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在反省中完善自我】
电脑需要定时扫描以发现漏洞并及时修补,否则就会出现故障;人也同样需要不断的自我反省,发现自己心灵和品行上的漏洞,及时的反思与改正。莎士比亚曾说过:“知错就改永远是不嫌迟的。”
反省能体现出人格的高尚与伟大。
巴金是现代著名的文学家,在他的一生中写了许多自我反省与忏悔的作品,他的一生受尽了痛苦与孤独,但仍然在不断的反省着自己的过错,毫不留情地剖析自己,敢于说真话。在《小狗包弟》中,他讲述了自己与小狗愉快相处的时光,后来却因为“文革”而不得不把包弟送到医院去做实验用。不久之后巴金便无比后悔和自责,他深深的进行了反思,并且直言:“我怀念包弟,我想向它表示歉意。”他谦虚朴实的品质像夜空中的星星般闪烁着耀眼的光芒。
反省能使一个人更加明智。
“以铜为镜,可整衣冠,以人为镜,可照得失”是唐太宗的治世名言。他善于听从大臣的批评和见解,魏征就二百多次直陈他的过失。唐太宗在晚年也反省自己的过度奢侈糜烂的错误。他对太子李治说:“你应该从历史中找古代的贤明帝王为学习的典范,像我这样的不足以效法,我做了许多错事,比如锦绣珠玉不绝于前,宫室台榭常有兴造,犬马鹰没有不去的地方,行游四方又劳民伤财,这都是大错,你不要以为这是好事,总想学着去做。”
反省能使一个国家繁荣昌盛。
齐王在贤臣邹忌讽谏下,意识到尽管众人都赞美自己,但他却不迷失自我,知道众人的赞美各有原因与目的,从而领悟出不同的最美后面的不同用心,及时采取措施,最终使齐国“战胜于朝廷”。
反省自我,就像电脑扫描漏洞,然后自动修复,及时的查缺补漏。廉颇向蔺相如负荆请罪,“将相和”的故事一直流传至今,正是他的反省,使自己的品性得到升华放弃错误的锁链。托尔斯泰年轻时放荡不羁,最终通过反省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成为俄国十九世纪最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反之,西楚霸王项羽直到生命最后一刻还在大喊:“天忘我,非战之罪也!”正是不知反省,师心自用,才导致他一步步走上绝路。
每个人都应该懂得自我反省,唯有不断反省,才能不断完善自我,使自己在人生的道路上更进一步!
【篇二:鹞死怀中故事扩写】
唐太宗在位期间,当朝宰相是敢于直言,数次上谏的魏征。他被唐太宗称为“吾之明镜”。唐太宗对这位宰相是又敬又怕,不敢让他抓住自己的缺点,就像个偷糖吃的小孩儿怕看见父母一样。
有一次唐太宗得到一只训练有素的鹞鹰,太宗觉得新奇,是爱不释手。就连批阅奏章时,右手执笔,左手时时地举起来。一举起来,这鹞鹰就飞冲过来,停在他的臂上。太宗再发个口令,叫它冲出去。如此举举放放,时间浪费掉不少,奏折也俞积俞多。
恰好这时魏征进来报告要紧事。太宗大老远就听见魏征踢踢踏踏的脚步声,可这时手臂刚刚举起,放下又不能叫那鹞鹰在半空来个急停。只好继续举着,待鹞鹰落到臂上,急忙往内一拢,双袖一笼,将这鹞鹰藏在了怀里。说时迟那时快,魏征紧接着就进来了。本来藏得是“天衣无缝”,谁知鹞鹰不明就里,在太宗怀里闷叫了一声,正巧被魏征听到了。魏征表面上不动声色,走至太宗面前的椅子上坐下,开始汇报重事;汇报完了又说道:“臣以为陛下仍需在政事上做更多努力…”谈古论今,说纣王好妲己幽王喜褒姒;季汉后主痴酒色南陈末君迷诗词等等,言下之意是旁敲侧击这唐太宗玩物丧志的毛病,劝勉他尽早改正。
唐太宗一听魏征的话,知道事情被看穿了,虽然魏征说得隐晦,自己那点儿皇帝的面子还是没地儿搁了。既然没了面子,何苦把鹞鹰也赔上。于是他也婉言开口:“孤知道了,决心立刻努力。郑国公看这奏折,顾现下努力,今日能批完吗?”言下之意他想开始批奏折了,请魏征也早早离开。
这两个人隔着层窗纱谈话,魏征心里倒也清明得很。他又开口道:“陛下先不用着急,臣再与陛下‘剪烛长谈’些时候,想必陛下能够事半功倍,臣自己也能长进不少…”
唐太宗听魏征这话心里都凉了,怀里鹞鹰早没了动静,不知是死是活。等到魏征终于讲完离开后,把鹰掏出一看,已经捂死在怀里了。唐太宗是气得哭笑不得,既心疼这鹞鹰,又知道魏征是为了他好,恨不起来。这样的事情,魏征做得多了。他终其一生,都在为唐太宗修补这可以摧毁千里之堤的蚁巢。
【篇三:真诚换来信任】
诚信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美德,早在古代,孔子就说过:“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它表达了诚信的重要性。是啊,一个守信的人,走到哪里都有朋友帮助,而一个不守信的人,走到哪里都会碰壁。一个守信的社会是由守信的人们组成的,只有你以诚待人,别人也才会以诚相待,才能形成一个守信的社会环境。
贞观七年,唐太宗视察朝廷大狱,有390名被判处死刑的囚犯等待批准执行死刑。太宗不主张严刑酷法,而是务求宽简,力主以自己的治国理念创造和谐、宽容的社会环境。面对经过反复审核,罪无可恕、死无可冤的人,他还是向死囚们询问是否有什么要求,死刑犯们表达出了对再回家看望一次父母妻子的强烈渴望。太宗经过沉思后,宣布了一个令所有人都大吃一惊的决定:死囚们可以回家与亲人最后生活一段时光,但来年今天必须准时自行返狱伏法。官员们担心死囚们一定会食言,太宗却回答说“朕不负卿,卿亦不负朕!”结果到了第二年,果然390名死囚无一逃跑,全部前来“领死”。唐太宗出于感动,将其全部赦免。太宗与死囚们以诚换信的做法在社会上造成了极好的影响,使得人们将诚信看得更为重要,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为他开创贞观之治奠定了基础。
诚信之风贯穿古今,诚信之河流淌千古。在广西横县罗凤村,无人菜摊同样是诚信的典范。村民们每天把从菜地里采来的菜捆成均等的捆儿,放在菜摊上,并且标上“一元一把”,把钱袋子挂在篮子上,就去干活去了。等到傍晚时分,再来取回钱和剩下的菜。来这里买菜的村民们若是看上了哪把菜,只需要把钱投入篮子上的钱袋里就能自助买菜。若遇找零,只需从钱袋里自取。不只是本村的人,外地人到此买菜也遵循这种风气。几十年来,无人菜摊从来没有出现过有人拿了菜不给钱,或者是篮子里的钱被人偷走的情况。卖菜人和买菜人在菜与钱的交易的同时,也是在以真诚换取信任,在无形之中形成一种原则,这种原则是建立在人与人之间最原始、最淳朴的互相信任上的。如果说唐太宗与死囚之间的诚信之约是出于政治的需要,而在罗凤村,这种信任则完全是出于人与人之间自发的心灵的照应和交融。
诚信,在你我心中。因此,诚信是人之所以称之为人的基本标准,同时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对他人诚信是一种道德品质,会赢得别人的信任,使你的人格得到升华;对社会诚信,社会就会容纳你,接受你,你的人生会变得更美丽。诚信对社会、诚信对国家,是诚信对己、诚信对人的升华。它不再是一种行为,一种态度,而是上升为一种精神文化。我们都要从自身做起,以心比心,以诚换诚,共同构建和谐、宽容、文明的社会。让诚信之风吹遍华夏,吹向世界!
【篇四:千里送鹅毛读后感】
“爱育黎首,臣伏戎羌。”这句话的意思是:君王如果爱护、体恤百姓,那么四方的少数民族都将心悦诚服地归顺。今天我读的一篇文章《千里送鹅毛》就是讲的这个道理。
这篇文章主要讲述了唐太宗时期,国力强盛,回纥王为表示对大唐的友好,派缅伯高带一批奇珍异宝去拜见唐太宗,其中有一只白天鹅。因路途遥远,缅伯高担心天鹅出事,在路上歇脚时就把天鹅带到河边喝水,不料天鹅喝完水后竟然飞走了,缅伯高只抓住了几根鹅毛。之后他把鹅毛带到长安,并献给唐太宗,唐太宗不但没有怪罪他,反而觉得他忠诚老实,重重赏赐了他。经过这件事后,回纥对唐朝更加顺从了。
读完这篇文章,我不禁感叹:唐太宗身为一国之君,如此高贵,面对他人的过失,心中却有着海纳百川的胸怀,对他人保持一颗宽容的心,多令人崇敬啊!他曾说过一句话:“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对汉人和少数民族都是一视同仁,没有轻重贵贱之分。正因为如此,他才深得民心,引来四方归顺,开创了贞观之治。
世界上最广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广阔的是天空,而比天空更宽广的则是人的胸怀。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对于别人犯的过错,如果我们能够用宽容的心去对待,那么别人也会心存感激。比如,同学借了我们的学习用具,不小心弄丢了,只要他(她)态度诚恳,承认自己的错误,也没有必要过分去责骂。文具丢了,可以再买。假如,我们因为这样一件小事大发脾气,很可能就会失去一个好同学、好伙伴,这是多么不值得啊!
宽容,看起来很简单,做起来却没有那么容易。多少人因鸡毛蒜皮的事而去计较,最终把朋友变成敌人。人其实都是相互的,你对我宽容,我也必将投桃报李。如果世上的人都能拥有一颗宽容的心,那么这个世界将会少些仇恨,多些友善与和谐。
唐太宗贵为君王,尚能对他人宽容相待,我们作为社会的普通公民,又有什么理由做不到呢?愿人人都能拥有一颗宽容的心!
【篇五:宽容,智者之举也】
读罢材料,我对莫言母亲的做法十分不解,但细细想来,也不无道理。或许这位老人已今非昔比,但不可否认的是,莫言母亲拥有一种难能可贵的品质——宽容。
当下社会,有些人一语不合便会大打出手,有些人则在网络空间掐架骂娘,殊不知他们丢掉的正是宽容的品质。宽容不仅仅需要提倡,更需要我们去身体力行,因为他所折射出的是一个人的修养和整个社会的风气。
纵观古今中外,成大事者无一不具有宽容的品质。唐太宗李世民便是其中的一位,朝堂之上,魏征直言觐见,屡次触怒太宗。“天子岂能容人这般羞辱?"唐太宗虽然也是这样想,但他的真实做法,却是对魏征的一再宽容和认同。
唐太宗的宽容最终换来了什么?他换来了一代朝臣对他的忠心耿耿,他换来了贞观之治的盛世局面,他换来了作人对他的称赞与学习。毫无疑问,这位英明的君主具有宽容的品质。
宽容的品质在战国时期蔺相如身上也得到了很好的诠释。“完璧归赵”之后,蔺相如的地位迅速提升,可与大将廉颇相比。廉颇不服,对其百般为难,而蔺相如却始终对其是以礼代之。也正是因为他宽容大度的品质,他们二人才能联手辅佐赵国国君,使赵国逐渐强盛。毫无疑问,蔺相如同样具有宽容的品质。
“六尺巷”的故事真可谓是一段佳话。当双方争执不下之时,一封家信的到来使得事情发生了逆转。“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房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明白道理后,双方均退三尺,便有了这六尺卷。化解危机的不同样是宽容这个品质吗?
俗话说:“退一步,海阔天空。”如果人人都拥有宽容的品质,那么社会将会变得更加和谐。换个角度想,宽容是一种智慧,他能使人变得崇高。综上所述,我们不难得出一个结论:宽容,大智者也!
【篇六:宽容最为珍贵】
千百年来,多少明君贤主以宽容之心待人,才成就了自己的丰功伟业。宽,指宽广;容,指容纳。所谓宽容,即指以宽广的胸阔包容他人的过错。
唐太宗李世民是历史上大名鼎鼎的明君,他为人宽厚,广招人才,就算是仇人,只要是对国家,对朝廷有贡献,唐太宗都会不记过往,让其效忠朝廷。魏征是个很好的例子,魏征为人坦率直言,曾多次冒犯唐太宗,可唐太宗往往一笑而过,认为“所言甚是”。看得出,宽容是人与人之间交往的要点。宽容最为珍贵。
秦朝秦始皇的暴政可谓众人皆知。其下大将蒙恬是一代名将,但由于直言过度多次惹恼嬴政。秦始皇写遗诏时,决定赐蒙恬毒酒一杯。蒙恬的死为赵高的“指鹿为马”扫清了障碍,从而导致秦国走向衰败。同样直言面谏的两位大臣,却有着截然不同的结果。原因在于其君主之品行。不同在哪?只于两个字——宽容。秦始皇如果心胸再宽阔些许,就不会导致蒙恬的死,也就不会让秦国沦落到赵高的手上。由此可知,宽容,是事业成功的基础。宽容最为珍贵。
宽容,不仅是古人的优秀品质之一,更是生活在当代社会的人们所必须具备的。
日常生活中,朋友之间的小摩擦随处可见,这时就须双方宽容以待,方能化解矛盾。若双方不能理解对方,一味指出对方缺点,则会使交往的桥梁断裂。
蔚蓝的天空包含了一切——风雨雷电以及大地上的生物。这辽阔的天空不禁让我想到,能够宽容他人,享受人际交往,实在是一种最宝贵的享受!
宽容,最为珍贵。
【篇七:镜子】
很多人都认为,镜子,不就那么回事嘛:爱美的人经常带在身上,有事没事拿出来照照,不就是用玻璃做的一个封闭图形嘛。但我却不那么认为,因为镜子不单单指可以照的东西,而这个故事还要从唐太宗李世民说起:
唐太宗一生爱民如子,是个好皇帝。但他是怎么当好这个皇帝的呢?唐太宗以史为鉴,以人为鉴,才成就了他一生的丰功伟业,值得我们赞扬,并一直传颂下去。
而我呢,却与唐太宗有几番相似。首先我以过去为镜子。过去的事情终归有一些过错。比如,我打碎了一个花瓶,那从中不断地去反省自己,忏悔自己,总结出自己在其中的过错。让过去这面镜子,照出最真实的自己,虽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但这些微不足道的弥补使自己更完美了,不是嘛?
我还以梦想为镜子。梦想的道路上总会有一些坎坷的。如果我遇到了一个十分大的坎坷,那就迎难而上,不断挑战困难让梦想这面镜子照出最真实的自己,都说“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但我们可以在坎坷中不断成长,不断突破,最后实现浴火重生。
最后,我把眼前的目标看作一面镜子。无论眼前的目标大或是小,我们必须去解决它,完成它。不然,只是一场空头梦,让将要实现的目标为镜子,找出最真实的自己,“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没有耕耘,哪来的收获。我们必须在不断实现目标中来推动自己,使自己慢慢进步。
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镜子,只是别人看不出来而已,让我们用镜子,照出最真实的自己,不再被自己虚伪的面目所欺骗,发现自己不好的地方,去改正它。也许,这才是镜子的最大用处。
【篇八:鹞死怀中扩写】
唐太宗一生将国家治理的井井有条,繁荣富强。这其中至少有一部分是贤相魏征的功劳。
有一次,唐太宗曾得到过一只白鹞。这鹞通体羽毛雪白,柔顺。两翅优雅而又矫健协调。双目深蓝,炯炯有神,似有灵气而又通人性一般。唐太宗爱不释手,总要日日与其观赏一番。
一开始,他怀抱着这白鹞,偶尔游览御花园,一次当作处理繁杂公文间的一点休息与娱乐。但是随着日子一天天过去,他对这白鹞愈发喜爱,自然休息时间也就更长。虽然还谈不上玩物丧志,不理朝政,但是这么下去也总不是个办法。太宗自己也建国后也说过并不反对进谏,但是这毕竟是皇帝的一点点小爱好,也还没有那个大臣愿意去触这个霉头。
一日,听闻皇帝又在休息,贤相魏征不禁一阵难受:自己与皇帝一步步走到今天,眼看就要天下太平,太宗却有些不务正业了。不由得一阵叹息,想前往御花园歇息一番。正巧,刚好碰到太宗。魏征一向有些“言官”特质,太宗自然也对此心知肚明。虽然太宗见到后立马将白鹞藏于怀中,试图掩饰一下目前的尴尬。然而,魏征还是看见了这一幕。他想了想,决定借题发挥一下。
于是,他赶忙紧跑几步,拦住太宗的去路,立刻就上前说理。这魏征也真是广闻博记,从古代帝王贪图享受的故事一路说起,微微有对唐太宗以讽刺方式进行劝谏的意味。
太宗自然听出他的含沙射影,想回击,却无力辩驳。于情于理,一些正常的爱好是自然,可对方却也不无道理:天下苍生怎能被这小小白鹞而耽误?二来,无论太宗是否在理,只要他一还口,两旁的史官巴不得记上他玩物丧志的名头下来。最末,他也知道且敬重魏征的心理,明白这是为了国家好的。不论怎样,他决定让魏征畅所欲言。
不过,他还是发现了什么不对劲儿。魏征走后,他急忙查看白鹞,却不禁一阵无奈:这鹞早被闷死了。唐太宗看后,带着一丝苦笑,摇了摇头,走回了书房,继续办公。
【篇九:我想回到唐朝】
“同学们,这节课就先到这里。”生物老师说完后合上书,就走出了教室,老师前脚刚走,历史老师就进来了。
“来拿出历史书,翻开到第二课,第二课讲的主要是唐朝,唐朝的开国皇帝是唐太宗,来把第一段的第一行唐太宗用笔画一下,这是重点,一定要记住。”我无心听讲,思想开起了小差。
“唉,唐朝是以胖为美的,以我这样的体型回到唐朝,可是正好呀!我真想回到唐朝。”正想着,我突然头晕了一下,立马闭眼睛再睁开眼时,我已经在一座宫殿里了。
“太好了,我这是穿越了吗?”我高兴的喊出了声,旁边的大臣向我讨来异样的眼光,我尴尬的说:“没事没事,你们继续。”我好奇地打量着正在“上朝”的大臣们,中央还有几个正在跳舞的胖姑娘,这还真是唐朝呀!
我感觉脖子有点发酸,摸了摸头顶的东西,原来是帽子,和旁边大臣的一模一样,又看了看身上的衣服,像是黑色的毯子,毯子里面还裹着几层衣服,还有脚上的鞋子居然没有鞋子,很松,一抬脚就有一种鞋子要掉的感觉。
我的桌上放了一个盘子,里面装的都是葡萄,没有现在的葡萄那么大,我拿起一个放在嘴里品尝着,葡萄不酸也不甜,并不好吃。
我的目光又被台上正中央的人吸引了,他一杯杯的喝着酒,但眼却不在酒杯上,目光在跳舞的女子身上,他就是唐玄宗。
如果他不贪图享乐,唐朝可能就不会走向衰落,人也应该是这样,不能满足于现状,应朝着更优秀的方向去努力。
“陈愉,你在干什么?”我被老师的叫声吓了一跳,赶忙睁开眼,原来刚才是在做梦呀!
【篇十:宽容的面对生活】
在海浪扑向你时,你会当这个是大地给予你的拥抱吗;在狂风把你吹倒时,你会当这个狂风是上天给予你的抚慰吗……。
这就需要你有颗宽容的心去对待。
宽容是一种美德,是每一个成就大业的人的修养。曹操和周瑜都是才华横溢的人,然而他们的度量大相径庭。袁绍进攻曹操时,令陈琳写了三篇檄文。陈琳才思敏捷,斐然成章,在檄文中,不但把曹操本人臭骂了一顿,而且骂到曹操的父亲、祖父的头上,曹操看后,气得火冒三丈。不久,袁绍败兵,陈琳也落到了曹操的手里,一般人认为,曹操一定会杀死陈琳以解心头之恨。但胸怀大志、目光高远的曹操并没有这样做,他羡慕陈琳的才华,不但没有杀他,反而对其委以重任,心怀感激的陈琳,在后来为曹操做了很大贡献。正所谓“忍一忍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宽容可以将人推向成功的彼岸。
宽容是一种豁达的人生境界,表达了一个人的宽阔心胸。贞观二年,唐太宗因为瀛洲刺史卢祖文武双全,廉直公正,征召他进朝廷,告诉他某地没有找到适当的人去管理,需要他去镇抚。卢祖尚托病推辞,唐太宗一怒之下把他杀了,但很快感到后悔了,愤怒并不能解决任何问题,也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生活中,我们需要宽容平和的心态,在任何时候保持冷静。
宽容是一种坚强,而不是懦弱。有一次,在饭堂里,我和我的朋友在排着队伍去拿着我们喜欢的菜时,突然在我们面前出现了几个人影。而且他们光明正大的站在我们面前,他们这是插队!这还有天理的吗?我被雷到了!我没有出声,只是用灼热的眼神瞪着他们。难道这不是宽容的另一种表现吗?让他们知道羞耻,这所谓“无声胜有声”这也是勇敢的表现。
面对来自外界的批评,是一个人成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经历,宽容的面对,拿出无可阻挡的勇气,向着自己的目标前进,才是成功者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