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愿生命从容读后感】
人生
“享受人生而不沉湎,看透人生而不消极。”是《愿生命从容》中我喜欢的句子。
第一眼看到这句话,感觉就似回到了思品复习时,发到卷子上的题目的答案,极为简短,却又饱含人生哲理。
记得思品卷子上的答案密密麻麻,一看到时想到要背,顿时觉得头都大了,然而就在老师将那么多无关紧要的句子排除掉,只让我们将重要的句子画出来,心情与之前相比,简直天差地别。
俗话说“浓缩就是精华。”不禁想到作者在编撰这本书时,是否开始之初会不会是一大段繁琐而复杂的句子,然后经过不断的思考和总结,将那一段句子浓缩成这两小句话,令人不禁遐想,想象出简短话语中流露出的其他景象。
仿佛是一位早已入僧门的智者打坐,手中一下又一下地敲着木鱼,有不解的小和尚问他其意,智者像是没听到一般,沉默不语。当智者早已失去,当年小和尚已参透禅意,成了闻名一时的僧人,才知晓那年那日智者所意,犹如当年一般,由小和尚问他他曾问过的问题,岁月流逝,一次又一次地回到了故事的开头,只是人非。
也许这句话远比此景来的深奥,可是谁人不知这句话是作者经历过人生大半年华后所领悟出的,然而个人经历不同,因此从中领悟出的意思各有不同,也许这句话只是作者想要提醒世人,而非领悟他那时的所见所闻所感。
这本书中的好词好句不止这一句,每一句都是作者的感悟,是他从平常生活中感悟出来的。
作者写出此书的意思,也许是想让我们随心。然而现代社会快速发展,带动了人类生活的节奏,就如几千年的古镇因为商业化,再也找不回从前的古韵,让人感叹物是人非;在路上也不会找到几个随心而行的人,到处是赶时间的人们,让人不禁想到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是好还是坏。
看完整本书,我只想到书名,“愿生命从容”。
【篇二:幸福是什么】
“幸福是什么?”
这个问题在我心中萦绕了许久,有人说:“小时候,幸福是一件东西,拥有便幸福;长大后,幸福是一个目标,达到就幸福;再往后,便发现幸福原来是一种心态,领悟就幸福。”
那么,“幸福”到底是什么?
百度上说,幸福指人们对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的满足感,从而产生喜悦快乐与稳定的心理状态,是在不幸之中解脱和以后与之形成对比才能感觉得到的。
也有人说,幸福就是不断地追求梦想的过程。在徐明老师的《蜉蝣与蜗牛的梦想人生》中,寿命极短的蜉蝣和弱小的蜗牛都有着爬上金字塔顶端的宏大梦想;尽管蜉蝣的生命十分短,蜗牛的速度也很慢,但那又能怎样呢?它们追求到了自己的梦想,尽管没有太多时间可以去享受这份荣耀——它们没有了从金字塔塔尖走下来的力量——但它们是幸福的——幸福地死去。
我认为,幸福其实很简单,只要心灵有所满足、有所慰藉就是幸福。
幸福不取决于人们的生活状态,而取决于人的心态。感觉幸福的人眼中,一切事物——看起来都是那么美好。一个人在地里劳作,满头大汗,如果他觉得很幸福,那他就是幸福的;另一个人在自家的花园里散步,可是他觉得自己是苦闷的,那他就是不幸的。
《禅海珍言》中有一则“哭婆变笑婆”的故事:京都南禅寺以前住着一位老太太。她下雨天哭,晴天也哭,成年累月神情懊丧,面容愁苦。南禅寺的和尚问她:“你怎么总是哭呢?”她边哭边回答:“我有两个女儿,大女儿嫁给了卖鞋的,小女儿嫁给了卖伞的。天晴的日子,我想到小女儿的伞一定卖不出去;下雨的天气,我又想到大女儿的鞋一定没有人去买。我怎么能不伤心落泪呢?”和尚劝她:“天晴时,你应去想大女儿的鞋一定生意兴隆;下雨时,你该去想小女儿的伞一定卖得很多。”老太太当即顿悟,破涕为笑。此后,她的生活内容未变,但由于观察生活的角度变了,便由“哭婆”变成了“笑婆”。
其实,你觉得你幸福你就是幸福的,幸福与不幸福都在你自己的心中。总之,幸福是一种面对生活的态度——有着一颗乐观豁达的心就是幸福。
众里寻它千百度,蓦然回首,幸福就在,灯火阑珊处。
【篇三:西游记人物形象分析】
想必,大家一定听说过或者看过《西游记》这一本书吧,这可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的一本书啊!今天就让我来议一议这本书中的人物形象。
——题记
孙悟空:
孙悟空在前几回是一个非常活泼的猴子,平时对师傅也是好上加好,每当它消灭妖精时都会毫不犹豫的,但这与此同时也暴露了他非常暴躁的性格,中间经过于师傅的撒气而分离,最后变成了一只理性思考的猴子。
我心中想让孙悟空变成的孙悟空人物形象:
我希望孙悟空是一只比平时还活泼的猴子。路上多打一些妖怪,能比一百回还多上几十回呢。因为我真的特别希望看。
唐僧:
唐僧是一个十世修行的好和尚,但在文中,他多次因为妖精的相貌而蒙蔽了他的双眼。
我心中想让唐僧变成的的唐僧人物形象:
我真的特别希望唐僧有一双像孙悟空一样的火眼金睛,因为孙悟空有一双火眼金睛也不知道受了师傅了多少次气了。
【篇四:小谈文化】
据《华尔街日报》,1991年海湾战争前夕,该报记者到驻沙特的美军陆战队采访,惊奇地发现,在待美军舰上,美国官兵正在读中国的《孙子兵法》。《孙子兵法》漂洋过海,备受美国人青睐;日本出现洪应明的《菜根谭》热;中国的中医、中药、武术在世界各地广受欢迎,还有,古琴早已走进西欧宫廷……这就是如今出现的一种怪现象:“中国和尚”在国内“念经”,“听者寥寥”,但漂洋过海却出现“远道的和尚会念经”的情形:“墙里开花墙外香”的情形司空见惯。中国文化的博大精神,虽经岁月流逝,人世沧桑,仍掩饰不住它的灿烂光辉。
文化是没有界限之分的,哪怕是曾经对立的两方,在文化面前,也变得一致,这是文化赋予人类的魅力所在。品阅精萃的文化,是与一个伟大心灵在对话,从中可以寻觅到某些默契的东西。正如奥地利作家茨威格说的那样,“政治是过眼烟云,文化则会永存!”村上春树的耶路撒冷文学奖更是最好的证明。以色列与巴勒斯坦的政治文题让村上春树的获奖变得格外复杂,然而,巴以冲突并未影响人们对清晰、极简抽象主义作品的喜爱。喜欢村上春树,喜欢马尔克斯等等,只因文化无国界!如果将历史政治渗透到各个领域,殃及的不仅仅是池鱼了,文化也会受到极大冲击,何苦而为之?不同国度的文化不会因国境线或海平面的阻隔而变质!文化不分国界,就像照耀整个世界的太阳一样无私,更不会因国家之间的对峙而阻挠了洒向别国的金芒。
然而,部分人却没有真正理解文化背后的境界。他们会出现一提中国便“心灰意懒”“自惭形秽”,一提西方便“叹为观止”须“仰视才见”的民族自卑感。可事实亦非如此,如果把人类文化比作一棵热带大榕树,这棵大树扎根在史前文化悠远的土壤中,它的不定根和气生根落地之后,长成了许多附生的树干;它枝杈横生相互绞结;它最终长成了一处盘根错节、枝杈交叠的丛林。换言之,人类文化是相互影响交相辉映的,无高低贵贱之分。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范畴更是如此。追根溯源,从周易、道家、儒家,到后受到佛教影响,意境作为其核心,以其夺目的光辉陶治了一代又一代,而一代又一代又在这种超越中推动社会进步。只有在全面了解自己的民族文化的基础上,我们才可能拥有真正意义的自信——做人的自信和民族的自信。炎黄子孙的那份骄傲和自豪,做一个优秀的中国人!
中国文明蜿蜒奔腾了五千年,当她进入第六个千年之时,我们在回顾,在反思,在全球化的潮流中,我们似乎没有时间细细端详自己,没有时间回望我们的根,我们的来处。自“文化热”在国内滥觞以来,社会各界的思想热情有增无已,自然就滋长起对各种研讨思想文化的渴望。这一现象是不难解释的,文化赋予给予我们品格和精神,只有认知民族文化,才能真正认知自我。亦如余秋雨先生在走遍世界几大文明的发源地后回到中国时的感言——《今天我及时赶到》,值得我们反思和回味。
无可奈何地落去,似曾相识者不来。该丢的都没丢,不该丢的都丢了——这才是最令人伤心乃至绝望的。停止迷茫,停止哀怒,共同寻找被埋藏,被遗落的文化,寻找着这千年缄默不言的文明。
【篇五:童年趣事】
童年趣事件件像一枚五彩的贝壳,托起了五彩的童年。一年级的我对《聪明的一休》入迷,只要有空就会坐下来看一休。
一个星期天,爸爸妈妈都不在家,我自己做起作业来。
做了一会发现有一道题怎么也不会做。我想一休只要遇到任何困难,敲一敲小光头就能想出好多好办法!如果我变的和小一休一样,那不是所有的题都难不到我了!
心动不如行动,二话不说,我找来一面镜子和一把剪刀,照着镜子就剪起了头发来。看着头发一绺一绺的往下掉,我暗自得意,哈哈我马上要变聪明了。
我剪得正带劲,爸爸回来了,一眼就看见了我的杰作,气极败坏地跑过来抓住我的手,问:“儿子,你在干什么呀!”我丝毫不顾爸爸的吃惊,昂着笑脸得意地回答:“我要当一休小和尚变聪明呀!”爸爸一听噗嗤一下笑了:“如果当了和尚就能变聪明,那所有人不都当和尚去了!”
说着硬拉着我去了理发店。我只好乖乖地跟爸爸去了。
这件事虽然过了好长时间,但我一想还是觉得好笑。
【篇六:学会共享】
什么是共享?共享便是以分享的方式公用某种资源。这几年就陆续出现了许多共享的事物,比如共享单车、共享书店、共享汽车……如今,这些新事物已经悄然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一定的便利,我深信在不久的将来一定会给我们带来极大的便利。让我们一起迎接共享时代的来临吧!
曾经听过这样一个故事:两个和尚是很好的朋友,一起游历四方。有一天,他们爬山时,遇到一个罗汉,那罗汉说:“你们有个人可以向我许个愿望,而另一个人可以得到那东西的两倍。”两个和尚相互推让,都想让对方先许愿,自己得到那东西的两倍。过了一会儿,一个和尚终于忍不住了,对着另一个和尚大声喊道:“你快许呀!不然我就打你。”另一个和尚听到他的朋友这样对自己说话。便狠下心来说道:“好,我先许!”很快,和尚的一只眼睛瞎了,而另一个和尚瞎了双眼。
其实不论什么事物都会有它的两面性,如果那和尚许的是一个有益的愿望,那么就会是个皆大欢喜的场面,但是他们却被一己私利冲昏了头脑,到最后沦落到斗了个你死我活的惨剧。做人要学会共享,要学会善意的共享,因为只有这样,你才会获得真正的便利、快乐。共享是人最基本的原则,如果连这都不会的话,等待你的只有灭亡、黑暗。
没有人可离开这一切单独存活,只有共享那有用的资源才可以获得双赢。当你共享事物时,别人也一定会与你一起共享美好的事物。反之,如果你一心只想着自己,便只能孤立。
现在的人们大多都能懂得这些,但是仍有一些人为了私欲干出了许多坏事。比如给共享单车加上自配的锁,无耻地把它据为己有;比如在共享书店,总有些人忍不住想偷几本;比如还有些人在球场打完球却并未将这共享篮球归还。自私的人们啊,请你切记“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共享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为我们提供了便利。共享是一种多么惬意多么美好的生活方式啊!请不要为了一己私利而破坏它!让我们一起来保护它们,一起去守护它们的存在吧!
起航共享,守住美好!
【篇七:给心灵松绑】
你的心中想些什么,眼里就会看到什么。无怪乎小和尚虚竹能够解出诸多大师困于其中的棋局了:虚竹心中所想的恐怕只是“怎么能解出玲珑棋局”,而大师们或幻想着解出此局能奠定他们在棋坛的地位,或担忧自己失败后名誉的损害,以致于心灵被牢牢地束缚着。
心灵是最自由的,鲁迅先生能在闭室中“心连广宇”,康德足不出户而成一代哲人,苏格拉底于狱中仍在与友人思辨。可以说,心灵几乎不会受到任何来自外界的干扰与阻碍。但正因为此,心灵也是最不自由的。正如“利于水者必不利于火”,不受外界干扰的内心反而会极容易被自身束缚。试想,如若那些棋手们心无旁骛,以他们的棋力,至少能先于小虚竹解出棋局吧?
心灵对自己的束缚来自于各式各样的干扰,而这些干扰都指向共同的特点:它使你的动机不纯,目标不明确,而这最容易导致各式各样的失败。或是别人的评价,或是功利的追求,或是仅仅是与人赌气,所有这些都为眼前的景象蒙上阴影。以至于看不清终点,也看不清方向。一位成功的商人,或许是马云,曾经说过,一个好的CEO不是发现十只兔子,而是确定在十只兔子中应该追哪一只。普通人也完全一样,虽然可能没有对CEO的要求严格,而明确目标,指定方向一定是必要的。
我们的生活中也有许多的事物,会令我们不由自主地绑紧自己的心灵,连带着蒙上双眼,捆起手脚。就拿考试举例,平日的小测验所有人轻轻松松地拿到一个漂亮的分数,大考之时却怎么也“考不出来”。所谓自尊,所谓比较,所谓旁人的冷眼或是期待,都在给心灵套上枷锁。CCTV-5一位斯诺克比赛的解说员曾反复援引这样的一句球谚:“决赛无佳局。”试想,在巨大的压力,“得失寸心知”的负担,三十米外的冠军奖杯扑面而来的重压下,心灵早已束缚,眼前的目标早已纷乱,又怎能安心地瞄准面前的球洞呢?
让每个人如同佛教所言吧,心无杂念,返璞归真,是不现实且不可能的;但当今对于结果之外的事物,典型的就是金钱、名誉的过度追求却不得不让人警醒。究竟是何时开始我们开始束缚了自己的本心,迷失了原来的方向呢?
或许这里有人会说,以上所言,皆是老生常谈!但虽如此,却依然有许多人视而不见。但大多数人的思考停留在“心无旁骛”上,而没有追究“娜拉走后”的一系列问题。就比如小和尚虚竹吧,他破解的玲珑棋局足以奠定他大师的地位,但在他成为大师后,又是否也同样会被名利蒙住双眼呢?
【篇八:高处风景美】
人只有站得更高,才能看得更远!
开阔的视野可以使人看到自己的渺小,枉自菲薄固然不好,枉自尊大更不可为。
从古至今,我们中国一直以地大物博自居,将眼光仅仅局限在国内,不思进取。当列强轰击封建王朝的城墙,当日军的铁骑无情地踏破了我们的国门,当中华儿女的鲜血染红了华夏大地,惊醒了沉寂千年的中国魂,才使国民意识到只有站在高处的人,才能看得清自己的位置。只有站在高处的民族,才能看得清自己的位置。只有站在高处的民族,才能看得见历史,今天与未来。我们都始终坚信一轮崭新的朝阳必将升起在明日的东方之端!
雄鹰因敢于搏击长空而变得更加强壮,狮子因不断奔跑才使自己的子孙得以繁衍,小草因有破土而出的毅力才使自己的生命得以体现。人们啊,你们呢,为了让生命展现出最璀璨的光芒又该如何去做?我想,那只有站得更高吧。
记得有这么一个故事。从前,有一个老和尚与一个小和尚住在庙里,一天小和尚问老和尚:“什么是人生的价值?”老和尚笑而不语,只是让小和尚把庙前的石头洗干净拿到集市去卖,并提醒说顾客出多少钱都不要卖。一个农民缺块石头压腌菜,于是便问:“这块石头卖多少钱?”小和尚伸出了两根手指。“20元,正好我这有20元。”小和尚马上抱着石头回到庙里问老和尚“什么是人生的价值”。老和尚还是什么也没有说,又让他到博物馆和古董店去卖。一天知道其中道理的小和尚回到庙里,正在打坐的老和尚睁开眼睛说:“你可明白?”“徒儿明白了,人生的价值在于它所处在的平台是否适合,所处的高度不同,人生的价值也大不一样。站得更高,人生的价值才会更高,你才能走得更远!”
“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矣。”先贤几千年前的言论仍然在我们耳边回旋。是的,站得更高,才能看得更远,站得更高,才能更接近辽阔的天空;站得更高,才能看见更美丽的风景;站得更高,才能知晓自己的目标为实现人生的意义而努力奋斗!
站得有多高,你的眼光就有多远。站得更高点吧,让你的视线无所不至!
【篇九:龙虎山我为你骄傲】
我的家乡在龙虎山鱼塘舒家,龙虎山有许多景点是天下之绝。
龙虎山有“金枪峰”、“象鼻山”、“五指山”。有的像巨大的脸盆,有的像两个泥娃娃,还有的像梳子等等。
其中我最喜欢的一个景点就是"尼姑背和尚走不得”。说起这个尼姑背和尚“走不得”,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呢。
很久以前在一座双峰里有一位美丽善良的尼姑,因为受天庭的约束,她不能离开这座山峰,更不能与凡人相爱。
一百年后,尼姑听说传说中的神草再次出现,于是她就冒着违反天条的风险乘坐自己的坐骑天元凤凰出了这座山峰去寻找传说中的神草。尼姑费尽艰辛,找到神草之时,却看见一个和尚为了取这种神草而受伤严重,原本可以轻易取走神草的尼姑却动了恻隐之心,并救下了和尚。和尚感恩尼姑的相救便将神草相送与尼姑,尼姑感激之余动了凡心与和尚相爱了。
但他们相爱的事很快就被天庭所知,更派人要将尼姑抓回去接受天条处置。和尚不愿意与尼姑分开,便带着尼姑私奔。但他们跑到龙虎山时被一条泸溪河拦住了去路,河面太宽,河水又急。
看到前无进路,后有追兵的尼姑,跟和尚两人心意相通都决定,不让天庭抓回去接受酷刑,两人只愿意长相思守。于是尼姑使用自身的全部神力将自己与背上的和尚全部石化定身在这条美丽的泸溪河旁,永远相依相伴。
这是多么感人的传说啊,后人即把此山取名为"尼姑背和尚走不得"。
龙虎山还是全国AAAAA级景区,国家自然文化双遗产、道教的发源地。
我真为我出生在龙虎山而感到骄傲,我爱我的家乡龙虎山。
【篇十:饼干咬画】
“咔嚓”,这是什么声音呢?原来是同学们在咬“饼干画”。只见他们紧皱双眉,眼睛直直地盯着自己正在咬的饼干。
上课时,老师拿着一大一小两种饼干走进教室,我们见了,二丈和尚——摸不着头脑,也不知道老师,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今天我们来玩个小游戏,叫咬出来的画”。我们听了更是迷惑不解。老师发给我们一人一块饼干。说:“大家先想好自己要咬出什么,再咬出来”。我恍然大悟,原来就是咬饼干啊!
“开始”老师一声令下,同学们就咬起饼干来。有些同学一副漫不经心的样子趴在桌子上咬;有的同学小心翼翼,每啃一小下都要看一看;有些同学一边拿着饼干,一边紧张地注视着其他同学,教室里鸦雀无声,连一根针掉在地上都能听见。
“好了!”只见石哲宇拿着一颗五角星,大声喊着。老师看了看,说“嗯,不错呀!继续努力哦!”石哲宇欣喜若狂,后来也陆续传来同学们欢快的声音。功夫不负有心人,有的咬出了月亮,有的咬出了五角星,有的咬出了一只小狗。
这次咬饼干活动,不仅让我大饱口福,还让我知道了饼干也能咬成画,真是一举两得,欢乐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