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年猪的作文

【篇一:真想有个温暖的家】

我出生在一个山村贫困的家庭,记得我幼小的时候,家里虽然很穷,但有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的和谐相处,一家人日子过得挺快乐。可后来,爷爷去世了,奶奶离家出走了;爸爸不务正业,整天打牌赌博,给妈妈撇下一笔赌债,我们的日子过得很尴尬,妈妈无奈地跟爸爸离了婚。这个家就只剩下我和爸爸父女俩。

记得有一次,家里来了一群陌生人,他们要牵走我家的一头大肥猪,妈妈阻止说:“你们凭啥要牵走我辛辛苦苦养的年猪呢?”陌生人说:“谁叫你丈夫打牌输了,欠了我们的钱,是他要我们牵猪的。”这群人强行牵走了我家唯一的年猪,妈妈含泪伤心地走进屋里。外婆知道后,连忙给我家送来一头小生猪,还送了些粮食。……

妈妈为了维持这个家,像一个普通的男人给别人挑沙运石做苦力,每次都是伤痕累累地回家。一天,爸爸一如既往的打牌回来了,不由分说两巴掌抽在妈妈的脸上,妈妈无故挨打,痛哭不已。第二天,妈妈向外婆借了钱,含着泪外出打工去了。

之后,爸爸把奶奶安顿在伯父家,带着我到铁炉新街租了一间小房,还贷款买了一辆三轮摩托车维持生活。到我读三年级的时候,奶奶也外出与一位老爷爷结了婚。

时隔三年,我已上五年级了,妈妈打工回来了,给我买了好多吃的和新衣服,爸爸看见妈妈就不顺眼,那天晚上,爸爸把妈妈关在屋子里不让出来,我趴在妈妈的腿上睡着了。妈妈把我放到床上,爸爸拿了一瓶酒,边喝边骂我妈妈,还打我妈妈。妈妈受不了,提出要离婚,可爸爸又不同意,妈妈一直向法院诉求,奶奶知道了这件事后,请外婆出面劝说妈妈,爸爸和妈妈的矛盾和解了。可好景不长,没过多久,爸爸和妈妈还是离了婚。妈妈从此离家出走了,妈妈已经不属于我的了,我伤心地哭了好长时间,爸爸也了解到我的心情,安慰了我……每到逢年过节,我多么想有爷爷、奶奶护着我,爸爸妈妈陪着我开开心心吃顿团圆饭,可我家就是冷清,多寂寞呀!

好在我上学的时候,在学校里特别开心,国家给了我每年500元的学习生活费,老师对我特别的关爱,同学们对我热情地帮助。这时,我感觉我不孤独。

我无言评判父母谁对谁错,我只想说:我是多么想和别的孩子一样,拥有一个完整的、温暖的家!

【篇二:乡村的声音】

爷爷家在四川的一个梨村,那里是动植物的乐园。

听!“布谷,布谷,布谷”布谷鸟唱起了悦耳的歌。“嘎,嘎,嘎”鸭妈妈带着一群刚出生的小鸭子在池塘里欢快地嬉戏。“哞,哞,哞”水牛在田里为农民伯伯卖力地工作。走在长满鱼腥草的小路上,淡淡的清香迎面而来,让人心情格外舒爽。山坡上,梨树上开着雪白的小花,一阵微风吹来,花瓣吹落一地,仿佛是下了一场梨花雨。春天因为这些小精灵的点缀,让田间春意盎然、生机勃勃!

听!“知了,知了,知了”,树上的“演奏家”知了,为夏天音乐会拉开了序幕。萤火虫不约而同地来到田间,把“舞台”照亮。“呱,呱,呱”青蛙那空灵般的声音在田间响起。蛐蛐快乐地叫着,仿佛在为青蛙伴奏。蜻蜓们穿着薄纱在空中舞蹈,粉色的荷花在随风摇曳,池里的红鲤鱼在乐曲中翩翩起舞。

听!“咕,咕,咕”一群灰褐色的大雁排着“人”字形的队伍从蔚蓝的天空飞过。啡色的大梨子缀满枝头,让人垂涎欲滴。玉米露出金黄色的牙,呵呵的笑着。(高粱红着脸,举起红红的火把,为秋天的到来欢呼。“突,突,突”拖拉机在田野里忙碌的收割着,“轰,轰,轰”晒坝上的打谷机响起,一袋袋新鲜的大米破壳而出。爷爷擦擦额头上的汗,看着一望无垠的庄稼开心的笑着。

听!“呜,呜,呜”北风使劲地吹着,可田里的庄稼不惧严寒,即使白霜覆盖,也会努力的生长着。田间永远都有着一片翠绿。豌豆尖捋捋嫩绿的胡须,一列列整齐的麦子已有五六寸长,像士兵一样守卫着田阵地。“啊,啊,啊”年猪拼命的叫着跑躲着,杀猪匠死劲地追着跑着,爷爷看着乐着……“杀了年猪就过年。”热热闹闹中,又将迎接新的期盼。

鸟语、花香、虫鸣把乡村爷爷家装扮成一副五彩的画卷。我爱乡村爷爷家,因为这里有我捡鸡蛋时的小小满足,因为这里有我放山羊留下的行行脚印,因为这里有我采摘梨子的串串笑声……

【篇三:龙门杀年猪】

过年啦!过年啦!一转眼,又到了大年二十八,今天我跟随爸爸去龙门看杀年猪,去感受那别样的年味。

一下车就有一部分“杀猪凶器”呈现在我们面前:一张长长的矮桌子和一个装了盐的脸盆。爸爸告诉我那张矮桌子名叫杀猪凳,那脸盆可是装猪血的。这两样可是杀猪的主要物件!正说着,就听见一阵震耳欲聋的尖叫声,过了一会儿猪圈门口闪出了几个人影,好像还抱着什么东西。我顿时明白过来,原来那尖叫声是猪发出来的,那些人抱着的是一只诺大的肥母猪。等等,最前面那个人好像是拉着的,似乎是提着什么东西。我连忙凑近去看,嗬!那人提着一个钩子,勾住母猪的鼻子下方,难怪那猪叫得那么撕心裂肺的。那些人把猪抱上杀猪凳,用绳子绑住猪的脚,前面那人拔出钩子后又拿出了一把闪着寒光的尖刀。看着那锋利的刀刃,我不由自主地捂上了眼睛。说是迟那时快,那个爷爷举起尖刀对准母猪的脖子狠狠地刺了下去。顿时,鲜红的血液迅速的喷了出来。“哗!”脸盆里的血“暴涨”,不一会儿就满了,要不是溅出来了一些,那绝对会溢出来的。随着血液的流失,猪的叫声也慢慢低了下来,终于彻底失去了生命。

接下来就要给猪洗“热水澡”了。滚烫的水蓄了大半个木桶,猪一放进去,那被水烫过的猪毛就很轻松地被刮毛刀刮下来了。再把猪头割下来就可以把猪放在杀猪凳上大卸八块了。一切开猪肚皮,大肠就涌了出来,再把里面的肋骨切开,内脏器官洗干净,一头猪就杀好了。哇塞,猪原来是这样杀的,这看得我可真是心惊胆战啊!

杀猪饭开席啦!饭桌上那用土猪身上的食材所做猪血豆腐、炒猪肝、红烧肉等美味,再加上龙门特有的美食,正冒着热气呢!我的胃早已蠢蠢欲动,十指开动,满口留香,你还别说,虽然杀的时候血腥残忍,但味道还真是不错呢,哈哈!

【篇四:年的故事】

关于中国年,中国每个地区,每个城市,每个角落。都有着不同的过年习俗。北方家乡的习俗今年我第一次了解。

腊月二十三过后就要开始忙活准备过年了,二十四写大字把春联写满吉祥话,二十五大扫除把房子里的灰尘清扫干净,二十六去买肉这就是去买年夜饭要用的各种食材。二十七来杀鸡,因为北方的习俗是过了二十七就不能在杀生了,二十八发一发白面馒头蒸满锅,二十九扭一扭指的就是东北的大秧歌,每家每户自发的共同组织成一只秧歌队,从街头到街尾,舞动着一年的收获,一年的快乐!

除夕当天一家人在忙碌着,我很早被从温暖的被窝里叫醒帮忙,贴春联贴窗花是北方过年一项必不可少的习俗,火红的窗花贴在雪亮的窗上格外耀眼,家家户户吉利的春联贴满了大门,准备食材的空档,我缓了冻梨冻柿子,坐在如火炕的地上一边吃一边听着外公讲关于“过年”消失的习俗,“杀年猪”是外公小时候过年最有年味的事情,那个年代物资匮乏,街坊邻居会供养一头年猪,到腊月二十六那天所有的邻居会一起把年猪杀掉,做成18道不同的大菜,摆上一条街的桌子家家户户也会准备些特色食物,街坊邻居一起分享一年的收获。大人们喝酒聊天,小孩子尽情的嬉戏打闹,非常热闹。现在随着社会的发展城乡一体化,大家都搬进了新楼房,没有场地,没有时间很多原因使得这个最有趣的习俗渐渐消失了。还有很多习俗是我不知道的,也在一点点慢慢消失,真希望我们能够保留下这有着年味的各种习俗。

这时外面的鞭炮声把我从失望中拉了回来,家家户户放鞭炮迎新年啦!走放鞭炮迎新年去,我要过个不一样的中国年。

【篇五:忘不了的年味儿】

世界上还有多少人家在过年的时候自己打年糕呢?

世界上还有多少人家在过年的时候杀自己养的猪呢?

世界上还有多少人家在除夕吃大猪头的呢?

还是从腊月初旬开始讲起吧!

“嘿哟!嘿哟!……”每到过年,爷爷定是要打年糕的,爸爸帮忙算账本。一大袋一大袋的糯米清洗过后,放进木头蒸桶里蒸煮,好长时间后,一桶一桶热腾腾的还未成型的年糕才出炉,马上就倒进一个石臼里,一群上了年纪的叔叔伯伯们拿着木棍,木锤子,轮流打起了年糕,一边打,一边搅动,加水。据老人说,打过的年糕吃起来更香,更有味儿。年糕坊里里外外都是人,大人总有忙不过来的时候,我和几个小伙伴就偷偷地弄一点儿年糕来吃,农村里管这叫“对食猫”,入口的年糕温热,香糯,吃了一口就想再吃一口,根本停不下来!年糕的寓意大家都知道,就是年年高升嘛!在农村,打年糕时,人越多越喜庆,来年的福气就越多。近些年来,手工年糕越来越少了,大多是用机器打的,也没有了原来那香糯可口的味道了。

第二件大事就是杀年猪,别的人家过年都是去菜场买猪肉,我们家可不这样。爷爷养了很多头猪,每年春节前,一群人围在一起,准备杀猪。不是有一句话是这么说“杀猪般的嚎叫”嘛!在杀猪时,那声音,绝对可以用惊恐来形容,充满了无助和绝望,那猪肥肥胖胖,猪肉切成一块儿一块儿,有的人特别喜欢,也有的人会觉得腥气。在我们家,肉会当成年货送人,留些分给邻里乡亲,自己却不多留,几块肉和一个大猪头足以。肉是早早烧了吃的,除夕那天也会吃,那大猪头会留着放起来,猪耳朵上串俩个纸铜钱,除夕前一天煮。

打年糕,杀年猪,充满了过年独有的味道,虽然现在是越来越少了,希望这些风俗习惯能永远传承下去!我永远忘不了这独特的年味儿!

【篇六:扒猪脸】

随着经济的发展,新年的气氛反而越来越淡了。听妈妈说,他们小的时候,每当腊月,家家要煎麦芽糖、压冻米糖、杀年猪、自己炒瓜子、花生……可有过年的气氛了!这个过程要持续将近一个月。

杀年猪虽然有点残忍,但那时却是孩子们最开心的时刻。当杀猪匠举起砍刀,用刀背敲下猪蹄上的指甲时,大家便一拥而上哄抢。然后候在杀猪凳旁,期盼着杀猪匠在剁肉的过程中溅出一星半点的碎肉。将碎肉装进指甲,然后插进火熜中煨烤。等肉沫冒出“滋滋”的响声时,大家便同时咽下了口水。一边盯着杀猪凳上有没有又掉出了碎肉,一边守着滋滋冒油的猪指甲,光闻闻香气就足够解馋了。

今年,我们回老家过年,虽然没有赶上杀年猪,但是,从村口往里走,家家户户门前的木架子上都挂着腌肉,一排排的,很是壮观。有条肉、猪腿、猪肠子,当然还有猪头,这可是年三十的重头戏哦!

大年三十前一天晚上,外公把晚种一批的萝卜从地里拔回来,洗干净,再把晒好的猪头准备好,准备大年三十那天上午炖那美味的猪头炖萝卜。

大年三十早上,厨房里,发出了“咚咚咚咚”切萝卜的声音和“唰唰唰唰”洗猪头的声音。原来是外公外婆要开始炖美味的猪头炖萝卜了!炖猪头的萝卜的切法可是有讲究的,不能切成丝,也不能切成片,要切成大块,转着圈切。为什么炖猪头要放萝卜呢?因为猪头腌过之后会很咸,放了萝卜之后,萝卜会把猪头内的少量的盐分吸收进来,这样,萝卜不会太淡,猪头也不会太咸。

终于下锅了,这么大的一口柴锅才能放得进整个猪头呀!香味散发出来,渐渐地连成一片,整个村子都弥漫着一种挥之不去的浓香。

我在厨房眼巴巴地望着锅里的猪头肉。

“外婆,猪头熟了吗?”

“快了快了!”

当外公往灶台边端盆子的时候,我赶紧凑过去。只见外公撸起袖子,两手伸往锅灶,外婆赶紧拿着锅铲帮忙。外公一边吹一边把猪头往外提,也不怕被烫着。把猪头放进盆子,萝卜也就下锅了。等猪头稍凉些,外公用刀切开猪嘴,出现两块大骨头,再用双手扒开猪脸,好像很简单的样子。两块大骨头先被扒开来,我一块、姐姐一块,据说这两块上面的肉是最香的,叫“核桃肉”。

我迫不及待地接过来,顾不得样子,咬了一大口肉。“呼呼”,还是挺烫的呢!果然很香!尤其牙齿周围的肉,很有嚼劲。

【篇七:春节畅想】

春节,对于中国人来说是一个独一无二的节日,它的意义对于国人来说是其他节日不能比的。

春节,是热闹的。

从腊月开始,家家户户便要准备年货了。小时候的记忆中,最为热闹的年货准备就是杀年猪,每天杀猪师傅那里都会聚集很多人,有的是拉着猪去宰的,有的是去凑热闹的。辛苦劳动了一年就为了在春节的时候过一个好年。每个人脸上都是洋溢着幸福、开心的笑容。印象中杀了年猪的人家当天晚上便回请邻居帮忙把猪下水和部分内脏红烧、凉拌、炝炒……然后左邻右舍聚在一起品尝。新年的号角就此吹响。接下来便是灌香肠、熏腊肉,一个院子的人一起,真正是热热闹闹。

到了腊月二十五以后,每家每户都会开始准备年夜饭了,吃年夜饭的时候一般也会邀请邻居一起。作为小孩子最为开心的就是大人们吃年夜饭会吃很久,也不会怎么管孩子,大家就可以撒欢了。过年期间每天晚上都会有各种鞭炮声,而到了年三十的晚上会更夸张,整个天空都充满了烟火气,各种鞭炮礼花,如白昼般的黑夜也昭示着人们对来年美好的向往和祈祷。

春节,是喜庆的。

说到过年似乎有一个约定俗成的习惯——大扫除。家家户户都会将家里里里外外彻底的打扫干净,然后换上新的传单被褥,贴上年画、春联、门神,挂上红灯笼,到处一派喜气洋洋。

春节,是快乐的。

春节是没有农活要做的,即便在外打工的大人们也会回家和家人团聚。到处走亲访友,每天都可以和兄弟姐妹、小伙伴们玩耍。还有长辈们最实在的祝福——红包。春节也是幸福的。

小时候单纯的觉得过新年实在是一件幸福的是,有新衣穿,有红包拿,有好多零食可以吃。可是现在生活条件好了,新衣随时可以有,零食每天都有,零花钱比以前过年的红包还多,对于春节的期待也就渐渐消失了。搬进了新小区,大家都分散在了不同的楼里,没有串门,也没有小孩子突然丢来的鞭炮,更没有了春节特有的热闹气氛。即便是大年三十也是在十二点左右的时候会响一会儿,然后空气又会变得清冷。

不过,时代在变迁,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过春节的状态。大家日子好过了,也是一件值得开心的事。

【篇八:有趣的春节】

新年是旧一年逝去,新一年的开端。因此,人们迎接和欢庆都是很隆重的。在农村,有许多风俗,如扫房子,供灶神,贴门神和春联,还有蒸年糕等。在我们看来,杀年猪则是迎接新年的一件大事,趣事儿了。

当小船般的大木桶放在谁家门口,便标志着今天谁家要杀年猪了。于是,孩子们早早地围在大木桶周围,指指点点,叽叽喳喳地耐心地等待杀年猪的那惊心动魄的一刻。

杀猪是技术的表现,逮猪是力气活。吃饱喝足的屠夫们腆着肚子在孩子面前故意显示威风似的,只见他们“咚,咚”地迈进猪圈,打开木栅栏,肥滚滚的猪似乎有了厄运当头的预感,任凭主人如何唤它,就是不肯出来。屠夫们可是没有耐心的,一棍子擂下去,肥猪在猪圈里乱窜,如果这样猪还是不肯出来的话,那只有屠夫亲自下手了。几个强壮的屠夫进了猪圈,弯下腰,一下揪住猪的尾巴,旁边的人也不管脏不脏,都一拥而上,逮腿的抓耳的一下子就把猪按倒在地上。顿时猪的叫声和孩子们的笑声连成一片,任凭猪此时如何悲惨、凄凉地叫,也唤不起屠夫的同情心,可怜的猪看来是在劫难逃呀!

接下来便是屠夫大显身手的时候了,他们把猪使劲儿摁住在板上,但见白刀子进去,红刀子出来,大肥猪这一年的生命就结束了。屠夫们在猪蹄上部割了一个小孔,运足气,一个劲往猪身上吹气,真神了,只见气到之处,猪“胖”了起来,毛退干净了,猪一下子白胖胖的,屠夫们干得最娴熟的活就是开膛破肚,这也是孩子们最想看的。瞧,那些淘气鬼,这会儿正在那儿目不转睛,一动不动地看着,这可是一年一度才能看到屠夫们的“绝活”呀!

【篇九:年味】

年——喜庆、团圆与热闹的象征,这种热闹伴随着许多的传统与习俗,杀年猪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特征。

冬至之后,农村就开始杀年猪了。

杀猪在农村也不是什么稀奇事,可杀年猪例外。屠夫需要提前预约。万事俱备以外,就单等屠夫这第一刀了。这一道最见屠夫的功力,也是主任最为看重的,据说,第一刀顺不顺畅。血流的旺不旺,猪嚎叫声的响亮与否,皆关乎这一家就明年的运气好坏。

烧好的水一桶一桶倒进大木缸,很快的,猪就在云雾缭绕的木缸里被褪去毛,白白净净的被两根木杠架在了木缸上了。这时候屠夫就会在后蹄尖切开一个口子,把年猪吹的鼓鼓的,到这时,人们就会对这个吹气的人肃然起敬,仿佛他就是蒲松龄《聊斋志异》中杀掉狼的英雄。

猪在出缸之后,主人家会在卸猪之前放一串炮,烧一柱香,这就是年猪享有的特殊待遇。简单的仪式之后,屠夫的解猪就开始了。

屠夫拿起磨得锃亮的刀刃,刃间反射出屠夫的面容,通常是老迈成熟的。屠夫现在猪的背颈处划上一刀,这时候在场的人都要把手伸进去检测一下有几层膘,如同检验粮食的成色那般仔细认真与一派欢畅。砍肉的一组把肉割成块,前腿、后腿、猪蹄等被一一分割。处理猪下水的一组则把肠子边摘下来的水油套在板油上,像是穿上了一件质量上乘的蕾丝薄衫。

过年前煮的那锅肉,要煮猪头猪尾等,就是不能煮猪骨头,寓意为有头有尾,不煮骨头怕是有人说穷的叮当响。

年夜饭里,猪肉是当仁不让的主角。五花肉一般不会被腌制,而是加上玉米粉、红薯被做成粉蒸肉;夹入煮好的蛋清淀粉,或煮好就成了夹沙肉;猪肚、猪肝、猪蹄、猪儿提前卤好,入口脆爽,下酒最好;硬肋上的肉,肥肉多,瘦肉少,最适合上蒸笼……

冬至之后,就是小城的街头,再也听不到季节深处的那一声猪嚎。市场上玲琅满目的摊位前——“大骨,八块。纯瘦肉,要了十六!排骨,这直排,美得很!”摊主一边用磨刀器磨着刀,一边招呼,那金属摩擦的声音,让我想起,古楼下,那个被丢进破碗里的钢镚儿。

而如今,杀年猪的家庭却越来越少,人们走向了高质量的生活,年味也不知不觉的走远了。

【篇十:杀年猪】

过年的时候,我们一家人回到外婆家,准备与家人共享团年饭。

除夕一大早,我们就从城里往外婆家赶,去看外公杀年猪。

一到外公家,我马上走到猪圈旁边,看见外公他们正在拉扯着一头又大又肥的年猪。杀猪匠扯着猪尾,外公抓着猪身使出了九牛二虎之力,舅舅绑住猪腿,三外公揪着猪尾巴,眼睛瞪得大大的。

突然,猪反头一咬,把杀猪匠的烟都吓掉了。杀猪匠吃惊地叫道:“这猪仔仔真的好歪!”

大人们把那头猪五花大绑,猪惊声大叫着:“哼!哼——”大人们使尽浑身解数才把猪拉到了外面。

院坝上,猪到处乱跑,差点就逃回了猪圈。三外公说时迟那时快,一把猛抓住猪的后腿,两只手用力地往后面拉,双腿使劲往后蹬。我只听见“哎哟”一声大叫,三外公被那只猪拖到了稀泥地里,可猪也因此摔了一个大跟斗,躺在地上,四蹄朝天。

舅舅见此良机,拿起一把大弯刀,一个箭步上前,举刀往猪脖上使劲一捅,把刀拔起来,白刀进去红刀出。猪惨叫一声,鲜血像一股泉水一样冲出来,杀猪匠急忙把一个盆端到猪脖子处接鲜血。大家本都以为猪完全死掉了,可谁知,猪的一只蹄子猛地一踹,踹翻了那半盆血,窜起来又跑了两圈,倒在地上,死了。

猪死后,大人们使出吃奶的劲把猪往院坝上拖。外婆烧来一大锅开水,端给外公。外公用开水烫了猪,然后扯着猪腿,拿起瓷片,一手撑着猪,一手用瓷片来回刮动着猪皮,时不时用水冲刷着猪的身体,笑着说道:“今年的猪好肥啊!够得我们今年吃了!”

他们拿着瓷片在猪皮上来回刮着,再拿一些不知名的树叶放在水中荡一荡,然后揉搓着猪的外皮。

洗好猪后,他们说要砍猪头,我连忙大声吼道:“你们全都不要动!我走后你们再砍。”

我话音未落,就飞奔到屋里,时不时探出头,眯着眼睛,偷看一下。后来,杀猪匠开始解剖猪肉和内脏,我就不敢看了。

除夕夜,我在吃团年饭时,看着那只猪儿变成了桌上香喷喷的红烧肉,成为我的盘中餐时,我真的于心不忍啦!

热门推荐
1梦想的种子
2又见桃花源
3妈妈生二胎
4夜色温柔
5品读好书,培养正气
6妈妈真辛苦
7新学期新目标
8谁的妈妈好
9美丽的清江河畔
10美丽的农庄
11追求易逝的纯真情感
12秋天的快乐
13我的青春摆渡人
14碎片化的生活
15老师你是我心中的歌
16春游——畅游绿科秀
17包饺子
18我不为那件事后悔
19游庙湾古城
20我生活中的发现
21重拾满地红心草
22我的成长故事
23不长大该多好
24给妈妈的一封信
25梦想的翅膀
26谈放弃
27我们是一家人
28童话作文
29美丽的滨湖我的家
30做纸板手工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