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文学史的作文

【篇一:中华文化美不胜收】

绵延五千年的中华文化,滋养了一代又一代的炎黄子孙陶冶了无数代人的人格。而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优秀文化受到极大冲击,曾一度被国人忽略和轻视,看着文化灵脉日渐微弱,作为中华儿女,我们难道无动于衷吗?我想,但凡有文化担当的人一定会高呼“优秀文化灵脉不可断”!

经过长时间的淘漉和历史积淀的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历史的精彩浓缩,记录风雨,贮藏丰碑,凝结精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智慧之果,闪烁聪慧,展示魅力,启迪子孙;是中华五千年的文明陈酿,历经沧桑,遗存华章,哺育华夏;是中华民族的跟,博大精深,传承文明,永屹世林。

被誉为“无言的诗,无形的舞,无图的画,无声的乐”的中国书法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无价瑰宝。汉子就像一本读不完的书,像一座采不完的宝藏,它是中华儿女血浓于水的精神纽带,系着十三亿的中国心。如此优秀的文化灵脉怎可断?

从“蒹葭苍苍”的(诗经)到(春秋),从《离骚》到《诗经》,从汉赋到唐诗宋词,从元曲到明清小说……一颗颗璀璨的明珠,无不在世界文学史上光辉夺目;一个个鲜活的灵魂,无不在世界文学史上留下坚实的脚印。如此灿烂的文化灵脉怎可断?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在漫长历史发展长河中,是源远流长、历久弥坚的民族精神,使中华民族饱经沧桑而不倒,历经磨难而不亡,始终以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支撑我们民族的文化灵脉怎可断?

文化开启对美的感知,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失去优秀文化制成的民族注定是缺乏信仰的族群。毛泽东主席曾说:“我们必须继承一切优秀的文化遗产”,为了国家的文化复兴,我们必须担当传承文化灵脉的重任,让我们一同高呼“优秀文化灵脉不可断”,让我们一同守护优秀文化灵脉,让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亘古长青!弘扬传统优秀文化,大力传承民族精神,塑造真正的国人灵魂,提升我国的文化软实力,让我们一起为实现中华民族的文化复兴而努力!

【篇二:乡愁读后感】

【乡愁读后感】

赵舜尧

余光中先生的去世,是文学史上一颗星辰的陨落。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一个等候回家的灵魂,带着满腔的乡愁,在世界上消散于烟云之中,只剩下精魂留存于世。

余光中先生的身世是让人唏嘘的。他二十二岁时,便被国民党一起带到了台湾。从此跟着国民党远别故乡,在台湾走完了自己的一生。他在台湾生活期间,写出了多首流淌着浓浓思乡情的诗歌。比如《乡愁》这首广为人知的,读来让人悲哀婉转的诗歌。尽管只有只言片语,可是诗人将自己的思乡情抒发得淋漓尽致。字里行间,都隐含着无尽的乡愁。

余光中先生活至九十岁,却依旧像二十多岁——年轻时候那样,思念着故乡。那是他永远回不去的热土。

虽说余光中先生在文学史上做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但实际上最引人注目的,还是他的浓浓乡愁。他的每一首诗,都融入了自身的真情实感,是他呕心沥血而写就的。他用浓浓的思乡情,创造出了一首又一首脍炙人口的诗歌。

从古至今,乡愁都是多种多样的:有一去不复返的乡愁;有久别重逢的乡愁;也有短别重回的乡愁。可是,命运捉弄人,偏偏让余光中先生只能在一去不复返的悲哀中度过自己的人生。在台湾带着深深的遗憾,最终魂归天堂。

乡愁可以创造出艺术,但更多时候却会创造出无奈。余光中先生迫切回到故乡的心情,使他走向了创造艺术的道路,在一场轰轰烈烈中走向沉静。但他的离世,却给我们留下了诸多的思索。

【乡愁读后感】

徐鑫

余光中先生的去世,给这片大地留下了无尽的哀伤。但是他留下的情怀,让我们始终铭刻心中。

先生已经永远地离开我们了,但是我们依然觉得他一直在我们身边低声絮语,那么温暖,那么亲切。他的离世,牵动着每个人的心,尤其是李叔同先生。得知余光中去世的消息,李先生把自己关在房间里,甚至不吃不喝。他一直在窗户边仰天长望。有时候待在那里,几个小时下来一动不动,述说着无言的哀伤。

虽然诗人离开了这个世界,但是他广为传诵的诗歌,却深深地留在了我们的脑海中,回味无穷。没有他,就没有这一首首震人心魄的诗歌。他从来没有放弃过想要回到大陆的决心。只是没有办法用其他方式来表达乡愁。所以他笔耕不辍,用这种持续燃烧的方式,抒发自己的乡愁。

我很敬佩余光中先生的这种坚持不懈的品质。正是因为他的坚持不懈,才有了今天这么伟大的成就。正如诗句中说的“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所以在年轻的时候,一定要勤奋,否则“老则老矣,无能为也矣”。

【篇三:珍惜时间】

时间,小到一分一秒,大到一世纪,一百年,你拥有充足的时间,却在不经意间丢弃,所以,请珍惜时间吧!

人生是由无数个一分一秒组成的,不经意间,你会浪费掉数不胜数的一分一秒。

上次,老师让我们玩“一分钟有多长”的游戏。我们闭上了眼睛,一片漆黑。我们以为会很短,可没想到,好一会儿,也没到一分钟。同学们有些不耐烦了,我心里也十分焦急。

“好了!”老师让我们抬起头来,同学们一下子抬起头来叽叽喳喳地问:“老师,你确实是一分钟么?”“是的。”老师笑吟吟地说:“这样就是为了让你们懂得要珍惜时间。”

老师又给我们讲了鲁迅珍惜时间的故事,鲁迅不分昼夜,争分夺秒,发表了《狂人日记》,在文学史上引起了不少赞赏。

我们深刻地懂得了时间的珍贵,请让我们珍惜时间。时间就是财富,如果你珍惜时间,那你就会获得不少财富。

【篇四:李煜,我想对你说】

你,是一个诗人,一个愁比江水还多的诗人。“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就是你最好的写照。然而仅仅因为你是一个诗人,南唐在你的手上沦陷,顷刻间,一切灰飞烟灭,南唐最终毁在你的手上。

你不应为帝,不应君临天下。“百无一用是书生”真是恰如其分。

惯于淡泊的你,最终官檐上的腾龙也留下了一滴泪水,那是你最初的梦想,你也想要国家强盛,却未能真正实现。

当宋兵临天下时,你选择了投降,向赵匡胤那一介武夫投了降。你放弃了皇位,为了保全你的臣子和百姓们,因为你是个诗人,是个善人。

你向天鸣冤,为什么赵匡胤那一介武夫可以征得天下?而你满腹经纶却落得寄人篱下。一句句“为什么”的呐喊却未能改变你的命运,天空依旧乌云惨淡,它所能给予你的仅仅是残烛相伴。

南唐皇城里漂浮着丝丝落寞,股股惆怅,你似乎想伸手挽留些什么,不想把你自己扮成匆匆过客。于是在挥毫泼墨中寻找昔日的辉煌,曾经的荣耀,你所雕刻的诗句也不时地打动着你。在不经意间,你把自己的名字印在了文学史上,而作为一个国君,你却又把自己的尊严在砚台里稀释得不见踪影。

因此,你注定要亡国,注定要成为一个亡国之君。可若不是你丢了江山,又怎会成为一代诗人,又怎会写出如此多的优美之作,你失去的是在历史上国君的尊严,而你得到的是在文学史上永垂青史的名字。那些流传下来的诗赋如同鲜花一般芳香,我知道那是你生命延续,那些诗赋流芳百世,是你生命价值的所在。

我敬佩你,我欣赏你。在你的诗赋中,我读出了那些忧伤的国君的尊严,我读出了亡国的国君的尊严,我读出了亡国的不舍和悲哀,我读出了你对荣誉的淡泊和不屑。后世的人们谈起你无非都是“问君能有几多愁”,而你的沉默“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我想有一天你能明白,你的生命也有价值,你的生命里也有芳香。你的诗赋就像阳光一样照耀着我们,而不是望着那一轮明月,向着家的方向,寂寞地吟唱道:“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篇五:诗情满溢】

自古以来,文化都是人们所憧憬追求的。古诗,拥有五千年的文化,是古人留给我们丰富的财产。所以我愿意生在大唐盛世:唐朝和文人的天下:宋朝,因为它能让我领悟诗的历史和蕴含深远的文化。

在唐朝,我可以遇到李白,那个被称为我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又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善于描写壮丽的自然景色,比如:“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这句表达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营造出清秀美的意境,诗作既有“仗剑去国,辞亲远游”的豪放雄奇,也有思乡的情怀。语言流转自然,又恰似“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琢”。他写的诗连杜甫都称赞他“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李白也是一个不受格律束缚的诗人,比如说:“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这句表现李白年少离蜀到楚漫游和他倜傥不群的个性。但是"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又写出了李白深远的乡情,但他不直说自己思乡情重,却言故乡之水恋恋不舍地一路送他远行的惜别之意,言尽而情无穷。

但我有愿意生在诗与游的宋朝,因为我可以遇见宋朝杰出的女词人李清照,她是文学史上最有成就的女作家。李清照是一个多愁善感的妇人,比如说:“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花黄瘦。”这句词语精炼又含蓄,刻画了一个日夜想念丈夫,愁情满怀的少妇形象。这句词以秋日菊花喻人消瘦,暗示出相思之苦,直抒离别的极度悲苦。

但我也喜欢北宋诗人范仲淹的脱俗超凡。比如说:"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这句词以绚丽多彩的笔墨描绘了秋暮江野的辽阔苍茫景色,以碧云,黄叶,翠烟,斜阳等富有季节特征的景物来渲染凄凉悲凉的气氛。全词意境开阔,气势恢宏,而有柔情似水,缠绵婉曲,细腻隽永。连清人都赞其“前段多入丽语,后段纯写柔情,遂成绝唱。”唐宋,这是五千年里最辉煌的年岁,至今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它们遗下的风韵撒入我们的血液里,想金子一样熠熠生辉。我愿生这诗情满溢的时代里!

【篇六:老人与海读后感】

《老人与海》,这无疑是一部佳作。这本书被称作是美国文学史的一部伟作。无论海内外,只要对文学感兴趣的,就绝不会不知道这部名著。“人可以被毁灭,但不会被打败。”

说到老人与海的作者海明威,便不得不去提及。在美国文学史中,他是独一无二的,他的人生也是如此。他去古巴吸大麻不可模仿,病态的写作方式不可模仿,最后将一把猎枪塞进嘴里,万万不可模仿。而文中的老人与海明威的生活可谓如出一辙。

人们总不能遇到生活中的一切美好,文中的话语质朴极了,无非是在叙述一位可悲的老渔人的经历。可在海明威的笔下成为了一部史诗。这个故事悲伤、抑郁,捕鱼、捞鱼,与鲨鱼强夺猎物,最后失去一切。没有人想在这样的一片海上,幽沉的咸水撞击着飘渺的小渔船,船旁拉着一条巨大的鱼骨,留下的鲜血染红那充满着腐烂的鱼鳍与大海。那位老人在这之上,攥紧了手上的弯刀,在吱吱作响的木板上站立着,狠狠的瞪着穿下贪婪的恶魔。

老人坚持到最后,尽管伴随他的只有一具空幽幽的鱼架。老人在那死海中存活了下来,那么反观我们呢?健壮的身躯下,老人心中的那片海又是否奔涌在我们的内心深处?

我们渴望变得伟大,但也许现实就是残酷的,生活一次次的将你压垮。此时,询问你自己,为什么会这样?你不够有钱?你不够聪明?不!你不够坚持!你没有目标!我们就是那样的一个人,犹如文中的老人。我们在捕捞中一次次的被淋湿,一次次被那该死的浪拍倒。起来吗?问问自己!为什么不起来?你希望抱着遗憾老去吗?愿意在你被毁灭的前一刻,还在想,如果我当时坚持下去,又会怎样?别犹豫,爬起来、站起来、擎起你的利刃,击败眼前的困难,哪怕你最后得不到那条鱼!你尽力了,你没有什么后悔的!

人生无悔,本该如此。可以在这可怕的巨浪中昂首挺胸,问问自己,敢吗,敢于成为那个战士吗?“人可以被毁灭,等不会被打败!”

【篇七:名著,充实我的人生】

人生犹如浩瀚的大海,其间波涛汹涌,惊涛骇浪,我在搏击,雏鹰翱翔蓝天,名著是我的双翅。

小的时候,每天晚上我都要缠着妈妈给我讲安徒生童话,并且被它们深深吸引着,如痴如醉,一个故事听上好几遍也不烦。上小学后,便如饥似渴地自己读上了,我真正的思想便是从读名著开始的。从那以后,世界在我幼小的心里不再是美味的糖块,也不只是和小后伙伴们的嬉戏。名著向我展示着自己小天地外的一切,它将我引向无垠深广的空中。

经历了十几个春秋,阅读过不少名著。其中,较早影响我的是我国的四大名著。充满妖魔鬼怪的《西游记》,它给我充满幻想的金色童年增添了几分乐趣。一段群雄逐鹿的《三国演义》,它脍炙人口,流传至今,使我们了解三国的蹉跎风云以及一批性格鲜明的艺术形象,使我们为中华的勤劳与智慧而骄傲。我最早认识的武打小说是《水浒传》,把一百零八条好汉描绘得淋漓尽致。悲欢离合的《红楼梦》是一部如幻如梦的千古悲剧,它把我国的创作推向了最高峰,不仅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瑰宝,也是世界文学史上的杰作。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认识了鲁迅、巴金等我国近代著名作家,他们的作品为中华民族的文学艺术攀登了一个新的高峰,矗立在世界的东方。

逐渐,我觉得眼光不能只停留在中华大地上,目光放远了。在与一些外国名著的交流中逐渐了解了世界,世界在我的心目中不再是一片空白,它让我觉得外面的世界真的很精彩。

如雨果在《巴黎圣母院》中投入大量篇幅描述了城市的的面貌及建筑;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是世界文学史上最杰出的作品之一……这一些,都让我为之陶醉,也深深地迷恋着它们。

在读书的旅途,我获得了更多知识。有时我觉得,或许我与名著有着一种不解之缘吧,能自由地翱翔在广阔的书海中。无数作家用生命谱写了他们的辉煌作品,留给读者无数的遐想!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老师、家长都是这样教我的,也许是这个原因吧,我对书有着一种特殊的感觉,觉得我们之间似乎很有默契。书本对我来说就像水一样,离开它、没有它,我就不能生存似的。它让我的人生更加精彩更加充实。

同学们,热爱读书、热爱名著吧,它会充实你的人生,让你获得更多更多!

【篇八:我眼中的鲁迅】

我眼中的鲁迅,是一名伟大的民主战士,是一名极其优秀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他被誉为“民族魂”,“以笔为武器,战斗了一生”。他是一位名副其实的文豪,在中国文学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作为文学家,他开创了中国白话小说,在其一生中执着地用一杆笔唤醒麻木不仁的国人。其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都可说是家喻户晓。作为作家,他无畏地用笔揭露旧社会的黑暗,在发现国人的吗,麻木不仁后,毅然决然“弃医从文”,医治人民的灵魂。他一生在文学创作、文学批评、思想研究、文学史研究、翻译等多个领域都具有重大贡献和非凡成就

他是一面高高悬挂的精神旗帜,是一位多被后人歌颂的民族英雄,更是无数中国人的精神与信仰。

他无畏残酷的敌人,写下一篇又一篇抨击社会的文章。“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他是国家脊梁。他是一名伟人。他是流传于每一个中国人心里的精神支柱,是文学信仰。

【篇九:传承文化,复兴中华】

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的血脉;是各民族同胞创造的财富;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来源。而中国就像是浩瀚夜空,那些文化就像是星星镶嵌在天空中,闪烁着迷人的光芒。

悠悠中华上下五千年。中华的文化成果是极致灿烂辉煌。孔子、孟子、墨子……儒家、道家、法家……诸子百家争鸣,为中华文化奠定了宽广的道路。造纸术、指南针、印刷术、火药,四大发明在科学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红楼梦》、《水浒传》、《西游记》、《三国演义》,四大名著是中国文学史上的四座丰碑,是世界文学史上不可多得的作品。不仅如此,在漫长的历史中,中华民族更在数学、医学、艺术、建筑等方面都有举世瞩目的成就。而这些成就无不显示着中华民族所具有的勤劳、智慧、勇敢的品质。更令人惊叹的是中华文化是人类文明史上唯一没有中断过的古老文化,而这就要归功于那些传承者了吧!他们即使赚不到钱,整天很辛苦,甚至面对着他人奇怪的目光,但仍坚定不移的为传承中华文化做出贡献。

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爱国始终是主旋律,但团结统一、勤劳勇敢、自强不息……这些精神就是组成旋律的音符。不仅如此我们还要把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尊老爱幼、尊师爱亲、关心集体、热爱祖国从一点一滴,一言一行去实践与传承。

中国是泱泱大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其特有的节日更是数不胜数,而每个节日都有它特有的习俗。春节是中国人最为重视的节日,它意味着春天的到来,新一年的开始。而它习俗有扫尘、贴春联、守岁、拜年,其中孩子们最期待的就是拜年时收的压岁钱……不管怎样特有的节日与习俗我们都要铭记。

中华文化早在千百年前便走向世界,将一切古老文化传统与当代文化结合,就像电视所播的汉字听写大会一样,成为跨越时空,超越民族,人人都能欣赏的优秀文化。而作为新一代的我们,更应该从阅读中获取知识,从精神上得到传承,从行动中得到践行!

传承中华文化,共筑精神家园。从小开始,从现在开始,我们要携手共进,众志成城,让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得到我们的传承,并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凝聚重要力量!

【篇十:我眼中的作文】

我眼中的李清照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江山代有才人出”,如果说李白、杜甫、苏轼等是出类拔萃的男诗词作家的话,那么李清照则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震烁古今的女诗词作家。

李清照,自易安居士,出生于一个爱好文学艺术的士大夫家庭,父工于词章,母善属文,家中藏书甚多。她的一生,既享受过幸福,也饱受苦难。十八岁与情投意合的赵明诚结婚,夫妇俩诗词酬唱,共同收集整理金石文物,生活舒心适意。靖康之变,身遭战祸,又逢丧父之痛,所藏文物尽失,后贫困悲苦,东飘西泊,客死江南。

李清照是封建社会的叛逆者。在封建社会里,她冲破了一般女子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专心在家学女红的束缚,常常是走出闺房,走向自然,去感受自然的和谐与美丽,以拓展胸襟,陶冶情操,如“兴尽欲同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就写出了李清照对自然景物的.热爱以及对禽鸟花草的眷顾。

荷花凋零,香味散去,竹席冰凉的触感,由身下泛至全身。你孤身一人,泛一叶兰舟。偶然听到一声清脆的鸟鸣,下意识地仰头看天,望着远方飘来的洁白的云,心中涌上一股酸涩。唉,这相思之苦,离别之痛,才从微皱的眉宇之间消失,又隐隐缠绕上了心头。这时的你,已不似从前,没有从前的那份天真。这时的你,已陷入那忧愁的黑洞,不能自拔。这时的你,已然没有那么幸福。这时的你,被离愁之苦折磨得烦恼攻心。当丈夫赵明诚病重过世,所有的不幸如潮涌似的向你涌来,把你卷入那寂寞的深渊。你哭了,如此无奈。你问,世间谁懂吾心,却无人回应。百年后,有人在感叹,李清照的悲剧人生只因生逢乱世。百年后,有人在感慨,李清照的流芳百世只因才情无双。百年后,有人在感怀,李清照一生的成就只因世事无常。

她是才女,但她毕竟是个女子。她是个有抱负的人,但她仍是女子。她追逐梦,但她不免女子的命运。我眼中的李清照。少年幸福,晚年疾苦。因为她终究是个女子。

热门推荐
1面对母爱我流泪了
2腾飞中国
3北京研学日记
4我们的班级
5我爱打羽毛球
6暑假结束了学生作文
7她在笑
8不能以暴力解决问题
9坎坷的绘画之路
10文具家族旅行记
11她不是我
12小豆芽成长记
13我的老妈
14抢红包
15今天真爽
16泉水的眼泪
17拔河比赛,真有趣
18一张照片
19独活之精神
20风筝与线
21我与诗情
22父爱
23把一个人的特点写具体
24学会低头
25书屋改变生活
26妹妹我爱你
27文具盒里的对话
28被束缚的亲情
29我来到了童话世界
30我在百耕园的发现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