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拂柳的作文

【篇一:菊花作文】

那个战乱纷飞,内忧外患的大宋王朝,一个弱女子的无限情思也只能化作烽火中的灰烬。鸿雁归去,杳杳无信,那也只是天涯那边的`云烟罢了。看眸中,哀情作雨,她的眸间含着多少艋舟也载不动的愁?云鬓间,她玉簪斜嵌,哦!她已多日不曾梳妆。翠光微泛,连这玉簪也随主人黯淡下来。

看她眉宇间,颦蹙繁而皱纹忽生,仿佛泛着江中之清波,一轮又一轮,云开荡漾,在她的娇容上荡漾出一抹又一抹菊花冷傲的忧郁。故国情思之苦太深,闺中愁怨难解,这一向有大家闺秀风范的旷世才女“易安居士”,也不知在何时竟也恋上那一尊尊清酒了。她再次开怀畅饮,盼望醉寐忘千愁。但清酒虽清,她的愁情却是江中之沉沙,沉入这酒中,就再也无法融释!真是“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看罗裳翩翩,那已是旧时事。而今,看易安瘦比黄花,罗裳又何能翩翩起舞?恐怕这红巾翠袖也难堪这般弱如拂柳的才女舞步挥袖吧?纵然她朱颜未改,犹似当年,“起舞弄清影”又给谁人看呢?

【篇二:啊,阳光!】

啊,阳光!我爱你,我爱你的所有样子。

你的笑容是多么的迷人,似一股清流穿梭在这凡间,让我怦然心动。远处的小山,刚睡醒,就伸了个大懒腰,向这多彩繁华的世界问好。不久,它闪出金色的光芒,瞧,你正在和小山说悄悄话呢,你一嫣然一笑,小山都害羞了,微微露出点粉红色。你又在小树林里漫步,婀娜多姿,分花拂柳。鸟儿为你歌唱,风儿与你舞蹈,路旁的小刺猬们也吹起响亮的小喇叭。你又笑了,如此祥和,如此温馨,鸟醉了,风儿呆了。呵,你飞到小溪边,倾听溪水的细语,为它们排忧解难,你静静的绽放出灿烂的笑容,时间仿佛停止了,只望着你那迷人的笑脸。

你是多么的善良。寂寞的季节,冷酷的太阳高高在上,玉米垂下头,差点从脆弱的母亲怀里滚下来,田野发烧了,头上冒着腾腾的热气,小草眼含眼泪倒了下去,花儿也坚持不住了,花瓣慢慢从身上落到已经裂开的大地身上。你刚度假回来,哼着欢快的小曲,但看到这悲惨的一幕——大家都在消逝,你慌忙以最快的速度跑到雨儿和云儿的家,乞求它们快快帮助这凡间。你宁愿牺牲了自己,你宁愿让自己消逝,也坚决要换回我们。不一会,豆大的雨点打落下来,玉米高兴地抬起头,田野也湿漉漉的,小草复活了,花儿又开放了,大家欢呼着,跳跃着。可是你不见了,我哪儿也找不到你了。

啊,阳光!我爱你,我希望明天就能看见你那迷人的笑脸,我希望你又可以同自然玩耍,请回来吧,我爱的阳光!

【篇三:书香,少年时】

一缕阳光透过云层洒进了整个屋子,追忆一路行来的少年足迹,书“香”相随。

小时候,我生活在童话的世界里:《白雪公主》、《灰姑娘》、《美人鱼》等童话故事里鲜明的人物形象深深地吸引着我,最让着迷的是那有着一对美丽翅膀,穿着白色纱衣的天使,甚至常常梦见自己也长着一对天使般的翅膀。有次忍不住问妈妈,生活中有天使吗?妈妈说:“当然有,生活中的天使无处不在,那些心地善良,乐善好施的人都是天使。”

于是我明白了:要做天使般善良的人。

长大后,我喜欢上了中外小说。初读鲁迅的《骆驼祥子》:那个头不大,圆眼,肉鼻子,两条眉很短很粗,头亮而光泽,直硬的背就是祥子,没有更多的深刻体会再读《骆驼祥子》,我有了自己的想法:一个刚正不阿的祥子为什么会坠落呢?原来是一个病态的社会造成的。

初读《红楼梦》,我看到的只是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我喜欢林黛玉的弱见拂柳的外表,喜欢她梨花带雨的表情,喜欢她的才情;我恨贾宝钗和林黛玉抢贾宝玉……再读《红楼梦》,我感觉到这部名著是生活线和官场线并行发展的,我甚至喜欢上了贾宝钗,我明白人物的悲剧都是社会的原因造成的。

于是我知道:我要好好学习文化知识,为社会变得更加美好添一份力。

如今,我开始涉猎一些诗词,我被屈原、陆游、辛弃疾等伟大诗人的爱国情怀所震撼;我被范仲淹、欧阳修等人的博大胸襟所折服。

于是我明白:人一定要百折不挠,要有远大的志向。

阳光西移,洒进一室的光明,我手捧《陶渊明集》,专注地看着。

【篇四:读书】

“知识改变命运”,我很清楚,读书并不是全为“黄金屋”、“颜如玉”。我们也许在人生的某个岔口与一本美丽的书邂逅,一见倾心,书就如同驭风而过的青鸟,带走了我们生命中太多的沉重。

总喜欢在下雨的周末窝在床上看书,窗外有雨在淅沥地下着,而读书的心却沉静得如同一汪波澜不惊的湖,一切的浮躁与不安都在此时而销声匿迹,整个世界仿佛只剩下了自己,没有束缚,没有了羁绊……只有飞扬的思绪如精灵般跳跃在自由的文字里,巧妙地演绎着出人意料但却醉人的浪漫……此时的书如拂柳的三月风,是温柔的。

读书,是对话,是一个生命对答另一个生命,一个灵魂出入另一个灵魂。灯红酒绿,流光溢彩是上海这个都市给人留下的繁华印象,而张爱玲笔下的上海却是颓废的,叮叮当当的电车,华灯闪烁的舞台,衣冠楚楚的男子,妩媚动人的旗袍女子,一切的一切似乎都与生命、与灵魂无关,但如果细读下去就会明白,花团锦簇下掩盖着的却是无可药救的人性的沉沦。

读《离骚》,我们看到了当时屈原的无奈和高洁操守,展现与眼前的还有超脱于世外的灵魂的一声声的呐喊,而屈原就在这呐喊声中呼啸而过,超越了生与死的界限。带着他的忠诚,愤概和无奈,身体留在了生的左岸,而灵魂却穿越冥河,到达了永生的右岸,化为灿若锦霞的凤与凰……读书为生命插上翅膀,替思想砸开枷锁,文字的世界是无尽的,可以使我们悟出文字之间和书页空白处弥漫着的那些被称为“天使的微尘”和“恍若一片神光”的东西。

听过这样一种说法:世界十分美丽,但如果没有了女人,将失去七分色彩;女人有十分美丽,但如果远离了书籍,将失掉七分的内蕴。韶光易逝,游走在人生的原野,情感被剥离,心境会荒凉,但是“腹有诗气气自华”,在书香墨迹氤氲下,想要使心灵永葆青春,也不是一件不可完成的任务。读着,沉思着,体味着,在顾盼的眼神中,心就会跟着明亮起来。

热门推荐
1团结的蚂蚁
2令我感动的那一刻
3我家幸福年
4《悲惨世界》读后感
5这样的人让我敬佩
6运动会
7我为自己点个赞
8
9未来的学校
10美丽的校园
11就这样埋下一颗种子
12母爱的风筝
13我的小斑鸠
14春雨
15小狗
16暑假结束了作文
17“吃货”小表妹
18我却喜欢这凉风习习的秋天
19书伴我成长的伙伴
20给他点个赞
21美在不期而遇
22橙子味道的天然驱虫液
23难忘的镜头
24成长中的一件事
25古树
26带着音乐去旅行
27士别三日
28目光议论文
29我长大了吗
30我以我行报祖国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