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元宵作文】
既然是过十五,就一定热闹红火啦!你听:咚咚咚锵ヽ咚咚咚锵……鼓声不断。
你瞧,有耍龙灯,踩高跷ヽ划旱船ヽ狮子滚绣球等。街上熙熙攘攘,摩肩接踵,人山人海。这不,我拉着奶奶的手,也夹在人群中急匆匆ヽ喜滋滋地朝前挤着,踮着脚尖,伸着脖子看。现在大姑娘小伙子来踩高跷当然不奇怪,可中间还有五六岁的小孩呢,你说奇怪不奇怪!他们戴着头饰,穿着长裙,踩着高跷走来走去。一个“老太婆”耳上垂着红辣椒,手里拿着烟杆,丑态百出,逗得围观的人们哈哈大笑。
“真美啊”人们不禁赞叹道。可不是嘛,各种各样的花灯挂满了大街小巷,有红红的五角星,各式各样的宫灯,大大小小的花篮灯。活泼的'小狗灯,可爱的熊猫灯,红花绿叶的荷花灯,瘦高个子的玉米灯。还有庞大的各种各样的故事的造型,如西游记,八仙过海……还有许多大超市别出心裁,在路旁的小树上,挂满了纸剪的桃花,梨花和梅花周围挂上了一串串的小彩灯,远远看去,火树银花,五彩缤纷。可真是灯的世界,花的海洋啊!
我成长中第一次见到的最欢快,最喜庆的元宵节啦!
【篇二:元宵节的习俗和故事】
正月十五,元宵节。按照习俗,今天要吃汤圆。
汤圆是南方的叫法,在北方叫元宵,名字不一样,做法也不一样。元宵是把事先做好的馅切成小立方块,放入有很大滚筒的机器或器皿中,倒上糯米粉,滚筒的滚动带动馅料沾到糯米粉,像滚雪球一样逐渐“长”成圆圆的元宵。而汤圆的做法则完全不同,它不是“摇”出来的,是像包子一样包出来的。把拌好的馅料直接用粘性极强的湿糯米粉包起来制作而成。我更喜欢吃南方的汤圆,因为它更软,口感更糯。
那元宵为什么又叫汤圆呢?这个故事啊,据说跟袁世凯有关。当年,袁世凯当上了大总统还不满足,还想要当皇帝。有一天,他听到有人在吆喝卖“元——宵”,让他联想到“袁——消”,觉得好晦气。于是勃然大怒,下令将卖元宵的抓起来,还命令所有人都不准再提“元宵”二字,将“元宵”的名字改为“汤圆”。但避讳是没用的,这事儿过去没多久,袁世凯被迫宣布“取消帝制”,接着很快就在忧惧中死去。于是,一首歌谣在京城流行开来:“大总统,洪宪年,正月十五吃汤圆。汤圆,元宵一个娘,洪宪皇帝命不长。”
关于元宵节的故事和习俗真不少啊!下次再跟你们说啦,哈哈,我现在要去吃汤圆喽!
【篇三:春节作文】
紧张的期末考试结束了,我们迎来了欢乐的寒假和“喜庆”的春节。但是,今年的春节和往年大不一样……
在春节期间,爆发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情况十分严峻,城市失去了往日的繁华,只剩下了冷清的街道。为了安全,我们取消了出行计划,静静待在家里。我利用宅在家里的时间,练习书法,帮家人们写了春联,读了几本原来想读的书,学做了几道菜。
元宵佳节到来前,我想给武汉的一线医护人员们写一幅书法作品,因为在一线的医护人员们冒着生命危险给患者治疗,他们也许无法和家人一起过元宵节,思考以后我决定写“不负重托,不辱使命”的隶书作品送给他们。这幅作品就当是给所有一线医护人员们的一份元宵礼物,也表示对他们的敬意。一开始,我以为写好只是一件很简单的事,但是写着写着就发现,有几个字不容易写好,我接连写了好几张都写不好,这时,我有点想放弃,露出一脸沮丧的神色。在一旁的妈妈见了说:“不要放弃,你不是想着给一线的医护人员们写的吗?那你就要学习他们坚持不懈的精神,就能做好。”听了妈妈的话,我信心大增,写好的信念更加坚定了,于是我拿起笔写了起来,终于,在一次次的努力下,我完成了我的作品。这个春节,我过得朴素而充实,虽然没有出门旅游,但是也学到了许多东西,虽然屋外“硝烟”弥漫,但是我们依旧不会放弃希望!我们在后方向奋战在一线的“白衣天使”们致敬!武汉加油!中国加油!
【篇四:体验那份质朴的炊事】
科技的快车,并没有目的地。回味过去那独特质朴的风景,这种韵味将长久地留在心中。
元宵佳节,我在老家度过。老家的炕头,总给人一种莫名的幸福感,我一头仰在了上面。没有了热烈的鞭炮声,听不见那高兴热闹的聊天声,失去了那天真无邪的思想,节日在我眼中的味道越发清淡。
我百无聊赖地摸出手机,还没来得及在那虚拟的空间找到乐趣,姥爷的呼喊又把我拉回了现实:“伙计!放下手机,过来做点事。”“我刚打开……”“现在可是就剩你在炕上躺着了……”见姥爷的“唠叨神功”要重出江湖,我不情愿地向厨房挪去。
拉开厨房门,哇!一股浓烈的焦炭味直冲入我的鼻腔,我一边咳嗽一边打开厨房里通往院子的门,待空气清新后,便向姥爷领取任务。姥爷一指,我看到了那孤独驻在角落的灶台。“元宵的饭你做。”老爷说。
我满脸愁容地坐在板凳上,看着这“罪魁祸首”,我往里面加了一把柴火。但这东西好像“吃撑”了,猝不及防地回应了我一个“响嗝”,我飞一般地冲出门,才想到自己要咳嗽。一段时间后,我疯狂地呼吸着院子里新鲜的空气,终于缓和过来。我愤愤地走回厨房,对着灶台下出战书:我吃定你了!我用小铲子搅着灶口里的木炭,一阵风吹来火势突然增大,我吓了一跳,猛然收手,铁铲被我遗落在了火中,那铁铲的木把,仿佛手指般在指责着我。
姥爷也不忍我的笨拙,终于下定决心似的,开始手把手教我这艰难的操作。我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开始了征服灶台的全新一战……
冰冷的风旋入厨房,而我在灶台旁边却没有感到寒冷。此刻,我和灶台像两个感情深厚的老友,我帮助他“填饱肚子”,他保护我不感寒冷。此时,屋子里安静下来,唯有那火焰在热烈而深情的微笑。
我得到了一种少有的惬意,得到了那火,也得到了舒畅。
科技飞速发展,这些充满回忆与想象的东西陆续消散。重拾一下这时代的烙印,会学到许多熟悉而新颖的体会。
【篇五:家乡的春节】
正所谓“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相信每个家乡都有不同的风俗和特色,下面我来介绍一下家乡是怎样过春节的吧!
春节差不多在腊月中旬就开始了。
腊月二十三日,是传统的“小年”。这天,人们要把灶台打扫干净,杀鸡宰鸭送灶君爷爷上西天。腊月二十八前后,人们选择吉日把家里打扫得一尘不染,干干净净迎接新年。这时,千家万户都忙碌起来,包粽子,炸“油角”,做“煎堆”……
除夕,春节的第一个高潮到了。家家赶做年菜,到处都是酒肉的香味。门外贴上了红红的对联,屋内贴上了各种各样的年画,挂上了新日历,房间换上了新洗的床单、蚊帐。男女老少都穿上了新衣。除夕夜家家灯火辉煌。在外工作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夜幕降临时,全家人便团团围坐在桌前吃饭,大家举杯互祝,有说有笑。吃完饭后就要守岁了,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人睡觉,一到子时,鞭炮声雷鸣般响起来……就这样,除夕夜噼啪噼啦的来,又噼啪噼啦的去了。
正月初一,也是春节的高潮。这天,人们不许杀生,洗头,扫地。早上,要互相讲吉利话祝贺,给小孩们压岁钱。吃罢早饭,人们就从四面八方般涌上球场看打篮球比赛。球员们并不为争谁第一谁第二,而是在观众面前表演他们的娴熟技艺。人们围在一边观看,不停地响起雷鸣般的掌声、喝彩声。
元宵上市,春节的最后二个高潮到了。正月十五,处处热闹非凡,敲锣打鼓。全天节目不停,“舞狮猫”“轰狮子"“炸狮子”“放鞭炮”……精彩极了。街上人山人海,有的在逛街,有的在观看。到了晚上,还有歌舞表演、放烟花等活动。最主要的,这一天还必须吃“元宵”,它代表圆圆满满。这的确是美好快乐的日子啊!
正月十六,人们要在傍晚杀鸡拜神,春节在这天正式结束,一切又恢复了往常的平静。
【篇六:传统节日】
【元宵节】
郦浩天
元宵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之一。元宵节那天总是热热闹闹的。在这一天当中,我们会吃到香喷喷糯滋滋的汤圆,这寓意着团团圆圆。
每到元宵节这一天清晨,睡梦中的我总会被一阵扑鼻而来的清香唤醒,我就知道是妈妈煮好了六个汤圆在等着我。汤圆圆圆的,甜甜的,吃在嘴里,甜在心里,也预示着我在这一年里将是团团圆圆,甜甜蜜蜜的。
到了中午,只听见楼下锣鼓喧天,热闹非凡。我忙不迭地走下去一看,原来是广场上正在舞龙灯啊!只见几个身强力壮的人抬着龙头,后面一排身着黄色劲装的人举着龙身。龙头威风凛凛,龙身金光闪闪,随着锣鼓声的响起,整条龙上下翻飞,一会儿上天飞舞,一会儿下地盘旋,犹如金龙下凡,场面十分壮观。
夜幕降临,我正在河道边散步,突然看见河道边有一盏盏精致的荷花灯,我立马跳上前去观看,原来前面是在赏花灯。一盏盏花灯玲珑精致,姿态各异,在夜色的掩护下,显得更加美丽绚烂。看到这热闹的场面,不禁让我想到“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这两句诗来。
元宵节在热热闹闹中结束,我却依然回味在汤圆的甜蜜里,龙灯的壮观及花灯的美丽中。
【中秋节】
钟燚腾
中国有很多传统节日,比如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但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中秋节啦!
中秋节论吃,当然少不了吃月饼了。我这个人吃月饼很挑,从来就只吃豆沙,蛋黄馅的。小时候我吃月饼就只挑一个月饼,如果是豆沙、蛋黄的,那我就美美的吃下去,但如果是五仁的,我就会毫不犹豫的给妈妈吃。
中秋节说到吃月饼,怎么少得了赏月呢?中秋节的月亮是一个玉盘,十分圆润,同时也表示出中秋节的含义:“团团圆圆”。“嫦娥奔月”这个故事大家都耳熟能详,我呢,一边吃着月饼,一边看着月亮,一边听着妈妈讲着嫦娥奔月的故事心想:后羿在中秋节这一天想必会思念月亮上的嫦娥吧,而住在月宫中的嫦娥也会怀抱玉兔怀念曾经呆过的人间吧!
小时候的我就是那么幼稚,月亮也是那么纯净,慢慢的,我长大了,再次等到中秋节,再次去赏月,坐在阳台上看着一阵风把月亮推出云层,心里不再是嫦娥奔月,而是不自觉的浮现出奶奶和蔼可亲的面容,我遗憾没有好好珍惜与她的时光,没有好好孝顺她,就这样永别了。一阵冷风把我带到了现实,我又抬头望望月亮,今年的月亮看上去似乎又带了一丝丝伤感。
中国古代人总是喜欢借月亮抒发感情,我不但喜欢月亮,也喜欢中秋节的含义:团团圆圆。
【端午节】
许家彬
中国有许多传统节日,但我比较喜欢的是端午节。每到端午节,大家都会划龙舟,做粽子,每个人身上都充满活力。
端午节中最有趣的就是包粽子啦,每次做粽子时我就迫不及待的想吃粽子,一走进厨房就能闻到了一股香味,果然厨房里在煮粽子啊!只听见“吱!吱!吱!”声,各种馅的粽子在锅里煮,真是形态各异,绿色的粽子像一排排穿着军装的军人,我看见这些整齐的粽子,心里想:“如果吃到嘴里肯定是很美味的。”于是忍不住就拿了一个,剥开那碧绿的粽叶一股香气扑面而来,我张开嘴咬了一大口,这味道真的是太美味了!
除了吃粽子,我还喜欢看他们划龙舟,每当这时,桥的两边站满了人,可真是人山人海啊!我好不容易挤进人群中看到一艘艘龙舟,你挣我夺地冲向终点,周围人群叫喊着:“加油!加油!”场面别提有多壮观了。
端午节真是又有趣又热闹。
【热闹非凡的元宵节】
骆茹涵
大家知道吗?元宵节,春节,清明节和中秋节是中国四大传统节日。其中我最喜欢的节日就是它们里面的元宵节。
每到元宵节,奶奶便会做元宵(就是汤圆啦)。大家看,奶奶把一颗颗洁白如雪的大元宵倒进了锅中,过了好一会儿,一股清香扑鼻而来,我便立刻跑到厨房一探究竟。哎呀!元宵们挺着雪白的大肚皮浮在水面上,我用勺子按下去,过了一会儿它还会浮上来的。于是我大叫:“奶奶,元宵熟了!元宵熟了!”听到我这一声喊叫,奶奶立刻走了过来看看元宵,便把它们捞了上来,嘴馋的我终于吃到刚出锅的第一颗元宵,元宵甜甜的,好吃极了!
除了吃元宵,我最最喜欢的就是看花灯,你们看这有只花猫灯,那有只黄狗灯,最有趣的是龙灯,一条就有十多米长,被好多人围到水泄不通。我好不容易挤进去,哇!看到了那威武的龙灯,只见龙灯浑身上下闪烁着金光,巨大的龙嘴里含着一个西瓜大小的珠子,看上去是多么的神气呀!
啊!中秋节你是多么美好呀!
【篇七:幸福就在身边】
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的身边都会有幸福陪伴,只不过需要你用心去感受。
“呯!”我生气地摔上门,一屁股将自己甩在沙发上。太气人了,考试怎么那么重要?我天天都“沉浸”在爸妈的唠叨之中,无法自由。抓起遥控器,想要打开电视。
“怎么啦?”一阵颤巍巍的脚步声,奶奶走过来。“哼,爸妈天天跟我唠叨什么期末考试,烦死了!”奶奶咳了几声,摇摇头。“他们是希望你能成才咧!想当年我们这一辈人都没学上哩!还有,考完你不就轻松了么?”我想想也有道理,气消退了不少。
“做几个豆沙元宵给你吃呗?”我高兴得跳起来。奶奶蹒跚着走进厨房,别看奶奶年纪大,动作却还麻利。她和了些糯米粉,搓成团,手轻轻压下,压成一个个窝窝头似的,“张嘴”的糯米娃娃。雪白的皮肤柔软,令人心醉。奶奶捏了一个一小团豆沙放,放入“娃娃嘴”中,包起来,好似那娃娃一口吞吃了豆沙团,小小的身子顿时成了球。我看着奶奶做赤豆元宵,心中感到一阵温暖。有奶奶真幸福!
我悄悄地退出厨房,来到餐桌旁坐下,沉入无限的幸福感中。嗅到一阵糯米的香味儿,兀地抬头,见雾气缭绕的厨房中走出一个身影,奶奶端着豆沙元宵哩!甜甜的味道中,涌现出一片温情。
我舀起元宵就往嘴里送,“哇”地叫一声,刚接触舌头的元宵又落入碗中,溅起几滴白汤。“哎哟!慢点儿,小心烫着哦!”奶奶抢过我手中的碗,小心翼翼地吹。吹出的气在碗中推了推水,漾起一圈圈小小的涟漪。大概不烫了,奶奶递给我,坐在我身边,笑着,望着我吃元宵。那一霎时,我忽然感到,有一种幸福,就在我的身边。
【篇八:元宵节行通济】
终于盼到了元宵节啦!我们又可以行通济啦!
今天下午,学校组织我们五年级去行通济,同学们兴高采烈地排着队出了校门,向通济桥进发。
一路上,同学们有说有笑,大家叽叽喳喳地讨论着通济桥到底有多热闹。看!马路上挂满了红彤彤的条幅,行人道上站满了许多来行通济的队伍。有格力的、苏宁的、美团的……他们手上举着各种风车,还举着各式各样五颜六色的广告牌子。看!还有外地的旅行者呢!
大约十五分钟后,我们走到了通济桥前。一个巨大的牌坊映入眼帘,上面挂着大约有几百个灯笼,灯笼前还挂着一串又一串的大风车。牌坊整个呈红色,再配上南瓜般大,火焰般红的灯笼和五颜六色的风车,到处都洋溢着一股喜气、祥和、热闹的气氛。
走上通济桥,放眼望去,到处都是人,人流络绎不绝。兜售风车的摊位密密麻麻排列在大街与通济桥的两旁,俨然成了人与风车的海洋。
风车、生菜是行通济的吉祥物。人们一手拿着风车,一手提着生菜,随着人流挤过通济桥,来到桥西头的生菜池,把生菜使劲地往生菜池里扔。他们都希望把生菜扔到生菜池中那颗巨大理石生菜的最高处,把好运带回家。我们在那里呐喊助威,大家都融进了这欢乐的笑声中。
时间过得很快,该回学校了。我们怀着依依不舍的心情,告别通济桥,明年再来吧!
【篇九:火红灯笼做起来】
萧山日报小记者团的活动真是丰富多彩啊,这次,元宵将至,我们小记者来到水晶老师手工课堂,亲手制作元宵灯笼。
在萧山日报社一楼的课堂上,水晶老师拿出一个梅花灯笼和一个大公鸡灯笼做示范,给我们耐心的讲解了手工灯笼制作的过程,并且还让我们自由发挥,做出各种各样的灯笼。我先用支架把扁扁的灯笼撑起来,一下子,灯笼就像猪八戒的肚皮一样鼓得圆圆的。今年是鸡年,做个大公鸡灯笼吧。我拿起一张彩纸剪了起来,可是,过了好长时间,连个鸡翅膀都没剪好,我很懈气,原来做灯笼这么难啊。经过思考,发挥想象,一只活蹦乱跳的小兔子灯笼从我的脑海里钻了出来。我重新拿起剪刀,咔擦咔擦,小兔子的耳朵,双腿都被剪了出来,贴上双面胶,粘到红灯笼上,再画上眼睛,鼻子,嘴巴。哇!一只胖胖的红兔子灯笼展现在我的眼前,我终于把灯笼做好了。
经过这次灯笼制作课,让我深刻体会到,要做出一件漂亮的作品也不是很容易的事。当遇到困难的时候一定要坚持,不能放弃。
【篇十:冬至搓汤圆】
爷爷曾经给我讲一个与汤圆有关的小故事:1912年袁世凯篡夺革命成果后,做了大总统,他一心想当皇帝,又怕人民反对,于是和其他统治者一样,他为了避讳,就把元宵改成了汤圆,因为元宵有“袁消”之嫌。
汤圆,一种在冬至时吃的小“球球”,我对它并不陌生,但从没做过。
今晚,我写完作业走进厨房时,看见家人正在忙碌着,于是挽起衣袖,加入了做汤圆的“队伍”。我按照妈妈的指示,把糯米粉和水放进盆子,然后用筷子搅拌,再用手揉成一个大团。看着自己的劳动成果,我不禁得意起来,以为可以得到妈妈的称赞,没想到妈妈却说:“你看你,这衣服上的面粉、地上的水,真是的。”妈妈说归说,可没嫌弃我,还手把手教我。
做好了粉团,我来到奶奶的身边,奶奶的火眼金睛可不是吹的,一眼就看出糯米粉团是我做的。“不用说,我就知道是你玩的把戏。看,汤圆要这样搓。”奶奶边说边示范着,我学着她的样子,抓了一小团放在手心上搓成一个小球。奶奶还告诉我汤圆搓圆是寓意一家人团团圆圆,所以要用心搓。我点点头,小心翼翼地把汤圆搓得圆圆的,弟弟搓着搓着竟做起了小动物来,几只小动物在一盘汤圆中显得特别可爱。
那边,爸爸在准备煮汤圆。我走过去,对爸爸说:“哟!爸爸,您老平时可碰不得这些活呀!”“丫头,今晚我可要露一手给你看,把你姐弟俩做的汤圆拿来。”
“吃汤圆了。”一直守在炉边的弟弟高兴地叫着。
爸爸把汤圆盛到碗里,我端一碗给奶奶,弟弟端一碗给爷爷,爷爷尝了一口说:“真甜,好吃!你们也赶紧吃吧。”
一家人吃着汤圆聊着天,欢声笑语,其乐融融。
今晚,吃了自家制做的汤圆,别有一番味道。正如奶奶说的:做汤圆,揉团团搓圆圆,就是团团圆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