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木锤的作文

【篇一:葛粉是这样制成的】

葛粉是一种天然绿色食品,具有独特诱人的风味,开水泡后加白糖搅拌就可以吃了,非常方便,口感又极好,因此我非常喜欢它。听说这东西是用树根一样的葛根做成,看到这般得诱人的葛粉,谁又会把它与那些长得难看的葛根联系在一起呢?

冬天正是制葛粉的好季节,这个星期六,我去了山里爷爷家,正好赶上他们挖葛根做葛粉。

我随爷爷来到山上,爷爷先找到一根葛藤条找到葛根的位置,开始挖土,顺着葛根把周围的泥土清理干净,把整条的葛根从土里拿出来,尽量不能碰破,不知过了多少时间,一根4米多长的葛根就挖出来了。它头细,身胖,腿瘦,整个像人体器官——肠胃,粗的有大碗口那么粗,细的只有女孩手腕那么细。

把葛根搬运回家,爷爷就开始进行大工程了。先把沾有泥土地的葛根皮削去,再将葛根锯成一段一段的,再放到青石板上,用木锤或铁锤咂开。“砰砰砰”爷爷砸得满头大汗,终于葛根被砸开了,又扁又平,就像一块麻布,怎么撕也撕不开,它们紧紧连在一起,湿漉漉的。接着爷爷又用小木锤又把它们砸细,这可是个细活,太用力会把葛根中的粉浆砸得四处都是,太轻了又砸不碎,我也情不自禁地帮着爷爷捶打起来。经过近两个小时的不断捶打,就可以洗浆了。

只见爷爷把被砸碎的葛根浸泡在装满水的大圆桶里,用木板把营养的根浆洗在水中,把根须捞出。接着,把浆水先用粗布袋过滤两遍,然后把过滤好的浆水再用细麻布再过滤两遍,过滤干净的浆水放在一个大木桶里。制葛粉的工序也就完成地差不多了。

爷爷说:“这些浆水要放上两三天,等浆水中的淀粉沉淀后再把上面的水分倒了,再放清水下去把沉淀好的淀粉再用水搅拌均匀,再沉淀两三天,又把上面的水分倒了,沉在桶底的白色大块的淀粉就是葛粉了,最后把葛粉放在太阳下晾晒干,葛粉就制成了。”

哦,这洁白的葛粉原来是这样制成的。

【篇二:慢下来会精彩】

三月了,又到了奶奶榨青汁的月份。

小时候的我,对奶奶榨青汁的技艺就一直有点疑问:为什么要一锤一锤的手工制作呢?这样做也太慢了吧!直到因疫情而延长的假期里,我才发现,原来慢下来也有慢下来的精彩。

又是不能外出的一天,奶奶招呼我帮忙,干她的老本行--榨青汁。

奶奶早已准备好了两个小凳子,还有一个里面放着石头的大水盆,和她那古老的伙伴—木锤。“奶奶,你这样榨汁太慢了吧!”我不禁嘟起了嘴,“而且还费力!”奶奶只是笑而不语,用她长满老茧的手熟练地拿起木锤,把青草和荞麦放在石头上,不快不慢,均匀用力地锤了起来。奶奶像是一个不知疲倦的机器,不停地捶打着,可一刻钟过去了,青汁才勉强铺满盆底。我渐渐失去耐心,拿出了榨汁机。

我一边轻松而随意地抓了几把青草和荞麦放进榨汁机里,一边心里暗笑奶奶。可是,当我按下开始键,榨机汁给我的回报却是一堆绿色的植物纤维和极少的青汁。刀片上,全是破碎的叶片,好好的几棵苗,被我榨得不成样,只能扔掉。

一旁的奶奶看见了,慢条斯理地对我说:“你这青汁是没魂儿的。你来看看我是怎么榨的!”我听了,重又坐在她身旁。“咚——咚——”“咚——咚——”,木锤随着奶奶的手臂上下移动,有力地砸在娇嫩的绿色植物上,很快青草和荞麦就受不住木锤的压力,纷纷流了绿色的汁液。仔细地闻,一股青涩的青草味中仿佛带着一点点泥土淡淡的气息,微甜,似三月的风儿那样柔顺。

我学着奶奶的样子,也举起木锤,耐心地、重重地锤青草和荞麦,不久盆地也有了和奶奶一样的青汁。

“慢工出细活啊!”奶奶接过我的木锤,自言自语道,又像是在对我说。

这时,我才恍然大悟,有时候“快”并不是最好的,“快”除了速度之外,也没其它的好处。而“慢”下来,做出来的东西则会更加细致精彩,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快节奏生活中,我们也让自己要静下来,“慢”下来,你会发现不一样的精彩。

【篇三:福州三坊七巷游记作文】

今天,妈妈带我去三坊七巷游玩。街的两边有许多商店,我们一间一间地逛过去,看到了许多精致的.手工艺品和特色小吃。

说起小吃,同利肉燕是福州特产中的精品,堪称举国无双,神州一绝。始创于清光绪二年的同利肉燕老铺历经三朝,历史已逾百年。店址始终设在福州澳门路这条老街,与三坊七巷毗邻,世代传承,诚信经营,饮誉海内外。

因此,我和妈妈特地来到同利肉燕店里坐下,妈妈叫了两碗同利肉燕。过了一会儿,师傅端来两碗同利肉燕,顿时一股荤香扑鼻,我用汤匙舀起一粒肉燕轻轻送入口中,慢慢地细嚼着,感觉又滑嫩又清脆,不由得胃口大开,我们一边吃一边向店里的师傅了解肉燕是怎么做的?师傅笑眯眯地回答说:“是取猪后腿的瘦肉用木锤打成泥状,均匀撒上番薯粉,擀成纸片般薄的馄饨皮,切成三寸见方的小块,包上肉馅,做成肉燕。”

今天,我既饱了口福又学到了知识,真开心呀!

【篇四:家乡的黄果】

年初,家中又是一番热闹景象。木锤重重地砸在泥巴糊的又向石头拼凑而成的凹坑上,家家户户都开始做黄果了。

外公端来大大的炊饭桶,将糯米倒入桶中热火蒸上几十分钟,糯米的香味便飘得满屋皆是,再稠上黄色的香料,那香气直扑鼻尖。我一直是个馋鬼,还来不及等外公舅舅将糯米锤匀,我便偷偷将手伸进桶里和上一手的糯米,常常烫的我左右手不知往哪放,又心急的很张口就往嘴里送,黄料的香味和糯米的清味融在一起,又伴着粘粘稠稠的感觉,迫不及待的又往嘴里送第二口,第三口,偶尔把它揉成一团球,一点一点掰着去惹弟弟妹妹,所以常常是一桶的糯米能被我偷拨地少了一层。

我最喜欢听锤子落到糯米上声音,也不知是不是怪癖,只觉那一声声的锤声回荡在老家的屋子里,心里十分充实。最好的观看位置就是爬上二楼的储物室,开窗,趴在那个窗台,和姐弟们嬉戏聊天,还能时刻注意到黄果的完成情况。锤声一停,我们几只大小馋猫纷纷下楼,还不等外公把大块地黄果分割清楚,我们便早早地洗了手伸手就去扒刚做好的黄果。此时的黄果没有先前那样粘牙,多了份弹性,咬起来很舒服。

黄果还是母亲的最爱,做起黄果的招式也多种多样:切片,剁块,煎,炸,煮,烤,样样在行,最传统和最普通的吃法就是用酱油蘸着吃,香喷喷的黄果里带着些许咸味,成了当下家乡的味道。

能让人牵挂的不仅是外公自制的黄果,更多的是对那种氛围的怀念。虽然母亲偶尔也从市场上买来黄果。但吃不出那份熟悉的滋味。

【篇五:淮饺】

当你彷徨时,有那么一个地方,它虽不会为你指引前方的路,却会一直默默地与你相伴。它忽远又忽近,似近在咫尺又远隔千里。但,它熟悉的味道,总蔓延在鼻尖、在心底。

儿时,最喜爱的莫过于趴在窗边,听着隔壁大伯用小木锤敲出“咚咚”声。初秋的清晨夹杂着一层薄薄的雾,天还没亮,隔壁的大伯便起身干活了。我穿上小棉袄,打开窗户,便能看见大伯家整齐干净的厨房,袅袅升起的烟中隐约能看见他魁梧的身影。

很快,他开始娴熟地揉面团、擀面皮、把肉筋剔尽,拍打成肉饼、拌上韭黄,辅以葱,姜汁调味,通过一段时间的“磨练”后,他把一团肉末放在水中一焯便起,再丢下几十朵成型的淮饺,白烟再次升起。

“小丫头,来吃淮饺吧!”热情又沙哑的嗓音传入耳中。

我快速地洗漱后,跑到大伯家。清晨微凉,我心里却热乎乎的。我笑嘻嘻地说:“大伯,我来吃淮饺了哦!”从小就在大伯家“蹭饭”的我,已经习惯了这样的呼唤,大伯也咧开了一口大白牙,粗糙的且沾着面粉的大手向我递来了一个小勺子。

洁白的瓷碗中,盛上了几朵淮饺。大伯放上了一大把紫菜和切成段的小葱,小小的淮饺隔着皮还能看见淡淡的肉团。我迫不及待将一朵淮饺放入口中,大伯则是站在一旁对我笑着。“大伯,为什么你做的淮饺这么好吃啊?”这淮饺啊,是大伯自己擀的皮啊;这馅啊是自己家养的猪,自己种的菜!所以才这么好吃。”我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呦,小丫头又来啦?”大婶笑着说,我含糊地喊着:“大婶好!”大婶怜爱地抚了抚我的头说:“下次再来哈,我让你大伯天天给你做着吃哈!”我满足地点了点头。在埋头静享美味的时刻,又看到大婶端着一碗淮饺去奶奶家——奶奶也最爱吃大伯做的饺子了。

由于种种原因,我们搬离了家乡。只记得离开那天,大伯魁梧的身影,越来越远。朵朵淮饺的清香,却刻苦铭心。

我怀念故乡的淮饺,更怀念着故乡人。

【篇六:年味】

年味是什么?是年夜饭诱人的香气?是压在枕头下的红包?还是天空中美丽多彩的烟花?在我的心里,年味更是糍粑诱人的香气。

大清早,外婆便早早的起了床,泡好了一大桶糯米,清凉清澈的泉水搅动着木桶里的糯米,淘米水如同牛奶一般,纯白无瑕。站在一旁的我心里却是满满的疑惑:这大过年的,外婆是要干什么呢?

太阳一点一点的爬到了天空的正中央。外婆在院子里支起了一口大铁锅,锅里注入小半锅水,再将满满一木桶糯米架在铁锅内,然后在锅下燃起熊熊烈火。我不禁向外婆问道:“外婆,您这是要烧饭吗?”外婆笑了起来,满脸的皱纹也都绽开了:“我们全家这是要打过年的糍粑呀!”“哦,太好了!”我心里满满的期侍!

糯米蒸成了熟饭,外婆将糯米饭分批放入石臼里,热气腾腾的糯米饭在石臼里散发着诱人的独特香味,弥散开来,直沁入我心里。

外公和舅舅也来了,而且每人手里还拿着根长木锤,然后轮流用力地捶打石臼里的糯米饭,“啪啪啪……”节奏声中,随着木锤的一上一下,糯米饭逐渐变成了一块散发着清香的“大面团”。外婆将那块“面团”拿起,放在桌子上。还带着余温的糯米团如同一个白白胖胖的小胖子,大大方方地坐在桌子的正中央。大人小孩都洗净了手,那个“小胖子”渐渐变成了一块一块的糍粑,它们像一张张圆脸,向我们微笑。

傍晚,一家人围坐在火炉旁,有说有笑,吃着香甜软糯的糍粑,和家人聚在一起,畅所欲言。啊!这就是我们心中的年味吧。

【篇七:软糯米糕·飘香年味】

揭开蒸笼,香味侵入鼻中,夹杂着阵阵清风温暖你的心房,分外诱人。家乡小城过年分外热闹,打年糕便是其中的一件大事。

时光倒流,我仿佛又听到了儿时模糊的声音“咚、咚……”记忆飘回远方,大家撸起袖子,大木锤敲击着石臼,而年少天真的我们则围在叔叔身旁跑来跑去,不时喝几声:“加油!加油!”笑意在天边的流云、淋漓的汗水、隐约的香味中开满了花。

“起锅啦!”叔叔阿姨将蒸笼揭开,刹那间,香气奔涌而出,那奶色的雾气隐约映照出每个人的容颜:纯真、朴实、满足……香气不消几分便渐渐散去,胖子叔叔乐呵呵地笑道:“好啦,别光顾着闻香气,干真事咯!”

擦干脖颈上被热气熏出的汗水,阿姨上前把米粉倒入米臼,有好几个孩子蜂拥而上,使出浑身力气举起木锤,你敲一下,我锤一棒。而那时的我,只是站在一旁,不敢上前。

“小丫头,为什么不去试试啊?”隔壁的叔叔笑嘻嘻地问我。我使劲摇了摇头:“嘁,我才不要变成白毛怪呢!”可不,面前那几个调皮的小孩子,一刻也不消停,不出一会全身都变成白色的了,就像淋了场大雪一样。可叔叔这样说,我也不好拒绝,只能不情不愿地上前,举起那沾满粉尘的木锤,“咚——”一声,粉花四溅,飘飘扬扬地洒在空中,真好玩!我尝到甜头,又使劲打了几锤,“哈哈哈,真好玩!”抛去了所有的拘束和腼腆,肆无忌惮地笑着。还有几个小孩儿指着我捧腹大笑:“你全身都变白啦!”嘁,我翻个白眼,你们不也是吗?我才不在乎呢!小破孩儿!

最后是点花。白白软软的年糕被一群小孩子点上了一朵朵花,美曰其名是花,其实是一些鬼画符!我可受不了这样的年糕,一个个去教他们,“喂,手别抖,涂好看一点儿!”“天啊,这真是花吗?让我来教你!”“是点在年糕上,不是点在我身上!你个破小孩!……”

回忆断断续续地上演,年糕还是甜的,香味还是浓的,可我为什么找不出曾经的味道呢?当物换星移,当时过境迁,你是否还能认出与你一同嬉戏打闹的伙伴?

不远处刚被揭开的蒸笼又散发出香味,我小心翼翼地收起了回忆,跑过去抓起一块年糕,细细品尝,仿佛是要找回当年的感觉……

【篇八:感受自然】

相比城市的喧嚣与忙碌,这里就是让人放松的圣地。大自然好像一首乐曲,无边无际,每个音符都带有动听的音律,每个音节都带有欢快的节奏,每个音段都带有柔和、安适。

2019年1月16日,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来到太阳河国家森林公园,参加了由青少年活动中心组织的“圆梦蒲公英——美丽中国行”主题研学活动。

在大自然里探险少不了意外和危险,这就让我想起了这次研学活动中一个刺激的项目——“飞跃丛林”。这个项目的每一个关卡都是在半空中进行的,穿上安全装备的我们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心中即既兴奋又害怕。迎着凉爽的风划过索道,郁郁葱葱的树林在脚下飞驰而过。往下走,路越发险峻,有些关卡只有几块摇摇欲坠的木板让人站立,有些关卡甚至只有一根钢丝让人行走。我们的每一个步伐都如此的小心翼翼,好似稍不留神就会掉进无底的深渊。一步一步走完所有的关卡,所有人好像都忘记了前一秒的恐惧,露出发自内心的笑容。这个过程固然艰难,可我们还是用心去感受,获得了无尽的自豪!

说起大自然的美丽,就少不了观赏星空。

夜晚,黑慢慢布满天空,我们借助着月光走向山顶,抬起头来仰望,天空满天星斗,犹如一粒粒珍珠,撒在碧玉盘上。忽然飞来的一只大黄蜂,扰乱了森林里的宁静、安详。在山顶待了短短十几分钟,却让我有了感悟:茫茫的宇宙之中,我们仅仅是一粒微尘。但是哪怕风一吹就不见,我们也会尽全力去改变它,就像是在一百多年前又有哪个国家能想到中国也能变得如此强大。看着天空中飞速行驶的人造卫星,我们也不禁为它感到自豪、骄傲!

第二天早晨,老师带我们体验

砸染。有人会说:“不是扎染吗?”是的,但如果到了我们的身边,听着叮叮咚咚的响声,就会明白为什么叫砸染了。我们每人拿起一块小木板和一个木锤,沿路采集着各式各样的花草做原料,之后来到工作台,再把花草摆成自己喜欢的图案,铺上白布,轻轻地用木锤砸出汁液,白布上就呈现出一副美丽的图画。看,体验到砸染的我们脸上洋溢着兴奋的笑容。

通过这次的研学活动,让我们彻底的走进自然,去感受自然。丰富了我们的文化知识,也发扬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教育理念。用实践来探索无尽的知识海洋!

正如罗丹所说: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就让我们去发现大自然里的美,用心去感受大自然,大胆去探索大自然的神奇之处!

【篇九:竹筒酒】

上周六,爸爸从淘宝上买的“南山行”竹筒酒到货了。

竹筒酒是用竹筒装成的一种酒,我感到很好奇,这酒该怎么倒出来的呢?爸爸似乎看出了我的疑惑,于是他拿起了随酒附赠的一个小木锤,说:“只要用这个锤子对着竹筒顶部敲击就可以打开了。”今天也非常的凑巧,刚好爸爸别的酒喝完了,于是决定今天就喝竹筒酒。

到了吃饭的时候,只见爸爸拿起小木锤对准竹筒酒的顶部使劲敲击,爸爸敲了一次又一次,锤子好像都要敲断了,然而筒口连一个小洞都没有打开。看见爸爸敲不开,站在一边的妈妈跃跃欲试,于是自告奋勇,结果妈妈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也没有打开。这什么破酒?居然连两个大人都打不开,我就不信打开不了这破酒,我来!但是,我也失败了。

我们三个人围坐一圈,商量着打开的方法。妈妈出了个馊主意:“三楼邻居在装修,我去他们家借电钻怎么样?”“不行不行,这什么破主意?”我立刻表示反对,“你这叫高射炮打蚊子——小题大做。”“那你说怎么办?”妈妈反问到。我哑口无言。最后还是爸爸去工具箱里拿了尖铁锤,才在竹筒酒上开了一个小洞。

可酒是怎么灌进这个密闭的竹筒里的呢?我又有了一个问号。对了,我可以在网上查呀!说干就干,我在百度里查到:每年清明时节,等到幼竹的笋衣退下之后,在竹子的节附近打一个小孔,分多次少量的用针筒把准备好的酒灌进去,再就地取材,用小木棍把孔封住,等待2个月到半年的时间,让美酒和竹子一同成熟,渗入竹子的清香后,就到了采收阶段,竹子砍下来进行艺术加工,就成了原生态的酒瓶,酒杯和竹酒。

原来关于竹筒酒还有这么多知识啊,生活中处处都有学问!

【篇十:过年打糍粑】

度过了三百六十五个昼夜,地球转了三百六十五圈,我们企盼了三百六十五个日月,终于迎来了这欢庆的日子——春节。

每到这时候,我的家乡都会有打糍粑的习俗,今年也不例外,因为糍粑象征着丰收、团圆和吉祥。

别看糍粑小小的一个,做出来可不容易。首先,把米放在水中浸泡一个晚上,接着把米放进木桶中蒸熟,然后把蒸熟的米饭拿一个“T”型的大木锤反复在石槽里敲打成饭泥,再拿一个木板,在木板上洒下面粉,把打好的饭泥放在木板上揉搓,分成一个个平均大小的米团,再用另外一个木板放在这上边压一压,不一会儿,一个一个又扁又嫩的糍粑做好了,卖相极佳,让人看得垂涎欲滴,眼珠子都快望出来了。这时你要是站在这希望儿,肯定也很想吃呢,这可不行,这样的糍粑还要放置阴凉处风干,风班干后放在水中泡起来,再保存个两三天,就可以拿出来细细品尝啦。

做糍粑也是聚会的大好时机,大人们不停地忙碌,小孩子们也不闲着,忙来忙去地帮大人们搬东西,这个场面右真是热闹,地无法形容,不过,这才是家人过年其乐融融的样子嘛!

来,废话少说,我来给你科普科普糍粑的吃法。糍粑可以煮着吃、煎着吃、蒸着吃等等,其中最过瘾的就是烤着吃了。冬天的湖南很冷,一家人经常在火炉上烤火,在火炉上搭个铁架子,把糍粑放在铁架子上烤,烤糍粑时火不能太大,要不就只会把外皮烤焦,而里面还是硬的,要慢慢地烤,不停地翻,不能太性急。等到糍粑胀得像个包子时,就烤熟了,如果你要吃甜的,可以在糍粑里加些糖,这时你可不要被这它的外表诱惑地急于下口哦!不然烫得只可能是你自己的舌头了,咬一口糍粑,那真是浓深米香,爽滑口感,入口即化,嫩白的色泽,一口则令人流连忘返,二口则令人其乐无穷,三口则令人乐不思蜀,四口则令人醉生梦死,五口则令人飘顠欲仙……

糍粑好,糍粑妙,过年忙,糍粑香!怎么样?呼了我的叙述,想吃糍粑吗?

热门推荐
1假如我有一双翅膀
2感谢您的恩赐
3跨过时光的传承
4我本来可以放弃
5五水共治活动
6妈妈是爱我的
7谈高考
8我的玩具伙伴——蛙蛙跳
9我最喜欢的动物
10暑假经历作文
11摩尔庄园
12母亲
13幸福在手心里
14我的拿手好戏
15美味的家常小炒
16新学期给老师的一封信
17那一个秋天
18关于读书的作文
19不要玩手机了
20留在心中的精彩
21妈妈,我爱你
22微笑的魅力
23共享
24年味
25八年级幸福作文
26喜欢的动物作文
27古灵精怪的弟弟
28我的植物朋友——月季花
29花墙
30感恩的心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4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