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邻里关系】
邻里和睦是中华传统道德文化中高尚的美德。几千年来,先人们也一直做着亲身示范。时至今时,也成为我们现代社会努力追求的目标。
中国历史上流传着不少邻里和睦的佳话。明朝礼部尚书杨翥,居住在京城,喜欢骑驴代步。他对驴子特别地偏爱,每天早上上朝回家都要亲自为驴擦洗梳理,生怕驴子受了什么委屈。而杨翥的邻居是一位老人,他老来得子,对这个孩子自然疼爱异常。可这个孩子有一个毛病,就是听到杨翥的驴叫就哭个不停,搞得全家人都不得安宁。于是,老人就和杨翥说了这件事。向来爱驴的杨翥二话不说就把驴子给卖了……这段佳话正是邻里和睦的最佳印证,邻里之间需要体谅和包容,人人都需要尽力去维护融洽的邻里关系。当然,你尊重了你的邻居,必然也会得到同等的尊重。
那么,何为“邻里”呢?《说文》称:“五家为邻。”《周礼》又称:“五家为邻,五邻为里。”这大概说的就是离得近的五户人家被称为邻,彼此离得很近,大家接触多了,也变得情同手足。古时有句话讲得好:“远亲不如近邻。”亲人再好可远在他乡,远远及不上邻居的近在咫尺。亲,是生而相连的;邻,却是距离的牵绊。两户人家关系和睦融洽,不是亲人却胜似亲人。
那么邻里关系的融洽又该怎么维护呢?唯一的秘诀就是始终保持着一颗热枕的心。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是通过沟通来拉近的。当我们在与邻居谈话时,需要用真心去沟通,而不要是带着冰冷的面具去交谈。送邻居一缸的锦鲤,和送邻居一缸的蝌蚪同样都可以拉近双方之间距离。所以说,送什么,给什么,这都不重要,正如老话说的“礼轻情意重。”即使你没有很好的物质馈赠,但若你有一颗火热的心用来当催化剂便已然足够了,而我说的热枕之心不外乎就是这个道理。
杜甫有诗云:“餐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杜甫与邻翁都可对饮了,你是否有也打算敲敲隔壁从来不被你问津的房门呢?
【篇二:学会分享】
快乐是个奇妙的东西,你分给别人的越多,自己得到的就越多。
曾经的我很自私,别人常说“独乐乐不如众乐乐”,但我却觉得独乐乐更能让我满足,我的快乐才不要和人分享呢!
爸爸妈妈特别疼爱我,给予了我很多好玩的,好吃的,就算是和我最亲近的妹妹我也不乐意分享给她,我只想独占这一切;在班里,我取得了特别优秀的成绩,老师让我分享秘诀,我觉得这是我努力积累出来的方法,我不想要与人分享;我的书柜里摆满了各种好看的书,但他们的读者永远都只有我一个……我一直觉得这就是我的性格,没什么不好。
但是,上小学后,我却开始觉得很孤单。虽然我成绩好,老师喜欢我,但是同学们总是对我避而远之。每当我看到其他同学结伴而行,有说有笑地走回教室,我是多么羡慕他们。
有一天,老师找我谈心,当时她给我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个精明的荷兰花草商人,千里迢迢从非洲引进了一种名贵的花卉,准备到时候卖个好价钱。商人对这种名贵花卉爱护备至,许多亲朋好友向他索要,一向慷慨大方的他竟连一粒种子也不肯给。他计划繁育三年,等拥有上万株后再开始出售和馈赠。第一年春天,他的花开得很漂亮。第二年,花朵变小,还有一点杂色。到了第三年,花朵变得更小,花色也差多了。他请教植物学家,原来这种名贵名花染上了隔壁邻居家花圃里其他品种的花粉。植物学家告诉他:要想使此花不失本色,就得让邻居花圃里也种上这种花。商人照着做了,结果周围成了这种花的海洋,并且花朵硕大、色彩纯正,株株雍容华贵。商人和邻居全都发了财。自从那以后,在老师的帮助下我明白了:分享不仅可以让财富加倍,而且也可以让快乐加倍、友谊加倍。
于是,我尝试着把一些自己的事情、想法、知识以及一些好东西分享给大家。没过多久,我的朋友竟然真的多了起来,我的生活时刻充满着欢声笑语。原来分享还可以制造快乐。现在,我渐渐地长大,经历的事越来越多,我也越来越明白:与人分享是件多么快乐的事情啊!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馀杯”,大诗人杜甫也在告诉我们,把自己的喜悦毫不保留地倾吐与分享给别人,我们将得到更多的快乐。
要学会分享其实很简单,只是看你愿不愿意。人只有学会分享,才能感到由衷的幸福,也只有学会分享,我们的心胸才会宽广无私,我们的世界才会变得更大更广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