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走进炮台南潮水乡】
南潮,素有“最美水乡”之称,今天我们小记者团就来到这里进行采风活动,领略南潮水乡之美。
早晨,缕缕阳光照射下来,碧如翡翠的江水银波闪闪,站在枝头的鸟儿高声歌唱,阿姨姐姐们提着一个个水桶,来到江边洗衣裳,整个村庄,宁静如诗,美如。
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去参观新建的潮式民居。一进门,我就看见一个天井,井的对面就是正厅,桌椅外观精致,边上都刻满了花鸟鱼虫,真是巧夺天工。那精妙的雕刻手法让我们赞叹不已。
接着,老师又带领我们去参观村中普通的民居。一条条走廊纵横交错,连接着许多户人家,院子里的人们有的在闲聊,有的蹲坐着干家务活,跟城市里的熙熙攘攘完全不同,这儿的人们休闲又自在。
紧接着,我们去参观了这儿最著名的“吴氏家庙”。我们了解到——南潮村是由北宋先贤吴复古所创建。我们来到的地方就是吴复古故居。吴复古故居的祠堂正面正中为凹斗门楼,大厅宽敞,恢宏大气。据老师介绍,吴复古在宋熙宁二年游登州,承好友李天章热情款待,获得12块秀色灿然的美石——“北海十二石”,吴复古将它们带回潮汕,置于“岁寒堂”中。后来大文学家苏轼还为此写了《北海十二石记》,又名《岁寒堂十二石记》。
参观完吴复古故居,我们也感觉肚子有点饿了。老师带领我们到南潮雨花斋用餐。我们在主持人的指导下端身坐正,一起恭诵供养文和感恩词:“……感恩父母养育之恩,感恩老师辛勤教导,……感恩所有付出的人。”用餐时间到了,小记者们都走到打饭处,我一看,桌上摆放的全是蔬菜,有馒头、海带、西兰花……,就连冬瓜汤里也是清一色汤水,没有半点肉,真是名副其实的素菜馆呢!
美好的时光总是过得很快,我们依依不舍地告别了水乡南潮,踏上回家的路程。
再见南潮!我心中最美的水乡!
【篇二:春风沉醉的春天】
春风用它那双灵巧的纤手,穿引着如丝的雨,悄悄地织出了一张专属于春天的美图:红的是桃花,绿的是柳叶,黄的是油菜花,蓝的是河水,还有那一张张活泼可爱的孩子们的笑脸。
河边的小草从地底下悄悄地钻出来,好奇地左看右看,环视着这个美丽的世界。温暖的阳光亲吻着它,荡漾的碧波抚摸着它,小草舒服地打了个哈欠,伸了个懒腰。远远看去绿油油它们好像为河流系上了一条绿腰带。
哗哗哗,那是河水在唱歌“春江水暖鸭先知”“扑通扑通”,一只只可爱的小鸭子扑腾着翅膀,争先恐后地跃入水中,在河里快活地游来游去。河边的柳树不时地梳理它如丝的碧发,它们乘着春风的马车,在河里撩起层层涟漪。涟漪一圈圈荡漾开去,在太阳的照耀下,晃得人睁不开眼睛。
夕阳西下,远方的天空还燃烧着一片橘红色的晚霞,河上的小桥倒映在清澈的河面上,随着波浪,晃动着,闪烁着,像一座五彩缤纷的鹊桥,分外好看。
小桥的另一端,一排排民居错列排开。民居上空炊烟袅袅。远处传来了妈妈呼唤孩子吃晚饭的声音,与孩童的嬉笑声、应答声此起彼伏。
在这生机勃勃的春意里,你沉醉了吗?
【篇三:游河阳古民居】
靠着车窗,闭着双眼,感受风的豪放,随着弯曲的道路,带上愉悦的心情,我欣欣然地踏上去往河阳古民居的路途。
约二十分钟,我们到达了目的地。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幅古典诗韵的画卷,微风在我耳旁吹过,吟吟低语,似乎在诉说着画卷中的秘密。在轻风吹拂下,我们开启了探寻“秘密”之旅。
村中的一口池塘,可谓是河阳古民居极具特色的景点之一。碧绿的水,不时被落入的石子荡出道道涟漪。清澈的水中映出蓝天、白云和不时在池塘上盘旋的小鸟,岸上一副画,水中一副画。岸上的古民居是清一色的黑白相间,这倒是更富有诗画的意境。
漫步在古老小巷中,向前望去,小路寂静而深远,一路走下去,这门是最吸引我的。河阳村的门非常有特点,是古式的木门,门上条条分明的线条,是最大的特点,是复古的感觉。
当我推开这历经沧桑的门扉,苍老的“嘎吱”声在空旷的房间中显得深远悠长。走进这扇大门,一股浓厚的历史气息迎面而来。穿梭其间仿佛在古人们生活的地方游赏,让我沉醉其间。
紧接着,我们来到了马头墙,马头墙相当高,仰头望去,黑色的墙顶将湛蓝的天空巨幕一分为二,这是一道优美的弧线。黑白相间的石壁,由岁月之手打造的黑色,宛如泼墨的中国画一般,岁月精湛的手艺,令我不禁由衷赞叹。
随着脚步的变换,我们来到了八士门。相传,这里曾经走出了八位进士。这更为其增添了古典书香的色彩和韵味。细看八士门,门顶上的纹理细致得令我惊讶。条条流畅的线条,赋予了静物灵动,栩栩如生,门仿佛在与我对视,时间静止了。它似乎在告诉我师傅娴熟的技艺创造了它,给了它生命。
不愧是千年古村,身处其间,我即古人,古人即我。此时此刻,我深切地体会了其中的秘密。天色,已渐黄昏,给村落撒上了金色的、神秘的外衣。
【篇四:美丽的乡村】
国家科技创新在路上,乡村发展也与时俱进,老百姓也越活越带劲了,美丽的乡村――朱家林,在我眼中就是一幅和谐安适的画!
朱家林的花草让我大开眼界,在百草园中,我看到了荷叶傲立水中,莲子一个个不服输的样子,想与荷叶比比高。花草遍地都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有名字的,都散在路石边、田野上、小溪旁,花草还时不时地向你摇头眨眼,活像一个个小娃娃。花草中,一个庞大的家族正在开会,我趴下静静的观察了起来,蝈蝈与蚂蚱斗起了嘴,七星瓢虫们却乐开了花,都在助威着。秋风迎面而来,给了我一个“大巴掌”,顿时感觉神清气爽,格外舒适。风中混杂着各种花草的香味,如果熬出水来,应该就是全世界最香的香水了吧!百虫争鸣的声音与清风流水应和着,构成了一首交响曲。各种野花娇艳欲滴,像一个个花枝招展的小姑娘。竹子与青松静默着,像年迈的老父,是那么沉稳、祥和。
来到民居,我们才见识到了乡村发展之快,不禁为朱家林暗暗赞叹!在这个小镇上,一座座房子拔地而起,构成了蜘蛛网似的迷宫,在这里我见识到了老中医馆和老酒馆,各种药材的沉香与酒的醉香交织到了一起,让人浑身清爽。在一户普通的民居的房顶上有一把躺椅,阳光正好温和地照在那个位置。试想一下:一个人躺在躺椅上,阳光柔和地照射着,孩子们在下面嬉戏,争着、抢着买冰棍儿,该是一个怎样的画面?再往前走,有一处好地方,那里的水哗哗地流着,声音恰到好处,水里的鱼儿尽情地嬉戏着,荷叶为他们撑起了巨伞,像是顶天立地的男子汉。
我们每个人都叠了一架纸飞机,它载着我们的梦想和愿望向远方飞去,这就是我们送给朱家林的礼物……我们希望的寄托。难道不需要还礼吗?其实早就还了,秋风给我的“大巴掌”、花草给我的色盘、小溪流水送我的曲子,都是朱家林送给我的最珍贵的礼物,绝无仅有的一份礼物。
朱家林,我眼中的最美乡村,仅有的,仅有的……
【篇五:描写苏州的作文】
“君到姑苏间,人家皆枕河。故宫闲地少,水巷小桥多。”我只愿吟诵着这首别有韵味的小诗,悠闲地漫步在那山水画般的拙政园。
据说这极具苏州特色的拙政园始建于明正德初年,也是中国四大名园之一。
一踏入这座林园,青石铺地,草色入帘。穿过古香古色的园门,屹立在眼前的是一座座亭台楼阁,随意走进一间,墙上挂着一幅幅飘逸潇洒的字帖,这全是“江南才子”唐伯虎的作品。到此能一赏他的作品,吾不胜荣幸。那经他之手的书法,无一不行云流水,落笔如云烟。
我闲亭信步地走到“与谁同坐轩”,简单的构造透露出古代的味道。只依惜记得轩内窗洞旁挂着诗句“江山如有待,花柳自无私。”我只想与有缘之人共赏自然之美,领略姑苏之味。
不仅苏州园林如此,民居更是别有风味,青石黛瓦的老房子,房顶两侧如宫殿般高高翘起,任谁看了都会感叹着姑苏之美。这些民居大多临河而建,屋前繁花似锦,花灯紧簇,处处透着繁华的景象,所到者心上应该都赞不绝口,使我想起一句话:“这是苏州,人间天上无双不二的苏州,中国的苏州。”
我亲眼所见的不仅仅是姑苏的特色民居与名胜古迹,而是中国一代代传承下来的古韵古香与精神面貌!
【篇六:云南之旅】
坐飞机
放暑假了我最开心了!
八月十九号!这个日子我早就盼望了!因为我们一家人要去云南玩!我们从唐山汽车站做大巴去天津机场,然后直飞昆明!
这是我大哥,我最喜欢的大哥!长的也比较帅吧!可以陪我干任何事情!
到了天津机场!
我是第一次做大飞机,期盼着登机。
过安检了!要把身上一切的东西都放在安检框里!然后在扫描身体的每个部位!安检员姐姐特别细心!连我兜里装的一条小绳都不会放过!可见犯罪分子更不能逃脱了!
安检正常通过了!
原来机票跟火车票不一样!上面都是英文!我要仔细阅读!
就要上飞机了!心里还有点小紧张!
飞机的窗子也跟火车的不一样!好小哦!飞机上有美丽的空姐!还有干净的环境!
在飞机起飞的一瞬间,心里有点害怕!爸爸告诉我,没事别怕,这很正常!
晚餐也是在飞机上吃,是最爱吃的鱼肉米饭!因为我平时吃饭不挑食!
飞机飞行了三个多小时我一点睡意没有,看着脚下的地球跟科幻电影里的画面一模一样,夜里十一点半我们安全的落在昆明最大的机场《长水机场》!昆明是个四季如春的,鲜花满地的春城!
石林
入住在昆明五星级酒店(恒盛大酒店!)这里的环境特别好!
躺在舒服的大床上!我马上就进入了梦乡!
早晨七点我就自然醒了,妈妈告诉我,早餐是西餐!这也是我最喜欢的!可能我天生就是吃货吧!
吃完早餐我们就开始了第一天的行程(石林)!听说石林!怪石嶙峋是中国的5A风景区!
石林位于亚热带高原地区。素有“天下第一奇观”的美称。我必须在这里留个纪念啊!
这个景区是一座名副其实的由岩石组成的“森林”早在3亿年前还是一片泽国经过漫长的地址演变,中于成为现今极为珍贵的地址遗迹。
穿行其间,但见怪石林立,突兀峥嵘,姿态各异。壁峰之间,翠蔓挂石,金竹挺秀,山花香溢,灵禽和鸣,一派生机盎然。
我身后这一片美景,让我流连忘返!
晚上我们吃了四季不败的山珍——野生菌火锅!美美的洗了个热水澡!明天准备去美丽的大理丽江!
丽江
早上六点起床离开楚雄我们前往美丽向往的大理丽江!路上的建筑和美景映入我的眼帘!
大理丽江最有特色的就是白族民居,大理古城,和世界文明的洱海。
白族民居顾名思义,也就是那里的人们都很崇尚白色,所以那里的房屋主色调全部都是白色。白族传统人居文化是受到汉族建筑文化,影响最深的少数民族之一,也是云南少数民族民族中建筑文化发展最完善最发达的民居文化。当地的生活节奏很慢,阳光明媚,温度也十分适宜,看看古建筑,非常的惬意。
这里是大理古城,它位于风光秀丽的苍山脚下,是古代南诏国和大理国的都城。也是外国友人向往的地方,这里各色的咖啡店众多,中西风味餐厅、珠宝店、古董店、扎染店、扑面林丽两侧,琳琅满目,目不暇接,也称为中外有名的洋人街。
茶,也是大理的传统文化!
我必须要品尝一下这里最有名的普洱茶!
环游洱海,吹吹海风,抬头看天空清澈又美丽,朵朵飘移的白云就像一团团棉花糖,在晴朗的天空下,把蓝天和白云拥入怀里,美不胜收!
月亮谷是整个玉龙雪山唯一最漂亮的景色了!湖水是那么的静,是那么的蓝!因为玉龙雪山中含有硫酸铜。随高山融水流到蓝月谷。硫酸铜遇水后变蓝色的。蓝月谷的水。听说只要是在晴天时。水的颜色是蓝色的。而且山谷呈月牙形。远看就象一轮蓝色的月亮镶嵌在玉龙雪山脚下。所以名叫蓝月谷。
这是丽江古城!是不是特别美!呆在这里我真的都不想回家了!
云南大理丽江的美景说上三天三夜也说不完!讲不完!
玉龙雪山的壮观,白族人民的信仰,蚁族的婚俗,昆明的火锅,丽江的民族文化以及茶马古道的历史文化!都是我从未见过!听过的!感觉又学了好多在家里学不到的东西!
我们中国地大物博!在世界上都是数一数二的!在我心中我们大中国真是最强大的国家!
【篇七:古山重半日游】
古山重是个小村庄,位于长泰县,在集美区旁边。因为约好五一一家去日月谷泡温泉,泡温泉当然适合下午去,早上没地方去,于是就有了这古山重半日游。
一早,爸爸开着车,载着我们一家人上路了。一路上听着歌单里的歌边聊着天,不一会就到了。古山重围绕在重重山林中,颇有一种仙境的感觉。但是疫情期间,没有什么游客,顿时觉得十分的清爽宜人。
买票进去,首先开车到千年古樟。据说这树是这个村子的镇村之宝,有上千年的岁数。树的枝干千疮百孔,却枝繁叶茂,站在树下乘凉,是极其愉快的事。乡下究竟环境好,这里山美水美天美。且不说水有多清澈,天是实实在在的蓝,树也是真真实实的绿,随便一拍都适合发圈。
接着是水云间,这个地方想必很多人都有所耳闻。水云间只不过是一条较宽的河道,上面是一排斜着长的树。据描述,从水云间的后边看去,就是天水合一的景象。因为河水极清,倒影就十分清晰,所以称为水云间。但是当真的到那时,水云间的现状让我大吃一惊。这里现在已经缺乏治理,跟图片上完全不一样。河道都堵塞了,水也没有那么清澈。希望将来水云间能通过治理恢复原本的样子吧。
这趟古山重旅游最让我惊艳的还是古民居。一走进去,全是鹅卵石。绕了古民居一圈,围墙里民房都是土木结构,墙壁是鹅卵石砌成的,人行道、井院也均采用鹅卵石铺成。整个村落鹅卵石小道错综复杂、四通八达。如今居住在此的人已不多,很多人搬迁新居,唯有几位老人舍不得离开,仍起居于此。走在鹅卵石铺成的人行道上,竟感觉不到一点炎热,反倒还很凉快。我很喜欢这里的建筑,惊艳中带着朴素,展现了当地居民最真实的那一面。
总的来说,古山重不适合长时间旅行,但适合闲暇时间散散心,吹吹风。
【篇八:家乡的民居】
正所谓“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每个地方的建筑都有不同的形状特点,如客家的土楼,傣家的竹楼,北京的四合院……我的家乡在福建泉州惠安,那里石头房最为特别的。
泉州是地靠海边的侨乡,如果你走进乡村,会看到一座座富有特色的石头房子。一块块长方体的大石头,有规律的搭放石头,看起来是那么稳健、大气、结实。虽然摸起来有一点凹凸不平,但却给人很强烈的年代沧桑感,别有一番韵味。
我问过妈妈:“为什么我们这边的老房子大部分都是用石头来建的呢?”妈妈说:“我们这里,地靠海边,石头很多,不用花钱来买石头,就地取材方便。你看,村落的周围只有一两座光秃秃的高山,树木却不多。另外,我们这里常年有海风,比较潮湿,如果多用木头来建房子,一下雨房子里就有许多的白蚁。如果用砖头来做房子,要到很远的地方去买砖块,价格就会很贵,许多人家买不起,并且砖头房子,如果墙中的一个部分掉了,整个房子就会倒塌掉。但石头房子垒的时候相对独立,比较坚固、耐用,不容易倒塌。所以大家都建石头房。”
妈妈还说,以前,家乡的人很团结,要是谁家要建房子,彼此都会互相帮忙,不用花钱叫村外的人来帮我们建,所以,这里的石头房是大家合力建造的,每一座都承载着浓浓的乡情!
这里房子建造的时候,比较特别的一点是:地底下会挖六个洞作为地基的主力。若是来地震了,房子牢固不牢固就靠这六个洞来支撑、保护了,这“六六”是个吉祥数字,代表“天神”可以让这一家老小可以和和睦睦、六六大顺地过着好日子。石头房的墙壁是用石头一层一层搭上去的。屋顶用的石头较长,一般有80公分宽,用水泥拼接成的,但是屋顶不会全部用石头全铺满,是会留一个“天井”,可以从“天井”那个洞口来采光,如果要建第二层,这个洞可以扩建成一个楼梯口,也可以在楼顶装一个水塔。家乡的石头房,每家的大门上还会刻着自己家的字号,像我们家大门上就有“颖川衍派”几个大字。
除了外墙,窗户也很特别,栏杆也是用石头加工成棱柱体,再做两扇小窗门。房子的大门两根大柱子也是用石头立起来的,虽然石头的表面没有精心的打磨,也没用瓷砖贴上去的,但看起来一样一样像“凯旋门”般壮观。大门上还有丰富的石雕,刻着一些如龙凤呈祥,花鸟虫鱼等图案。这些图案在家乡代表着吉祥如意,合家幸福的含义。石雕在惠安是非常著名的一大艺术,这些雕像经过精雕细琢的,使整个大门的观感显得美不胜收!
近些年,经济发展了,大家富裕了,有些人觉得石头房粗糙不够美观,许多人家拆了石头房建砖头房子,看到曾经历经风风雨的石头房陆续被拆了,我觉得挺可惜的。家乡的这些石头房上洒下了多少前代人的智慧和汗水,石头上面的微雕细状凝聚了多少人的智慧,真希望有部分的石头房可以保留下来,因为这是我们泉州的一种建筑特色呀。
【篇九:风格各异的民居】
俗话说:“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各民族的住心也是风格各异的。
由于我们所处的地理、气候条件、经济生活条件较好,而且我们这个国家又是一个人口大国,所以修建一般都是三层小楼。
引入眼帘的这些楼房,个个外观也和别的民族大小相同。我们这个地方大多都是用砖头整齐的砌成的,这样即美观又简单。从那平坦的院坝走到堂屋,最打眼的是摆放着一张方形或圆型的桌子和沙发、椅子和电视机、饮水机这些家用设备,这样更便于接待客人。从堂屋往左边,这间屋子大多都是用来堆放粮食和农用工具的,穿过堂屋就是厨房,厨房在堂屋较后面一面,通过厨房往右边走几步,就到厕所了,这厕所比咸房还要空洞,这就为什么呢?因为这不简单保只是厕所,这里还是喂养牲口的场圈,所以与厨房相比较宽敞。再从堂屋往右走,这就是里屋了,穿过里屋,就到了堆放酸菜的菜坛屋,这里泡有多年的菜菜,这里不仅仅堆放着各种酸菜的坛,还堆放着珍藏的好东西,有酒类,补药和各种好吃的,所以这里是最好的地方。从一楼慢慢走到二楼,这二楼便是卧室了,卧室一般都根据家中的人数来布置,人数少的在二间左右,人数多的在四间左右,卧室外边的围墙是必不可少的,因为这既是为了保证人的安全又是为了美观,可以种养花草,穿过那卧室,又来到顶楼——三楼了,三楼最空旷了,因为它平时都没有起到什么作用,只是在农忙的时候被人重视,这时能在这儿晾晒粮食,在这年过节时它的作用也挺大的,在人多时可以在那里摆上几桌。
我国蒙古族人民就和我们的民居不一样,因为蒙古族人民生活的地理、气候不相同,再加上大多数的人都是以养牧为生,所以他们的房屋也是简单的一个账篷,这些账篷冬暖夏凉,拆迁也是方便,小羊们没草吃了可以快速、随时随地搬迁到另一个地方去。
各具特色的住房,风格各异的民居,时时处处张显中华的风采。难道这不是“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
【篇十:外公的幸福生活】
走到阳台,靠上摇椅,泡上一壶茶,呷上一口,看着窗外小区的美景,外公很享受的说:“回想以前住小矮房的日子,哪里能想到现在会住得这么舒服。”“一间屋子一张床,一家三口挤一间房”,曾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大部分城市居民生活条件的真实写照。
外公一生住过三个房子,顾家巷的平房,灶东东巷的两层小楼,还有现在的大三居。这三个房子见证了外公的一生,也见证了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进步。有幸的是老房子在经历了三期城改和多次拆迁仍然保留在那。它是一个时代的缩影,也承载力外公儿时和青年时的记忆。
周末,爸爸妈妈带我一起去寻找了这段记忆。
走过丁公桥口就到了顾家巷,在这里依稀能看到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老东台城民居的影子。青石板路只有两米左右宽,青砖小瓦房诉说着时代的印记,这仿佛是被人们遗忘的角落,又仿佛是刻意保护的历史。外公的老房子就隐藏在这片不算古老的民居里。房子不大只有三四十平,一间卧室,一间客厅(其实也算不上客厅,因为除了睡觉,其他的做饭,吃饭,会客都在这里)。打开锈蚀的门锁,弓着腰走进房屋,抬头还能看到一张破旧的毛主席画像,屋子的边角上只有一张破旧的小“四仙桌”和几张破旧的小矮凳,这就是房间里的所有家具。房子的窗户也很小,每个窗户上只有四块小小的玻璃,如果关上大门就感觉特别的昏暗。墙壁已经斑斑驳驳,房门也已经损坏。所有的一切仿佛诉说着年代的久远。看到这里我仿佛看到外公年轻时一家人挤在小房子里忙碌的情景,依稀听到对家说的话、闻到邻家饭菜的香味。
灶东东巷的小楼是上世纪80年代,在妈妈4岁时外公建的。房子不大,虽然只有90多平,这也算实现了当时“楼上楼下,电灯电话”的小康生活了。外公告诉我,搬进新家的时候别他们特别兴奋,一家人还特意备了大鱼大肉、鞭炮蜡烛好好庆祝了一番。这里是妈妈长大的地方,所以看到这个两层小楼我也感觉特别亲切,在这里我好像看到了妈妈小时候在门口戏耍的场景。
现在,一家人住在商品房里,宽敞明亮,家电齐全,网络发达,外公也紧跟时代的步伐,用上了智能手机,每天在家也会刷刷朋友圈,看看新闻。没事的时候还会和远在异乡的老战友视频聊个天。连看电视也喜欢看网络电视了。用外公的话说:现在的生活是越来越好了,物质越来越丰富了,房子越住越大了,眼界也越来越宽了……老房子也很少去了,只是留在记忆中。这不,外公又戴上老花镜,伴着茶香,吹着空调,坐在阳台的躺椅上享受起了他的智能生活。
回看外公当年的栖身之所,也只能遮风挡雨罢了。如今新台城也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更多的家庭告别了低矮破旧、设施简陋的住房,迁入了宽敞明亮、设施齐全的新居。而我也对未来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环境充满了憧憬和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