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情结的作文

【篇一:我的藏族情结】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

这首歌,我想大家都耳熟能详,作为附中学子的我,每次听唱,心中都会有一种庆幸而自豪的感觉。

新时代,新气象,新体验。在党中央的英明领导下,各民族之间的关系比以前相处融洽了,譬如就拿我身边来说吧,我是西藏民族学院附属高中的一名学生。在这里,我认识了许多藏族的朋友,他们是那么的纯洁、天真、可爱、活波、友善……这些和我以前对藏族了解的完全不一样。以前,我听别人说,藏族人很凶狠、野蛮、无知……我想对那些未真实接触过藏族的人说你们了解藏族吗?我想答案应是否定的,因为实践出真知。

现如今,我每天都和我的藏族朋友一起玩,打篮球,跳锅庄,唱藏歌,陪他们练毛笔字等等,而这一切足以说明我们不似亲兄弟,但远远胜似亲兄弟。

我的心中已经有了一种浓浓的藏族情结。

初到附中,在我军训的时候,看到藏族朋友很黑很黑。我对藏族的佛教很是感兴趣,于是我问了我旁边的藏族朋友关于藏传佛教的历史渊源。他先没给我讲,而是告诉他的名字,“我叫扎西。扎西,在藏语里是吉祥的意思。”自然,我也做了自我介绍。听后他就对我说了句:“扎西德勒!”同时我也向他说了句“扎西德勒!”接着他就很高兴地用流利的汉语跟我讲关于藏传佛教发展的历史,关于它的起源以及到后来佛教在他们心目中的地位等等。

那天下午,我们交谈的很愉快,除了笑还是笑,这样的笑是那样的纯洁的,可对我来说,它就像此时蓝天上的白云那样,稀少,罕见。可它是多么的悦目,提神!

近年来,党中央十分重视西藏建设,穿过世界屋脊的青藏铁路是最好的见证,而青藏铁路的修建,让汉藏纯洁友谊更加深切而坚固。

我想借此征文比赛,以表达我对五十六个兄弟姐妹的热爱,对藏族同胞的热爱,对对藏族同胞有误解的不满和申辩。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爱我中华,爱我中华”

心中再次响起这一熟悉的旋律,再次涌起一股强烈而持久的心潮,久久不能平息。

【篇二:思父情结】

农村孩子的父母,大多外出打工来供子女读书。也许父亲刚刚出去几天,会舍不得,但渐渐习惯。我也长大了,一般不会太依赖爸爸,但分离的时间长了,那种思父之情便油然而生,愈来愈烈。

我跟爸爸的感情还是很不错的。过年时,他和我一起去拜年;写作业时,他陪我解决难题;闲暇时,陪我一同看电视。

他在家时,没事便教我写作业。有时爸爸在教我做作业时,我百思不得其解的题目,他一看就会了,耐心耐烦地给我讲解。我吃惊地说:“老爸,你太聪明了,记性怎么这么好?”爸爸摸摸我的头,意味深长地说:“这还不是小的时候打下的坚实基础。”我听了,点点头,心想:我一定要努力把知识学牢固!

爸爸和我有一个共同爱好就是喜欢看综艺节目。爸爸有时喜欢看《最强大脑》《汉字英雄》之类的节目,我有时也跟着看。每当我和爸爸看这类节目时,我就觉得很快乐,不仅因为节目好看,也因为有爸爸陪着一起看,一起聊:饶舜涵在现场表演超强记忆力,令人折服;我们一起进行汉字听写“桀骜不顺”、“一丘之貉”等词语,不分上下。

小时候放暑假时,我到爸爸妈妈工作的地方去玩。爸爸总是用五块大四方石拼在一起当做床,上面搭上一块木板,把棉被铺在上面睡觉。要用电,就自己到电箱里去接;如果住得高,水压又不足,水还得下到一楼去提。爸爸一般早上四点钟起床开始劳动,晚上忙到八点钟才筋疲力尽地回来。不过,从我记事起,好像从来没有听到他喊过一声累,叫过一声苦。爸爸每年三四月份走,到十二月份才回来。在外地打工,一忙就是八九个月,一天工作十几个小时,是多么的辛苦啊!

现在,爸爸妈妈不在家里,我感觉变得冷清多了。现在,村里的人都为了养家糊口,慢慢地也都外出了,就只有一些老人和小孩在家。同年的小伙伴很少,大概只有一个,而且她很少出门,大多在家写作业或看电视。我们俩很少说话,也很少在一起玩。

爸爸好像四十多了,有时他会说自己老了。我听了,默默地端详着他的脸庞。现在,我很想对爸爸说:“爸爸,你不老,只不过是太累了,显老而已。”

爸爸常年在外工作,我知道您虽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情感,但是爸爸,我知道您是想念我和弟弟的。爸爸,我也想念您。

【篇三:背影】

冬至大如年,转眼又是一年冬至。

时光荏苒,如白驹过隙,年少时的我曾志在四方,心向流浪,永远走在向往他乡的路上。始终理解不了月是故乡明的哀叹。如今虽离家不算远,但有了家庭的牵绊后,这两个并不出名的小镇让这段三个小时的路程,却显得那样的遥远。

有那样一抹背影却始终是触手可及的,遥目可望的。

时方七月,绿树阴浓,蝉鸣聒耳。炎日炙烤着午后的水泥路,我和先生徒步走去奶奶家送些蔬菜水果。

遥远瞧见一位老人头顶一块白色磨得都快透明了的手巾,左手拄着一根未经打磨粗陋的手杖,肥大的白衫青裤让她看起来更显瘦小。手杖挪一步,她立马右脚左脚跟着节奏蜗行牛步着。岁月这把刀不曾温柔对待任何人,也包括这位老人。我们俩三步并两步赶忙迎上去“奶奶,你怎么在这儿?”奶奶顿了顿,堆满褶子的脸上眯起那双老花的眼睛上下打量着“这是谁啊?噢——是大孙子和大孙女子。”说完嘴角上扬,露出仅剩下的几颗凹凸不平的牙齿,紧紧攥着我的手。我忙说:“俺两个要去恁家的来,你干嘛去的?”“我上恁大娘家去的”奶奶慢条斯理的说着,“我去看看……我……”没等她说完我追问到:“俺老爷在家里的吧?”得到肯定后我和先生大步流星奔去。

房前老树几株,浓阴覆地,人面俱绿。天热汗多,老爷独自在树下乘凉倚靠乱石而坐,见我们来,便挪步院中。老爷耳背、健忘,刚刚说过的话需要一遍遍重复着。由于在他乡工作,不得不早点启程。寒暄几轮,眼看半个多小时了奶奶还没回来,我们两个打算离开顺便看看回去的路上能不能碰见。

果然没走几步,泥泞小道与油漆路汇合处,奶奶正加快脚步赶来,看得出来她走的很卖力。见我们迎面走来,知道我们要回去,不便多说,只嘱咐我们回学校的时候路上慢点,注意安全。刚刚下过雨的路上乡间小路上还满是水坑,路滑。我看着她离去的背影:她放慢了脚步,继续蜗行牛步小心翼翼的挪着步子,每走一步颤颤巍巍,躲过一个又一个的泥潭水坑。走两三步便回头看看我们大喊道:“麻利地回去吧,我一会就到家了。”然后转身继续挪着。我一个箭步冲上去扶她走过一个大水坑,她坚决不让我们送她回去大笑着:“没事没事,恁麻利走吧,我这就到家。”然后身子一左一右摇摆着继续朝前赶着,时不时再回头看看我们嘱咐着:“天热,赶快家走吧,家走凉快凉快去。”我们回应着。我转过身来,影子也随我快速换了方向,快九十岁的人了,我多担心,这一别……想到这我不禁泪眼婆娑,不能自已。先生见状赶忙安慰我,找纸巾,看他忙活着掏兜挠腮的样子我不由得破涕为笑。然后深呼一口气,心想人生或许就该是如此,一伙人去了,一群人又来填补空缺。这一来一去,坦然相对,活在当下,不枉此生,足矣。

现在我明白了为何月是故乡明,只因在那里有一份解不开的情结。或是一群可以肆意畅谈的朋友,或是一件平淡无奇的家常,或是那一轮与众不同的明月,对我而言,却是那一抹令我魂牵梦绕,步履蹒跚、踽踽变老的背影。

冬至过后,我要赶回去一趟,探望半年没见的爷爷奶奶。莫待天各一方,成为永久的悔……

风流云散,难以了却这盛夏的背影情结。

【篇四:怀旧的情结】

时光易逝,岁月如斑驳铜镜经年,又是一个辞旧迎新的日子,我还能大喊一声:“再见了,2014。”

二月的寒风刺骨,吹走了地上的稀疏落叶,扰乱了翩翩起舞的长发,但却没有吹灭人们的高涨热情,也浇不灭这四处温馨的气氛。

仰望天空,绚烂的烟花凌空绽放,像朵朵灿烂的鲜花,映衬了一张张满面幸福的笑脸。千家万户,已把新桃换旧符,一家子都团聚在一起,无一例外,围着餐桌吃着团圆饭。丰味佳肴的香气,时不时的哄笑声,覆盖了这小小的房屋,连空气都变得活跃,一年的不快与心酸抛之脑后。

七点之后,家人们各做各的事,有的躺在床上,看着春晚;有的三五成群,打打麻将。一派热闹与祥和。我一人无所事事,望着长街,时不时的有几个小孩子在追逐打闹,穿着新衣,在奔跑,笑着,叫着。

有人说,中国人喜欢怀旧。其实,每个民族都喜欢怀旧,只是中国人有种无法表达的春节情结。

看着看着,我也情不自禁的笑了,倏忽间,看到一个缓慢移动的黑点。定睛一看,才发现是一个流浪者,衣衫褴褛,在风中瑟瑟发抖,内心顿时一阵抽搐。这个漂泊无依的人,仿佛与这个世界格格不入。刚想下楼去帮帮他,忽然见到旁边有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奶奶走向他,那不正是我的邻居嘛。她走过去,拉着那位流浪汉去她家,他一开始还不愿意,最后在老奶奶的劝说下才进去了,他的眼角感动得流下了泪。

作为旁观者的我,看到这一幕,心也受到强烈震撼。这个流浪汉真幸运,遇到了一个有善心的老奶奶,在这个热闹非凡的除夕之夜。

其实,中国人不是怀旧,只是渴望感受一次家的温暖,人间的温暖。

【篇五:故乡情结】

距离上一次回到我的故乡,感觉已是很久前了。但生活在小县城整天忙忙碌碌的我早已没有探望故乡的心。也许偶然会回想起来,可不一会儿便被淹没在无穷无际的学海中。

这一次,我跟随父亲回到了阔别已久的故乡。

记忆中的故乡似乎与现在比起来完全不同地了。儿时的故乡,好像还有湛蓝的天空和清澈的小溪。而现在,往昔的小溪早已干涸,往昔的建筑也都作尘土被风吹去,只剩下斑驳的几间破屋和面目全非的土地。不知是拆迁造成的结果,还是自己心智的成熟?但愿是后者。

我家并不是书香门弟,自然也不是什么大户人家。在村中穿行了一阵子,故乡的老宅便出现了。虽还算不上是一座危楼,但看那泛黄的墙壁就可知道老宅的年代久远。行到此处,父亲轻叹了口气。不知为什么,我总觉得当时父亲正想着他的童年生活。或悲伤,或美好,我并不知晓。我只知道父亲有一位很疼他的父亲。

的确,故乡最吸引我的地方,即是我的爷爷,很可惜,爷爷英年早逝,42岁时便撒手人寰,留下奶奶和三个子女。父亲每每提起爷爷,眼里都会泛出泪花,在他的心目中,爷爷就如神祗一样,神圣而不可侵犯。耳濡目染,我也十分敬佩我的爷爷,或许正是因为爷爷的优良

叹完气,父亲搓了搓冻得通红的双手,站在门前犹豫了一会儿。“你来开门。”父亲从青石台阶上退了下来,回头低声对我说。我整了整杂乱的衣领,在昏黄的路灯下“多多”地敲了敲那扇摇摇欲坠的木门。

过了一会儿,门“吱呀”一声被斜推开,屋内的灯光迫不及待地奔出房门,在一霎之间将我的脸庞照得透亮。

开门的是我的奶奶。她笑着迎接我们进去,父亲与奶奶拉起了家长,我们要回城了,奶奶转身从堂屋拿出些新鲜蔬菜递给父亲,说是自己种的,比菜场买的安全。

我和父亲走了,夜色中回头看到奶奶仍倚门而立。

儿时记忆中的家乡美丽已然无存,但亲情仍在!

关上车门,打开空调,在结满冰霜的车窗内,我最后一次将目光投向我的桑梓,我的故乡。随着时间逝去而被遗忘的故乡,将在我的记忆中永存。

【篇六:我的什么情结】

【篇一:我的古镇情结】

七(10)戴嘉锐

我曾去过一个地方。

一个古老而繁华的地方。

一个令我永生难忘的地方。

叫乌镇。

我刚踏入这里,就感受到了这随处可见的历史气息——你可能见过现代种类繁多的地板,想大理石,陶瓷,模板,却一定没见过这里的青石板。它们稳重端庄地安于地面,平静面对着每一个游人的来临;你可能到过很多古老之地,或简朴或繁华的装饰,却一定没有见过这里遍布四周却恰到好处的设计,像小河上残缺的石桥,植物犹如缕缕青丝垂挂而下,已经不知所踪的一段桥面,使古老的石桥充满神秘;你可能见过“河流大野犹嫌束”的大江大河,却一定没见过这里密如丝网的小河,有手臂还长的大鲤鱼,银鱼,还有几只液压悠然自得地浮在水面,别有一番闲情………。

这是一个令我流连忘返的地方。

漫不经心地走在大街小巷,赏玩着乌瓦青砖之间垂下的枝条,我注意到一家茶馆。

受到莫名的吸引,我坐了下来,要了一壶铁观音,在靠窗的地方细细品味着清香的茗与熙熙攘攘的人间风景。

恰逢此时,忽有小雨落下,行人四散开来,有的打起了伞。幸而我正巧在茶馆中,没有被淋湿。

街道一下子冷清下来,没有了人烟。然而街的两旁,卖着各种精美物件的别致小店却热闹不少。

兴趣之下,喝完了桌上的茶,我便打了伞,走出去了。走进了一家售卖明信片的小店铺。许多的明信片中,我犹豫着。

它们都太精致了,我实在难以选择。突然,我注意到一张灰色的卡片,上面印着一张小巷中的老旧木门的照片。还写了一首诗——

从前的日子变得慢,

车,马,信件都变得慢

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从前的锁也好看,

钥匙精美有样子

你锁了,人家就懂了。

——木心

从店员那里我了解到木心是一个乌镇的作家。于是我将印着他诗句的明信片搜罗一空

……。

日暮。

雨不知何时已经停下,地面不再潮湿。

我漫步着。

我在思索着。

我从此喜欢上了这座城。

【篇二:我的飞鸟情结】

七(9)陈文珺

在小学毕业考前,我的父母趁着一个阳光明媚的周末带我回老家散心、舒缓压力。我到清澈见底的小溪里酣畅淋漓地游了一趟泳,到集市里买了些小玩意儿……最后,我到了一座小山丘里采风漫步,回家路上,我见到了一幅极富情趣的画面:

在路两旁的围栏上,向阳的一面站立着一排小鸟。它们身形虽小,但那洁净挺拔的身姿总让人感觉充满希望与向上的力量。而它们也不乏活力:总是会扑闪一下乌黑亮丽的翅膀,更会时不时扭头与同伴交流,发出悦耳的鸟鸣,但它们从不会独自离开此处,只是排着整齐的队伍……

一颗颗小巧的头颅随着太阳的落下,逐渐被染成了橙黄色。一个转头,一束夕阳便直直地射向地面。终于,它们动了,一只极为健壮的成年鸟发出了一声清啸,紧接着,一只又一只鸟接二连三地发出一声又一声清脆的鸣叫,像是在回应着那只健壮的鸟。随后,一众鸟舒展开了各自的翅膀,飞上了天去。可尽管如此,它们就像有一根线连着彼此,永远排着一个“一”字,迎着夕阳的光而去。

突然,那队列中猛地少了一格,就好似一个人原本整齐的一排牙齿中缺少了一颗。我赶忙极目望去,想寻找那消失不见的一只鸟。不一会儿,我就在低空中寻到了,这是一只刚学会飞行不久的幼鸟。它快速地扑腾着自己那双羽毛还未完全生长出来的小翅膀,可无论它怎样扑腾,怎样着急,它还只是在起飞不久的低空中独自打转。啊!这是如此可怜又是如此顽强!

正当我认为不久过后小鸟将会因耗尽力气而坠地时,一片阴影从远处飞快接近,随后,阴影愈来愈浓,抬头望去,正是那飞入高空的一群鸟!它们分出几只围绕在那只未完全发育的小鸟身边,而其他一众则是再次排成一行。那只小鸟的眼中逐渐迸发出坚毅的色彩,而那坚定的目光下也蕴藏着感动。不久,小鸟慢慢镇定,那双不及半个手掌大的翅膀不再因慌张而毫无规律地扑闪,在一众鸟鼓励的目光和有序的带领下小鸟再次重振旗鼓,迎风起飞,向阳航行。

那一排鸟越飞越高,掠过一颗颗树,划过一朵朵云彩……直至它们消失在天际后,我才收回目光。此时,我心底的情感却一发不可收拾:

我们不正像那一群鸟吗?在成长路上我们遇到一批又一批朋友同学,相伴我们成长无时无刻不在注入新的生活色彩。虽然总会有分别,但在那一段共同经历的美好日子中,我们团结一致、开拓进取、互帮互助,向彼此传递着温暖与能量,而因此我们也在无数次大大小小的磨难中变得愈发坚强,不负自己,不负他人,不负青春!

而现在,我每每看见鸟儿们,总会勾起心底的万千思绪,想起那迎夕阳飞翔的鸟……

【篇三:我的自行车情结】

七(10)金咨亦

外婆是很喜欢这辆自行车的。

在年幼时,我便无数次的从外婆口中听过它的故事。其实外婆并不是一个善于言辞的人,更不是一个浪漫的人。她生在一个平凡的家庭里,接触的也大多是些生活中的琐碎事物。可她却一次又一次地跟我讲着那个故事,执着又坚定地跟我说:

“那辆自行车见证了我的一生。”

我一直觉得很浪漫。或许是因为这个故事,又或许是因为外婆讲故事时眼睛里清澈的光。印象里,外婆似乎总是把这个故事翻来覆去地讲了又讲,待到真正回忆起来,次数却也屈指可数。

而最近一次这个故事重新登场的时候,约莫是一年以前——外公去世的那一阵。以往身体健康、精气神十足、做什么都倍儿有劲的外婆,忽然之间像老了十岁。我曾听见她跟母亲抱怨,说她最近做饭总是不自觉地做多、下意识喊出外公的名字时,才想起来人已经不在了等诸如此类的事。

那是我第一次觉得,外婆真的老了。

现在想来,外婆那个心心念念了将近半生的故事,简单到质朴,甚至还有一点俗气。按照现在的新目光来看,更是一个老掉牙的爱情故事——确实,没有波澜起伏、荡气回肠的情节,没有令人津津乐道的一波三折,有的只是最寻常的柴米油盐、人间烟火气。或许最浪漫缱绻的情节,便是他们在那自行车旁的惊鸿一瞥,相识于这辆自行车,而后又相爱于它,相守至今。

很普通的故事,但我很喜欢,也觉得非常浪漫。

而那辆承载了他们相爱全过程的自行车,在当时是样式很新很潮的,也很贵,他们攒了好久的钱才买下来。外婆每次再讲述到这段时,眉眼间尽是笑意。

我是看过这辆自行车的。

有些土气了的颜色、老旧的零件设施、已经松动了的把手——尽管如今它看起来浑身毛病,却依旧被外婆当作宝贝般的停在院子里。即使它看着已经很老很老了,岁月在它身上留下了无数痕迹,却仍旧被擦拭的一尘不染,只是静静地倚靠在白墙边上,显得安静异常。我曾无数次觉得它像一个上了年岁的老人,固执地在同一个地方等着同一个故人。

我是不会骑车的,我总是怕摔。这次却不一样。我主动将那辆自行车推出来,跟外婆说,我想学骑车。所幸外婆并没有苍老到连在一旁指导我都做不到。我想,应当还是不晚的。

我记得那天的晚霞很漂亮,像是少女羞怯时脸上的一抹红晕,却灿烂到像要将整个天空都染上粉红。晚风是很清爽的,一天下来,我终于学会了骑车,迎着风一行数米。外婆只是在后头慢慢悠悠地走着,朝着我笑。她脸上的皱纹被笑容舒展了开来,像是穿过了岁月,回到了从前。

夕阳的余晖倾洒下来,我推着自行车,和外婆一起慢慢地走着。恍惚之间,我仿佛看见了远方有两个正当青春年华的男女,他们推着样式新颖的自行车散步在这林荫道下。他们之间没有了生离死别的悲伤,更多的是平凡的温馨。又是一阵晚风拂过,撩起了他们乌黑的头发,那脸上的笑容青涩,却又动人。

他们就这样一直地走。

【篇七:文化向心力】

回首是春,俯首是秋,文明车轮碾过五千年烟雨风尘;日月经天江河行地,文化珠蚌集日月精华育璀璨明珠。当印度文明、雅利安文化消尽时,中华大地上仍涌动着甲骨文的波纹、金文的涟漪、楷书的浪花。当美洲大陆被发现时,我们已有了于大江东去浪淘尽的苏子,已拥有与杨柳岸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的柳永。

但辉煌不代表未来,历史不代表永恒。现实的生活又让我们不得不承认鲁迅先生所言“悲剧就是将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难道不是吗?如今的我们正开足马力生产着低俗文化,偏离文化轨道,编写着留给自己的悲剧。

当曹公举家食粥披阅十载著成的《红楼梦》被改编为黛玉复活穿越的荒诞作品时我们作何感想?当新版红楼梦被恶搞成“青蛇版”“铜钱头”时,我们依旧淡然?当杨雨教授在《名师讲坛》中将李清照绘成“嗜酒好色之徒”,我们何妨不向抢购《莫道不消魂》的同志们学习,为恶搞传统文化添簇火?一代名相诸葛亮被冠以“伪君子”名号;诗仙太白被誉为“古惑仔”;纪连海在《文化中国》中分析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是因为有了婚外情。在这“开放”的二十一世纪,在这“开放”的华夏大地,某些“开放”的炎黄子孙真正践行了“风流人物俱往矣”,“以时间洗涤旧迹”,面对这些我们还能说什么?还做些什么?只求在爽朗大笑后有一丝微漠的悲哀,为中华悲,为文化哀。

或许有人还想在恶搞传统文化之余加点码,于是以现代传媒为载体的新低俗文化如毒蔓蔓延。网络中“芙蓉姐姐”“凤姐”搔首弄姿;大小明星“假亦真时真作假”的绯闻如撒盐空中;电视节目中有人靠出位言语博出名,马诺那句“我宁可躲在宝马车中哭也不愿坐在自行车中笑”一时间红遍大江南北。但这也让许多人困惑当今社会中什么至上?金钱,地位,抑或是千古流传的仁,德?

套用《红楼梦》中探春那段名言,百足之虫死而不僵。有千年生命力的中华文化若从外围杀必定不败,唯有内部乱起来才会走向衰落。百年前,面对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中华文化却在新文化运动、王国维之死等事件中越发强大。而今国富民强,中华文化内部却出现不和谐音符,文化向心力的偏离是否是个危险信号?但我们又可以肯定这绝不是我们的本意,绝不是我们想看到的的,因为失去了文化的支持,人类就只剩一副躯壳;因为我们割舍不下对中华文化的情结;因为文化强则国强。

上溯千年,四古国并存;回看今朝,唯中华是瞻。涵日月精华,历圆缺流转。间或一两次向心力的偏转,但炎黄子孙知晓,中华情结是我们亘古不变的圆心。

【篇八:我的吉他情结】

吉他,青春的六弦琴,精致的琴身上缀着几根细长的琴弦,悦耳清脆的声音如风一般围绕在耳边,如泉水一般流泻在心中,在我脑海中久久飘摇……

小学开始学吉他,本来是因为放假之后很空,我妈便把我扔到“星海琴行”去学吉他。我一开始怎么都不愿去,老妈一句话“你不是喜欢王俊凯吗?人家吉他弹那么好,你学好了,不就有共同语言了吗?”

我立马就答应了,去挑选了一把精致的木吉他,开始认真学。

老师是个和蔼的老师,耐心地教我们,原来吉他有这么多讲究,什么一品二品三品,一弦二弦三弦,我懵了!

几节课后,老师教我们弹曲儿,因为前几节课只是有拨片跟着音乐弹,我兴奋不已。“把拨片放掉”老师严肃地说。我只好放下了。“弹曲儿必须左手按弦,右手拨弦,会有些疼,但要坚持!”我左手按弦,右手拨弦,却怎么也发不出清脆的声音,突然左手一疼,原来老师用力按了按我的左手,果然声音就出来了。

一节课下来,我学会了一首曲儿《差三岁》,当这首曲儿断断续续弹完时,我心中的成就感油然而生,渐渐我就喜欢上吉他了。每当放学归来,晚饭之后,我便坐在门口,吹着风弹着吉他,好不惬意。

我更加勤奋地练习,那段时间吉他似乎成了我的影,去哪都带着。

但上了初中,学习紧张了,没什么时间碰琴,本来没觉得怎样,但总觉得少了什么,直到看见角落积了灰的吉他,心底又被填满了。拨了拨弦,弹了起来,手生了不少,心却满满的。

从此,即使再忙,也要挤出时间弹弹我的吉他。

【篇九:远和近是一种情结】

古往今来,那些易逝的光阴牵挂着多少游子的心啊,咫尺天涯,天各一方,那距离是思念的长度。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当亲情零距离时,那是一股浓浓的爱意初生,不舍、牵挂在线的穿梭中,系在游子身上,儿行千里母担忧,远和近悄悄地变成了思念的情结。

还记得:邻家有位老爷爷,家里有两个孙子,小时候,老爷爷就特别疼爱两个孙子,每次上街,都把孙子带着,从来不把哪个孙子落在家。在家里,如果没有看见,就算是不吃饭,也要找回来,看见了,眉头才能舒展开来。

时间在流逝,孙子长大了,外面的世界在召唤他们,羽翼丰满的小鸟要离开巢穴了。老爷爷眼泪纵横,不舍在那滴滴泪水中跳跃,他拉着孙儿的手,不知道说什么,内心却海浪翻天。远去的火车带走了那满腔的怀念与不舍,他久久站在门前,不停地招手,直到那火车完全不见了,才停下来,呆呆地望着、想着。

远去的孩子在城市的另一方,望着悄悄升起的月亮,心里满是思念。那漫长的距离,连接着两颗思念的心,距离似乎在拉短,心也在贴近。

远和近是一种距离,更是一种情结在蔓延着,在侵蚀两颗思念的心。

转眼看一下身边,远和近又何尝不是一种情结。在家里,可能讨厌这,讨厌那,不愿意看到父母对自己唠叨;不愿干这,不愿干那,感觉与父母生活得太近也是一种痛苦。

当离开家时,孤身在外,碰到一些人或事,内心悄悄地泛起了思念的浪花,轻轻地触摸,感觉好心酸,又渴望父母在身边,希望自己与父母的距离顿时变为零。

远和近,最丰富又最简单,最清晰又最模糊,那一种悄悄生长的情结,难以捉摸。

远和近,让人惊诧莫名又让人感慨万分,它以无心的力量牵连着两颗思念的心。

体味人生的远和近,让他们在生活中发挥着奇妙的作用,带领我们领略生活的美好。

【篇十:初一情结】

没想到,一上初一,我就和语文老师杠上了,节节败退间,却是峰回路转,柳暗花明——最后,居然我赢了。

重写的意义

开学不久,我怀着无比期待,迎接了第一次语文考试。做题时才感觉真的不怎么样。考试成绩出来了,果然刚刚及格。我满不在乎,反正我也不擅长语文,让它“自生自灭”吧。课后,老师把我叫到办公室:“牟,你的语文就这么差吗?我看呢,是你总不认真,自己回家按照我讲的必须重写!凶神恶煞似的,盯得好严呀,我心想。师命急宣,没办法,回家后,我只有乖乖地照做了。

现在回忆,感觉自己真是受益匪浅:因为重写,让我加深了对该记内容的理解;因为重写,更让我加深了对相关知识点的记忆。重写的意义真是重大呀。

戒尺的威力

“放学后,所有同学不许在学校逗留!”语文老师放学前在教室里大声命令道。管你呢!我心想,放学了还不能在学校玩了,哪有这规矩,简直是霸王条款。放学后,我背起书包,满心欢喜地跑向操场,和另外班级的玩伴们打起篮球来。传球,投篮,欻——球进了,好球!……20分钟过去了,40分钟过去了……玩得好爽。“小牟,你在干啥呢?”身体一个激灵,回头一瞅,坏了,是语文老师生气地冲我大声喊。我沮丧极了,怎么哪都有你啊,没事闲的,下班儿了,你咋不回家呢?!“快回家,我说没说过不让在学校逗留?”说完,手中的戒尺高高地扬起,我机警地闪开,拎起书包悻悻地逃了。明知故犯,当时的我够犟吧?

现在想来,我对语文老师却有不一样的看法,是呀,“不以规矩,不成方圆”,初中后的课余时间多宝贵呀。

无限的潜能

终于,在语文老师的威逼下,我的语文成绩终于上了80分,哈哈,谢天谢地,不容易啊!可她又找到我,语重心长地对我说:“年级高手如云,上90分的一大把,所以,不要因为这次上了80分就高枕无忧了。牟,下次一定要上85分,听见没有?”我为难地点了点头,刚才的高兴劲灰飞烟灭,这目标没完没了啦,一个接一个,好不容易上80分了,又让上85分,看来让你满意“难于上青天”了。可没想到,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一次单元测,按照百分比,我终于上了85分!嚯,真是一切皆有可能!

现在看来,人的潜能是无限的,老师给我定的目标越高,越能激励我不断实现自我突破。

而今,已上初二,不再青涩,自然,与语文老师相杠的历史翻篇了。沉舟侧畔能与百舸争流,我深深地感激语文老师严厉中蕴含的教诲与真爱。

热门推荐
1我的未来不是梦
2动物园
3秋雨
4我家三大“鬼”
5我的小鸭子
6渐入佳境
7妈妈有你真好
8给妈妈的一封信
9家话西游
10牵手
11幸福其实不简单
12“小书虫”
13读《穿堂风》有感
14让“孝亲之花”永开我们身边
15再见的味道
16手捧闪闪发亮的日子
17那一次,我差点哭了
18逃离喧嚣
19我的妈妈
20同城送月饼议论文
21妈妈给我的爱
22冷与热
23的观察作文
24我不想当哥哥
25橡皮的自述
26想起那件事我真高兴
27故乡之美
28四季之美
29帮奶奶做家务作文
30礼仪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4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