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叹而观止的作文

【篇一:我是接班人】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70周年,这时,我便想起了一首歌名叫《少年先锋队》这歌,我自从在一年级入学少先队时,便会唱了,也熟记下来了,可却不理解它的含义,我现在五年级了,也终于理解了这话的含义。

俗话说得好,少年志则国志,少年富则国富,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我们中国上上下下也风风雨雨走过了五千年,有过辉煌一时的大唐盛世,也有过被八国列强瓜分耻辱,特别是我们作为南京人,更不能忘记“南京大屠杀”的国耻,每年12月13日?纪念馆的警钟长鸣,警醒我们每个中国人。

我从小就要树立自己的理想,看到神五和神七上天,我就从小立志当一名航天科学家像钱学森老爷爷一样。所以我要好好学习,之志长大了为祖国做出一番页献,虽然一个人的力量是微小的,但是团结的力量是无穷的。自从神五、神六、神七、以及天宫一号的上天,圆了我们中国的航天梦,让外国人魝相观,大大提升了我们中国的威严,让美国人叹而观止,让小日本望而生畏。

这让我为自己是中国人而自豪,在一九四九年十月一日,毛泽东主席在北京天安门城楼上,向全世界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已于今日成立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篇二:论唐朝】

无关时间,让我们把历史的目光转向千年前,那个宏伟、繁华的唐朝——那是一个多么繁荣昌盛的时代啊,繁华的都城,错落的人群,伟大的帝王,一切,都像童话故事一般美好!也就是在那个时候,让外国人对中国心生向往之心,对中国满是期待。当我们说起唐朝时,都是满满的骄傲。

先不谈唐朝后来的衰落,我们来看一看唐朝中鼎立的流传千古的人物吧——李白,被后人尊称为“诗圣”,一生中留下了几千首供后人欣赏、赞叹的好诗,首首都似乎在向人们展示着那惊人的风采,让人叹而观止。李白的一生狂傲不羁,向往自由,不盲目地追求名与利,只求能平平安安地做自己,快乐地度过此生。他在饮酒时,写出的诗更是风采无人能及,让人不禁由衷的赞叹李白真是一个诗“天才”。

李白的一生也留下了很多对唐朝略带嘲讽的诗,李白去世之时刚好处在唐朝快要没落的时候,的确,没有永久存活下来的时代,唐朝,这个繁华的、昌盛的朝代,终于也迎来了终结。唐朝,这个璀璨无比的时代,宛若众多星子中一颗璀璨耀眼的繁星,永远闪烁着夺人眼球的光芒,即使经过短暂的陨落之后,它的美好依旧会被后人所记起!

【篇三:故乡的杨梅】

端午节前后,正是故乡杨梅成熟的季节。

小时候,家里经济条件普通,吃上的果子不多,唯独那一篮篮鲜美的杨梅让我记忆犹新。

杨梅树的枝干,虽不及红梅树那样亭亭玉立,却也有几分姿态;杨梅树的叶子,虽不及美人蕉那样风情万种,却也青翠欲滴;杨梅树的果子,虽不及石榴那样硕大抢眼,它那里里外外给人的享受却也让人叹而观止。

黄梅时节的第一滴毛毛雨刚滋润了杨梅干渴的根,人们就开始上山准备采杨梅了。那五彩缤纷的果子,还生的,若一颗颗鲜艳耀眼的红玛瑙,只消一两颗便把牙齿酸得豆腐都咬不动了;半熟的,似一个个深邃冷艳的紫水晶,酸甜可口,细腻鲜嫩;全熟的,如一粒粒高贵华丽的黑珍珠,甜透了心,让人越吃越想吃,欲罢不能。

几天淅淅沥沥时大时小的梅雨后,只见人们戴着斗笠,穿着雨衣,提着小竹篮,在半山腰的杨梅林中成群结队地穿行着。一只只龟裂而长满厚茧的手熟练地将果子扭一下摘了下来,一根根洁白的纤纤玉指轻轻地将那万从绿中一点红采进了篮子里,一个个红润有力朝气蓬勃的小巴掌迫不及待地扯下了那悬挂在夭夭枝头的美味。

刚摘下来的杨梅,用清水洗净,可以直接吃,也可以加糖水煮开做开胃菜,还可以泡在糯米酒里做成清凉解暑的杨梅酒。整个初夏,小村镇都浸在杨梅那迷人的清香里。

在我两三岁的时候,有一次和爷爷奶奶一起上山去,爷爷奶奶都去采杨梅了,我趴在附近的一块大石头上数蚂蚁,突然,我一抬头,发现头顶上方有一颗黑得发亮的杨梅,我便拼命去摘。可是,我实在太矮了,站在石头上跳起来也够不到。正当我着急之时,一位素不相识的乡亲路过,见我抓耳挠腮无计可施,便走过来帮我摘下了杨梅果塞进了我嘴里,然后微微一笑,飘然而去。我吃着香甜的杨梅,心里更是甜蜜。

现在,尽管我尝遍了山东苹果、岭南荔枝,陕西柿子、湖北橙子等天下佳果,可我最爱的还是那一篮充满了浓浓乡情的杨梅。

热门推荐
1钢琴,想说爱你不容易
2不敢忘记
3舌尖上的家
4第一次经历地震
5社会新时代
6留住心底的那缕阳光
7如果我是《小王子》里的那只狐狸
8大课间
9信念
10爱撒谎的猫咪
11给军人爸爸的一封信
12诚信引领我成长
13冬天之希望
14我的卧室
15共享也是“共护”
16致过去的我
17彩秋
18那缕轻月依然
19大街·小巷
20当我面对真情的时候
21生活的魅力
22洋葱
23我变成了老师
24未来的衣服
25我的拿手好戏
26谁的本领大
27捉贼记
28这个夏天
29生活深处
30难忘的一学期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