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当时的作文

【篇一:美味正当时】

四季里我最爱秋,那嫣红的苹果、金黄的梨子、晶莹的葡萄……无一不惹人怜爱,可我却独独钟情那几欲酸掉牙的山楂。秋天,山楂,美味正当时。

这不,九月的秋风轻拂几下,那满树青涩的山楂便如小姑娘般羞红了脸。若你有耐心再等上些日子,那些红玛瑙一样的山楂便会自己从树上跳到地上来,此时的山楂味道恰恰好。妈妈就是这样一个有耐心的人,她极喜欢山楂。每年山楂成熟的季节,她都会买一些回家制作酸甜可口的山楂酱,而我则坐等美味的出炉,然后大快朵颐。

这个初秋,妈妈照例又买了山楂回来。妈妈很温柔,对待山楂也是如此。她把一颗颗洗净的果子顺着锅壁轻轻顺落到锅底,再倒入清水,然后开火。我站在妈妈的身旁,头抵在妈妈的肩膀上,目不转睛地盯着锅中玛瑙样的果子。不一会儿,水开了,山楂随着水花不断地在锅中翻滚。慢慢地,这些红红的果子裂开了一道口子,露出了鲜红饱满的果肉。那鲜红又渐渐透入水中,果子熟了!我知道,火候到了。揭开锅盖,水雾升起,在厨房中氤氲开来,温暖了我被秋风吹的冰凉的双手。

接下来就是妈妈大展身手的时候了。我趴在椅背上凝神望着妈妈忙碌的身影。她从锅中舀出山楂,逐个压碎,又细心地挑出果梗。热乎乎的山楂升起袅袅的白雾。妈妈熟练地将压碎的山楂挤成了果泥,缓缓倒入碗中。淡淡的酸甜化作一缕缕清香钻进了我的鼻子。“妈妈,什么时候才能好呀?”我心急起来。“快了,快了。”妈妈温柔地回应。“妈,好了吗?”我欲加不耐烦。“快了,快了……”妈妈加快了手上的动作。而我,不知不觉间竟然睡着了。

不知过了多久,窗外秋风的凉意沁人,我苏醒了过来。空气里到处弥漫着酸甜清香的味道。妈妈端着一大碗山楂酱放到桌上,大声招呼我:“好了,小馋猫,快来尝尝吧。”我彻底清醒过来,迅速坐到了桌边,拿起勺子舀了一大口放进嘴里。“好吃吗?”妈妈问。“好吃,还是我最喜欢的那个味道。”热乎乎的山楂酱,又酸又甜,细腻顺滑。一切都那么刚刚好,正如此时妈妈眼角的微笑。

这个秋天,美味正当时。品尝着妈妈做的山楂酱,我的心里暖暖的。其实,正当时的何止是美味,还有妈妈对我的爱与陪伴。这个秋天,母爱,正当时!

【篇二:当时只道是寻常】

为什么只有失去了它,才会懂得珍惜。

石榴还是那个石榴,安静地躺在桌子上,裂开了一道口子。可是我却再也不是曾经的自己了。那个喜欢在田埂边奔跑的小孩,早就随着记忆碎去。只有奶奶还会用碗盛着拨好的石榴,宠溺地对我笑。

只是碗中的石榴,还停伫在岁月。

初见石榴是小叔送给我们的。一大箱子,圆滚滚地躺在纸盒中,我在一旁兴奋地又喊又叫,奶奶嫌多,话到嘴边,转头便被我的泪眼硬是憋了回去。慷慨地全部接受了。

纸盒还未放到地上,我便迫不及待地拿下来一个,随手在衣上擦了擦,有些疑惑地望向奶奶。不等回答,伸手扣了扣石榴顶上的花骨。犹豫片刻,不待小叔将我拦住,便试着用力抠了一把。石榴没什么变化,手指却是钻心的痛。手一松,石榴从手上滚落到地上。奶奶跑过来,对着我的手又是哈气又是念叨的。罢了,还塞给我一粒糖。尽管如此,也没能阻止我对石榴的恐惧。

直到上了小学,才渐渐淡忘当年的不快。在此之前,奶奶从未再提起过,可我依旧吃石榴,吃了好多年,而我并不知道。

那天小叔走后,我独自一人关在房间里,闷闷不乐地看书。奶奶突然推门进来,将一只小碗放在桌上,又把另一只空碟子放在旁边。我赌气,没说话。她有些犹豫,尴尬地站在我旁边,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走的,只听到门叩上时止不住发出的一声“咔嗒”。我又向四周看了看,确保无人后,才小心翼翼地看向小碗。里面的东西堆的很高。一层一层整齐地排列着。捡起一颗,呈半透明的红色,因为好奇,愣是把弄着对着阳光,突然手一松,径直掉进了嘴里。

滑溜溜的,没敢咬下去,小心翼翼地用牙一嗑。它竟炸开了,甜丝丝的味道弥漫入了嗓间。最后吐出来一颗白白的核。只想着神奇,又抓起一颗,再一颗,书也不知道被丢到哪里去了。最后一把把地抓,手都被迸出的汁液染得红一块白一块。奶奶正巧推门进来,见着我花猫似的脸,没忍住,扑哧一声乐了。

于是天天,奶奶都会将一只碗盛满,待我吃完,又进来带我去洗脸,维持着一种默契。久了竟也习惯了,习惯了每天将石榴塞入口中的日子。

直到奶奶腿摔坏了,行动再没有以前方便,自然也没有石榴吃了,才感到有多不习惯。过去那么多年,几乎天天可以吃到石榴。也只是觉得平平常常。突然间伸手摸不着了那只小碗,好像梦都醒了。

当时只道是寻常,今日却语老来防。

可我依旧爱吃石榴,只能自己去拨。拨久了,手指隐隐作痛。看着小碗中越垒越高的果肉,忍着手指的创痛,敲响了奶奶的房门。——就像奶奶当年敲响我的门。退出房门时那声“咔嗒”,久久敲在我的心上。

“孩子,来吃石榴。”

“奶奶,石榴拨好了,快吃吧。”

【篇三:苦练正当时】

“31、32……加油再做一个!唉呀!”母亲涨红的脸上早已是布满细密的汗珠,面目疲惫地注视着瘫倒在垫子上徒做挣扎的我,她的身躯因长时间蹲着用力压住我的脚,已经开始在微微颤抖了……

可是半个小时了啊,我仍每分钟只做了32个仰卧起坐,腹部剧烈的撕裂感,促使我无论如何蠕动,也无法再多做一个。我心中承受着这份痛苦与对母亲的愧怍,“放弃吧!放弃吧!”内心无助的呼声不停地在我耳边缭绕……

上午体育老师布置每天一分钟至少要做50个仰卧起坐时,我还雄心壮志的在心里命令自己一定要超额完成任务,可是现在我的信心已经被眼前残酷的事实磨灭了。我一次次重整旗鼓咬破嘴唇想再起身,但是痛啊!很久没有练过仰卧起坐的我腹部不再有力,于是继32个后,我再也做不到用标准姿势完美起身,望着母亲满脸的汗珠,只是颤抖着抱紧头,把指甲深深地嵌进肉里,扭曲着身子勉强起来,却在手肘将要触碰到膝盖时瞬间倒下,这样前功尽弃的场景开始了循环上演。

可我不甘心啊!曾经一分钟就能轻松做过50个的人,谁又能想象到现在一分钟做过32个,再多做一个都费劲!污浊的汗水浸湿了我的双鬓,咸苦的汗水迷失了我的眼睛,我害怕我再也看不到远方,我担心我再也实现不了我要中考考上理想中学的梦想……粘稠的空气闷热地凝固着,像蜂蜜巴在了身上,想甩却甩不掉,令人心情烦躁绝望。我想,我和母亲都在等风,但是风不来……

拼了!我终不耐烦地决定放手一搏!我再一次躺在垫子上,虽然屁股依然硌得生疼,但是这一次不一样了,我努力积聚浑身上下的所有力量,脚夹紧,肚子收紧,手牢牢握紧,心中最深处的玄铁之气蓄势待发,汗水已经干涸,眼睛变得比从前更加明亮,我坚定的眼神与母亲鼓励的眼神在空中交汇,“啊!---”我狂吼出声,腹部的疼痛感像是远处的什么地方在敲打一袋棉花,再也影响不了我追逐梦想的拼搏的力量,“50、51……60!”,我在母亲激动紧张的报数声中艰难地完成了任务,再也支撑不住地倒在了垫子上,我闭上双眼,尽管腹部依旧疼痛,但这时的疼痛是令人享受的,我和母亲都笑了。

一会儿,背后终于传来了丝丝微风,苦练正当时,我要乘着这清风远航,到达我心怀希冀追逐梦想的地方,中考体育,你奈我何!

【篇四:青春逐梦正当时】

人的一生是万里山河,更迭奔涌不休。岁月不居,时节如流。追逐梦想,燃烧青春,是短暂的几十载中最汹涌磅礴的一段年华。

于敏,蘑菇云下的盖世英雄。他隐姓埋名28载,进行氢弹理论探索工作,提出了从原理到构形基本完整的设想,仅用26个月就带领科研团队取得了氢弹试验的成功,创下了世界最短的研究周期记录。他常常半跪在地上分析计算纸带,以严谨求真且务实的态度,一丝不苟地进行着优化设计,凭借着超强的记忆力与计算能力,实现了氢弹试验结果与计算数据的完全一致。惊天的事业之下,于老无悔地度过了沉静思索、奉献坚守的一生。

“离乱中寻觅一张安静的书桌,未曾向洋已经砺就了锋锷。受命之日,寝不安席,当年吴钩,申城淬火,十月出塞,大器初成。一句嘱托,许下了一生。一声巨响,惊诧了世界。一个名字,荡涤了人心。”

新年档热映的科幻巨制电影《流浪地球》的导演郭帆,起初在微博宣布将执导这部电影时,并不被大众认可,反而被嘲讽打击,但他却没有退缩,坚持进行电影事业的革新。改编剧本用时一年多,耗费7个月征求中科院科学家的指导与建议,为的是建立一个贴合未来的世界观。3000张概念设计图,1万个电影道具,10万延展平米的实景搭建……整整四年,这部开创我国科幻电影新时代先河,倾注了许多心血的“小破球”,终于搬上了荧幕,面向观众。郭帆打破舆论,成了人们口中的“疯子导演”。我想,梦想正是支撑他前行的信仰,他用青春的汗水在贫瘠的土地上浇灌出怒放的花朵。

你我皆风华正茂,梦死方坠入人生暮年。反观我们,处在挥洒汗水的大好年华,奋斗的黄金时期,何不敢于突破,挑战自己,跨过人生路上的阻障,在广阔的汪洋中击起自己的风浪呢?

鲁迅先生曾说:“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坚持下去,今天所有的努力与精进,都将在逐梦路上更加清晰。

“名不显时心不朽,再挑灯火看文章。”把握当下,甩掉死气沉沉,拿出最昂扬的斗志,去搏击挫折,成为高飞的鹰!

【篇五:碎片化时代正当时】

全球已进入信息大爆炸的时代,越来越多的新兴科学技术引领时代的潮流,人们的生活已经离不开信息科技了。学校天天被使用着的电子白板,方便了老师与学生,老师再也不必全程将要点与笔记记录在黑板上,只需轻轻点击鼠标切换幻灯片,重点的部分用手指在电子白板上标出,各种类型的笔型应有尽有。手机,已是如今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了,不少人还是“手机奴”“低头族”。早晨起床需要手机闹钟,骑车要手机扫码,晨读也基本在手机上进行,各类报纸的APP应有尽有,一切最新的消息无需等待早报的送达,打开软件即能获取。科技节约了我们的时间带给我们便捷,却也同时束缚了我们。我们依赖于科技,脱离了网络,我们还能好好生活吗?很多人的答案是不能。不用微信QQ不看微博,生活中就好像丢失了些什么,似是无法跟上时代的步伐。但它们真的那么重要吗?显然,并不是。我们无法有深刻的印象,一个头条几天也就过去了,没有人会记得十年二十年甚至更长,因为它们本就是生活中可有可无的事,与我们自身并没有太大关联。偶然看到的“人生哲理”“心灵鸡汤”一开始会觉得耳目一新收获满满,但随着时间的消逝便也觉得并没有什么用处。

碎片化阅读好还是纸质阅读好一直是具有争议的热点话题,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但所有人还是明白纸质化阅读的益处以及不可代替性。没有人会去否认纸质阅读的文化性以及意义。随着越来越多人重视碎片化阅读,不去静心阅读书籍,许多学者,教育人员呼吁大家阅读纸质书籍,在书中汲取营养与内涵,不被喧嚣快节奏的生活压抑,将自己的内心沉淀下来。

我们完全可以将碎片化的时间利用起来,背一句名言,看一篇好文,听一首英文歌,翻译一篇古文,这些都是花费很少时间就能完成的,当我们愿意将刷朋友圈的时间来做这些事,生活便不会让人觉得枯燥无味。时间一直走,没有尽头,只有路口。珍惜当下,过好每一天,充实心灵,变得更好。

【篇六:记得当时年纪小】

记得小时候和闺蜜做过许多傻事。我的闺蜜叫王思萌,从5岁起,就开始一起玩儿,一直玩儿到12岁。也可以说我们一起疯了7年,一起成长了7年。

记得6岁那年,我和王思萌出去玩,看到了一个鱼池子。于是我便有了坏主意。我问她“我们去鱼池中去玩吧”。她连忙说:“好呀!我们看谁先在里面摔倒。”我说:“比就比,谁怕谁呀?”于是,我俩就在这里面玩了起来。可是还没玩儿一会儿,只听到“噗”的一声,她蹲到了池子里。我看到了便在一旁哈哈哈大笑,笑的我肚子有些疼。她坐在那里说:“你还笑?都是你的馊主意,害得我摔了一跤。”我赶紧停止了笑。她突然哭了,我无可奈何,只好把她扶起,到我家换衣服。就这样,她穿着我的衣服回了家,妈妈问我:“她是怎么么摔的?”我说:“她在鱼池里摔倒的。”妈妈生气地说:“吃饱了撑得,去那里面玩,多‘味’呀!”我便有些不高兴,说:“没事儿,我又没摔,她自己没有站好,又不是我让去的。”

记得还有一次,我和他一起去滑冰。在半路上我没有站好,突然“噗”的一声,坐到了地上。而她在一旁哈哈大笑。我便生气的问她:“这好笑吗?一点儿都不好笑!”她的笑声立即便停了。她把我从地上扶起来说:“是的,一点儿都不好笑,别生气了。”我“哼”了一声,而她在台阶上故意摔了一跤。我便笑道:“让你刚刚笑我,自己也摔了吧!”她说:“你终于高兴了,摔得我屁股怪疼呢!”

记得那天晚上,妈妈在我去济南演出的时候买了一个眼影盘,半夜我俩从楼上把眼影盘拿下来,各自往我们自己的脸上涂,还有黑色的。我俩把自己打扮的和鬼一样,口红涂的很重,像刚刚喝完了鸡血一样,还把头发从后面往前一甩,打算去吓唬爸爸妈妈。他们还真吓了一跳,说“你俩人有病啊!把自己画的和鬼一样”。

这就是我小时候做的傻事!

【篇七:当时只道是寻常】

以前老小区门口拱桥旁,开着一家裁缝铺子。

略显裁破烂的招牌下,只有一对老夫妻,年纪早已过半百,老奶奶负责缝衣服,而老爷爷负责盘扣子,他们收费不高,但一个月下来也够老俩口用了。

已到上小班年纪的我被接来了苏州。对于童年记忆中只有平楼和砖瓦房的我来说,苏州无疑是另外一个世界——高层粼次栉比,人来车往的街道,一声声既熟悉又陌生的卖菜声,一切都令我新奇。

上了小班,跌跌撞撞还是免不了,我从小平衡性就差,双手双脚还不是很协调,当别的孩子都会爬了,而我却只能挺着圆嘟嘟的肚子滚来滚去。因此,我在走路方面不是很擅长,常常走着走着就能摔跤。衣服总归会磨坏。而且小时候的我又喜欢用手扣,原本一个小洞,两三天下来都能被我扣成一个大窟窿。所以我的衣服多多少少都是不完整的,又有点像电影里乞丐的衣衫褴褛。

那时我们家里经济条件并不富裕,一年也就买两三次新衣服,所以裁缝铺子就成了妈妈和我常去之地。缝纫机“吱吱”地响着,老奶奶动作娴熟,双眼微眯,脚有规律晃动着,手也不闲,慢慢地将衣服、裤子向前推,只听“咯吱咯吱”几声,原本的窟窿就合了起来。第一次看见缝纫机的我自然要摸摸,可她却拦下了我,难道说有什么秘密不让摸?当然不是,老奶奶拉我到她身旁,伸出那双令人满是伤疤的手说:

“孩子,奶奶当年也是摸摸,后来就这样了。”

这双手上大大小小的伤疤数不清。可令我影响最深的,还是那条从大拇指划到手背的黑伤口,我吓得后退了好几步。后来,那个老爷爷在我的裤子上缝了一个漂亮的补丁,笑了:“孩子,就当一个见面礼。”妈妈想拦着,可是老爷爷却执意要缝。

到了付账时候,老俩口却挥挥手,“一点小问题,不收钱了。”还给了我几颗水果糖,老爷爷慈祥地笑着,摸了摸我的脸,我觉得有些不好意思,便把脖子缩了缩,反倒逗乐了老俩口,妈妈过意不去,手拿钱向奶奶口袋里硬塞,老奶奶推了推手,说:“不差孩子这点!”

过了很久,这一幕一直记在我心里,缝个裤子又能拿糖吃,又不要钱,于是我便总是弄坏裤子,去老奶奶那缝补。那老俩口也不恼,总笑着“天天又来了……”

后来,母亲好像发现我故意为之,便向老俩口道了歉,还了钱。但他们却说:“小孩子嘛,计较什么。”我自然少不了被一顿骂,但我终于明白了老俩口为什么对我这么好了。

原来父母刚来苏州打工时,母亲工作累一点,衣服便容易坏,她总来老俩口这补,偶尔也会陪陪他们,他们儿女都在外地,一年回不来一次,母亲就挑起陪伴两位老人的担子,三个人有说有笑,老两口便不那么无聊了。现在,又有了我,我们四个一起聊天说地,倒也其乐融融。

最近一次去看老俩口已是三年前,当时正好路过缝纫店,依旧普通寻常,便进去看看,老俩口更老了,脸上的皱纹淹没了额头,动作也不利索了。但一直说:“还记得我们就好。”听到这话的我却心里忍不住泛酸。

【篇八:绽放正当时】

六月,放在我书桌上的花——-蝶兰开了。我的初三入境也开始了。

仲夏的阳光肆意的烘烤着大地。我和全年级四五百人背着行囊出发。来到了郊区的云蒙山下。望着那一处处高耸挺拔的山峰,好似一个个不可跨越的困难。有人在山脚下暗暗叫苦,有人充满信心。而我,暂时没有什么感受,只能默默的跟随着大家的脚步,从山脚向上去。

大山深处,身旁到处青山绿水,但我却无暇顾及身旁的美景,只想赶快登上山顶。于是我们就沿着前人的足迹渴望达到山顶。我尽全力向走在队伍前面。但身体不好的我却被远远甩在了队尾。在一个转弯处,需要越过一块岩石,再慢慢滑下来,不然就无法到达山的另一边。前面的同学都很顺利的通过。我在了最后,猛然,我才发现前方已经没有人再能拉我一把了。我只能靠自己,于是我趴在石头上,用脚使劲的蹬,双手死死的抓住岩石边缘,身体一点点的蹭上去。再以同样的方式下来,终于,我翻过了那快光滑的岩石。但当我终于松一口气时,我才突然发现,我早已脱离了队伍。于是我面临着两个选择:原地等待着其他同学回来找我,或者自己追赶上去。如果大家没有发现我掉队,那岂不是更惨。那一刻,迷茫,孤独侵蚀着我,完全路持有不动方向的我选择了后者。一路上没有路就自己开辟路,让我自己没有停下来的,除了恐惧,担心,只有那么一点少的可怜的信念——我要赶上他们。

幸运的是,就在我筋疲力尽的时候,我追上了队伍,不知哪来的力气,紧接着我又从队伍的最后一名窜到了第一名。犹如黑夜中的孤独,但孤独过后却是无尽的曙光。

在马上到达终点的之际,我看到的是一个个大汗淋漓的同伴,他们也都是咬牙坚持过来的。事后我常感叹,追赶上并超越别人不是结束,仅仅是个开始。因为初三就是在不停的挑战自我,超越自我中度过。

终于看到了通往终点的洞口。我飞快的冲了过去,猛然发现,洞口的花绽放了。是啊!初三,绽放正当时!

【篇九:当时只道是寻常】

风也萧萧,雨也萧萧,瘦尽灯花又一宵……窗外的雨流转无力,夜半的风消散又起。沉沉的是对往昔的追忆,款款的是对往昔的深情。

你打江南走过,那等在记忆里的容颜如莲花般开落。当我回首寻觅你的远去的身影,惟见你的孤帆在我的天际里。

人生若只如初见,我还会选择走这一步。不过我会更加谨慎,更加珍惜。我会在你的风雪之中留下我的足迹,在你花了三年时光精益求精的画上落下我精心雕刻的印,在你比钢铁还要坚强的心上固执地刻下我的名。

你有一张很俊俏的脸,你总是会花很长的时间料理头上的发。我仍然不明白一个大男生为什么要那么注意形象,你说你只是想在镜子里看见最春风满面的自己。你生活的态度,叫追求卓越。

我以为自己属于那种吃东西吃得很快的“吃货”。每当我们班的“淑女数学家”拨弄着碗里的面条,准备行为乖张地施展行为艺术将面条放入樱桃小嘴细嚼慢咽时,我碗里已只剩下一江五味杂陈的汤水波澜不惊。而当我碗里还有一把把的面条待我挥霍之时,你已结完账开始背诵《孔雀东南飞》了。你生活的效率,叫速战速决。

你平时穿的衣服总会带上一股好闻的味道,我不知道这是乳臭未干还是洗衣粉没洗完。我只知道有这股味道在身边就不会孤单。你爱在篮球场上“抛头颅洒热血”,一连串的变向运球突破后再加上一个急停跳投只听得见篮球应声入筐,一连串的得分后是一回头的潇洒。虽然下场之后那种好闻的味道被分泌而出的尿素一扫而光,只剩下满身的汗臭祸国殃民。你生活的宗旨,叫玩“味”人生。

你狂放,你潇洒,你说你要指点江山。我不懂得量力而为,我也满怀希望,我说我要执笔书写江山如画。你说你我会一同走向未来一同光芒万丈。我竟然不假思索说十年之后我们会一起功成名就笑谈时光。那年那岁的轻狂依稀浮现在你我的笑容之上,夕朝今岁的梦想一如既往的如花开满山。

我们一同经历了中考,经历了一个冗长的暑假。高一到了我们没能如愿以偿走进同一个班。我时常会追忆初中有你在一起的日子,不知曾经和我在一起嬉笑怒骂的你是否也会回忆。当时只道是寻常,以为你会同我一起开开心心走下去,却没有料想到一道洪流过后今非昔比,你一身的荣光被我藏在心底铭记,请你也一定要好好珍惜。

曾经我们都有一个伟大的梦想,真的不想被自己的颓丧糟蹋。分班后的日子我差点没了力气去努力,高中的数学好像真的如传说中那么不见天日。没有你的鼓励我该怎么前进下去。但愿新的时间里你也要竭尽全力,我盼望着将来一起回首时你我都没有悔意。请一起努力,我的好兄弟!

三年过后,我们都要考取功名。

【篇十:当时只道是寻常】

九月桂花开,而远方的你是否有人,也在怀念这往日的清香。

奶奶家的院子很普通,像平常人家一般中了满院的瓜果蔬菜,唯一令人眼前一亮的,是那棵四人粗的大桂树。每年九月,那浓郁的清香便洗去了满屋呛鼻的煤烟味儿与陈旧的朽木味。

我则极爱吃板栗,村里头没得卖,奶奶便托人采些野板栗,去了外壳的刺儿,露出棕黑色的硬壳儿。在那硬壳上切开小口,放入摘下的碎桂花瓣一同清炒,米黄的桂花瓣一点一点逐渐缩小,直至缩成米黄的棉花球一般,那桂花香便才从板栗裂开的口中钻入,即便不加糖,却也比糖更甜了。

每年初秋桂花飘香之时,我便缠着奶奶清炒板栗,久而久之便也习惯,只当是寻常之事,每年必做罢了。

奶奶也并不说什么,只是见着树梢上常盛着露珠的米黄色小花随着那堆积的板栗壳却愈来愈少,那曾浓郁扑鼻的香气也已随着入肚的板栗一去不复返。但即便这样,奶奶却并未在我吵着吃板栗时面露难色,也并不在清炒板栗中减少桂花的剂量。只是时常目光呆滞,一抹黯淡转瞬即逝。

不久我便回了城。去得匆匆,奶奶还未来得及炒些板栗带着路上吃,我却只摆摆手,一副并不在意的样子:“这种东西,城里到处都是。”

城中的板栗个儿大,皮脆,不必剥得之家指甲酸疼,却甜得腻人,全然不如奶奶的清炒板栗那般清淡可口。

我逐渐对板栗失去兴致。

奶奶寄来一袋清炒板栗。经过长途跋涉它竟仍未散失香甜。我的眼前倏然出现那棵大桂树,缀着密密麻麻的小花的树梢好奇地探进屋内,却听得奶奶电话那头的声音分明诉说着大桂树生命的结束。我愣怔,这给了我清香的桂树,我却还未关心过它,它便这样突兀离去了。

我留下沾满桂香的板栗壳,小心地放在房间的每个角落,提醒着我从未寻常过的桂香不会离去。

热门推荐
1我的烦恼
2国学经典伴我行
3我的朋友
4八年级上册作文我的自传
5抗日英雄作文
6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
7青春不散场
8书香依旧,我在前行
9我的妈妈
10告别童年
11秋天的葡萄园
12未来的海洋想象优秀作文
13难得的暑假
14我眼中的美丽家乡
15柳树的自述
16一次刺激的体验
17成长与成功
18八年级作文
19一张旧照片
20一杯热水
21读《故乡土,祖国情》有感
22续写《变色龙》
23三个笑容
24这一学期的收获
25当老师不在场的时候
26读懂那片叶
27读书之乐
28雨语
29割不断的家具情怀
30味中之味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