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子在川的作文

【篇一:子在川上曰】

江河水者,匆匆过,逝也;伶人戏子水袖舞,止也。——题记

世人皆道光阴无情,一个不经意就偷换了流年,苍老了尘世。不过,或许光阴亦曾留了些许空白,在众人难以察觉的角落,悄悄静止了吧……

暗自得意,似乎我已找到了光阴静止的地方。

这,可得多谢我的外公。

外公是个普通的花甲老人,生活恬淡闲散,儿女承欢膝下,最大的一个爱好便是听戏。不分种类,不分派别。当然,光听怎么过瘾呢,时不时也会唱上一段锡剧让人一饱耳福。

听他字正腔圆、余音绕梁,没有伴奏依旧震撼人心,那声儿绝不似老人;看他八字方步、举手投足,没有彩妆依旧摄人心魄,那气质绝对年轻。外婆说,外公唱的是小生,几十年来从未变过。我怔怔地望着外公的脸,没错,岁月已在他的脸上留下了难以遮掩的痕迹,可我觉得,外公似乎并不曾老去。

连纳兰都会叹“两鬓苍苍容易白,错把韶华虚费。”可外公却在奔流不息的岁月中,过出了一份属于自己的安然。

嘘,时间似乎在宫、商、角、徵、羽中流逝得越来越慢……

因着外公的耳濡目染,我也渐渐对“戏”产生了丝丝点点的情愫。喜欢看美丽的人儿浓妆艳抹、粉墨登场。看那水袖长舞,撩得人如痴如醉;听那曼歌轻起,唱得人肠断心碎……在戏中,仿佛没有时间的概念,演戏的人,投入在戏中;听戏的人沉醉在故事里。在这时,无论岁月再怎么奔腾流转,也是被淹没在悠扬婉转的声儿中,不值一提。

“彩袖殷勤捧玉钟,当年拚却醉颜红。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蓦地,我想起外公,虽然年老,却依旧放不下那个充满喝彩与梦幻的舞台。脸覆彩妆,没有人看得出他的年岁,他依旧是故事里那个不经人世的小生。

是戏,让外公的岁月静止在了最美好的韶华。它能让舞台上的伶人超越年龄的束缚,一曲戏便演完整个青春;它亦能让台下的人忘却时间,一台戏就看完全部人生。不过,故事或喜或悲,终究是他人的故事,起身离去便若无其事。是啊,也只是戏罢了,静止的只是戏中的时间……

渐渐地,觉得戏与禅相近,都有着不可言传的意味。都说人生如戏一生只有一场,戏如人生一场便是一生,一句偈语,千百年来涵盖了多少人生?明明是前人早已经历过而得出的精髓,后人却是痴傻的一次次尝试,无奈的一次次承认……

“青衣水袖半遮颜,台上风光喝彩间。演尽红尘千万事,却为过客未曾欢。”即便台上静止了时间,台下依旧是抵不过流年。曾可笑地认为,台上的戏子永远不会老去,台上的时光永远不会消逝。可我忘了,戏子终究会随着戏的落幕退场,帷幕落下后,时光终究会加倍奉还。

在人生这场戏里,每个人都是戏子,演着悲欢离合,而光阴则是伴奏,所有的欢愉、落寞、忧伤,都会在伴奏中渐行渐远,留下的,不过回忆而已……

就像外公,不过是芸芸众生中最普通的一个却是最有代表性的一个。

其实,我们都似他。

回过神,又看着外公眉飞色舞地讲述他的当年,我说;“外公,再唱一段嘛,挺想听的。”看到外公的眼中闪过一丝难以察觉的光芒,继而又清了清嗓子,缓缓唱了起来。

听外公轻唱:“半世浮萍随水逝,一宵冷雨葬名花。”我轻轻地笑了,既然止不住时间如流水,何不学落花随水,在匆匆流逝中,悄悄静止……

【篇二:子在川上曰】

孔子立在江边,望着滔滔流水。不禁感慨:“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万事万物都如同这迸流的江水,一去不复返了!然而这一切真的都会过去吗?

契诃夫在《草原》中为他人物戒指上刻下这样一句铭文:“一切都不会过去。”

诚然,万事万物都遵循着自然亘古不变的法则:生老病死,新陈代谢。没有人可以永葆青春,没有器可以永不销钝。所有的事物都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磨殆尽。

但有道是精神不死。物质会转化,但精神不会落下。

纵观渺渺的历史长河,有些人有些事,会被我们铭记: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那份无私奉献,千古传诵;秦始皇焚书坑儒的恶行,遗臭万年;“告别权力”的华盛顿,他的淡泊明志感染了后世千千万万的总统;而“我死后哪怕洪水滔天”的路易十四,遭万代唾弃痛骂。这些人物,他们有行善的,也有作恶的。无论如何,时间都给出了最公正的待遇,他们在历史上留下的痕迹,永远都不会成为过去。

当年左光斗被魏忠贤杀害后,他的喉骨被命令磨成粉,随后魏忠贤一饮而下。连喉骨都彻底粉碎了,还如何进言?魏忠贤放心了,可他却不知道,自己饮下的,是一生的恐惧。那东林党人的傲骨不灭,他们的灵魂成为奸恶之人永远的噩梦,也幻化成历史一曲永恒悲壮的绝响。

是啊,一切都不会过去。形式的过去预言着内涵的永存。

而这逝与留的关系正是大自然与历史最智慧的斟酌。当表面随着风沙渐渐融化,那内涵也正缓缓流露出它的精华。时光流逝的沙漏,更能让我们看清一样事物它真正的价值。在敦煌,曾经的飞天完整而清晰,可却仅是作为壁画存在。如今它虽干涸百孔,却饱经历史风霜淘洗,虽有所逝,却更余留了真和美。

我们这个时代,还能否让后世回望时寻觅到一些不灭的精魂?

如今,当经典文字的含蓄与意蕴无法满足现代人浮躁的生活时,快餐文化和电子阅读开始兴起,人们总是肤浅地阅读着,麻木地成为信息的收纳箱,沉溺于网络文字带来的感官刺激中,而忘却了传世的经典。更不可能再谈传承与发扬。那曾为“临川四梦”之一的《牡丹亭》,其情令人动容。可经现代的商业运作之后,古老的经典却面目全非!

在诸多现代改编中,陈士争一版演员选用不计较,布景过于繁杂,在服装舞美等方面无不有刻意迎合西方观众审美的嫌疑,甚至出现杜丽娘身着绣着龙的晚礼服的画面,传统古典之美荡然无存,那本纵贯古今的绵绵真情也被愈渐淡化,传统落入庸俗。

那就让文字的泡沫和商业的包装淡去吧。传承和发扬的应是不朽的文化和精神。

这些都不会过去,这些都应该被我们铭记。

时间的流逝只会将它们雕琢得更珍贵灿烂。

因为一切都不会过去。

【篇三:子在川上曰】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这是一句连小学生都能随口道出的至理名言,年少时的我并不明白这句话的含义,直到,我奶奶突然间走了。

我奶奶是一个命运多舛的人。幼时,她过过一段富足日子,家里有地有房,资产丰厚。后来,遭遇家庭变故,家道日益凋落,到我奶奶成年时,生活已变得相当窘迫。我爷爷家也穷,我奶奶与我爷爷结婚后,一直住着土坯房。在那几间土坯房内,她拉扯大了两儿一女。直到儿女们都大了,都通过自己的努力相继富裕了起来,我奶奶的苦日子,才算熬到头了。

然而,我奶奶由于早年吃过太多苦,她患上了严重的风湿病,一到下雨天,胳膊腿的都疼得厉害,也只能用风湿膏贴贴。所以,奶奶在我的印象里,就是浑身散散发着风湿膏味道的一个人。

小时候在老家,我都是粘在奶奶身后的,像她的小尾巴。白天,我跟着奶奶去菜地,给蔬菜们浇水、施肥、锄草。奶奶会摘了新鲜的蔬菜,给我做可口的美味吃。我也去村子里的小树林里,和小伙伴一起捉麻雀。奶奶总是在不远的地方看着我,不时叮嘱我,要小心哦,要小心哦。要不,我就在土坯墙的墙洞里,寻找小蜜蜂的身影。奶奶害怕我会被小蜜蜂蜇着了,她在一旁,像个护卫似的,护着我。晚上,我和奶奶一起爬到房顶上去纳凉,我舒服地躺在奶奶的臂弯中,闻着她身上浓郁的风湿膏味,看着头顶上的星星,听她讲一些老掉牙的故事,慢慢地进入梦乡。

然随着我年岁增长,我与奶奶竟渐渐生疏了起来,奶奶很盼我能常回老家看她,我总推说,作业多呀,回不去呀。其实,心里想的是,老家有什么好玩的呢,陪着奶奶,也没多少话交流。就这样的,我们能大半年的,都见不上一次面。我不以为意,以为一切都完好无损地在着呢,我的奶奶,还是我的奶奶,她跑不走的,什么时候我想回老家了,她一定都在的。我不知道,时间最是无情,它在悄悄消失,一些逝去的,永远逝去了。没有人能够走回去,没有人的。就像我和我奶奶。我们终究是,找不回从前的亲密无间了。因为,再也没有时间了。

——我奶奶,她病了,咯血得厉害。

我最后一次去医院看我奶奶。我奶奶那个时候,已不大能进食了。她看见我,苍白的脸上,露出欢喜来。她拉着我的手,紧紧地拉着,生怕我飞了似的。她青筋盘结的手,刺疼了我的眼。是从什么时候起,我奶奶已这么老了,老得像一棵枯萎了的树。我奶奶却光顾着高兴,并不悲伤,她絮絮地说着我小时的事,很多我遗忘掉的,在她那儿,都给清晰地储存着。有泪,一滴一滴,在我心里流着,我真后悔,没有早一点陪奶奶,没有在她身体硬朗的时候。我暗暗祈祷,老天,请再给我奶奶一些时间,请让她好起来,让她慢些老,慢些老吧。

老天却不听我的祷告。这之后不久的一天清晨,我爸从医院里打回电话,说,奶奶走了。

我永远的,失去我的奶奶了。我永远的,失去了我的麻雀、小蜜蜂、星星和那些老掉牙的故事了。在抬头低头间,我常常的,不可抑制地,想起我奶奶,懊恼着自己的冷漠与粗心,为什么我没有给我奶奶更多厮守在一起的机会?

人总是如此犯贱,当你拥有的时候,不知道珍惜。唯有在失去时,才知道,那些失去的,是多么宝贵的东西。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真的是这样的啊!

【篇四:子在川上曰】

捧一盏淡酒,擎一条枝桠,嗅一路芬芳。蝉鸣如织,古道夏意正浓。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人的一生,记忆似流水,流水便是光阴。逝去的流水无法逆流,逝去的光阴又怎可逆流?

那一年盛夏,心愿许的无限大,年幼无知最是天真,小小的脑袋满是曾祖母能伴我一生的想法。那时候,天空湛蓝的似梦似幻,曾祖母搂抱着我,看尽云卷云舒;那时候,山川壮观的美轮美奂,曾祖母手牵着我,看尽大好河山。儿时那双大手牵着小手,手心手背的温暖不言而喻,笑靥更是时常绽放如花。

深刻的记忆便是一辈子烙印在心尖的痕迹。正如那个午后,温暖却沉闷。

屋外柳枝低垂,偶尔一阵夏风拂过,它也只懒洋洋地轻掠地面。蝉鸣鸟叫交织,似是诉说对这酷暑的不满。

屋内,曾祖母躺在床上,半寐半醒。少不更事的我似乎未曾看出她满脸倦意,一路小跑过去,两双肉嘟嘟的手搭上她那双尽显粗糙是手臂,还奶声奶气地喊道:“曾祖母!曾祖母!你快醒醒!”

大概是我的叫声惊醒了她,曾祖母缓慢地睁开睡眼。其实,现在想来,那时的她皱纹早就遮盖了半部双眼,而我的无理取闹又是怎样的“不近人情”?

曾祖母略显吃力地抬起手,抚摸我的面颊。好粗糙,我躲了躲。岁月的流逝,时间的推迟,早就无情的带走了她往昔的一切。包括她年轻时正盛的朝气,中年时常掬嘴角的笑容,唯一经受时光侵蚀的,便是她对我的慈祥,对我的深爱。曾祖母靠着床沿,似已浑浊的眼依旧如往昔般看着我,不再清澈如水,却仍透着一股有神地劲儿。

“曾祖母老啦,再陪你玩也没那个劲啦!”声音满是苍白。

大概是听到了她的无奈吧,原本光芒正盛的天空,一下子变得阴沉起来。曾看过的云彩遮挡了阳光,柳枝更显无力,就连蝉鸣听在耳中也莫名烦躁。

或许人有一种本能,本能的抵触不愿意发生的事。那时的我,猛地闭上双眼,拼命的摇着脑袋,还不停地念叨着:“曾祖母你怎么可能老呢,老天会保佑你活一万年的!”是啊,祈祷天灾人祸分给我,只给她活的芳香。我想大言不惭,卑微奢求神的允诺,这样,每晚星亮如梦时,总会有人在枕边吻我。

曾祖母轻声笑了笑:“傻孩子,人总有一天会老的。”

是的,她从来不会骗我。时间就是白驹过隙,转眼一瞬,她便离开了我。有时候,人们怨恨时间,很它昼夜不停地奔跑。我亦很它,恨它只让曾祖母留下一张仅存在于相框中的笑。可是,我又感谢它,因为它的存在才让我明白,年华的一去,亲情的不复返。

“逝者如斯夫。”曾几何时,我多希望雨后的天空重又出现彩虹,天使的恩惠亲吻着世间万众。我无法让年华不再飞逝,无法让时间停驻脚步,却能让自己珍惜未曾来到的时间,让自己的内心,满是深爱。

亲情不灭,花亦不谢。流过的时光,我可以向珍惜去借。

【篇五:子在川上曰】

一条奔流不息的大江。上游,清澈蜿蜒;中游,汹涌澎湃;到了下游,宽阔平缓。

生活的浪花在这条大江中翻涌又沉陷。

还未年老的婆婆,钟爱于印蓝的衣裳,像素胚勾勒的青花瓷,散逸着几分古朴的韵致。仿佛从诗经中走出的伊人,在水一方,采兰撷芷。

如诗如画的她住在如诗如画的江南小镇。门前一条白练似的湖在大地的怀抱中终古流着,温软明净,像挂在心口的一块老玉。在它一望无际的水面时而会飘过一片风帆,好比辽阔天空中掠过一只飞雁,单纯的底色上平添一点灵动的色彩。两岸的居民,凭借着慈恩的天赋灌溉稻田,苏解消渴,洗净内心。

会记得年少时与她在湖边拍浮的清福,绿树青荫之下她采摘的香瓜甜瓤。

更多的时候,婆婆会荡一叶小舟,去湖上。

暮秋的湖水泛着丝丝凉意,早不见芙蕖粉面柔膝,只剩一塘的凋花枯叶,皱褶的荷叶早已枯槁,缄默着,无人知晓他们也曾有过一段锦绣的年华。

竹篙带起一颗颗颤动的圆珠,划破湖面的平静。悠闲,泰然,就仿佛,时光从未带走过什么,也没留下过什么。那些悄然而逝的岁月在她看来或许无异于永恒。

我不知婆婆泛舟是为了什么,是在追溯记忆的长河?抑或寻找生活的沟壑。

还是为了那一塘的玉藕红菱?

秋天,花残叶衰,莲藕与菱角却是漫长。

碧叶菱角满秋潭,伸手浸润在凉水中,摸出胭脂菱角,各种的颜色。嫣红、碧青、翠绿,带着白露在木盆中静静地躺着。我看着它们尖长的刺角,是岁月留给他们的痕迹?经历世事便会长出这样的刺角?红菱不言。

鸥鹭振翅而飞,在夕阳下划出一道白色的光亮,晚日照空矶,棹动菱满舟,余辉千顷,却也只是一瞬。

携着满盆满篓的玉藕红菱,沿着田埂阡陌来往,一路的熟人,一个个赞叹着藕菱的丰收。婆婆也总会慨而解囊,嘴角与眼角的皱纹渐渐舒展成一个柔和的角度,眉梢的一点痣破了秋的苍凉与寂寞。婆婆汗涔涔地将藕菱送给路遇的乡邻,这家分一些,那家散一点。乡邻们满怀凉沁沁的脆藕,看着藕上的淤泥,他们知道,那一脉淳朴的情感永远不会枯竭。

采来的藕与菱确是佳品,甘甜脆嫩,比买的好远了。不消几日,满箩满筐的素藕玉菱已所剩无几,而婆婆的脸上却漾出湖水般的笑意,一圈圈泛开,生活在她明澈的双眸中似乎永远照不出阴暗的一面。

欸乃一声山水绿,日日夜夜……昔日的明眸善睐现如今已是两鬓霜白。身影朦胧,内心却如夜晚一般深远,在她起伏的心胸之中,藏着一片辽阔的水域。

那些记忆中田野上御风而飞的虫声,恣意流淌,荡开黑夜的涟漪。

婆婆已不再企望迁徙,任听蔓草堙路,她老了。

我们都无法不老,但依旧还能年轻,还能对未来有所祈愿,抛弃所有的忧伤与疑虑,去追逐那无家的潮水。在生命的河上,那一段苦涩后的回忆,焦灼后的会心,冥思后的放松,苍老后的年轻,将丰盈在我们时光的河流里。

就像那一池的荷藕,有才露尖角的羞赧,碧叶连天的葳蕤,莲蓬藏拙的质朴。

【篇六:子在川上曰】

一个千年的回音: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漫步溪边,溯流而上,发出这样的感慨,时光就似这流水一样消逝,日夜不停,去而不返。

的确,岁月悠悠,纵使你有千万般能耐,也抵挡不住时光的流逝,但有一种东西不会随着时光而消逝,不会因时光而改变,却似流水、时光般绵长而永存。

光阴荏苒,当初的少年已长大,不再那么幼稚,而你也早已迈入不惑之年。

还记得,上小学时,你要把我送入学校的第一天,我赖在沙发上。任谁说,都不理睬。当你态度十分坚决时,我便极力反抗着,哀嚎着,哭得“天动地摇”、“天昏地暗”,说了许多尖锐、刺耳的话。我认为你是在把我推向深渊,不要我了,丢弃我了,让我一个人独自面对一个陌生的环境。

我痛恨你。尽管如此,你还是毅然决然地把我送到学校。那一刻,我的心凉透了,你的无情,让我甚至想到了,你究竟是不是我的生母。但在你把我狠狠推出家门的那一刻,一些晶莹的液体似乎被掩藏在你的眼角。

还记得,上初中时,你让我寄宿在学校,这对于从没有过住宿经历的我,无疑是个不小的挑战。虽然我很不情愿,但是好强的自尊心使我不得不屈服。寄校期间,你没有给我打过一个电话。唯一的一次还是通知我假日自己回家。你那冰凉的话刺痛了我的耳鼓,撕裂着我的心,是我至今记忆犹新。

但当我回到家后,父亲却告诉我。你在我回家的那天,差点得重感冒。刚开始时,我听了不以为然,毫不在乎,便随口答了句:“病了就病了吧,与我有何关系。”可当父亲把缘由告诉我时,我颤住了。原来,你是放心不下我,每当听到有人从门口经过的脚步声,你就打开房门,出来看看,那时,正值深秋,有巧遇天下雨,冷风刺骨,丝丝寒气肆虐,你竟无视环境的恶劣。

听着父亲的讲述,我沉默了,并非无言,只是不知该说什么好,顿时,我把目光投向那个似乎毫不在乎、事务繁忙的你。渐渐地,眼中闪过一丝丝感动的泪光,独立在门外,深思着……

我是不是从来就没有理解过你,明白过你?你的心是不是早就被我伤透了?这么多年来,我对你冷淡,你却在背后,做着我从不看重的事,爱着我,关心着我。

从此,你的一言一行都深深地拽着我,尽管仍是那么随意。但我知道那平淡背后的关爱与付出。爱绝不会随着时光的流逝而淡去。你对我的爱就如那流水般绵长而永存,历久而弥香。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可是,我却要说,在我心里,你的爱,永远不会流逝。

热门推荐
1一个“脏脏包”的自述
2妈妈的手作文
3生命因你而美丽
4读《我不》有感
5美丽的汾河公园
6珍贵的书
7父女情
8猫咪记
9难忘的决定
10一段梦的旅程
11一件令人感动的事
12难忘那张坚强的脸
13与阳光一起走过的日子
14一次难忘的球赛
15与你一起走过的日子
16烛光
17荆刺里的花
18遇上碎片化的生活
19忘不了的那一件事
20我心中的那片海
21为师爱喝彩
22唐俊杰真有趣
23读书的议论文
24中国精神
25我与书的故事
26参观荣昌安陶博物馆
27年轻的我们走在幸福之路上
28我眼中的世界
29下雪了
30微笑开花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