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审视的作文

【篇一:转换思维天地宽】

有时候,你是否会感叹楚天广阔,而自己却寸步难行?有时候,你是否会悲戚他人凌云高飞,而自己却处处受缚?

明明自己是深深植于大地的树,却羡慕鸟兽能自行奔走。当梦想与现实判若鸿沟,是痛苦抱怨,抑或卑微瑟缩?皆不可取,只需转换思维,你便可迎向属于你的万里长空。

现在许多人抱怨父母、抱怨同事、抱怨所谓的宿命,认为所有的一切从来如此。难道这世间注定有一些人要面临永无黎明的黑暗、深不可测的崖谷吗?但我们都知道“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玄机。有时候,只需转换一下思维,问题便可迎刃而解,绝境亦可变为佳境。如今大热的慢调王子李健也曾经迷惘过。在“成名要趁早”的欲望狂流的裹挟下,他那缓慢悠扬的歌声也曾被世界的杂音所掩盖。看不惯娱乐圈的做派,他开创自己缓慢而精致的创作,终于走上神坛。这不是偶然,而是他转换思维,肯定自己,坚持原则,最终为狂热的娱乐界带来一阵清风。而对于不善进取的人来说,精湛的技能固然是一笔财富,但如果囿于这扇门内,只专注于日复一日的技能训练,而不懂得转变思维,势必无法取得更大提升。千万别让别人羡慕的长处变成一扇门,一扇关住自己的守旧之门。

转换思维,要反求诸己。三毛曾经说过:“唯有自渡,其他人爱莫能助。”不卑不亢地审视自己,才能结合自己的特点做出最适合自己的判断。动画大师马克宣正是如此。20世纪中后期,中国动画受到了高高在上的前苏联风格的熏陶,所有人都推崇前苏联风格。而在此时,马克宣将目光转向了传统文化,最终用虚实的意境与空灵的画风将中国动画带入了水墨时代,从而攀上了艺术的高峰。因为逆境,所以滋生出改变的勇气;因为自信,所以才有转换思维的动力。不依靠他人,不怨天尤人,反求诸己,转换思维,前路广阔。

海德格尔有言:“向死而生,唯有死亡的气息才能让我们感受生的迫近。”逆境不是绝境,只要转换一下思维,我们也许就会发现一片新的天地。贫穷不可怕,苦其心志、劳其筋骨反而能锻炼人的毅力;处处受阻不可怕,这倒给我们一个审视人生、反思自我的契机;“宿命”也不可怕,只要我们借此机会成功转型,便可迎来更大成功,石川小百合不正是如此吗?

转换一下思维,你是否发现,逆风的方向,更适合飞翔?

【篇二:怪老头】

我们小区有一位怪怪的老爷爷。

他经常穿件半新不旧的绿色军大衣,每天在小区瞎逛游,总是用审视的目光去看每一个人,让人感觉很不舒服。

有一次,我和朋友在没了井盖的下水道边玩闹,被老爷爷看见了,厉声喝止:“以后不要在这玩,快走开,臭小子!”就这样,我们和他结下了梁子,背地里都给他起外号——怪老头。

一天晚上,我在床上翻来覆去怎么也睡不着,突然听见楼下有慌乱的跑步声,我趴在窗户上看,可是外面太黑了,怎么也看不清。

第二天,我听海晨说:“唉,子桐,还记得咱们小区那个没事瞎逛的怪老头吗?”“怎么了?”“昨天晚上有两个坏人来小区偷井盖,被那个怪老头逮了个正着!老爷子先偷偷给门口保安打了电话,然后就拿个大扫把,把倆小偷截住了,边堵人还边喊,‘老子当过十几年兵的,小兔崽子们往哪跑!’硬是一直跟他们耗到保安过来,你说牛不牛!”我听了简直目瞪口呆,下巴都快掉地上了。海晨接着又说:“不过老爷爷胳膊受伤了,好像是脱臼,现在在医院呢。”听到这里,我们感到一阵愧疚。难怪他会用审视的眼神看每一个人,难怪他一直在小区转来转去,难怪他今天不在……

第二天,我们看到老爷爷又精神抖擞地在小区转悠了,他在刚弄好的井盖上踩了踩,确认没有危险才告诉我们:“臭小子们,这下可以放心玩啦。”我们心里热乎乎的,齐声说:“谢谢爷爷!”

从此以后,怪老头这个称呼就消失了……

【篇三:孤独地慈悲】

淡然午后,日映南窗,捀一杯清茶,品一抹斜阳。或许就是在这样一个恬淡的日子里,那个老太太在自己的窗户前看见了对面一家人的衣服脏了,从而不停地抱怨,不断地批评,忽视了这样一片美好的阳光,破坏了这样一场温暖的际遇。可何必如此呢?因为他人这样那样的一点小瑕疵,而破坏了属于自己的美好我们何必因在意别人而忽视了自己的内心呢?又何必对于自己看不惯的事情耿耿于怀呢?所以,我们需要孤独地慈悲。

当你出席一场盛大的筵席,坐在一片繁华琳琅之间;或者当你在一个无人的雨夜,独自挑灯沉思时,或许你能感觉到一股发自内心的孤独感油然而生。这种孤独绝非孤单、寂寞。寂寞是无人与伴时的一种心情状态,而孤独是人生的一种境界。孤独绝不是在遇见一两件伤心事时暂时的心情压抑而是一种达到一种高度的人生境界,没有声音却有思想;绝不是日日空虚抱怨的百无聊赖,而是无论何时都能宽纳一切,独对自己内心的安静,没有外延却有内涵。孤独不需要刻意地去迎合他人,也无需他人来成全自己。它是一种自由的思想,是一种灵魂的高度,是一种无法替代的美丽。

我们孤独地看着窗外来来往往的行人,孤独地看着色彩斑斓的世界,不浮躁,不抱怨,不用在意他人怎样,审视自己的内心,然后发现更多美好。

万千世界,是非种种,若一件一件地去批判,一件一件地去抱怨,总是不称心意。那为什么不从自己身上寻找问题的本源呢?当你发现周围的一切都与你格格不入时,那么问题一定出在你自己身上。这时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宽容,就是慈悲。人在到达一定的年龄后,总是对生活产生烦躁,这不仅是对自己的折磨,也令他人产生反感。蒋勋先生说,这时我们需要做的,是两个词,心知肚明,装聋作哑。他在读《红楼梦》时说过,《红楼梦》是一本使人慈悲的书。书中的人物形形色色,有令人喜欢的,也有令人憎恶的,但当你读过许多遍,把每一个人都揣摩透,你见见会发现,对每一个人,都有一种共同的情感——同情。渐渐地,你会包容下所有的人,包容下一切你曾经不能忍受的。慈悲不是居高临下的怜悯,而是经历过太多事情后沉淀下的同情。

我们慈悲地对待周围的人和事,宽容地容纳着那些我们不能接受的,我们就不会产生那么多的烦躁,就不会有那么多不称意的事情,我们要孤独地慈悲,不去那么在意他人的过错,不能让他人的过错感染到自己的情绪,破坏自己美好的生活。我们要不断审视自己的内心,能够独自面对这个世界,不浮躁,不抱怨,用心享受美好的生活。

【篇四:摸索】

逐渐的一步步去摸索自己,碰触自己的内心,自己的性情,是一件神圣而又美好的事情。笔尖停止,我全力回想着过去的自己;笔尖在纸上认真的书写时,我逐渐看到一个有些熟悉,又有些陌生的身影,像镜面人,见得到,与自己相似度极高,却不与自己完全贴合——我好像看到了一个微微陌生的影子,与那个印象中的“我”有着不小的出入。

摸索着,试探着,我审视着镜中的自己。头发似乎不如以前的俏皮,脸蛋似乎没有以往那般细腻,但个子比起从前自然是长高了不少。想起刚搬来现在居住的小区时,连一层的按钮都够不到,如今,手臂一伸,竟能轻松碰到最高的警示按钮了。单单看来眉眼没有什么变化,若与从前的照片相比,是有点长辈们说的“长开了”的样子了。记得小时候,尤为羡慕个子高挑,外表甜美的舞蹈课姐姐,举手投足间都是优雅的气质,明明没有什么特别,但就是看起来温和而又令人信服——这还是她第一次来上舞蹈课的样子。可能她有一部分是天性使然,是后天打造,但是那些学姐们,为什么都是一种令人羡慕的或温和或泼辣或文艺的样子?似乎,是成长吧。

摸索着,试探着,我审视着日记中的自己。从稚嫩的夹杂着拼音的言语,到字体逐渐工整,话也更加有条理的言论,一种很玄乎的东西正一点点伴随着我的生命打造着下一秒的我。我给自己列出表格,上面罗列着自己可能的样子:喜欢旧物喜欢书籍,遇到新事情……,不是很会……等等。我猛地发现,如今的自己并不是自己一直以来认为的自己了。虽然一直到现在都对那些笼罩着古老光辉的事物像打了鸡血,但是自小认为的“大姐大”好像已经不复存在了。

摸索着,试探着,我审视着文字中的自己。小时候就喜欢在博客上随意写点什么,随便逛一逛总能看到令人眼前一亮的文字,可以说,那个时候的自己被博客的各种风格影响,文艺的出奇。到了六年级倒是少了许多看博客的时间,几乎是一直没有碰过。于是我倒像春天浮躁不安的种子,想要努力顶破土地,但又不知如何下手。不过,当初的故事转了个弯现在又回来了。

像学姐说的那样,我们一直都走在剖析自己的路上,了解自己的内心,为了给自己一个不后悔的未来。不过完全发掘并不是至高点,至高点的黄金钻石永远是留给那些到了完全发掘的终点时,没有顾着欢呼,而去摸索自己在这一场大赛中的不足,塑造了更美好的自己的摸索者。

【篇五:正确看待批评】

对单纯的心灵,批评是一道圣旨,知错就改,毫不犹豫。

对叛逆的心灵,批评是一团烈火,可以瞬间点燃内心不安的狂躁。

对自卑的心灵,批评是剂毒药,可以轻而易举毁掉一个正在成长的梦想。

而对于成熟的心灵,批评又是一株鲜嫩的灵芝,立时妙手回春。

批评就好像一副药性不定的神药,它可以让人“生”,亦可以让人“死”,这就要看你是否能找到一味药——与它相匹配的心境。

有人在听到批评后悬崖勒马,走出误区;也有人听到批评后却怒不可遏,最终越陷越深。

因此,在听到批评时,应当正确审视自己,而不能浮躁冲动。

说来这是我以前的一段经历。

十五六岁的年龄是叛逆、狂躁的年龄,对任何事都显得那么胸有成竹,不胜其烦。急躁就难免会有马虎。记得有一次,高二学业水平考试的准考证收到后,妈妈让我自己收拾好,我便随手揣在了衣服口袋里,妈妈提醒我:“收拾好!这样会弄丢的,你得找个特别的地方放好!”我不耐烦地回答道:“你烦不烦,这点小事我还做不好吗?我知道的!”就不再去理会。果不其然,晚上和朋友上街,由于拿东西时忘了,准考证从口袋里掉了出来,自己当时根本不知道,幸好被妈妈的同事捡到后较交给她,自己就挨了妈妈一顿骂。当时由于自己的狂妄,丝毫不肯服输,还赌气将准考证又揣回口袋里。几天过后,正当临近考试时,我真的找不到准考证了,我这才急了,后悔没听妈妈的话,可惜已经晚了。

想想当时,真觉得自己好傻,干嘛赌那傻气,不愿接受批评呢?现在才醒悟,听取批评要冷静沉着,只有怀揣一颗坦然的心,才能听到批评时正确审视自己。

梅兰芳,那个舞台上风姿绰约的女子,那个台下虚怀若谷的男子,在一次排练中,四周喧哗不多,连连叫好,唯有一个老人连连摇头“这样不好,那样不好”,周围之人皆对他怒目而视,而只有梅兰芳谦逊而恭敬地说:“敢问阁下有何高见?”遂得一指点,更上一层楼。若无梅兰芳先生的虚心求教,正确看待他人之批评,宽容他人之批评,哪得如此之功底?好一个梅兰芳,创造出如此划时代的戏剧。

宽容他人的批评是一种俯瞰众生的胸怀,若你失去这种气度,终将跌入谷底,又怎能触碰到梅兰芳先生的高度。

再回顾中国历史,大唐盛世,金銮殿中,群臣惶惶,战战兢兢,而她在读完骆宾王的《缴武檄书》不仅没有盛怒,反而埋怨宰相没有挖掘出这样的人才。她笑,笑出了“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之间的辉煌;她留,留下了无字碑,她深知,无字之碑方有千言万字,好一个武后,托起日月当空的绚烂。

他人给予批评,我回以宽容大度,这正如绽放在高原冰川上的雪莲,因为正确看待批评,学会宽容,所以灼灼其华,更加绚丽灿烂。

因此,听取批评,要保持平和谦虚的心态,不能狂妄浮躁。其实批评是别人在用心观察后对你的提醒,它就像一面镜子,清楚地反映自己的不足,虚心面对和接受批评,它能让你抹去人生中的瑕疵,让人生更美丽。

所以,正确地看待批评可以帮助你完善自我,不断成熟;正确看待批评,让它成为一剂良药,医治好你人生的缺陷,让你五味杂沉的生活更有色彩,让你逐步向成功攀登。

【篇六:静的魅力】

如今,穿梭在喧嚣的闹市,何处不充斥着各式各样的缤纷与嘈杂?生活于此地,很多人也耳濡目染般地变得浮躁起来。“静”的魅力被一再忽视。老子曾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闻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既然喧嚣的尘世只会使人失去本真,我们又何尝不静下来,好好地品味内在的美呢?佛陀在菩提树下悟道时,若心不静,又如何踏入佛门?所以,静下来吧!“此时无声胜有声”,“静”之独特魅力,实在是叫人欲罢不能啊。

“静”是波澜不惊的平和。曹文正先生在《家书》中有言:“千军万马金鼓隍郭之中,未始非静心澄虑,宁静致远之地也”,“千军万马”中,倘需静心澄虑足见静的魅力了。三国名士诸葛孔明先生把“静以修身”当作座右铭,一生都铭刻于心。“静”可以成就一个人。遇到危机,只有平静下来,波澜不惊,才有可能化险为夷,柳暗花明。

“静”是宠辱偕忘的安然。“心静自然凉”,一碗清泉,若是加入过多的欲望和杂念,就永远不会变得清凉。丰子恺说“不困于情,不乱于心。不念过往,不畏将来。如此,安好。”就是在强调想要静心下来,就必须得忘记尘世的纷扰,做到无欲无求。大智者庄子,一生过得超然洒脱,他强调“超越”二字,力求“无所待”,“至人无已,神人无功,圣人无名”,真正的“静”即超越得失,超越功名的逍遥自得。庄子还说,“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是的,在大道中忘却浮名,忘却喜怒忧惧,“静”才会降临在心中。“细推物理须行乐,何为浮名绊此身?”宠辱偕忘,是‘静’的要求,也是‘静’的魅力。

“静”是对自我的审视,是对自我及人生的诘问。史铁生早年截瘫,从此便行动不便,只能在轮椅上度过每一天,可他从不埋怨,而是静下来,从深处反省自己,不断地思考,写就对中国文坛乃至世界都有极大影响的巨著,成了文坛中一颗耀眼的明星。年老之时,他又患上了尿毒症,饱受折磨,有记者采访,问他的职业,他说是生病,业余写点东西。可偏偏这次,饱受命运摧残的他再次平静下来,静心澄虑,写出了《病隙碎笔》。他从未停止过审视自己,终于把自己的潜力很大地发挥出来,这不得不说是他“静”的结果。

“静以修身”。“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静下来吧,淡定的人生不寂寞,安静的灵魂会闪光!

【篇七:在共享时代里审视内心】

踏着清晨的阳光出门补课,正为早高峰的堵车发愁,转头一瞥,几辆明黄色的共享单车斜靠在街边,打开手机扫一扫码,便可骑着单车在车来人往的街道上穿梭;刚下地铁却发现外面正下着倾盆大雨而你刚好没有带伞,回头一看,共享雨伞的租借点正在几步之遥的不远处,打开手机扫一扫码,便可自由地行走在雨中世界…类似的事对你我一定都不陌生了吧。可见共享时代的到来给我们带来的便捷已在生活中的谨小慎微处不言而喻了。

共享经济,这个近几年来刚刚起步却已有着惊人发展的新名词,正以无可比拟的速度改变着每个人的生活方式,让整个世界为之一振。可这样触手可及的共享经济,又何尝不是一面擦得闪亮的照妖镜呢?

“近日,一工地沙堆中竟挖出几辆共享单车残骸,经查明为几个年轻人出于好奇的恶作剧”;“一地铁站内共享雨伞近两月来的回收率低于三成”;“街道上随处可见被上了私锁和拆去零件的共享单车”…这些令人触目惊心的消息无一不像一根根尖利的针,刺痛了每个人的眼睛,共享经济的发展成果正被如此粗暴地践踏着…

更令人痛心的是,在记者采访这些当事者的时候,他们的回答竟是“这伞质量挺好我就拿了一把,况且这伞谁家没有,多拿一把也碍不了谁啊”;“共享单车满大街都是,我上个锁也不会给谁带来不便啊”;“上次借的急,用完就忘了还了,嘿嘿”这看似歉意的笑容背后蕴含着的却是对基本道德底线的亵渎,这样的行为不正似那一双双手,紧紧抓住共享经济的后腿,让其不能够继续蓬勃向前发展吗。

天下谁不喜欢天上掉下的大馅饼,又有谁会拒绝免费的午餐。可是朋友,这样唾手可得的一把伞、一辆车,又是否真的值得你牺牲你那最宝贵的诚信与道德去做交换;是否真的值得你因此受到众人的谴责与不满;是否真的值得你遭受内心深处的煎熬来拥有呢…你,会如何抉择…

不妨试着解开那把锁,让心灵回归宁静;归还那把伞,让诚信重新博得众人的尊重。请永远不要在追逐那些蝇头小利的路上失去你最珍贵的东西…

所以朋友,请放下那份贪念,甚至别让它在你心中的任何一个角落萌芽,去拥抱共享经济带来的便捷吧,它将让你不再迷茫。

共享经济的事例也正清晰的告诫我们,在科技发展的大道上飞驰的同时,我们是否应该适当地停下脚步,来仔细审视自己的内心…

【篇八:梦中人——观《菲比梦游奇境》有感】

人生若梦。

只因人生的时光太匆匆,转眼已是百年。岁月铅华的沉积,在经历时间年复一年的洗礼后,回头望,便是一场交织着喜怒哀乐的大梦。

人活在现实之中,却少有人活得真实,面对家庭和社会上的种种压力,或许是因为他们的不够坚强,难以承担,才有了其现实的逃避、对生活的无奈。无奈,就做个梦吧,一个自己的梦,活在自己的梦中。

电影的主人公菲比就活在自己的梦中,活在一个神秘莫测的奇境。

菲比是一个与众不同的小女孩,她是如此的聪慧而可爱。可正是因为她的与众不同,菲比不被同龄人所接纳,受到了同学的排斥,她变得异常敏感而孤独,甚至患上了强迫症,不能自控的向人吐口水,说脏话,讽刺胖邻居,引发了诸多矛盾。朋友,你是否也是如此与众不同,是否也有菲比一般的烦恼,那就听听菲比的戏剧老师道奇所说的:“将来有一天,也许是很多年后的一天。你张开你的眼睛,去审视自己,尤其是那些使你与众不同的地方。你会对自己说,这就是我。这句话,在这句话中,在这句评语中,包含着一种自信。”不要随波逐流,做个独一无二的自己,是许多人的梦想,却没有多少人能够实现。所以,如果你能拥有与众不同的闪光点,无论什么原因,都不要放弃。在许多年后,正是因为这些与众不同的闪光点,你会发现一个不一样的你。

菲比的母亲对《爱丽丝梦游仙境》有着特别有爱好,甚至将自己的家装扮成了一个仙境。受到母亲的影响,菲比对仙境亦有着近乎狂热的热爱,她报名参加了道奇老师所排演的舞台剧《爱丽丝梦游仙境》,并幸运的通过了初选获得扮演爱丽丝的机会。因害怕犯错而被校长开除的菲比,希望自己做到完美,她一遍遍跳着戏剧中的舞步,一次次尝试。可偏偏怕什么来什么,巨大的压力使菲比不断犯错,并患上妄想症,试图从自己创造的奇境里寻找帮助,并从高处跳下来试图进入奇境。这一举动却导致了道奇老师的离开,终于,在经历一切后,菲比学会了正视自己,走出自己的奇境。现实的压力与无奈,使菲比创造出了一个属于自己的仙境。而你呢?你是不是也有这样的一个奇境,一个不受外人打扰,只有自己的奇境,或许在这个世界里,你没有了外界的压力,你可以活得轻松自如,可这终究只是一个梦,终究会有醒来的那一天,终究有无法逃避的那一刻,如果有一天,梦醒了,你是否能选择坦然面对,还是去选择造个更深的梦。

菲比是不幸的,又是幸运的,她遇到了一个好老师,更有父母的爱护和支持,最终摆脱了梦境,学会以坚强来面对这个真实而又让人无奈的世界。在现实中,又有多少人在梦醒时能够成长,能够懂得正视自己,能够学会坚强,在自己的梦里活了太久,一旦醒来,便无法承担生活的重量,无法正确审视自己,从而懦弱地选择了永远的逃避。

人,此字仅得两画,虽是异常简单的一个字,也是最苦恼的字。人世间苦恼的人很多,或许你也不例外,却永远不会是最多的一个。所以,试着从梦中醒来,试着让心学会坚强,梦虽好却终是虚幻,不要做永远的梦中人。

【篇九:清己者,清世界】

有哲人说,若想认识自己首先要看清自己,只有看清了自己,才更容易看懂这个世界,正所谓:“清己者,清世界。”

总有人一生抱怨,抱怨别人的为人怎样,抱怨别人做事怎样,抱怨别人交交怎样。对,他们就是这样,抱怨着别人,一直抱怨着。可他们从未从自身发现过问题,因为他们从未审视过自己,总以自我的角度去评价别人。孰不知,一切抱怨的根源,在于他自己,如果我们正确审视了自己,先看清了自己,便会发现,这个世界并不是只有“抱怨”。

很清楚地记得,央视有一个在播的公益广告,一位青年人吃喝玩乐,处处占着小便宜。去聚会,青年去服装店借穿了一套西装,在朋友聚会上给足了面子,会后,青年便把西装连带着标签退还给了服装店,说:“我没穿过,退了吧!”为了逃票,和朋友一行人通过护栏网的破洞进出景区。他自以为这样很好。后来,青年人去商场购物,买到了一个放坏的橙子,便在商场门外大吼道:“你们的诚信呢?”我们不禁反问道:“你的诚信又在哪里呢?”

这青年人总是占着便宜,乐在其中,当发现自己吃亏时,便开始了抱怨他人。却从未反省过自己,是不是因为自己占了太多小便宜呢?

还有一个故事,一位赛车手总能在比赛中稳拿不错的成绩,比起其他赛车手,他不仅练习车技,也在练习保养车子。而其他车手总是抱怨,明明要超上了,可车子却不给力了,明明速度掌控的很好,可是轮胎还是打滑,明明检测到发动机一切正常,可中途却还是故障……可这位赛车手不仅很少出现以上问题,并且还为自己的车体增添了其他的优势。他总是很仔细地检修车子关键部位,保证顺利超车;每次比赛,总会第一时间修复胎痕,为防打滑;比赛前一周。他总会早早为发动机做保养工作,确保赛程不出故障。而那些总爱抱怨的赛车手,他们却屡出问题,不从自身找原因,连自己的赛车都没有看清,更别提看清自己,赢得世界了。而这位细心的车手却成绩突出,他就是曾经的车手韩寒。

能看懂这个世界的都是能够认清自己的。而总是抱怨的人,总以为眼前的就是全世界……

记得擦亮心中的那扇窗。

【篇十:人的本性是什么】

我害怕我会十分信任一个人,所以,常常把自己封闭起来。我有一个虚拟朋友。我其实是在自欺欺人罢了。慢慢的,疏远了人,变得内向,孤立。

原本的我喜欢和朋友们出去游玩,但越长越大,思想变得越来越成熟。不再像曾经那样毫无戒备地相信任何人,不再每天渴望出去群玩。相反,我慢慢不相信任何人,厌恶出去,亦或是厌恶和人群待在一起。

我试着和人们真心交朋友,但几乎每个人都是用一种审视的目光看着我。我试着恢复从前那个热情、喜欢与人玩耍,交谈的我,但别人看我的眼光总是带有厌恶的,仿佛我是一个接近你是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一样。要么直接地用讨厌的眼光看着我,要么虚伪的对我笑。我不想再回到从前了。

我不知道我做错了什么,会这样讨厌我。每次这样想,鼻子就陡地一酸,尽是苦涩。我已经下定决心了,把自己封闭起来。我真的不想再看那副让我心酸、厌恶的嘴脸了。

我不想变得内向,却又不想再看到那副嘴脸。渐渐地,我也变成了别人。

是不是人越长越大,就会变得越来越自私、冷漠?如果是这样,我不想长大。我害怕我会变得越来越可怕。

“人之初,性本善。”

热门推荐
1我有一个想法
2语文无处不在
3错别字
4最是那一低头的文明芬芳
5我的小秘密
6暑假生活作文
7狮王读后感
8英雄不问出身
9惹人喜爱的小白
10有你真好
11秋思
12美丽的秋天
13怀念姥爷
14快乐的节日
15温暖的味道
16我的学艺路
17家乡的小河
18妈妈,您听我说
19月光下的村庄
20美丽的银杏树
21小学生上网利大于弊
22公交车上的“最强大嘴”
23我的父亲
24我眼中的诸葛亮
25关于微笑的作文
26菊花
27机械化的内心
28二十年后的聚会
29那段美好的时光
30石头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4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