所以他要,且不得不一路风雨。

心羡。

“走多看多,心也更敞亮了。”海叔如是说着,“改变着的更应学会追求些什么不变的。”他还会去更多地方,既然选择顺应心意,便只顾风雨兼程,不去想终点是否梦般美好。

很是羡慕海叔,同衷于旅行,总是苦于生活。小学同学去了西藏,带来一串佛珠,刻着藏文,大概有祈福的意思,爱不释手。同学用了半个多月,落下了不少补课任务但走向了更远的另一方,而我圈在一纸黑字中从未逾越。他说那是他人生中最难忘的半个月,在拉萨大昭寺的酥油灯长明和忠信佛教徒的虔诚下他看到了生命的远方,或许教徒们永不可及的远方是天、是不为人知的心灵的秘境,但从未停止追逐;或许大昭寺鎏影金煌和万盏酥油灯明的远方是自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联亲到终不会被知晓的万人朝奉虔仰的明天,亦从未停止“追逐”。

不负远方——海叔不甘平淡所以选择风雨、坚守不变的心走下去,我愿摆脱碌碌所以走向远方渴望认可。

但改变着总是以时间为借口的成长让我们放手落寞,重审人生。

碗里最大的鸡腿无端溜进了四岁黄毛妹妹的碗里,我嫌她蠢笨,可亲戚们说我是大人要让着;过年时鼓鼓囊囊的红包瘦削得竟没有触感,多时只是附耳轻语一句新年快乐,那边快高考的姐姐被围着团团转,四面来的红包让她措手不及;一直素颜的阿姨描了眉,脸抹得红红的,我笑她脸像猴子屁股,亲戚们恼了,指指点点说我不懂事。

我该怎样追逐?

八岁学习骑车——四轮置换成了两轮,两脚够不到地一上座便翻了,绕着小花坛无数次上上下下,父亲制着后排的网状小平座,让我直盯着正前方不看其它,或是顽劣,脚踩得飞快然后便倒了,第一次滑滑板的女孩做了人肉垫子,欣喜以为有了眷顾,决定开始好好骑,但一次次渺小在远方前,没有帮助。终于,能够让父亲松开手独自骑过从卫生间到房间的距离了,我爬上爸爸的肩——即使父亲已承不下肉膘打颤的我,还是架着我环绕屋子一周。我又长大了,从渺小大了那么些,步子迈大了,学会奔跑了——因为渴望被关注,渴望承担。

假期绘中国地图——从新疆开始画轮廓,一凹一凸密密麻麻,一眼盯着书,一眼瞅着笔,本应昂首矫健的雄鸡在笔下成了不堪入目的弱病疫禽,我失望了,橡皮擦擦出的蠕虫般黑长条儿像拆散的希望稀稀拉拉散落在桌上,是否应继续?尝试着从内蒙古,从云南,从西藏重新画下,得到的,也都是一半止笔的无奈。转念从省级行政区画起,补成大体,如何擦绘竟不能嵌接得完全。善理科的父亲用矩形为我勾出了轮廓,他让我试着简化地图——也简化生活。诚然不会想到——记好后父亲撕了草图离开,或许真的已经由渺小再大些了,感激着父亲的我画下矩形廓后画出了整个中国。

我不断靠近——终于听到远方的呼唤,不能回头,关注的目光相随。

时间载着改变促使我们承担些什么,我们承担着追逐心中所想,风雨兼程因为成长。

就那样追逐。

那场梦里,那个远方。

热门推荐
1看杀猪
2关于黄河的作文
3尝跳跳糖有感
420年后回家乡
5回顾与展望
6挖竹笋
7我学会了西红柿炒鸡蛋
8我的奶奶
9一本可怜的书
10井蛙成因
11我的乐园作文
12暑假漂流作文
13读书真有趣
14研学之旅
15八年级作文
16童年的记忆
17水,催我前行
18元旦
19帮奶奶做家务作文
20我得到了锻炼
21水仙的智慧
22春田狐的爱读后感
23游白洋淀有感
24汉字
25春天的足迹
26温暖的记忆
27小雨滴旅行记的童话作文
28春天在哪里
29家乡的竹林
30我最喜爱的诗人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