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诗间的作文

【篇一:我与书的四部曲】

有风有雨的每一天,我和你相伴永远……

——题记

十二个春秋,十二个冬夏,蓦然回首,我们相约而行,在记忆的长河撒下了点点晶莹剔透的珍珠……

散文的旋律

打开散文的扉页,闻吸缕缕飘飘荡荡的油墨香,心中总是欣然开放,流入一股欢欣与愉快,慢慢翻阅,怡然自得。散文一页页被翻动,我也一次次聆听余秋雨们用笔敲响的岁月回声,这回声激起了我的心海里的朵朵浪花儿,浪花儿撞击心灵,闪烁出了五颜六色的火花,汇成了一条美丽的彩虹,连接着心与散文。

古诗的意蕴

漫游诗间,或悲或喜,或忧愁或畅然。春天来了,湿软的泥土引来衔泥的飞燕,温暖的沙洲憩睡着对对鸳鸯,“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句诗写出了这位“作家”一种无止境探究的愿望,还想看得更远,唯一的办法就是要站得更高些;“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原本看不见、摸不着,闻不到的风,但是在这位“作家”笔下,变得如此形象生动,读后仿佛满纸是沙沙的风声。

小说的神奇

在所有的小说中,我最喜欢看的就是“西游记”吴承恩笔下的孙悟空,准确的说,我简直就是他的一个粉丝,一个佩服他的粉丝,一个向往能与他一样可以上天下地的粉丝……要讲原因,那得从那天讲起:那是我上三年级的时候,姐姐借给我看的,当我翻开“西游记”时,情节十分精彩,孙悟空英勇无畏,反抗邪恶,大胆而又机智。一出场孙悟空便令众猴跳进了水帘洞。玉皇大帝和所有神仙根本就吓不找他,即使是在如来佛面前,孙悟空也是那一副天不怕,地不怕的模样

童话的美丽

我想每个儿童在所有书中,最喜欢的就属于童话吧!就是喜欢童话那曲折离奇的故事,喜欢童话那人物悲惨的身世最后变成了奇迹,喜欢童话那两情相爱者终于在一起了……虽然在童话的世界里冷冷暖暖令我十分感慨,但是在童话世界里那些有着美好心灵和博大的胸怀的人,也让我十分感动。

十二个春秋,十二个冬夏,就这样匆匆过去了。十二年里,我一直在书海中沉浮。它带给我无数的欢乐与感动,犹如天上的星星映照在我的心头。

我想,我会与书这个沉默而优秀的朋友,相伴一生!

【篇二:二十年后回故乡】

记得唐朝诗人王维曾说过这样一句话:“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故乡是最温暖的地方。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间,20年的岁月呼啸而过……回想这20年,我还没有回过国,去看望我的父母呢!于是,我准备回一次家。

顺着那条熟悉的小路,两旁铺着卵石,中间铺着青石板。这样的道路给我一种复古的感觉,走在这条路上,我不由得回忆起童年时期和小伙伴们玩耍的情景,可惜岁月一去不复返。

“天啊,这是什么?”我望着道路尽头一棵高达400米的大树问道。这时,一个声音突然冒了出来:“您好,请问您需要什么帮助吗?”“谁在说话?”“我是导航机器人,我不仅可以为您指路,还可以为您讲解哦!”这时,一个只有我膝盖高的小机器人从我的身后钻了出来。那你能告诉我,这棵大树是做什么的吗?”我蹲下来,饶有兴趣地看着他。“没问题,这其实是由一棵万年古树挖出房间,做成的会议堂。树冠可以净化空气,树身可以供人们开会使用,即节能又环保。树的四周也不是净一色的高楼大厦,而是像热带雨林一样被植物覆盖的各种高科技楼房呢。”这样一个自然与高科技融为一体的城市,让人情不自禁地爱上它。

回了故乡,首当其冲的事当然是回家探望父母。在互联网中,我很快找到了家的住址,并让导航机器人提拱了地图。就在我想走的时候,他用让人眼花缭乱的速度在旁的树木中找来了一架做工精美的“飞机”。“请上来吧。”说罢,便在机翼两侧装上了导航,“导航会整您到目的地的。“再见!”在“乘机”过程中,我饱览了城市风光。

“终于到了!”“儿子!”“妈!”“快进来!”在屋里,我见到了像爸爸——他和二十年前一样强壮,妈妈则是慈祥和可爱。我给了爸妈一人一个大大的拥抱。接着,我们又聊了会天,吃过了饭,就去休息了。

第二天,因为有事,我不得不回到海外去。就在登机前的一刻,我回过头望了望他们,我看见的是一对泪眼朦胧,头发开始发白的老父母……

儿童时期,我曾反复地读着流浪天涯的诗人写过的诗词,而我只是读着,却压根不理解字里行间的含义。直到这一刻,我才彻底明白,那一句句诗间渗透着乡愁。

热门推荐
1我生活在沉默寡言之中
2朋友,谢谢你
3礼物风波
4记忆深处的童年
5陶渊明
6我不为那件事后悔
7家乡的咸鸭蛋
8我的植物朋友
9我给家人拜年
10读《荒野的呼唤》有感
11我的语文老师
12我家是个动物园
13地球我的家园
14《狐假虎威》续写
15不是冤家不聚头
16请尝试改变
17蝴蝶,请不要飞进来
18心花怒放
19以父为镜
20身边的“粉丝”
21妈妈,我爱您
22慈母情深
23小沙蟹脱险记
24爆竹声声里
25关于水的作文
26浮云流水
27生活随记
28有你真的很幸福
29读《匆匆》有感
30爱心永恒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