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心灵的底片】
高中生活就像折子戏,每一出都有不同的场景、不同的故事。未演的,在命运的剧本上,演完的,在记忆的底片里……
我的高中生活很平凡,平淡得以致我没有精彩的故事可写。生活不一定要波澜不断,不一定要把每一次的困境当成人生的挫折,来谱写看似坚强的人生。我只知我的高中生活不像破茧化蝶般痛苦与绚丽,我的感情亦不那么丰富与细腻,但我可以平淡地向遭遇不幸的人献出爱心,然后没心没肺地自己成长,过着静美的高中生活。
每天,似乎千篇一律:早自习、上课、午饭、上课、晚饭、晚自习。一天的活动基本上维持着稳定性,成天与紧张的学习和清淡的饭菜、还有同学之间的说笑为伴。偶尔,我们也谈论路遥《人生》中的高加林,也谈论王蒙的意识流,也谈论张贤亮的《男人的一半是女人》,也谈论全国年度短篇小说奖,也谈论关于当代文学潮流,尽管明白自己只是沧海中的一粟。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正是为了这点点滴滴的朝夕,我每天奔走在学校与家之间,往返于简单的两点一线中,却并不觉得单调。每天,我既上书山,又下题海,这种感受虽有些苦涩,但苦过之后,又有了淡淡的甘甜。于是,我学会不再抱怨作业太多、觉不够睡,而是心无旁骛,全力朝着自己的目标奋进。
在很多人看来,高中定是辛苦的,我们必须放下太多,只为了心底那份梦想。但在我看来,没有经历过高中的人生是遗憾的,那些很多人在一起为了梦想奋斗的日子、那些携手并进互相鼓励的日子,都值得我深藏心底,回忆一生。
有人说,高中生活最平凡,但往往令人更加向往。原来,高中真的能将尖利的锋角磨圆。不管你曾经是多么气盛,多么自我,终究会改变自己,适应高中生活。可能,正是这种别无选择的选择,让每个经历了高中生活的人都有了成熟的感觉。
我思考着,有了这个年龄不该有的沉默。阳光正盛,映在光滑的大理石板上,愈加刺眼……而我最喜欢下雨的天空,也喜欢雨滴打在衣服上的声音,喜欢看着嬉戏的雨珠儿汇成一条弯弯的小河,它在描绘着一幅叫高中生活的美丽图画。
高中生活就像折子戏,我时常回放每一个场景,都留在心灵的底片里。
【篇二:心因自我而重生】
有了坚定的志向,才能潇洒地满足于‘单食瓢饮’的艰苦环境;有了广博的才智,才能潇洒的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有了过人的胆识,才能潇洒的力挽狂澜。我眼中的潇洒,绝不是旦夕就可以成就的,它是需要岁月的积淀方可形成的美酒,它是需要沙石磨琢才可以磨圆的珍珠,那一份纯美和圆润是永远建立在漫长甚至痛苦的基础上的。
不要因为看不到路的尽头而回头,不要因为一路上的困难而退缩,不要因为一次次的失败而畏惧。失败并不可怕,害怕失败的心才可怕。逃避是没有任何用处的,因为没有人会代替你成熟,这些是你必须经历的。你始终要学会如何放好自己的位置,如何努力,如何跌倒再爬起来。如果你就是你,何必在乎别人把你看做成什么,只要你问心无愧。
流行一时的美国梦,多少背后的汗水,多少无言的努力,成功的喜悦,失败的失望。说美国梦美好可望不可及,奋斗并不一定能达到。那么中国梦则需要踏踏实实,坚持自己,拥有自我。有目共睹,中国从落后受凌辱到现在的成就,以前的甘于现状,以前的懦弱让中国沉于“我们没有能力”的状态。打破之后,中国梦由我们共同创造。
没有罗盘的风帆,只能四处流浪。没有自我,没有梦想,没有坚持,注定失败,你永远找不到你存在的意义。人生的路,有沙砾坑洼,有荆棘风雨,人生的路,没有风标,没有车辙,没有尽头,但不能没有自己的方向,当你有了方向,你就不该轻言放弃,一路上的磨难可想而知,但不能成为你放弃的理由。只因为有了这些,人生才会更加丰富多彩,没遭遇一次困难,就会增加一份勇气,就会超越一次自我磨难给与人不屈的灵魂,你要感谢他。
心来自于自我,心因自我而重生。
【篇三:只是因为还年少】
只是因为好年少,所以才会懂得欣赏时光,珍惜每一分,每一秒。时光若丝织的绸缎,一不小心就会从手中滑落,只留下丝丝凉意,让人寒彻心底。
品一口茶,捧一本书,享受阳光的沐浴,这便是莫名的安逸。这并不是在挥霍青春,而是在这时光里,洗濯心中的浮躁,忘却身体的烦扰。留下的,是沁人心脾的茶香与暖暖的感受。
只是因为还年少,所以才会被时光磨圆,便知晓所谓的“处世之道”。
一句句俗话被模仿,被实践。“年少不轻狂,老来怎么能狂!”不知是被谁说起,却是被模仿了不少,于是乎,年少的人啊!总是这般的冲动,怀着与世不同的目标,操着与众不同的德行,怀着年少轻狂的激情,一步步的向前走。走着走着,猛然看见,那个伤痕累累的少年。于是,便收起芒刺,渐渐地,懂得了,安之若素,处之泰然。慢慢的接受阳光的沐浴,使所有的伤痕在这阳光中慢慢的痊愈。
只是因为还年少,所以才会回顾慢慢长河中的少年,看到了那些被时光射影的背影,或虚,或实,虚实相加,渐渐地,也不知是虚还是实。伤痕也便不知去向了。
年少的人啊,不知是否还记得那些时光,茶在杯中浮浮沉沉,人在时光中越走越稳。
【篇四:似水常青流年】
年青,莫过于浪花几朵,在潺潺岁月之流中尚新颖。
年青或许是名词,须倒置为“青年”,那样仿佛又把它说的有些苍茫;或许是形容词,形容生命最鲜壮的时期,可那鲜壮也不一定。所以开始恹恹于定义。可说到底也要赋予它一个论点的身份,就又开始寻思。“年青”,在说着一群生命,单从时间论他们或许活的不够久,或稍久但仍有活力。不一定是鲜壮的,充满了未知,所以享有做到一切的可能。这样又成了动词。
“年青”包含年轻。年少轻狂,或轻盈或轻浮。眼里没有所谓的“重”。掺杂了些放荡与随性。“年轻”可以肆意飘荡,因为心朝着自由,像片叶,不把太多事物看得重要,不必努力便可完成一次飞翔。
或许也包含年清,经不起玷污,有脆弱但纯真高洁的权力,很透明,有时不会被注意。但始终是一股反光的清流,明亮而澄澈。有多少个年青人抛弃了这种权力,不再淳朴,答案确乎是“大多数”。这种特质的稀缺在一步步走向极端,不过在年幼者身上藏匿着许多,可惜不是年青。
抑或年倾?倾注心力、精力、脑力和劳力,奔着一个谜一般的目标。可能有的已经找到了所谓爱情并心力交瘁,有的在为梦想拼搏,可悲的还是易屈服地被教唆了过多的灵魂,朝前辈给的目标跋涉,失去了自我。这样的人实在值得哀叹,可能是活的最久的,活成了一架像样的机器。
年卿,第三个生造的词,我愿意赋予它一种意味,暗示着有条不紊、干净利落、强大而不张狂,可能染上了奉承之气,但终能为国,或为人所用。其中当然有无奈,生活单调刻板,不过听从差遣,但愿自己也能有所作为。
年青太复杂,我疲于研究。但我誓死捍卫它与生俱来的不确定性。这段人生完全由自己决定,是否被影响终究取决于自己。
年青绝对容不得小觑,让我们封住那些以年龄作为评判标准者的口,可以大放光彩,可以在默默中蓄势待发、潜滋暗长,可以标新立异,可以循规蹈矩。不若小孩子那般稚气天真,不若老者那般知足又沧桑,当然要把握当下,但这不一定意味着得及时行乐,这意味着要活出自己。年轻、年倾、年清还是年卿,说到底这些略显荒谬的字眼都算一种年青。
趁命运的骰子是随机的,赶紧在岁月把你的磨圆前闯出个作为吧。——同龄人之拙见。
【篇五:力量】
力量在梅花眼中,是在寒冬腊月,盛开出一缕缕红色的“太阳”。力量在竹子眼中,是在石缝中,绽放出一簇簇生命的色彩。力量在小草眼中,是在深沉的泥土中,探出那饱含希望的芽火。力量是在“世界屋脊”上俯视平坦世界的欢乐……力量无处不在,只要用心寻找,它总在你身边。
这是一个贝壳的故事。有一天,一粒石子被大海的冲击滚入了贝壳的口中。那时,贝壳正在呼呼大睡呢!当它醒来时,已是傍晚了,那彩霞簇拥在太阳前,无比绚烂。贝壳望着这梦幻般的景象,它感到口里有一颗石子,特别难受,便想尽办法把它弄出来。最后,小石子没有出来,贝壳也似乎绝望了。但它仍对自己说:“只要把石子磨圆了,就不痛了吧!”
在把石子磨圆的过程中,贝壳可吃了不少苦。在白天,贝壳坚持着,尽管那些坚硬的棱角磨砺着它。在夜里,贝壳该睡觉了吧!不,它没有!它仍坚持着,让石头让它在那柔软的舌头上,划过一道道深深的沟涧,尽管血液在口中不断地流淌。
在夜深人静时,仿佛有个力量在激励它。在海鸥鸣叫之时,它在望着口中的血液,如同丝绸一样,缓缓散开。
坚持总不会让人失望,那宝珍散发的光芒,足以让所罗门王所大跌眼镜。
力量是一种信念,在心中流淌,力量是一种坚持,在灾难之中,扛起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