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国民的作文

【篇一:“说粗话”之国民研究报告】

生活中每个人都说过粗话,人们因为什么而说粗话,人们反感别人说粗话吗?对此,我做了一次调查。

一、调查的对象和问题

我调查了三天,有两名学生、两位警察和两位医生参加了我的调查提问。

我绞尽脑汁地问了三个问题:

“我靠”是不是粗话?

你的家人说过粗话吗?

你经常说那些粗话?

二、每个问题的回答和思考。

问题一的“回答与数据”,六个人中五个人认为“我靠”不是粗话。这引起了我的思考:人们对粗话的理解有问题,“我靠”已经成了一种潮流,该怎么做才能让文明用语成为潮流呢?

问题二的“回答与数据”,六个人中三个家庭的人说过粗话,还因为说粗话爆粗口,都快要把三个家庭拆散了。

思考:家里人说粗话可能拆散整个家庭,这个现象值得重视。

问题三的“回答和数据”,我经常说的粗话是“250”,“笨蛋”。思考:作为一名小学生,我应该改正自己说粗话的坏习惯,也尽力帮助其他人改正这个缺点。

我的研究结论和建议:

结论一,说粗话会影响整个社会风气。

结论二,说粗话会影响家庭和谐,严重了甚至导致家庭分裂。

结论三,不能让粗话进入每一个人的生活,要养成文明用语的习惯。

建议一,让别人认识到粗话的坏处。

建议二:让家庭变得和睦,不说粗话。

建议三,建议全社会都说文明话,忘记粗话。

【篇二:以比为话题】

比一比,又何妨?

——题记

今年巴西奥运会上,中国乒乓球运动员不负众望,大获全胜,延续了“不败”的神话。网上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中国乒乓,无敌是多么寂寞。”初看觉得好笑,感到自豪。可冷静地思考,从另一方面看,无敌未必是一件好事。如果一个人没有了敌人,就没了竞争,就无人可比,那将会失去奋斗的目标,没有前进的动力。

金庸的小说中有这样的情节:一个人为了报仇,练就一身本领,强大起来后却发现仇人已经不在了,没有人能战胜自己了,天下无敌,无人可比了。最强者的心中会是喜悦吗?我想,更多的是寂寞,凄凉吧。虽是小说,却蕴含着深刻的哲理。

无人可比是可悲的,有人能比才是可喜的。

我们是值得“喜”的,因为我们处于一个竞争激烈的社会,处处都充满着竞争。学校里,比谁学习好,比谁表现好;赛场上,比谁能耐强,本事高;工作中,比谁业绩好,贡献大……谁也不想落后,大家都在比,在竞争,在拼搏。如果谁不努力,就会被“比”下去,被淘汰。社会因为“比”而朝气蓬勃,不断向前。

比一比,不是很好吗?学习上,最直观的“比”就是成绩,考试排名。同学们会根据考试排名,准确地把握进步了还是退步了,进而重新确定自己的对手。在接下来的学习中,有了对手这一压力,迫使自己努力。只有这样,下一次才会战胜对手,超越对手。这样一来,大家在“比”的过程中,让自己变得更优秀,让对手更优秀,何乐而不为呢?

生活中,我们不仅要和对手比,还要和自己比。学习上,今天是不是比昨天进步了?思想品德上,是不是比昨天更完美了?要把自己也当成对手,不断地战胜自我,超越自我。

把目光放长,每个国家之间也在不断地“比”。比国民生产总值,比国家科技发展,比国民素质……不比,怎能知道自己与别人的差距?又怎能走向强大呢?

很多人拒绝攀比,这并没错,因为比是要有理智,要有正确目标的。我们应该拒绝的是,与人无益的比,像比吃穿,比享受。但在诸多有益的方面,我们应该比一比,敢于去比。

不善比者,比是一种累赘,一种羁绊;善比者,比是一种促进,一种提升。

比一比,又何妨?让我们做一个善比者,在“比”中不断使自己变得更优秀,使集体一步步走向强大。

让“比”大放光彩吧!

【篇三: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

在追求增长经济、规范、标准的道路上,为保证零落叶、加强城市管理,而坚守“落叶第一线”的行为,我认为这是无谓的竞争,是很不可取的。

落叶是一种自然规律,如同春天的花开,冬天的雪飘,与满地垃圾性质不同,一种是风情,一种是国民素质的体现,若是追求“没有一片落叶”不如提升国民素质,追求“没有一片垃圾”来的实在。

现如今我们的生活水平有所提高,追求标准化逐步成为一种社会风尚,无论是企业、学校,都逃不出千篇一律的格式,但是从很多方面来谈,创新才是推动改革的动力。

许多知名企业,它的进步与长存离不开创新、追求特色,众所周知,宜家是一个性价比很高的家居店,与知名大牌不同的是,它执着追求平价、舒适,只为了让客户们用上好的、放心的家居。宜家的创始人前不久去世,但他留给我们珍贵的理念,一个高智商而简朴的商人,在互联网兴起、网购繁荣的时代,他拒绝了将产品上线,保持着自身的特点,注重用户到店体验。

有人说,这是宜家机会的错失,其实不然,一个保持初心,甚至坚持不上市的公司,为了减少股东以利益为主,降低产品质量的现象,舍弃了许多,独特与初心不忘,成为了宜家的标签,成为了成功的典范。

同理,教育也是一样的,按照高考的制度来看,纵使它有千百种优点,是应试教育不可缺少的产物,但对于单方面突出而另一方面薄弱的同学来说,不失为一种遗憾,这也是中西方教育制度的差异,“填鸭式”教育缺少的更多的是对学生培养、注重取长补短的因素,这也是教育制度不断创新的理由。

生活中存在很多事物,若是仅仅追求标准化忽视其特点,那么一定会失去特色。

万物应是如此,春风、夏虫、秋叶、冬雪别让它们变成春夏秋冬,秋天的落叶、陌上的花,不必急。

陌上花开,可缓缓归依。

【篇四:共享时代】

随意地走过上海的一个街口,远远便可以望见几辆明黄色的共享单车正轻快地驶来;或许再向前的一个街角,一个洋溢着文艺气息的书店映入眼帘,而门口树立的标牌上,“共享书店”四个大字正显眼。

近两年来,似乎是从共享单车开始,共享书店、共享篮球……越来越多的共享资源,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地出现在大众的视野中。它们一点一点,汇流成海,共同形成了现今的共享时代。

共享产业所吸引人的,首当其冲不是产品本身,而是它所能带来的巨大便捷。以共享单车为例,人们只需下载一个APP,扫描二维码,便可以轻松出行,不必像自己家的车那样担心保管不当,只要停在随便一个街口即可。比私家车便捷,比公交车灵活,比步行更有效率,这些优势都足以成为其取得成功的原因。此外,从整个社会来说,共享产业大量节约了社会资源,正响应了当今建立“绿色”世界的呼唤。

正如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不可避免的,共享产业在为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许多问题也随之出现。共享物品被损坏甚至私自占有,产品实际应用意义低于预期等种种问题,似乎都是人们探索建立共享时代所付出的阴影与代价。那么,究其本质,国民素养便是其基础。共享大都无人监管,一切都凭人们的自觉性,这是其便利背后的漏洞,或许也是对人们素养的一种考验。这也给了许多素质低劣的人有了可乘之机,从共享产业出现以来,关于产品受损的报道总是不时出现。但显然,共享产业的成功是对我国国民素质的认可,可以说是一个整体文明的进步。也可以说,共享产业影响了整个时代。

共享这个词,并不是在短短这几年间出现的。正如人类共享整个地球,共享其实早已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不是人为,而是一种必然。先前也曾出现过类似的共享单车体系,但由于借车、换车不便等原因,都少人问津。现今,共享单车所获得的成功,或许只是一个起点,但可以确定的是,它开启了整个共享时代。可以说,共享时代是一个综合的时代。由于信息技术极速发展的支持与铺垫,为共享产业的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由于其它产业的综合提升,以便利高效为特征的共享产业才能以大量商业化出现。它建立于其它产业之上,不是必要,却已无可替代。

作为利益共同体,共享产业的一些法则必不可少,它逐渐改变着人们的生活理念。人们集体心照不宣地遵守互助互利的原则,共同保持这默契。因此也可以说,共享时代是一个集体合作的时代,就像一个巨大的发动机,每一个零件都有其或多或少的作用,它们聚在一起,推动了整个机器。共享时代似乎才刚刚开始,是否能够延续似乎不得而知。

但可以确定的是,“守其初心”,稳中有进,方得持续,始能成功。

【篇五:中国梦】

近百年来,中国饱受苦难,历经风霜:从鸦片战争签订丧权辱国协议;到八国联军入侵北京,火烧圆明园;再到中国作为一战战胜国,却依然被日本窃据青岛……国力衰弱,任人宰割。中国这些屈辱的近代历史,我都心痛难忍,堂堂拥有五千年历史的泱泱华夏,何以沦落至此。

但是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的四十年,中国综合实力显著提升,经济总量更在几年前跃居全球第二位,国民生活水平也有了极大提高。但是,一些问题也随之产生,今天我们中国人的文化自信、民族自信有没有建立起来呢?国民心智是否足够成熟,与大国形象相匹配呢?我们的综合实力是否已经夯实基础,坚不可摧了呢?我们是否有足够的实力,面对一些国家无理挑衅与打压呢?

我爸爸是位电脑工程师,从我记事开始,他就很忙碌。基本上只能在早上能看到他,我晚上睡觉之后,他才下班回家。尤其是从去年开始,更是天天都在公司加班,忙得完全顾不上我和妹妹了。原来他所在的公司被美国商务部工业和安全局列入了“实体清单”,直接被打压。但是,华为——这家中国的民营企业,在美国政府这样的全面打压下,竟依然在顽强运营,并在此关头亮出自己的操作系统和芯片,我为爸爸和他的同仁们深深骄傲。

为什么美国会视华为为眼中钉,肉中刺呢?因为华为有着一批以5G为代表的技术产品,其水平已经超越了美国的公司;尤其是华为还拥有成千上万的技术专利,也是美国公司所必需的。美国第一次怕了,因为这一次中国技术真的强大了,他不能再压制中国科技公司的发展,并且正在丧失美国对世界科技的领先地位。

一个国家的真正强大,不仅需要经济发展,更需要科技、军事、教育、文化等领域全面发展和互相推动,中国需要越来越多的“华为”,而不是孤独的华为。

我为爸爸而骄傲,可是爸爸却说,少年儿童才是中国的希望。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智则国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进步则国进步。

除了学校里的日常学习之外,我一直在学习机器人制造方面的知识,先后参加了几个华东区及全国的比赛,并闯入部分决赛环节。我决心要好好学习,和身边的朋友、同学一起掌握先进的技术,向爸爸们那样,为祖国科技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实现中国梦!

【篇六:关于共享】

在这个时代,唯一永远不会改变的,应该就只剩改变本身了。关于生活,共享这个词早已被生活于现代化大城市的国民所熟知,它带给人们方便等多种利处,当然,万事也都有反面性的,对不同的人来说。

当然共享带给国民的,多半是利处。最初,当人们去书店时,店主总喜欢在你身后“追随”着,亦或是像个保安似的在他的地盘上来回转动,巡视四周,这总使来光顾书店的人感到不自在,让想来书店看以会儿书的儿童心虚,表面是想来买书的,但看着老板的架势,自知自己的看书计划破灭,装模作样地绕了一圈书店,便扫兴地走了。这样的场面,幼时的我们应该都经历过。那时我们在心中谴责老板的不大度,破了我们幼年心中的读书梦;而老板则心中暗骂自己的生意越来越差,暗骂我们这群“小屁孩”的不自量力。因为这个时代,共享这个词还并未能在社会上实行,所以是可以说书店老板和我们是双输。疏不知如果国民连文化素质没有得到提高,这个国家的发展速度,经济水平一定是较低的。

然而现在,各大地区都有共享书店,各类各样,不同年龄的国人整天泡在知识的海洋里,用指尖轻松抚过一页一页印有油墨香味的书本来得已生活的满足。这样,既能使国民的文化素质水平大幅度提高,推动中国的经济发展走向世界顶尖,又能降低书本的印刷数量,让环境更加绿色,一书多用何乐而不为呢?当然,有些可悲的是那些卖书的老板,随着大量电子书籍与公共图书馆的出现,他们都关门大吉。所以现代路边的小书店,一般都改卖为教学参考书与文具了。

现代街道旁都停发着小黄车,出行骑用小黄车,很环保较少了废气排放。但有新闻表示:静安区的某某地铁旁堆放了大量的小黄车,使市民无法正常行走。必须行走于非机动车的道路上,所以在厂家生产小黄车的同时,必须要注意计划生产,万事都不要过了这个“度“字。

许多好事因它而变成了坏事吗,同时我常见到有小黄车随意停放在不该停发的地方,有甚至倒在那里,无人看管。每每这时如果我有时间总会把它扶起尽量把它一个个搬到它们应停放的位置。曾有人问我为什么要这么做?我不太知道该如何去回答他,我只觉得这不是每个公民该干的事?社会为我们服务,我们在有能力的条件下,应当为社会做些小事。曾几何时,这些小事变成人们口中的你为什么要这么做?我不解

社会为我们做出贡献,而我们也应该为社会做些小事,而那些既不做出贡献还破坏公物的人,我觉得法律应采取适当的措施。比如:人与人之间相互检举,检举者可得到适当的奖励,而被检举者当受到罚款。只有这样才能使“共享”这个词实现它最大的利用价值!而它的根本是该提高国民的素质。中国,加油!

【篇七:关于远方的作文】

穹顶之上,是不变的星海;星空之中,是不变的世界;内心深处,是不变的理想。暗夜之中,海上的灯塔,指出了远方;朝阳,使无边的黑暗支离破碎,天边,有了理想,有了远方。

我们,还要在黑暗之中挣扎多久?这个问题一直萦绕在清朝末期的中国,为救国民于水火之中,梁启超心怀救国救民这一远大理想,远赴日本,以求救国救民之道,学成归来之后,他先后著出了《新民说》与《少年中国说》,希望统治者能够警醒并给予采纳。可是,事与愿违,他的建议就如同石沉大海,杳无音信,为了他的理想,他与谭嗣同等人一起公车上书欲救国民于水火之中。虽然他的理想最终未能实现,但他的理想却激励了千千万万人一同为他的理想而努力,同他一起走向远方,走向灿烂的天际。

理想的远方为梁启超所到达,在那里,他将救国救民分成了千万份,让千万人与他和他的理想一起散发着耀眼的光与温暖。

呦呦鹿鸣,食野之蒿;我有嘉宾,德音孔昭。

身为医者当有一颗仁爱之心,治病救人乃其理想,屠呦呦便是其中一员,疟疾被称为世界性难题,这是因为,疟疾根本就无药可医,而研制出可抗击疟疾的药物,便是屠呦呦的理想。于是她带领着自己的团队,几乎翻遍了所有的古代医学文献,发现青蒿可治疟疾。于是他又带领自己的团队去提炼青蒿素,历经600多次的实验后,屠呦呦终于提炼了青蒿素,成功驶向了远方,将他的理想化作太阳的一部分,照耀着人间。

去吧,去用理想的钥匙打开那扇存于真理的大门,带着理想走过绝对之境,投入远方的怀抱。

【篇八:智慧让人生精彩】

智慧给人的启迪往往是深刻的。人生因为智慧而精彩,因为智慧而深刻,因为智慧而绚丽多姿。

“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泰戈尔通过对自然的观察,对人生的思考。他利用小诗来启发人们对生活充满热情,有积极向上的精神。他的灵感来源于生活,但更高于生活。这难道不是因为他的智慧吗?正是因为对生活充满信心,对爱情的向往,对自然的敬畏,这样的人注定是一个不凡的人,充满智慧的人。

泰戈尔的作品总是能让人们感受到一种振奋人心和进取奋斗的精神。这是亚洲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人,是印度国歌的创作人,他的智慧使他的人生变得格外精彩。

泰戈尔是印度的文豪,印度的大作家。我们中国也有这样的文豪,甚至是时代的伟人。

鲁迅从小的愿望就是能治病救人。做一个起死回生的人,是他感到自豪的事。在国内学习医术,又跑到日本去留学。学习医术很刻苦,但渐渐发现,手术刀只能救极少数的国人,救得了他们的躯体,救不了他们的灵魂。因此他做出一个重大决定,弃医从文。为了唤醒国人的精神,为了让更多的人走向保家卫国的道路,他努力地写作。写些让人振奋,让人为之鼓舞的文章。把文艺作为改变国民精神的武器,震人心魂才使国人得以觉醒。“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是他对世界的庄严宣誓。

适时的弃医从文,投身于革命。用文艺唤醒国民,这难道称不上一种智慧吗?

古巴的渔夫出海打鱼,遇到鲨鱼,孤独的他没有放弃自己的成果,而是英勇的搏斗,与鱼拖着跑了三天三夜,“人并不是为了失败而生的,一个人可以被消灭,但不能给打败。”这种永不放弃的坚持,难道不是一种智慧吗?

智慧可以使人生拥有平凡的感动,也可以使人生拥有莫大的震撼。智慧使我的人生更为精彩。

【篇九:思辩】

夜沉如墨,不见一丝星光。这黑暗仿佛吞噬了一切,仅余的,不过是呼啸的朔风,以及那似乎随风摇曳的灯光,这夜幕中唯一的光亮。

我伏在案上,趴在那里,烂泥一般,一动不动,却抑制不住体内的暗潮涌动,白天上外教课的场景幻灯片一般,不断的在脑海中放映,挥之不去。

到底是什么让他如此自信?让他衣着随便,让他谈吐自由,让他在异国他乡的讲台上,用他的母语给下面的听众讲课,甚至,无须在意我们是否听懂,而他只需自顾自讲他的,下面的人便伸长了脖子,如同妃嫔渴望帝王临幸一般,期待着与其交谈——用他的母语?

性格使然?大概。中国缺少自信洒脱之人吗?不缺。我们能在美国课堂上肆意演讲吗?也许,用汉语呢?开玩笑。

身份吗?似乎。温总理有身份吗?有。能否在美国顶尖大学演讲?能。不用翻译呢?扯淡。

这到底是为什么呀!我苦苦思量,究其原因……

无意间瞥到桌案旁那本《鲁迅杂文集选》,骤然间一道电流击入大脑,我似乎领悟到了什么,那并非是一个人的自信呀,那是美利坚合众国的自信,那是他强大祖国赋予他的自信,那是从他出生在这个国度起,其民族便为其蒙上的优越感。或许他并未意识到,可这一切都自然而然的融入他的言行之中。

我不愿承认,却不得不承认。那是一种不同于中国的民族自信,他们的自信来源于现实国家的强大,我们的自信来源于对往昔的荣光的追念。鲁迅曾说,中国人是因为自己不自信,便将信仰寄托于民族,以此来寻求优越感。

可现如今,我们的历史和民族又在哪呢?

去书店看看吧,摆在特价区的除了“四书五经”便是“三通四史”,当你站在中国文学书区时,会发现这里格外宁静,用手轻轻抚过那些熟悉的名字,你的指尖会留下浓重的灰尘。

人在哪呢?或日本动漫里,或美国大片中,亦或言情小说间,唯有这里空空荡荡。

国学大师钱穆曾在《国史大纲》前,有这样一段话:尤其是自称知识水平在水平线以上之国民,对其本国已往历史,应该略有所知,尤必附随一种对其本国已往历史之温情与敬意。

可观如今之我们,上不知孙子孙膑之别,下不知于谦海瑞之事。曾记否,在联合对抗的一期栏目中,我们的“文科状元”竟不知中国何代版图最大。我们的春节晚会,竟不知作揖对象是谁。

呜呼,到底何谓中华民族,一组组基因码吗?当我们将传统文化从自身抽离,当我们与以往历史隔断,我们还真称得上中华民族吗?

我们的国家实力仍不够强大,却又失了民族文化,我不知国民面对外国人时自信从何处而来。

唉!中国仍在,中华危矣!

窗外狂风依旧,窗内光华已殒。

【篇十:“共享资源”,是好是坏】

在当今社会,“共享资源”已经快到了“层出不穷”的境地了,例如普及中国多个城市的“共享单车”、“共享书店”、“共享篮球”……这些资源分属不同领域,涉及交通、文化、运动……迅猛的发展速度下,它们与我们每个人都产生了密切联系。

在为生活提供便利的同时,一个新的问题产生了——共享资源是好是坏?

这个“好”体现在多个方面:首先,共享单车的出现,不仅使人们出行更方便,也在锻炼身体的同时,减低了碳的排放,有利于环境保护;其次,共享资源又增加了人们的就业机会;再次,据统计,全世界众多国家中,拥有一系列共享资源的国家国民幸福指数普遍高于没有这类资源的国家的国民。幸福指数的提高,促进人们在学习、工作中效率的提升,进而促进了国家的发展。

那么,好处既然这么多,又何来“坏”呢?

事实上,资源的产生也勾起了人们的利己心理。在前不久,我亲眼目睹两个穿着得体的年轻女性为了争夺一辆共享单车而大打出手,引人咋舌。可见,光鲜的外表下,内心的私欲是多么的蠢蠢欲动,昭然若揭。我也时常在新闻里看到有关“共享资源”的不文明事例:比如有人将共享单车擅自锁在自家门口;有人在共享书店偷窃书籍……

由此可见,对于“共享资源”,说“好”是应该,说“不好”也有理。

我有时会和父亲谈论这一发展趋势,父亲则认为:再好的东西也会被“变质”的人心改变了性质,就好比他儿时的“百家饭”。当年,一家出一口锅,一家抱一堆柴火,再有几家送来些米和菜……几个擅长蒸煮煎炸(当年也谈不上厨艺)的一起忙活一阵,一顿香喷喷、热腾腾的饭菜就能供好几家人享用。其实,这也是一种共享资源。但不同之处在于人心的难以捉摸。善、恶一旦划分的清楚,那势必造就两个极端。

所以,但愿不再让共享资源成为影射人心漏洞的道具,不因有可得手之好处就肆意而为。综上所述,共享资源的好坏之分,终究取决于人们的观念。只要大家都维持人性之美,那共享资源的前景将会一片光明。

热门推荐
1考试作弊被抓作文
2考试也是一种享受作文
3军训日记
4梦想童话作文
5考试作弊被抓作文
6暑假我学会了弹吉他作文
7夏天的美景大明湖
8以吃苦为话题的优秀作文
9做一件家务事作文
10编童话故事作文
11新学期的创想作文
12妈妈的手作文
13张家界游记作文
14一次有意义的尝试作文
15我的家乡
16想象的作文
17榜样作文
18难忘暑假作文
19国庆趣事作文
20扬州作文
21游记的作文
22秋天来了作文
23教师节作文
24我的老师写人作文
25如果的作文
26军训最后一天日记
27我对考试的看法英语作文
28越南游记作文
29初一竞选班长演讲稿
30秋天来了作文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4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