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展柜的作文

【篇一:一路上有你陪伴】

你是用千年前的秦朝工艺而做出来的秦筝。

和你的初相遇,是在琴行的一个展柜里。你黑色的漆木和粗细不一的马尾弦在展柜里柔和的灯光下十分耀眼。这似乎也就注定,你会是一个不一样的筝。

的确。

每当看到你,我就会情不自禁地陷入回忆中。你用那独特的声音,在我漫漫人生路上印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亲爱的秦筝,你还记得吗?在那个灯光璀璨的舞台上……

换好艳丽的演出服,缠上黑色的牛角义甲。在我人生第一次古筝演出前,一切似乎都那么从容不迫。可是除了我,没有人知道我心里有多么紧张。我紧紧攥住的手里早已渗满了汗水,舞台上闪烁的霓虹灯和台下的人声鼎沸使我感觉头晕目眩。我深呼吸几口气,试图平息一下内心的不安。

这时我看到了你。

你静静地躺在角落的筝架上,台上反射过来的灯光照在你的黑色筝身上,粗细不一的马尾弦整齐地排列着。一切,仿佛又让我回到了我们的初相遇。

我忘记了紧张,痴痴地走过去。手指情不自禁地轻轻在筝弦上一扫。叮叮淙淙,如高山流水;又如莲花出淤。在幽幽的琴声中,我仿佛看见了一个人,长得像你一样。他用那平稳、幽然的声音对我说:别害怕,不管什么样的事,我都会陪你。

到我演奏了。

我坐在你的面前,轻轻弹拨着系在你身上的马尾弦。那么的沉稳,那么的从容。名曲《渔舟唱晚》似乎将你我带到了另一个境界。水,渔,舟。你如同人一样,轻轻拉着我的手,带我走上我的人生之路,我的成长之路,我的梦想之路。你,给了我莫大的勇气;你,平复我内心的涟漪。我的路上有了你的陪伴,才能更有意义。

爱上一种乐器,爱上你——秦筝。

【篇二:文明的种子】

窗外延绵着苍翠的山坡,粉嫩紫艳的野花遍地开放。露珠在草叶上滚动着,晶莹剔透。娇艳的花丛中夹杂着大片大片如雪的洁白,那是漫山遍野的蒲公英在迎风招展。一阵风拂过,便毛茸茸地张开成一团,纷纷扬扬地漫天飞舞,落在地上,又扎根生长。眼前的一切叫人屏息凝神,只有静静欣赏。

迈入民族风情馆,栩栩如生的生活场景再现吸引住了人的目光。鲜艳靓丽的服饰打扮充斥着只属于自己民族的特色,蜡像变得鲜活灵动起来,仿佛在朝着过往的人们诉说着少数民族独到的美丽。一旁的展柜里陈列着华丽的民族服饰,五光十色,让人幻想着身着这般服装的人一定是绝美的。一路走一路看,不仅为少数民族的生活,更是为他们的智慧而肃然起敬。

驻足在锡伯族的展柜前,陈列着的竟是一个有炕的房间。新疆的少数民族怎么会有这般富有北方气息的物件?心中的狐疑油然而生。解说员这才娓娓道来。锡伯族的祖先原先生活在东北,其中的一部分被那时的统治者从故乡调派到了新疆。虽然从那时起他们便只能遥望远方,思念故土,但伴随着他们扎根在这儿的还有他们代代相传的文化与传统。他们带着自己过去的文化顽强地生活在这个新世界里。

新疆有十三个世居民族,这也造就了他们生活与习性的多元化和丰富的民族特色。然而极少数的几个民族是属于这里的原住民,更多的则是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与苍茫的岁月中陆续迁徙至此,最后长久定居在这儿。比如俄罗斯族的祖先是“十月革命”等动荡时期逃亡到新疆,最后留在此地。塔吉克族的先辈则是在清乾隆时期被派遣到这儿的。像这样的许多少数民族来自四面八方,如今却又生活在同一片土地上。

然而让人惊奇的是他们竟能融洽地生活在一起,甚至在漫长的岁月中进化出了独特的活力。他们结合自己的文化与智慧创造了自己的历史。难能可贵的是在时间的冲刷里他们不仅坚守住了自己民族的古老文化,更是在根基上生根发芽,有了只属于新疆,只属于自己民族的全新活力。

蒲公英被风一吹,便让自己的种子乘着风飞向四方,抵达天涯海角。种子再扎根在不同的地方,凭借着自己顽强的生命力再长成蒲公英,循环往复。文化也是如此,它能带着古老的传承奔向远方,无论最后身处何方,都能坚忍生长,甚至开出属于自己独特的花。文化在这样的播撒中进步,传承古老的意志,又向前前行。新疆的少数民族从古老的传统文化进发,创造着新的成长。文化飘洒于天地之间,但古老的传承永远不变,只会焕发出更强的生命力。

凝视着眼前的色彩,文化的美丽冲击着心房。文化凭着它强大的包容力和生命在天地间飞扬四方,生生不息。文化的种子终有一天会在所触及的地方萌发。

【篇三:记参观中国计量大学】

今天下午,我们劲松小学三、四年级的萧报小记者坐着大巴来到中国计量大学。

首先,我们来到了东门的日月湖。日月湖风光秀丽,景色宜人。湖面好像一块明亮的大镜子,水中隐隐约约有一些倒影。“好美啊!”我情不自禁地叫了起来。我们在湖边的一块大石头前合影留念。接着,我们采访了计量大学的汪书记,他告诉我们,学校的校训是“静思国计,细量民生”,与德国、法国、美国、新西兰、韩国等国的学校都有合作关系。今年10月17日,全国首个高校博物馆在计量大学正式开馆。汪书记和蔼可亲,耐心地解答了我们提出的各种问题。

然后,我们兴致勃勃地来到了位于学校求是南楼的计量博物馆。我们先参观五楼的“古代计量”展厅。走进宽敞明亮的大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幅大型浮雕,浮雕展现了“度天地、量万物、衡公平”的计量思想。由一片片竹简组成的“中国古代计量大事记”向我们诉说了计量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一侧是计量成语多媒体互动装置,只要轻轻一点屏幕中的文字,与度量衡有关的成语典故及其配图便会展现在我们面前。我们一边认真地倾听工作人员的讲解,一边仔细地观察展柜内的各种展品。这里有新莽铜嘉量、日晷等古代测量的工具,《古尺考》等古代测量的书,还有唐代的开元通宝、汉朝的五铢钱、秦国的半两钱、铁权、铜权、铜码等各种权和砝码,据说有700余件藏品。许多物品都是我们从来没有见过,甚至没有听说过的。

迈入四楼的“近现代计量”展厅,展柜中的国际米原器和千克原器代表着计量单位的统一。还有各种形状各异的计量仪都令我们眼前一亮,我们不时地向工作人员提出问题,兴奋地讨论着。突然,大家一哄而上,原来是互动体验装置—人体秤,它可以将你现在的身高体重换算成古代的身高体重,真是太有趣了。

走出计量博物馆,我们意犹未尽,原来我们每天的生活都离不开计量。这真是一次大开眼界的参观活动。

【篇四:艺术之梭永不停】

闭上眼睛,思绪随着时光倒流,脑海中赫然出现了古时人声鼎沸的街道。那些曾经生活在华夏大地的人们已经成了千古之谜,却给后代的我们留下了艺术文化的踪迹。今天,让我们推开服装博物馆的大门,洞悉中华文化结晶中的一方天地。

当身后古色古香的大门关上,我们就完全融入了这片古韵。过道两旁依次排列着古代服装的样品和资料,仿佛是在夹道迎接着我们。介绍人员手托一盏烛灯,更是为这儿平添了一股神秘感。

走进了最令人期待的展厅——考古实物厅,这里比我想象的大多了,长长的走廊一眼望不到尽头,一排排玻璃展柜列放在左右。我一路走,一路陶醉在这数不胜数的文化瑰宝中。看,有蚕丝布料,有麻线布料,有棉制布料,甚至还有兽皮制的服装。有的展柜虽然只有些许碎布,但依然向世人诠释着一段传说。那件古代妇女长裙是最令我难以忘怀的服装。普通的麻线布却织得极为细致,虽然没有穿金带银,但袖口、裙口有红花相衬。在千百个岁月中,这套长裙失去了应有的光泽,却抹不去古代妇女的辛勤汗水。

透过那麻线中间的缝隙,我仿佛看到了织布机前的妇女们正娴熟地使用机器,这久久回荡的“吱吱”声是古代人民智慧的凝聚。光滑的布料,细密的针脚,令多少人赞不绝口。艺术之梭在我眼前舞动,与其说这件长裙是考古实物,不如说是一件精美的艺术品,正用它那朴素的风格震撼人心。

如今回想起服装博物馆一游,对艺术的敬意油然而生。艺术之梭永不停,它唱响了织布机前的艺术之歌,它编织了华夏文化的千古情节!

【篇五:真情在生活中流淌】

你是否花过100元买一张门票去书法展观赏大师的画作?有人会感慨100元钱花得值。但我会告诉你真正打动人心的作品并不在展柜下绽放风彩,而是在这座城市的大街小巷,在我们的身边。

发现这些遒劲有力却不失活泼可爱的精灵是一次偶然的机会。一个晴朗的上午,我背着书包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穿行。却见前方有一群人围成圈,一动不动,还在称赞着什么。我挤进人群,圆圈内大大小小都是字。

白花花的胡子,白花花的头发,一身白白的功夫装,阳光撒在他身上,他本身又好像是阳光。布满老人斑的手上握着一根巨大的“毛笔”,这“墨水”不黑不浓,正是水,却散发着墨水所独具的书卷香。他专注地写着,丝毫没有注意到周围的人,一个个充满灵气的汉字魂在他笔下绽开,行云流水般。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我满怀敬意地凝视着这些句子,有些字因太阳的温暖,腾出地面,挥发在天地之间,汉字魂也荡漾在空气里,久久挥散不去,地板上原有的污渍也无影无踪。我不知道这位老爷爷是有意为之,还是无意间带走了脏乱,留下了美,但可以肯定的是,当他走上街头拿起笔时就已经诠释出他对生活的热爱,同时感染了我们每个人。

以后每当经过这广场,总会看见他在这里挥笔,后来越来越多的老人加入到这街头艺术中。围观的人虽然少了,但从广场上经过的人们都不会踩上这些字,甚至驻足欣赏片刻。再后来,老人们带着自己的儿孙来学习、来延续,我曾经看见一个小姑娘拿起她爷爷的画笔在地上歪歪扭扭地拼凑出“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只见她还没有那“毛笔”高,却固执地抱住它一遍又一遍的练习。我想中华民族的精粹一定会代代相传下去。

正如老人们笔下步那行云流水般的汉字一样,他们的真情,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对城市文化建设的关注,对后辈的希望,将流淌在这个小城的每个角落。我想,如果有外地的朋友来钟祥做客,我也许不会带他看明显陵和黄仙洞,但我一定不会忘记带他来阳春广场,在川流不息的人潮中感受来自这个小城的情感流露。

【篇六:假期的回忆】

假期的生活就像一本丰富多彩的漫画书,翻开的每一页都会有大大小小的惊喜。其中,那一页“博物馆之旅”更是使我百看不厌。

那是暑假的一个下午,天气照例是热得嚣张无比。爸爸带我去苏州工艺美术博物馆参观。

当我顶着烈日,来到博物馆门前,映入眼帘的只是一个不起眼的小门楼。眼看着这样的情景,我的心里直打鼓:这么小的博物馆,里面能有什么宝贝?

谁知,当我怀着狐疑的心情刚踏进博物馆,目光就被迎面展柜中的象牙雕刻吸引住了。

“哇!”我不由得惊叹道,“这对象牙雕肯定是无价之宝!”这样想着,我不由得仔细阅读起展柜旁的铭牌来,看了上面的介绍,我更惊讶了——这两米多长的象牙上竟镌刻了150多尊佛像。

看了这些介绍,我不禁瞪大双眼,屏着呼吸端详起来,只见上面精雕细琢的每尊佛像都神态不一,惟妙惟肖。那些佛像或法相庄严,或矫首昂视,或嬉笑自如,每一个都是神态各异,千姿百态。尤其是那尊观音像,不但曲线流畅,而且人物衣纹飘逸,那慈眼视众生的形象更是慈善温和,雕刻得实在逼真动人。驻足瞻仰之际,我在心中感叹,这幅作品一定是作者花尽心思,历经多年的一部巨作呀!

也就在电光火石之间,我对这座博物馆的态度有了些许转变,但随即一想,说不定其他的小展厅会逊色不少。

跟随着父亲继续往里走去,一路看去,只见庭院深深,树木葱茏,曲曲折折的长廊外,假山奇形怪状,高矮错落有致,漫步于其中令人感觉分外惬意。

在一次又一次的惊叹中,我才知道自己起初的判断完全错误了。踱过这段长廊,我踏进了第二展厅,里面摆放着各种各样精美的绣品,让人眼前瞎然一亮,其中最独具匠心的就是那幅发绣《维摩演教图》,据说,这幅绣品居然是用人的头发绣成,其针法精细,线条明快,人物形象生动,可谓是“不施丹青而光彩动人”!

在一次接着一次的惊讶与赞叹中,我参观完了整座博物馆。此时,我意犹未尽,荡然心中的是对那些作者的敬仰之情,流连徜徉其中,我不得不被苏州传统的文化深深地折服了。直到夕阳将庭院照得斑驳晕黄之际,直到爸爸催我多次回家之时,我才依依不舍地告别了博物馆。

然而我实在是不舍离去,心中不禁喃喃念道:下次再来,下次再来。

亲爱的同学们,眨眼间,长达两月的暑假已经过去了,但是精彩的漫画故事却是多之又多,你还想继续看下去吗?

【篇七:“碰瓷”事件】

寒假,我和妈妈来到一个玉器市场,正赶上玉器展销会,只见每个摊位前的展柜里都摆着做工别致的玉器饰品。妈妈这瞅瞅,那看看,恨不得把整个会场都买了。

在一个柜台前,一个刻有亮绿色小鱼的吊坠吸引了妈妈。只见妈妈两眼放光,看愣了。过了好一会儿,才指指柜台里的那块玉坠,微笑着对店主说:“这块玉坠挺好看的,请帮我拿出来吧。”

店主是位年轻的阿姨,一见有客人光顾,脸上立马就开了花,从柜台里拿出这块玉,一边递给妈妈,一边说:“这个和你的肤色很配,你戴上一定好看。”妈妈似乎也被说动了心,接过玉坠,紧盯着,抚摸了一会儿,然后紧攥在手心,闭上眼睛想了一会儿,说:“这个多少钱?”我知道妈妈要使用她高超的讨价还价功夫了。售货员正准备开口,妈妈竟一不小心碰掉了一个玉盘,翡翠般的玉盘一下子摔碎在地上。我立刻慌了,心想:妈妈平时那么谨慎的一个人,今天怎么那么不小心呢?我看向妈妈,只见她满头大汗,两腿不停发抖。忽然,我冷静了下来。电视上的一些碰瓷镜头出现在我的面前,这个阿姨,生意并不好,她一定是用这种办法来“咬住”妈妈。

我对妈妈挤挤眼,可妈妈只顾紧张,就是不理解。阿姨笑了笑,却说出了一句完全出乎我意料的一句话:“这个不是很贵,怨我没有放好,你们不用赔的。”我和妈妈心里悬着的石头落下了,连忙向这位宽容的阿姨道谢。

此时此刻,在阳光的衬托下,阿姨的笑容是那么灿烂,那么美,美得让人心里暖暖的。

【篇八:追寻历史——华林纪念馆】

今天我与郁达夫文学院的同伴们一道参观了华林爷爷的一系列展馆,他的一生经历就这样被记录在了我们的富阳档案馆中。

首先我们来到了档案馆,档案馆在富春山馆旁。走进档案馆,拥入我眼帘的是一个个的展柜和一张张的展板,我慢慢靠近展柜,展柜中有存放着华林爷爷读书时的笔记,那笔记清秀大方,还有一些关于他的书籍;讲解员阿姨告诉我们:华林爷爷:原名华诞生,是富阳方家井柳溪自然村人,他是我们富阳第一个加入中共共产党的人。

接着,来到了华林爷爷的故乡,方家井柳溪自然村的华林纪念馆。走进馆内大厅,华林的雕像耸立在我的眼前,跟着这历史的档案我们去追寻聆听着华林爷爷的革命故事。历史告诉我们,华林出生于书香门第,祖父和父亲都是村里的私塾教师。5岁时,华林就跟随他们上学。1919年,“五四”反帝爱国运动爆发。在这之前,华林应时任浙江省教育会会长、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校长经亨颐的邀请,回到杭州,在省教育会任干事。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是爱国学生运动的联络点,华林因此参加了“五四”爱国运动,并开始从中接受进步思想。

这一件件的故事真是让人感到震撼,华林爷爷为国家付出了那么多,值得我们敬佩!

华林爷爷说:“要在乐园里活下去,不断鼓励,不断鞭挞,希望不虚此生!”我们作为新一代的小朋友,为了这美好的生活,我们更应该有自己明确的方向,努力做好每件事情,让自己成为更好的!

【篇九:我最喜欢的小动物】

有人喜欢的小动物是小狗,有人喜欢的小动物是小猫,还有人喜欢的小动物是小白兔,但是我最喜欢的小动物却是螳螂。

螳螂长相很有意思。它有个倒三角的脑袋,胖胖的腹部看起来很搞笑。螳螂有五颜六色的身体,绿色、黄色、粉色、棕色。你们觉得它很可爱?你们猜错了,其实它们非常凶猛,它们用捕捉足来捕捉猎物,捕捉时动作非常迅速有力。它们主要吃蟋蟀、蜻蜓。

我有三只螳螂分别叫明端眼斑螳、广斧螳、棕静螳。有一件事让我印象最深刻,爸爸清理笼子时螳螂突然从12楼掉了下去,爸爸告诉我螳螂掉了下去,我吓坏了,哭地特别伤心,爸爸急忙下去在草丛里找,最后居然幸运地找到了。

再来说说它们的来历吧。明端眼斑螳是我换来的,棕静螳是我抓来的,广斧螳是在夏令营买来的。因为螳螂的寿命只有几个月,所以我的螳螂最后还是离开了我。我把它们精心的收集在一起,让它们在标本盒里静静地躺着。每次想它们就再打开昆虫展柜,拿出标本盒看看我亲爱的螳螂,好像它们还在身边陪伴着我。

明年天气暖和的时候,我打算再养它们,这就是我和螳螂发生的故事。我爱你螳螂。

【篇十:与姐姐有个约定】

我和姐姐都在一个英语培训班学习,在那里每次上完课都会根据我们上课的表现给我们发奖卡“美元”,凑足了可以换一个礼品。

当我们第一次发现这个礼品展柜时,就被里面的小音响,手机和平板电脑吸引住了。想着那些大人在我们面前摆弄手机,平板电脑的样子,我就心痒痒,想换台平板电脑来玩玩。正当我浮想联翩时,姐姐拍了拍我,问:“你是不是也想要台平板?”我连忙点点头。“不愧是我弟!我有个好主意,我们一起攒钱,一起换,一起玩,怎么样?”“好耶!”我眉开眼笑。

心里有了约定和动力,我们俩分外努力,“美元”也越来越多,一个多学期,我们就拿到了一万五千“美元”。只差八万“美元”了!我们更加卖力地学习,英语水平很快上升,这让妈妈也很高兴。

可老天应该不想让我们成功换到平板,姐姐在四年级考试时破天荒进了前三名,外婆很开心,送了姐姐一台平板电脑。姐姐有了平板,就提出“美元”各归其主方案。我指出她的平板是我们共有的,可她态度强硬,我们的钱只好“分了群”。

从此,姐姐再也没有提过这件事,我的余下“美元”也更换不起平板了,换到它可能也是一个妄想了。每次看到姐姐在假期玩她的平板,我的心里就不是滋味。而我们的约定也不复存在了。

热门推荐
1打开一扇走向勇气的门
2星空的眼泪
3小学生观察日记
4我爱我家
5拨动心弦
6暖色的乡音
7感谢您
8爱在冬季
9我为自己点个赞
10秋天的风
11你好2019
12生活的碎片化
13追寻大师的足迹
14写一件事的作文
15春夏秋冬的对话
16观察日记
17一次特别的作业
18制度的“牢笼”
19埋下进取的种子
20我的新同桌真勤奋
21乡村之夜
22秋天中的节日
23鼓励,给了我力量
24爆米花的味道
25我的爸爸
26假如我是老师
27接力赛
28年的作文
29有一种记忆叫温暖
30奶奶,我想对您说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