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南潮的作文

【篇一:走进炮台南潮水乡】

南潮,素有“最美水乡”之称,今天我们小记者团就来到这里进行采风活动,领略南潮水乡之美。

早晨,缕缕阳光照射下来,碧如翡翠的江水银波闪闪,站在枝头的鸟儿高声歌唱,阿姨姐姐们提着一个个水桶,来到江边洗衣裳,整个村庄,宁静如诗,美如。

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去参观新建的潮式民居。一进门,我就看见一个天井,井的对面就是正厅,桌椅外观精致,边上都刻满了花鸟鱼虫,真是巧夺天工。那精妙的雕刻手法让我们赞叹不已。

接着,老师又带领我们去参观村中普通的民居。一条条走廊纵横交错,连接着许多户人家,院子里的人们有的在闲聊,有的蹲坐着干家务活,跟城市里的熙熙攘攘完全不同,这儿的人们休闲又自在。

紧接着,我们去参观了这儿最著名的“吴氏家庙”。我们了解到——南潮村是由北宋先贤吴复古所创建。我们来到的地方就是吴复古故居。吴复古故居的祠堂正面正中为凹斗门楼,大厅宽敞,恢宏大气。据老师介绍,吴复古在宋熙宁二年游登州,承好友李天章热情款待,获得12块秀色灿然的美石——“北海十二石”,吴复古将它们带回潮汕,置于“岁寒堂”中。后来大文学家苏轼还为此写了《北海十二石记》,又名《岁寒堂十二石记》。

参观完吴复古故居,我们也感觉肚子有点饿了。老师带领我们到南潮雨花斋用餐。我们在主持人的指导下端身坐正,一起恭诵供养文和感恩词:“……感恩父母养育之恩,感恩老师辛勤教导,……感恩所有付出的人。”用餐时间到了,小记者们都走到打饭处,我一看,桌上摆放的全是蔬菜,有馒头、海带、西兰花……,就连冬瓜汤里也是清一色汤水,没有半点肉,真是名副其实的素菜馆呢!

美好的时光总是过得很快,我们依依不舍地告别了水乡南潮,踏上回家的路程。

再见南潮!我心中最美的水乡!

【篇二:南潮游记】

终于等到期盼以久的小记者活动了!我们这次前往的地方是位于炮台镇政府西侧和埔仔社区接壤的南潮乡。

南潮是北宋潮州先贤吴复古所创,距今已有900多年,全村的人都是姓吴的。

南潮有许多的榕树,真不愧为榕树之乡,榕树形状千奇百怪,有的榕树像一个弯腰搒鱼的人;有的则像一把巨大的伞;有的则像是一条站立的蛇。

一路上,地上干干净净的,河水清澈见底,河两岸是整齐的大理石护拦,我惊讶地说:"这里真美呀!我印象中的农村到处都是鸡屎鸡粪,到处都是垃圾,来到这的感觉就和城市里的公园一样风景优美。"小明说:"那当然了,因为现在到处都在创文了,难道你连这个都不知道吗?"

走了许久,终于看到了期盼已久的揭阳古八景之一的"双溪明月"。

听老师说,这里水深江阔,景色迷人,每逢中秋之夜,两溪涨潮相激,当月出于桑浦山石龟之尖,影落南北河合流之处,泛舟游此,但觉天在水下,月现双影,随波跳荡,令人心旷神怡,故名"双溪明月"。清代卓伯先有诗曰:“南溪水接北溪流,影落银蟾缟夜秋,我欲弄潮吹玉笛。"据说只有在一年中只有某一个夜晚,可见河里有两轮明月。要是我能看到就好了。

看完双溪明月之后,我们又前往感恩斋听老师讲有关品德修养的课程。

老师说:做人要守信用,对待长辈们要有礼仪,要知道感恩任何对你有帮助的事物。如自己是一只乌鸦,要反哺母亲;如自己是一棵树,要感恩泥土。感恩世界,感谢所有为我们付出的人。感谢太阳给我们明亮;感谢水,粮食让我们生活!感谢大树给我们阴凉;感谢天地滋养万物;感恩农夫种植粮食;感恩父母养育之恩;感恩同学热情相助;感恩祖先传承智慧。

到了该走的时间了,我依依不舍地上了车,再最后看这饱含美好思绪和美景的南潮一眼。再见了,南潮……

【篇三:走进水乡】

星期五早晨,揭阳日报小记者俱乐部带领一群活泼可爱的小记者,走进有“水乡”之美誉的砲台南潮社区,让我们零距离感受其地方的特有文化。

我们坐着校车,踏上前往南潮之路,一路上有说有笑。每人的心里充满了期待与兴奋。过了大约三十多分钟,我们终于到达了目的地。

一下车,就有微风撞了个满怀,风里含着当地特有的“水”味道,十分清爽。放眼望去,一条江蜿蜒地伸进我们即将采访的小村子。江面水平如镜,清澈见底。

我们第一个采访是座落在小村子里的一座具有特色房子——四点金式布局的房子。我们跟随老师的脚步,参观并了解这座大房子。

刚踏进门,映入眼帘的是雕着“花中四君子”的巨型木雕,做工精细,栩栩如生。接下来是空旷的天井——天井也就是露天的地方。与天井并列的是一个厨房与一个柴草房。在老师介绍中得知,厨房也叫“八尺房”;柴草房也叫“厝手房”。天井后为大厅,两边各有一个大房。我们参观那两间大房,布局与我们刚才参观的房子相似。同时,在那座大房子后面,又有一列房间。每间房间上方都会挂着一幅幅记载民间故事的油画,别有一番趣味。老师介绍说,这些大小不一的房子又组成一种奇特布局——“四点金”——那是因为整个布局是以“金”字房子压角。我们恍然大悟,手里相机拍个不停,想记录这一民风民俗。

我们第二个采访的,是具有源长历史的庙宇——吴世家庙。它建于明朝1470年,经过岁月的洗礼,显得十分陈旧——却又给人一种古老的感觉,空中弥漫着比较低沉气息。老师说,这种庙宇坐北朝南,是典型三开二进建筑。“三开”就是指两边两个房子叫作“两开”,中间一个门叫作“一开”。“二进”就是这个庙宇被分成两大部分房子,前一座叫“一进”,后一座叫“二进”。大家都听得津津有味,连忙将其记录在自己的本子上。

“水乡”南潮社区最有特色的便是以上上述两个景点。同时,我们还亲自品尝了当地的美食——素食。虽然没有荤食,但我们依然吃得津津有味。并且,我们还能在素食中吃出一种浓浓的乡土气息以及南潮人对家乡的热爱。

通过对“水乡”南潮的采访参观,我们这群小记者感触颇大,甚至感受出了“创文”之美,了解“潮”文化。管中窥豹,体验“潮”文化之美,揭阳之美,国家之美。

【篇四:南潮社区游记】

“到啦!到啦!”一个小记者说道。咦!怎么回事?原来,今天我们这群朝气蓬勃的青少年要到南潮社区采风呢!别着急,听我慢慢讲道。

首先我们来到故典居。这是一个风景迷人的地方,听说还吸引了全国各地的不少游客呢!导游阿姨讲:故典居建于2003年,是一进一天井、一火巷一后包的格式。这里的环境特别好,这也是南潮村能成为“广东省卫生村”的原因。

接下来要参观一面壁画。虽说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却具有浓浓的文化气息。它画着:三只小鹿在一片草地上慢悠悠地吃草,有的在懒洋洋的晒太阳,有的在悠然自得的喝水。这使这里形成独特的乡土气息。

紧接着,我们去了一个叫做“吴氏家庙”的地方,听这里的工作人员说,吴氏家庙建于1470年,位于南潮村的西南面,呈七开二包的建筑结构。它的建造者以“厚德载物,生道立本”为家训。

最后,我们去了一个素食馆。在这个独特的地方我感悟到了些道理,简单地总结一下有:人要有一颗感恩的心,要感恩父母,感恩老师,感恩祖先,感恩农夫,感恩所有对我们有帮助的人和事,不论他(她)的付出大小。而且我们还要勤劳节俭。

时间过得真快呀!才游览了一上午,就要回家了,这次小记者采风很有意义,不但使我开了眼界,懂了南潮的历史和文化,还使我明白了许多道理!

热门推荐
1一缕阳光
2那一次,我读懂了那只飞鸟
3纵一刻,也千秋
4交朋友要有选择作文
5生命因你而美丽
6走路比赛
7父亲是我人生中的一盏灯
8风的自白
9三年级新学期努力目标作文
10第一次军训
11朋友你错怪了我
12“机器”人
13令人难忘的一件事
14我希望你快乐
15二十年后回故乡
16小草
17《弟子规》读后感
18我的老师二三事
19福州三坊七巷游记作文
20家的温暖
21聆听周围的声音
22破除旧经验
23我的新朋友——金丝熊
24想一想,蓝色天空的鸟儿
25感恩
26等一等
27学会坚强
28我和孙悟空过一天
29那儿,我们遇到了青春
30这也是课堂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