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古诗集的作文

【篇一:与书籍一起走过的日子】

人的一生都在行走,路途漫长,手中的书能带给你快乐,指引你前进的方向。

还记得我的第一本启蒙书是妈妈给我买的《一千零一夜》。那时我还不认字,妈妈就给我读。我深深地被里面的故事吸引了。后来妈妈又给我买了《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等等的故事书,我迷恋上了民间故事、童话等儿童故事。这些故事开启了我的智慧,拓展了我的思想,让我分清了善恶美丑。人在小时还不懂事的时侯,多看些“美与丑”的故事,对孩子正确认识善恶美丑,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是很有帮助的,在这一点上,我是很感激我的妈妈的,感谢她给我买了那么多的儿童读物,感谢她每天在繁忙之余还坚持给我读那么多的故事。

到了我上小学时,老师教我们读古诗,背古诗,妈妈为此也给我买了《唐诗三百首》等古诗集。我从此又迷恋上了古诗。我深深地被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给吸引了,一首短短的古诗,里面的意境却是那么美丽,立意那么的深刻,从此我再也离不开书了。

书籍也令我开阔了眼界,吸取了教训。

记得刚学历史时,就被那些令人深思的历史事件吸引了,这不但开阔了我的眼界,我还从历史故事中吸取了许多教训。

从《卧薪尝胆》的故事中,我明白了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失败了之后没有努力,对于某些事我们是要忍辱负重,才能成功。

从《三顾茅庐》的故事中我明白,要诚心求仁,霸业才可成。

我对书的热爱度是只增不减的,因为书中的知识是各不相同的,书中的知识没有尽头,所以书读多了不会乏味,就像那些厚厚的小说,会越读越有趣。

哦!对了,还有最重要的一点,读书好,读好书,那些好书能使我们分辩善恶美丑,可以使我们感到快乐,而那些所谓的不好的书,就会侵蚀你的思想,腐蚀人们原有的正确观念。

路有多长,书就伴我多久。

【篇二:在鲜花盛开的地方】

古诗在我的眼里就像是一个鲜花盛开的地方,美得让人沉醉于其中!

在午后的阳光下,捧着一本《古诗集》,口中细品着淡淡的茶水,就这样陶醉在古诗里,遨游在这个开满鲜花的世界……

李白,你是一个看破人间黑暗的人。你不屑于高官厚禄,只忠于你的酒与诗。你不愧为“诗仙”哪!你有着豪情万丈,在看了雄伟的瀑布后,你写出了“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这充满豪迈气概的诗句。你有着深厚的友谊,在汪伦送你上船的那一刻,你感慨出:“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这重情重谊的诗句。你有着浓厚的思乡之情,在月圆之际,你想到了离别已久的故乡,你呤唱出:“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令人潸然泪下的诗句。李白,你难道不是一朵鲜花久久地盛开在古诗世界里吗?

文天祥,你是一位爱国诗人。你看着你亲爱的祖国浮浮沉沉,你心痛如割啊!在多次的劝阻与开导都宣告无效后,你灰心了!你感叹了!你流泪了!“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你的心情我们懂!著名作家王维洲在看了你的《过零丁洋》后,他哭了。男儿有泪不轻弹啊!因为你,因为你的诗,因为你的赤子之心,因为你对祖国腐朽与黑暗的无奈与伤心,感动了他,也感动了许多许多的人!文天祥,你难道不是一朵鲜花久久地绽放在古诗里吗?

荆轲,你只是一代剑客。你本不会作诗,更谈不上什么诗人。可是,在那样的时间,在那种的场合,你吟唱出了千古绝句。在太子丹跪下的那一刻,在太子丹苦苦请求你的那一刻,你已经知道如果你答应了,必定魂留他乡!但是你面对着百姓,面对着太子丹,你答应了!你看着那滚滚而来的江水,吼道:“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太子丹哭了,百姓哭了,我也哭了!我们都为你的勇敢而哭!荆轲,你难道不是一朵鲜花久久地伫立在古诗里吗?……

这千万年里,古诗多得数不胜数,诗人也多得难以数清。但是,古诗这世界会永远陶醉着国人乃至世界。

啊,古诗,你就是鲜花盛开的地方。而李白、文天祥、荆轲……这些诗人就像争奇斗艳,永不凋零的鲜花!

哦,在鲜花盛开的地方……

【篇三:独恋书香】

我喜欢读书,喜欢极了。

午后,捧一杯清茗,静坐在阳光下,缕缕茶香之中,读上那么一两本古诗集,品味中国古文字字珠玑的美。雨落,倚窗而立,书页在指间翻动,文字在眼前流淌,而耳边雨声若私语若喧哗,或轻轻的落或重重地砸。此境之中,便自能领会“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中的愁苦,那诗人融入巴山绵绵密密无尽头的秋雨中的羁旅之愁与思归之苦。

合上诗卷,闭上眼睛,诗中一幕幕的情景渐渐浮现,我仿佛看见李白停杯投箸,拔剑四顾,发出“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感慨。仿佛看见李清照抚着菊花,把酒叹息“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仿佛看见刘禹锡与友相遇,把酒对诗时“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的豁达。唯诗,能使人有如此感受。

小时候,读不懂《红楼梦》中的悲欢离合,读不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保尔的坚强,读不懂《狂人日记》中的孤独悲愤。读多了,便渐渐懂了那淡淡的忧伤,懂了那斗争中的勇气,懂了那旧社会的腐朽。读书使人成长,书,乃师也。

面对生活中种种烦恼时,可以读读《假如生活欺骗了你》,面对选择而不知如何取舍时,可以读读《未选择的路》,为理想奋斗而遭遇挫折时,可以读读《在山的那边》。不论有怎样复杂的心境,读读书,自然豁然开朗。书,乃友也。

每本书都是一个世界,风景甚美;每首诗都是一幅画卷,色彩纷呈。留不住天边那一抹如血残阳,自可在“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中领会。留不住缤纷四季,可在“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中体会园中盎然春色;可在“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中欣赏夏日荷塘里亭亭玉立的荷花的美;可在“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中叹息秋日枝头那一片嫣红;可在“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中品味冬日晶莹无瑕的白与傲然伫立的红各自的美。世间处处有美,只是缺少一双发现美的眼睛;书中处处有美,只是缺少能够领悟美的心灵。

白驹过隙,那些可以肆意挥霍的时光已经不复存在。每周仅有的半天,不忍心用去上网、逛街,只愿手执一卷书,捧一杯清茗,在袅袅茶香之中品味书中精魂。

我喜欢读书,喜欢极了。

【篇四:追逐静俭】

仍清晰地记得年少气盛,却不经事故时的事。

曦晨微凉,登峰远眺,鸟尽出林,牧笛荡漾,朝阳泼洒光熙,跃上高山峰林。我惊喜于自己的攀山速度之快,把众人远甩于身后。豪迈之情赫然涌起,我战则必胜,无所不能!

不经意间抬头,却被眼前景象猛然怔住。

飘忽缭绕的云霭雾气,清亮如莹的光熙,在苍天茫茫的烙印里绽放一片绚丽夺目的光芒,顷刻间,飘荡起一阵清风,让我热意消散,心下沉静。牧笛声隐现,如书法家不经意描绘的诗卷,在我耳中却是铿锵有力。那一刻,我忽地好想穿越时空,跟随自由的歌声,去追逐的那阵风。我想看看究竟是谁拥有这样的力量,将如此美妙的光辉泼向繁琐的世间,清澈人们的心灵,澄明万物与天地。

长大后,我渐渐迷上了读书。最爱看纷纷扰扰的世间,却总有这样的贤者,看淡人生。

捧起一本古诗集,我品读贤者悠然的的心境。当他们谱写“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或是吟咏“逸志清虚,放心坦荡”时,他们想逐的究竟是怎样的梦?是长随流水的修身养性,还是天尽处,求之难得的君子之风?是修成正果的淡泊明志,还是学而所成的宁静致远?

求而能得吗?我疑惑。

夜晚,清静美好如画意。我卧在夜船中,仰望星空。银河璀璨,月色更显明亮。一阵清风吹来,真有”山高月小,水波不兴”之味,恰似年少在山巅时感触到的那股风,我突悟:

我想追逐的又何尝不是那平静,无欲无求,皎洁如月的心呢?

我赞叹周敦颐的脚步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景仰孔夫子的德合天地,变通无方、阅览经道;我为颜回不堪其状,也不改其乐而喝彩击节;我对刘梦得身处陋室小屋,却琴友相合而心向往之。

先贤的脚步所到之处,也是我想到之处。身怀天下,更要心怀无物。

原来,我们追求的,不过是简单。

在不知所措的时候,在泪盈于前时分,我们不妨去追逐静俭,追逐那诗情画意。无忧无虑吧,跟随淡泊明志、宁静致远,在人生诗卷上铿锵有力的一画,便能更好的领悟到静俭的所在之处。

【篇五:悄悄的提醒】

提醒,是为了让我们铭记,是为了让我们改去陋习,去跟上生活的脚步。对于我们,一句悄然的提醒尤为重要。

这周末,我又来到了那一条乡野的泥路,仔细回忆,上一次走这条路是才刚升入初中,那会儿我每天都会来这条小泥路,这路两旁是茂密的草丛,在草丛中总能看到许多竞相开放的花朵,它们情态各异,或挺直开放,如霸气的王者;或深藏丛中,似青涩腼腆的少女。在这条泥路上,那会儿偶尔能看到几只活蹦乱跳的青蛙,常与几只小虫相互追逐,跳到草丛中便失去了踪影。

时隔一年,又来到这条泥路,不知为何,心中多了几分压力,而少了几分幼稚,就这样散步在这条路上,远处的一阵微风徐徐吹来,轻轻地,轻轻地,夹杂着路旁花儿的芳香,吹过我的鼻尖——还是那样的味道,吹过我的耳畔,仿佛在悄悄地提醒我:一寸光阴不可轻。是啊!时间就这么悄然地不露痕迹的流逝了。时过境迁,人聚人散,如今的路还是原来的路,可这走路的人已然不是当初满怀童真的人。就如同涓涓细流,流过了,就不会再返回——人总是失去后才懂得珍惜。

我回到家中,心中感慨万分,便拿起一本古诗集,重新诵读——“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将这几首诗送给现在和未来的自己……

感激大自然的提醒,让我明白如何珍惜,使得每每想到这些,脑海中总会浮现童年的影子,这是我总会热泪盈眶——我是一个害怕失去的人,每到这时,总会有一个心底在我心底悄悄提醒:微笑现在……

【篇六:行走】

春风轻拂,捧一本古诗集,端坐在窗台下,任思绪飞远,我出现在一个古色古香而又陌生的殿堂,推开了眼前这扇沧桑的大门,我步入了古诗的天堂。

湘江上,我看见了他——屈原,面对着国将不国的结局,他悲了,叹了,却无法改变什么。如松般,站在江边,任狂风如何呼啸,却也不动分毫,我以为他会一直站下去,却不料,他只是抬头看了这天地一眼,便毅然跳下了汨罗江。他的身影,将永于青山绿水中站定,看着他所挂念的祖国。他用自己的方式,成全了他豪迈壮阔的生命,看着这个背影,带着肃然的敬意,我挥手告别,又向前走去。

我继续前行,风刮了起来,眼前那破败的茅屋,已被风吹的更加支离破碎。倚在门边的老人,身影中满是悲凉。正想走上前,雨落了下来,拦住了我的去路。老人走进了家中,似是想躲过这恼人的雨,却不料,破败的家里也下起了小雨。夜深了,他却没有睡意,他的嘴动了动,但我并没有听清楚,他在说什么。走近些,我终是听见了,看着那老人,我的心中满是敬意。在这般困苦的生活中,他所想的不是让自己过得更好,而是在担忧他人。杜甫,你拥有多么伟大的胸襟啊,在如此处境下,你依旧心系苍生,带着对他的敬爱,我离开了他的家。

路不同,每个人行走的方式亦不同,我走在我的路上,看着他们选择自己的路。心怀天下,以国之悲而悲者,是令人敬佩的爱国志士。而还有另一种人生,让我向往,独坐天地间,拥有一片属于自己的净土何尝不是一种快乐。

南山脚下,我偶遇了他。在东篱下采摘着秋菊,不经意间抬头,闲适的南山显现眼前。“不为五斗米折腰“他用他的仕途换来了自由,与飞鸟游鱼,青山绿水相伴,远离繁市的喧嚣,田园之中,别有一番风情,陶渊明,你的生活令人羡慕,抽身离去,不去惊扰那幸福的宁静。

那独自坐在竹林中的人吸引了我的视线,月光倾洒,他的身上仿佛镀上了一圈光华,手指轻扬,优扬的乐章倾泻。我醉了,醉在这美景之中,乐声停,我依然没有回过神来。待我回神,他已走远,带着他的孤独,远离了这竹林。王维,你的孤寂,令人感叹,望着你离开的背影,带着无尽的感慨,远离了这竹林。

合上书,画面似泡沫般消散,行走在古诗长廊,领略文字中残存的古人风采,追溯那些停在记忆中漂浮的身影。用古朴的文字,带我感悟人生,看别人的瑟锦年华,来充实我的青春。

古诗长廊之旅,每一次行走,都会是一次收获。

【篇七:关于改变的作文】

我所在的学校是文化路第三小学,如今,我已是一名三年级的小学生了。从我入学到现在,学校已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我很喜欢我们的学校。

首先,学校改变最大的是我们的操场。原来我们的操场比较小,草坪也比较烂,升国旗的`时候同学们都站得很拥挤。而如今,我们的操场扩建了,面积增大了不少,还铺上了崭新的草坪,画上了清晰的跑道,还有我们做游戏用的跳房子的方格子。

其次,学校在每个班级的教室墙上都安装了“班级事物栏”、“班级方向标”等。这样不但方便了老师管理学生,也方便了我们能及时知道班里发生了什么事情。

再次,学校还开展了“四个一”活动,“四个一”是指一根竹节绳,一把葫芦丝,一本古诗集,一支小神笔。通过这“四个一”活动,大大丰富了我们的课余生活。

其实,学校的改变还有很多,我就不一一说明了。值得一提的是,我也由原来的普通学生竞选为班级的早读班长了。我可是学校的一份子哦,所以这也算是学校的改变吧。

我喜欢我们的学校,我也相信我们的学校会越变越好。

热门推荐
1阴沟里翻了船
2读懂一座城
3我的同桌
4光荣院里笑声欢
5我家的猫
6为人缘改变
7美丽的万绿园
8沙家浜之旅
9母爱如灯
10心中的那抹晚霞作文
11写夏天的作文
12元旦活动
13美丽的沙扒湾
14秋天的风景
15同心协力
16抓鸡
17想起那句话我就后悔
18一封家书
19那一刻,她很美
20瘸腿女孩
21
22游金仓湖有感
23碎片化的时间
24天生“碎时”
25值日趣事
26太阳和月亮
27游览三峡好风光
28我的拿手好戏
29什么让我如此美丽
30《绿山墙的安妮》读后感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