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奇风的作文

【篇一:素材】

如同奇风秀景,有转折的人生才是精彩的。转折带给人的不仅仅是生活状态的改变,更有对意志、生命力和对真理认知的考验。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就是由无数个转折谱写的。中华五千年的多少英魂,就是由无数转折造就的。

司马迁握着那杆沉甸甸的铁笔走来。他那依然矫健的身姿,依然从容的步履,丝毫没有带着对那次人生转折的沧桑与苦痛,他轻轻耳语:“是转折赐予了我勇气。”有些惊讶,那种肉体的折磨和精神的屈辱竞没能在他身上留下一点痕迹?不,留下了,留下了灿烂辉煌的第一部记传体通史我明白了,如若没有转折,司马迁恐怕还不知道自己修史的决心竟有如此之大,是转折赐予了他执着。转折是如此神奇。

孔明轻摇羽毛扇翩然而出。他的眼神有些许凄凉又有些许期望。那三顾草庐后的出山究竟是对是错,给他到底留下了什么?先生喃喃自语:“转折,赋予了我真正的价值。”难道不是?如若没有那次最重大的决定,中国历史上恐怕留不下一位南阳隐士的名字,也会遗失那许多扣人心弦、惊心动魂。转折,给了孔明价值,也给了历史光彩。

【篇二:懂你】

以前的我,对书,似乎有种“饥不择食”的感觉。每每都狼吞虎咽。大多数书,我至多只看两遍,总学不会细细品味,精心推敲。以至于心中总有一团迷雾缠绕,很是迷茫。

今年刚入春时,天气渐渐回暖,妈妈就在网上给我买了十来本书。有书看,自然是高兴的,还带了几分迫不及待。书到了却发现都是不感兴趣的“四书五经”,甚是乏味。不料底下还有两本《布鲁克林有棵树》和《奇风岁月》,看着,就有趣些。

书很快看完了,内容也挺打动人心,但我依旧把它们扔在了一边。直到一个午后,闲来无事,只好又捧起那两本书读。但这次读下来,我却又有了更多的收获,发现了初读时不曾有的体会,陌生的妙句也突然出现,就好像文字是有生命的,在不断地排列组成新的句子。我突然明白了“温故而知新”中包含的意义了。

不由自主地,我又在多个这样的午后,捧起了它们。书中,布鲁克林的美国人的艰苦生活跃然纸上,治安的混乱,社会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的丑陋,让我不禁心疼起了弗兰西。科里和爸爸一次让人“惊悚”的经历,困扰着汤姆,更是唤醒了科里的勇敢与热血,而写作,成就了他的一生。科里的探险精神和人心的险恶我也了然于心。

岁月流转,我拥有它们已将近半年。书已不新,但被我翻阅了十几次后却不显破旧。而那些书,那些曾经被我冷落的“四书五经”也被我重新捧起,尝试倒背如流,尝试烂熟于心。

我开始懂书,懂得了藏匿在文字中的美丽。好的文字,是鲜活的,且能带动你的心,你的灵魂低吟浅唱。

【篇三:了不起的巴蜀文化】

从西汉张骞开辟丝绸之路到现在中国一带一路的伟大创举,中国人民的智慧成果世代不息地与世界人民共享着。长江流域的文明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绚烂多姿的巴蜀文化是长江流域文明的源头。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一方人创造一方文化。号称天府之国的四川,四季分明,降水丰沛,沃野千里,物产丰富。在这肥沃的土地上,名人巨匠灿若星辰。

《三国演义》中有这么一句话——“乃孔明未出茅庐,已知三分天下,真万古之人不及也!”孔明就是三国时期蜀汉杰出的丞相及政治家、军事家、战略家、散文家、外交家诸葛亮。刘备三顾茅庐时,诸葛亮年仅27岁,著名的《隆中对》彰显了诸葛亮的雄才大略。刘备嘱托后事与诸葛亮说“君才十倍于曹丕,必能安国,终成大事。若嗣子可辅,则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诸葛亮忙哭道:“臣必竭心尽力相辅,效忠贞之节,死而后已!”诸葛亮为国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成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智慧之星。

四川女子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一位女皇,她“政启开元,治宏贞观”,使唐朝稳步发展。武则天在一定意义上改变了中国封建思想中女子不如男的看法,印证了巾帼不让须眉的佳话。

诗仙李白的“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诗圣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苏东坡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等都出自巴蜀大地。

巴蜀大地不仅名流辈出,还有很多奇风异彩。闻名于世的川剧,高腔曲牌丰富,唱腔美妙动人,变脸艺术高超绝妙;蜀锦色调艳丽,花型饱满,工艺精美;川菜麻辣鲜香著称,巴蜀大地的奇风异彩举不胜举,让许多游客流连忘返。

巴蜀文化源远流长,雄厚精深,灿烂多姿,是中华大地一颗璀璨的明珠。

【篇四:我在传统美德的润泽下成长】

人们常常提起美这个字,可何为美?杨柳依依是一种美,宝马香车是一种美,忠于职守是一种美……大千世界,目之所及,美无处不在。

我从小就被灌输:外表美是虚幻短暂的,如昙花一现,道德美才是恒久长远的,坚不可摧。我觉得这是非常正确的。你的外表无论多么光鲜,艳丽,千年以后,终将会腐朽为尘埃,而儒家思想,孔孟之道,根本不惧时间的洗涤,千年之后,依然熠熠生辉。《上下五千年》告诉我,历史上的妲己,外表倾城倾国,但却不知遗留下了多少骂名。杨贵妃风华绝代,但却因祸乱朝政,使皇上沉迷于酒色,迫于压力而自殁于马嵬驿。

外在的美终将是浮光掠影,永恒的美唯有道德。

记得我小时候很喜欢看沈石溪写的小说,我看的第一本书是《斑羚飞渡》,这本书让讲了一群斑羚被猎人赶到了一处悬崖边,斑羚王迅速把斑羚分成两组,一组是年老体弱的,另一群是年轻的小斑羚,每头老斑羚都毅然决然的当了小斑羚在两个断崖之间的跳板,将生机留给小斑羚,自己却坠落深渊。这种舍小我而成就大家的精神震撼了幼小的我,我明白了舍生取义,守护族群是一种永恒的美德。

后来,老师推荐我们看《许三观卖血记》,这本书描写了许三观由第一次卖血成了家,第二次卖血造了房子,第三次卖血顶过了让家人几欲饿死的饥荒,后来又三番五次地卖血为了救生病的儿子,最后终于倒下了。它向我揭示了生存的艰辛以及亲情的力量,我明白了,有一对爱你的父母亲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

后来,我又看了《奇风岁月》,这本小说写的是一个少年科里看到了一场奇异的凶杀案,这事件异常的恐怖,以至于科里的爸爸差点被吓得精神分裂,但科里没有放弃,他凭借一根绿色的羽毛为线索,经历了许多磨难后,终于找到了凶手。这个故事教会了我一个人要有坚韧不拔的意志才能成功。

在中华传统故事的王国里,我领略了诸葛亮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忠诚,明白了武松的义胆云天,感受到了陆游的忧国忧民……这些中华美德历久弥新,映在我的心中,伴我成长。

热门推荐
1谈谦虚
2与父同行
3帮妈妈做家务作文
4乌龟
5写给未来自己的一封信
6共享时代,道德先行
7青瓜的自述
8海洋历险
9妈妈的眼睛
10难忘那充满鼓励的目光
11学无止境
12我梦见又举行了一次跳蚤市场
13我最敬佩的老师
14我们家的“三个鬼”
15家乡的春节
16可爱的兔子
17路就在脚下
18文明在我身边
19
20第一次钓鱼
21我家的鱼缸
22盛开在心田的微笑
23学游泳
24给妈妈的一封信
25我敬佩的人
26温暖的伞
27美景就在身边
28诗韵端午
29护蛋行动
30我的哥哥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