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漫无目的地的作文

【篇一:给亲爱的自己】

亲爱的自己:

你好!

像所有的青春电影一样,最近你感到很迷茫,就像一叶扁舟,在茫茫大海里迷失了方向,只能漫无目的地飘荡。

试卷上鲜红色的叉,一次又一次失败以及父母失望的眼神,让你的信心一次又一次地被消蚀。

我看见背后的你,满怀深深的恐惧。是节节败退的成绩使你手足无措……

你开始怀疑,怀疑当初的一腔热忱去哪里了?你像一只无头的苍蝇,每天跌跌撞撞,没有目标,没有动力。

阳光透过叶间的缝隙洒下满地绿荫,阵阵柔和的风此刻让我在午后泛起浓浓的倦意,让我的思绪随着清风暖阳飘荡。

曾经几时,你迈着坚定的步伐,揣着大大的梦想,行走在青春的康庄大道上?曾经几时,你伴着清晨和煦的阳光,在书海里徜徉?曾经几时,你揣着一颗赤诚的心为自己的未来不懈地奋斗?

而今,你安在?

亲爱的自己,我想对你说:“人生像一段长途旅行,一路上你会遇见不同的人,看见不同的风景,有不同的感受。但是不管怎样,无论好坏你都得去面对。你要学会面对人生中的每一道坎。在这漫漫长路之中,你要马不停蹄地向前奔跑,你的每一点等待和付出都会有意义,你不要辜负了你所经历的苦难。”

无云的天空仿若一张干净的脸,星叶为眉,扶风为发。只愿你在今后的日子里不再迷茫。

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爱你的自己

2017年2月27日(公众号:涵城语文)

【篇二:我的歌】

我的灵魂在生命的深处低吟浅唱,“红了樱桃,绿了芭蕉,雨湿窗台红绫绡。”其实,生命本就该如此——今朝红,明朝绿。生如夏花,灿若流星。

人生的旅途中,我在一路歌唱,一路流浪。清晨时,我遇到了一群人,他们和我相伴上路,我们一起唱着一首明媚而忧伤的曲子,这首曲子的名字叫做《青春》。但他们注定要与我檫肩而过,我的歌只有我一个人能懂。当时间风化了所有,我发现我仍是一个人,一首歌,唱遍天涯。

一个人的歌是悲凉的,是凄怆的,但却充满了一个人的力量。“我歌月徘徊,我舞影凌乱。”浩浩大唐,却难觅一个与诗仙同歌的人。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皓月当空,惟有长歌一曲,方能抒我情怀。

青春啊,青春。你就像一座竖琴,我肆意地弹奏着,一个一个音符在生命中漫无目的地跳动着,无休无止地碰撞着我的灵魂。锐利的琴弦,仿佛是锋利的刀刃,我弹奏青春的乐曲,也要避开锋芒,避免被锐气所伤。

我声嘶力竭,可在我的歌中我只能听出两个字:孤绝!

如“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的孤绝之境,但仍能放声高歌“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此愁一起风云哀,此歌一出天地哭。我的歌,谁能懂?

【篇三:父爱如清茶】

“雨下的好大啊,今天父亲会来吗?”看着手表,我不由地想到。

放学了,同学们一窝蜂似地向外涌。我定了定神,提起书包慢慢地走到校门口。偌大的街道冷冷清清的。橘黄的路灯病嗖嗖的,无力地照着黑色的柏油路。“该死的天气!”

思绪漫无目的地飘着,恍然间远方一阵“叮叮”的铃声将我拉回了现实。这铃声我是再熟悉不过的了——载着我三年来数千万次穿梭在家到学校两点一线间的自行车;还有,我的父亲。

透过飘渺的雨幕,父亲壮硕的身影由远及近,身上披着一件明显不成比例的雨衣。雨下得越来越大,父亲身上越来越多的地方被雨水所侵占,口里“呼呼”冒着白气。我心里一酸,差点没掉下泪来。眨眼间的工夫,父亲已经来到我的身旁,二话没说将自己身上的雨衣脱了下来往我身上套,豆大的雨滴随着父亲瑟瑟发抖的身体有规律的晃动,顺着父亲的发梢滑落,滑落。一滴一滴,落在我的心坎上。猛然间,父亲似乎变的如此苍老。

自行车在柏油路上走得飞快,靠在父亲背上的我呆呆地望着朝身后飞退的街景,父亲的背,颤微微的。

回到家里,小院里已满是积水,父亲嘱咐我在后面跟着,自己一个人扛起百来十斤的自行车朝没膝的水中迈去。曾经体壮如牛的父亲此刻在我眼中看来跟一般中年人似乎没什么两样。快到家了,却看见父亲的身子锰地一颤失去了衡,接着连带着自行车整个儿摔了下去,我连忙跑了过去,疯了似的掀开他身上的自行车,慢慢将他扶起来。父亲看着我发愣,半晌才蹦出句:“哎,人老了,不中用了。”看着全身湿透了的父亲,我茫然了。人,当然是会老的。

回到家里,父亲没顾得上换下衣服就开始给我张罗起夜宵来。我默默地站在父亲身后,看着他熟练地翻动着锅铲。父亲的手背上,一道鲜红的伤口历历在目。我转过身,两行晶莹的液体顺着眼眶涌出,落到嘴里,淡淡的,咸咸的。又难道我成长的代价就是父亲这满身的伤痕吗?

父爱如清茶一般,需要细细地去品味。他也许永远不会告诉你他有多爱你,但总有一天你会了解到这清清的茶到底是怎样一个滋味,任何感激的话语此时此刻说出来都已经没有了意义,但我将把父爱牢记在脑中,深埋在心里。

【篇四:我是“救火英雄”】

童年是一本丰富多彩的书,记载着我的珍贵记忆,打开这本书,一幅幅熟悉的画面浮现在眼前,然而最令我难以忘怀的就是那一次充当“救火英雄”。

记得那一次,我和哥哥早上出去放风筝,但是风太小,没有放起来。

我们垂头丧气,在枯草地上漫无目的地徘徊着。忽然,我头一偏,看着枯草地,脑子里突然“蹦”出一条“很妙”的计策。于是,我凑到哥哥耳边,激动地说:“哥哥,我们来点火吧!点着之后再扑灭它,充当一次'救火英雄'吧。”哥哥点头表示同意,我们找来打火机,哥哥按下按钮,火苗“嗖”一下冒了出来,枯草立刻着了,我和哥哥围着火苗跳着转圈儿,一边转一边高举双手,发出“啊————啊————”的怪声。我想:这火可真暖和呀!真不错!

火越来越大,越烧越旺,我们继续欢呼着,对即将“火烧眉毛”的危险毫不知情。突然,火苗冒出一团黑烟,熏得我们眼泪直流,头昏眼花。哥哥见势不妙,惊慌地喊道:“不好,快灭火!”我随手抓起一根木棍,对准火苗最旺的地方,用力打去,丝毫不起作用。我又百忙中把木棍平起一扫,火苗到处乱飞,吓得哥哥用脚使劲地踩,我也赶紧学着用双脚跺。不知过了多久,火终于灭了,草地大都变成黑的了,有的地方还散落着火星,直到火完全熄灭,我和哥哥才敢离开。我心想:这火也太难灭了,早知道……

我和哥哥的脸被熏得黑漆漆的,双手又黑又脏,衣服划破了几处,鞋底也烧焦了,关键是脸上一道道还留下了“金疤”。但一路上我们还是幸灾乐祸,高兴地大声说:“我们是‘救火英雄’。”

可想而知,我们的“救火英雄”回到家后等待我们的是怎样的“表扬”……

童年还有许多发现与惊心动魄,童年,带给了我无数欢乐,带给了我无数美好的回忆与遐想。虽然时过境迁,但童年那数不清的记忆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我永远都忘不了那次充当“救火英雄。”

【篇五:走进《论语》】

“三人行,必有我师”。出自孔子的《论语》。这句话,在我读书至高中时,在教材上,已出现过三次。

第一次,是在小学。当时只是小和尚念经,嘴里念着,脑子却不曾想着,只是单纯的知道,三个人一起走路,其中有一个是我的老师。这句话,也只是一句话,是被长辈夸奖读书认真的“工具”。

第二次,是在初中。对于“师”这个字,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指在某方面比我更加精通的人,但还是那样漫无目的地在读,在背,在用,也不知道究竟是什么意思,凭感觉的,将这句话写在那些作文里。

第三次,便是出现在高中的人文课上了,现在,对于这句话,这七个字,我已经明白其中所讲的道理,明白其所指的重要性,其实我认为,何必三人,就是两人,另一人也会是我的老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擅长之处和不足之处,“学习”这个词,不是单单地被限制在“读书”这个字眼里,其深刻含义,是将别人的长处,“挪”到自己身上来,是汲取,亦是付出,你需要付出自己的汗水和耐心,才能从他人身上汲取优点,我之所以用“挪”而并非“拿”、“移”等字,是因为这需要一个过程,这个过程,亦长亦短,因人而异,各不相同。再细读这句话,“三人行”,只有在前行、前进的时候,才会明白自己与他人的差距在哪里,并非其他时候可以发现的,所以“行”这个字,是条件,“师”这个字,是发现。

此外,“三人行,必有我师”这句话,是教诲,也是训诫,很多人自以为是,或是不屑于他人的观点,这都是不对的,只要是与自己同行(xing)的人,就必有比自己更加好的地方,每个人都应该深记,自己并非完美,缺点总比优点多,但是学习的办法总比困难多,所以,补短取长,只要愿意,都是很容易的,除了愿意,更不可或缺的,是毅力和恒心,这些已经被人们嚼烂的词语,其实也是让人很难坚持并做到的。

很多人只听闻《论语》,并无读过,更不会反复研读。现代作家和国外作家的书充斥着这个市场,中华经典,逐渐地淡出了读者的兴趣。新书推荐榜不停地更新着,但是中华经典文学的榜上,《论语》,永远是那位矗立在那儿的不朽老者,代表着中华文化最耀眼的那束光芒,愿你,也能不忘璀璨文化,走进中华经典,走进、《论语》……

【篇六:我作文】

不知什么时候我变成了一个古怪的,独来独往的女孩子。好像没有什么人和我说话,没有什么人陪我吃饭,也没有什么人和我逛超市。

其实很多时候,我也觉得自己很古怪,我喜欢和别人说话,但我很少说话。那是因为我每一次开口,别人都会觉得我唠叨;有没有人陪我吃饭其实也无所谓,但我不喜欢别人催我:“唉,你能不能吃快点嘛?”;逛超市,我是真的不喜欢……

还有,体育课上一到自由活动的时候,你们就能见到我,如同一个孤寂的灵魂在操场上漫无目的地飘荡,看上去好像整个人都已经废了。虽然那时我正在思考一切自认为很重要的事情,好像是很古怪吧,对吧?像是一个脱离现实自嗨的人。但其实不是这样。你们认为我唠叨,是因为我喜欢A,但其他人都喜欢B,你们聊得很开心,对我来说像念经;你们一口饭嚼5下,我就嚼10下,怎么有意见吗?帮我吃啊!每次下定决心去超市买点零食——哎呀,这个太甜了……那个太多了,吃不完啊……这个,就这么点,这么贵……然后空手出来,白白浪费了5分钟。

明白啦?我就是这样成了个独行侠,或者说一个“古怪的人”,所以渐渐地不常和别人说话。

以前有人问过我,你没什么朋友,就没想过是自己的问题吗?对此那个操场上飘荡的孤寂的灵魂思考了很久的人生。渐渐地,我也明白过来了,我并不古怪。

比方吧,你们喜欢A我喜欢B,你们不喜欢我说B,我也不喜欢你们说A,那就各做各的事情,你们没有听到B我也没有听到A,大家都好好的对吧?而且我也没有必要为了交朋友而强迫自己喜欢,对吧?那样会让我自己浑身不舒服,我不合群,我不交朋友,不是我孤僻古怪,是因为我想和B合群,想和B交朋友,但大多数人都和A合群,想和A交朋友,是这个理对吧?A和B都很好,只是“萝卜白菜”各有所爱罢了。

所以如果你喊我,我没有回应,不要以为我耳背,我是在“念经”,念那些你们不喜欢而我又痴迷其中的“二氧化硫”。

【篇七:感谢有你】

曾养过一盆薄荷,轻易地发芽。叶片娇小可爱,看起来就很脆弱。但一旦稍稍长大,它的味道就会即刻侵占你所有的感官,骄纵而凛冽。而那些你一度以为的脆弱,终是,不复存在。

——题记

初见时你是眼睛里拥有星空的孩子,而我却是被一片阴暗笼罩的孤独。

从童年开始,不喜说话的我就是被同龄人排斥的对象,然而你的出现挽救了当时我一人吃饭,一人玩耍的尴尬。当你用那双仿佛揉碎了整个星空,再汇集到瞳孔的眼睛望向我时,我却踟蹰了。可我无法拒绝你向我伸来的坚定的、仿佛带着阳光的温暖的小手。

命运之神仿佛格外偏袒你,泛着水色的双眼,娇俏小巧的鼻梁,润色的嘴唇,白皙的肤色,瘦高的身材,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争一个“优”的你,就像一颗光芒四射的小太阳。而我,在你的光芒下,显得愈发笨拙、沉默,就如同被光明覆盖的黑夜。

你的性格像热情的夏天,活泼而欢快;我的性格像冷漠的秋天,冷静而沉稳。可这两种性格却意外的把冰冷的冬天变成了温暖的春天。

现在想来,我们的回忆,从始至终都没有皱褶,我甚至还以为我们会从身穿校服一直走到肩披婚纱,可你最后却用“离开”在我心里为这一切幻想烫下了句点。

我们就像两座孤岛,远远相望;又似两颗星星,试探接近;更象两只小羊,彼此熟悉。一切的一切,最终却只是悲伤地远离。其间我们所做的努力,不是用简单的言语可以描述的。

在我漫无目的地寻找你的第八天,你早已远赴美国念书的消息才姗姗来迟。我不肯相信,更不愿相信,我们近十年的友谊,竟抵不上你临走前给我一句告别。

熟悉的街道,仿佛昨日我们还在喝着奶茶聊着天,可是这熟悉的地方却没了熟悉的你,我们便再也回不到昨天。我和你不再联系,不代表我不想你,走到哪里都还是会有惦记,可我开始试着去忘记,抹去我们过去的放弃的所有交集。

哪怕我们不再联系,我也感谢曾经的路上有你相伴。我曾有一个陪我追梦的朋友,有一个愿为我弯腰系鞋带的非亲,有一个与我并肩,风雨同舟的战友,有一个伴我成长的“青梅”。

虽然我们的故事已经谢幕,但我还是感谢那个与我同姓、同性、同心、同行的你。

【篇八:那场音乐盛宴】

喧闹的城市依然车水马龙,这样快节奏的生活方式显然与我格格不入,因为我带着乡土的芬芳。

我开始寻找一些土的气息,又像是在漫无目的地寻找。突然,一阵悠然的声音传入我的耳朵。将我紧紧包围,我的心又开始狂热起来。

这不正是我想要寻找的吗?

我寻声找过去,尽管人们熙熙攘攘的,但那声音好像有一股魔力,带我穿越人海,我期待着一场可能只属我一个人的音乐盛宴。当我伫立在这天籁的源头处,我惊讶极了。起初认为是一个艺术家在城市中的宣传,没想到只不过是一个迫于生计的男孩的自娱自乐,仅仅是一个流浪的大提琴手。

我带着欣赏的目光看着他,欣赏他转身之后的,拒绝瓜熟蒂落的感伤。他始终戴着一副墨镜。我很不解:天上没有太阳,为什么要戴墨镜呢?难道只是为了耍酷摆帅。还是其中有什么不一般的秘密?

好奇心愈发强烈的我,终于走近了这个如城市般高深莫测的神秘人物,而我被再一次震撼了:原来他是个盲人,还只是一个十七岁的男孩。但他的音乐却没有苦恼低沉的元素,反而有一种对生活乐观积极的激情,有一种雨后春笋般力争向上的冲劲,原先的敬佩霎时变得理所应当。在人们来去匆匆的背影中,他显得那么无忧无虑,好像天使一个不小心坠落人间,他独有的神圣气质亦似乎与这个时代格格不入。

我明白了,原来我一直寻找的是对灵魂的释放。

音乐中,我仿佛听见他在吟唱“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我感受到了那份执著与坚强,似乎还触到了他那多愁善感的心。那场音乐会诠释着他不寻常路上的寻常事。

【篇九:下游___作文】

游无名小路

申楠熙

五一假期我并没有去游山玩水,顶多就是下楼到小区的院子里散步,静静的夜,淡淡的月光,漫步的我。

随意地绑了头发,一边翻阅着歌单,一边等待着电梯,伴随着“叮”的电梯声,我深呼吸,快步走出了楼道,站在台阶上,凝视着暮色的院子,遥望夜空不禁使人心旷神怡,没有了小朋友嘻闹声,这个院子获得了久违的宁静,我戴上耳机,踩着旋津,漫无目的地开始闲逛。

街道两旁的灯散发出柔和的光,稀稀碎碎地散在蜿蜒的小路上,我小心地踏着灯光,唯恐把这灯光踩碎了。抬起头,目光逐渐延伸到远处,那些夜归的人们就像被披上了一层纱,也变得十分神秘,那黑色的人影随着路灯忽明忽暗,脚步匆匆地划过光亮,悄无声息,不带走一片光屑!

我走出了灯光,进入了石瓦铺的小路,以花圃为圆心,树丛为半径,围了一圈,美好宁静如一个婴儿的梦,就连悠扬的音乐也略显烦杂,我关掉音乐,看到微微的花苞在绿叶的衬托下略显深沉。

不知过了多久,我慢步返回,月亮隐在树枝间,淡雅的影子映在暮色中,由远而近,散发出的光芒,如同一条白色丝带,在这个寂静无人的夜晚里,呼吸的频率随风而逝,花草、泥土的香气让我沉醉其中,仿佛马上化做一缕空气,毫无声息。

【篇十:我还缺少什么】

有绿叶的呵护,红花足矣:它的美可以尽情绽放;有蓝天的陪衬,白云足矣:它可以更自由地“飞翔”。而我拥有父母无私的爱,还缺少什么?

秋天,金黄色的世界,田野间弥漫着阵阵稻香,天空中飘放着各种各样的风筝,地面上的孩快乐地奔跑。“妈妈,我也想要一只大风筝。”看着天空中点点风筝,我手扯着母亲的衣角恳求着。“别耍小孩脾气了,还有几天就上初三了。”母亲无奈地看了我一眼,便弯腰低头继续收割那方块大的稻田。我有点急了:“为什么又不买,别家孩子想要什么,他们父母都会满足他们,为什么我……”说着说着,我满腹的委屈化作泪水,直流而下,可母亲却无动于衷。为什么我总缺少这样那样?我怨恨地走开。

秋风吹过,落叶如蝴蝶飞飘而下。转眼间,我成了初三的学生,面对堆积如山的作业和分秒必争的局面,我的心海从没平静过。

“烦死啦!想累死人啊?”我用手狠狠地把桌面的作业推倒在地。“平儿,干嘛啦?”母亲闻声赶来,看到地面满是书本,作业本,她弯下腰,慢慢收拾起来。原本以为母亲见到我这样子会大发雷霆,可母亲的一番话让我心头一惊。“平儿,累了就出房走走,外面可热闹了,别给自己太大压力。”我慢慢地抬起头,疑惑地看着母亲。同学们都说他们的母亲一放假就逼他们在房里埋头学习,不让他们出去玩,可为什么连买只风筝给我都办不到的母亲却能让我自由放飞?我明白了——溺爱,我朴实的母亲从来不会,理解,却是她疼我的最佳方式。

又要回学校了。我背着沉重的书包踏出家门,母亲没有为我准备大包小包的零食,只拍了拍我的肩膀,说:“平儿,别给自己太大压力,有事打电话回家,有妈在,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一股暖流瞬间冲进我的心田,激荡在我全身。是的,我的母亲在物质方面满足不了我,但她却把那无私的爱给予了我,可我却从不知足,还为一只风筝纠结生气。我还缺少什么?倘若没有母亲无私的爱,我相信,我将是一只在空中漫无目的地飘飞着的风筝。

辗转的不满在千回百转中碎成一池琉璃,我把它们扫进心底最阴暗的角落,拥有母亲那无私的爱,我还缺少什么?

热门推荐
1奇葩的名字
2中考满分作文
3一个夏日的故事
4八年级我想让自己的性情变得更好
5家乡的夜景
6我们班的篮球高手
7美妙的遐想
8中考之后作文
9童年趣事
10小草的歌
11经典诵读比赛
12写给朋友的一封信
13春天的公园
14教师节作文
15便利生活,你我共享
16这就是我
17永不褪色的生命
18定格在记忆里的画面
19尊敬的普通人
20品竹之德,与君共勉
21巴国城生态公园
22记忆中的风筝
23祖国在我心中演讲稿
24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25我发现了不经意间的美
26纸牌争锋
27灿烂路,平凡心
28七年级作文
29轮回
30自省与宽容让世界更美好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