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碎片化的生活】
周末的时间总是这样的闲暇自在,可以做很多平常做不了的事情。哈哈,我终于可以好好看看我最爱的英文原版卡通电影啦!
正当我打开电脑津津有味地看起来,“嘀嘀嘀,嘀嘀嘀”QQ有消息,原来是班级群在聊天,一张张的图片在我眼里闪过,唉,他们又在刷屏了。“嘀嘀嘀”的声音不断,使我根本无法静下心来认认真真地看电影,他们是不可能在短时间内结束的,好吧,我等。十五分钟后,世界仿佛一下子安静下来了,太好啦!我又可以好好享受啦!
正当我看得入迷,全神贯注于引人入胜的情节之中时,“叮咚”微信来了,原来是我的好朋友小菲发来的,“在吗?我有一道数学题不会做。”随后就是一张试题的图片。作为闺蜜的我怎能不告诉呢,于是我暂停了电影,“啪”地一条短信就回过去了。你以为这就结束了?怎么可能,只要一和小菲聊天就滔滔不绝停不下来了。果不其然,她一言我一句,句句不离初中生活与小学生活的不同之处,互相诉苦,发泄压力,我们彼此都成了对方的垃圾桶。唉,不但浪费了我看电影的时间,还让我有了负面情绪!
还是赶紧打开电影,缓解缓解不良情绪吧。电影情节实在是太精彩了,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叮铃铃…叮铃铃…”烦人,谁啊,关键时刻来电话,真不想去接。“喂。”我没好气地拿起电话,“宝贝,作业做完了嘛?”原来是加班中的老妈不忘打电话来关心我,接下来,你们也都猜到了,就算我作业做完了,也会有新任务。我极其不情愿地关掉电脑,去完成妈妈布置的任务。为什么周末都不让我好好过?为什么连一场电影都不能看完整?真不知道做完这些,我还能不能去好好看一场完完整整不被打扰的电影。
在如今的这个时代,移动互联网离不开我们生活的每一天,让我们的生活逐渐变得碎片化起来,就有了现在的碎片化的时间,碎片化的阅读,碎片化的购物……让碎片化的生活在我们的周围无时无刻的存在着。
【篇二:别让感恩沦为表演】
罗曼罗兰说:“母爱是一种巨大的火焰。”我想,孩子对母亲的爱应该也是这样。
感恩母亲,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古有子路借米,今有孟佩杰携母上学,都是子女感恩母亲的优秀事例。现代社会还为每一位母亲设立了一个节日,5月的第二个星期日,称作母亲节。相信每年这时很多人的社交网络都会活跃起来,被众多来自朋友的感恩母亲的动态来回刷屏,狂轰乱炸。可是我很想问问这些喜欢在朋友圈发文感激母亲的朋友们:你母亲真的会看到你的朋友圈吗?
其实很多人的母亲根本不会使用微信,更别提去刷朋友圈了。换句话说,每年在朋友圈疯狂感恩的人中有那么一部分,他母亲根本看不到他说了些什么,可他还特别喜欢发,文采还特好。在我看来,这种行为更像是一种表演,它的目的无非是让朋友感叹:这个人是个有感恩之心的人,一定很可靠,我可以信任他。这时,感恩就沦为了一种表演。被感恩人根本无从得知,反而是无关的旁人看得清清楚楚,这样的感恩还可以算是感恩吗?每次看到这样的感恩动态我都不会感觉作者是个懂得感恩的人,还会好好审视一下我和这个人还应不应该深交。
感恩应该是存在与实际行动和日常生活中的,今年,各大主流媒体争相报道了庞众望的故事,众望在高考中的出色发挥不仅重重地打了“寒门难出贵子论”的脸,更为我们做出了感恩亲人的表率。脑瘫父亲,残疾母亲,就是这样的一个贫寒的,不幸的家庭长成了一各有感恩之心的好孩子。众望的故事中,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他每周会给母亲写信,让母亲在家时不感到孤单,少有的几封公开的庞众望写给母亲的书信读来令人感动。是的,这只是小事,我们中又有多少人能做到呢?庞众望在生活琐事中表现了对母亲的感恩,把对母亲的感恩融进了那细水流长的每一封信中。在我看来,这比将感恩发在朋友圈写给朋友看可来得实在多了。
庞众望真实的感恩为他带来了清华大学自强计划的入选,而“朋友圈母亲节作文大赛”的优秀选手们可能只会让朋友感到无趣。如果有时间在手机上码字还不如拿出来去好好地陪母亲聊聊天,给母亲洗洗脚,看到这样孝顺的你,这样母亲的心里会更开心吧。
感恩,应该是一种行动,让被感恩人感到快乐,而不是一种表演,让旁观者看个热闹。表演式的感恩并不能让你变得高尚,行动中的感恩才能让人信服。请不要让感恩沦为一种表演,因为,你是否在真感恩,我们看的见。
【篇三:遇上碎片化生活】
不知不觉中,我们进入了碎片化生活。碎片化也无时无刻存在,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同时也改变了整个世界。
比如在学习方面,碎片化是我们少不了的好帮手。以前,在贞观3年,年仅29岁的青年和尚玄奘,带领了一个弟子离开京城长安到天竺游学。直到贞观20年,47岁的玄奘才带着657部经书回到了长安。而现在呢,则大有不同了,我们只要轻轻点一下鼠标,一敲打一下键盘,短短几分钟,就能查到我们所需要的资料。让我们的学习能力提高了,知识理解更深了。同时还可以学到了许许多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生活的节奏变得多快捷,不仅提高我们学习效率,还让我们视野开扩了。瞧!碎片化让我们生活在一个更轻松更便利的世界里。
要我说呢,我觉得碎片化生活把世界变小了!每逢佳节,哪怕相隔千里的亲人,也可以通过高科技术进行视频电话,既可以听到对方声音,又可以看到对方的模样,甚至还可以长时间谈心。不用千里迢迢的乘火车去探亲访友,与玄奘西天取经,一路上跋山涉水,风餐露宿,历尽艰辛,整整华了18年采取得真经。那么我们是幸运的,在碎片化的生活中,舒舒服服的享受着碎片时代,给我们带来了数不胜数的资讯。
如果,这种碎片化生活你并没有好好利用,你就是在浪费时间。
又比如在碎片化生活里,我也看到了许许多多青年人养成了一些坏习惯,低着头一边看手机一边过马路,过马路时偏偏还不走横道线,结果酿成了十分可怕的惨剧。
还有许多人24小时把手机捧在手心里,总是心不在焉的刷屏,吃饭刷,上厕所刷,连工作还在刷,每个人都再看手机,难道这不是表面现象吗?渐渐地,我发现,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了。生活开始被破成诸多碎片,透过这一个个活生生的事例。让我深深感受到现在的人是被碎片化了。
碎片化生活原本是让我们生活得更充实,更便利,让我们的生活变得多姿多彩,而现在碎片化生活,却给了一些人一种错觉,还让他们浪费了宝贵的时间和精力。即便,我们遇上碎片化生活,也不要被它给碎片化了。
【篇四:时间你慢些走】
天苍苍,地茫茫,无数白色的“小精灵”在天空中快乐的飞舞着,犹如天上的星星那般的多。
微信群里,沁河堤滑雪已经被刷屏了,我和爸爸也止不住想去凑个热闹。虽然天还在下着雪,但一吃完早饭,我们就迫不及待的出发了。
原本只是想着去看看风景,并没有打算去滑雪,也没有带滑雪的工具。可到了以后看到满河堤都是人,他们有的在滑雪、有的在打雪仗,好不热闹,我们也被深深的感染,不由自主得加入到他们的行列。
我们身边有人在用布袋滑雪,非常的刺激,我们也趁机玩了几次。
一开始我不敢自己滑,让爸爸坐在我前边带着我滑,没想到我们还没有坐稳,就被人推了下去,吓得我眼睛都不敢睁,从上往下滑,竟然有一种过山车的感觉。不过这一次滑得非常猛,让我们直接摔到了堤下边的田地里。
有了第一次的经验后,我胆子大了许多,决定一个滑。我摆好了姿势,让老爸把我推下,结果在途中因为没有掌握好方向,撞到了一颗小树上。爸爸看到这种情形,紧张的赶快了救我。结果没想到,笨手笨脚的老爸非但没有救到我,自己却在途中摔了一跤,直接滑了下来。我禁不住仰天大笑,可看到爸爸笨拙的起不来,我却怎么也笑不起来了,我知道爸爸老了。以前爸爸力大如牛,能把180斤的人背起来,可现在却笨拙成这样,难道这不是老了吗?
时间,让我们慢慢长大,可我们的父母却随着时间慢慢变老。如果我们现在不好好孝敬父母,等父母老了,你还有机会吗?
【篇五:碎片化,碎的是生活还是我们自己】
在暑假里,我可以说是沉迷于手机。有时是一边写作业,一边“刷屏”;有时是把一整个上午时间都用来玩手机。久而久之,我发现同样都是“看微博—刷朋友圈—打游戏—看小说”,前者竟然显得我的一天非常充实,而当我突然换成后者的生活方式时,干完这一系列工序就变得异常空虚无聊、无所事事。
我很惊讶,而这时,我发现了一个词——“碎片化”,心中坦然,原来是生活碎片化了呀。就这样,我也就没再深究下去,迷迷糊糊过了半个月的日子。一天在我刷完屏后百无聊赖之时,正随手翻看日历,突然意识到——暑假早已过去三分之一了,而我的作业完成度还没三分之一,我讶然了。开始思考起真的是生活碎片化了吗?
在我知道“碎片化”这个概念之前,我一直明白浪费时间是可耻的道理。
可随着手机、电脑的横空出世,移动互联网大为发展的今天,许多人包括从前的我在睡觉前、如厕时、地铁上刷手机刷得昏天黑地时,都会美其名曰“我们在抓紧时间不放松,利用任何机会在学习”。但是这个暑假里的新发现瞬间揭开了曾经所谓的“抓紧时间不放松”的真实面目,我们迷失在碎片化的迷宫里了。
专注力——我的第一块碎片。我写作业时有个特殊的习惯,总喜欢把手机放在边上,这样就造成了好几次出现以下情况:这是一道有难度的数学题,光靠脑子想想不出来,于是决定在草稿纸上演算一下。这时瞥见消息提示灯在闪烁,不自觉地拿起手机看了看,原本只是想看看就放下手机继续做题,结果变成刷屏,最后一发不可收拾了,到头来之前思考的解题步骤忘光光了。类似的事情简直就像夜空里的星星数不胜数。
深入思考——我的第二块碎片。我发现这块碎片是在预习语文课文时发现的。通常在预习课文前,我都会将课文内容读一遍从而了解课文大意,然后再找几个不认识的字词,对它进行注音和解释,最后感同身受理解人物感情,写好中心思想,就算完成预习了。第二天老师对课文里的内容进行提问,比如:xxx段的作用;xx句用了什么描写,它的好处是;你是怎么理解标题的等等问题。我开始有些慌张,因为在我预习是完全没想到这几点,只是一扫而过,并未多做思考。这是如何使得的呢?再举个例子,平时网上会有许多心灵鸡汤,刚开始我会慢慢看,理解一下意思;可渐渐的由于一些原因,时间变得紧凑起来,我对于这些东西就是“一目十行”,然后怕以后会用得上就收到收藏夹里了;这样的情况最后演变为,一看到心灵鸡汤想都不想就收入收藏夹里。事实上收藏夹里的这些东西,最后只能随风泯灭,因为我从来不看。是的,这两件事真的很嘲讽。
随着第二块碎片的消失导致书信、交谈、阅读等丰富灵魂的活动变得弥足珍贵,这样的生活可以说是摧毁了灵魂的渴求。我们缺乏深度的思考,我们无法通过深层次的阅读来获取需要的精神食粮,反而对于任何有用或没用的东西都处以让其自生自灭的态度。而且我们还会产生错觉,认为一天过得忙碌又饱满充实,其实当你真正问他们,那你们一天做了什么事的时候,他们往往会突然噎住,摸着脑袋像在脑海里找寻今天工作的蛛丝马迹。
由此观之,倘若再这样下去我们的灵魂或许就会在碎片的海洋中迷失方向乃至窒息、孤独地死去,留下一具空虚的躯壳。
原来这“碎片化”碎的是我们自身啊,那这样下去不行,得想个主意来解决他。苦思冥想,细细琢磨,我有个大胆的想法。信息时代的降临是不可避免的,这是一种进步,没有进步的人类就只能退化,所以我们不能怪是生活所迫,要从自身改变。很多人都有个误解,他们认为,要完成一件事需要一整块大把的时间才行,其实非也。举个例子,如果你打算写一篇几千字的文章,可是很难有一大块时间让你坐下来安静地完成。那么如何去做呢?你可以预留一个写作时间,在动笔之前,先利用一切碎片时间来进行构思,积攒素材,最终把积攒的内容衔接在一起,自然一口气写几千字几万字都不在话下了。集腋成裘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高尔基说过:“世界上最快而又最慢,最长而又最短,最平凡而又最珍贵,最容易被人忽视,而又最令人后悔的就是时间。”在这个时代,我们应是时间的主人,又怎能被时间所支配呢?所以把握好碎片时间,成就充实人生。
【篇六:啥是佩奇观后感】
几天前刷屏的《啥是佩奇》让人感受到浓浓的亲情,看到影片的题目会深思——啥是佩奇?其实就是一只粉红色的小猪,也是现代社会上社会人的标识。但是,家里的老人对于活跃在你笑话段子里的佩奇,其实还很陌生。老人焦急寻找佩奇的身影,既让人忍俊不禁,又让人心疼!
《啥是佩奇》是一部电影的预告片,虽然只有几分钟的时长,但它却是无数人现实生活的写实。片中的老人因为小孙子的一个“佩奇”的心愿,尽全力去找寻,最后给了小孙子一个钢铁佩奇。这位老人是名副其实的“刀子嘴豆腐心”,出于自尊心,他并没有直接在电话中询问清楚,而是多费周折的问了多个人。片中,老人问儿女是否回家过年,随之,儿子“不回来”的消息犹如晴天霹雳,让老人满脸的落寞像个巨大的网,笼罩住所有人,揪心感无限放大。可后来儿子开着车回来了,老人方才开心了些,但他还是板着张脸,儿子要接他去城里过年,还想给他买个新手机,他说不买,是嫌贵。这,又何尝不是个典型的中国式父亲呢?盼着儿女归家比谁都心切,喜怒哀乐却不溢于言表。
片末老人的总结“她爹也是猪,她娘也是猪,儿子还是猪,一窝猪!”接地气地解说了一个中国式的英国小猪,这是老人理解的小猪,也是诠释了真挚亲情的小猪!整个影片围绕“佩奇”展开,普通的一家人却有着不普通的爱。
影片流露出的老人对儿子殷勤的期待,期待常回家看看,老人对孙子的无限疼爱,希望能实现他的愿望;这部影片也体现了一家人之间浓浓的亲情,中国家族最朴素的真情!影片为何会刷屏?因为这片中故事一字一句都扎进了人们的心!常回家看看,多陪陪老人长辈……这些,正是当下千万子女想完成,却又无法完成的事——他们忙于生活,想拼搏出自己的天地,但总忘记家里还有些牵肠挂肚的人;那些老人只能心心念念还未归的儿女,希望能多团聚,多陪陪他们。总会有人在家中等待,在家中挂念,在家中担心那些还未归的人儿,希望您能回家看看!
《啥是佩奇》不仅仅停留在“啥是佩奇”的问题上。它让你回忆起曾经有人在拼尽全力地去宠你、爱你,而你却总是在遗憾:并没有多少时间去陪伴、感恩……身处异乡望故乡,别忙了,回家吧,家人在等你,多陪陪他们吧,记得说声——我爱你!
【篇七:遇见另一个自己】
我,相貌丑陋,身材矮小,自卑又敏感。在班上,基本上没有什么存在感,每节下课一个人坐在位子上的人是我,每天上学放学一个人独自往返于寝室,教室之间的人也是我,也只有我。
似乎从来没有人注意到我,就好像,他们看不到我一样。每次看着其它同学在一起玩闹,说着今天又有什么八卦,吐嘈老师今天的打扮,布置的作业太多,太难……我心里就涌起一阵羡慕,更多的是看淡了后的自嘲:“得了吧,又不是第一次见了,有什么好羡慕的,谁让自己长得丑呢,人丑就要多读书啊……”
但没有人知道,我其实是某个圈子里的大神,以神秘、搞笑著称。
我在圈子里人缘特别好,平时随便发点什么,都有无数的点赞与转发,随便在群里冒个泡,都会引起刷屏式的回复。
这与我平时在现实中的情况,遭遇简直是天差地别。这是我在现实中想都不敢想的,这一切是那么的美好,美得不真实。它就像是一场梦,梦醒了,这个世界中的一切就没消失了。
那天我正好去超市买东西,中途无聊就打开手机翻了下群里的聊天记录,发现他们都在发自己的坐标,看着似乎很好玩,我也随手发了自己的坐标,紧接着,群里就沸腾了。
琪琪:哇哇哇,阿九你的坐标离我好近!我要来找你!等着!
驴:阿九我三分钟之内就能到你的坐标!别走!马上就能见到阿九的真面目了,嗷~好激动啊!
短方:从此阿九的神秘不复存在……
之类的不胜枚举。我有些迷茫,什么时候见网友已经这么方便了?如果见到了我的真人,我在圈子里还能呆下去吗?
正好吹来了一阵风,树叶沙沙得响,几片叶子飘了下来,悄无声息的。远处的超市人声鼎沸,树下的公交站台只有一位少女低头玩着手机。
我默默地转身,走到转角处,手机的震动提醒我,有新消息。点开,是这样的一条消息:见到阿九了,本人好可爱!图片是公交站台上的那个低头玩手机的少女。
“遇见了另一个我?”我不知是该哭还是该笑。“或许,这就是这个世界的奇妙吧!”然后,我发了一个[再见]的表情,在这个虚拟的世界里有太多的不告而别,我不想也这样。我转身进了一条幽暗的小巷,巷子很长,很窄。
或许我该去遇见另一个自己,一个更好的自己。
【篇八:共享,拉近心与心的距离】
随着时代巨浪的翻涌,又一座小岛浮现在人们的视野中一一那就是共享概念。现如今,“共享”这一词被许多人挂在嘴边,更被越来越多的名词给“戴在头上”,像是“共享单车”、“共享网络”、“共享书店”等等。连未曾体验过“共享”技术的我,也常被“共享”在聊天中“刷屏”。
于是百闻不如一见,在“十一”假期里,我体验了一回“共享”技术的代表性产物,“共享单车”。
一个风和日丽的晴天正是出游的好日子,我与父母“告别”了站前的公交车,骑上了路边的“共享单车”。“不得不说,这些新东西的技术确实挺先进的!”爸爸对单车的车锁赞不绝口,一路上滔滔不绝地用他从新闻里看到的知识来解说车锁功能的超前。“我觉得这车锁倒是没什么大用处,”妈妈说,“但是想出这个共享点子的人肯定聪明。你看,自从这种单车出现后,想要去一些不临近公交站的地方就越来越便利了,我现在上班都骑这种单车了。既方便,又环保。”“是呀,你最近天天骑这种车子,都骑瘦了!”爸爸打趣道。就这样,我们一家有说有笑地骑行到了公园。
在公园的门口,我在一条小胡同里停下了车,然后把它往一个阴暗的角落一放,迫不及待地想要投入满园秋色与风筝的怀抱,可这时,妈妈制止了我。“怎么能停在这儿呢,”她边说边将单车整齐地停在一列共享单车中,“下一个人要用的时候,会找不到的。”我不满,插嘴道:“那万一我们回去的时候,这些车子都被别人骑走了呢?”爸爸看着我十分严肃地说:“这是不会的,因为下一个骑来的人不会把车藏起来,故意不让别人骑。”这句话进了我的耳朵,印在了我的心底,我不禁为自己刚才的所作所为沉思了起来。
三辆黄色的单车从那列“共享单车”里驶去,又有一家三口骑着单车去向别的地方,我看见他们渐行渐远的背影,听见他们的欢笑,感受到了与五彩缤纷的风筝同样美丽的景色。
共享就在不知不觉间拉近我与他们的距离,分享就在不知不觉间住进了我的心底。
今天,每当我看见一辆辆或黄或红的单车从眼前驶过,就会想起第一次骑行单车的经历与那一日我所用过的单车。不知道它有没有再被丢进阴暗角落?又或是继续载着一路的笑声?
只是我再也不会把单车藏起来了,因为我知道爰惜它、分享它正是将我与一位陌生人的距离拉近。
“共享”这一词被我牢记在了心里。
【篇九:来自远方的姐姐】
这个人,对我有着特殊意义。
某天下午,我做了将近4个小时的作业,腰酸手麻。我将手机打开,一口气发了好几个帖子,有好多人在qq空间里为我点赞,大多是我同学,而其中有一个人,一个有点熟悉的陌生人,名叫“安梓”。谁呢?我竟一时间想不起来。我又更新了动态:“我爱刷屏,别删了!”安梓便在下面评论:“懂你!”我迟疑地敲上几个字:“知己啊!”对方便回复:“一面之缘,永生难忘!”那一刻,我笑了,因为,我想起了她……
那是一个接近饭点的夜晚。我的小姨办了一场简单的聚餐。
由于姨父的缺席,小姨便拉着我去顶替,因为小姨请来了许多远方的朋友,带着家属。
几个叔叔阿姨入座了,坐在我旁边的是一个上初中的姐姐。大人们自顾自地交谈着,我和那个姐姐觉着无聊,也闲聊起来。对话中,我惊奇地发现,这个外表稳重,冷若冰霜的姐姐,其实待人友善,平易近人。我们兴趣相投,很聊得来,还互加了qq。我邀请她看我的qq空间,看完后她笑我早熟;她也邀请我看她的qq空间,看完后我笑她幼稚……
我们一起用b612照相机拍照。这个软件将我俩的颜值翻了倍,我们两个同时笑开了花。在我们用网络用语和大人交谈,他们感到疑惑时,我们同时说出,“00后的世界你们不懂!”话音刚落,我们相视一笑,又笑得东倒西歪,真是默契十足呢!
我们同样痴迷星座,刚开始对话,不是问对方的名字,而是问对方的星座,我们打开“星座”这个话题,就再也停不下来了……
后来,我就再也没见到她了,可惜那天聊星座聊得太投机,竟忘记问她住那,不过幸好有qq,还能继续联系。
现在回想起那天的一切,就好像是一场梦,童话故事中,公主会找到王子,大灰狼会找到小红帽,而我,会找到一个真正懂我的人。一面之缘,永生难忘……
【篇十:点赞的风波】
现在的社会夸赞我们全部都被“点赞”所占去优势,微信朋友圈QQ空间更是被刷屏。利用点赞来选产自己的店面,诱惑领礼品。或许都觉得利用赞是有免费的午餐。转发多天后,还是会觉得很麻烦,但又非常不舍放弃这个机会。我是很少参与这些事情,觉得无意义,还有一些说不上的原因。
但在暑假的时候,一次活动需要点赞多少来评结果。我们这些朋友都决定来互赞,这样,对谁都公平。向来不爱说话的自己,却为了活动活跃起来。
本来是很开心的,一次,和另一个朋友互赞。其实,每个人点一开始都上不去,稍等一下就好。几分钟过去,我给她点赞数还是上不去,我心平气和的跟她说一下,谁也没有料到,她素质真的很低,冷冷地回应一句:“你骗我吧?”我心里的火气顿时上升。
可我根本不想和她这种人吵架,便不再说话。待我打开她的文件时候,发现我给她点赞数已经上去。而这时候,她正在和别的朋友聊着,心里很不是滋味。
点赞的风波在我心里烙下深刻的阴影,同时我也发现和别人互赞的时候,还能了解出她们的人品,使每个人都不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