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外世的作文

【篇一:这就是幸福】

我从来没有刻意地追求过幸福,也未曾对幸福的内涵苦思冥想想过。因为我知道,只要我用心感悟,生活中到处都是幸福。

“你抓稳了,抓住我的手……”在一片嘈杂的3路车上,惟独这句话显的那样清楚,仿佛就在耳边。

那是一个老妇人抓住身边的丈夫时的情景。年过花甲的老人明显没有多大的力量,一手抓住扶手,一手护着自己心爱的妻子。他们把外世的人潮涌动,外世的推推挤挤都用自己的肩膀挡在了外面。手是已经青筋暴出,明显没有年轻时的强壮,却多了一份成熟。看着,看着,不禁有一股暖流涌上心头,我诧异——原来爱也可以是这样子的。

晚上,我在灯下看着《简爱》,沉浸在主人公的幸福之中。脑中不禁又想起了那个足可以让时间止步的瞬间。“唔,好香……”抬头一看,只见妈妈手中端着一杯红茶,那是我最爱的。“困了就早点睡吧。不要太累了……”看着桌上妈妈为我泡的茶,一缕一缕清烟飘了起来,不免有些许的幸福感。

一转眼已经到高中阶段了,每天晚上都是妈妈陪在我的身旁,端茶递水的。一会儿又是牛奶、水果的,我对之视而不见,只管抱怨自己有多么多么的累,全然不顾妈妈的辛苦。有人说:人一生下来就是来透支妈妈的身体的。从小在蜜罐中长大的人对幸福视而不见,不知道平平淡淡才是真呐。

幸福,的确不用苦思冥想,因为它就在我们的身边,在身边平淡地发生着的就是幸福。

【篇二:落叶】

又是一个多愁善感的秋天,独自一人走在古道小径上,凹凸不平的小径面早已铺满了片片的落叶。仿佛自己和这小径已与外世隔绝,没有喧闹,没有浮华,有的只是偶尔吹过的微风轻轻地抚过脸颊,脚步踩在落叶上,软软地,轻轻地……

走着走着,俯身下来,捡起一片落叶,小心翼翼地放在手心,慢慢地,静静地审视着它,好像在窥探一个历经沧桑后的老人的心事……

突然发觉,原来自己还不如一片小小的叶子。叶子的生命虽短暂,但毕竟辉煌过,灿烂过,它可以无怨无悔地脱离大树,回到大地的怀抱,因为它在这个人世留下了很多印迹,至少能证明它曾经存在过。而我呢?我留下了什么?在这漫长的十七个春秋里,我留下了什么?我来这的目的又是什么呢?

真愿做一片叶子,叶子的生命如此简单,又如此令人佩服。小小的嫩芽经历狂风暴雨的考验,成长为一片苍翠欲滴的树叶,然后,尽情享受阳光和细雨的滋润,为大树之根输送自己的全部,一次又一次,迎来了凉爽的秋风,渐渐地秋风由凉爽变为刺骨,树叶的使命即将完成,生命的最后一刻即将到来。终于,秋风无情地将它从树枝拽下,在生命的最后一刻,树叶依旧完美地演绎着生命的结局,它在空中旋转,旋转,跳出生命最美的舞蹈,轻轻地,轻轻地落在地上……

树叶以坚强不屈,默默无闻完成了它的使命,演绎了精彩人生,给人世留下了永恒的记忆,永恒的精神。

明白了,原来人来到这个世上,也只不过是一个匆匆过客,但必须留下点什么,来证明自己曾到过。诗人留下了流传千古的佳句;伟人留下惊世骇俗的壮举;音乐家留下了婉转动人的歌曲;小说家留下了动人心魄的故事情节……那我呢?壮举?歌曲?还是其它?仍旧凝视手中的落叶,噢,原来人应留下的是一步步脚踏实地的脚印,一幕幕坚持到底的情景,只要认真演绎自己的人生,无悔度过,留下的即是永恒。

漫漫人生路,我愿踏着落叶走下去……

【篇三:师恩难忘】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千百年来,多少人把教师比作春蚕、蜡烛。在老师的呕心沥血的教育下,又有多少祖国的花朵成为华夏的栋梁之材!谁又知道这其中包着多少汗水和艰辛,也许老师那丝丝白发,斑斑皱纹就是最好的见证。

老师的爱,如大海一般滔滔不绝,老师的插柳之恩,我终身难报。老师的爱,虽不是阳光但却可以温暖我们的心;虽不是雨露,却能滋润我们的心田;虽不是灯火,却能照亮我们前进的道路。学会感恩吧!感恩是一种外世哲学,也是生活中的大智慧。一个言语,一个问候,一个动作,一个微笑……这些都是感恩的表现。人生在世,除父母给予我们生命的应该感谢以外,最应该感谢的就是老师。

那是一个春暖花开的季节,我们正在学校上课。正当上到一半时,我的肚子开始翻江倒海起来。我捂着肚子,感到一阵阵剧烈的疼痛。老师马上注意到了我,她发现我脸色发青,与平常大不一样。于是,她快步走了下来,轻声问我:“你怎么了呀?”我听了这话,心里感到很温暖,小声地回答道:“老师,我肚子疼。”老师听了后立刻安排同学们自习,然后领着我去医院。正当我走到班门口时,我的肚子又疼了起来,不由自主地蹲了下去,老师见状急了,像一只热锅上的蚂蚁。不一会儿,她俯下身子,想背着我走。她说:“快上来!”我听了后,说:“老师,可是……老师立刻打断我的话说:“没什么可是,快上来。”我只好爬了上去。老师站了起来,背着我走,她走得很慢,额头上不时冒出晶莹的汗珠。我心想:我是个六年级的学生,与老师的体重相差无已了,老师怎能背得动我呢?过了一会儿,一位骑着摩托车的男老师正好与我们相遇。老师喊到:“李老师,孩子肚子疼,要上医院,你能载我们去吗?”李老师说:“好快上来。”老师把我扶上车,坐着车来到了医院。然后去看医生,看医生,看完之后还不停地为我端茶送水。一股暖流涌遍我全身。

老师为我们付出了太多太多,我不能一一例举。俗话说的好:“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老师,我们要向您那样,像蜡烛一样,有一分热,发一分光,给人以光明,给人以温暖。老师您赐予我的恩德我终生难报,我永远不会忘记您的!我一定要加倍努力学习,用最好的成绩报答您。

【篇四:入山与出山】

先人为躲避外世纷扰,举族遁入山林,绝迹于世。

后人为冲破闭塞,劈山凿道,斫榛焚茅,只为取得与外界微茫的联系。

大山是一堵屏障,横亘在人与社会之间。它斩断了社会对个人的纷扰与逼压,为渴慕宁静、伤痕累累的避世者保存了最后的清静之所;却也剪断了渴望展翅高飞、摆脱桎梏者的羽翼,令其望洋兴叹。入山与出山,是对个人与社会关系的抉择,而这座大山,便是永远高悬于世人心间凝重而无可奈何的矛盾,是进是退,是出是入。

大凡圣人与俗人都避不开这一矛盾。春风得意时,我们一心乘风破浪,策马扬鞭,许下宏图大志,唯恐时不我待;而一入阴郁之境,膨胀之心又急剧坍塌萎缩,陷于低迷的循环,只愿沉入暗处独饮伤痛。入世如孔子,亦知道之不行,“吾已矣夫”,“乘桴浮于海”;豁达如苏轼,念起宦海沉浮、人生漂泊,亦长歌当哭,“孤客自悲凉”,“归来欲断无肠”。面对进与退这一人生矛盾,没有人能真正豁达释怀,一笑了之。人生于世,个人与外世的周旋本布满荆棘,时而畅通,时而坎坷,而情随世迁,感慨系之。

人的天性中有保全自我的因素,又有出山入世的欲望。人们不甘囿于自我的孤寂,试图融入社会的大酱缸中。然而,入世意味着要与社会缔结契约,势必要让渡部分权利,侵占完全的自我。这一缺损引发人们自保的天性,产生对外界的斥力。当世界不断压缩自我,裹挟个人往不情愿的方向前进,以至陷个人于绝境时,人于是不堪其扰,退却之心遂生。人们便是在这一对吸力与斥力间,在个人与社会的碰撞、交融、分离中,在进与退的矛盾运动中,一路风尘,一路劳顿,一路憔悴,一面高歌奋力前进,一面不时忧虑地回望。

进退之难终不可免,人们所能把握的,或许只是两者间微妙的平衡,在人与社会之间寻求平衡点。五胡乱华之际,河西学者遁入祁连山谷,凿窟耕读,于乱世中开化一方,保存文脉,传承儒学道统;于起用时赴命东迁,为国制礼作乐,为后世之一统熔铸文化根基。河西儒者真正践行了“用之则行,舍之则藏”的准则,坚守了属于学者的灵魂净土。孤傲厌世者为全身之察察,逃入山间云深不知处;鸢飞戾天者为争名逐利,全身扑入泥潭与世人皆浊。在进与退间保持平衡,或许是在山麓搭一间栖身小屋,进则出山,退则入山,永远与社会他人保持联系,却不陷入纷争之旋涡。

在南非荒漠有一种生石花,休眠期时与砂石无异,而短暂的雨季一到,立刻花开艳丽,于转瞬之际享尽绚烂至极,随后归于沉睡。在进退间周旋,就如生石花,逢时则生,时去则凋。世界不能为我们所掌控,我们所能把握的,或许只有我们自己、我们面对旋转飞驰的世界的态度。

前人为退而入山,后人为进而出山。人类数千年的沧桑历史便凝炼于这一出入轮回间。

热门推荐
1流过心田的那场雨
2公交风波
3习惯
4以琴为友,伴我远航
5读《神医是这样看病的》有感
6梦靥
7写好朋友的一封信
8校园的四季
9我家的小猫咪
10美丽的夏夜
11文明美德,伴我成
12我战胜了谎言
13致远方朋友的一封信
14快乐的旅行
15花开花落
16文具盒里的故事
17野菊
18未来的手机
19没有想到会因为太爱你而失去你
20难忘的小学生活
21煎鸡蛋
22六一儿童节
23沂山游记
24爱睡觉的同学
25她真美
26春游
27寻书记
28暑假帮妈妈做家务作文
29青春路上永远的记忆
30站在高处高中作文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