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小学写人的作文】
有的人,即使只见过一面,也会难以忘怀。
去年的秋天,我起到很早,看了一会书,天也渐渐的亮了,腹中已经有点饿了,早餐还没有着落,我便去吃早餐。秋天已经有了寒意,我一溜小跑,找到我经常去的一个小吃摊,还是我的最爱早餐—包子与混钝。
小吃摊很整洁,摊前有一条长桌,一条长凳,凳子磨得油光发亮,上面已经坐着一个人,穿着有点发白的军绿上衣,有点破旧蓝布裤子,光着脚穿着一双布鞋,右脚五个脚趾已经把鞋给顶破了,简直是破烂不堪,一一呈现在眼前。再看他,蓬头垢面一双无神的眼睛和呆滞的脸,一看就知道是个粗人,没文化的乡下人。
我坐在长凳的另一边,尽量和他离地远点,只见他唏里呼噜的吃完后,买了单。我心中暗喜:总算要走了。他突然对我大声说:“小孩,坐稳了”。我心里不由得紧张,我赶紧得把脚微微的撑地。就在此时,长凳重心一偏,晃了一下,我已经有了准备,没有出丑,他已经走远了。
我楞了一会,我想:一个没有文化的粗人,为一个不认识的小孩着想,让我脸上发烧,他可以不给我打招呼啊!我自己有没有为别人想过啊!惭愧啊!通过这件事情,让我明白了一个普通的道理,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篇二:参观高炮团】
今天,我以小记者的名义又一次参加了太仓报社组织的活动,这次是我让我们参观高炮团,体验军绿生活。
清晨,我兴高采烈的来到了博物馆集合,坐上了报社为小记者们提供的大巴车,不一会儿就来到了位于陆渡的高炮团,我迫不及待的想看一看大炮的雄姿。我们一进大门就看到了一门高大的炮,它有着一根细长的炮管向上立着,身体被四个大轮拖着。接着,我们听了解放军叔叔的介绍:这是一门高射炮,可以把侵略我们国家的敌机打下来。叔叔还给我们讲了许多抗日英雄们的英勇事迹。有舍身炸碉堡的董存瑞;有杰出的共产主义战士贺龙;有爆炸英雄张八;还有名族女英雄刘胡兰。听完解放军叔叔给我们的讲解后,我们来到了他们的宿舍参观。
走进宽敞明亮的宿舍,一眼就看见四张高低床,床上的被子都叠的像豆腐干,军帽、军衣也整整齐齐的摆放着。
通过这次参观,让我知道了更多抗日英雄的事迹,还认识了现代战争的武器,懂得了我们的和平生活离不开保卫祖国领土的解放军叔叔。
【篇三:绿意的生活】
枯黑的树干的背景颜色镶嵌着昏黄的一层光晕,我与同学好不容易从人缝中挤出来,迎面又是钻骨的冷风,削着脸庞。
我俩走在放学的路上,这鬼天气,多待一会儿都受不了,顶着风机械地迈着双脚。还是不巧,一声吆喝,出自那个卖地瓜的老人口中,就把我身旁的这个小同学给勾过去了。无奈,我陪她过去。
买完,交钱,低着头要匆匆走人。老人却一声喝住了我。我猛地抬头,下意识往远处望了一眼,天边的光晕消退,只剩下暗淡的半蓝半灰的整块幕布。本来这天就挺糟糕了,还这么晚了,他叫住我能有什么事?莫非只是为了多卖出一个?我在迟疑后还是转了身。“天冷吧,来,拿着。”闷厚的棉袄口露出半个手掌,手心里的,是一个小的卖不出去的那种烤地瓜。他又像想起了什么似的,缩回胳膊,另一只手扯下了一个塑料袋,仔细缠了包,包了裹,怕太烫又怕不暖和。他觉得刚刚好了,用干瘦的手把它塞到我手里,“你同学有暖手的了,也给你个。”
我努力挤出一个笑容,打量着眼前这位老人:军绿大衣,黑布棉鞋,一个略小的帽子顶在头上,这些衣服应该也是他赚了好长时间的钱才勉强凑齐的必需品吧。我看不清他的双眼,却看见了溢于肢体的慈爱,像我的爷爷一样,一句话也不说,只是默默的用目光爱抚自己的孙女。他身后半蓝半灰的背影被抹的更浓了,枯黑的枝干渐渐地融进了背影里,看不清分明。是不是早晨他出来时就是这么昏暗,直至送走了最后一丝余霞,然后看着第一盏路灯亮起,等到那暖黄色洒遍街道,然后再穿梭在路灯与黑影之间匆匆回家。他靠着他那辆三轮车,向我传递着能量,他告诉我哪怕再叫人失望,也有一种美好的东西就藏在身边,只不过我没发现。
这份美好可能微不足道,它会是转瞬即逝的温度,它会是一个普通的眼神,而它会出现在对的时间,化作一份礼物,带给你绿意和温暖,融于生活默默陪伴。我们只需要用心感受,用情体会。
【篇四:小乌龟】
你们养过小乌龟吗?如果你养过,就请你说说你的小乌龟吧,在你说之前,先听听我养的小乌龟吧!
有一天放学回家,发现多了一只小乌龟,这让我大吃一惊,也热烈欢迎这个“小小成员”来到我们的大家庭!
它的颜色是一种绿色,但说不清是深绿的,还是草绿,是暗绿的,或者是军绿的。它的脖子两侧有两条红条子。它有着渺小和黑乎乎的小眼睛,那壳呀,光滑得很!你别看它小,爪子可不得了,尖尖的,有点儿弯,看上去有点像麒麟的脚。尾巴短短的,体形有我的手掌一样的大小。年龄应该有一两岁了。
冬天到了,小乌龟要冬眠了,我爷爷就找来了一些沙子,放在桶里再浇上一点儿水,这样小乌龟就可以安心地冬眠了。
转眼之间,春姑娘回来了,她把大地打扮得姹紫嫣红,十分美丽,小乌龟也变得快活起来了。
小乌龟吃的食物是鱼,我爷爷把鱼用剪刀剪成一小段儿一小段儿的,再把鱼段丢进桶里,小乌龟就狼吞虎咽地开吃了!小乌龟每天要换三四次水,我奶奶帮小乌龟换水的时候,总是说:“水又脏了,烦死人了!”
有一次,我把小乌龟拿起来,让它看电视,看了一会儿,小乌龟的前爪抓到我的手指,我吓了一跳,松开了手,小乌龟就重重地摔到了地上,小乌龟急忙缩进了壳里。我一开始觉得小乌龟一定会死了,但过了一会儿,乌龟把四脚伸了出来,还活蹦乱跳地爬来爬去,这才知道小乌龟毫发无损。如果你见了一定会哈哈大笑,它是那么天真无邪!
一转眼过了三年了,小乌龟变成了大乌龟,但它还是我最喜欢的大宠物!
【篇五:一名士兵的眺望】
凛冽的北风像刀子一样在他的脸上划去,他岿然不动;鹅毛般的大雪在风中乱舞,拍打在他冻红的脸上,他傲然挺立,零下三四十度的空气让他的全身如同机器一般冰冷,他纹丝不动站立在黑龙江戍守边关,他是一名普通的边防士兵。
他穿着一件沉重的军大衣,那大衣的军绿仿佛在风雪中吐着生机,双肩上的积雪已经与耳朵齐高,双腿淹没在厚厚的积雪中。他的身旁是一个石碑,矗立在冰天雪地中,标志着中国的领土,士兵站得仿佛比它更笔直。往远一点看,洁白的雪花被怒号的烈风吹起,他仰起头,在风雪中向更高更远处眺望,用目光守护着祖国的壮美河山。
他转动麻木的身体,朝另一个地方眺望,心突然“咚”了一下,那是他家乡的方向,他陷入了暖暖的思念。家里面的弟弟妹妹一大早就跑出了家,跟着左邻右舍的孩子跑到街上买零食买鞭炮,老父亲买来新对联,拿来浆糊抬来竹梯,给大门贴上喜庆的色彩。妈妈奶奶一边聊家常,一边包饺子,热气腾腾的锅里飘来白菜猪肉饺子的味道。鞭炮放完了,对联贴好了,饺子煮成了,一家人坐成一圈吃着饺子,迎接新年的到来。
他定了定神,万般不舍的从思念中脱离出来,继续远眺,那是部队的方向,战友们在训练,每天高强度的训练已是家常便饭,虽然又苦又累,但大家没有抱怨,因为这是保卫祖国的神圣职责,再苦再累也值了!
战士远眺的不止是中国的边关、领土,更是中国的和谐和富强!
我们生活在和平美好的时代,我们的幸福生活是无数解放军战士前赴后继、无怨无悔付出赢来的,我们要心怀感恩,努力学习,为祖国赢得更好的未来!
【篇六:我的爸爸】
虽然我的父亲已过世将近两年,但在我的脑海中常常浮现出父亲的身影,常常回想起父亲的点点滴滴的往事。
父亲是一位地地道道的农民,因家境贫寒,小时候曾乞讨度日。父亲几乎没读过书,因此识字不多。正因为如此,父亲坚定一个信念:一定让儿女读书成才。我们姊妹五个,四个女孩,一个男孩,父亲并不重男轻女,都让我们读书。在农村,父亲能做到这一点,真的很了不起!为了供给我们姊妹上学,除了种地,父亲还想方设法做点小买卖:做豆腐,压面条,蒸馒头,承包梨园,常常是起早贪黑,有时候饭都顾不上吃。
母亲曾告诉我,收获梨子的时候,为了卖个好价钱,半夜他们就起来,拉着一车梨,走好几个小时,才能到达几十里地远的村子去卖梨。为了让我们安心读书,父亲从不在我们面前叫苦叫累,和母亲一起支撑着这个七口之家。记得我上初二的时候,家里打麦子,父亲不小心,一根小手指被打伤了,到医院去看时,本来可以接上的,但父亲惦记着家里的农活,就截掉了。一周之后,我回家才知道此事,每次看见父亲的手,我惭愧万分。痛恨自己为了学习,竟然没能帮父母一把。还记得一次天下着大雪,北风呼呼地刮着,父亲顶风冒雪,到学校给我送馒头。我也打算回家去,刚走出校门没多远,就看见冰天雪地里一个身影,穿着军绿大衣,推着自行车一步一步艰难地走着,那不就是我的父亲吗?父亲把一袋刚蒸好的馒头递给我,没说什么,又艰难地走回家去。每次想起这件事情,我心里痛痛的,但更多的是感谢父亲无言的`爱。
父亲一生很劳累,到晚年时,身体不大好,慢慢地手脚活动不灵便,言语很少。经常一个人一坐很长时间,我们也很少和他聊天。虽然物质上父亲不缺少什么,但现在想起来,父亲的精神生活很孤独。这是我最感愧疚的事情。为什么不和父亲多聊聊天呢?作为儿女,我真的对不起父亲。想起这件事,我痛恨自己没有尽到应有的孝心。
我的父亲勤劳朴实,没有做什么惊天动地的事情,但父亲很伟大,在我心中,父亲永远是一座高山。
【篇七:真正的慢】
我独自一人骑着辆山地自行车,绕了几条公路,终于到了素有“国际慢城”之称的桠溪。
微凉的清风从我耳边不断吹过,进了桠溪,车都不由自主地骑慢下来,真的是不由自主地想要追求这种慢生活。
放慢脚步,用心去呼吸这里的空气,凉风吹来,风仿佛氤氲了我的视野。桠溪的天是蓝的,白云悠悠地飘,金黄色的大片油菜花田连成一片,随着风摇曳着自己的身姿,远方的农田边,黑瓦白屋在其间点点连成线,缀满其间,一阶一阶如台阶般种着茶叶的梯田,风车慢慢转动,一片慢的景象。
咋一看,两边的草地上有几只稻草铺就的蜗牛,感觉一切貌似都是那样的慢节奏。
可是,那一遍遍提示着人们“国际慢城”的指路牌,莫不是显得太碍眼?那一辆辆停满路边的车,莫不显得太多余?那一个个来赏个景就匆忙离开的人,莫不显得太心急?功利的东西多了,也就不那么朴素了。慢城的性质,悄然改变了。
稀里糊涂的,骑着自行车驶到了一条小路上,小路没有用什么东西来铺就,似乎是条野路,踉跄了一下,还是决定把车停在路边,峰回路转,小路前方的绿林深处竟也没別有洞天!
是个池塘,池塘边有个军绿的人影,略略看去,那人好像已经跟周围的花草树木融为了一体,我跌跌撞撞地过去,依稀看清了那人的脸,是个中老年了,嘴角上长长的髭须,两髭上根根斑白而直立的头发,向我展示着他的年岁。我有些惊喜,那老人微眯着眼,穿着个军绿大衣,一手抄在口袋,另一只手握着钓竿,似乎在沉思。
我跑上前去问:“老先生,你每天都来吗?”他似乎没听懂我的普通话,我再用方言问了句,他才微微点头。不一会儿,他便钓到条大鱼,那提杆,取鱼的姿势都极为娴熟,他睁开眼看向我:“小兄弟,走到这儿不容易啊!随便钓钓!”
是啊,是不容易,他这么大年岁,又是如何进来的呢?兴许,真正慢的定义,只在这山水之间罢了。回想我来这儿也只是为了完成作业,而老人,随心所欲,诠释了慢的定义,慢,不应该本是本真,自然么?
相比尘世的那些繁琐,真正的慢应该最值得珍惜!
【篇八:街头漫步】
每天,我都散步在街头上。街上过往的行人,各个看起来都平淡无奇。但其实,下一秒,他们的行动就感动着我们每一个人。
那天中午,我一如既往地穿梭在我家与学校之间的路上。一路上的行人们有的说说笑笑,不紧不慢。有的过往匆匆,惟恐时间把他抛弃。我也一样,与同学走在路上。一路上,我们谈笑风生。过了不久,同学就到家了,而我还在路上。
我独自一人,穿梭在人海中。突然,一位瘦骨嶙峋的老爷爷在茫茫人海中出现在我的面前。
大冬天的,他穿着破旧的军绿棉袄,戴着小棉帽。恐怕那棉裤都不一定是纯棉的、新的。他用他那浑浊的眼睛来回打量着周围冷漠的路人。他用腰部的力量带动着整个一个车的所有重量。他背后的小推车,装满了堆积如山的废纸盒……
可是,没有一个人愿意帮助他。老人在寒风中瑟瑟发抖,吃力的走在柏油马路上。看的我心生怜悯与同情!
汽车的鸣笛在无情的吼叫着!
我想帮他!可是,我刚想跑过去,就感觉腿像灌满了铅一样沉重。重的我都迈不开腿。
老人一步步走着,我的心一下下疼着。
最后,我没有帮助他。我只是狠下心来,头也不回的走向马路对面,我怕我回头看见他那无助的眼光。此时我的心是最煎熬的。
当我走到马路对面,忍不住回头望去,发现一个漂亮的姐姐正在帮助老爷爷。
老爷爷不再无助,而是脸上挂满了笑容。眼睛也不再浑浊,而变得明亮,清澈。
看到老爷爷受得帮助后,我变得开心起来,但还有一点愧疚!
这次的漫步与以往不同。它给了我莫大的感悟:世界即使再冷漠,总会有好心人。他们会给我们带来人与人之间最真挚的情感。
【篇九:祖国的生日】
二零一九年十月一日,是阿中生日!十四亿人共同为阿中庆生。从早上的阅兵式到晚上的烟火表演,凝集着所有中国人对阿中的爱。
——孩子们,快看,那是你们的星星!
国庆上映的我和我的祖国中白昼流星那一节。
三人骑着马,在辽阔的大地上奔驰,前面是一位年过半百的老人,指着天空中降落的那颗“流星”,对身后两个年轻的小伙子,说出的那句:“孩子们,快看,那是你们的星星!”
星星是什么?星星是希望。
我想,中国人的星星就是那面五星红旗!
——最可爱的人
很早以前就听说七十年国庆阅兵会非常浩大。中国军人也早早的就开始排练,演习也进行了好几次。
当第一声礼炮响起,当第一声“齐步走”响彻云霄,当第一声铿锵有力的步伐在刚刚放晴的广场大地清晰响起……当我看见军人挺拔的身姿,看见每个人炯炯有神的眼睛……当一辆辆陆战车载着导弹扬起滚滚烟尘,当一架架战斗机拉着彩烟划过天空……
我知道这是盛世,这是中国人的底气。
谢谢兵哥哥,兵姐姐!因为有你们,才有中国。你们迎接朝阳,送走夕阳;你们的身影遍布神州大地,无论荒漠,无论雪地,都有一抹军绿,那是你们,带来的生机,带来的希望啊!
立正——敬礼!
——这盛世如您所愿
十月一号,一张照片火遍全中国。那是阅兵式上第三辆车,那辆挂着1949的“空车”。它是空的吗?它不空!那上面坐着的,是革命烈士们,是伟大领袖们啊!
我哭……
中国人没有忘记那些英雄!因为他们,铭刻在每个人心里啊!
——值得!
眼泪刚刚憋回去,就又在看到几辆载着头发花白,满脸褶皱,却仍有颤抖的手向天安门敬礼的老兵们时,我的泪水就像止不住的洪水,是他们和他们的战友,成就了今天的中国。
想起了前先天看到的一个节目。里面有以一位蒋奶奶,是抗美援朝老兵。她与她哥哥的最后一面,是在战火硝烟中,匆匆的一个拥抱,一句:等战争结束了,我们就回家!讲到这里,她泪流满面,她天天盼着的哥哥牺牲了!可你若问她:哥哥这样做值得吗?
得到的回应便是那是一声丝毫没有犹豫,铿锵有力的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