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回乡】
微风拂过,新长出的柳条在风中飘,山上的桃花朵朵迎春开,寺庙檐上的风铃叮当响,阳光温和地照在脸上,我早已斑白的须发变成了金色。
这是我离乡后看到的第五十个春天。我贺知章已经离乡五十年了。工作繁忙中思念家乡,可抽不出空来,只好一直等待时机,这一等便是五十年啊!想当年我书生意气、翩翩少年,如今已须发稀疏成了老叟。
那些还未上学堂的孩子们正在放纸鸢,一个没拿住,纸鸢就飞上了天。“季真啊季真,你也该回家了。”我抚摸着紫红色的官服自言自语。纸鸢是属于天空的,我也一样。
朝廷给了我一大笔钱来安享晚年,于是我舒舒服服地风风光光地回乡了。那唯一一条通向村子的小道依旧泥泞,依旧有一群学生背着书箱向百里之外求学。我一定要办一所学堂给穷孩子上。
那些与我一起寒窗苦读十年的同伴还在吗?门口那棵老松柏还常青吗?大家还记得这里出过一个状元叫贺知章吗?……
我颤颤巍巍地下了车,杵着拐杖由随从执着蹒跚地往前走。一切都是那么的熟悉,往事涌上心头,恍如昨日。
一群稚龄儿童笑着向我跑来,他们歪着脑袋疑惑地看着我,“村长说过见到客人要问好。”一个扎着羊角辫的小姑娘正色说道。那些小孩子便整齐地向我问好,围着我,搀扶着我向村里走去。
“老爷爷,您从哪里来?是要找人吗?”
“我爷爷是村长,我带您去见他吧。”
“老爷爷,赶明儿我带您去登萧山。”
“我跟您说,我家做的牛皮糖最好吃……”
那群孩子不知道我是谁,只当我是客人,他们带着我去登萧山,活蹦乱跳地走在前头,我开心地跟在他们后头。太阳渐渐落下,我的影子渐短,变得与他们一般大小。
“快来看!这里有天牛啊!”“在哪儿!在哪了!”
一切都像小时候那样美好,足矣。
【篇二:我的发现】
就在那天晚上,晚饭过后,爸爸就把我揪到外边,来了一次夜里散步,没想到居然能够让我们抓到了三只会唱歌的小蛐蛐。
抓到了这三只会唱歌的小蛐蛐,我心里满是高兴。我们很快就散完了步,领略了夜色的美景后,就急匆匆地赶回了家。一回到家,我就急忙地想着与小蛐蛐们玩。爸爸的一句话提醒了我,他说:"这里边有一雄两雌。"听了这句话后,我感到有点疑惑。于是就好奇的问爸爸:"爸爸,你咋知道的呢!"爸爸没有直接把答案告诉我,而是让我通过观察来判雄雌。为了理清那只是雄,那只是雌,我只好认真地观察,希望能够从中了解它们的特点。
经过我几天连夜的观察。我终于得出了结论。于是我就连忙跑去告诉爸爸,爸爸听了后也肯定了我的发现。这三只小蛐蛐的特点很特别:它们的身体是黑色与褐色的,在它们的肚皮和两条大腿上有略白的条纹。它们的角很小,像三角形,在它们的头上顶着两根须发,又细又长,显得极为调皮可爱。它们那对又黑又大的眼睛,虽然显得不灵敏,但却有一种眼前一亮的感觉。它们不靠视觉认路,必须靠它们头上那两条又长又细的须发去感觉前方的道路。这三只小蛐蛐总是爱动来动去,让我难以观察它们的嘴,所以就了解不到它们嘴巴的结构特点。在它们的肩膀上还长着一对纱布似的翅膀。它们唱歌时就可以张开翅膀到处乱飞,同时也发出悦耳动听的蛐蛐鸣叫声。
平日里的三只小蛐蛐,总是爱睡懒觉,当它们睡醒时,它们就会唱起歌来,一整天都在唱个不停,它们那悠扬的歌声绝对不会让你感到厌恶,反而越听越舒畅,越听越动听,仿佛是带你进睡的摇篮曲。
从蛐蛐中,我发现了它的身体结构的特点,也让我明白了观察的重要性,只要你用心去留意一件事物,那便能够发现其中的奥秘,让你领会多一番的知识。
【篇三:秋思】
秋天即将来临,茫茫的大漠黄沙肆虐,迎着狂风漫天飞舞,乱人心神。山峦连绵起伏,好似将士们和我的内心,壮怀激烈,跌宕起伏。夕阳西下,鲜血般的晚霞染红了天际,染红了大地,也即将染红透城门。
坐阵边塞,我不经思绪万千。遥想当年,当我得知自己的身世后,日夜苦读,临窗数载,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在1015年,考中了进士,入朝为官。从此,开始了明争暗斗的官场生活,朝堂上,文武百官的勾心斗角使我疲倦不堪。渐渐,推广的新政使王公贵族的利益倍减。最终,我被发配边塞,与大漠为伍,与黄沙作伴,接连不断的战乱使民不聊生,流落他乡。正因此,这一切都点燃我的斗志,决心将西夏赶出宋界。可宋军一次次的失败总是出乎我所料,宋难道是真的敌不过西夏吗?
我远望一览无余的大漠,不免增添了几分凄凉。大雁忍受不住严寒,飞向南方,可我也能像大雁那样经历了这几次失败就退缩吗?又将是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大雁在天边划出了最后一道美丽的弧线,一切都是那么美好,看似宁静,可现实却如此残酷,真不知道还有多少个腥风血雨的日夜!
却看当下,将士们日夜难眠,生怕敌军的号角打破了夜晚的宁静。将士们为操持军事,须发都花白了。战士们久居边塞,不知在背后流下了多少伤心的泪水。我望着那轮皓月,痛饮最后一滴浊酒。我不禁掩面沉思:天亮了之后又将发生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