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崇明的作文

【篇一:家乡的春节】

崇明,是上海的一座岛屿,那里是我的家乡,每逢春节,我就会与她相遇。家乡春节,美好而又幸福的记忆。

红红火火,寓意着新的一年鸿运当头,福字儿和春联当然是少不了的。不过在崇明,家家户户还要自己动手剪窗花。记得我小时候,奶奶可是剪窗花的高手,剪出来的窗花不仅精致而且漂亮,贴在窗户上,便成了一道道美丽的风景线。懵懵懂懂的我,看着又红又薄的纸,在奶奶的那双上下翻飞的巧手之下,变成了一幅幅精致的图案,心中难免生出一种自己想要尝试一下的冲动。于是我就悄悄地拿起剪刀,笨拙地尝试着剪了起来。虽然剪出来的福字歪歪扭扭,乍看像个字儿,但仔细瞧瞧,又不像了,把自己的与奶奶的一比,稍微有些灰心了。但奶奶看见了,却抱着我,把我那个福字儿贴到了正门上,还逢人就说:“瞧,这是我们家孙女儿剪的!”听得我心里美滋滋的,别提有多自豪了。

过了腊月二十三,每家每户都要扫尘了,寓意着将一年的霉运扫走,期待着来年的鸿运降临。经过我们的一番努力,家里就变成窗明几净,一尘不染了。

年夜饭是春节的重头戏,也是大家展示厨艺的舞台。猪肚、羊腿、牛肉、桂鱼、花椰菜、菠菜……。看着就让人垂涎三尺。年糕则是年夜饭的主角之一,寓意着来年生活蒸蒸日上节节高,而蒸年糕就说表演前的彩排了。村民们把制作完成的年糕带到家中,添柴、加水,把年糕放到笼屉里,接下来就是漫长的蒸糕过程了。每逢这个时候,我就会围在奶奶身边,小眼睛眨巴眨巴的看着锅里冒出来的青烟,嘴里不停地念叨:“好了没有啊?好了没有啊?……”

终于,香喷喷的年糕出锅啦!饱满的奶白色中镶嵌着红豆、花生、红绿丝,冒着白烟、香气弥漫。我趁热偷偷拿了一块,放进口中,甜而不腻、软而不粘,里面还有坚果的清脆,吃到嘴里的感觉这是一辈子也难忘,成为我记忆中永久的年味。

大年三十之后,我们小孩子最爱的东西就上市了,此物真是价廉物美,花上几块钱就可以买一大串,一股脑儿塞到嘴里,各种口味混在一起,香香甜甜的,虽然很粘,没错,是相当的粘,但却是我们小孩子的最爱,我们就喜欢一边在嘴里嚼,一边用手拉出一根根细丝出来。有时候还拿他恶作剧,故意扔在地上,人们不小心踩上去,那真的是寸步不离啊,哈哈哈……对了,说了半天还没说他是何方神圣呢,它就是大名鼎鼎的麦芽糖,过年吃就是寓意着来年的生活甜甜蜜蜜,幸福安康。

现在,因为学业繁忙,很少回家过年了,不过在我的记忆深处,我的根在那儿,那里有我的童年,还有那令人魂牵梦萦的年味。

【篇二:高速公路的拥堵】

国庆节的一天,我们决定自己开车去崇明的外婆家。

因为是在十一黄金周期间,路上的车子会特别多,尤其是前往崇明的高速公路上,往年拥堵情况特别明显。

出发前,我们预估路上会比较堵,所以决定下午2:00时错峰出发。一开始在市区行驶的时候路上还比较畅通,车速也比较快,我想照此速度一个半小时后就可以到外婆家了。

然而等我们渐渐接近位于浦东的高速公路,特别是到了五洲大道那里,车流慢慢地变多了,路上也越来越拥堵。妈妈焦急地查看着百度地图,上面显示前面一面红色,意思是非常拥堵。我们无可奈何,车子只能一点点往前挪动,最严重的时候车子干脆停在那里一动也不动了,真是急人啊!旁边车子上有等得不耐烦的人,干脆打开车门下来透气。

车子在路上停停走走,以龟速的速度前行,其中一段路我们花了1个多小时才行驶了2公里。慢慢地,已近黄昏,天渐渐暗下来了,公路两边的路灯也亮起来了,等待的车子陆续打开了前后车灯,像一条七彩长龙,绵延伸向远方,甚是是壮观。看着这美景,让我本来因为堵车而郁闷的心稍微好受了一点。

好在等待了几个小时后,终于驶过最拥挤的路段,前面的道路又变得畅通起来,于是爸爸加快车速,我们一路飞奔,终于在晚上9:00到达了外婆家。(公众号:我们555666)

【篇三:芦花情】

读《诗经》中的“蒹葭苍苍,白露为霜”会令人怦然心动。会勾起我的芦花情……

老家的海塘边,河畔、沟洼到处是野苇。每到深秋,映入眼帘的就是那一大片一大片盛开的苇。秋风下,清秀的白穗花以排山倒海的雄姿,卷浪挟涛,起伏涌动,气势壮观宛如钱塘江八月怒潮。

记忆中的童年里有许多轶事总能和芦花联系在一起。调皮的我和小伙伴常常会举着折下的芦花当羽翎,玩老鹰抓小鸡游戏。也常常会在门前那片风干的芦苇塘里捉迷藏。想从密密的芦苇里中找到躲起来的对方,也确实不易。记得有一次一个小伙伴藏了找不见了。这下子惊动整个村。天将近黑,大人们敲着锣,举着大红色的旗,打着手电在苇丛里沙沙地穿行寻找。最终还是村里几条狗将他引出苇塘。大人们吓坏了,就此不许我们进苇塘捉迷藏。

冬天的芦花像一场铺天盖地的大雪,纷纷落满湖泽;但每当夕阳西下,站在田间放眼望去,那片被太阳映红的芦花在我心中是最美的了。我还常看见几只大雁从上空轻轻掠过,渐渐地,消失在了远处的云端。

奶奶早在芦花开得最丰满时,亲自用镰刀割下一把把的芦花。她选来有韧性的新稻草,放在太阳底下晒一晒,用木棰轻轻地一下又一下捶打着稻草,待稻草软糯后,将它搓成草绳,又左一下右一下编织成草鞋底,再把蓬蓬松松的芦花一缠一绕、一捻一搓,搓进入稻绳,做成鞋面鞋帮,两者一组合就成了崇明的最著名的手工艺品——芦花蒲鞋了。三九严寒,大雪纷飞,这要穿上芦花蒲鞋,双脚就像偎在小火炉里,暖和极了。而这种绒绒的、黄白相间的芦花蒲鞋,在崇明农村,几乎家家户户的妇人、老人都会编织。

如今,我早随父母生活在市区,偶而冬天回崇明老家,看见门前那片苇已越来越少,稀稀疏疏的已不能再玩捉藏了!奶奶年纪已老了,也不再割苇捶草做芦花蒲鞋了。记忆里的芦花蒲鞋,已随着西风里一片一片飞逝的芦花而消逝……

哦,消逝不了的是我那浓浓的芦花情……

【篇四:我的美丽家乡】

我的家乡是一个美丽的地方,这里四面环海,风景宜人,是著名的旅游胜地——崇明。在小时候,它是我依恋且最喜爱的地方,如今它是我向往的地方。外婆家就在崇明,对我而言,它也是我度过一段童年记忆的快乐的、无忧无虑的伊甸园。

崇明在我小时候的印象中,是美丽的,干净的不带一丝污浊感的圣地,有我所尊敬的人和物,而随着时间推移,长江隧桥的建成,这一切都变了。汽车的喧嚣进驻了这个美丽的岛。崇明的夜不再静谧;污浊的空气代替了纯净;本就为数不多的萤火虫渐渐的踪迹难寻;晚上见不到灯火的神秘感被霓虹彩灯毫不留情的代替……因为岛的观光价值和利用价值,这一片美丽的土地被彻彻底底的毁了。

这种发展,我不知是该高兴还是难过,只能默默的用含泪的苦笑注视着这一切的变化,用自己微不足道的心态为此遗憾。

而令人欣喜的是,政府最终注意到了这种令人痛惜的变化。崇明岛,啊不,应该说这座城市,迎来了一批新的客人。公路拓宽了,周围整整齐齐的种上两排树。小路装上了路灯,画上了斑马线。镇上随处可见垃圾桶,像肩负起了重大的指责一般,安安静静的摆在角落。隧桥刚建成时那随处可见的刺眼的白色垃圾几乎没有了,而良田间的空地,也种上了一片一片的树木。浮在池塘间的绿藻,在每周的打捞下,慢慢收敛了本性。又能见到熟悉的风景了,真好!我这样想。之后,陆陆续续的,政府又向许多保护区下达了更加严格的保护命令,熟悉的风景恍若永远定格在了它最美丽的瞬间。不定时的,有了关于环境保护的活动,使崇明慢慢向现代化走去,却又将它最原始的、最美丽的一面毫无保留的展现了出来。虽说崇明渐渐贴近现代,但它的从前的那份宁静、干净的背影永留我的心中。

还依稀记得,小时候外婆家最破旧的小草屋,那只要跳下去,就能尽情畅游的清澈小河浜,那一捞一桶的肥美的鲫鱼,外婆家原始灶台烧出的喷香的米饭……驻留在心间的美好回忆不会忘,暂不说饱含现代感的现在,我相信,在发展后的无限的未来,崇明永远永远会以最美的形象藏在我的心中。

热门推荐
1难忘的中秋节
2我的故事
3放蜂人读后感
4一次手工制作
5植树节作文
6心灵深处的那双眼睛
7我的校园
8等待春天
9惋惜,油然而生
10抬头就是阳光
11生命的遐想
12回归精彩
13布娃娃谢谢你
14我的小天地
15关于2020春节肺炎的作文
16冬日的歌
17暑假就要结束了作文
18小草
19一路怀想
20与你道别
21学做鸡蛋饼
22爷爷的工具箱
23我带妈妈“春游”
24我的家乡
25底色
26风筝与线
27开学第一课的演讲稿
28放烟花
29背影
30追梦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