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文化展的作文

【篇一:观“汉服文化展”有感】

离开学还有一天的时间,利用这个寒假的最后一天,我参观了中国湿地博物馆。

做为2018新春的开年展览——汉服文化展,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推广。为此妈妈特意把我精心装扮了一番,花裙子搭配黑皮靴,活脱脱的一个小公主,难道是让我和汉服比美吗?

当我走上三楼专题展厅,瞬间被这个古色古香的氛围所感染,四周的橱窗里陈列着古代各种各样的汉服和配饰,在朱红底色映衬下显得格外雍容华贵。从“衣冠之初”、“秦汉雅韵”、“魏晋风度”、“唐韵华章”、“两宋清流”、“大明风范”这六个朝代的展品中能够感受到古人精巧的手工和独到的匠心,也感慨中华民族的博大精深。我身上的衣服怎么能和汉服相提并论呢,现在我们的衣服都是服装厂成批成批生产出来的,无法和古人一针一线相比。驻足在精巧典雅的发簪和步摇前,让我开始羡慕古人生活的如此精致,想象着自己带上它们后一定会美到极致。

从三楼到一楼,墙面上悬挂着100多个镜框,展陈了有关汉服典故的文学和图片,一张张看下去,让我进一步了解到中国的传统文化知识和它背后的传统礼仪民俗。

“华夏复兴,衣冠先行;如于衣冠,达于博远!”这一次真是不虚此行!

【篇二:时代的变迁】

9月28日,苏州香雪海小学的30名同学来到苏州工业园区,参观由三星公司主办的“庆国庆”文化展,这次活动使我深切感受到祖国的变化与发展。

临近国庆节,浓重的节日气氛遍布大街小巷,五星红旗在路旁的电杆上迎风飘扬,在阳光绿树的映衬下显得格外鲜艳醒目。

迈进展馆大门,映入眼帘的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苏州历史文化主题展”几个大字。展馆里,“古城缩影”板块中,栩栩如生地展现了旧时平江路的样貌,穿过这条“老街”,一幅长约十米的《姑苏繁华图》被现代科技完美地还原出来。向右看,我们仿佛穿越历史来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这是改革开放的开始,人民生活日益改善,电风扇、电视机、自行车等物件走入了平民百姓的生活。

再看看离我们近点的,2012年4月28日,苏州地铁一号线开通。2013年10月16日,全国首条跨省轨道交通11号线花桥段正式通车,速度可达140公里每小时。以前人们大都靠步行、骑自行车出行,现在我们的出行方式各种各样,汽车、地铁、电车,甚至磁悬浮列车、飞机等等,这些年新中国真的是在飞速发展着。

再向后走,就是苏州广播电视总台的模拟录制室了。电脑、麦克风、测音器等先进设备整齐地放在桌子上,据介绍,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根本没有这些东西,电视是黑白的,广播也经常卡段。

我衷心祝愿祖国母亲70周年生日快乐!“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

【篇三:心情】

今天天气不错,蓝天白云,阳光明媚,春暖花开,是个出去逛逛的好日子。于是,我和妈妈决定和四(4)班的吴浩文一起去西溪湿地玩,顺便去博物馆完成一次第二课堂作业。

我一出门,春风姐姐就迎面扑来,给了我一个大大的拥抱;太阳公公也洒下了温暖的阳光,在天上对我们笑,有时还跟我们玩“捉迷藏”;一路走着,到处都是生机勃勃的景象:粉红和红色的茶花穿着一层又一层的裙子,随着春风姐姐陪伴,为我们表演舞蹈;梅花妹妹可没茶花胆子那么大,它害羞得涨红了脸,连自己的小脸蛋儿都不愿意露出来了,但还是保持着那“萌萌哒”的笑容,被风一吹,粉红的花瓣立刻落了下来,地上到处都是,好像落花铺成的地毯,又软又香;大树也被人们换上了金色的新衣。继续走着,只见火红的灯笼和五颜六色的彩旗高高的挂着,轻盈的摆动着身体。我伴随着美丽的风景和温暖的心情坐上了贝贝(吴浩文的小名)家的车,去西溪湿地博物馆。

来到博物馆大门,鳄鱼石像的嘴巴朝天上长大,好像在呼唤什么;一条大海豚石像和一条小海豚石像面对面,相亲相爱,很明显小海豚是大海豚的孩子;还有一只天鹅石像,他把头转向后面看着什么似的;最后是两条鱼跃出水面,一起望着天空。

走进博物馆,刷了卡,然后就开始了博物馆之旅。我在第一层先看了会儿鱼,在鱼缸里有好几条鱼,有的是金色的,如果不仔细看它的眼睛,你会以为它没有眼睛;有的是透明的,连骨头都露出来了;还有的是半白半橘的,身上有一块黑色斑纹。接着又去玩游戏:找不同、拼图、猜一猜……直到差不多都玩过一遍了我才换个地方。

我们又去了第二层的《中国厅》和《碧海遗琼·奇古绛树珊瑚文化展》。在《中国厅》里,我和贝贝第一时间就是去找有游戏的机器玩游戏,然后爬地洞。玩好这个展厅,就去《珊瑚文化展》了。一看到这个展厅的大门,我认为里面肯定很好玩。一进去我就大饱眼福,应有尽有的珊瑚,美不胜收,奇形怪状:有的像一个馒头;有的像一把巨大无比的透明扇;有的像大脑;有的像观音菩萨坐的观音座;有的……真想把那些珊瑚归自己所有。还有一些用珊瑚做的首饰:项链、耳环……各种各样。终于,《珊瑚文化展》参观完了。

这是多么快乐的一天,希望以后每天都有这样的好风景和好心情。

【篇四:走进非遗文化展】

2018年2月5日一大早,我和奶奶就坐车来到位于忠旺路的新华区文体中心,体验非遗文化活动。展厅内人山人海,宋老师点名集合后,给我们每人发了三张卡片,每张卡片可以亲手体验一种非遗项目。

我们首先来到了木板年画的展台,是一个木板上刻着精美的线条,用沾了红色颜料的刷子刷满,再把纸放上去,固定好,然后就是最重要的一步了,拿一把干刷子不停地刷,这时一件精美绝伦的年画就诞生了。

之后我们又去做了手工头饰和布艺。手工布艺是做挂坠,我和奶奶一起动手,奶奶帮我缝针,我负责穿线、修剪、装料。我们还见到了缂丝、铁板画、石头画……很多非遗作品。

通过这次活动,我了解到很多非遗活动,深深地感受到中国非遗文化的魅丽和神秘。

【篇五:参观苏州文化展】

“到了!到了!”我们排着整齐的队伍走进“时光里·新中国成立70周年苏州历史文化主题展”。

刚刚进入展厅,我便被一幅精妙绝伦的画卷吸引住了。这幅画卷墨笔丹青,如行云流水绕行笺,展瀚海崇山依旧颜,怎一个好字了得?画卷上的人物活灵活现,栩栩如生。这幅《姑苏繁华图》是清代宫廷画家徐扬的作品,完成于1759年,画家徐杨整整画了24年。这幅画中“烟雨江南,天堂苏州”画出了苏州的美在于水的灵动、山的俊俏,四处可见小桥、流水、人家,山水如画、古色古香,商业繁茂。各种船只川流不息,人们经营着各种手工行业,如珠宝、鞋帽、凉席、乐器、盆景和丝绸……完整体现了古城苏州的市井风貌。旁边还有以前的黑白照片,虽然是黑白的,我还是能感受到里面的快乐与情感。

“快瞧,是跳房子!”这是一个是充满回忆的游戏,我想起了妈妈跟我说过她小时候玩的游戏就有跳房子,另外还有抛沙包、踢毽子、跳皮筋、丢手绢儿……这些都成了她们永久的回忆。我们现在的游戏,多半都被电子产品代替了,我希望大家都能少玩电子产品,多玩一些健康有意义的游戏,保护好我们的视力。

短暂的参观结束了,我收获满满,我佩服那些作者的才华,更了解到了文化中的奥妙,真是不虚此行。

热门推荐
1一次有趣的手工课
2我家是个动物园
3我的妹妹
4消防的作文
5身边的好人好事
6我的拿手好戏
7又见枝头吐新绿
8愉快的合作
9攻克难题
10暑假鱼
11峨眉山导游词
12中秋赏月
13数学日记
14出错
15每天给自己一个希望
16选择拒绝
17完美极了和糟糕透了
18植树记
19童年的回忆
20孔雀舞
21这天我回家晚了
22那一次,我真感动
23春日印象
24爸爸来电
25眼眸
26懦弱的心
27拔河比赛
28我和长沙的2018
29让我最敬佩的一个人
30有色彩的春节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