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内屋的作文

【篇一:家——永不消逝的记忆】

放学了,我骑着电动车在博士小学的大门口停留了片刻,心想,是左转呢?还是右转呢?莫名的,不由自主的还是驶向了原来家的方向……

搬离赵家胡同已经两天了,内心里仍弥散着太多的不舍。毕竟那里承载了我近20年的记忆。一砖,一瓦,一草,一木,一人,一事……都包含了我太多的心血,太多的欢笑,太多的泪水。还有那些难舍的邻居们说散也就散了。这种难以割舍的心情真的难以言喻。

骑着电动车飞奔回家,胡同里遇见了一位正在搬家的嫂子,“你还回来干嘛呢?你家不是已经搬完了吗”?她问。“我回来看看,”我顺便搭了句“嫂子,还没搬完呢?差不多了吧!”她没吱声,我骑车走了过去,而身后却传来了她的声音,“唉,在这儿生活了这么多年了,这是干嘛呀!”听到这,我的心里像打翻了的五味瓶似的,说不出是啥滋味。

来到自家门口,两扇大门已经被拆掉了,忙冲进院子里,铝合金窗户的玻璃也被工作人员们砸碎了,满院子的玻璃渣子,目之所及,一片狼藉。内屋的几扇门也已经不见了,……最终还是被眼泪征服了。那一刻,我清醒地知道,这个地方,这个家再也不属于我了,这个家真的没了,再也回不去了,但它终究会成为永不消逝的记忆……

或许有人说,别身在福中不知福,你毫不费力的便有了几套房,这得多少人奋斗几辈子也实现不了的梦想啊?想想房子,或许我应该高兴才对,但此情此景,却也真的高兴不起来。

于是,骑上了电动车,不知怎么了,又有种想赶快逃离的冲动,眼前的一切,物是人非……我还是走吧,越快越好。

路两旁的收废品的车一辆接着一辆,看来闻听都到这儿被拆了,都忙着收便宜货呢?一个比一个压价,“你到底卖不卖……”商人,伤人,就会趁火打劫。我心里愤愤然。

耳边又传来邻居的声音,“我刚装上不久的太阳能,你居然只给10元钱,不卖。“大姐,你家还有那么多的砖呢?我收了啊!”他是说给我听的,我知道。但此时此刻,我一句话也不想说,只顾骑上电动车自言自语道,“该回家了,孩子在家还等着我做饭呢?孩子该饿了”

我奔向了新家的方向……寒冬里,我整了整厚厚的棉服,我心里知道,亲人在哪,哪就是家。我现在拥有的就是一个新的幸福的、温暖的家。赵胡同的家只能是我永不消逝的记忆了。

【篇二:我的外婆】

有这样一个人,她和我每年只能短暂地相聚一次。在我小的时候,她曾不远千里赶来照顾我,毫无怨言地为我付出,这个人就是我的外婆。

听说我今年提前回去过年,可把外婆乐坏了。像往年一样,小姨父的车一停稳,我就急急忙忙地跳下车,跑进外婆的小院。熟悉又陌生的小院似乎看不到岁月的变化,依然整洁、干净、有条理。大红的砖路、黑黑的农田、晶莹透亮的白雪,还有那只见我就摇头摆尾的可爱看家小狗,都让我瞬间感到了浓浓的东北乡情味儿。

外婆早已在小屋门口候着,见我过来,连忙开门,一张脸像花一般灿烂,眼神里充满了喜悦、期待和疼爱。外婆忙着给我端水、摆放各式食果。一瞬间,我仔细地打量着一年未见的外婆,一头刚烫过的短发,乌黑,显然是焗染过的;棕色的皮肤,粗糙的大手,一身毛线便装让我格外亲切。外婆手里不停,眼睛却没离开过我,口里不停地说:大外孙女长高了,长高不少!

过年,少不了吃吃喝喝。外婆烧得一手好菜,恨不得把她最拿手的菜肴一股脑摆上桌,让我吃个遍。也因如此,面对美食诱惑,我怎能抵挡得了?于是,我就像吹气的气球似的呼呼长胖。

时间总是过得很快,转眼就到了回程的日子。记得在临行前的上午,外婆格外忙,刚收拾好早饭,又开始准备临行饺子,整整一个上午没停歇。我们吃罢,不见外婆来吃,原来她还在厨房忙活。我悄悄地从内屋往外看,十年前精神饱满、爱走爱笑的外婆矮了,腿弯了,一个个饺子变戏法似的从布满皱纹的大手里钻出来。她似乎感觉到我的目光,回过头来,红通通的脸上堆满了笑:“YOYO,外婆再包些你最爱的酸菜馅饺子,带回去吃……”说完,她继续低头,包裹着温暖的、充满爱的饺子。那一刻,我的眼眶忍不住湿了。

这就是我的外婆,一个善良的、默默疼我爱我的人。

【篇三:用法律来保护自己】

在五月二十八日这个阳光明媚的日子,我校老师带领六(1)班50名学生参观了献县人民检察院,一同参观的还有学校的五名家长代表。

在到达检察院后,办公室主任刘伟叔叔和他的同事们热情接待了我们,刘伟叔叔带领我们先去参观了12309检察服务中心,进入室内,首先映入眼帘的一行字“满怀爱民之心,恪守为民之责”。从这句话中,我们也可以感受到检察院的阿姨叔叔们对待工作态度极其端正。

随后,我们进入了未检办案区,刘伟叔叔告诉我们这里是对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进行指导并普及法律知识,他们秉承着“用心呵护,用爱引导”的信念,在室内摆放了一些盆栽来缓解压力。

紧接着,我们进入了内屋。这里有一个大屏幕,上面正播放着一些未成年人犯罪事例,刘伟叔叔还半开玩笑地告诉我们千万不要看了去尝试。引得大家捧腹大笑。

然后,由刘伟叔叔带领我们去了史志馆,史志馆外面摆放了一辆“长江T50警用摩托车”,这辆摩托车是在1990年所制造的,距今已有29年,这可是一件“老古董”,可它的表面还十分崭新,一点都看不出历史在它身上所留下的痕迹。这还是史志馆中最大的实物!

史志馆就像一个博物馆,它沉淀了历史,告诫我们要纪念、发扬老一辈的革命意识。

史志馆内有一些十分具有纪念意义的物品,如:2016全国先进黄金奖杯,30年建筑模型……这些都是见证了检察院一步步走来的足迹。

参观完后我们进入了会议室,检察院的叔叔阿姨贴心地为我们准备的矿泉水供我们饮用。

首先上来的是孙楠姐姐,她是负责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人员,她们本着“教育感化挽救,宽容不纵容”的方针,对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进行疏导。

随后又上来了一位阿姨,她为我们生动的讲解了一些关于未成年人自我保护的知识。

最后我想说我们插上法制的翅膀,要做自己的守护天使,要维护的权利,同时也要尊重他们的权利。世界是美好的,生活是温暖的。祝愿同学们快乐健康成长,用法律来保护自己。

【篇四:陪伴】

​迈入生命的旅程,一路上有那充实的记忆泛着余韵;过程艰辛却永远比不上那最后获得的成果。成长的路途,每一步都是一个坚实的脚印,就像那不畏寒冬的腊梅,活出本色,自尊自爱;从不哗众取宠,踏踏实实地走向那高雅之颠。无论春去冬来、时间奔驰,你的面貌永不改变;虽参杂着一丝丝白发,却在我心中,还是那样富有活力,容颜未改,风华依旧徜徉在你的举止之间,一直徘徊……

伴君一生平安,无论世道如何变亲,人的情谊永远不会变。

一声春雷将那未曾露头的小草,硬生生的给震出地面,飘洒的雨丝轻抚着万物,树叶的动作连拽着树干摇摆,树下的挖积满了雨水。埋头缝啊缝,此刻天黯淡的光,照射在你的脸庞,消廋深凹的脸颊嵌入我的脑海。

“妈,你快点啊都要出发了”!我着急忙慌的渡来渡去,却还得不到一点回答,突然从内屋里冲出一个披头散发的妇女,对,那就是我妈。他将缝好的校服,放入我的手中,马上有牵住我的手语重心长的看着我,那眼神似乎有千言万语要对我传递,可千言万语汇成两字:去吧。她想再抓住,却被我挣脱,眼神随着我的身影逐渐涣散。

几天后,我回到家中,她忙上忙下,脚不离地的到处奔走,一会为我洗衣一会做饭……几个春去秋来,家境变好了,可母亲却苍老了,眼角边堆起一道道皱纹,皮肤黯然失色。在没有早年的风韵了,可那举止投足之间却还那么老练。

你用青春年华换我茁壮发芽,陪你到老,伴你一生。别怕!命运的旅程不再孤单。

【篇五:走过老街】

斑驳交错的裂缝撕扯着她饱经沧桑的身体,岁月打磨她的盛气,人心腐蚀她的灵魂,冷风狠狠打在她的身心上,也冲不散落寞的涟漪,而她,就像被无情的浪子,遗弃在无声的岁月里。

老街很老,老到只剩下一个名字,要论起辈份,连祖上的老人面对着她也要恭恭敬敬。她温柔又多情,陪伴阿娘等待游子,鼓舞战士保卫国家,安抚思妇落泪葬花,笑看杨春三月美如画。她是阴和的,默默承载着几十户人家的油盐酱醋,大喜大悲。

我从未想过即便是她,也会有老去的一天,她在城市中踯躅,突兀的那般不解风情,茫然的不知去向。我小心翼翼的摄取着微薄的空气,害怕一不小心,连着最后一丝生机都残忍的夺走。

当初屋主引以为傲的青瓦白黛,如今却有一搭没一搭的赖在房脊上,苟延残喘;街道上红遍大江南北的老上海女明星早已被尘土掩得面目全非,只剩刺眼的红唇,老街借此嘶吼着,断断续续变成一首哀怨的歌谣;街角的面点铺早已人去楼空,离去的人儿仿佛太过仓促,留下内屋的弹弓和木盆,沉封在不再有的记忆里。

老街几十年前也是繁华的街区,白天静谧而美好,年轻的妇人一边唠着家常一边结伴去井边洗衣;孩子们用长长短短的树枝在沙堆里绘着彩虹似的梦,老人们坐在靠椅上感受着晚年生活的恬静,岁月静好。

晚上的她,不同于白天洗尽铅华的美,夜夜笙歌,灯红酒绿,叫卖声、戏剧声、谈笑声通通揉杂在一起,说是过往,对于如今的她来说,更像是一场相似的截然不同的美梦。

梦醒了,我却不敢再望着她,触碰她残缺不堪的身体。

“呯——”木盆的声音打断了我的思绪,老人用颤颤微微的手指指着一对中年夫妇,本应浑浊空明的双眼被愤怒填满:“哎哟你这个不孝子!你走!住你的高楼大厦去……”

我没有再迈下去,因为我已经得到了答案,她在漫长的历史中辉煌过、落寞过,即便是即将荒芜也仍旧坦荡荡,承认要被这时代抹去。我愿意做她的倾听者,像陪伴一位耄耋老人走完她最后的路。因为我清楚——任凭星光坠落,沧海桑田,燕雀南飞,夏藤冬雪,归来的心意从未改,那爱她的心亦未变。

正是在无声的岁月的洗刷下,才显得沉着,正是因为自处于高楼大厦,老街才会显得独特。走过老街,却走不过念旧的情怀。

那一段光辉的岁月!

【篇六:我敬佩的一个人】

我家邻居王大伯,很让人敬佩。他60多岁,是一名退休军人,可他又小又瘦,黑黑的,一点也没有军人的模样。直到有一天,我才发现他背后的秘密。

那是一个秋高气爽的秋天,老师让我们慰问退休军人,我立马想到王大伯。我走进他家门,看见了他小时候的军装照。他身板单薄,面呈菜色,脸上有一丝忧郁,比我表姐大不了多少,我想:他为什么当上了兵呢?

进了内屋,我见到他,他正在补一件老军装。我说明来意,问他如何当兵的。他笑一笑,讲述起他的故事。

“当年我16岁,闹起了饥荒,我是家里的长子,母亲心疼我,听说士兵永远有吃的,就带我去军营。首长说我太小了,怕我吃不消苦头和训练,让我明年再来。父亲想啊想,让我天天去山上跑步。我跑啊跑,天不亮就跑,跑到太阳升起。”听到这里,我仿佛见到了一个小伙子,单薄的身子,艰难地在黄土高坡上跑啊跑,跑啊跑。他接着讲:“有一天,我晕倒了,母亲见太阳离地三丈高了,我还没回家,我父亲在山上找到我,向地主借了糖水给我喝。那时离征兵日还差20天。”我仿佛看到了小伙子突然晕了,但他又爬起来继续跑,在太阳的光芒下,他仿佛是一个巨人,一个自强不息的巨人!“后来,我当了兵,吃了许多苦,被部队留下来,让我考下士,后来我成了首长,在部队待了一辈子。”这时,我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幕:一个“小巨人”向太阳跑去,只为了当兵。他的毅力,他的精神如同金灿灿的宝石,谁也不知他有多苦,但他的毅力不息。反思自己,我不禁脸红了,我太安逸了,何为“饿”,何为“晕”?长这么大从未体会过。我道了谢,离开了。

他真令人敬佩,在丰衣足食的年代,又有谁像他一样顽强?

热门推荐
1班长竞选稿
2一次难忘的事
3学习雷锋好榜样
4参加看守所警示教育活动有感
5历史红颜群星璀璨
6留点感动在心中
7阳光地生活
8我是你的眼
9“三星级爸爸”
10寻觅春天的踪迹
11
12我的学霸同学
13谁变成了谁的执念
14缅怀革命先烈
15妈妈的爱
16读书的乐趣
17班里那些事
18
19温馨的家
20铜钱草
21高中军训日记
22托物言志的
23感恩的花开在成长的路上
24《海洋世界》观后感
25追寻那抹文明之绿
26理想点亮人生
27我最喜欢的动物
28寒假打工记
29雨中的故事
30以唤醒为题的记叙文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