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岩屋潭】
上周日,向老师带领我们“阅读·写作”兴趣小组的学生,去凉水井镇的岩屋潭水电站进行实地采风。
公交车颠簸了十几分钟后,我们就来到了凉水井镇。向老师说,离岩屋潭还有四千米,步行还得四十分钟,我们虽稍有些疲劳,但岩屋潭那神秘的美景把我们的心揪得紧紧的,我们不由分说地加快了步伐,向岩屋潭进发了。
我们逆兰溪而上,半个小时后,便来到了岩屋潭的境地。刚一转弯,一大片茂密的竹林赫然入目,放眼望去,修竹林立,挺拔粗壮,郁郁葱葱,漫步在这样幽静的环境中,真是心旷神怡,这不,就连鸟儿也高兴地在竹林间翩然飞舞,尽情欢唱。忽然间,我顿悟了常建“山关悦鸟性”的诗句,这诗句不正是此情此景的真是写照吗?难怪大文豪苏东坡说:“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哟!
过了竹林,我们便来到岩屋潭的大坝上。大坝全长约110米,高约100米,从坝上往下俯视,直令人心中发怵。大坝设有五个闸门,以便防洪泄洪,保证大坝的安全。听老师说,放闸时的景象异常壮观,我们多么希望亲眼目睹一次那情景呀,可我们来的不是时候,没有眼福,只能留下丝丝遗憾了。可我们都惊叹于当年那些修建大坝的工人们,他们不顾水流湍急的危险,毅然决然地修筑了这宏伟的电站,为今天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无尽的便利。巍巍大坝,就是无数先辈智慧和勇气的结晶。
鉴于工作人员对机房安全的考虑,我们没能直接进入发电机房,但工作人员告诉我们:机房共装3台发电机组,3200千瓦两台,3000千瓦一台,总装机容量9400千瓦。看着那些密如蛛网的电线,听着那发电机轰隆隆的声音,我清楚地知道,这儿的电一定为广大居民送去了温暖和光明,为社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岩屋潭,一处难得的僻静之所。这儿不尽有为人们造福的电站,更有一帧帧幽美的风景:青山,流水,古木,修竹,亭台,草地,池塘……置身于这样的美景中,我们真的流连忘返了。我真心希望岩屋潭能继续独守自己的那份美丽和宁静!
我多想是一名画家,用我手中的彩笔画下你的美丽;更想是一位摄影师,举起我的相机拍下你的神奇,永远定格在我记忆的相框里。
岩屋潭,我深深地爱着你!
【篇二:以竹为师】
竹,自古以来都备受文人墨客的追捧与青睐,不少诗人、画家都曾以“竹”吟诗作画。我想,他们不仅仅热衷于竹表面纤细的枝叶,而是欣赏竹的品性。
东坡先生说“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我老家的门口有一片竹林,据爷爷说,竹林是我出生那年,父亲和母亲一起种下的。他们两人小心翼翼地挖坑、种苗、培土、浇水,最后忠诚地祈祷着——他们的孩子也要像竹一样健康茁壮地成长,并且做一个像竹一样拥有高尚品质的人。
记得有一年冬天下大雪,我因畏惧天寒而不想起床去上学,母亲苦口婆心,我仍无动于衷。这时,父亲从外面进来,两眼瞪着我,把厚实的手掌伸出来,从嘴里硬生生地挤出两个字:“起床!”我望着父亲严厉的眼神和他那有力的巴掌,心生胆怯,便慌慌张张地穿好衣服。吃过饭之后,父亲扯着我的手,走到门口的竹林前,父亲说:“屋外的雪很大,但是依旧没有把竹子压弯,屋内没有雪,而你却被严寒所吓倒。”顿时,我的脸上一片绯红。父亲又说:“人勤地不懒,你若想取得优秀的成绩,就必须要比常人加倍努力。”后来,我让一位朋友帮我写了一副书法作品《天道酬勤》,装裱之后放置于书房之内,常用于自省。
读高中的时候,我在城里读书,鲜少回家,不能经常见到竹。于是,我在花卉市场购得一盆文竹,放在三楼音乐教室的窗户上,好生侍养,不敢有丝毫怠慢。没过几日,经历一场飓风,文竹被风从三楼卷到楼下,花盆破碎,植株扭断,就连那忠实的泥土也脱离了根系。我甚是心痛,本想弃之不顾,但于心不忍。我从校工那里借来一个塑料花盆,装满了泥土,将那些折断了的枝叶剪去,重新栽培了起来。没出多日,它从泥土中探出头来,亲吻阳光,仰望天空。
我很敬佩竹的品性,想努力成为一个像它一样具有不屈不挠精神的人。就是因于此,我在成长的过程中,成为一些人的“眼中钉,肉中刺”,他们不断地向我挑衅,在背后诋毁我,甚至在公共场合侮辱我。但是,我并没有因为他们的打压变得脆弱,相反,我的心理素质变得愈加强大。
后来,爷爷告诉我,竹在被大雪覆盖的时候,也会变得弯曲,但是等雪化之后,它会恢复原来笔直的身姿。我会心一笑,心想“大丈夫能屈能伸”或许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
竹啊,我喜欢你的超凡脱俗、清雅幽静、质朴无华,你高风亮节的品质更使我由衷地钦佩。今生愿以竹为师,学习你低调的处事态度、飘逸洒脱的境界。
【篇三:不可居无竹】
苏轼有言:“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这位伟大诗人的观点正好也与穆罕默德的“如果我有两块面包,我一定要用一块去换一朵水仙花”相契合。
由此可见,无论是中国人还是西方人,大家都有着共同的理念:精神生活是不可或缺的。
你是否发现,得到一本你所忠爱的书籍要比得到一袋你所爱的零食要来得开心?你是否发现,在你失落时听一首歌要比挥霍钱财以发泄心情要来得舒畅?你是否发现,原谅一位与你有精神层面交流的朋友要比原谅一位靠单薄的利益维系关系的朋友要来得容易?这些通通与你的文化程度无关,因为再庸俗鄙陋的人,若离开了精神生活,单凭靠看得见摸得着的物质生活,这犹如行尸走肉。
法国人爱读书,这是我早有所闻的了。书是他们随身携带的物品,在公园的石凳上,在公交车上,甚至是在地铁站里,他们都能很安静地读书,享受着在繁华都市里只属于自己的那片宁静,这是再好的物质生活也无法与之媲美的。而这种现象在国内几乎是很罕见的。很多学生读书都是很功利的,不志在让自己的人生升值,而只是单纯的想提高自己的分数。因为学习模式的错误,我们把本应用于陶冶情操的知识硬性地加上污浊的物质要求,所以所谓的“精神生活”只成了我们物质生活简单的附属物。
这是,或许会有很多人拍着胸口说:“不,我平时也会经常看报纸,看书,看电影的!”可是,很多人看报纸看的是娱乐版;看书看的只是些俗鄙的书;看电影看的只是恶俗的电影。这与我们所应有的精神生活是背道而驰的。这种现象在中国的电影市场是可见一斑的。《泰囧》的票房大卖,而诸如《悲惨世界》《国王的演讲》这类有文化内涵的文艺片却票房惨淡。
精神生活对我们的影响是长久的。若今天一次性给你10亿元,或今天给你1元,接下来的30天每天给你前一天的两倍钱,大多数人会选择前者吧。因为鼠目寸光的人,只看到当下即可得的好处,所以往往抛弃真正能给你带来长久益处的事物,譬如你所认为的对你毫无益处的书籍。答案在此揭晓,若你选择后者,那么你一共可得到21。47亿元。奸笑着之为利,则所就者小,而所失者大矣。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开心是偶然的人,是因为过分执着于某物,当那件事物消亡了,变只能自个儿地伤春悲秋了。我们所该做的,是闲来看一些闲书,听一些老生常谈的道理,不让物质生活成为你的全部,而圈死你的精神境界,这样,真正的文化才能油然而生。
你是否愿意为自己栽种一棵青竹?
【篇四:害怕竹影】
有人说,竹为君子。未出土先有节。我爱竹,苏轼的“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我“害怕”的时是一潭泉水旁,一弯残月下,一片竹林里那淡淡的竹影。
月光从空中洒下,迎着交错的竹枝。枝叶静寂。泉水旁,小路上,有淡淡墨痕,浅浅清韵。月下竹影,稀疏浅淡,风吹过,一盘斑驳。光影于此交错,时间与此停滞。竹影,不只映在地上、泉上,还是月里?似梦?似幻?袅袅水雾从泉中升起,如音律般经久不绝,更是灵魂的升华。雾气氤氲于竹林,月光轻笼,淡淡的忧伤在林间荡漾开去,只透出一丝神秘和黯然。“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人天上云卷云舒。”正如一杯清茶,初品时无味,回味时却回味无穷。风起,叶落,叶落水中,随波摇曳,与水光荡漾出晃人的眼。
当我望着竹叶发呆时,听见有水滴的声音。抬头一看,下雨了。耳边响起的是雨打竹叶,雨落泉水,雨归尘土的声音。世间的种种烟尘被雨封印了,凝聚在雨中,悄然而逝。
下雨过后,清晨的竹林,竹叶上必定有微小的水珠在滚动,空气一定清新,景色也一定美得不可挑剔,一定美得让人留恋……
我“害怕”竹影,竹影在我颓丧的时候,唯有它,让我迷恋,让我着迷,让我敬仰。
不知何时,风声掠过,于林间之徘徊,成为我“害怕”的声音;月下的竹影,成为我永恒的一道剪影……