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棉芯的作文

【篇一:一个有趣的小实验】

“啊,成功啦,成功啦!”我兴奋得手舞足蹈,又蹦又跳。多么神奇呀,大千世界,无奇不有。你们猜猜有什么奇事发生?

我今天心血来潮,想做个实验,名曰:蜡烛跷跷板。什么?蜡烛也能坐跷跷板,这能实现吗?先别急,让我们拭目以待。

我先找来了一根又粗又长的大钢针,半节蜡烛,两个纸杯和一个打火机。第一步,把钢针从蜡烛的中间穿过去。我拿起钢针小心翼翼地对准蜡烛正中间用力扎了下去。大事不妙,针还没扎透呢,蜡烛身上却出现了裂痕。我火急火燎,心里暗自祈祷:天灵灵,地灵灵,千万别断呀!我屏住呼吸,闭上眼睛咬牙一按,欧耶!钢针成功出围。

接下来,我把两个杯子并排放好,将身穿钢针的蜡烛担在纸杯上,开始点蜡烛了。可是我把打火机按得啪啪响,另外一头的蜡烛还是老神在在,毫不给面子。怎么回事呢?我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只好请教妈妈。妈妈一看,笑着说:“蜡烛的棉芯都没露出来,怎么能点着呢?”啊,原来是这样呀!我拍拍脑袋恍然大悟。

当我重新把削好的蜡烛放在杯子上,心里暗暗紧张,这次应该能成功吧?我深吸一口气,尽力控制在我那激动的心和颤抖的手,再次点着了蜡烛。我睁大双眼,目不转睛地盯着蜡烛,生怕错过一丝一毫的变化。只见两头都点燃的蜡烛一头在上,一头在下,都在滴滴答答不停地滴着蜡油。那一滴滴滚烫的蜡珠犹如一串串热泪,悄无声息地落下,让人不禁想到“蜡炬成灰泪始干”。渐渐的,位于下方的蜡烛火苗变大,滴下的蜡油也更多,就慢慢跷上来了,另外一头则逐渐下降。就这样蜡烛两端你上我下,交替跷起,就好像有一股无形的神秘力量在控制着这个蜡烛跷跷板。

实验成功了,我很高兴,但是原理是什么呢?我上网查询,原来在下面一端的火焰直接烧着蜡烛,蜡烛燃烧得快,变轻了就跷起来,如此往复,就形成了蜡烛跷跷板现象。

你看,每个神奇现象的背后,其实都隐藏着科学道理。我们只有好好掌握科学文化知识,才能练就一双慧眼,拨开迷雾看本质。

【篇二:我家的春节】

春节快到了!怎样用自己的双手给家里增添喜庆气氛?我想这是我这个中学生应尽的责任。上学期选修的手工布艺缝纫课是我的至爱“闺蜜”:设施齐全的专业教室、才华横溢的老师、林林总总的内容……对,我就携手这位“闺蜜”在今年春节一展身手吧!

鸡年是妈妈的本命年,奶奶说穿戴红色衣饰会平安幸福。于是,一放假我就跑到毛线商店,精挑细选了红色的马海毛和大棒针,微信支付!以后的一个星期,顾不得玩手机、顾不得看电视,一边回忆课上老师传授的平针,一边织了拆、拆了织……除夕那天,一条长长的松软的大红围脖终于围在了妈妈的脖子上!“太喜庆,太暖和啦!真爱我的小田螺姑娘!”妈妈把握紧紧地搂在怀里。

除夕那天还是妹妹的生日,就用我学来的手艺给她亲手缝制一个毛绒小熊吧!我先剪好两片小熊轮廓的棕色毛绒布,然后用老师教的锁边缝缝合在一起,留一个小口把正面翻出来,再塞进棉花。我娴熟的针法让奶奶这位资深缝纫高手自叹弗如。但用黑布缝小熊鼻子却总是缝歪,急人呀!奶奶建议我将平针改为回针来缝,姜还是老的辣呀,这下果真一下就缝正了!一个完美的小萌熊可以每晚陪伴妹妹进入梦乡了!

爷爷奶奶自从我上了初中就越来越器重我,经常委以重任。这不,这次为过年要更换沙发靠垫,就叫上我去参谋。我灵机一动:“不用花钱去买新的。爷爷您负责把棉芯掏出来,奶奶您量好尺寸告诉我,其余的就看我的吧!”两天后,四个充满民族风情的扎染靠垫就摆在了奶奶家的沙发上。红色的像篝火,蓝色的如星空,粉红的似晚霞……爷爷奶奶舒服地靠上去试着,爱不释手,赞不绝口。

大年初七,爸爸就要出差,却发现衬衫扣子松了一颗。我自告奋勇抢过来:“我很快缝好,以后这些活儿都交给我了!”我穿针引线,小心翼翼地用十字缝的方法缝着,妈妈调皮吟诵起她改编的孟郊的诗:“孝女手中线,慈父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今年春节,我炫足了手艺,非常骄傲。朴素的礼物,样样私人订制,针针巧手匠心。这个春节还没走远,我已经在筹划今年再学点啥技能,我已经在期待明年春节了。明年春节,全家还是看我的吧!

【篇三:光与影】

有光就有影,就有黑暗。光和影之间总是存在着一种微妙的关系。光绝对不仅仅是因为黑暗而存在的,正如白昼中的烈阳,也会生长在光明的时刻。而大部分光是为了黑暗而存在,正如电灯、蜡烛、月亮、星星。

像往常一样,今年夏天我又回到了爷爷住的小乡镇。乡镇可没有城市的电路发达,一天晚上,屋子就停电了。

在没有很多光源的乡下,一停电便是伸手不见五指的无尽黑暗,能感受到的仅有知了、蟋蟀不间断的细语和夏日清爽的风儿。

爷爷似已习惯这种日子,拿出了早已储备在家的蜡烛。一直在城市里居住的我可没怎么见过蜡烛,便和爷爷坐在小凳上点蜡烛,爷爷告诉我,在他以前的那个年代,晚上都是无光的,唯有靠蜡烛撕碎漫漫长夜。

爷爷告诉我,蜡烛燃了半个小时便要剪烛花了。我看见棉芯上跳着猩红的火花,爷爷说这就是要剪了。如果不剪,费蜡烛不说,还会淌下串串烛泪,脏了蜡烛。

爷爷剪烛花,不像别人用的是剪刀,他用的是自己的手,将大拇指和二拇指并到一起,屏住气息探进烛苗,尖锐的指甲盖比剪刀还要锋利,一截棉芯飞快地被掐折了,蜡烛的光焰又变得斯文了。

爷爷这样做,从未把手烧着,不是他肉皮厚,而是因为眼疾手快,这是从小练出来的本事。

烧剩的蜡烛瘪着身子,但它们也不会被扔掉。爷爷说,奶奶和以前的女孩子喜欢把它们攒到一起,用一个铁皮盒盛了,坐到火炉上,溶化它们,再采来几枝干树枝,用手指蘸着滚烫的烛油捏蜡花。

蜡花如梅花,看上去晶莹璀璨,有喜欢粉色的,就在蜡烛中添上一截红烛,溶化后捏出的蜡花就是粉红色的了。

在那个年代,谁家的柜子和窗棂里没有插着几枝蜡花呢!看来光的结束也不总是黑暗,而是通过另一种渠道,又获得了明媚的新生。

见蜡烛燃得正旺,我和爷爷做起了手影。

“你看,我这个是小鸟!”

“你那个不好看,看我的小兔。”

“这个你就不会了吧,看,这头牛嘴巴还会动!”

爷孙俩的欢声笑语中流淌出了光明,这种光明照亮人们荒芜的内心,永远没有阴影。

生活的富足,使马灯、油灯渐次别我们而去了,蜡烛也只成了时髦的展览或浪漫的代表。

当我们踏着繁华街市中越来越绚丽的霓虹灯影归家,为再也找不见旧时灯影的痕迹而发出一声叹息的时候,那些灯影斑驳的往事,注定会在午夜梦回时幽幽地呈现。

【篇四:我的抱枕】

每天我都会抱着奶奶亲手做的抱枕,安然入眠,我的心里总会想起这件感动我的童年往事。

记得小时候,我因为睡觉不老实,经常从床上掉到地上去。奶奶知道这件事后,就开始动起了脑筋,她决定给我做一个大大的“抱枕”。

奶奶拉着我就往市场跑,让我选择喜欢的图案,并和我一起商讨了抱枕的形状。看着奶奶在纸上画来画去,又去床边比来比去的样子,我很是期待,如果这个抱枕做成功了,我再也不怕睡觉“打把势”了。

奶奶自己从市场上采购来所需材料,便开工了。不过,爸爸妈妈提出了反对意见,原因是奶奶岁数大了,眼神不太好,怕给奶奶带来身体上的负担。奶奶却毫不在意地说:“这点活儿还难不倒我,等着看我的作品吧。”没办法,爸爸妈妈只好随奶奶的意。我兴奋地为奶奶跑前跑后,给她打下手。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奶奶先照着当年年份的生肖图案一针一线地缝在一块浅蓝色的布上,再把它的两端缝合在一起,做成一个圆柱体的枕套半成品。奶奶又找来两根白色的棉绳,把棉绳穿在那个圆柱体状的半成品两侧,一个漂亮的枕套就做好啦!接着就该做里边的棉芯部分了。奶奶准备了一块大白布和一袋蓬松棉。她先把结团的蓬松棉撕开,弄蓬松,再把白布做成半个圆柱状,往里面装上撕开的蓬松棉。最后把这个棉花枕缝好,再穿上两根棉绳,把棉花枕套在枕套里,把用棉绳做的松紧带一拉,一个漂亮的抱枕就做好了!

抱枕做好了,我抱着它不肯撒手,我再也不怕半夜里滚下床啦!

因为我的个子长得特别快,每一年奶奶都要根据我的身高来做一个抱枕,每一个都饱含着奶奶的关爱。

现在,虽然我和奶奶分开了,但抱枕一直陪伴我身边。有了它我就会睡好觉,就会想起奶奶坐在我身边,伴我入睡的情景。

这件事虽已过去很久了,但却一直留在我的记忆中,感动着我,温暖着我。

【篇五:军训日记】

三天的军训结束了,这三天有酸,有苦,有累,有饿,但是最多的还是甜。

军训生活之酸

到了,到了,三天的军训到了,我们刚到寝室,就遇到了一个难题;一一套被套。这下,平常老实的被子变得古怪起来。几个同学每人抓住一个角还是进不去,怎么办呢?后来,我们发现先抓住棉芯的两个角,往被套里一放,再在外面抓住那两个角,这下,再顽皮的被子也只能乖乖就范了。

军训生活之苦

第二天,我们一起来,时间就开始紧促起来,我们忙忙洗漱完,把被子怎理好,就走出寝室开始了队列训练。慢慢地,三十分钟过去了,每个人的头都挂着几滴晶莹的汗珠,脚后跟也疼了起来。可是,每个人都要把腰挺起来,仿佛大家都是木头人站那一动也不动。

军训生活饿

在骄阳下,不一会儿就过了一个上午,我作为桌长,每天用餐时间要把同学们的饭菜添好,想到这里,我连忙出列排队去餐厅。走到餐厅,我把所有饭菜添好以后,我坐在座位上看着一盘盘美味的'烧鸡。小青菜,我的肚子咕咕"

叫了起来。这时,忽然有一个念头冒了出来:快伸出勺子吃呀!你不是饿了吗?我被这句话打动了一下,正想伸出勺子吃的时候,又一个声音告诉我,你不能吃,同学们还没到齐。我把勺子放了回去。不一会,疲劳的同学们上来了,看到他们吃的这么香,我的心里也多了几分甜意。

军训生活甜

队列训练虽然苦,但是让我们明白军人的生活乐趣。更好的锻炼我们的意志。只要你放心去感受,你就会发现这一次军训有了一定的收获。

热门推荐
1成长留下的痕迹
2永不凋谢的花朵
3让我们对一回
4满月之缺
5展望新学期作文
6我心中的你最美
7春的气息
8我的变形记
9我最喜欢的历史人物
10温暖就是这么简单
11有趣的小小新闻发布会
12开学了
13与爱同行
14父亲的教诲,引领我成长
15秋的声音
16常开不败的花
17父亲的背影
18自信的力量
19共享的幸福
20游植物园
21莫使经典空对月
22吃烧烤
23铭记长征精神——2016年《开学第一课》观后感
24那一次我真感动
25岁月, 你还会等我吗
26我爱寒梅
27一个陌生人
28给天堂爸爸的一封信
29中秋月圆
30临近考试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