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程颢的作文

【篇一:走过荆棘】

一位著名哲人曾说:“荆棘在哪,风景便在那。”细评这句话,不免感触万分,许多人的生命没有风景,是因为他在遇到自己人生的荆棘时经常性地选择了逃避,如此日复一日,渐渐地,对一切事物都感到漠然,甚至不再去想。然而人们只知如此,殊不知走过荆棘,风景绝美,美到令人心醉……——题记

论人生,有哲人用短短七字概括:“为人处事做学问。”通俗点来说,即指做人、生活和学习。假若把人生比喻成天空,那么荆棘便如同偶尔会出现的阴雨天,以它所独有的悲观情绪去影响人们的心境。然而,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理解。悲观的人安于现状、逃避现实;而乐观的人相信希望,即相信光明,终雨过天晴,阳光普照大地。这,便也成了走过荆棘的最好诠释。人生中永远伴随着如阴雨天似的荆棘,而走过它比探究其本质更为重要,何出此言呢?换言之,走过荆棘的原因是什么?抑或走过荆棘有哪些益处及如何走过呢?下面请听我细细道来。

走过荆棘,是做人的必备之德,它能使我们的人生充实、有意义。做人,即指七字中的为人,关于这个话题,历史上也有着无数的人物用自己的一生在诠释着。“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这句话,是伟大的军事家诸葛孔明一生的真实写照,观其一生:自幼贫寒、身体状况不佳几乎在他身上贴上了标签,然而仍自强不息,终辅佐刘备奠定三分天下的局面。这也正印证了著名思想家王阳明所言:“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东晋诗人陶渊明在面对人生的荆棘之时,却没有表现得如此紧密、坚毅。“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他对人生的洒脱,但同时也是他对现实生活的逃避,即对人生荆棘的躲避,最终,他只为历史留下了些许表现其抑郁不得志的诗,转而消失在历史的一角。走过荆棘,学要从小事做起,更须从自身做起。

走过荆棘,是生活的必用之法,它能使我们的人生顺利、有成就。生活,即指七字中的处事,苏轼有句名言:“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北宋时期著名的大清官包青天,一生断案无数,从未出现什么大的纰漏,而其处事更是没得说:廉政,为官十年,家中却仍一贫如洗;自强不息,从小时起,清贫的环境与当时黑暗的现实社会便深深地刺激着他发奋图强,使他一路披荆斩棘,克服重重困难,最终成功地走过荆棘,得以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为后人所景仰。走过荆棘,需要有远大的抱负,更须有切实的行动。

走过荆棘,是学习的必经之路,它能使我们的人生升华、有进步。学习,即指七字中的做学问,唐太宗曾云:“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千里走单骑的关云长,一生都在学习,尽管因其性格,最终惨死日下,但其学习的精神尤值人深思。然而历史上关于求学的故事也有许多,例如,理学的奠基人之一程颢,从小敏而好学,一次寻访名师,当时正值冬午,程颢为不扰其师休息,立于门口许久,待其师出门时,程颢早已立成雪人,这也是著名的“程门立雪”的故事。走过荆棘,需要好学、更须会学。

朋友们,青春无限好,倘若此刻努力则更能凸显出我们的人生价值,努力吧,朋友;向上吧,少年,祖国的辉煌将由我们延续!

【篇二:我努力读懂君子】

君子,中华民族自古以来把它当作形容一个品德高尚的人的词。我努力去读懂它,在过程中成长、收获。

从生活中读君子

周末回家,看见妈妈在炒菜时不小心把受伤的水滴入了锅里,锅里的油顿时像爆炸一般,四处飞溅。可奇怪的是,在水中倒油,却没有一点事。真是一件奇怪的事,我走回房里,暗自想到。

我想油在锅中,噼里啪啦,聒噪不已,这就好比浮躁的小人,一滴水进入其中,就像君子进入小人堆里,顿时炸开了锅,你一言我一语,恨不得把君子批判得体无完肤,颜面扫地。而一滴油进入水中,君子就以那海纳百川的性格,去包容,去感化。

从生活中读君子,我独到了君子的海纳百川的性格。

从历史中读君子

宋朝有一个人叫程颢,是一个翩翩君子,为何这么说呢?这源于一个故事。

一日,皇上召见程颢和王安石议政,两人政见不同。王安石一脸厉色,正要怒声反驳时,却见程颢和颜悦色的说道:“天下的事应该从容和气的讨论,我愿意平心静气的听您谈谈看法。”王安石听了这话,背感惭愧,自觉气度不如程颢。

后来王安石的新法获得了支持,许多异己被罢官,但程颢却没有。王安石说:“这个人虽不能理解我的治国之道,但也是一个忠诚可信的人。”于是仍给他官做。可程颢上书,自愿降职。这种大度、从容、守礼、谦逊的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从历史中看君子,我看到了君子的谦逊守礼、大度从容。

我努力读懂君子,君子从一个陌生的词仿佛变得有了生命,这其中有故事。我读懂它的宽宏大量,读懂它的大度从容,也读懂它的谦逊守礼。

【篇三:改写《春日偶成》】

【改写《春日偶成》】

四(1)刘馨语

洁白无瑕的云,慢悠悠地飘着,飘着。有的如一只大鹏展翅的雄鹰,有的似一座喷涌而出的泉水,一枝绽开的桃花。春风拂面,像蒲公英拂过脸庞般舒适,又如丝绒那样柔滑。

一大片花儿,各显芬芳,争奇斗艳,黄的赛金,粉的如霞,红的似火,白的如雪……最引人注目的,要数那一株株红梅。枝上的红梅有的还是个小嘟嘟,绽出一朵朵火红色的芽,花瓣儿的轮廓呈朱红色,紧紧地围在一起,如同一朵朵精致的玉雕,不肯让人看到她黛眉桃腮,眉清目秀的真面目。有的绽开了几朵花瓣儿,宛如是一位美少女在一朵莲花之中闭关修炼,四周围着几位奴仆,呈朱红色。有的全部绽开了,花瓣儿一圈圈围着淡黄色的花蕊,仿佛是一位时尚名模含笑伫立在街头,呈淡粉色。嗅一嗅,一股包含着茉莉的清香、玉兰的幽香、玫瑰的浓香的香味向我侵袭而来,使我陶醉在其中。

千万条柔柳展开了鹅黄色的嫩叶,冒出的嫩芽只有芝麻粒般大小,它们害羞极了。不过已经有5片叶子舒展开了身子,柳眉状的小叶,它的颜色与众不同,已呈翡翠绿。这不禁让我想到前朝诗人贺知章的作品:“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不觉,已到了正午,阳光洒向大地,可我丝毫没有倦意,继续向前行。

随着花、柳,我来到湖边,岸边的桃树绽开了几朵花儿,粉色桃花嵌在翠绿的竹子之间,鸭子在水中嬉戏,桃花与翠竹倒映在湖中,好似一幅水墨画。

“咦?那不是程颢大诗人吗?”

“他怎么有时间出来游玩呢?”

“以前,可都看不到他的影儿。”

“怎么出来学少年,玩耍呢?”

……

听了这番议论,我微微一笑,一首诗从我的心间流过:

云淡风轻近午天,

傍花随柳过前川。

时人不识余心乐,

将谓偷闲学少年。

【改写《春日偶成》】

原创:徐婉嘉

天空中飘着一丝丝白云,若隐若现,看哪!那朵像是一位仙人,穿着一件白色的长衣,用手摸着白色的胡须,乐呵呵的笑着,俯视着大地,白色的长衣边随风飘扬。这朵宛如一位仙女,手里拎着一个篮子,拿着白色的花瓣,撒向人间。还有一朵如同一个顽皮的孩子,一会儿撕下一小半儿云,捏成一只小兔,一会儿拿起那朵,捏成了老虎……一阵微风徐徐飘来,带来了一阵桃花的幽香,像是一位母亲的双手抚摸着脸庞。

这时,从狭窄的羊肠小道上走来一个人,他衣冠整洁,双手放在背后,边角整洁,腰间挂着一块玉,缓慢地向小溪边走来。他就是大名鼎鼎的-程颢。

已近中午,各家各户已经升起起炊烟。程颢丝毫没有回去的意思,继续往前走。

“那是什么?”一株株红里夹杂着一丝白色,使他眼前一亮,定睛一看,原来是株梨树。他闻了闻,一股包含了玫瑰的浓香、茉莉的清香、玉兰的幽香的香味向他侵袭而来,使他陶醉在其中。远看,那星星点点的梨花,像是一只只和平鸽停在枝丫上休息。

程颢抚摸着这株梨树,大步向前走去,一片火红吸引了他,他加快了步伐,哦!原来是一株红梅,有的绽开花瓣儿,外层那红红的花瓣儿,像是一位姑娘羞红了脸,里层那透明的花瓣,让人感觉像是用玻璃做的,十分小巧,惹人喜爱。有的还没有完全绽开花瓣,像是一位美少女在朦胧的阳光里不肯露出自己的眉清目秀的容貌。

前方有一个小绿点,哦!原来是一棵柳树,那一条条柳枝细细的,像是用剪刀裁出来的,怪不得贺知章要说:“不是细叶谁裁出,二月春分似剪刀。”

这时,眼前出现了一条小河,河面上有两只小鸭在水中嬉戏,捕食着鱼虾,哦,苏轼的诗里写的就是这个景:“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暖江水鸭先知”。

忽然,耳边传来一阵嘀咕声:“你看这个老头儿,不读书,到这儿来玩。”“是啊!”

程颢并没有反驳,而是微微一笑,心中出现了一首诗,便低声吟诵起来:“云淡风轻近午天,花随柳过前川,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

【篇四:这个故事让我懂得学习要坚持不懈】

《程门立雪》讲述的是杨时拜访老师刻苦学习的一段小故事。

北宋时期有个叫杨时的进士,他特别喜欢钻研学问,到处寻师访友。程颢和程颐是宋代有名的文学家,所以杨时决定拜他们为老师向他们求教。杨时先是拜访程颢,学到了非常多的知识,可是4年后程颢去世了,杨时并没有因此放弃学习,他仍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继续拜访程颐求教。

有一次杨时遇到一个不懂的问题,约上好友游酢一同去向程颐求教,不巧程颐正在午睡,杨时不愿惊醒老师,和游酢一起在门口等老师醒来。不一会儿下起了鹅毛大雪,雪越下越大,杨时和游酢却还立在雪中,游酢冻的受不了想叫醒老师,却被杨时拦住了。直到程颐一觉醒来,才发现门外站着两个“雪人”。程颐被杨时求学的恒心和诚意深深地打动,从此程颐倾心尽力教杨时,杨时也不负重望,终于学到了杨颐的全部学问。后来杨时回到南方传播程氏理学,形成了独家学派,也就是“龟山先生”。

我想,如果当年程颢去世时,杨时放弃了继续求学的道路,或者向程颐求学时因为他在午睡,而天气又十分恶劣,他忍受不了这种痛苦当即转身离去,那么也没有他后来的成功与成就了。正是因为杨时经过了苦苦的等待,所以他十分珍惜每一次学习的机会,而且将所学知识牢牢地记在了心里。

读完《程门立学》我懂得了,我们要学习杨时这种尊敬师长、宁愿自己冒雪受冻不愿打扰老师休息的精神,还要学习杨时不怕艰难、刻苦努力、坚持不懈的意志,只要虚心好学,我们一定能学到更多知识。就像唐朝诗人韩愈写的那句诗词一样,“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篇五:《春日偶成》改写】

春天已经来到了我们身边。程颢忙碌了一个上午,看到外面春意盎然的景色,便准备去野外郊游,体验那大好的春光。

湛蓝的天空中飘着几朵悠悠的白云,微风轻轻地吹过人们的脸颊,使人感到十分惬意。程颢沐浴着温暖的阳光,闻着花草的清香,感受着春天的气息。

程颢陶醉在眼前的这幅景象里:小草从泥土里探出了嫩绿的脑袋,大地变得一片绿色,就像铺上了一层绿色的绒地毯。在这大片的绿色之中,还夹杂着一些小花,它们就像空中的点点繁星,冲着我们调皮地眨着眼睛。正是这些花儿,引来了蜜蜂和蝴蝶。蝴蝶用它美丽的翅膀,跳出了一支又一支有关春天的舞蹈。蜜蜂呢?扑扇着它那双勤劳的翅膀,追赶着花粉的芳香。草丛旁还种着一排排杨柳,它们就像一位位美丽的少妇,在微风中展示着自己婀娜的身姿,梳理着它们那长长的秀发。春天,小鸟们都从南方赶来了,它们用清脆的歌喉鸣奏出一支为春天定制的交响曲。拨开那茂密的枝条,映入你眼帘的是一条清澈的小河,它像是刚从冬天的寒冷中苏醒过来,可又是它打破了春天的宁静,使春天变得生机勃勃。

程颢在草地上和杨柳间漫步,别人看到他那悠闲的样子,以为他是在学那些少年,偷闲玩耍,虚度光阴呢!可程颢并不理会,继续沉浸在那大好的春色里。

程颢看着走着,走着看着,并不由得触景生情,挥笔写下了这首七言绝句: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

热门推荐
1别样的母爱
2保护眼睛
3感恩母亲
4初中那些事
5美丽的小花园
6猫和老鼠
7友情依然
8春天的校园
9信念的源泉
10东新河
11缤纷的夏天
12春在歌唱
13记事的作文
14夏夜
15想念老师
16我从来没有这样激动过
17校园寻“宝”
18观电影《重返20岁》有感
19花生大战
20家乡的景色让我陶醉
21父爱永不关机读后感
22文娱相辅相成
23桂林山水
24瞧我们一家子
25多彩的假日
26神奇的发球机和冰壶
27我的一份家书
28我的妈妈作文
29诗词朗诵会
30为青春喝彩,为祖国筑梦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